首页 > 文章中心 >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范文第1篇

一、国际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是一个变动急剧,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社会。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世界各国只有让自己的人民能够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以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教育必须改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无可争议的共识。而教育改革又当以课程改革为要,因为,课程安排设计是否恰当,能否随着社会变迁和时展之需要,提供学生最适切合理的学习内容,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影响到教育活动实施的成败,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1. 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2. 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近年来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随着社会的变迁,信息爆炸及知识技术的迅速推陈出新,传统的靠背诵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为了适应快速的变迁,人们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而见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

3. 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上的不良,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此外,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也在整合之列,提倡两者要相互兼顾,不能偏废。因为正式课程或显性课程虽是可预期的计划性学习,但是,若能兼顾没有预期而却能产生深远影响的隐性课程或潜在课程的学习,则教育效果将会更好。

4. 采行课程的弹性化

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

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冲击着原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模式,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用到数学,数学成为公民必须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国际数学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展开的。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是:

1. 强调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目前,现实数学观点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也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这一思想表明:第一,学校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第二,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

2. 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做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做数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识,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类似创造的过程来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是数学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

3. 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育

信息社会的标志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革命,这场革命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计算机对数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内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将极大地影响数学教育的现状。学校的数学教学条件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数学教育开始进入信息化的时代。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范文第2篇

公共艺术课程群大美术措施我国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艺术理论研究也百花争鸣,如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公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公共艺术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公共艺术教学模式的构建,等等。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下发之后,大多数院校都根据方案的要求开设了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特别是一些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艺术类课程开设门类、安排课时相对较少,缺少统一规范的教材,授课内容自由,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公共艺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同样存在上述普遍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客观的原因,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机构建立、师资队伍、资金投入等方面与名牌大学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在充分认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民族地区的地域优势,合理利用这种优势,将其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大美术”的理论:“大美术”除了包括原有的绘画、雕塑、工艺、建筑艺术四大门类之外,近年来又增添了书法、摄影、设计、电脑美术等,还包容了民间美术、原始美术。从更大的视野来讲,也包含了纯艺术与设计的公共艺术;从世界美术宏观看,容纳了中西两大美术系统。

艺术课程群的建设要依据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

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可以尝试将美术类的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1.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等。

2.审美类课程群。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作品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国园林赏析》等。

3.创造类课程群。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实践》《二维、三维动画制作》等。

4.悟类课程群。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画论》《书法艺术哲学》《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等。

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情况、所在地域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美术类课程,如《湘西土家族建筑与文化》《民间艺术赏析》《苗族刺绣艺术赏析》《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法》等具有特色的任意性艺术选修课程,使艺术类理论、鉴赏、实践全面结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除了课程群的建设以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编写和选取有代表性的、适合于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学生基础和兴趣的教材,以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为切入点,增加民族传统美育资源的教学内容比重,使学生充分了解本土文化,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在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学生对“大美术”类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进步,从而达到其根本的教学目标。

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内外高校对各自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而且力度越来越大。这些探索、研究和改进,还表现出一系列的共同趋势和特点:课程门类增多的趋势、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课程评价的多元化趋势、课程实施的人本化趋势以及课程体系的开放化趋势。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还可以从拓宽课程领域、强化特色课程、拓展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尝试,真正有效地提高民族地区综合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9).

[2]邵秋萍.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6).

[3]黄昌海,陈民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改革构想[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4).

[4]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员代表大会;论坛;在线教育;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6-0065-03

中国传媒与艺术在线教育联盟概述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加强文艺人才培养、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文件精神,以传媒与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抓手,推动专业院校的校际交流和产学研合作,加快传媒与艺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中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综合型大学二级学院和河北传媒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辽宁传媒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产业机构,于2015年7月8日在南京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传媒与艺术在线教育联盟”。

领导致辞

本次联盟大会特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廷山等相关领导出席并致辞,中国传媒与艺术在线教育联盟副会长、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李锦云主持大会开幕式。

1.致辞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贵芹致辞,他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1)着力促进信息技术同传媒与艺术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鼓励联盟院校积极组织相关教师,通过协同进程,建设高质量的在线开放课程,打造优质课程群。同时,还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改革,通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多种手段,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验,在线学习知识、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

(2)着力完善传媒与艺术教育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探索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资源学习认定制度。教育部2015年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在线开创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特别是要探索建立将本校认定的在线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度,学生修读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

(3)着力创新传媒与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教育创新的观念是机制创新,突破口和重中之重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联盟具备跨区域、跨行业、跨高校的属性,希望联盟高校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办学封闭、同质、低效以及优质办学资源不足等突出问题,以联盟为纽带,立足合作共赢的理念,立足优势互补的原则,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积极推动学校之间的教师互信、学生互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2.致辞二

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廷山致辞并指出,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河北传媒学院作为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能够牵头参与发起联盟,积极承办联盟盛会,为河北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增添了一份新的力量。期待联盟在“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更大的贡献。

3.致辞三

联盟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原副校长高福安教授致辞并强调,联盟将坚持“凝心聚力、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开放共享”的宗旨,进一步整合传媒与艺术学界、业界的优质资源,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吸引市场资本合作;充分发挥强大的平台整合效益,发掘各院校资源优势,真正做到“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名师荟萃、优课云集”,共同推动联盟合作互惠共赢和成果转化,为我国在线开放教育的创新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特邀专家报告

本次联盟大会邀请了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从不同视角对在线教育行业给予了解读,让我们对在线教育进入“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了全新的认识。

1.媒介融合趋势下传播教育改革的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作了题为《媒介融合趋势下传播教育改革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媒体发展演化当前大致呈现五大趋势,其中两微一端成为媒体融合的主流产品。媒体的转型与发展催生了众多的市场需求,人才培养能否和市场的需求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需要明确三个基础问题:一是基本问题,即夯实文字基础。这是传媒人才教育的一个基础,亟待加强。二是更新语文知识。传媒教育在教材、教师观念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跟不上传媒的行业转型。三是新技术的应用教学。全新的移动互联给人们带来的体验与冲击不言而喻,如何将这些最新的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让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充分接轨显得尤为重要。

2.互联网+慕课的高校实践现状和未来

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多媒体科教中心主任徐士进作了题为《互联网+慕课的高校实践现状和未来》的主题报告。他表示,在线教育联盟应该有一个机制模型:一是共享资源,二是服务模式。人们期待的发展趋势,就是在线教育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多样的学习场景结合教师的服务,使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另一个趋势就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未来教学模式需要大数据平台评估,数据需要存储在学校本地,对教学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总结,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方案带来很大帮助。

3.跨界时代:传媒与艺术的科技连接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教授作了题为《跨界时代:传媒与艺术的科技连接》的主题报告。他提出,人才培养的机制,重大的行业变革,这些都和教学息息相关。传统的平台课程或者模块课程已经在发生变化,模块课程可能在未来会变成平台课程。那么新的内容模块课程很可能来自于慕课,来自于我们的在线教育。未来的教育学习生态环境,业内和业外的产业生态环境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不是一种教育和被教育的模式,而是共同面对难题,共同处理解决,共同学习的过程。一个人的学习是终身的,而不只是在课堂里的这一段时间。当我们进入到智能化媒体的生态时代,除了课内的时间,一定是要有更宽泛的空间,将学习和应用即时连接在一起。

经验交流

此次联盟大会参会嘉宾代表,山西传媒学院武校长、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教授、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王院长、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史院长、四川传媒学院冉校长分别作了相关的经验交流。

1.打造三五式人才培养模式,助推传媒教育改革与创新

山西传媒学院校长武升平教授作了题为《打造三五式人才培养模式,助推传媒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经验发言。他谈到,山西传媒学院建校三十年以来,始终坚持能力与行业需求结合,探索形成了突出基础、突出特色、突出技术、突出应用的办学特点,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中最大的办学特色是“三五式”广播影视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可以概括为三个平台、五个环节,既传承了业务人才培养经验,也是媒体融合形势下适合学校办学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2.MOOC与传媒高等教育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刘雪梅教授作了题为《MOOC与传媒高等教育》的经验发言。她认为,结合MOOC在高校中的应用,应重点关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慕课资源建设。MOOC对传媒高等教育的启发主要包括:前沿的课程设置,文理交融的课程布局,相对具有娱乐性的授课模式,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MOOC平台上实现互通,以及所有人都有机会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应对新媒体时代,学校应把重点放到学生的洞察力、好奇心、敏感度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上,希望MOOC的普及能进一步推动教学思路的转变。

3.寻找市场与公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勇作了题为《寻找市场与公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的经验发言。他认为,三江学院在由传统型向应用型高等院校转型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联盟提倡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非常好,尤其是三江学院这类转型中的民办院校,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来补充和支持专业建设,这样的转型改革才能更加坚定,才能有底气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4.静悄悄的革命――从用资源到建资源

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史晖教授作了题为《静悄悄的革命――从用资源到建资源》的经验发言。他指出,所在传媒学院自2013年就开始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一是以提高未来传媒人的人文素养为目的,组织学生在校4年期间,自学30门大学视频公开课,观摩30部经典影片;二是在2015年尝试自建了一门结合当地文化的线上课程《西游记的历史文化解读》,该课程内容获得了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课程被爱课程精品课收录。目前,学院正在建设摄影技术的网络课程资源。

5.审时度势,用好在线教育好工具

四川传媒学院副校长冉光泽教授作了题为《审时度势,用好在线教育好工具》的经验发言。他认为,在线教育作为一个好工具,其发展趋势是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主要体现在:一是网络使得能者为师成为一个大趋势,二是教育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些变化,我们的教学模式、n程的表现形式等,势必要发生变化。

完善的在线教育,必须包含两个基本元素:一是要有互动环境的设计,二是要有教学过程和后台管理。只有具备了这两个基本元素,才能把教学和课程紧紧结合成一个体系。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范文第4篇

课程变革自身需要深厚的、先进的教育理论、思想作为奠基石,更需要先进的课程理念作为支撑。今天,科学知识整体化更成了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向(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发现几乎无一不是科学知识整体化的结晶),这一趋向不仅体现在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之间,而且更加突出地表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知识门类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上,并以此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科学研究的生长点。可以这样说,当代最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就是出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上。这种既相互交叉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体现在高等教育的课程领域内,也就出现了课程变革的综合化趋势。出现这种趋势,一是对现代科学发展趋向的认同,二是因为有相当多的人对目前高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出疑义,认为这样的课程结构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的单一课程模式,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是相距甚远的。当然一个支离破碎或条块分割的课程体系必然和其落后的课程理念密不可分,而一个符合时展、尤其是符合人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也一定是在先进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此,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当今世界几个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一种什么样的课程理念指引下进行课程改革的。

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以1986年11月1日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发表的《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为发轫。该基金会提出一种综合课程计划,这种课程计划不仅要把学生引入基本的知识领域,而且要使他们明了各学科之同的关系,最终把知识应用到校外的生活中去。这种综合课程关心的是所有人共同的普遍经验,关心的是那些人类共同参加的活动,如果没有了这些共同参加的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削弱,生活的质量也会降低。该基金会提出了可供探讨的7个领填,(1)语言——关键的联系;(2)艺术——审美的经验,(3)传统尸—活着的过去,(4)社会机构——社会的网络;(5)科学——自然畀,(6)劳动——职业的价值;(7)自我认识——意义的寻求。这7个领域都是可交叉、融合的。由此可看出,在强调培养基础宽厚、能适应未来变化的‘通才’方面,综合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91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发展高等教育和提高专门人才质量方案》要求在课程改革上,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及框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创造新型的综合课程。该方案导致许多新兴边缘综合课程的产生,如环境工程学、教育工程学等。实际上,笔者以为,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领先于世界,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各大学能够开出大量的课程,包括综合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智力平台。据有关资料记载,近年来哈佛大学开出的各类课程总数高达1万门,而同期北京大学开出的课程总数仅有3000门。

设置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也是二战以后英国高校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因为许多具有远见的教育家认识到,现代社会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都不是单一学科能解决的。而高校的分科教学,使各学科相互割裂,不利于解决工业化社会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更何况要应对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如果高校培养的人才要为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作出贡献,那么就必须扫除高等教育机构中机械划分学科的障碍,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性。为此,英国战后创办的新大学为了避免英国旧大学学习过分专门化的弊病,扩大了学科范围,开设了新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一些大学废除了传统的学科。设置了多种学科群,围绕学科群来安排课程,从而使学生把专业学科的学习和一般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

作为近代大学理念发源地的德国,其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模式,至今仍极其深远地影响着许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今天德国的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课程改革中。为了避免学院课程过分专业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近年来德国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力图走综合化的道路,着眼点在突出大学课程与高等专科学校课程的综合化方面。20世纪90年代,他们在传统型大学中开始开设理工科课程,在高等专科学校中则设置了经济、法学、自然科学、语言学、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课程,以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另外,德国的工业大学在打破旧的课程隔阂方面也取得明显进展,加强了文科课程的设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教养的、符合伦理道德观念的高质量的工程师”。这种人文学科与理工科课程的综合,拓宽了学生的专业面,充实了他们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职业适应能力。

从以上事实不难看出,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以符合时展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程综合化为课程改革的先导,形成了文理相通、理工结合、综合优势明显的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达到现代化水平,课程开发体现了一流的校园文化。那么,面对这种改革和发展趋势,反思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课程理念来指导课程改革呢?

在英文中。“理念”和“观念”均由“idea”一词表达,于是人们往往把两者混为一谈。事实上。理念是同时包含着观念和信仰的涵义的,比观念更为本质和抽象,其核心表现在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上。实际上,人类教育史就是课程价值取向上的“人本化”和“实用化”这两种教育观的辩证发展史,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以人本身为目的”的课程理念与“有用性“为目的的课程理念相互冲突与整合构成了课程理念发展的历程。在课程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不断变化对课程理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尤其今天在唯科学主义和市场经济甚嚣尘上、“以人为本”纸上谈兵的时候,如何谋求人的自由和谐发展,便成为衡量课程理念先进与否的试金石。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曾深刻地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形成的‘技术社会’,在这个社会,工具理性已渗透到社会的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这个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控制和奴役的基础。”那么,在这种渗透面前,我们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或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理念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课程理念常常认为,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其职责、使命就在于传递被社会认可的所谓现实的主流文化,教育就是通过课程这种文化的负载工具及教学这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使个体社会化。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即要通过何种方式、采取什么手段才能教会学生获得足够多的与理解世界真实生活相关的知识、概念和技能。特别是如何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去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世界,更是一个课程认识与研究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至高无上之处在于它给人们提供了改良文化、创造文化、延续文化和保障人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智力平台。而目前,我们的课程发展与文化之间始终沿袭着单一的、线形的、“工具一实体”性关系,却完全漠视“人”自身发展的丰富性、复杂性和非线形性。在对功利的过分追逐中,课程的整体过程已由一种理想的、对真理的追求蜕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工具性的灌输知识的操作活动。特别是在唯科学主义的影响下,课程驱逐了人的欲望、需求、情绪、情感、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存在,纯粹的工具化窒息了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使它更倾向于如何使人服从于一种“工真的逻辑”,进而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道德规范等。而更不容乐观的是,课程逐渐丧失了文化加工、整合、升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现有的课程迷失了“人”的方向。雅斯贝尔斯就认为:“今天的大学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这样的现实与我们的许多大学所提倡和所追求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理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么追根溯源,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课程改革意味着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意味着理想的“学校文化”的创造,而课程文化居于学校文化的核心地位。但在一个急功近利或目光短浅的社会中往往只能孕育出一种功利的课程文化,功利的课程文化只能导致“目中无人”的课程理念的确立,最终这种课程理念指导下建构的课程体系孕育、分娩出的只能是“失我”的人或“单向度的人”。课程综合化实际上就是对被束缚的人的主体意识的反叛与抗争。尽管目前课程综合化还谈不上全面,更谈不上尽善尽美,但为什么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都把目光投向了综合课程呢?事实上,课程变革的趋势绝不仅仅是课程综合化,本文仅以此为例来阐释课程变革和课程理念的关系。综合课程从本质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教育文化而非学科文化;而从更本质、更深层的角度讲,综合课程实际是目前课程体系及其运作的一种反动,因为它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价值的挖掘至少代表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发展方向。说简单点,不管社会发展到何等地步,科技先进到何等程度,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人的综合发展和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最佳发展模式。这告诉我们,不管是什么样的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它都必须深深植根于“人”这片沃土中,以“人”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全面发展为依据。应该明白,课程改革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学习,学会学习与发展,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化。美国的后现代化课程理论家多尔曾精辟地阐述了这样的观点:“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的过程自身。而学习则成为意义创造过程之中的探险。”所以,万变不离其宗,现代课程理念必须实现人性的真正回归,并以此来完善面向“人”的教育。如果违背了这个宗旨,课程改革无疑是舍本逐末的。

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范文第5篇

国际德育;校本;改革;比较

王小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以学校为本的校本教育本就是一个舶来品,其概念的兴起与校本教育改革大致同步。教育概念的西化,反映了近些年西方德育思潮对东方课堂教学的确定性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包括德育课程管理权利呈逐步下移趋势;二是西方当代德育改革思潮在我国课堂教学层面的本土化行动愈来愈坚定。因此,校本德育创新需要回归德育本源,回到对国际德育改革实际及其问题的反思中去,从中寻找有益启发。

一、形态之变

教育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开始从混沌、蒙昧的生活中走出来,而德育的出现则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活的本质形态。因此,道德生活与教育的发展,总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德育的发展成熟度已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状态的风向标。

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不同阶段、不同侧重、不同形式的德育,也因生活之变而生发了无数种学校德育形态:开启认知的生活蒙养、维持信仰的宗教教化、祛除蒙蔽的理性启蒙和培养公民的价值教育等。20世纪以来,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基本完成,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不断对人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价值诉求;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使命与任务尚在进行之中,他们也承受着复杂的道德现实与价值变革的压力。这些因素共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体系。

二、内容之变

学校究竟对学生进行何种德育?是教给学生一种特殊的内容或规范性态度,还是一系列技术特征规定的过程或方法?这一问题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道德哲学和德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认为,道德主要与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有关,德育的目的在于传授这些意识形态和世界观,教授某些特定的道德内容。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学校德育主要应指向人们用以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技能和方法,德育的目的在于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些能力和方法一经形成,便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1]

当前,无论是欧美还是亚洲,核心价值的探寻与确立以及个体道德生活能力的培养,仍然占据各国学校德育内容的主要板块。从本质上来看,核心价值的探寻与确立代表着21世纪初期人类对传统价值回归与复兴的诉求,而个体道德生活的能力培养则延续了20世纪德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主要成果,即追求受教育者主体地位与发展无灌输的德育。

三、价值之变

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有一句名言:“学校之外的事情甚至比学校内部的事情更重要。”[2]德育领域的每次变革与发展,都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息息相关。因受到当今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世界各地的人们的思维路径、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当今世界,东西方价值之间的纷争距离学校课堂之近是空前的。传统意义上,东方国家强调以“社会为本”,追求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东方文化中对包容性的强调,使其德育目标和内容具有很大的兼容性与和谐性,因此在课程方面选择的是“以课堂为中心”的群体性教学模式。西方国家强调以“个人为本”,追求个人的自由、权利和价值,这种思维模式偏好竞争文化,因而其德育目标与内容表现为较强的竞争性,选择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体模式,其课程建构也不太关注确定的形态。[3]

毫无疑问,上述两种关于学校德育实施方式的判断,在现实学校变革中不断地被对方所影响,由此也产生了多样化的“改革”形式。当前,东方国家德育课程中的个体模式特征正受西方的影响而不断增强,国家课程正在接纳学校德育的内容体系,而西方课程中的外部干预力量(国家课程的建立)却日益增强,呈现出一幅原有学校德育更多地开始参与国家课程建设的图景。

四、趋势之变

国内研究者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了关于20世纪学校德育的总体发展态势:一是大多数国家陆续取消公立学校中的宗教课程,把德育放在各学科中,或开设相应的科目,如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英国的PSHE课程、美国的社会科和公民学等,有些国家没有取消宗教课,但也同时开设了有关德育的课程,如德国等。二是逐步开始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强调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道德教育的人道主义倾向和学校德育对人的尊重和爱护。三是开始开展有关儿童品德形成发展的研究,强调学校德育的科学化。[4]

东西方学校德育实践也在经历着一些共同的变化:从单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和训练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转向注重培养适应当代多元价值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与道德行为等能力培养;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德育;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情境性教材;从以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价值协商、社会实践为主;等等。

当前“微时代”的来临,不仅代表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更让每个人首次领略了“扑面而来”的价值碎片。21世纪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同民族、文化与文明之间交流与“对冲”的频度、深度空前加深。一触即发的虚拟技术,常常以其丰富性让人类忘掉价值的阈限及其赖以存在的土壤(国家、体制与文化的界限等)。不可否认,东方世界“一路向西”的热情,静悄悄地激发了近年来东亚、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我国德育课堂内的“革命”。但面对全球化时代信息交流的交互性特征,以及西方日渐对东西方对话的重视态势,谁又敢断言东方对西方没有产生丝毫影响?“一路向东”的趋势就决然不会出现?

回到校本德育改革的现实中来,当代西方校园中逐步认同的学校德育改革的一般路径,即从自我、人际关系开始,直至社会和环境渐次展开的逻辑,是否就是西方“向东”学习的结果?又是否代表着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向?虽然还不能立即做出论断,但我们相信东西方之间这种创新性的交流与对话,最终会为建构适应和符合本国实际发展和时代需求的各种德育形态,包括校本德育实践模式带来有效而切实的帮助。同时我们还希望,东西方在学校德育领域的对话和学习,一定也应当是全面、科学和专业化的。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70-71.

[2]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