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专业思想教育;人才培养;重要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驶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其规模和数量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使人们更加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在2010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十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优质的客观软硬件条件,但再好的客观软硬件条件最终也要通过学生本人而起作用。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认识或没有兴趣,即使有再好的条件,也难以保证培养质量。因此,提升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不仅要重视专业培养的客观软硬件条件的创建,还要重视学生在接受专业培养方面的想法和困惑。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但要使专业思想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并不容易。有的只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安排专业思想教育内容,入学教育结束后就不再重视;有的只是重视面上专业思想教育,而不重视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教育;有的专业思想教育方法简单,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专业思想教育只是走过场、图形式,其教育的效果如何从不过问。等等这些都难以使专业思想教育收到好的效果,难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收专业培养,也就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此,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对高职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视,笔者在某校高职2010级的三个专业中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一、高职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并不都是因为考不上本科才读高职的,他们中有的是因为高考发挥异常,考试失误;有的是因为填报志愿失误;有的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等等原因而进入了高职学习,他们虽然人进校园了,但却怀揣着不同的想法。问卷调查是在2010级新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之前进行的,这些新生在入学教育中都接受了专业思想教育,其后又通过新老学生专业思想交流会、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进行了专业思想教育。抽样问卷调查在三个专业中进行,在这三个专业就读的学生,其就读专业基本上都是自己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其中有的还是热门专业,应该说是满足了他们的专业志愿。三个专业共有267名学生,随机发放200份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90份,占三个专业总人数的71%。为了让学生能如实反映自己的情况,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以保证调查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问卷的每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只能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如果没有适合自己的答案,可以自己另外写。按照问卷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统计:

第一部分:了解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为什么选择现在所学专业。回答“自己喜欢这个专业才选择”的占37%,而回答“由于考分原因而选择”、“听从父母或老师意见而选择”、“无所谓”的占63%。

第二部分:将入学时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与经过入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一学期的学习后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进行比较。回答入学之初对所学专业就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42%,而回答一般、不太喜欢和一点都不喜欢的占56%。回答经过入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一学期的学习,自己对所学专业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56%,而回答一般、不太喜欢和一点都不喜欢的占40%。

第三部分: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在回答当前自己的学习状况时,回答“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占32%,回答“想学好,但不知道该如何学”的占45%,回答“对学习没兴趣,厌学”、“看到身边同学都努力,所以不得不学”、“无所谓”的占23%;在回答自己目前的苦恼主要是什么时,回答“就业压力大”的占30%,“学习压力大,怕挂科”的占26%,“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的占43%。

从以上统计可看出:一是学生虽然是自己选择了所学专业,但并不意味着就喜欢这个专业。因为喜欢而主动选择所学专业的的只占37%,有63%的学生是出于无奈或听别人意见或无所谓的态度选择了所学专业,因此,即使按学生的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专业思想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很重要。

二是学生入学后,经过专业思想教育和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喜欢的程度比入学之初提高了14%,但仍然有4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什么兴趣,因此,专业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不能抓一阶段就结束或放松,同时还要在实效上下功夫。三是新生在第一学期结束时,还有45%的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学,有43%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感到迷茫,这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理解、要求、发展前景、学习方法等不清楚,说明我们的专业思想教育还要进一步加强、改进和深化,要给学生及时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四是虽然在第一学期结束时,不想学、被迫学和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只占23%,但却是专业思想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对象,如果不及时给予教育和帮助,这部分学生就可能彻底掉队,而且难以毕业,同时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也会对其他同学产生负面影响,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重点教育和帮助刻不容缓。另外,对就业和学习感到压力大的学生,也要给予及时的关注、疏导和帮助。

二、充分认识专业思想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措施抓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专业思想是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学科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是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了解、认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个专业,形成正确的专业意识,也难以喜欢上这个专业,即使当初喜欢并选择了这个专业,都可能逐渐失去兴趣和热情,出现专业思想问题。而一旦学生在专业思想上出现问题,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某学生听从父母的意见选择了某专业,这时他对这个专业的认识虽然不那么清晰和全面,但心中对这个专业是怀着希望的,如果入学后我们的专业思想教育做得不好或不到位,就可能使他对所选专业产生错误认识或困惑,甚至产生失望,从而失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这时就可能出现混文凭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都是学生学习专业的内在动力,其中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保持着愉悦的情绪,所以能够持之以恒,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而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个体内部促使他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动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激发、维持与导向的作用。即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活动,促使和维持着学生的学习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着学习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因此,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好专业的重要前提,一旦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将失去专业学习的内在动力,任何专业教育都难以取得成效,专业培养目标也难以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空话。由此可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中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精心规划,认真落实,保证实效。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把专业思想教育纳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制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有的院校很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对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制定最佳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却忽略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没有把专业思想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给与统筹考虑,认为专业思想教育是临时性教育,或是包含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不需要另外考虑。根据前面的调查结果分析,这样做,即使培养方案做得再好,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把专业思想教育纳入考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规划。转贴于 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专业导论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等。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入学教育中接受了初步的专业思想教育后能进一步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增强专业意识,培养专业兴趣,端正专业思想和专业态度,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使学生把现在的专业学习与将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为自己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努力方向,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提高就业能力。这些课程的开设时间、开设课时等可以根据专业思想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来考虑,以实现最好的教育效果。

(二)树立专业思想教育意识,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高职学习的全过程

重视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仅要把专业思想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给予统筹考虑,更重要的是要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教育意识,即无论是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还是教学人员或管理人员,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专业思想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自始至终都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否则,专业思想教育是难于真正落到实处的。即使开设了专业思想教育课程,但如果授课教师缺乏专业思想教育意识,就有可能只是完成了教学,而达不到开设专业思想教育课程的预期目的。同时,专业思想教育需要贯穿于高职学习的全过程,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要时刻关心、关注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的想法、问题和困惑,及时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采取措施,给予指导和帮助。而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时刻都要具备专业思想教育意识。

(三)精心设计,有效实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提高专业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专业思想教育涉及学生的思想认识、心理健康和行为取向,要使教育取得成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或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精心设计,有效实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完成好这一系统工程。

1.要高度重视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专业思想教育。一般在新生入学报到后,每个学校都要安排新生入学教育,其中就有专业思想教育内容,但有的学校并没有足够重视、精心安排、有效实施,而是作为新生入学的例行工作应付了事,错过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第一时间。因为新生入学时,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对专业都怀着一种新鲜感、新奇感,他们渴望了解学校了解专业,这时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在时间上是最适宜的,效果也最好,虽然入学教育时间比较短,但至少可以让他们对专业有初步了解,有感性认识,为后继进一步的专业思想教育打下基础。否则,就可能影响后继专业思想教育效果,影响学生对专业的学习。

2.要精心组织实施专业思想教育的相关课程,充分发挥专业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把专业思想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相关课程体系后,重点就是如何发挥这些课程在专业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授课教师不能把专业思想教育课程当成一般课程讲,或者只是完成教学课时数,而应该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按照课程目标和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关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专门研讨,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做到授课目标明确、内容适用且针对性强、方法恰当、效果好。同时在实施中要不断总结、改进、提高,真正发挥出专业思想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3.要把专业思想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鼓舞他们学好专业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是能做到教育的个性化和深入化,使具有不同专业思想问题的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深入的、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和帮助,同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人文关怀,这是其他教育方式不能比拟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到学生中,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的想法、困惑和问题,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巩固专业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本科生科研最初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69年推出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ROP)”。这是针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被世界各地广为效仿,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由于本科处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层,因而在本科阶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使其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和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借鉴MIT的成功经验,清华大学提出“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SRT)”,并于1996年正式实施。2007年,教育部推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本科生科研项目[1]。2008年,东北林业大学开始推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其中林产化工专业把本科生参与科研作为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组织本科生组建创新实验团队进行创新实验以及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自主选择科研项目两种方式对本科生进行拔尖人才培养,两种参与科研的方式在林产化工专业得到了全面的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科研成果。多数本科生期间发出若干篇SCI、EI以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显著提高。

二、参与科研对林产化工专业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参与科研有利于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对所学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并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是本科拔尖人才应具有的素质之一。传统的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兴趣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参与科研的过程使学生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学以致用,并且在科研的过程中会发现自身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不足之处,促使其更加重视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和促进作用。

林产化工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参与科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使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科研项目的实践中得以验证、补充和拓展,真正地实现了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参加科学研究过程中检验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提倡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是培养林产化工专业本科拔尖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2.参与科研有利于提升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

以培养具有深厚化学基础知识的本科生为林产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本科拔尖人才创造性思维是实现拔尖的人才培养的前提。对于林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林产化学专业针对本科拔尖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选择让本科生参与科研作为有效途径。在科研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围绕本学科已发现未解决的问题、未发现的问题而展开研究和思考,选择新的视角确定科研方向,通过科学实验把理论知识变成现实。整个科研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思考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也逐步得以形成。为林产化工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同时,参与科研项目使学生掌握了与科研相关的多种技能,培养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参与科研需要很多前期工作的准备,为了确定科研项目的选题必须查阅大量参考资料,并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数据。在选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查阅学术文献的技能、资料整理总结的方法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科研中论文的撰写以及大量相关数据的处理,可以有效地锻炼本科生对科研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2]。

3.参与科研有利于促进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科研环境建设

高校科研团队的组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也是科研队伍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力量。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群体中积极的潜在力量发挥其潜在的科研能力,同时也为本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由于本科生的思维方式通常不会被常规的固化的思想束缚,因此具有突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勇气。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参与科研活动,一定会取得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成为高校科研发展的有生力量。

东北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一直以来坚持让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教学模式。大学一年级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大学二年级对感兴趣的方向追随相关的专业老师走进实验室开始参与科研项目,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在实践科研中得以验证。并且学校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的硬件环境。根据兴趣的不同,把学生分配在相应的实验室,确定指导教师,同时创立科研创新小组进行创新实验。

对学生而言,把科研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打破了“老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固定模式,而是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研究。“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学’。大学生必须独立地自己去从事‘研究’,大学教授的工作是引导大学生‘研究’的兴趣,再进一步指导并帮助大学生去作‘研究’的工作”[3]。林产化工专业的专业特性也要求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新的领域,独立地从事专业方向的研究也是本科生拔尖人才必备的素质。对高校教师而言,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专业理论知识中实际应用部分,从事科学研究应该具备的能力。可见,本科生参与科研是高校科研环境构建不可缺少的部分。

4.参与科研有利于增强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就业能力

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日趋提高。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工作经验和团队精神的高素质的复合人才正是现在企业所需求的,而高校的本科生的综合能力却与之相差甚远,就业问题变得十分严峻。林产化工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也是生物质以及化工等相关企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是企业所要求的必备素质,所以参与科研的教学模式在培养本科拔尖人才就业能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本科生参与到实际的科研项目中来,锻炼其实际的科研实践能力,加深其知识的实践水平,增强了学生将来的就业能力[4]。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毕业生,更是培养出合格的职业师。首先,本科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科学实验创造出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和申请专利的形式得以呈现,不仅仅增加了学分,同时也为未来的考研和就业增加了新的竞争砝码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其次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本科生课外科研活动,并深入到经济建设中形成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而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形成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5, 6]。因此,参与科研对于增强本科拔尖人才的就业能力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林产化工的产品具有资源可再生的天然性和应用中的不可替代性。在当今化石资源、能源危机不断显现、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林产化工,尤其是生物质能源,已列入国家长期发展规划。因此,林产化工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拔尖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思维敏捷、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工作人员、对未来林业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DGY2013-05)。

参考文献

[1] 梅中磊, 刘敏, 杨帆. 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体会与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 2014, (3): 98-101.

[2] 王有基, 吕为群. 依托科研项目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以生物类专业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 2013, (9): 58-59.

[3] 卞军, 魏晓伟.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 2011, (6): 85-91.

[4] 冯团辉, 范丽波. 关于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思考[J]. 科教文汇, 2010, (2): 64-64.

[5] 何剑, 梁铿浩. 论加强对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6 (4): 26-27.

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格;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大学生的培养过程和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就业率、就业质量等都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国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以来,成为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学科,30多年的发展,使其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适应了政府改革的发展要求,也满足了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但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及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同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一样,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这也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重大挑战。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一)目前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含糊。现行对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没有体现出行政管理专业应有的特点,即“公共人”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特点,容易与其他的管理类专业混淆。含糊的培养目标导致专业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的不清晰。行政管理专业并不是行政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知识简单的综合,课程的设置应着重突出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现专业优势。培养目标的含糊和专业知识、能力要求的不清晰,致使社会层面尤其是学生及家长,对行政管理专业缺乏清醒的认识,笼统地认为是培养“当官的”专业。[2]

2.培养目标同质化。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各高校没有结合各目的具体特色,定位上既缺乏区分度又没有辨识度,回避因培养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层次类型及实力的差距而导致的人才分层这一客观现实,致使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从素质到能力基本相似,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人才需求。

3.培养目标忽略了人的自主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才培养只是提供了发展的手段,通过人才培养的具体安排和课程设置激发人内在的精神世界,挖掘人的潜能,使受教育者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在强调专业性的培养,即注重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其他方面,更多的是把人作为一种同质化的产品来输出,既没有对人的自主性培养,更淡化了对人才的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

科学地定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以下几个原则:

1.突出专业性质,明确人才规格。专业性质即一个专业的特色。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其根本性质是其公共性,是公共行政或公共行政管理。因此,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体现其公共性的特点,即行政管理专业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天下为公”的胸怀和品行。这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层次。

2.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办学特色,满足多样化人才需求。教育部提出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只是一个普遍性要求,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来说,还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立办学指导思想,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以美国为例,它的许多高校也设有行政管理专业,但在专业方向定位上各有侧重。如锡拉丘兹大学麦克斯维尔学院侧重政府管理和政府公共机构管理;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侧重公共政策、社会机构管理规划;印地安那大学侧重于社会环境政策研究。同样,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可结合各自特色,有针对性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如财经类大学可以侧重于企业行政管理;综合性大学可以侧重于公共事业管理;理工类大学应该突出其数量分析;民族地区大学可以突出其民族特色,培养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企业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3]而对于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以及自身的师资力量、科研能力、教学设施等方面远远不如重点大学,发展规模小,发展速度也较慢,因此不能盲目攀比或简单照搬重点大学的培养模式,应按照自身师资规模、教学条件和优势专业,并结合当地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合理规划,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为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输送各层次、各规格和各类型的人才。

3.注重人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科人才培养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设置与培养计划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与技能,也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培养专业知识素养深厚,具国际眼光的优秀公共管理者,应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基于人格培养的理念

一般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都定位在为国家培养公务员和公共事务管理领域的人才,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也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但随着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困境显现。一方面,当前乃至以后相当长时间内,各级国家机关和公共事务管理部门正逐步精简现有人员,大规模充实新力量已无可能;另一方面,大量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涌入公务员选拔渠道,而每年的公务员录用名额相对于庞大的毕业生队伍来讲是十分有限的。数据统计表明,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考取公务员的比例也是非常低的。面对严峻的形势,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就不应该仅限于培养公务人员,而应根据21世纪社会需求的新变化,改变传统单一的培养方向,超越传统思维理念和思维方式的限制,从更高的层面来思考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问题,让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更广阔的社会职业需求。基于此并根据以上原则,当下应将人格培养作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

(一)人格与专业人格的基本涵义

人格即人之为人的资格,专业人格指的是人从事某专业所应该具备的资格。从专业教育角度看,就是要通过培养教育,使学生具备某专业(职业)所应有的资格。这种资格包括专业价值观、专业能力和品行,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它对人格和人生的发展起定向作用。任何一种专业都具有自己特殊的专业价值观、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行的基本要求。

(二)行政管理专业人格培养理念的提出

1.行政管理突出公共性,公共性是其核心。正因为这样,学界将公共行政人员的角色定位为“公共人”。美国学者库帕更是从政治学角度定位行政人员为“公民”角色,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公民。在中国语境,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公共性”的特征主要是: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2.行政管理本科教育是以培养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工作者和管理者为重心,强调学生的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其应有的专业教育使命。这种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专业定位,既能表达出该专业教育与其他相关管理类专业教育的不同,更体现了本专业秉承的专业理念、目标界定及规则,即行政管理教育自身的专业化要求。

3.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如封闭依附、官本位等思想观念的存在,使得人们服务观念、公共意识广泛缺乏。而行政管理工作服务性、公益性、民主性等属性,要求从事公共行政工作的人员具有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及管理能力。其中管理能力方面,除了一般能力外,不同专业领域或方向的能力要求不同,而公共服务意识和价值观念方面则是该专业所有领域或方向的共同要求。也就是说,行政管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点,应该是表征人格方面的价值观念和专业品行,如服务观念、责任意识、民主意识等。

4.强调人格培养,体现人本管理的理念。公共行政的根本属性是公共性,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许多领域,导致公共行政管理出现多模式、多理论、多方法的极大可能。而在所有理论建构、制度设计、方法实施的各环节中,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因为公共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而“人”才是我们社会的真正主体。强调公共性和服务性的人格培养,既可以防止公共行政管理偏离服务公共利益、服务人民大众的方向,又可以通过公共行政管理人员的人格渗透,深化民众对公共利益的认识,从而使其积极参与到公共利益和公共行政管理中来。同时这也是公共行政管理人员自身人格发展和提升的重要动力。

三、实现行政管理人格培养目标的路径选择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另辟蹊径。基本思路为: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以公仆人格培养为目标,按“德才兼备”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坚持“动态开放”的培养路径和方式。

(一)确立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专业教育指导思想,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的人格塑造。“以人为本”就是要恢复、确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课程体系的建构、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实践内容的设计等,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4]二是以服务公众利益为教育价值导向。行政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社会公众为本,要强化以服务公众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专业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学生关注公共利益,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发展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系统培育学生为公众提供人文关怀、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使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回应公众的要求和公共利益发展的需要。

(二)制定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公仆人格的培养目标

公仆是为公众服务的人,这正是行政管理者身份和角色的真实写照。公仆人格是服务性人格、公共性人格,也是民主性人格、责任性人格。它是由公仆价值观念(信念)、公仆能力和公仆品行三部分组成的。而公仆人格中最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的则是公仆的自由个性。[5]以公仆人格培养作为目标,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就能更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结构,从而更好地确定教学课程结构、培养重点和培养方式。公仆人格的培养是行政管理专业各类型及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所具有的共性,它超越了各专业方向所关注的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体现了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大学的教育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成为公共行政人员后,代表政府执法,要体现公共性,维护公共利益,这是其专业能力和技巧在行政管理实践意义的体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中对学生的公共精神、服务观念、公仆情怀的培养和塑造弱化、忽视,导致专业特色丧失,专才“灵魂”迷失。以公仆人格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也是为了体现“人”的终极教育目的和为“公”的专业人才特性。

(三)构建合理的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内容和特

色课程体系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中,理论课程占绝大多数,课时也安排多,而实践课程少,且很多时候流于形式,无法满足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性和实践性强的特性。正如周志忍教授所言:“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学教育教学内容漂浮在中间层次,在理论教育中没有充分体现公共价值观的培养,在操作层次缺乏深入和具体化。”[6]行政学来源于政治学。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实际来看,管理技术固然重要,且有待大力改进,但更重要的是行政管理者的政治价值观的培养和政治思维方式的训练有待进一步加强,因为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机构及行政管理者的行政价值观和行政思维方式,决定了政府行政的方向和根本价值。中国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不能脱离中国实际,不能盲目地照搬西方模式,不能过多强调淡化专业教育的政治学取向,同时也不能过分地强调管理学、经济学取向,两者应该兼顾,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合理安排。公仆人格体现在“德”与“才”两个方面。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体系建构要从公仆人格培养、提升的视角出发,紧密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行政管理实际,将公仆人格目标定位进一步具体化,搭建起一个主要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法课和实践课4个模块组成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四)创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专业发展状况,从动态视角去贯彻个性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动态开放”的培养路径与方式,这是行政管理专业教育进行人才人格培养的根本切入点。所谓“动态开放”的培养方式,就是强调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墨守成规,办学理念和方法要与时俱进,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依此来提高我们专业教育的针对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作者:左霞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说明

[2]易新涛.公共管理视野下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重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6).

[3]井西晓.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就业形势与专业定位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7).

[4]樊金娥、李欧、陈晓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的理性反思与实践[J].社会工作,2004.

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1 现阶段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缺少明确的培养目标

每一所院校都会根据本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对会计专业设定人才的培养目标。重点财经大学注重培养研究性人才和高级管理者,普通院校注重培养一般会计人员,还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弄清会计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一些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只注重讲授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一是没有经验,二是无法适应岗位,大大降低了就业率。

2、缺乏严密性的课程体系

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依据目标设计课程体系。由于多数学校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导致课程设计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造成了课程之间大量重复和严重脱节现象非常严重。另外,课程知识结构单一,缺少多学科、多专业的有效融合,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强。缺乏严密性的课程体系直接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严重不足。

3、不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

会计专业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很多学校没有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教学仍然保持重理论、轻实践的原始状态,实践教学只是作为附属品依附于理论教学,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并行教学体系,以至于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知识陈旧、教学方式脱离实际、实践层次较低,最终培养出的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4、没用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衡量会计专业人才的标准较高,要求会计人员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也要具有较好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要有适应社会和参与竞争的能力。然而高校并没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创新项目严重匮乏。所有同一专业背景下的学生都接受统一的和标准化的教育,背离了现代高等教育提倡个性化教育、差异化教育的发展要求。

2 如何建立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树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受教育者在经过有计划的教育与培养训练活动以后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培养目标是建立培养模式的前提,是构建培养模式的方向和目的。应用型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在教和学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运用和操作能力。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理论,还要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要培养专业基本能力与素质,还要初步训练和掌握研究方法,实现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实用性人才目标。

2.2设计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教学战略的总体设计,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规划和计划。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化形式。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会计专业的特色,使会计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更具个性。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在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职业资格与就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素质培养、毕业标准、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的配置、师资要求、课程安排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观念、财务核算和财务软件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预决策和财务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3调整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了人才培养方案,紧接着要调整知识结构,避免重复性教学,增强会计教学的连贯性,优化会计课程知识体系。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合格的会计人才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知识,还要掌握经济管理、信息技术、法律等专业知识。然而,仍然停留在原始教育理念下的学校教育,很难培养出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学校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调整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增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授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社会进步对会计专业人员的要求。

2.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应从理论教学中分离,形成两个并行的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会计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形成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有力支撑。会计实践教学环节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认知规律。实践教学内容推陈出新,避免内容单一、方法脱离实际。会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可以分成专业基础模块、技能拓展和创新活动模块、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模块,将学生所学会计基础和会计理论知识应用到特定的经济环境,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学生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

2.5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和操作能力,丰厚的教育技能。所谓“双师素质”教师,即认为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既具备了教师资格,又有了相关行业技能的资格证书或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师+工程师”。因此,会计专业教师必须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拓展业务能力,增加教学经验,将知识、能力、技术以及工作作风和做事态度等融于一体,圆满地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明确职业发展道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

3 结束语

会计专业重视实践性的专业特点,只有传授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环境相联系才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辽宁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辽宁;沈阳;110000)

参考文献:

[1] 肖淑兰,陈晓丹.创新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讨.商业会计,2010,6

[2] 巫绪芬,魏朱宝,李道芳.能力本位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究.中国大学教学,2010,2

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30-02

近年来,在实现规模逐步扩张的同时,各高职院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指引下,积极主动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高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要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重要抓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规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方式、培养措施及实施保障的基本教学文件之一,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划和蓝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直接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因此,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高职教育理念,重新

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前提。

坚决摆脱传统高职教育培养理论技术人才的窠臼 传统的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运用与动作,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一线产品,即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区别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理论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传统的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在培养目标上并无显著差异——培养专科层次的技术型理论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问题并不明显,但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的今天,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警惕过度“就业化”导致的高职教育职业培训化倾向 近几年席卷全国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正使高职教育逐渐摆脱学科式教育的阴影,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和特色日渐彰显,但同时改革中的高职教育教学日渐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从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式教育,滑向过分强调岗位技能培养,而忽略基础理论素质教育,过度的“就业化”导向使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注重岗位技能培养,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强,适应期短,但在学生就职后长远发展缺乏基础,后劲不足,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受到质疑。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警惕过度“就业化”的现实功利倾向,避免将高职教育办成职业培训。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符合时代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因此,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必须受到重视和强化。同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专科层次专业人才的功能和价值也必须坚持。兼顾二者,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能力”和“素质”两条腿走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岗位适应性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符合时代精神和高职特色的目标定位。

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流程,实施开放式的制定流程

高职院校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它与区域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必然应该是最紧密的。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走出校门,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

设计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质上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相关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与“求”转化为高职教育中的“教”和“学”。根据这一思路,在总结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可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划分为四个步骤:社会调研、分析解构、课程构建、方案设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组,明确规定各个步骤的工作任务和要求。(1)社会调研。走出校门,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就行业发展背景和新兴技术、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开展调研,掌握最新的、真实的一线数据,提交专业调研报告。(2)分析解构。根据调研数据,完成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转化;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分析确定与专业人才相适应的主要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提交研讨报告。(3)课程构建。针对上一步骤分析的专业岗位素质、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完成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4)方案设计。挖掘并充分考虑校内外可用教学资源,根据专业特色和专业对应岗位的规律,设计现实、可行、高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模式等,完成并提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实施开放式方案制定工作流程 改革过去封闭的经验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实施开放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在走出校门的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和同行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工作过程。在社会调研阶段,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深入相关行业、企业,确保调研数据新鲜、真实、有效。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分析解构,身在一线的专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与企业行业专家一起梳理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共同合作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拟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专家及其所在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合理、有特色并且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完成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交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实行审核论证,把最新的知识、技术、能力要求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框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体系

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引导、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常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主要课程介绍三大模块。这种框架结构重点突出,课程结构和主要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但缺乏对课程设置的分析论证和对课程教学的后期设计,不是严格意义上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要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首先要完善和优化方案框架结构。

1.增加课程设置认证模块。在课程体系模块前,增加“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安排”等内容模块,明晰并准确把握“专业对应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能力素质——课程”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课程设置的目的性,使课程体系构建更加科学。

2.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模块。在核心课程介绍模块中除常规课程内容介绍外,增加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介绍,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3.在教学条件保障模块中,增加“师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和“实训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在“专业师资基本要求”模块中除传统的师资数量、职称、专业、学历要求外,增加“职业能力要求”,突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素质要求。在实践教学条件中增加“功能要求”模块,在明确实训条件的设备要求、数量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实训条件的功能。强化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形成“目标——论证——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办法——教学保障”诸要素齐全、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架构高职特色课程模块体系,强化课程实施设计,优化培养方案内核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实现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施是关键。

1.结合学分制,重构高职特色课程结构。突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三段式课程体系结构,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和“职业技术课程体系”两个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英语、“两课”等)、公共选修课程和讲座;职业技术课程体系包括技术基础课程、核心技术课程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前者侧重于基础知识、方法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后者重点培养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突破普通本科学校学科体系式课程设置和编排思路,根据岗位任务设置课程,根据工作流程编排课程,并且注意做到三个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2.汲取最新教研教改成果,加强课程实施设计。公共基础课程注重优化整合,基础理论课程内容选择注重专业针对性,提高课程效率,增设《高职人文》等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的课程,广泛开设各科类公共选修课程,广邀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开展各种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大学精神。职业技术课程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任务为主线重新优化、整合课程体系编排,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外可利用教学资源,结合课程特色实施“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等多样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配合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作品制作、论文、上机考试、以证代考、实际操作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斯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需要厘清的若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7-9.

[2]廖细春.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5):11-12.

[3]吴家礼,许芳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26.

[4]黄柏江,林娟.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六个追问[J].教育与职业,2011(11):24-25.

[5]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2):77-78.

[6]杨玉泉,张静.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发的基本取向[J].职业时空,2010(8):77-7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