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说话

时下,青年教师正在学习《新教材给教师带来什么》。我想,新教材给我们带来的首先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改变。现在的新教材,教师讲得少了,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为教师“减负”,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和探索新的方法。现就小学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写话为例,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基础。为此,我们必须搞好这个环节的教学。

1.全面观察,循循善诱

让学生对所给图画进行全面观察,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有些什么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等。例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积累运用二中的看图、说话,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图中有三个小朋友,其中一个小朋友佩戴红领巾,手指鲜花,站在佩带红领巾的小朋友前面,他们的周围有假山、树木,天空中有燕子。这样学生对整画面有了直观的全面的了解。为更进一步深入理解图意作好准备。教师要启发诱导。在学生对画面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要求,深挖图中饮酒隐含的深层意思。第一,渗透给学生一些观察方法,如从远至近或从近至远的观察法,上下左右的观察方法等。使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并把图意按一定的顺序说出来。

第二,教师根据课题要求,结合图中景物、人物及人物表情、动作等,进一步启发诱导,使学生知道一些凭直觉无法感知,而对表达题意、丰富主题内容很有作用的题材。如上面举的话题

不要摘鲜花,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诱导他们,从盛开的鲜花、嫩绿的树木、美丽的假山、空中的燕子可知道这是在公园里,并且是晴朗的春天。再从三个小朋友的表情、动作想到少先队员姐姐在给两个朋友讲不能摘公园里的鲜花的原因以及如何保护鲜花,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他们当时可能会说些什么。这样,使学生对图意的认识,从表面认识上升到本质认识,为话题准备较为丰富的题材,为完整表达话题作准备。

2.抓住中心,展开合理想象

如没有中心,就会偏离话题要求,废话连篇;有了中心,必须展开合理想象,使所说所写话题,内容具体、充实、完整,以便更好地表达中心。如果不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就难以把图中紧密联系的人、事、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说写,会出现顾此失彼、就事论事的情况,造成表达不完整、不通顺、不清楚,不能更好地为表达中心服务。如话题“不能摘鲜花”一例,只有把图中景物、人物和人物的表情、动作联系起来,再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从而揭示出话题的深层含义:公园里的鲜花是供游人欣赏的,它是工人师傅精心培植、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要保护好它,同时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这样,既抓住了中心,又挖掘出了丰富的话题内涵。又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中的说话、写话――“擦玻璃”,题中一共有5幅画,题目要求把5幅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说出图意,然后写成一段话。学生在做题时,如果不能结合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就很难把5幅画按顺序连接起来,那么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段,一是没有条理,不通顺,表达不出题意;二是没有具体内容,不能较完整地表达中心。因此,必须展开合理想象。

3.组织开展讨论、各抒己见、教师指点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对话题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按各自的观察角度、方法的不同,理解水平的差异,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如何展开想象以及如何用评语,通顺、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大家讨论交流,从中吸收好的,肯定合理的,改正不足的,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教师要肯定学生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合乎情理的想象,特别是新颖独特的想象,肯定部分学生能抓住中心,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比较完整、通顺的表达题意,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调动他们主动的积极性、用于创新的精神。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情况,教师及时对学生薄弱环节加强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把握中心、展开合理想象以及如何通顺表达题意等。通过教师正确引导,为学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服务,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指明方向。指导学生修改语句,删除表达中重复或表达题意无关的语句,还可以教给学生修改语句的方法,让学生反复思考,多次修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的语句,通顺、完整地叙述清楚题意,表达出中心。根据教学要求,不能要求太高,只要求学生能根据各自的思维方法、能力水平把话题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词句,完整、通顺地叙述清楚即可。

4.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说话的愿望

在看图说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画面,引导学生从图画的表面现象逐步想到事物内在的联系,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想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发展其思维,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知指导学生看图说话,还要鼓励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或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话讲述画面的内容,不能用统一的答案或固定的句式来束缚学生。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范文第2篇

《机械制图》这门课通常是学习机械类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一方面,由于学生专业实践知识方面的匮乏甚至空白,对技能操作,结构工艺知识缺乏感性认识,自然谈不上空间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制图课程的空间思维特征与其他课程的思维特征具有极大的差异,对于初中毕业进入职高的学生,数学知识普遍欠缺,数学思维的发展仍处在较低水平,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较差。任课教师往往在分析一个稍微复杂的图形时,有的同学可能一点即通,有的同学任凭老师如何分析讲解,如果没有直观教具就是想不清楚图形的形体结构,不知该如何下手。久而久之,学生会因为经常进入不了“角色”而认为制图太难,因为感到太难而不去想,因为不去想而学不好,从而对制图课产生厌烦情绪,视《机械制图》为天书,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会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

那么在制图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发差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呢?本人根据近几年制图教学过程中的经验,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着重从以下二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化繁为简

由于职校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普遍较差,应在制图教学开始的进程中较多的采用直观教学法,由易到难,合理利用实物或教具的演示,不断丰富学生表象认识以拓展想象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框架,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领悟图与物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而认识平面与立体的转换关系,让学生对几何元素、基本形体投影的规律、空间形体与其平面投影图之间对应关系等内容熟练掌握;再按照空间与平面的内在关系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当学生的空间概念逐步建立起来以后,在教学中应减少直观教具的应用,防止学生有依赖心理。而应按形象——抽象——形象的心理活动规律来安排教学,将学生由直观唤起的形象思维推向逻辑思维。这时,可适当增加授课内容的难度。

那么,比较难的内容该怎么办呢?总不能老是依赖挂图、模型或橡皮泥来帮助想象吧。这时,应着重教导学生解决复杂图形结构的方法——“化繁为简”。

所谓“化繁为简”,就是将复杂图形尽可能分解成简单图形,然后分析其投影关系,将简单图形的各个投影进行“局部组合”,着重分析图形结合部的线条并进行线条可见性判断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学生不容易想明白的图形进行启发、引导,以逐步加强他们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下面举例说明:

例1:在圆柱的截割中,单一平面切割圆柱有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图形都比较简单。可图A所示的根据主视图、左视图来补画俯视图虽然看似简单,但很多学生一拿到题目却感到无从下手,这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主、左视图,将图A分解成两个图形(图B、图C)进行分析。图B与图C都属于非常简单的圆柱的切割,可以很快作出它们的俯视图,然后根据图B与图C的俯视图,就很容易“组合”出图A的俯视图。

例2:在画半剖视图中,很多学生不习惯将一些线条只画出一半,往往搞不清楚什么线条该保留,什么线条可以省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要学生根据图1、图2作出主视图的全剖视图(图3),然后以中心点划线为界,在主视图的全剖视图与基本视图中各取一半,“组合”成半剖视图(图4),最后将已表达清楚的内部结构的虚线省略。

可见,将复杂图形简单化处理虽然走了一些“弯路”,多了一些步骤,但可以为学生尤其是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不好的学生提供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传统的制图教学模式是:教师——模型和挂图——学生。对于以图形教学为特点的制图课程来说,模型和挂图的演示对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这种模式也存在许多不足:①挂图只能反映结果,不能表达过程的变化,难以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②若用板演,边讲边画的效果虽好,但时效性差,不适合目前课时改革需要。③挂图与模型难于携带、保存,数量又受条件限制。此外传统教学模式显得较为单调,不易激发学生兴趣,对于日新月异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来说已显得滞后又呆板,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很不适应。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CAI)来辅助教学能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

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计算机把包含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教学内容以联想的方式有机地集成,使学习者通过程序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它的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它可以明显地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用较短的时间讲清楚以前用较长时间来讲授的空间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下面举例说明:

例1:在机件的表达方法这一章节中,旋转视图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制作成一个三维立体图,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倾斜部分是如何旋转到与某一选定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向该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例2:在装配图这章内容中,当需要表达本部件与相邻部件间的装配关系时,是用双点划线假想画出相邻部件的轮廓线,在需要表示某些零件运动范围和极限位置时,也只是用双点划线假想画出,显得非常的不直观,不生动,缺乏想象力而又没看过实物的学生较难以明白,这时通过Inventor或CAXA实体设计等软件可以做出构件的动态效果,能快速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想象力 思维方式 创造 美术活动 构思

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想象是美术的重要能力,没有想象,无法进行艺术构思,更无法进行艺术创造。有一句名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要有相应的教材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条件和机会,特别是启发学生特有的想象力,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想象能力。发散思维就是让思想自由驰骋,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组合,产生出大量可能的答案、设想或方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要培养学生全面地看问题,善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某一个问题。二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要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思维要敏捷、机灵;思路要拓展、开阔;转换角度要迅速、灵活、不拘泥、不死板。三是提高思维的变通性。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经常随时变换。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多样,灵活自如,交替使用,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性想象能力。联想思维法是根据事物之间都是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联想思维要遵守三条法则:(1)有接近才能联想。即联想的事物之间必须有某些方面的接近与联系,能在时间或空间上使人脑与外界刺激联系起来。(2)有相似才能联想。即联想事物对大脑产生刺激后,大脑能很快做出反映,回想起与同一刺激或环境相似之经验。(3)有对比才能联想。即大脑能想起与这一刺激完全相反的经验。在艺术的创作的过程中,联想与想象是记忆的提炼、升华、扩展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再现。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个设想导致另外一个设想或更多的设想,从而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收敛性想象能力。收敛思维就是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将思维集中指向某一中心点,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即从若干种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训练分类能力。告诉学生按不同的标准作多种划分。二是训练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学习鉴别、分析、比较、欣赏某些事物,并逐步提高自身的鉴别与欣赏的能力。三是训练判断能力。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自己下结论的好习惯。四是训练选择能力。收敛思维实际就是作比较、鉴别和选择,一定要使学生学会选择,选择在学习、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中用途很广。收敛思维的过程实际就是排除、选择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灵感性想象能力。创造者对某一既定目标久攻不克之时,偶然受到某种启示而顿开茅塞,从而找到解开关键性问题症结的新思路,使既定目标最终实现,这种思维就是灵感思维。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后天刻苦钻研、勤奋思考的结果,偶然之中存在着必然。“灵感式”的科学发现是“长期积累,偶而得之”。培养学生灵感思维能力,一是要求学生广泛涉猎,蓄势待发,厚积薄发;二是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兴趣要广泛,好奇心要强烈;三是要求学生多思、勤思、善思、巧思;四是要求学生善于联想,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五是要增强敏感性,一旦灵感触发要马上抓住,不失时机地解决长期困惑的问题。

5、培养学生的直觉性想象能力。直觉是指并没经过一步一步的分析和推理,迅速而直接对问题的答案和事物的本质规律作出猜测和判断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确实较难,需要长期努力,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直觉思维实际上是逻辑思维的简化和浓缩。因此,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遇事爱动脑筋,学会快速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较熟悉的事物直接作判断等,应如此训练其直觉思维能力。

6.培养学生的类比性想象能力。类比思维就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某些共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所进行的思维。“类比思维对于创造十分重要”“类似联想支配发明”。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7.培养学生的形象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形象材料和表象,通过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进行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对青少年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和训练形象思维能力,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培养观察力。通过绘画、写作、实验、活动课、观察日记等,丰富表象积累,大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二是培养想象力。在素描、色彩、设计、图形等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科学想象和创造想象的能力。三是培养空间想象力。在立体几何、素描、速写及创作课中重点突出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能力是人的创造力形成的基础,而中学生又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说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必须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和积累中学生们的视觉表象;结合具体的教育活动,鼓励和正确引导中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以提高美术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龙安.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2]邓福星,程明太. 美术教育学[M]. 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0.

[3]林崇德,傅安球. 学龄前儿童心发展与早期教育\[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能力

思维是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培养的重要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的同行都来关注此话题。

一、 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创新,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纵观古今科学发展史,每一项伟大的发明都是在科学家的想象中创造的,只有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发散,他们才会大胆地创新知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初中生思维活跃的特点,使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想象创新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采用小车从斜面滑下的实验对知识进行讲解,通过改变斜面的构成材料,证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滑动的距离越远的结论。实验中并不能实现小车不受阻力的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想象,想象若小车在不受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从斜面滑下,会出现哪种状况?

在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和错误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训斥学生,而是要耐心地去指导学生,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表扬学生,鼓励他们一直保持前进的步伐。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加深,而且也不会造成学生对教师有畏惧心理,在学习中也可以大胆地去创新想象。

二、 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联想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明创造有重大作用。这种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遇到一种事物时,会联想到另一种事物与这个事物的共同规律。瓦特蒸汽机的发明、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法拉第磁生电的理论和阿基米德原理等都是在科学家的联想思维下造就的,这就说明,联想思维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性是相当大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联想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就必须使学生学会使用归纳法、类比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同类事物进行分类归纳,便于联想创新。例如,在电流、电压等抽象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将电流想成水流、电压想成水压,便于学生对概念更清晰地理解。

三、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做到“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就必须注重对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合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初中物理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理论概念理解的逻辑性,不能将理论相混淆。例如,“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是欧姆定律,但“电压和电流成正比”是错误的理论。其次要锻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分析法、比较法、综合法和归纳法,对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理论概念进行充分掌握。

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要在课堂理论教学上进行,而是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物理会有许多实验课程,在实验课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在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四、 培养学生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因为学生收敛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使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快速有效地使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教师可以设置同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使用不同方法解决,来锻炼学生的收敛思维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还要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遇到新的知识时,大胆设想,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变通性和独特性。例如,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定量(一杯水,一只气球),要求学生使用有限的物体进行实验,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只有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他们才能在物理研究中大胆创新,并能解决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

五、在物理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能力培养

现代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纷纷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为了适应当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那么,在化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一、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现代汉语词典》对意识的解释是:“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创造性思维能力意识指人们反映客观世界时用带有创新的思维反映客观存在。这种意识培养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因此,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探求恰当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索化学的好奇心与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探索,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1.以教学大纲为主,辅以化学科技的发展前景。

如讲原子的结构时,教师可以介绍隧道扫描显微镜,告诉学生利用隧道扫描显微镜的原理和纳米技术,我们就能做出肉眼看不见的机器人。通过对科技发展前景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化学奥秘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

2.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爱。

化学现象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新奇,有趣,生动。带领学生做化学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各种化学现象,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化学教学应充分重视化学实验的积极作用,每一节化学实验课前,教师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确保实验安全成功的基础上,用生动、有趣、新奇、多变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化学实验课上不单单让学生观察各种化学实验现象,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各种实验仪器,掌握每一种仪器的实验操作过程。比如,做氧气制取这个实验时,可以这样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都用了什么仪器?具体实验步骤有哪些?氧气是什么颜色的?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发生什么现象?等等。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印象,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操作过程,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在教学中引导发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应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善于从不同方向引导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开阔学生思维空间。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应该让学生对问题深入分析,更应该让学生不囿于原有知识范围,摆脱固有思维定式,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勇于拓展,探寻创新方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讲氢气的制取时,除了向学生传授用锌和稀硫酸能制取氢气的原理外,还可以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可以让学生思考,除了可以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外,可不可以用其他方法制取氢气呢?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引导他们打破常规解题方法,探索别具一格的、多种多样的解题思维与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化学教学尤其如此,如化学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在新时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脱离课堂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创造性想象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是在创造实践活动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如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就特别爱大胆想象,16岁时他就想到了一个大胆的问题:假设有人能够追上光速,那么他会看到什么现象呢?其实,在化学教学中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如课堂上讲到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时,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思维,让学生想象宇宙中行星绕恒星运转的现象。在讲到分子扩散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让学生设想如果分子不会扩散,那么空气中密度大的二氧化碳将会落在低层,而氧气在中间层,氮气在最高层,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人们在呼吸时就只能爬到高处去,否则就呼吸不到氧气了。

爱迪生之所以能有2000多项科学发明,就是因为他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异常丰富。而万有引力也绝不是让苹果砸到的,既源于他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更与他大胆创造性思维能力密不可分。

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日常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在回归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化学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路上大胆想象,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