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范文第1篇

美术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绘画兴趣小组是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反映出一所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的程度。而绘画兴趣小组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特别在小学,绘画兴趣小组的开展,不但能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 还更能发掘孩子的潜力,促进孩子美术特长发展,而且它在孩子的个性成长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活动的开展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的进行,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和艺术冲击力,才能将绘画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使绘画兴趣小组活动成为孩子学习艺术的乐园。

一、使孩子了解兴趣教学开发意图,有效的开展活动

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的绘画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观。 参加成员由孩子凭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学校和指导教师不能硬性规定和强迫,也不宜用择优录取的办法。某些孩子因好奇而选择了美术兴趣小组,这可能与他自己个人的素质、性格和能力不相符,这往往是由于这些孩子对该小组的内容和特点不了解而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兴趣爱好而随意选择的。对于这些孩子,则需要帮助他们对该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

二、通过活动内容的安排,发展绘画兴趣小组的基础动力

绘画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不要求多,要求达到精,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两次, 活动制度化。使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绘画常识知识,(绘画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常见绘画方法)。 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指导孩子从事绘画创作,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组织孩子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每星期四的下午大课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绘画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绘画教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绘画学习无关的事。 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爱护绘画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通过开展美术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孩子们交往的兴趣。

为了加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绘画的方法,提高绘画的水平,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可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绘画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既可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又可加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在各种节日里我都在校园内举办了有主题绘画活动。整个活动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孩子们自己完成。孩子是学习与活动的主体,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孩子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型、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通过这种寓教于活动之中的美术教学形式,使绘画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运动。合作交流形式的绘画活动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兴趣小组特有的教学活动形式与理念为孩子们的美术学习注入了新的方式,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展赛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定期举办孩子作品展览,每月举办一次兴趣小组成员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绘画兴趣小组活动在培养孩子绘画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同时,可以通过展示、比赛、表演等各种形式展示孩子们的所学,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孩子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孩子,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绘画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孩子举行美术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孩子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通过训练比赛,孩子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五、组织观摩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美术素养。

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求美术教育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这里的美术素养就是指培养孩子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兴趣小组的美术教育主要通过观摩来实施,我设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全校孩子参观美展,不失时机地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边画。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得以受益。比如,我们组织孩子野外写生与爱家乡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通过写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达到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教育目的。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绘画水平与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入社会,增加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认识社会的经验。

六、走入社会,寻找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遵循孩子认知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内容的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孩子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以画室为主,结合多媒体、室外活动。 配置活动使用相关教具、工具、材料; 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置辅助课程; 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书店文化馆、科技馆、名胜古迹、街道等地参观、活动,开阔眼界,观察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既培养孩子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又可潜移默化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

七、这学期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周: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

第二周:讲解简笔画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周:简笔画造型原理

第四周:简笔画练习

第五周:简笔画练习

第六周:儿童画的意义、名称

第七周:儿童画练习

第八周:儿童画练习

第九周:简笔画、儿童画比赛、展示、评价

第十周;国画的基础知识

第十一周;国画的用笔用色方法

第十二周:练习熊猫

第十三周:蟹的练习

第十四周:竹子的画法

第十五周:青蛙的画法

第十六周:素描基础知识

第十七周:用笔方法及线条的练习

第十八周:物体的方法及透视现象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范文第2篇

一、故事教学法的含义

在教学中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教学的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展现他们的个性。

二、故事法教学的依据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这是由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强,想象力丰富,而故事的场景性、情节性能大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中培养道德品质,把故事和绘画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拓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故事教学也可以创造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故事教学法实例

要创造出丰富的、有表现力的画,单凭幼儿自己想象或拥有的表象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在进行绘画活动《小兔子的故事》中,我先讲了一个故事:大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它们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有一天,天气特别晴朗,小兔子决定去上山采蘑菇,它来到山坡上,发现了许多的蘑菇,高兴极了,一边唱歌,一边采蘑菇。突然,小兔子听见呼救声:“救命呀!救命呀!”小兔子想:会是谁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它顺着声音跑过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让孩子们去猜想。这时孩子们兴致正浓,会各抒己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猜想可能发生的事情,由于在故事中还描述了天气和周围的环境,再让孩子们把自己所想到的用画笔画下来,显得画面很完整。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他们都急于通过绘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通过活动,他们会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创作,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创意,极大地展示了每个孩子的个性。孩子的想象力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他们在和别的孩子交流中受到启发,实现资源共享,互相促进。

四、故事教学法的特殊价值――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听、最喜欢讲的,在绘画教学中让孩子们画上一幅有创意的画固然重要,但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也不能忽视。每次绘画活动结束后,我都会让孩子们针对自己的画讲一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小伙伴听,讲给老师听,讲给爸爸、妈妈听。通过讲自己的画,培养了孩子观察事物的逻辑性,如:从全局到部分,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等等,大大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拓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他们会结合别人的画,别人的故事,以及老师、家长给予的不同启示,逐步完善自己的画,继续自己的故事。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幼儿的绘画及讲述,发现孩子心中的美丽世界,更好地了解孩子。

五、实施开放性评价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法 学前教育 教学策略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219-01

当前,学前教育显得异常重要,也就是人们常说:“在学生教育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因此,社会以及家长对孩子的从小就进行了充分的学前教育。在具体的美术活动中,孩子将自己关注的热点,以及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大胆的想象,并且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对世界进行相应的认知和探索。所以,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美术教学法可以有效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幼儿的健康个性进行充分的培养。本文对学前教育进行了相应的阐述,以及对美术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以及美术教学法的作用

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指的是孩子在3岁――6岁的教育,主要指的是由家长或者教师借助于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前儿童的智力进行充分的开发,从而有效刺激孩子的大脑,逐步完善大脑各部位的功能,让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在人生智力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儿童这个阶段是最为基础的,但是又是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因此需要借助相应的学期教育进行强化,从而让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相应的教育。学前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针对幼儿实际进行相应的启蒙教育。教师要承担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要在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下,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美术教学法是针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相应的认知思维特点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借助于相应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回顾。同时将生活经验在美术活动中最大程度展示出来。通过线条简洁、生动形象、一目了然的简笔画、图形画、一笔画等各种形式,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并整合各领域教学,让“幼儿手口脑并用、教学玩合一”,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提高了幼儿的整体素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幼儿学习美术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创造欲望

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只有将参与者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保持长久的兴趣,从而促使活动的完成。对幼儿来说,眼睛是比较敏锐的,有着良好的观察天才。幼儿都是借助眼睛去观察,从而去认识大自然。教师要对孩子的观察兴趣进行充分的引导,让幼儿对大自然进行系统的观察,最终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比如,可以将幼儿带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儿童进行充分的观察。当幼儿看到大自然的事物的时候,比如看到蜗牛的时候,会对这种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蜗牛的五官,再观察蜗牛的爬行,继续观察寻找蜗牛的食物等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带一些蜗牛回家,观察蜗牛在木棒、纸片等等这些不同地方的爬行状况。让幼儿观察这些细小动物的生存状态,从而培养起对生命的珍爱。教师引导幼儿对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进行观察,从而了解这些动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培养幼儿关爱生命,亲近大自然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导孩子进行画画,可以有效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活动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保护幼儿个性的发展,挖掘幼儿创造潜力,开发创造潜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只要是孩子能够自己完成的,就要引导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只要孩子能够想象出来的,就应该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让孩子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构建起相应的知识结构,最终有效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在以往的美术教育活动中,通常情况下,教师都喜欢采用统一的绘画工具,或者使用统一的绘画方式,设置相应的绘画任务,让孩子完成。虽说教师反复强调孩子所作出的作品要有自己的独创性,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孩子绘画出自己独特的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美术课程新课程理念,让孩子掌握了必要的绘画技巧之后,就要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基本的绘画特点出发,形成“纵向和横向绘画创作。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绘画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比如,在进行“美丽的家”这样主题创作的时候,教师在指导的时候首先进行“横向绘画创作”,就是当确定这样的主题之后,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创作过程中自主选择绘画工具和手段。教师可以为孩子准备一系列的绘画工具,比如棉签、水彩、彩笔、油画棒等等。孩子在绘画的时候,可以随意选择这些工具。当孩子进行绘画的时候,为了让孩子的绘画更能展现出不同风格的《美丽的家》,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较为复杂的“纵向绘画创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儿童的绘画能力得到充分的增强,并且可以较好地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四、教师言语引导,促使儿童展示个性,创造出最佳效果作品

孩子年纪还小,在获得成功之后,迫切想获得相应的赞赏。因此,在美术活动结束之际,教师要对孩子的作品进行充分的点评,主要采用欣赏、鼓励的言语,尽量少使用批评性的话语。因此,教师要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进行充分的肯定,尽量多使用“非常好”、“不错”、“画的优秀”、“太棒了”等等语言。但是,如果都采用这样的语言,肯定是不行的,要对孩子的不足之处进行一定的引导。比如,“这棵树整体来看,画的非常好,但是个别枝干和树叶需要进行一定的修补,这样才能完美。”“这幅画的背景非常棒,但是这点小花小草影响了整体布局。”在进行鼓励的时候,要采用相应的方式和方式,言语好恰当,不能过激,但是也不能总是采用赞赏式的言语,不然就会让孩子养成自满、骄傲的心理。

总之,学前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要采用较好的方法,营造环境,让孩子的绘画能力得到培养,教师要采用赞赏性语言,从而有效培养孩子的综合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奥)弗兰克.活出意义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范文第4篇

“绘画日记”顾名思义就是用绘画的形式来记日记,对还不会写字的幼儿园孩子来说是一种特殊而有趣的日记形式。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参与绘画日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持久的兴趣,从而提高绘画日记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很多尝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教学,克服单一”是提高幼儿绘画日记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前期准备多元化,引领幼儿走进绘画日记的世界

幼儿园的孩子一般都从未接触过绘画日记,而教师也很少组织这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所谓“万事开头难”,如何开好这个“头”,顺利的引导孩子走进这个“表现生活,表达内心”的绘画日记世界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了解幼儿现有水平――教学有针对性。任何一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建立在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上,因此对每个孩子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孩子当前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对绘画日记教学的全面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评估表,从每位幼儿现有绘画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性格、个性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从中获得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如:性格外向的孩子不一定敢于表现和表达;孩子的绘画兴趣和他们绘画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成正比的;大部分孩子具有与自己年龄相符的语言表达能力,但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等。了解了现阶段幼儿发展水平的相关信息,在绘画日记的开展中就会使教师的指导有更高的目的性,更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绘画日记教学。

2.合理设计记录形式――学习记录方法。要开展绘画日记教学,首先必须给孩子提供日记本,而日记又有其特定的格式,比如:在写日记前要记录日期、当日天气、当时的心情等,绘画日记也属于日记的一种形式,既然也是日记,以上格式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简明的图案或符号来表示,如: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记录,星期几就用相应数量的“圆点”表示,心情用画不同的表情来表示,天气用画不同的气象符号来表示等,这些记录方式是孩子们平时在数学活动、美术活动和一日生活中也经常会接触到的,易于他们理解和操作。

3.营造轻松记录氛围――捕捉记录素材。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我们要努力创造使学生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孩子和教师都能自由呼吸”。我们应坚持以上观念,改变模式化的教学行为。如:每天清晨在教室里放上一段优美的音乐迎接幼儿,并找一些合适的机会主动和他们聊家常,比如:“你昨晚做什么事?开不开心?”从中捕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一步一步的激活幼儿的思维,时间久了孩子们就很乐意和我一起谈论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从而发掘他们喜欢的绘画内容。同时,为了积累丰富的绘画日记素材,应把课堂搬到户外,经常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如:带幼儿参观菜场、社区、消防大队及家乡的人文景观等,让孩子们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看一看、说一说,并通过绘画形式进行表达。

二、教学策略多元化,激发幼儿对绘画日记持久的兴趣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下文同)中多次提到:激发兴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兴趣是教育的先行者,如果孩子对绘画日记失去兴趣或兴趣逐渐淡化,那就不能有效发挥绘画日记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了。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幼儿对绘画日记兴趣的稳定性。

1.重视实践体验,丰富生活经验。经验源于生活,只有真真切切体验过才能进行更好的表达。我们应多给孩子创造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如:“远足”,结合季节特征,组织幼儿远足活动,让孩子在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中产生情绪体验,产生表达的愿望。又如:“亲子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亲子一日游、亲子制作活动等,让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体验亲情,体验快乐,感知生活,从而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再如“比赛和表演”,比赛能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表演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在竞争和自我展示中孩子的情绪是最高涨的,因此,给孩子提供互相竞争和自我展示的舞台,孩子会用他们稚嫩的笔触将这个舞台生动的展示出来。

2.争取家长配合,共同参与创作。由于绘画日记是反应幼儿生活经验的绘画活动,孩子喜欢边讲边画,与自己信任的人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在遇到困难或缺乏绘画表达技能时也希望能及时得到帮助,而这个孩子最信任的人莫过于自己的父母,因此,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孩子的父母们介绍绘画日记开展的意义,邀请家长来园共同参与孩子的绘画日记创作和讲述活动,让家长体验与孩子一起创作和分享的快乐,了解父母配合的重要性。

3.把握最佳时期,及时提供机会。体验过程是孩子最兴奋、最有表达愿望的时候,一旦过了这个“兴奋点”再让孩子回忆和再现恐怕就很难了,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让幼儿记绘画日记效果最好。如远足时,教师带上纸和笔,适当选择时间,让孩子进行即时纪录。再如刚完成游戏、比赛或演出后,让孩子及时把刚刚发生的事情通过绘画日记纪录下来。在孩子的“兴奋点”上让孩子表达是记绘画日记的最佳时期。

4.创新鼓励办法,有效激励幼儿。孩子们对一成不变的口头表扬往往有很强的“免疫力”,因此,只有不断变换鼓励方法,才能让孩子保持长久的积极性。如:结合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形象,如买一些喜洋洋与灰太狼、猫和老鼠、葫芦娃等动画形象的粘粘纸,奖励给那些积极创作和乐于表达的孩子;再如:设计评比表格,阶段性的进行绘画日记小能手评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小红花、五角星、奖状等),这样的奖励办法往往会有效激励幼儿,得到更好的回应。

5.引入制作元素,创新日记形式。幼儿园的孩子大多用水彩笔或油画棒进行绘画的,形式比较单一,久而久之孩子们对绘画日记的兴趣就会淡化。而对于一些漂亮的手工材料孩子们一般都很感兴趣,如:橡皮泥、闪光纸、晶晶片、磨具压花等,利用这些五颜六色的制作材料让孩子在绘画日记的画面上进行装饰,不但改变了绘画日记的作画形式,优化了画面效果,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更激发了孩子积极创作的欲望,因此,把简单、美观、易操作的制作材料引如绘画日记中,也能大大激发幼儿对绘画日记的兴趣,提高创作的积极性。

三、组织形式多元化,拓展幼儿绘画日记创作的空间

新《纲要》指出:“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及时优化组织形式,拓展创作空间,使记绘画日记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最终让绘画日记成为孩子表达、表现的一个有效途径。

1.专题记录。即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记绘画日记的形式,又可分为:

(1)“命题绘画日记”。即教师根据幼儿生活经验统一命题,让孩子根据自己对某件事物的经历、感受和理解来记绘画日记。一般范围较小,具体到某件事。当然,这种形式必须建立在有集体经验的基础上,如全班性的活动:捡落叶、快乐宝贝剧场演出、亲子制作比赛等。命题绘画日记由于孩子们绘画的内容都差不多,更适合将日记展示出来,让孩子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

(2)“主题绘画日记”。它的范围相对来说要大一些,教师根据某一主题来规定日记内容,如《夏天》,孩子在夏天经历过的事情很多,有的孩子觉得夏天很快乐,因为可以游泳、吃冷饮、呆空调、放暑假等,而有的孩子觉得夏天不快乐,因为天气很热,太阳很晒,一动就要出汗,还容易中暑、得空调病等,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在日记中体现出自己的想法,但不能偏离主题。主题绘画日记中,孩子们有共同的话题,但有不同的见解,适合同伴之间互相交流。

(3)“自定义绘画日记”。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不规定范围,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把自己觉得特别的、好玩的、有感触的事情记录在绘画日记本上。而在自定义绘画日记中往往最能体现幼儿的内心世界和不为人知的故事,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仔细的观察、细心的洞察、耐心的倾听、真心的交流去发现、引导和疏通幼儿心理上的一些问题。

2.课余记录。指课堂以外,孩子们自由活动或自主游戏的时候,如果有需要就可以去记绘画日记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往往带有随机性,如孩子刚碰到了突发事件,觉得很好玩、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都可以趁课余时间马上记录下来。课余记录更多的是反应孩子当天或刚刚经历过的某些突发的事情,更值得老师去关注。

教孩子绘画的教学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PPT;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76-01正文:

PPT的强大的图片处理功能、音效演示等功能受到了一大批幼儿园老师的青睐,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经常被用来进行故事、绘本教学。它的一些特殊的画面效果能够帮助孩子在活动中拓展想象,互动演示功能能够帮助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即时的涂画功能能够为让教师更好地诠释绘本的深层内容,帮助孩子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PPT没有华丽的包装,但是它以一种朴实的存在,真真切切地帮助我们幼儿园教师进行绘本教学。

1.PPT中的画面增强效果,使绘本教学生动、激趣

1.1导入部分的演绎。PPT的画面增强效果很多,在绘本导入部分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展开教学,让孩子们进入一个神秘的、富有想象的故事情境。例在进行绘本教学《母鸡萝丝去散步》中,通过画面移动的方式呈现给孩子们一个母鸡萝丝的生活场景,然后画面戛然而止,让孩子猜猜谁会在这里生活,从而引出故事主角。再如绘本《一颗纽扣》导入中,画面中有忽闪忽闪的太阳,飘动的蓝天和白云,一只小老鼠一蹦一跳地出场了,小班孩子们看到这个色彩丰富、富有动感的画面,都拍着手说"是小老鼠来啦!"

1.2精彩内容的演绎。在绘本教学中一定会有非常精彩的内容,这个内容可能会引起孩子猜想,也可能引发现场热烈的讨论,这都PPT中画面的呈现效果有关。如在绘本《小黄和小兰》中,小兰和小黄抱在一起哭,一滴滴黄眼泪和蓝眼泪流了出来,通过PPT逐滴眼泪的出现,把两位主角的哭演绎得非常生动,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动画的世界,然后请孩子们猜猜这些眼泪最后会怎样?启发孩子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在PPT中,画面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呈现效果,从左到右的的擦除式、由内向外的圆形扩展、自远及近的弹跳等等,你想得到的它都能表现,这一切都得益于PPT的动画功能。再如绘本《好饿的小蛇》中,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森林里散步,它发现了一个红苹果,小蛇吃下了苹果后,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通过PPT对故事情节的演绎,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想象与讨论的空间,引起了孩子们现场激烈的讨论,为故事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PPT中的互动效果增加绘本的游戏性和趣味性

利用PPT的多种功能,我们能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游戏,运用孩子喜爱的游戏辅助绘本阅读。

绘本《讨厌黑夜的席奶奶》里,席奶奶十分讨厌黑夜,为了赶走黑夜,异想天开用了十七中方法,我把这十七中方法制作成卡牌,让孩子们随机翻开一张,让孩子们看着画面来说一说席奶奶用的方法,最后用播放录音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席奶奶的方法。这种游戏的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激发了阅读、讲述的兴趣。《我的连衣裙》中,小兔经过草籽地,裙子上都变成了草籽;下雨了,裙子变成了雨点花样……前后变了五次,我设计了五个Flash,动态展现了变化过程,并且把五个Flash排列在一个PPT页面中,帮助孩子整理关于裙子花样变化的经验,并学习用完整的话讲述,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再如绘本《牙齿旅行记》中,洋洋的小白牙在人的身体里旅行了一次,通过PPT制作牙齿旅行时的动态效果,最后帮助孩子们回忆这些人体器官时我设置了一个小游戏,让孩子们进行图片的匹配,帮助孩子们掌握这些人体器官,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巩固了内容。通常,我会把整个绘本教学的流程都设置在PPT中,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进行即时播放演示。

3.PPT特有播放模式进行画面批注,促进绘本内容的掌握

在现在的绘本中有一些独特的绘本,如有有针对美术领域或是数学、科学领域专门制作的一些绘本,在这些绘本中更为强调这些特殊领域的内容,下面就针对数学领域的绘本来阐述。

如《蜘蛛和糖果店》这本绘本是有关概率和统计的数学领域的绘本,把数学内容溶于PPT营造的美妙、动听、有趣的场景中,让孩子们去思考、去探索,逐步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一位小朋友来店里买糖,蜘蛛为她设计填写了一张记录表,让孩子们观看记录表,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猜猜这次可能会买哪种糖果,为什么?当孩子们说完自己的猜想和理由后,我就在PPT中利用批注模式现场和孩子们一起分析、用打钩、记录数字的方法告诉孩子们蜘蛛的猜想,此时把PPT课件当成一种电子白板来使用,非常有效果。

4.使用PPT演绎绘本教学应注意问题

PPT虽然作为幼儿园进行绘本教学常用的手段和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我们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4.1不能宣兵夺主。PPT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不是课堂上的主导。我们的教学主要还是应该放在绘本教学方面,利用教师的各种教学技巧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画面、积极思考问题,拓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