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供电所管理综合协调机制

供电所管理综合协调机制

供电所管理综合协调机制

供电所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路机电工程综合网管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公路路网的骨架基本建成,相应的各路段收费、监控、通信等机电系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公路机电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存在如下缺陷:

1、现有的公路机电系统设计主要是针对自身系统管理的需求设计,没有全面考虑整个路网机电系统的管理需求。

2、现有的系统在应用层面相互独立,各系统都集成了相应的平台,并且包括了不同厂家、公司的设备、软件等,这使得网络故障的出现更加频繁、排除更加困难。

3、每个系统都配备独立的管理人员,但是这也带来了各系统信息交互时间延迟、漏报和误报的弊端,并且导致系统维护成本直线上升。由于以上的具体状况,新的公路机电设备综合网管系统建设需求由此产生。

2 需求分析

在进行公路机电工程综合网管系统应用研究时,需针对路网内现有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平台的组成、功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现场调研,结合现有交通机电工程软硬件设施和管理模式对公路机电工程综合网管系统的业务流程和内容进行分析,提出详细的功能需求。具体包括:1、公路网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如:已建公路名称、所属区域、里程、车流量、管理单位的体制与营运状况等资料。2、公路机电工程网管系统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如: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设备现状和布设位置以及通信系统的传输与扩展能力等。

3 体系结构设计

在管理需求和业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公路机电工程综合网管系统的体系结构。根据公路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公路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需求,分析公路机电工程综合网管系统功能和系统用户功能以及公路管理维护的业务流程,提出适合公路需求的、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的、一体化分层次的体系结构。

管理层次上分为四个层次,即路段中心、通信网络、各机电系统(收费、监控、通信、电力监控系统)和机电设备。体系结构上也分为四个层次:被管设备层、网元管理层、网络管理层、系统管理层。

位于最低层是被管设备层,它由多个网管和被管设备组成,网管负责收集被管设备的信息和响应网元管理者发过来的轮询信息,同时还要在被管设备出现故障时产生Trap信息,向网元管理者发出告警。网络管理协议包括支持TCP/IP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命令行接口协议CLI和基于OSI的通用网络管理协议CMIP。

网元管理层由多个网元管理系统(NEM)组成。一个NEM可以管理一个单一机电系统网络,提供基本网络功能,如进行拓扑发现、MIB浏览和MIB修改等。

网络管理层由一个或多个综合管理系统(INM)以及资源库和策略库组成。一个INM管理一个大型异构网络,跨多个管理域,支持多种网管协议。INM能提供丰富的基于WEB的网络管理功能,并提供INMAPI和资源服务,为应用系统管理提供支持。

系统管理层由多个应用系统管理(SMA)组成。每个应用系统对应一个SMA。系统管理层还包含一个应用依赖性分析(ADA)。

4 功能设计

公路的机电设备、机电系统、通信网络、路段中心为公路机电设备综合网管系统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硬件支撑环境。然而,如何直接对网络实施管理效能,抑制异常情况的出现,减少故障的发生,制定控制优化方案,下传控制指令,实现对网络的监控管理,形成综合网管系统方案是本项目研究的重要环节。

1、故障信息的采集与分析

当设备上出现故障时,系统通过算法确定故障成因并迅速定位故障,通过多种途径通知管理者,并尝试修复。故障主要分为设备故障、网络故障和系统故障。

系统负责总体协调异构域信息,提供统一的网络状态视图。通过对象请求获得来自网络设施的事件请求。

2、机电设备配置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综合网管系统允许用户通过网络和软件平台对设备执行一系列操作。被赋予权限的用户可以使用配置模块对监控系统设备、通信系统设备、收费系统设备和电力监控系统设备进行配置。

如:实时电压、电流、 频率、有功功率、发电机输出电压、电流、频率、水温、启动电池电压、油机、告警、事故紧急停车等。

3、机电设备报警

通过通信线路与设备的通信采用轮询方法,监测设备故障状况,并通过人机界面向操作员发出声光报警,通过基于Web和GIS技术的可视化界面以闪烁的方式弹出设备故障信息。提醒系统管理人员查看并处理。

当某个设备或信号出现故障报警时,这个故障有可能是它本身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由前面的设备或信号导致的。举个例子,某个设备报警其信号故障,仅从此报警并不能判断是信号的问题还是设备的问题;而如果前面的(若干)设备同样也报此故障,那么很大的可能性就是信号本身出了问题;换个角度,如果该节点前面的设备没有报错,那第一种可能性是前一个设备的故障导致,其次是这两个设备间的连线断了。因此,对故障的定位需要将故障节点向前相关联的各节点状态进行统一分析才能确定,或是按照不同概率提供的故障判断。提供智能报警后,系统就忽略不必要的重复报警,从而帮助值班人员迅速解决问题。这种逻辑判断通常需要主动式信息查询方式辅助实现。

向前可以进行故障智能定位,向后同样需要逻辑分析。由于故障点的出现,必然导致节点后面相关联的设备和信号发出报警。这种情况下系统利用关联机制主动显示故障影响区域,屏蔽后面的关联报警(已经没有必要了)。根据故障影响评估,监控系统应该提供相应的提示,以提醒值班人员及时处理,实现最快的排险。

在上述智能报警的基础上,智能化应急就成为了可能。也就是在已判定的故障点和影响面的情况下,提供相应的应急解决方案,如跳过故障点、切换备用通道等。应急方案主要是提供故障的规避,而不是故障的处理,因为在线对故障的处理最快速的方法通常是避开,而不是排除。应急方式按照具体情况设置,没有固定模式参考,不过可以提供多级应急操作供选择。这种机制就是建立在设备可控性基础上的。当然,应急方案最终是以人为最高控制权的,因此需要提供自动和手动模式。

4、地理空间数据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集现代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测绘科学为一体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交通领域,GIS与传统的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紧密结合,延伸出了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简称GIS-T。

GIS-T应用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地图显示、属性查询和统计、空间查询、专题图等功能。

地图显示:

地图浏览工具:基本的放大、缩小、全图显示、漫游、移动、距离测量、历史视图、基本信息查询。

地图显示和控制:根据需要,显示背景地图和各个图层,并可以设定要显示的地图图层,打开、关闭图层,设置图层显示风格(颜色、线性、字体等)。

地图打印和保存:根据业务需要,打印各类路网图、专题图、统计图等,并能保存为特定格式的图形文件,以便插入到Word等文件中。

属性查询和统计

查询:直接访问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基础信息。

统计:各类汇总统计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基础信息。

空间查询

在地图上选择地图元素,可以显示相应的地图信息和关联的属性信息。如选中地图中某条路线段,弹出属性显示对话框,各个Tab分页中分别列出路线概况、主要构造物、沿线设施等信息。

专题图

在专题图上可以显示:机电设备分布、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分布、工程分布等。

5、安全管理

针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综合网管系统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结合信息安全系统工程(ISSE)的方法和研究,其整体安全体系结构如下所示:

该安全体系架构是一个三维坐标,表示安全体系架构中关注的几个方面:保护内容、被保护系统和保护措施。

5 系统数据传输协议研究

由于各条公路中各系统所采用的结构不尽相同,所选用的设备各有特点,采用的通信协议也各不相同,要使得综合网管系统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各系统的信息,就需要制定相关的通信协议实现综合网管系统与不同系统组成单元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共享性。这些数据传输协议,是需要开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1、SNMP技术

SNMP是英文“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首先是由Internet工程任务组织(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的研究小组为了解决Internet上的路由器管理问题而提出的。

SNMP是目前最常用的环境管理协议。SNMP被设计成与协议无关,所以它可以在IP、IPX、AppleTalk、OSI以及其他用到的传输协议上被使用。SNMP是一系列协议组和规范,它们提供了一种从网络上的设备中收集网络管理信息的方法。SNMP也为设备向网络管理工作站报告问题和错误提供了一种方法。

2、RMON技术

RMON是Remote Monitor的缩写,RMON规范是一套MIB的定义,其作用是定义标准的网络监视功能和接口,使基于SNMP的管理终端和远程监视器之间能够通信,监视器在子网中执行RMON定义的监视功能。

RMON MIB是对SNMP框架的重要补充,它定义了一系列对支持远程监视功能有用的被管理对象。另外,RMON MIB规范为远程监视定义了一系列的功能。RMON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完全与SNMP框架兼容。

3、CORBA技术

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是OMG组织分布对象处理与集成框架。其基本目的在于开发分布式对象技术及其对象管理规范,建立应用系统的通用集成框架,在分布异构的环境下实现基于对象软件的可重用、可移植和互操作。由于CORBA具有简单对象模型、与实现语言无关以及分布式透明性的特点,并能与SNMP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完全的转换,因此CORBA非常适合于计算机网络管理,为计算机网管的分布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4、研究思路

由于CORBA分布式的特点,基于它的网管系统可视被管网络的分布情况分为若干个子域管理者,每一子域管理者管理一子域,并统一由主域管理者调配、控制。主域管理者采用CORBA实现,而子域管理者和者都可用CORBA或SNMP实现。

6 综合网管系统信息平台构建技术研究

公路机电工程综合网管系统信息平台构建在通信服务和应用服务功能上。通信服务以高速公路通信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计算机的IP网络,形成数据传输通道。应用服务是公路机电工程综合网管系统信息平台各业务和功能的运行环境,是数据和信息的存储、加工、处理平台。通过此平台,形成基于WEB、J2EE和GIS-T技术的可视化界面,访问符合公路机电工程综合网管系统需求的,具有可扩展的,统一表达的管理数据集。

1、基于WEB的网管平台

传统的网络管理系统多数采用基于网络管理命令驱动,必须由专业网络管理人员操作、使用和维护。随着网络规模扩大,网络管理功能越来越复杂,传统网络管理界面的友好程度显得愈来愈差。为了减轻网络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网络管理费用,需要一种跨平台的、方便实用的网络管理模式,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便应运而生。这种新的网络管理模式融合了WEB技术和网络管理技术,它允许网络管理人员通过WEB浏览器去监测、管理网络系统,管理人员在网络的任何结点上都可以方便配置、控制及访问网络。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提供比传统网管界面更直接、更易于使用的界面,从而降低了对网络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的要求。同时这种新型网络管理模式还可以解决异构平台产生的互操作问题。

2、J2EE技术

为了降低投入成本,并加快企业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Sun公司的J2EE平台提供了一个基于组件的方法,来设计、开发、装配及部署企业应用程序。J2EE 平台提供了多层的分布式的应用模型、组件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平立的、基于组件的J2EE解决方案不会被束缚在任何一个厂商的产品和API上。

J2EE规范定义了以下种类的组件:

应用程序客户端组件(Application client components );

EJB 组件(Enterprise JavaBeans组件);

Servlets及JavaServer Pages(JSP页面)组件(也被称作Web组件);

Applets(Java小程序)。

一个多层的分布式的应用模型意味着应用逻辑被根据功能而划分成组件,并且可以在同一个服务器或不同的服务器上安装组成J2EE应用的这些不同的组件。一个应用组件应被安装在什么地方,取决于该应用组件属于该多层的J2EE环境中的哪一层。这些层是客户层、Web层、业务层及数据库层。

3、平台结构

其中,客户端主要负责系统的表现逻辑。它同客户交互,为客户提供相应的网管信息,同时将客户的网管请求提交给WEB服务器和其他应用服务器,如故障管理服务器,性能管理服务器等。客户的实现方式表现有三种,一种是纯浏览器客户,这种客户通过HTTP协议同服务器交互,服务器端往往使用动态网页技术如Java Serlet、JSP等。另一种是基于Applet的客户,浏览器和Applet一起工作,完成瘦客户的各项工作。这种客户使用HTTP和RMI、CORBA等技术同服务器通信。最后一种方式是采用单独的网管客户程序的方式,这种方式下的客户可能是Java的Application,它独立地运行,不依赖于浏览器环境,这种方式中客户使用RMI、CORBA等技术同服务器通信。

7 结束语

本文根据公路机电工程综合网管系统的特点与需求,介绍了公路机电工程综合网管系统的设计研究方案。给出了综合网管的体系结构、系统功能、传输协议、平台构建的设计原则及框架。由于综合网管受先前机电工程实施的影响较大,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依照本文给出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影响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 苏洋,李增智,孟静,《基于CORBA的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网络研究所,2002.1

[2] 孔轶群,杨家玮,《地域通信网网管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2004.10。

[3] 黄国言,《WEB方式下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软件的设计和实现》,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4] 方杰,袁修贵,《基于J2EE规范的电信综合网管架构设计》,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2005.10。

[5] 张登先,王鹏,何希琼,《利用JMX改进网络管理系统中指标实时监控》,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4。

作者简介:

高晓枫,男,汉族,1977年7月4日出生于苏州常熟,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苏州中学;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大学本科;2000年8月进入江苏省苏州市公路管理处工作,现任路网调度办公室副主任。

供电所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范文第2篇

一、加强电网建设保障工作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供电企业的可靠性保障。因此,要继续抓好电网建设,以市场需求为电网发展方向,不断提高、有效提升电网建设保障工作,共同营造电网建设的良好环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做好电网建设发展规划

电力建设应当按照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电网企业要负责组织编制本地区的电网建设规划,依照法定程序报县(市)政府批准后,纳入相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乡镇总体规划,并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相衔接。各级政府应当结合电网建设规划,安排和预留相应的电网建设用地、架空电力线路走廊和地下电缆通道,并加以控制和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电网规划,不得非法占用预留的变电所土地和线路通道。

(二)做好电网建设年度计划

各级电网企业负责提出本地区电网建设年度计划草案,报当地发改部门备案,由上级电力主管部门下达年度投资计划,作为当年度电网企业实施电网建设、各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行政审批职责的工作依据。列入年度计划的电网建设项目,由市规划、国土部门和各县(市)规划、国土部门按照市县分工落实用地指标。220千伏及以上的电网建设项目按照规定程序,列入省重大工程计划,适用相关优惠政策。另外,在大型电力设施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应选用灭火效率高、对设备损害小的自动灭火设备。

(三)开展项目立项核准工作

依法应上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电网建设项目,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核准手续。依法应报省、市发改委核准的电网建设项目,按照《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暂行办法》办理申请核准手续。

县(市)及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的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要优化审批服务工作,加快电网建设项目的前期审批工作。

(四)积极保障电网建设用地

电网建设用地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国土部门牵头负责,根据电网企业提供的建设年度计划,优先安排并保障电网建设项目所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等。受理项目用地申请后,应开辟绿色通道,在20个工作日内依法做好土地审批等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电网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等,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组织,按照各县(市)政府制定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在15个工作日内向权属单位或者个人签订协议并全额支付补偿费用。项目所在地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积极支持和协助电网建设,尽最大努力做好相关协调和服务工作,为电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保障顺利实施。

(五)做好电网建设行政许可工作

电网建设规划许可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规划部门负责。在受理项目申请后,应开辟绿色通道,在10个工作日内依法做好项目规划许可等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电网建设施工许可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建筑业主管部门负责。在受理项目申请后,应开辟绿色通道,在10个工作日内依法做好项目施工许可等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六)做好电力线路建设的拆迁和补偿工作

对500千伏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在其走廊内按照设计规程必须拆除的居民住宅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负责,依据各县(市)政府制定的拆迁补偿标准,在15个工作日内向权属单位或者个人签订协议并全额支付补偿费用后,按照批准的项目选址意见书依法实施拆迁。220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在其走廊内的居民住宅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在技术上满足相互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跨越。在架空电力线路、电力设施附近规划建设时,应保证其与架空电力线路、电力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架空电力线路走廊(包括杆、塔基础)和地下电缆通道建设不实行征地,仅对杆、塔基础用地向权属单位或者承包经营权人(使用权人)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架空电力线路走廊通过林地时,需要砍伐、清除林木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手续,并给予林地、林木所有人或者经营人一次性经济补偿。

电力线路的政策处理由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组织,按照各县(市)政府制定的补偿标准,在15个工作日内向权属单位或者个人签订协议并一次性支付补偿费用。项目所在地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积极支持和协助电网建设,尽最大努力做好相关协调和服务工作,为电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保障顺利实施。

(七)做好输电线路改迁工作

因政府重点工程或其他公益性工程,涉及电力线路、电缆及其他电力设施需改迁的,应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改迁申请,包括改迁理由,需改迁的输电线路的名称、位置、范围,以及开发项目相关资料,并经电力部门初步审批同意,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协调,规划、环保等部门提出相应意见和线路通道审批后方能组织实施。输电线路改迁(建)项目的环评文件应由改迁(建)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规定向环保部门报批。迁移、改造相关设施的费用由主张方负责承担。

(八)做好电力架空线入地工作

县(市)政府应当按照本辖区架空线入地规划和建设计划,协调落实变电站、开关站等站址的用地相关手续及道路修复、绿化补种等事宜。除中心城区和经电力部门同意的电气化示范村镇外,原则上不推荐架空线入地,县(市)政府需要在本辖区架空线入地规划外增设电力架空线入地项目的,可与电网企业协商并落实资金后,由电网企业组织实施。县(市)建设、交通运输部门在统筹平衡各类掘路施工计划和制定综合掘路计划时,应当优先安排电力架空线入地项目的掘路及地下路径计划。

(九)开展电网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

根据绍兴市电网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对电网规划(含专项规划)、前期配合、开工条件、施工保障、投产条件以及组织机构建立实行年度考核。考核的主要对象为项目所在(所经)的县(市、区)政府、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管委会、乡镇(街道),配合考核对象为相应的规划、国土和环保部门,依据考核得分,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考核得分与县(市、区)政府、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管委会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挂钩,并实行配电网投资安排与输电网建设相挂钩的机制。对于支持电网建设贡献突出的县(市、区)、市直开发区(新区、新城),在该地配电网投资计划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和支持。

二、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电力设施是电能生产、输送、供应的主要载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用设施。电力设施安全对保障供电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电网安全隐患整治工作

供电企业要加强对电力设施的日常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制止违反电力设施保护相关规定的施工作业或其他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供电企业要在每季末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在发现情况后24小时之内上报。

市安监局作为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单位,要负责做好安全隐患整治方面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安全隐患的联合执法工作。要牵头做好电力安全隐患的联合整治工作,对于供电企业上报的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组织协调办公室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整治。对一般性的安全隐患原则上在7个工作日之内调查整治。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安全隐患应通过市安委办明确责任单位、整治期限进行整治。整治责任单位应每月将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整治完毕后由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进行验收评估。

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开发区(新区、新城)开展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组织、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进行电力安全隐患的联合执法行动,负责做好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配合供电企业做好外力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赔偿和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中的相关补偿工作。

(二)开展电力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供电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内部治安保卫防控机制,落实电力设施保护的防范措施,加强对电力通道和电力设施保护区的治安巡逻,发现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和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电力治安综治办公室。

市公安局作为电力治安综治办公室单位,负责电力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日常工作,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市直各开发区(新区、新城)和有关县(市、区)开展电力通道治安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对电力通道附近外来人员的管理,取缔非法废旧金属收购点,开展电力设施治安群防群治工作。每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不少于2次。负责监督、协调各级公安机关侦破、查处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违法犯罪案件,对重大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协调侦破。各级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和完善“打、防、控”警电长效协作机制。

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支持开展电力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三)开展电力设施保护的监督考核工作

市委政法委(综治办)要组织、协调开展电力通道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

市安监局(安委办)要建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将电力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内容。

电力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和电力治安综治办公室原则上每季首月召开季度例会,及时沟通、协调、监督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成员单位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效能的监督检查,每年末进行一次对各县(市、区)、市直各开发区(新区、新城)及相关部门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专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上报市政府。

三、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统一领导、整体联动、通力协作的原则,切实发挥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保障电网建设有序推进和保护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绍兴市电网建设领导小组是保障全市电网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协调、解决电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绍兴市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是全市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领导机构,下设电力安全隐患整治办公室和电力治安综治办公室,分别负责开展全市电力设施保护区安全隐患整治和电力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供电所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矿井安全监控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平台以太环网

煤炭企业生产中传统的自动控制是各PLC间没有相互通讯,各自单独工作,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不能与其他设备做出统一协调的调整,设备间的不兼容给技术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和技术难度,维护工作费时费力。

一、系统总体技术设计

1.1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要求

硬件设备选型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用于爆炸环境的设备,均通过国家煤安认证中心认定的检测机构的防爆检验,取得“防爆合格证”及煤矿安全标志证书。

1.2系统结构设计

(1)信息管理层。信息管理层包括网络管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和个人计算机、工业以太网设备、相关的管理软件,网络由基于TCP/IP的Ethernet组成,Ethernet贯穿于全矿各管理职能部门。(2)控制层。控制层包括信息层和控制层网关设备、信息中心的中央控制站、传输网络、现场控制分站、现场操作员站等组成。(3)设备层。设备控制层是由各个专业的生产过程监测、监控子系统构成,完成煤炭生产各个环节的过程监测及自动化控制。该层主要功能是实现对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测系统、风机在线监控系统、井下运输信集闭系统等主要设备的控制与监测。

1.3系统功能

(1)实现对安全生产系统的集中监控。系统是基于网络的集中监控系统,在网络数据中心可实现对网络中各个子系统的集中监控。利用工控组态冗余系统,各工作站功能相同,可用于对系统中各子系统进行监测与控制,实际使用时可互为备用。(2)显示功能。能实时显示各胶带机、风机、提升机、泵房、变电所、工作面等相关设施及所有信息状况;当被测参数超限、保护动作及设备运行状态改变后出语音、文字告警提示。(3)控制功能。具有远程启动、停止、复位和测试功能,并可进行地面远程编程、故障(保护)屏蔽及控制方式转换、振动给煤机点动操作等功能控制。(4)故障自诊断功能。可准确判断故障类型、位置并能进行图像和语音提示以及打印输出。(5)数据统计、汇总。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满足报表统计、曲线图、柱状图显示并能打印输出。(6)网络功能。与其它集控系统组成网络并纳入全矿计算机局域网,供矿井信息中心、矿领导及有关部门随时掌握井下各系统工作情况。(7)掉电保护。为防止系统突然断电造成系统数据的丢失以及控制失控,采用后备电源供电,保证系统不间断运行。

二、工业以太环网平台设计

2.1网络平台整体设计

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和工业以太网技术,在环境恶劣、人员设备分散、有特殊安装要求的矿区构建一个符合要求的地面、井下千兆互联环网与地面生产经营环网,形成一个矿井综合控制和监控的传输平台。网络的核心采用开放型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和TCP/IP协议,支持环形冗余,链路聚集,提供统一标准化的接入接口。

2.2网络拓扑规划

本方案设计的网络拓扑是在调度中心布置两台赫思曼生产的MACH4002-24G-L3P支持三层动态路由功能的核心交换机,每台提供至少8个1000M光口,用于驳接环网;提供至少8个1000M电口,提供16个百兆电口用于驳接视频服务器、全局工业控制网平台交换机、各种服务器、上位机、操作站、工程师站等。

2.3平台软件特点

系统软件平台是系统稳定和与其他系统互联的重要保障,其具有以下特点:(1)标准的接口协议。系统采用的接口协议,均是在自控、以太网络、计算机应用方面标准协议,标准协议的采用为与综合自动化其他系统地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2)可扩展性强。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功能的变更和子系统的添加不会影响整个系统地架构。同时运用数据库技术整合数据,在为自身提供数据访问的基础上,也为ERP、OA等信息应用系统提供了数据依据,为后期的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3)客户端零配置。系统支持B/S结构,该结构极大地简化了客户机的工作,基本实现客户机零配置,使得维护工作只需要在服务器上进行,所以本系统易于管理和维护。

供电所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 工程监理

一、 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包括环境)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计算机技术(Computer)、通讯技术(Communication)、图像显示技术(CRT),即所谓的“A+4C”技术。“A+4C”的发展,推动着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的进程,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二、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A+4C”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1(例图)略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与相关工程的配合配套情况。

建筑智能化系统系统相关工程配合表 系统名称 相关技术、知识 配合工程 配套与监管 楼宇自控 自控、建筑设备 安装、强电、空调、给排水、电梯、装饰安保 电子、电视、 安防知识 安装、装饰、消防报警、门禁 公安技防办 消防报警与广播 电子、控制、 消防知识 安装、强电、空调、 给排水、装饰 消防局 综合布线通信、计算机 安装、装饰 卫星电视接收与CATV 电视 土建、安装、装饰 音像管理处 门禁 电子、自控、 安防知识安装、安保、装饰 背景音响 音响、广播 安装、装饰 程控交换机 通信 综合布线、装饰 电信 电话 通信 综合布线 电信 无线直放站 通信 安装 无线电管委会 停车控制自控 安装 LED大屏 电子、计算机 安装、装饰、综合布线 BMS 计算机 BA、消防报警、安保、 综合布线等 办公自动化网络 计算机、管理 综合布线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监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监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三、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监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公司所不及的。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监理,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监理从专业技术和监理制度上的补充和完善。

四、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主要任务

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可以分成以下阶段和任务。

1 规划设计阶段

(1) 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

(2) 对系统的实现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析

(3) 按业主要求制订系统规划书或对设计院的系统规划书作出评估分析

(4) 对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监理与提供技术咨询

2 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1) 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

(2) 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3) 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

(4) 作出系统方案、设备性能价格比分析

(5) 为业主商务谈判提供技术咨询

(6) 审核设备供应和工程承包合同条款

3 施工准备阶段

(1) 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

(2) 审核承包商项目实施组织设计

(3) 组织召开设计、安装、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协调会,做好技术交底

(4) 科学划分设计、安装、设备供应、调试工程界面

(5) 审核设计院、承包商的系统深化设计图

(6) 监督完成相关系统(如消防、安保、电话等)施工报批手续

(7) 审核系统调试、验收方案和相应计划

(8) 审核人员培训计划

4 安装施工阶段

(1) 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各方关系和进度

(2) 审核批复施工联系单、技术核定单

(3) 组织系统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移交

(4) 按施工计划实施进度控制和工作量认可

(5) 协助建设监理实施设备、管线安装质量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

(6) 参与土建总包组织的工程例会,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

5 系统调试阶段

(1) 线缆测试、单体设备性能测试监理,签署认可测试报告

(2) 单项系统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3) 系统联动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

(4) 调试计划进度控制

(5) 组织实施系统阶段验收

6 系统试运行阶段

(1) 组织实施系统试运行

(2) 协调业主、物业、系统承包商间关系,明确职责界面

(3) 审核系统技术培训资料和人员培训监理

(4) 审核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

(5) 审核与确认试运行记录

7 系统验收阶段

(1) 审核系统竣工资料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

(2) 按设计要求、合同条款对系统性能、试运行情况进行审核

(3) 分阶段、分步骤协助业主组织系统验收

(4) 协助业主组织第三方测试与行业主管部门验收

(5) 督促落实系统保修责任制度

(6) 按工程合同、设备供应合同、变更记录审核系统造价决算。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随着城市信息化发展进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有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如何在一些投资大、技术新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中实现投资、质量、进度的有效控制,对包括业主、承包商之内的各方人员都提出了极高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的要求,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概念和模式的引入,无疑是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供电所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遥系统;应用;结构;软硬件;功能

0 引言

目前,随着天津港的快速发展建设、港区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生产管理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网络的日益普及,传统的配电系统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码头生产、生活、建设的需求。组建先进的变电所三遥监控系统,对港区所有电站、电气设备、辅助设备等进行监测、控制,将传统的继电器保护升级为新型的ABB公司REF542等数字式的综合继电保护装置,种类繁多的电工仪表仅需一台智能监控终端就能完成各种监测、控制功能,实现设备远方和就地监控功能,使运行值班人员、调度人员不用到设备现场就可以掌握设备运行情况,电压、电流、电量等信息,从而实现无人值守,远方监控,目前在天津港区域应用到所有的变配电站。

1 天津港供电系统的特点

天津港供电系统具有区域大、供电线路长、变电所及设备多且分散、设备启停频繁、系统谐波污染较重、故障分析和判定困难,电压波动较大、偶有闪络发生等特点,为供用电设备及电力运行管理造成很大困扰。天津港电力监控三遥管理系统是将电力监控、视频监控、照明控制、电能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集于一身,构成了完整的变配电设备集成系统。

2 天津港电力监控三遥系统的设计

2.1 电力监控三遥系统的原理[1]

电力监控三遥系统是采用测控现场总线连接所有分布各处装设在智能化配电开关柜、配电变压器、直流屏等其他电器设备上的远程测量控制管理单元组成设施测控网络,实现状态信息、实时供用电参数的上传、远程开关分合控制、视频监控资料上传。通过以太网或其他连接方式接入位于一、二级调主中心主机,通过系统管理控制计算机实现自动监控。

2.2 电力监控系统的结构

根据港区电力监控三遥系统的原理和供用电设备的分布特点,其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监控系统结构原理图

间隔层根据一次设备的性质选择智能设备(如综合继电保护器、智能测控单元等)的配置,智能设备分散安装于一次设备上。通讯管理层配置通讯处理器(主控单元)接收间隔层智能设备采集的各种信息,经过处理后上传至站级监控层,也可将站级系统发出的遥控命令等下传至间隔级的智能设备。各变电站主控单元通过交换机组成光纤环网结构,环网内任何一处光纤故障不影响系统数据传输。

站级监控层配置值班员工作站、显示器、打印机等,实时显示各种设备运行信息,并可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2.3 电力监控系统的软硬件部分[2]

天津港变电所电力监控三遥系统由各变电所的RTU将带有光纤通讯接口的综合保护继电器那里采集上来,各设备的综合信息集中到各自的综合保护继电器或测控单元,再由SC2000上传至调度中心。

服务器是系统的集中管理中心。一般安置在调度室内,用于整个变配电系统的实时状态显示、参数统计、数据分析、历史记录、故障报警、控制、报表打印等。

(1)电力监控系统的硬件部分

对各变配电站进、出线、母联采用综合保护继电器来实现遥测、遥信、遥控功能。综合保护继电器与CT、PT 直接相连,采集高精度交流信号,经过计算,即可测量出各个回路电量参数,仪表同时带有自检功能,可与综合继电保护装置配合使用。

①将CT、PT 直接接入综合保护继电器测量回路中,即可测量出该回路的电量参数。实现该回路的“遥测”。

图2 报警浏览界面

②仪表的开关量输人分别采集柜中断路器的分合闸状态、手车工作位置、电机储能状态以及接地刀闸位置,同时对综合继电保护装置中的故障跳闸信号和内部故障进行采集、分析,给予报警,并显示该回路的故障类型。实现该回路的“遥信”。

③仪表的继电器输出分别接至断路器的分、合闸线圈上,实现断路器的远程控制,即断路器的“遥控”。在0 .4kV低压主进、母联、出线采用测控单元来实现“三遥”功能。测控单元与CT、母线直接相连,采集交流信号,测量该回路的实际电量,实现遥测,同时对主进、母联、出线开关的断路器合、分闸状态,框架式开关的位置以及故障报警等开关量实现遥信,并对所有电动操作断路器实现远程遥控。

(2)电力监控三遥系统的软件部分变配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所安装的监控软件是基于Windows 环境下的电力系统专用组态软件,能够运行在Microsoft WindowsNT、2000平台上。给用户提供的是全中文界面,简洁的画面设计、灵活的组态方式,支持目前天津港已有的所有电力设备产品,并遵循开放式数据库联接标准。允许通过第三方,如SQL Server 等访问系统数据库。

2.4 传输介质

天津港三遥系统采用光纤作为连接介质。用于从主机到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交换机间的级联和交换机到路由器间的点到点链路上。

2.5 通信协议

站级监控层设备接口采用RS-485总线,,标准Modbus通讯规约,但大多数厂家也预留了别的通信接口,以便于和别的通信协议兼容。

2.6 实现的功能

上述几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天津港电力监控管理三遥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对港区所有具备测控操作功能电气设备的远程操作控制、模拟量(I、U、Hz、P、Q、kWh、温度等)状态量(开/关、报警、变压器分解头位置、保护动作信号等)数字量(频率、电能量等)脉冲量等的采集和存储及停电分析和电气设施的其他故障信息的收集分析等。并能通过棒状图、趋势图等分析显示。并同时实现故障报警及记录(如图2所示)存储、查询、统计、报表打印等功能。

3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3]

3.1 系统的兼容性

目前,信息传输系统的兼容性已成为装备监控系统的各研发公司进一步配套和扩充系统功能的制约因素。虽然各种通信协议在技术上相互渗透,但为谋求各自的市场利益,几十年来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可以遵循,各产品间难以直接相互操作。

3.2 制约因素

在变电所监控系统中,各种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比如Lonworks、Profibus、Can 等由于各自的突出优势,已经在各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几乎淘汰了所有的RS485系统。但在国内基于技术水平的制约以及RS485总线设备简单、低成本等优势,大多数的厂商、工程师在设计产品、工程立项时第一想到的是应用RS485总线系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参考文献:

[1]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