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案例启发式教学 病理 高职护理 分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35

自2007年学校启动课程改革以来,各课程的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受到更多的职业教育者推崇。如何在医学基础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在理论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成为更多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的课题。本研究提出案例启发式教学法[1],通过将病理知识有效地结合到临床病例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寻找答案,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以适应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1 研究对象选择

选择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0高职护理九个班中的四个班为研究对象,将四个班分为两组,分别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一,将实验班分九组,每组六人,便于实施教学。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随机抽取。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选取病理学各论部分,包括呼吸系统常见病、心血管系统常见病、消化系统常见病及泌尿系统常见病,共四个章节。各论部分与临床联系紧密,而且,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病理学总论,对病理学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便于实施案例启发式教学。

2.2 授课方式

每个课题小组的实验班、对照班由一位老师任教,保证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及结果的可比性。对照班按传统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投影、多媒体课件、参考书及标本;实验班教学过程设计如下:①课前准备:课前一周下发学案,学案主要以一或两个病例为主,辅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自学,分组上网查资料,准备好答案,制作成简单的PPT,便于上课展示。②教学实施:上课时,每组选取代表介绍本组的查询结果,PPT展示学案中相关问题的答案及知识信息。老师点评,补充知识点,达成教学目标[2]。

2.3 课后拓展提高

实验班在每章理论课结束时,安排两个病例讨论,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布置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有关的习题,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资格考试相结合的意识。

2.4 评价反馈指标

①学生座谈会及意见反馈;②教师观摩及督导课堂效果评价;③课堂目标达成率分析;④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3 结果

3.1 学生座谈会及意见反馈结果

随机抽取实验班的30位同学进行座谈,其中27人(占90%)对案例启发比较满意,不满意者1人(占3%),认为与传统讲授法效果相同的2人(占7%)。在座谈会上,学生认为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实施过程中存在缺点在于:准备阶段学生参与度无法评价,造成部分学生没有主动查询资料,任务主要由小组代表完成;另外,上课时间安排有时欠合理,课堂内容讲不完。

3.2 教师观摩课堂效果评价

组织同课程教师进行实验班的教学观摩,并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及教研活动,交换教学的心得体会,研讨实验班的教学设计及方案。教师评价认为:①由于课前准备充分,课堂知识接受快,目标达成率高;②课堂气氛活跃,同学讲解及回答问题较踊跃;③因病例均来自临床,学生非常感兴趣,讨论热烈,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理论运用能力;④师生关系好,沟通交流顺畅;⑤提高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提升教师引导、组织课堂讨论的业务水平[3]。

3.3 课堂目标达成率分析

选择四次有效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每次测试总分15分,13-15分为优秀,10-12分为良好,9分以下为不及格。一组实验组优秀145人次,良好51人次,不及格25人次,对照组优秀97人次,良好48人次,不及格71人次。x2检验统计结果,x20.01,2=9.21

3.4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期末考试总分为100分,80-100分优秀,60-80分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一组实验组优秀11人,良好29人,不及格16人,对照组优秀10人,良好27人,不及格17人,x2检验统计结果,[x[2

0.05],2]=5.99>0.11,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二组实验组优秀9人,良好35人,不及格9人,对照组优秀8人,良好39人,不及格9人,x2检验统计结果,[x[2

0.05],2]=5.99>0.19,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

4 讨论

本课题提出案例启发式教学法,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将病理学与护理临床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4]。在教学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通过课堂目标达成率分析看出,案例启发式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学生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成率,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为进一步观察本课题的实验效果,还应跟踪调查后续护理临床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分析。

参考文献:

[1]杨怀宝.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高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吉林医学,2011,33(17):3806-3807.

[2]李玉红,刘静芳,赵连志等.病理学互动教学实践与探索[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1):104-105.

[3]夏琳钦,邹少娜.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医学教育,2012,16(16):2156-2157.

作者简介:潘如燕,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连云港 222007

罗苏亚,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连云港 222007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每学期初,教研员精心制订学科实施方案,将各年级的课例研究内容、在线研讨的主题和时间、学科会召开的地点及教案等公布在学科网站上。各学校根据教研中心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全市同步进行课例大教研,分三个层次推进。

首先,校内研讨,汇聚集体智慧。一是集体备课,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分析教材、研究教法,确定设计思路。二是个性化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立足本班学生实际、突出个人教学特色。三是校内研究课,教师全员参与试讲和听评课活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市级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次,市级研讨,共享优势资源。校内研讨汇聚的是全校教师的智慧,但学校间发展不平衡,水平相差极大。因此,第二阶段是市级研讨,分两步走。第一步,网络在线交流。教研员将研讨课题以“主题帖”的形式在教研论坛中,全市教师分学科分年级于不同时段参与在线研讨,交流校内研讨的心得体会、提供精彩案例、提出疑难问题……在线研讨后,教师修改个人的教学设计,上传到学科网站。第二步,召开学科研讨会。教研员根据教师上传教案的情况,确定执教市级研讨课的人选,公布在学科网站上。学科会当天,进行现场互动评课。第三步,由教研员根据研讨情况进行解答或说明,对各校在线研讨的发帖情况进行总结,推荐优秀案例及精华帖等。

最后,实践延伸,深化研究成果。为了巩固课例研究的成果,市级研讨之后,活动进入实践延伸和提高阶段。一是在线评课。学科会后,教师将所听、所疑、所思、所获通过“在线评课”的方式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二是进行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教师根据自己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再次优化教学设计,撰写教学反思并上传学科网站。教研员从中评选出优秀案例和反思并择优刊登在《文登教研》杂志上。三是视导调研。课例大教研活动结束后,教研员深入各校进行视导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有两个:对前期课例大教研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听课评课、答疑解惑等活动进一步巩固课例大教研的成果,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教研中心以课例大教研为主线,以网上交流为主要研讨方式,将课例研究、课题研究、校际教研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打造高效教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开辟“小课题研究”网上交流平台,让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担任各课题的版主,负责解答教师的疑惑。二是开展“每月一个主题”的网上研讨活动。各学科教研员每月在网上一个研讨主题,如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如何体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英语学科的“如何提高课堂操练的有效性”等,引领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问题,交流成功经验等。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一、校本教研规章制度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各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学习制度

1、全体教师要提高参训意识,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每次培训要履行签到手续。

2、保证学习时间,按时参加培训,认真记笔记,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3、积极参与研讨活动,讲座时要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自身能力;

4、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突击,更不准弄虚作假;

5、实行阶段性考核制度,每学完一部分内容都要进行阶段验收,对该阶段验收成绩不合格者,需继续学习,重新考核,直至合格为止。

6、端正学风和考风,自觉维护教师形象;

7、校本培训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三、教研考勤制度

1、教研不许迟到或者早退,迟到或早退按上班迟到早退处理。

2、要按要求签到,不许让他人代替签到。

3、有正当理由而请假者,要把本次学习内容自己找时间补上。

四、教研质量考评制度

(一)优秀教育案例评析制度

1、选取优秀教育论文、案例编辑成册。

2、学校范围内评析。

3、全员参与,共同评析。

4、评出等级,予以奖励。

(二)校本教研奖励制度

1、物资奖励

发表文章:市级奖励20元、省级30元、部级50元。

2、量化考核奖励

发表文章:校级2分、县级3分、市级5分、省级7分、部级8分。

(三)优秀课改成果展示制度

1、学校定期举办优秀课改成果展示、交流、汇报活动。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2012年12月下旬某日,河南省某事业单位在其网站上了一个本单位政府购买专业技术岗位聘用(非管理学生人员)实施方案。所谓政府购买专业技术岗位,指事业单位区别实名制入编制的另一种人事管理形式。它是根据单位的工作需要,向政府人事管理部门申请增人数量,人事管理部门审批后,由政府财政部门按该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标准拨付增人工资经费,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部门审批的增人数量内自主选聘自己所需的工作人员,支付工资待遇。该实施方案规定,聘用按“竞争择优原则”进行,实行“能者上,庸者让,优者上,劣者下”。根据这个原则,选聘在该单位已使用的非正式编制内的合同制人员中进行。除规定应聘人员应同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45周岁以下、在本单位已工作5年以上条件外,其它按规定项目个人条件积分比选。本文不对该方案的整体进行合理性评论,而是仅就其对年度考核1次优秀给予3分的规定进行是否合理的探析。

首先,“优秀”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标准。一个人是否优秀,是与别人相比得出的认识与评价。就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来说,抛开人情、拉票、关系平衡等不公平因素,假定科学比较不同人员的业绩差异,优秀仍然是一个相对概念。如一个学校的教师年度教学业绩考核,假定教学内容相同,教学质量相当,那年教学课时350个(假定年教学40周,每周8个多课时)的就相对比年教学课时300个(假定年教学40周,每周7个多课时)的优秀。当然有可能有年教学课时700个的,那他比年教学课时300个的自然更加优秀。然而这只是为便于说明问题举的极端例子,实际工作中的年度考核由于名额往往占总人数的10%以上,为不使优秀名额作废,许多单位最后评定的优秀可能有年教学课时700个那样的老师,也有因年教学课时达700个(包括接近这个数)的教师极少而推出的假定单位年平均课时300个,而只比此数多50个左右的教师。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考核优秀的人员业绩比考核合格的人员业绩相差多少,亦即“优秀”的价值含量有多大。这的确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不仅不同单位的考核优秀与合格人员的业绩差异各种各样,即使一个单位内部的考核优秀与合格人员的业绩差异也不相同。考虑到大多考核优秀与合格人员的业绩差异是350个教学课时与300个教学课时那样的差异,而不是700个教学课时与300个教学课时那样的差异,所以除便于量化的如销售奖励按销售额比例提成,教学按课时付酬等外,一般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优秀,大多地方是采取奖励发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方式。也就是说,如按一年的工作量为基准认定,考核优秀者大约比合格者多完成一个月的工作量。而前边提到的那个单位的聘用政府购买专业技术岗位的方案中,考核合格者一年计分2分,考核优秀者在一年年限2分的基础上再加上3分,合计5分,即认定考核优秀者当年的工作业绩相当于考核合格者2.5年的业绩。如换做发奖金的话,按该方案观点推出的结果是,考核优秀者除应拿到其一年的正常工资外,另应奖励其1.5年即18个月的基本工资。前文笔者已举例表明,不否认个别年度考核优秀者一年工作业绩可能超出考核合格者数倍,但大多年度考核优秀者的工作业绩只是比考核合格者相对多一点而已,所以该方案将年度考核优秀1次赋分3分极不合理。

其次,考核“优秀”是一个相似评定“先进”的评价,类似于奖励,而不类似于工作年限、学历那样的个人资历。所以,把考核“优秀”的积分放入资历部分而不是奖励部分是不合适的。况且,考核“优秀”的比例一般占考核对象总人数的10%左右,与评选本单位级别先进的比例差不多,也就是说两者选择的人员“优秀程度”接近或者说相似,但该方案对前者1次赋分3分,后者却只有1分,显然不公平。如果与评选市级、省级先进相比,由于一个单位每年的分配指标较少,一般人当选后两者的可能性远较得到年度考核“优秀”称号要小,也就是说当选者的“优秀程度”要高于一般年度考核优秀者。但当选市级先进1次该方案却赋分2分,低于年度考核优秀1次得分。当选省级先进1次倒是与年度考核优秀1次得分相同,但年度考核优秀是按10%的比例选出来的,而省级先进对假定1000名员工规模的单位来说,可能只有1-5‰的分配指标,也就是说对一般员工而言,是几率1-5‰,二者可同日而语吗?至于部级先进,该方案规定是1次赋分4分,高于年度考核优秀1次的得分,但部级先进的指标分配对一个1000名员工规模的单位来说,一年有一个就相当不错,有时可能几年得不到1个指标。这样说来,能评上部级先进的,必须比一般年度考核优秀者优秀许多倍才有希望。从这个方面来看,年度考核优秀1次赋分3分的积分规定也不合理。

但前边所说只是将该方案中年度考核优秀1次的积分3分与其它奖励得分的分值进行简单的数值比较,实际上该方案中年度考核优秀的得分积分在聘用中的价值远重于一般奖励得分。一是年度考核优秀的得分积分算入基本分,其它奖励分类似于附加分。当某人年限分、学历分、考核优秀分积分大于他人的该方面积分时,其他人的奖励积分不能作为条件因素与他进行竞争条件比较,也就是说他人的所获奖励积分此时在与他的岗位竞争中一点不起作用。二是该方案中年度考核优秀的得分可以相加,没有上限,而其它奖励得分虽可相加,但总分以5分为限。至此,我们可知该方案的这方面规定多么不合理!

该方案的这方面规定不仅不合理,而且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导致该单位不少人对获得年度考核优秀的过分追逐。前文提到该方案于2012年底,正是单位进行年度考核的时候。有参与该文件规定岗位竞争意向的人,极想获得考核优秀称号,以使自己在之后的该文件规定岗位竞争中累积优势。其他无参与该文件规定岗位竞争需求的一些人,从该文件规定中感觉到单位的思想倾向和“政策导向”,也想方设法获得考核优秀称号,结果造成该单位年度考核工作中拉票、求情、送礼等问题的加重。

这么一个存在不合理内容规定且有副作用的文件为什么会出台?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许多中国人科学意识不足的问题。就该方案的拟制者或者说提出者——该单位人事处来说,他们虽然清楚该文件是关系一些人切身利益的一个文件,应该认真拟制,但他们缺乏政策制定方面的基本知识,不知道一个政策的出台需经过认真论证,实施时应进行评估等要求,而只是想当然地自认为什么对就确定什么。该单位有几个管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的懂政策制定要求的人员,但该单位人事处没有感觉到有必要找他们咨询,帮助分析论证。所在省职称评定文件中有关于年度考核优秀与其它奖励类似对待的规定内容,但他们没有去联想借鉴。如河南省2009年的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中关于讲师评审教学业绩条件中有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这样的内容:“(1)获学校教学质量考评优秀1次或良好2次,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2)在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校级以上奖励。(3)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这个职称评审文件已执行4年,该单位作为学校,人事处主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应该对这样的内容很熟悉。但是,他们在起草本单位的政策规定时,却过于相信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而没有想到去查找资料参考。

优秀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五官科学案例教学法,就是采用已选择好了的案例,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学员自主学习,让学员更佳深刻的系统的理解五官科学理论知识,掌握五官科学基本技能和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法采用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将学员引入特定的真实情景中,经过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积极参与、平等对话、互动和研讨,着重培养学员对五官科临床逻辑思维以及推理判断的能力,使学员更高层次认识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自案例教学法问世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科学。五官科学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非常适合案例教学法的推广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校0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员分成2组,两组学员均为三年制大专。1班为观察组并给予案例教学法,1班有36为学员,其中男28名,女6名,年龄在20~23之间;2班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2班有38为学员,其中男29名,女9名,年龄在20~24之间;两组学员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依照《五官科学》课程中所有理论知识部分进行传统讲授法,以教师为主导照本宣科的课堂讲授。观察组给予案例教学法,方法如下;将学员分成4个小组。在《五官科学》的较大部分理论课给予案例教学法(如中耳炎、白内障、急性咽喉炎、视光学、青光眼和眼外伤等章节),教学实施过程中以“白内障”教学内容为例。教师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学员设计3~5个不用程度的难易案例,并提出6~9个问题,并做成多媒体课件,提前7天给学员。学员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课前准备,其中包括结合教材和教师的要求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文献以及参考书,通过阅读和仔细思考,将不懂的或迷惑的问题整理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结合7天前布置的案例,教师再提出几个内容相似的问题,让学员自由讨论20分钟。针对所提的问题学员自由回答20分钟。教师引导小结10分钟。再针对课前布置的案例,让各组代言人回答问题20分钟。教师根据学员的疑点、难点讲解并总结20分钟。最后测试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10分钟。

1.3评价标准[2]

问卷调查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观指标,考试成绩作为客观指标。主观指标课程结束后,采用我校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观察组学员进行案例教学效果的调查,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方法。客观指标以期末考试为依据。学员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优(90分以上)、良(80~89)。一般(60~79)和不及格(少于60分)。优秀率=优,不及格率=不及格。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本组实验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n%)和(x±s)表示,组间差异通过x?和t检验,在P

2结果

2.2期末考试观察组优秀率为80.56%,不及格率为2.78%明显优于对照组优秀率为39.47%,不及格率为13.16%,差异显著。p

2.2观察组对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