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能力点的教学案例

微能力点的教学案例

微能力点的教学案例

微能力点的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微观经济学;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来说,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在经济学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讲授,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手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案例教学法是指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或历史事件带到课堂之中,并利用与本课程相关的原理分析生活事例和历史事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某一问题抛给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1]。案例教学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案例评审型,就是给出案例中的问题及问题评审的方案,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分析;二是讨论分析型,就是只提出问题而没有给出解决方案,需要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三是发展理论型,就是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理论体系。案例教学法对老师有很高的技能要求,对学生也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聆听者。比如在案例讨论中,老师要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形成一种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根据笔者自身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经验,总结了以下两种主要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的形式。一种是现实性教学案例,即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以及有关经济的时事热点进行总结归纳,和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及经济事件掌握经济学知识。另一种是历史性案例,即通过对历史上所发生过的经济学领域的事件进行学习和讨论,理解经济学原理,比如在讲完赋税的归宿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在1990年,美国国会针对游艇、私人飞机、皮衣、珠宝和豪华轿车这类物品通过了一项新的奢侈品税[2]。这两种教学案例应该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作用。

二、案例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微观经济学教学经验总结以及与其他经济学专业老师的交流探讨,发现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案例教学法应用不当

将案例教学法混同于举例教学法,片面的认为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入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讲解就是案例教学。然而案例教学不仅仅包括举例教学法,它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还包括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深入思考和讨论,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独立思考,并非仅仅只是举例子的教学手段[3]。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平衡,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种问题:一种是过分强调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没有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相对其他学科理论性较强,涉及到大量图表和公式的推导,这使得理论知识讲解占用了较长时间,压缩了案例教学的课时。另一种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案例教学法,学生自主讨论占用的时间过多,使得整个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理论学习的时间被压缩。教师把握不好案例教学的环节。在案例式教学环节将主动权都交给学生,使课堂处于“放羊”状态,这种脱离了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弊端,使学生不能认识到自己在思考问题时出现的偏差。这两种倾向都会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

2.案例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案例的选择、整理和分析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缺陷,例如案例的选择没有与最新经济动态和政策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不能达到协调适应。案例的选取没有经过认真的筛选,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等的内容,缺乏专业性的审视和洞察。二是教师使用的案例过于陈旧。直接使用国外相关案例,比如在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讲解时,大多数老师都会引用吃馒头解饿程度的例子,随着吃馒头数量的增加,所获得的解饿程度也就逐渐减少,这样的案例比较陈旧,很难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

3.本土化的案例少

在我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教材以及教学案例几乎都是基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微观经济实践编写的,还没有形成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案例的教材,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的微观经济学案例大多都来自国外的一些经典教材,这些案例虽然都能很好的反映相应的经济学原理,但是由于文化底蕴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学生在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还是存在一些难度,这就使得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4]。比如对经济资源稀缺性进行讲解时,多数教科书上直接引用大炮和黄油的案例,这两种商品虽然能够说明相关原理,但大炮和黄油不切合生活实际,这样的案例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案例教学中缺少师生互动

(1)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然占有充分的主导地位,在案例的讲解、问题的提出以及分析的整个过程中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的状态,虽然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运用了实际案例,但是并没有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来,从而没有完全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效果。(2)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首先,教学案例过于陈旧,或者完全引用国外案例,使得学生不能切实感受到该经济现象与相关理论的联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过分依赖老师的讲解,从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束缚性。案例教学法并不只是教师对于某个现实案例的讲解,而是需要学生参与进来,以学生为主体;最后,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存在搭便车的现象,真正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的总是固定的一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从案例的选取、分析和总结都由小组中某一个或几个同学完成,其他同学并没有完全参与进来。

三、案例教学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学校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没有认识到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讲解的重要性,因此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没有投入相应经费保障和网络服务,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教学文件对案例教学予以支持,进而导致案例教学的相关设备投入不足。一般来说,在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除了多媒体的应用,更多的是需要老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运用经济学软件,也需要对相关网络资源的链接,但是由于学校对于案例教学法资金投入有限,导致相关设备的运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我校教师讲课用的电脑不能访问互联网,从而影响案例教学法的质量。与此同时,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实施较其他教学方法而言,比较费时费力,加之学校没有相关的考核政策,因此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的积极性会受到限制。

2.经济学案例教学团队经验不足

微观经济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要求教师能够将专业知识与相应的现实案例完美结合起来,这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能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效果的能力。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一个微观经济学讨论式案例的编排一般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比较费时费力,这也是阻碍案例教学法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3.微观经济理论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度不强

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面临着与现实中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面对大量的图表和公式,教师在授课方面有一定难度,既要让学生记住相关图表公式,又要通过一定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理解其实际应用,在这两者的权衡过程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5]。并且在上课时所列举的微观经济学案例尚未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做出理论上的创新。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典型的经济学案例素材,但是这些案例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因此,要想收集到能够反映我国经济现象的相对稳定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经济学案例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应当加强关于中国本土化的微观经济学案例研究,使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四、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手段

1.案例教学方式的选择

(1)故事性案例。故事性案例是指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某个知识点的案例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某章的开始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章节的讲解,也可以穿插在本章重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强化学生运用相关经济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需求的价格弹性时,如果老师只是简单的说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而没有用我们生活中十分形象以及实实在在的例子即现实性案例来说明,学生就可能会理解不透彻,感觉生涩难懂。到底什么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呢?比如现在风靡全国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活动,这个活动想必大家都会在淘宝上购物,而在“双十一”这一天最大的消费人群是没有收入的大学生,这是为什么呢(抛出问题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案例的讨论中来)?大学生是没有收入又有很强的消费需求的人群,因此他们更加关心商品价格的变化,他们会在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增加购买量,而在价格上升时明显减少购买量,也就是说大学生有很高的需求价格弹性,因此在“双十一”商品价格相对优惠时,大学生就成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主力军。另外,通过经典的经济学小故事和历史故事来讲解经济学相关原理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在讲到消费者行为理论时,可以通过为什么会产生“口红效应”来说明,“口红效应”是说在经济有下行压力时,口红的销量反而比正常年份增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在讲解均衡价格形成时,可以引入黄牛票贩子的案例,由于需求大于供给,同时价格又受到管制,实际交易价格低于市场自发形成的价格,从而催生票贩子的产生。故事性案例能起到加强学生理解知识点的作用,但这种教学形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故事性案例的引入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但是课堂以教师为主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2)讨论式案例。讨论式案例是指教师在讲解了某个知识点之后,通过将现实中存在的与该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并设置相应的问题,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给出最终的解释或解决方案。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先将案例材料及问题以书面的形式发给学生,通过学生课下的讨论和准备,将最终结果进行课堂展示。在讨论式案例的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整个过程进行相应的把控,将主导权交给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讲述了价格弹性的相关概念之后,可以通过国家限电方案来讨论为什么国家在过年等节假日用电高峰期控制居民用电量时,不需要其他限制用电量的手段,只需要适当提高电价即可达到限电的目的,这是因为居民对于用电量的价格弹性加大,适当提高电价,会使居民在保证正常生活的用电情况下减少电量的使用。通过讨论式案例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价格弹性的理解。在讲到税收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们讨论我国营改增给各行业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3)辩论式案例。要全面掌握所学的微观经济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可以采取辩论式案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案例相对于故事型案例和讨论式案例来说,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潜力。首先,辩论式案例的开展需要建立在知识点较为综合的案例之上,选取合适的案例之后,学生需要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充实自己的观点,最后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使学生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够增强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到不同市场的类型时,可以让学生探讨2007年发生的兰州拉面涨价事件,拉面行业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但同时对于兰州人民来说拉面是每日不可或缺的主食,提价会带来重大的民生问题,不提价又会扰乱市场秩序,那么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兰州拉面价格呢?通过抛出问题让同学在探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但是辩论式案例也有一定的缺点,一方面教师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去搜集和整理适合辩论的素材,还要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另一方面,辩论式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花较大精力做准备[6]。因此,辩论式案例教学可以在微观经济学的所有基础知识学习完成之后组织一次,加深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2.案例的编排

(1)可以将故事型案例安排在每章的开始,用来引导学生进入本章正式内容的学习,由于是导入型的案例,因此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要注重案例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贯穿全文。要通过导入式的故事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本章要讲的内容与哪类经济现象有关,并且要涉及到本章的重点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为了让学生巩固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可以在每章内容的讲解过程中穿插一到两个故事型案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在枯燥的理论讲解之后,用与相关理论知识对应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要注意主次,引入的故事性案例的数量要适当,太长或太多都会对理论教学时间造成影响。(3)在每章内容讲解完之后可以编排一个讨论式案例,增进学生对于整章内容的宏观把握和理解。讨论式案例要与本章的重点内容紧密联系,并且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要密切关联,目的是让学生培养运用本章知识点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微观经济学教学完成之后,可以通过大作业的形式编排一个辩论式案例,将经济问题引入到课堂讨论中,老师也应该努力营造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

五、案例教学法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在案例素材的收集过程中,应该尽量贴近生活,并且要能够反映当前国内国外经济发展热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了解最新的经济动态[7]。在确定案例设计方向之后,教师应该根据案例所对应的教材内容,对案例进行设计,清楚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2)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适量原则。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理论教学时间和案例教学时间的度,要明白案例教学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因此在案例设置过程中,要注重案例的质量,而不是案例的数量[8]。(3)运用多媒体配合案例教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与相应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并通过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完理论部分后,可以利用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截取相关视频中的重点部分让学生观看,如央视《经济半小时》以及农产品价格波动等新闻。在播放前,先提出几个与本节课所讲相关的问题,看完视频后,让大家结合视频,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就视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综上所述,目前在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对案例教学的应用中应该针对不同的经济学原理选择不同的案例教学方式,并能够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在各个方面充分考虑,才能够有效地将案例教学法科学应用到《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84-86.

[2]符晓燕.关于《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6):95-95.

[3]谭赛,罗登辉.“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55-56.

[4]谢琦.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24(6):107-110.

[5]符晓燕.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时代金融旬刊,2016(5):332-342.

[6]王业雯.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旬刊,2012(8):104-104.

[7]徐小飞.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166-168.

微能力点的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环境专业 微生物教学 案例教学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而在新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变成了时代向教育事业提出的课题。只有不断地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我国才有能力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社会必须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具备的素质是有创新方面的兴趣,其次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一定的团队精神,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是重中之重。创新型人才要具备的素质还有独到的思维方式、探索精神、勤奋的习惯、良好的品德修养与责任感、交流能力等。

我在多年的微生物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竭力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手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前人在本专业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在环境专业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案例分析法”。目前,这种教学手法已经在各个高校的法律、管理等专业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将这种方法更好地应用于理工科学生的教学实践,由此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广大理工科教师值得研究和实践的一个新的领域。

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环境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所讲述的内容主要是在介绍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介绍微生物的生理、遗传与变异,以及其在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与实践。特别是微生物在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新开发的研究技术和工艺比较多,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知识更新的速度就会很慢,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大学二年级时,学生接触微生物学,接触大量的微生物,内容多而又很杂乱,各种微生物的生物学形状有很多相似之处,很难记忆。同时由于学生未接触过实践,对一些技术和工艺的认识很少,对于利用微生物为本专业服务的理解很不够。因此,学生普遍感到枯燥、零散、难以记忆,同时感觉不到本学科与自己将来工作的关系,从而缺乏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利用学校图书馆数据库、图书与丰富的网络资源提取大量新近的研究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微生物在环境专业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1.准备阶段

(1)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可讨论性,能够体现出典型的相关知识,方便提出问题,并具有思考和讨论的余地。学生经过对案例的了解,结合理论的学习,有利于对知识的温故知新,给抽象的理论赋予形象客观的诠释,训练思维能力。

(2)选择合适的问题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要选择与实践关系特别密切的重点内容和一些难以理解、记忆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如:在环境检测领域如何检测水体中的大肠杆菌?最原始的方法是什么?涉及到微生物培养基研究领域的什么问题?研究者在传统方法应用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如果是你怎样解决?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快速的大肠杆菌的检测技术有哪些?根据你已经学过的各种技术加以总结,等等,使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问题展开并最终能够解决问题。

2.实施阶段

(1) 提出案例和问题

此阶段的教学时间控制在十分钟,教师在全面介绍微生物学基础理论之后,在“微生物在本专业的应用”的教学中引入案例,让学生能够应用已学的微生物学知识来分析对照,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产生对案例中可能涉及到的尚未学习的知识的浓厚兴趣。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要提出和本案例相关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还原该案例的研究全过程,从发明者的灵感来源到技术关键问题的解决过程,从原理的知识基础到实际解决的环境领域的问题,使学生充分想象,假想自己是研究者,回到案例里面提到的新技术的研究现场,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带着问题边听课边思考。

(2)组织讨论

在提出案例和问题以后教师简要介绍案例,帮助学生还原研究现场,组织学生讨论,根据问题的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假设每个学生都是该案例研究组里的一员,教师帮助学生找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十分钟之内找到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3)问题总结

学生讨论结束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方案的总结。每组派代表将本小组讨论的结果简述给老师和同学,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先由学生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相关问题和不同意见,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将学生回答的问题与讲授的内容进行梳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归纳总结,使学生容易理解并记忆。

3.实施要点

(1)由于案例是教科书上没有的新近研究技术或工艺,学生无法完全通过材料了解案例的全部背景与内容,因此教师应仔细解释说明。

(2)若小组在研究问题时思考方向与训练内容有误差,教师应及时修正。

(3)各组讨论出解决方案时,如果教师发现各组提出的方案没有新意应加以提示,以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

(4)在全体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教师要鼓励其他几组提出质询,并阐明与自己观点差异所在,以相互激发灵感。

(5)教师在挑选案例时,应根据课程的目的和时间找出案例的重点内容,要在45分钟内完成一个讨论和总结,所以问题不宜过多。

三、教学效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我们围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

首先,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非常浓厚,经常主动提出问题,在95%的课时中学生的出勤率达到100%。

其次,在微生物领域,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越来越浓厚,从2008年开始,我院的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学生的申请率达到15%。仅微生物方向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已经有三项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两项获得学校的资助。

微能力点的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Teaching Design of Assembly Language and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course Based on Research-oriented Curriculum

CHENG Hong-bin, SUN Xia, LIANG Wei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inefficiency in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of the assembly language and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by building research-oriented curriculum, we select teaching content ,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system and students interested,, pay attention to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build simulation platform and design the simulation case.Through by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e abilit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and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hen provide strong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spirit of computer applied talents for the social culture.

Key words: research-oriented curriculum;Teaching design; case; simulation

《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目前普通高校的《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实验效果欠佳等方面。当前的教学现状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从微机技术的特点和知识建构的基本规律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素质为目标,引入研究性课程,精心设计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

1 课程设计思路

研究性课程是一种校本课程,它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在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课程教学中,通过在常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即研究性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使用Proteus和Keil工具实现微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外专题研究性教学。从而实现在培养学生的一般性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研究性素质、创新精神、意志品质和性格的培养,提高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力[1-2]。

2 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构建研究性课程的关键点是:

1)基于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目标和培养研究性素质目标,合理选择规划课程的知识点,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即研究性课程) 与非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即常规的课程知识),制定适应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知识模块。采用互相包容和渗透的教学方法[3] 。

2)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即研究性课程) 与非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即常规的课程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学中综合运用类比法、动画演示方法、比喻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对课程知识点内容进行整理,依据不同知识点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设计。并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丰富的教学手段。

3)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系统Emu8086的汇编语言教学设计、基于proteus的微机原理教学设计。制定合适的基础实验和应用开发实验项目,设计探索性的课外拓展实践项目。

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比较繁杂、抽象,是一门基础性、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从微机技术的特点和知识建构的基本规律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指导思想,通过构建研究性课程,基于课程知识体系和学生兴趣合理选择研究性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改革措施,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4]。

3.1常规教学内容和研究性知识内容

《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课程原有课程体系下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汇编语言和微机原理两部分:

1)汇编语言部分包括:微机的基本软硬件组成、8086微处理器、8086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基础、8086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结构及设计。

2)微机原理部分包括:存储系统、输入输系统、中断系统、微机总线和接口技术。

通过构建研究性课程,我们将课程知识内容划分为两部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非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即常规的课程知识)。其中:

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包括:8086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结构及设计、输入输系统、中断系统和接口技术。

2)常规的课程知识包括:微机的基本软硬件组成、8086微处理器、8086操作数的寻址方式、8086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基础、存储系统、微机总线。

另外,基于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适当缩减。基于课程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划分,为实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针对研究性学习内容,在教学中以应用实践案例、实践任务开发为任务驱动,结合课程实验和课外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软硬件应用编程能力。

在各个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的丰富基于知识点的实际案例的仿真演示,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学习理解知识点。

3.2 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中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即研究性课程) 与非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即常规的课程知识)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基本的常规课程知识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深入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自主研究问题、探索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其次,针对本课程知识的抽象性和繁杂性,为了降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需要对课程的难点重点知识模块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比拟法讲解、讨论法和实例演示等进行深入讲解,从而化解课程内容的枯燥性、复杂性和抽象性。

第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比如采用debug、emu8086、Proteus和Keil等软件和仿真工具对课程的原理知识点讲解、演示,对系统软硬件设计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

第四,引入专题研究性教学,积极开展课外自主学习,设置具有创新性的实践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独立查阅资料、制订方案、分组实施,最后总结整理、交流评价。

3.3 教学案例设计

采用Proteus和Keil软件结合的硬件仿真平台进行微机原理的教学,设计相关知识模块的案例。对于教学知识点,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入知识点相关的项目案例、借助仿真实验软件演示微机硬件设计和汇编语言程序的运行结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微机原理的软硬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5] [6]。在研究性教学中引入的仿真案例如下:

1)微机原理案例项目:开关控制led流水灯、NMI中断实验、数码管实验、点阵屏实验、8255A并行接口实验。

2)汇编语言案例项目:选择分支、字符匹配、统计负数个数、查找A 的地址、密码明文密文转换实验。

3.4 专题研究性案例设计

针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设计情况,在理论课时压缩的情况下,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开发平台开展课外专题案例实验提高学生微机应用实践能力。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具有挑战性的创新实验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开发能力。实验项目如:8255A交通灯实验、行列式键盘实验、8254A定时器实验、8259A中断实验、图形字符块输出实验、小车移动实验。

微能力点的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一师一优课;视频案例;设计;制作;教研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5-0082-03

微课视频案例概述

1.微课视频案例内容及结构

微课视频案例就是截取“一师一优课”资源中典型、精彩,最容易引起思考、最具有研究和讨论价值的教学片段,再整合背景介绍、教学设计、学情反馈、研究主题、相关资源、教师评价、专家点评等多项内容制作成的视频案例。综合起来可归纳为三个大的板块。

(1)呈现问题。这一板块主要向观摩者展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情反馈、研究主题等内容,供观摩者反复观看、研磨。使观摩者对问题及其表征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2)呈现相关资源。包括背景介绍、与问题相关的理论基础、同类问题的教学现状等内容。供观摩者在研究思考问题时随时查阅,为观摩者提供帮助,了解解决问题的意义,提供理论指导和参照模式。

(3)呈现“第二声音”。这里的第二声音指的是同伴评价、学生反馈、专家点评等内容。这是观摩者非常重视的一块内容,观摩者通过观看第一、第二板块的内容,有了自己的看法。这时,再把自身的想法同专家、同伴的观点进行对照,产生思维碰撞,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

2.微课视频案例制作特点

微课视频案例的制作就是整合上述三大板块的内容,它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情境性。无论问题的表现形式、问题的指向、问题的切入点、问题的解决过程、问题解决方法的列举和筛选、问题研究的价值所在等多么复杂和深刻,它都以一种读者容易接受、甚至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出来,形象而深刻。

(2)包含典型的疑难问题或者疑难情境。它的呈现可以避免观摩者探讨问题时杂而散乱,也为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启示或借鉴。

(3)是一个超媒体的组合体。它包含着大量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网页等多媒体材料。它的制作过程是一个教师、科研人员、信息技术人员通力合作的过程。

(4)制作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研究的过程。研究人员同教师一起观摩教学过程、剪辑典型片段、检测教学效果、访问专家学者、设计研讨问题、引导同行评价。教师和专家一起思考、研究、行动,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

微课视频案例的设计与制作

1.分析剪辑优课资源

选择精彩的典型教学片段是制作优质微课视频案例的前提,因此分析就显得很重要。

(1)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重点和难点预测教学过程中的焦点位置,因为焦点往往是教师要剪辑的片段所在,也是视频案例研讨的主要内容,焦点的确定有利于制作微课视频案例。

(2)明确教学手段及其运用。运用何种教学手段去解决教学问题最容易激发教师的兴趣。所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新颖的教学手段也是剪辑教学片段的依据。

(3)关注教学意外及处置。教学过程中的意外及妥善处理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教学过程的亮点所在。成功的处理方式能够对教师起到较好的借鉴和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关注意外生成也是剪辑教学片段的着力点。

(4)确定教学过程的节点。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教学阶段之间都有一个大致节点起到总结、过渡、引领等作用。找到这个节点,就可以有效地分割教学片段了。

微课视频案例就是要剪辑这样一个个小小的片段,然后确定研讨的主题,分析教学细节,点评其中的策略和方法,促使教师深入思考、反复探究、畅所欲言,提高专业化水平。

2.确定拍摄方案

为方便获取内容,制作时教师最好选取本地教师的优课,这样有利于现场拍摄。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把拍摄方案写成电视剧脚本的形式。下面介绍各部分内容的拍摄方案。

(1)背景介绍方案。背景介绍包括自我介绍和学校介绍、教学理论依据、教学设想、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及教学方式等内容,而每个部分又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如在介绍教学设计时,还可以介绍设计的理由、设计的亮点、准备运用哪些手段等。

(2)课后反思方案。课后反思的重点是介绍教学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及教学得失,与背景介绍相呼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过程回顾、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是否一致、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当然,课后反思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如回顾课堂教学过程,这堂课出现了哪些意料之外的情节,教师是如何处理的,这样的处理是否恰当,有哪些值得探讨的经验教训等。

(3)课后访谈方案。课后访谈对象包括学生、同行和专家。对学生的访谈可以是谈谈总体收获、学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对合作学习的看法等。对同行和专家的访谈必须是在他们现场观摩或者观看视频之后进行,访谈的内容更多的是着眼于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的评判、改进措施的探讨等。

(4)教学效果检测方案。检测教学效果的对象是学生和教师。对学生可以用测试的方法检查学习的效果,用访谈的方法了解学习感受,用作业分析的方法了解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可以用问卷的方法了解总体感受,用讨论的方法对明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深入的探讨。

拍摄方案的设计使拍摄过程思路清晰,有助于拍摄活动的顺利进行,避免了重复和遗漏。

3.视频拍摄及制作

微课视频拍摄及制作是教师、教研人员、拍摄人员共同沟通协商的过程,拍摄和制作很重要。

(1)视频拍摄行动。现场拍摄是搜集微课视频案例素材的主要手段,对应拍摄方案,需要现场拍摄的视频涉及很多方面:背景介绍和课后反思一般采用特写镜头。课后访谈则采用过程记录的方式拍摄事情的经过。效果检测则更多地采用数据统计的方式呈现。为了避免画面的呆板单调,可以事先摄取一些校园景色和学生活动画面,用于切换。视频拍摄对摄像师的要求也比较高,教师讲解时拍摄人物,数据展示时拍摄图表,物品呈现时拍摄实物,问题讨论时要经常切换不同的场景。所以摄像师熟悉教学及探讨内容非常重要。

(2)案例制作行动。案例制作主要由视频采集、压缩、剪辑和特效等工序组成。一般由学校电脑技术人员完成。但提供的内容也非常重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需要选取最适合的教学片段。整个教学过程一般可以根据焦点问题剪辑成多个不同的教学片段。为了考虑教学片段的完整性,剪辑的各个片段之间可能有交叉的地方。同时,对与教学无关但影响美观的镜头进行裁剪。②确定不同教学片段的教研主题。在实践中,教师有时选取一个教学片段,有时选取多个教学片段来完成一个视频案例,这要依据片段的内容和长度来确定。③注意教学片段与其他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实践中,教师有时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由此造成的内容和评价的不一致必须注意克服。④要注意视频案例的可操作性。视频案例中的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专家点评等不同的内容要单独呈现,以便观摩者有选择地观看。同时要设计一个让观摩者顺利下载和发表意见、上传资料的窗口,以便观摩和讨论同步进行。

微课视频案例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微课视频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全面、立体和鲜活的课堂教学情境,同伴评价、专家点评等内容。观摩者可以通过分析案例、讨论案例、探究案例和多角度解读案例的活动,吸收同伴的经验,领悟专家的点评和引领,从而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进而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视频案例的专题教研活动

在制作微课视频案例时,教师可以预设一个研究专题,而一系列的专题又可以形成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主题,引导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带着问题去观看、研究和讨论,形成研究共同体。

教师可以根据研究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为探讨某一方面的教学艺术而制定计划,在案例中展现授课者对该项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针对性、创新性等方面的内容。这种在视频中刻意展示的教学技巧,意在引起观摩者的思考、共鸣、探讨和合作。

这样的专题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开展讨论,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即使案例中表现得很突出,很有研讨的价值,也只能作为下次研讨的主题备用,从而避免了漫无目的讨论。专题教研过程是对新的教学理论的实证过程,也是对某种教学策略的探索过程,可以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变革,对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2.基于视频案例的反思型教研活动

反思型教研活动主要针对常态微课视频案例而展开,制作视频案例时教师可以选取“晒课”内容中常态甚至容易引起争议的教学片段。这种案例展现的是教师原生态的教学过程,展示的是教师常态的教学技能。教学过程中暴露的也是大多数教师平常授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反思型教研活动不需要明确的主题,教师在该课堂教学中表现的优点和缺点都可以成为研究和探讨的主题。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和他人教学行为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观摩者可以通过对这种常态的、有瑕疵的课的分析找出别人的不足,从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观摩者还可以通过查找问题提高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提高了教研的积极性。同样,授课者本人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常态课观摩和分析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3.基于视频案例的引领性教研活动

许多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能达到专家的水平。这就需要专家展示其学习和工作的状态,让学习者有个学习、模仿的样本。基于视频案例的引领性教研活动就是通过剪辑专家教学片段,作为案例的主体进行教学示范。这种案例展现的是专家们长期积累总结的课堂教学中的组织、激励、协调、讲授、互动等方面的特长。

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是高度情境化和个性化的。所以,微课视频案例要为专家的引领工作创设良好的情境,专家的展示和解说要体现教育理论与具体生动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并且在制作视频案例时要把专家的教学经验、策略等内隐知识生动地呈现在学习者面前,从而提高专家引领的实效性。

微能力点的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以我校2015级5年制护理专业12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人,实验组61人,两组学生的护理心理学课程开设时间、内容、授课教师一致。两组学生的年龄、以往成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第一,教学方法。其一,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练习、提问、课后作业方式教学;实验组采用微信功能结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微课、分组讨论综合方法教学。其二,案例分析教学法:搜集资料,设计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异常心理的形成及异常心理在行为上的反应。其三,情景模拟教学法:设计典型场景,学生模拟心理疾患的病人,通过模拟病人的行为及语言展示,掌握对心理疾患病人的护理技能,缩短临床适应时间。其四,微课应用:制作微课或利用共享微课,课前通过微信或网络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及搜集资料,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及提高学习的兴趣。其五,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微信组成朋友圈,利用微课提前学习讨论,在构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增加协作及团队精神。第二,结果评价。期末,教学完成,对两组学生进行护理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测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促进自我心理发展、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度等。根据结果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与反思,对中职护理心理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三、结果

表1实验组实验组、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x±s,分)组别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实验组84±3.1287±3.73对照组71±4.4272±5.11t=18.75P<0.01t=18.25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微信功能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方式能提高中职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对微信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方式比较欢迎,认为该方法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方面有帮助,有力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成绩。

四、讨论

相关期刊更多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