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家族建筑文化

土家族建筑文化

土家族建筑文化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融合;土家民居;吊脚楼;演变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2-0064-02

1、历史文化背景

鄂西位于鄂湘渝交界的武陵地区,该地区是我国土家族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土家族的先祖是秦灭巴国之后,向东逃亡到长江以南武陵地区的白虎巴人。这些巴国后人开始在武陵地区繁衍生息,到宋代时候,就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土家族。鄂西地区地势险峻,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因此成为周边人口逃荒避难的首选之地。鄂西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陆续有汉族、侗族、回族、壮族、瑶族等多个民族迁入,因此成了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虽然鄂西山区临近中原,与汉族联系较为紧密,但天然的地理屏障却也造成了文化交流的不畅。相关的社会学家也曾提出,两个文化区之间的文化传递不仅与彼此间的距离有关,同时也与他们之间的地貌状况有关。由于汉文化传播的强度被鄂西地区多山的环境所削弱,使得土家族虽然与汉族交流频繁却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

武陵地区由于处于中国东西南北的交汇点上,历史上就是各种文化的聚焦地,加之多民族的创造,逐渐形成了以多元融合共生为特点的武陵文化。世代居住于武陵山区的土家族,是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历史和文化知识都用民族语言口耳相传,土家族的《梯玛歌》、《摆手歌》都如实地反映了人类的起源、民族的迁徒和社会生活情况,堪称创世史诗。干栏建筑、风雨桥和鼓楼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杰作。生活在武陵地区的鄂西土家人,更是以武陵文化中神秘浪漫、开放多元的特征为内核,创造了极富生命力的地域文化。

2、土家民居的特点

鄂西土家族民居多依山就势,“坐南朝北”或“坐北朝南”,很少有东西房,其基本形式为三闻一字式,或有五间者。中间为堂屋,是祭祖、迎客及办红白喜事处,迎面后墙设祭祖神龛。堂屋多为原生土地面。左右次间称之为“人间”,为人住的卧室。进深较大的民居,人间又划出前后间,分别住人。右边人间前半为灶房,地面上架有木质的火炕(火铺),火炕中心有砖或石砌一炕框,中为火塘。塘内置三角架,为做饭之处。故此间又称火炕屋或火铺堂。火炕上方悬一木烘架,以烘烤食物。

民居架构为穿斗式木架,落地建造,一般为五柱六骑者居多,穿枋较密,前后檐有较大的出挑,多利用天然弯曲木材制成挑木。上部做阁楼,以放置杂物及粮食。最有特色的是山区民居多在正屋的一端向前加1-2间厢楼,厢楼实际是利用屋前地形高差建造的千阑式架空楼阁。故当地人称之为吊脚楼,又称之为“龛子”。围绕厢楼的两面或三面皆有挑出的楼廊,两面者称“转角楼”,三面廊者称“走马楼”。廊柱悬垂在挑木上,不落地。

吊脚楼在长期的营造过程中,在以一字式平面的基础上,为适应不同的地形,衍生了多种的平面形式和造型式样。除了上述的“L”型民居外,也有在正屋左右两端建一对称的厢房,形成“三面闭合,一面看天”的“凹”型平面,称之为“双吊式”,同时还有受北方四合院影响形成的“口”型平面,亦称“四合水”。

土家民居的厢楼是全宅的装饰重点,楼上装饰有花窗及栏杆,屋顶做成歇山,山面朝前,翼角高翘,檐封花板。临楼眺望远山近水,花木农稼,是全家观景自娱之处。

3、文化融合的进程

从历史的宏观尺度上来观察,无论是人,还是建筑,都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变化的过程中。人口的消长,人群的流动和移民迁徙,提升了民居建筑嬗变发展的动力,加快了演进变化的步伐。就鄂西土家族的文化发展历程而言,先后经历了原始部族和封建时期的羁縻州制、土司制度、改土归流等历代中央王朝推行的强权统治。土家族的生活模式也由最初的迁徒游耕逐渐走向定居。土家族民居在土司时期由于受等级制度限制。普通百姓民居基本没有太大发展,直到改土归流之后才形成较为完善的民居体系。随着土家族与周边各民族的交流增多。各民族的文化开始交融碰撞,土家族民居也逐渐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

3.1 羁縻州县制度时期

唐、宋年间,由于实行羁縻州县制度,社会比较稳定,土汉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此时的土家族仍保持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经常性迁徙不定的流动生活使得土家族很难在一地久居,其居住方式也长期保持着原始的穴居、巢居的状态。

3.2 土司制度时期

元至清康熙年间,土家族地区建立了土司制度。唐、五代以后,梁开平年间,江西吉安汉人彭氏,击败了当地的土著首领,成为了溪州刺史,统治湘西土家族地区,并带来了干余名百艺工匠。此后彭氏又从江西引进一批商人、技师以及道士,来湘西地区经商、传播技术、讲授文化知识。土司的统治客观上使土家族的活动地域更加稳定,民族特点得以保持。这一时期,土家族在与汉民族的交往过程中,生产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流动性开始减弱,逐渐地固定在一定范围内往返迁徙,慢慢地定居下来。土家人从汉族“百艺工匠”那里,学习到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掌握了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此时的土家民居建筑逐步演化成具有民族特征的木楞式、土垒式、千栏式建筑形式,实现了土家民居发展演变的又一个新阶段,而汉族的哲学思想也开始对土家民居的建造形成影响。

3.3 “改土归流”时期

雍正年间,清政府对武陵地区建制设官,完成“改土归流”。该举措加强了土、苗、汉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之间的联系,结束了长久以来“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局面,大量汉族人民迁往土家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具,促进了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大融合。土家民居建筑的形式与风格在借鉴与交融中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顺势而建,不损良田,根据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并遵循本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和,创建了独具本土民族特色和文化蕴含深厚的居住文化。

4、土家民居的演变

历史上,迁入鄂西地区的汉族、各少数民族与当地土家族之间进行了漫长的民族融合。土家族居住文化在保留传统地域特色的前提下,对以汉文化为主的其他文化进行了一定吸收整合,表现为建筑的功能、形制、材料和装饰等方面的更新替代。

4.1 功能布局

4.1.1 民居中开始设立堂屋以供奉祖先。

清朝“改土归流”之前,土家人一直保持着原始的,只祭祀氏族部落祖先神灵和始祖神灵,并无祭祀家庭宗族神灵的习俗。自“改土归流”以后,在汉儒文化的影响与封建政府的明令推行后才逐渐开始祭祀家祖,到清中叶己蔚然成风,民居中普遍设立堂屋。

4.1.2 受汉族礼制影响的方位观念。

土家族的方位中没有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房间方位在尊卑上也没有形成严格的规定。受到汉族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方位观念,即一般以堂屋为中心,面向正屋大门的左手方向为尊,并影响了人们的居住模式。如左边的卧室一般是老人和长辈来居住,右边为子媳卧室。

4.2 基本形制

4.2.1 合院式民居的传入。

鄂西土家族的合院式民居是伴随着汉族的移民的迁入而带来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土家族合院式建筑主要分布于城镇地区,在祠堂、会馆等公共建筑中有较多应用。合院式民居一般被称为“四含水”民居。从平面和组成上看,这种“四合水”院落式民居仍然是以土家民居的母题(三开间的基本平面模式)所建构起来的。“四合水”民居的平面可以认为是由两个三开闻正屋通过辅助空间组合形成。位于鄂西地区咸丰县杨洞乡的蒋家花园即为五天井抱中央四合院形制,该建筑建于清朝年问,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蒋宅既具有汉族建筑的文化内涵,又呈现了土家建筑的淳朴典雅(见图3)。

4.2.2 商业空间的整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弃农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在交通要道上往往聚集了很多手工业者和商贾望族,鳞次栉比的民居慢慢生成了新的空间肌理――街巷。沿街的土家民居的底层空间多转变为商业空间,形成了典型的商业式立面,如宣恩县的庆阳凉亭街。

4.3 建筑材料

鄂西土家人生活在林木茂盛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建房时往往就地取材,民居的建筑材料,多用竹、木、石材、树皮、生土等材料。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族的移民的迁入,同时带来了烧砖等建筑工艺,交通便利的城镇中民居开始采用砖、瓦等建筑材料。由于砖石建材需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来运输和建造,在当时属于比较“高档”的建材,普通百姓无力承担,因此砖石的使用率并不高。且砖主要用于砌筑封火山墙,民居的主体结构依然以木构架为主。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只有富裕人家才会花力气从较远地运回砖石等好的建筑材料来使用。

4.4 装饰艺术

土司制度瓦解之后,封建地主经济应运而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土家族人开始注重对住宅进行装饰。民居的立面装饰吸收了诸多汉族的建筑元素如卷棚、雕刻、斗拱等,而具有典型徽州特色的马头墙也被大量用于土家民居中,且形式多种多样,处理十分灵活。这些精美的建筑细部充分反映了土家工匠成熟的技艺和对美的追求。同时,土家民居的门窗花格、柱础、门头饰、吊脚下的“瓜子垂”、柱头、屋梁、挑仿、檐板、走廊栏杆等等,均饰有各种线形造型的花纹图案,表现出土家族特有的审美与个性,减少了建筑结构的单调、僵直感,这些质朴的图案大都是象征吉祥的花卉、动物或几何纹,大大丰富了土家民居建筑造型艺术。清末民初,西方文化的渗入也对土家民居形成了一些影响,位于利川大水井乡的李氏庄园就采用了一些欧式的建筑元素进行装饰。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土建筑传承与发展现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we consider the traditional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form. Discusses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foreign culture develop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me of the trend.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in building design USES contemporary gimmick to deduc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several examples.

Key words: local architectural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modern buildings

中国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有型的诗词,是孕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通过诗文、歌赋、书法、绘画、雕刻、建筑等表达的,这些文化的载体大多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含蓄、内敛、和谐、中庸的民族气质。在文化的表现手法上建筑和诗文、歌赋、书法、绘画、雕刻也是和谐统一的,这些文化的综合体至今任然是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

中华民族在古代是一个农耕民族,民族文化以大地文化为主。大地文化又包含农业文化和土木文化。前者的最主要体现是农历和一些中华民族传统的习俗;后者的主要体现自然就是中国传统乡土建筑的结构形式。按照阴阳五行的观点,只有以土为中心方能四平八稳,安定天下。中华民族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伦理就逐渐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注重现实、朴实无华”也影响着传统乡土建筑的发展方向。“中心”观念和“血亲相连”则表现在居住的形式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居住空间都是横向发展的,多在平面的院落组合上求发展。“庭院”文化正是这种发展的一种创新。庭院是一种文化心理,是人希望与自然交流的愿望的表达。这种文化也影响到了“风水”,在传统的居住观念上有“居不在大,有庭则灵”的表达。

土木材料的较强可塑性给中国传统乡土建筑的发展带来很多便利,使得传统乡土建筑的发展因各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不同变得丰富多彩,形成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文化。风土、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又使这些建筑在形式上表现出顺应自然的特征。封闭式的颇具华丽气质的四合院,开敞实用的苗族吊脚楼,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住宅和黄土高原粗旷的窑洞。一个地域存在的建筑形式,经过千百年的历练,铸成了今天的乡土建筑。

传统文化是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长期积累,她是联系一个民族的内在信息网络。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应该说是在不断地认同和适应中完成的。一方面保持固有的特色,扩散、强化使之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比自己先进的文化,改造、壮大自己,不断地汲取新鲜血液使之具有活力。如果把建筑放到文化的范畴去认识,在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传统乡土建筑的认同与如何适应外来的现代建筑的争论。

建筑是社会文化财富,有秩序而又有规律的存在于既成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变革或是纳入新元素,都会引起社会文化体系内部的震动或反对。优秀的建筑都有它自己的风采,一旦达到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完美统一,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更高层次文化的代表,被人们,认知、接受,从而达到推动社会文化前进的的历史使命。

文化上的“高层次”与使用上的“低标准”,难免会出现对立。传统乡土建筑步入新时代时,必然要受到筛选和淘汰。新技术和新的物质手段产生的新的社会审美观必然影响到社会文化对传统乡土建筑的发展。新旧双方在认同、适应中共生,使旧的肌体上长出新的细胞。这就是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存在而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而我们,新时代的建筑师在新时代的建筑创作则将推动传统乡土建筑新的发展。

在研究传统乡土建筑的历史、传承、发展、革新的同时,我们也积极的将研究学习中得到的体会、感受融入到新的建筑创作中去。

02年的“清华坊”是一座低层高密度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乡土建筑作品。小区是低层住宅区,用环形车道和其他人行道路将小区划分为几个组团,每个组团的建筑都南北向,既节约了能源又让住户能享受到更多阳光。小区的绿地分配到每户人家的私人院落中,充分满足中国人对私家庭院空间的需求。户主可以对私家庭院进行个性化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考虑到传统乡土建筑街道上空那富有诗意的天际轮廓线,建筑的平面进行了错位排列。建筑后院的处理上创造了高墙深院的传统乡土建筑的那种宁静感受。住宅每户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共3层,在功能房间的布置及相互关系和面积大小上都做了精心设计,确保在感受传统乡土建筑的安逸时,满足现代化生活的便利。

立面的处理则将非常地道的传统乡土建筑形式用现代的的手法原汁原味的表现了出来,让人在感受传统乡土建筑特色的时候也非常好的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便利。建筑细部设计的人性化和对建筑尺度的准确把握使得建筑有非常高的舒适感。建筑背立面的三楼书房出挑一小平台,设置传统乡土建筑中的“美人靠”,成为观赏内院美景的觉佳位置。楼梯井突出出去,成为建筑中最高的一块体量,但又将其虚化处理,采用点式玻璃幕墙结构,让其在错落的坡顶中形成众星捧月的效果,成为建筑中的点睛之笔,也突出了主题思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由理论到工程实际,我们初步掌握的运用传统文化力量来为现在的生活添加新的亮点,同时也在传承伟大的中华文化的同时,让更多的同胞在踏着乡土、听着乡音的同时感受到那浓浓的乡情。这也许是我们探讨、研究、保护乡土建筑最根本的意义吧!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花腰傣;建筑特点;文化意义

Abstract: the HuaYaoDai building culture in the time of the mill has reveals its national unique charm, attract the tourists view, more and more people know the national, and to the nation's architectural culture,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national clothes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

Key words: HuaYaoDai; Building features; Cultural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花腰傣的历史文化

花腰傣是中国傣族的一个独特群体,主要居住在中国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元江县境内哀牢山下、红河岸边的亚热带河谷中。花腰傣与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傣族一样,其最早的先民为“古越人”。

传说在古代,古滇国百越民族开始寻求更富裕的安居之所。在以部落为单位的迁徙队伍中,有一支贵族部落,因为其养尊处优,衣着华丽而行进缓慢,落在大部队的后面,当他们来到红河谷地一片芭蕉林前,发现这里水资源丰富,绿树成荫,是一处可以居住的好地方,于是他们放弃了追赶,在哀牢山的红河谷内定居下来,因为他们的腰间总是围着一条长长的彩色腰带,于是这个由皇族后裔组成的贵族部落有了以个好听的名字――花腰傣。而迁走的大部队最终落脚在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逐步形成中国现今傣族主要聚居的两个民族自治州。

花腰傣现有7.2万人,分为傣雅、傣洒、傣卡等支系。除保存着古代傣族先民古朴原始的自然崇拜、祭祀、巫术、染齿、纹身等重要文化元素外,还信奉万物皆有灵的原始宗教崇拜,穿着艳丽多姿、内涵丰富的服饰,居住在依山伴水的地方。

2、形成原因

花腰傣的建筑,与其所处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花腰傣世辈聚居于哀牢山下红河上游谷地戛洒江及漠沙江畔。那里常年气候炎热,最高气温可达38.9-40℃,是云南有名的“火炉”,有“天然温室”的美誉。雨量显多,但蒸发极快,形成了独特的亚热带干热型气候。很久以前,那里森林茂密,杂草丛生,昆虫繁多,烟瘴弥漫。人们在居室建筑上不得不考虑这些自然的原素。因此,花腰傣人在逐步认识和适应这种独特的热河谷自然生态中,创造了自己独有的建筑技艺。

花腰傣人充分利用山地地形,创造出平坦、使用的户外活动场所和休憩交流的外部空间,而内部空间属于封闭式平面布局,这样的布局既有利于防火防盗,同时也利于防风保暖,很好地调和了人的舒适生活需求与河谷地带亚热带干热型气候间的矛盾,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相处的状态。

图一 花腰傣居住的地方

图片摘自网络照片

3、花腰傣民居的布局及建筑结构

土掌房是花腰傣独特的人文景观,集中分布在元江流域嘎洒、磨沙、元江等坝子。在傣乡,土掌房鳞次栉比,屋顶高低错落,呈现出整齐、端庄、朴实的风格。

花腰傣土掌房的平面构成与具体构成,因当地生活习俗与地域的影响而呈现出其自然的特色。

上栋下宇型平顶土楼新平花腰傣居住的传统主流住房平顶土楼,因其屋顶如手掌般平坦而得土掌房之名。傣家土掌房的建筑布局、结构、方法与相邻彝族土掌房相似。从其建筑的布局看,一般设正屋、两耳及大门,也有的没有设两耳,仅是一楼一底正屋加一底厦屋无论是那种形式,一般耳房与厦屋均与正屋结成一体,可以从正屋的楼房门走到各附加建筑的屋顶口三间两耳式的土楼,进入其大门后,中间自然形成一个天井,天井上方设有长宽约两米的天窗,主要用于室内采光。从其结构看,正屋一般设一楼一底,每层设三至四间房间;耳房多为一底,设二至三间。上楼的梯子多设在正层与耳房的结合部。

土掌房的上层是主人的,一般分内外两层三至四间,内间为长辈卧室,外间为小辈使用或待客。楼顶屋面作晒场,防牲口践踏,阳台既是上楼顶的通道,又是晾晒衣物,休息纳凉的理想场所。土掌房下层一般用来养家禽、牲畜、堆放农具、柴禾。

图二土掌房的平面布局

图片摘自《中国彝族》现代建筑研究图集

4、建筑工艺

4.1建房

花腰傣的建筑,以往没有事先设计方案、图纸等,基本上凭木匠的经验,依需建房所处的地势,拉线量尺寸平基,按主人家所需的构架立梁柱建盖。但在结构上、建盖的程序上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技术,只是没有形成文字或书面的东西记载下来。

由于花腰傣人建盖的房屋大多为土木结构的土掌房,屋顶均用粘土夯实而成,梁柱承受的压力大。房屋中部要有几棵粗实的柱子外,四周靠墙处的柱子也要十分牢固;有的梁甚至直接搭在厚实的墙体上。因此,技艺高的“摩美”(木匠)要能够准确计算出每棵柱的承受力,并根据每间屋的大小,屋顶上土的厚度、主人家存放食物的重量等,决定房柱的大小和数量。以往,傣家住房的墙体,多为垒粘土夯实而成。即根据每一面墙体的长度、厚度,架成木模,然后在模内倒人纯净的粘土,用木褪层层夯实,层垒夯土时,粘土的水分很讲究,参水多了,垒成的墙体容易开裂,反之则夯实不严,墙体垒成后易倒蹋,但只要垒得好,这种垒土墙体耐风吹雨打,坚固长久。除垒墙外,夯实屋顶的土,也是要一定技艺的活计。上的土要纯净,不能参杂石子、木棍等杂物。夯实时,木褪要敲打均衡,土层的厚薄一致,既不能夯得太厚,也不能太薄。屋顶的土夯厚了,梁柱承受力大,薄了则易开裂漏雨。

4.2装饰

花腰傣房屋装饰古朴典雅。外墙一般用土坯砌成,有的墙面上再糊上一层泥巴,再抹滑;有的则不作任何装饰,保持土墙古朴自然的原貌。以往,富裕人家室内装饰较讲究,门、梁、柱、窗都要雕刻上各种象征性的图案。粮仓四周的墙壁要用泥巴参合牛屎糊严,这种特制材料,不易裂开,可使粮仓一年四季保持干燥,谷物不易发霉变质。室内的地面一般夯实整平即可。平常人家的客厅、卧室、屋顶等不作装饰,土墙圆木,保持古朴的原貌,使人入室后有一种清凉的快意。

4.3风格

花腰傣人的建筑风格,主要吸收了相邻彝族的上陈下宇型土掌房的建筑风格。从整个房屋的外观上,与彝族的土掌房设有大的区别,只是内部结构、房间的布局、窗子的采光等方面略有不同。即彝族土掌房的主体布局一般由三间正房加两边的耳房、大门、天井组成,采光主要靠天井上方的天窗而花腰傣人的土掌房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由一楼一底的正房和只有一底的通道房组成,二者一高一底,联为一体。大门有的设于正前方,有的则开在侧面,窗子小,一般开在正前方及两侧。

总之,不论在建筑物的整体布局,或是在内部的装饰等方面,花腰傣人的建筑风格受相邻彝族、哈尼族及中原汉族的影响较早。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能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也保留了白己独有的特征,这在花腰傣人的建筑风格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5、发展及演变

花腰傣的建筑文化在时间的磨砺中已彰显出其民族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中外游客的眼光,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个民族,并且对这个民族的建筑文化、风土人情、民族服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技术与建筑材料传入,不少傣族人家建起钢混结构楼房,室内贴上了瓷砖、铺上了地板砖,安上了吊灯等。房屋宽敞明亮,装饰一家比一家豪华。无论是彝族、傣族还是汉族,土掌房的材料和形状上都有相似性,较大的区别在于内部结构和装饰上。同样的发展趋势是,无论是哪一个民族,这种古老的建筑将被新型的钢筋混泥土结构所取代。因此,我们没法预料这种传统的建筑方式还能延续多长时间。土掌房有冬暖夏凉等优点,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漏雨、老鼠多、风吹雨打日晒之后老化快,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建筑物不再是富裕的象征,它更多的是代表了贫困,因此,很多人家有了钱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将土掌房换成平顶房,没有钱的人家也想方设法做同样的事。可以预料,在不远的将来,土掌房将被平顶房所取代。怎样保护和发展这独特的建筑文化,成为了众多学者与花腰傣文化拥戴者的重任。

6、继承与发扬

花腰傣传习馆、花腰傣研究基地的成立,对这个民族的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使之延续才是根本所在。

2011年我有幸参与了公司在花腰傣的故乡-----嘎洒,做一个具有代表花腰傣特色的旅游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工作。旨在打造一个以花腰傣元素为主的现代傣园。围和的建筑方式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整个布局围绕花腰酒店来展开。酒店东南西北方向各有四个角楼,层高为六层,周围设施层高为五层,内廷采用天井,通风透气且光线良好,酒店内部小露台每隔两层设一个,屋顶露台借鉴花腰傣土掌房的做法,可以供人休息、娱乐。花腰酒店的是附属设施,层高均为三层,一层都设外挑长廊,以遮蔽嘎洒强烈的紫外线,二三层采用退台的方式,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而三层上开的小窗正来源于花腰傣的土掌房,装饰的文案则是由花腰傣人崇信的装饰文案演变而来。整个设计采用的色彩比较艳丽,堪比花腰傣艳丽的民族服饰。现代的建筑材料与当地材料的巧妙结合更为建筑增色不少。

通过参与这个规划设计的工作,让我领略到了花腰傣这一种原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明白一个设计工作者的责任,不仅仅是设计,表现,更多的是在传递一种建筑的语言与文化,是在继承与发扬。我们应该吸取精华,丢弃糟粕,不断创新,让这一文化在建筑上得到展现与延续。

图三 设计效果图(正立面)

7、结语

花腰傣文化乃至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是需要我们大家积极保护和传承的。

当然我们还要防止认识误区,是积极传承传统,而不是固守、复旧或因袭传统,更不可以去刻意地追求假古董和伪传统。传统固然美但毕竟已成往昔,创新的本质是承旧立新,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再创造,这是维护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历史文脉的正确的文化态度。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对历史负责,对环境负责,对后人负责。

参考文献

1.《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新平县志1993

2.《云南民居》编写组云南民居1986

3.张增祺云南建筑史 1999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永定土楼;民俗寓意;建筑形式;应用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从未停止对精神层面的追求,特别是社会的进步,精神之于日趋物质的现代人的意义更是非比寻常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理十分强烈,永定土楼的建筑形式及其民俗寓意,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返璞归真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崇尚与追捧。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地域特色建筑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永定土楼的起源及其历史背景

土楼是经过特殊的历史环境的推动和演变发展而来的,它的形成与历史上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东晋以来,中原地区由于受外族入侵,常年战乱,社会动荡不安,迫使中原汉族士大夫们举族南迁。一部分人翻越武夷山脉,来到福建沿海的漳州、龙岩等地,在与当地原住居民的相互融合和发展中,形成了以闽南为标志的闽南系。而另一部分人则从赣南进入闽西地区,他们在与闽西山区的人们长期的相互生活交融中逐步形成了以客家为标志的客家系。永定土楼产生于宋朝,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渐成规模,特别在清代时期它更是鼎盛,并一直延传和保存到现在。福建土楼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具有时代性地域性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有其文化因素、地域性因素、历史性因素。

2永定土楼的内在构造及建筑布局

现今存在的永定土楼大多集中于福建省西南部的永定县地区,大约有2万余座,其余少部分分布在福建省西南部各县如华安县、宁化县,这些土楼基本上都是以家族或家庭的形式进行居住生活的。土楼一般都是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前临水,后靠山。土楼建造时主要采用了以木架结构为主的夯土墙体建筑,建设时多考虑到安全性、实用性、简洁性等相关问题,所以建筑材料多采用岩石、竹子、黏土、沙石,经过精湛的工艺加工而成。因此土楼具有极高的安全性、防御性和防火防震的功能,同时也因特殊材料的加工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形式。

(1)土楼的建筑外观。永定土楼的外观形状多样,主要可分为圆形、方形、椭圆、风车、五风楼等形式,代表建筑有:振成楼、承启楼、遗经楼、奎聚楼等。永定全县有圆形土楼大约360座,方楼4000余座。现今在永定县的每个乡镇都能看到,并且至今保留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圆形土楼:圆形土楼在建筑史上又被称为“圆寨”。圆寨在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在造型艺术上极富建筑个性美。圆形土楼主体构造基本上都由二以上圈围绕而成,由内到外结合而成。2)方形土楼:方形土楼是客家传统土楼的主要形式之一,世界上最大的方形土楼是永定县的遗经楼,位于高陂镇上洋村。它的外墙宽136米左右,长度大约在76米,占地大约10336平方米。主体土楼两边连接着大约高四层的土楼附属建筑,并且与主体土楼相接相连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造型奇特的方形土楼。

(2)土楼的内部构造。土楼外面是人造的古朴自然的形态,里面则是整个建筑构造的核心,单体的外表之内包含着丰富的空间,蕴藏着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土楼主要功能:朝向通风、天井采光、屋顶防水、竹条抗震、墙体隔热等。1)门:在中国古代建筑的内部构造装饰中,门起到了很重要的形式功能和装饰功能。门的造型有很多,由于门是古代风水观念中气息的重要位置,所以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客家人喜欢在土楼的门上做一些装饰。运用古代雕刻的手法,在门上雕刻一些吉祥物、图腾、莲花等,运用雕刻使得门变得精巧别致并且寓意深远。2)天井:土楼中的天井是客家人饮用水的来源之一,因为建造内部时考虑到客家人的生活需求,所以家家都有天井。多数土楼都将天井开在内院,天井开口朝天,一般顶上都有遮盖物,其一可接纳雨水,其二可用于吸收阳光。土楼天井的形式与土楼的造型也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建造时考虑要利于采光通风。客家土楼内部的功能构造布局不仅重视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更加注重实用性与功能性。3)隔断:隔断一般位于楼梯间的位置,建造者考虑要符合实用并且美观的功能。隔断在整个土楼的内部作用是既有采光作用又能使通行者看到楼间的活动,并且隔断还有阻隔视线,使楼梯间整体有既美观又实用的功能。

(3)土楼的建筑布局。一般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以中心线为出发点。如遗经楼、方形楼、文昌楼等的建筑布局尤为明显。土楼内部的主体楼房、客厅厅堂、正门后门、都兴建在中心线上,其余部分建于主中心线左右,整体布局很整齐对称。2)以土楼门厅为中心。规划布局上根据土楼门厅的中心位置,展开建设成整体建筑,就算是遗经楼、文昌楼、承启楼,门厅位置的中心点也显得很突出。3)廊道相通。通过走廊可以达到土楼的每一个角落,与建筑外部的封闭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外收内放的格局特色。

3永定土楼建筑形式的民俗寓意

(1)理念渊源。现今居住在福建永定县的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汉族居民与当地原住居民长期的相互交融中而形成的客家人群。他们具有中原汉人的文化传统,又与古代南方民族有着较大的区别。中原汉族居民在与当地原住居民长期的交融磨合中,文化上相互推动,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中国教育名家黄汉民先生认为土楼就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在客家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变形。忠孝仁义、天人合一在土楼的建筑形式上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2)格局寓意。永定土楼中的建筑格局是根据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规划的,中国古代的人们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环境,要求自己生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配合,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所以客家人的格局寓意观念主要体现在兴建土楼的布局和整体的建筑规划上。兴建土楼的选址必须经过风水师的观察,运用中国古代传统的阴阳风水观念,利用风水中的观水、察砂、觅龙等元素最终完成楼址的定位。一个好的楼址一般都寓意着合家平安、兴旺发达等。

(3)形体寓意。永定土楼不仅重视传统文化的人文含意,更加重视造型和内部构造的装饰功能的形体寓意,就因为这样所以许多土楼都依据其形体名称定位,并且大多有吉祥如意、财源广进之意。例如,“松竹楼”和“五十楼”,分别取“竹苍松茂”和“五风十雨皆呈瑞”之意;因众人集资兴建的“群兴楼”,寓意群居兴旺发达。还有的土楼是以建筑的方位和建筑形体构造命名的,如“如升楼”是因为建设者当时谓于生活所迫,无瓦遮顶,因为缺少资金所以缩减了建筑材料,故不经意建成像古代煮饭测量大米所用的米升。“如升楼”坐东朝西,面朝旭日,寓意如日之升。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吊脚楼;构成要素;特色;传承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43-01

湘西吊脚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最原始的雏形是一种干阑式建筑。吊脚楼依山而筑、临水而立,在苛刻的自然条件下拔地而起,淡薄了正统的建筑概念,它的灵巧精致、端庄秀丽,呈现出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独特建筑美感,是我国传统乡土建筑的瑰宝。

一、湘西吊脚楼的演变

由于湘西特殊的地形、气候决定,这里的先民生活经常遭受野兽、虫蛇、洪水之危害,居住方式由地面改为树上,构木架巢,由此开始了巢居生活,这是有史料记载湘西吊脚楼最早的建筑雏形。后来衍生出了在地面用木头搭建“人”字形的棚子,上面覆盖茅草。随着土家族先民们的居住条件也不断改善,由地面搭建的巢穴形式演变为在地面用树枝搭建的巢穴形式,形成了干阑式建筑雏形。土家族大多居于悬崖峭壁上,为了扩大使用空间,下面用木柱做为支撑,架空地板,室内居住空间向外悬挑。现今湘西吊脚楼与普通房屋并存相连,吊脚楼建筑形式在湘西的土地上不断繁衍,并且做外我国建筑风格特有的形式,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之中。

二、湘西吊脚楼建筑特点

(一)平面布局形式

1.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或“拐头”。它的特点是只有一正屋一厢房,厢房悬于空中,用柱子支撑。

2.双吊式:此类吊脚楼也较为普遍,主要平面格局是一正屋两厢房,两个厢房全部吊出,形成一个比较整齐的前庭。

3.四水合式:主要格局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间的楼下为大门,进去大门还要上石阶才能到正屋。

(二)接地关系的构造分类

1.挑廊式吊脚楼:这是因为吊脚楼二层挑出走廊而命名,其主体底面一部分落于基地上,另一部分位于支撑柱上,这种构成形式的吊脚楼最能适应地形,与湘西地区自然环境相互结合。

2.干栏式吊脚楼:主体全部架空与基地脱开,使用支撑住支撑全部负荷。

(三)建筑特色

湘西吊脚楼最大的建筑特色是它能够克服地势对他的限制,能最大限度的节省建筑空间,并且能够适应湿热的气候条件,防止虫蛇、洪水的侵害。土家居民非常重视吊脚楼的建筑工艺以及建筑装饰,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就地取材,建筑框架全部使用木材、榫卯结构。吊脚楼一般分为三段式结构,顶层通风良好一般作为储藏粮食之用,防止食物霉变;二层一般作为家人生活起居之用,是观赏望景的绝好场所;底层一般作为堆放杂物之用,有的地方甚至把底层作为饲养动物的场地,通风良好。这样三段式的结构划分很好的解决了地理条件线条的缺陷,从而形成了湘西土家特有的民居生活和特有的聚落形式。

三、湘西吊脚楼的建筑装饰及文化内涵

(一)建筑装饰

土家人对吊脚楼的装饰非常讲究。主要在檐柱、门窗、栏杆、脊饰、石柱等部位,装饰手法多样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木雕手法主要有、浮雕、镂雕和透雕,石雕手法主要以浮雕为主,配有圆雕和线刻。檐柱柱头主要为回纹和龙凤纹。门窗装饰多以龙凤虎豹、花卉植物、王字寿字、万字福字、吉祥如意等纹样。栏杆素材多以“回”字格、“万”字格、“喜”字格等。屋面主要装饰为屋脊与翘脚,屋脊主要以方形纹、花叶纹、蝙蝠形、葫芦形、寿桃形、钱形纹等等,翘脚多以鳖形、凤尾形、卷草纹等。石柱表面雕刻麒麟、天马、龙凤、狮子等图案。

(二)文化内涵

湘西吊脚楼在建筑选址上讲究天人合一,建筑朝向无一定之规,东西南北,四面八方都有。土家族是最崇尚“道”的一个民族,他们最为遵循的是和谐,追寻一种和大山、大自然统一协调的意境。从他们重视装饰寓意可以看出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究。

四、湘西吊脚楼的传承与发展

吊脚楼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蕴。随着土家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吊脚楼正在面临破坏和消减。因此要加大对吊脚楼的发展与保护,将现代商业建筑与吊脚楼建筑形式完美结合,这样既可以丰富商业的建筑形式,也可突出地域特色。此外,我们还应努力发挥传统建筑的最大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湘西吊脚楼的建筑特色做到不断的优化和演变。最后,传统建筑的旅游开发也不失为一种绝佳的保护与宣传策略。

五、总结

湘西吊脚楼建筑历史久远,建筑风格独特,注重建筑装饰。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湘西吊脚楼的保护和利用难免会面临一些危机,作为我国传统乡土建筑的瑰宝‘我们应当对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以及建筑所依赖的环境载体加以保护,并且传承其建筑工艺,进而积极的探寻新的经济形势下湘西吊脚楼在现代商业建筑中的实际运用。

相关期刊更多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委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