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工科课程建设

新工科课程建设

新工科课程建设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建设 光伏技术

【基金项目】常州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120324;J1203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47-02

引言

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落后于产业发展,培养新能源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1-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1批准的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属于交叉学科,涉及物理、能源与动力工程等多个学科。目前国内对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专业定位、培养方向模糊;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不成体系;缺乏合理的实践、实训体系等诸多问题。如何依托众多的所属学科,明确准确的培养人才定位,构建可操作性强、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以地方产业背景为引导,明确培养方向定位

围绕长三角地区光伏产业背景,依据学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理念,提炼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与专业特色。

为适应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创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做、创并举”的教学理念,为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引领方向。围绕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产业背景,尤其是光伏产业,确定常州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光伏技术为培养方向,培养从事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技术开发与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做、创并举”的教学理念,结合新能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特点,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实现专业知识覆盖到“新能源材料开发”、“新能源器件制备”、“新能源应用系统设计”等整个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纵向以“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各种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适应新能源技术学科特点,涵盖新能源材料开发技术、新能源器件制备技术、新能源系统设计与应用等三大系列的“模块化、系列化”完整的课程体系。横向按知识体系与认知能力模块化专业课程,以“机电基础”与“理化基础”为两个专业基础模块、以“光伏技术”为专业主导线、“测试技术”为专业副主线、“各种新能源技术”为专业支撑线,“能源管理”为专业特色线四个专业模块,共六个课程模块。在课程体系范围内,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完善教学大纲,科学合理的设置各个系列各门课程的“多样化”内容。

3.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实践主线,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践训练体系

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实践主线,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践训练体系,如图2所示。纵横之间通过综合实训、课程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有机联系,协调运作,有效解决传统实践教学内容依附于理论课程进行划分,模块之间关联度小,知识体系缺乏连续性、系统性的问题,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培训、参加科研项目、创新训练项目、各种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全程化”。注重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大部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来自于各类科研项目,科研反哺教学,使学生受到更为系统的工程训练,体现“工程化”。针对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培养上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不搞“一刀切”体现 “多元化”。

4.结语

紧密围绕长江三角洲地方光伏产业背景,确定常州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光伏技术为培养方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新能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特点,以“新能源产业链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实践主线,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实践训练体系;探索出与产业背景紧密结合、具有明显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带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多层次的光伏方向的专业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东、艾建军、杨坤,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5-6

[2]王彦辉、齐威娜,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2).54

[3]王永、张渊、刘浩、程超,长三角地区高职光伏专业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2).31-32

[4]刘学东、邵理堂、孟春站、宋祥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利用方向)人才培养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教育论坛),2010.(8).46-47

作者简介: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 数字化设计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46-03

数字化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以及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三维数字化建模能力,担负着培养学生设计理论向模型转化,实践动手建立设计模型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机械类专业数字化设计课程一直沿用纯理论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差,由此造成学生不能熟练完成课程与毕业设计后期建模任务,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等一系列问题。

一、课程体系建设

为解决以上问题,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1] [2],本课题组进行了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建设。

(一)以实践创新作为课程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主要课程内容,始终以实践创新作为课程导向,在完成课程基本授课内容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利用“第一课堂”锻炼学生实践意识;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辅助,结合“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以校外工程实践为辅助,用好“第三课堂”挖掘学生科技创新潜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本科教学过程中长期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3]长期以来,本科教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学过程中,都是重点进行理论阐述,而忽视实践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导致毕业生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能力,但进入企业后尤其是刚踏上工作岗位时,难以适应企业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工科机械类学生,虽然对设计与建模的理论有很深的理解,但对工作过程中使用的设计软件与方法却掌握不熟练甚至一窍不通,动手能力差,难以胜任工作岗位。新的数字化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在讲述建模理论的同时,重点阐述使用软件建模的方法,上机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练习,课外作业中结合学生的科技创新进行自主创造活动,以期学生及早适应社会要求。

积极组织第二课堂,在课外活动中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课外科技创新小组,指导学生申请国家专利,参加“挑战杯”、“高教杯”等学生竞赛活动,参与课题组教师的科研项目与课题申报活动,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做一些辅建模活动,为日后学生的自主科技活动奠定基础。

(二)改革学生考核机制,引入创新学分,引导学生科技风气

在学生管理和考核机制方面,联合校院两级团委组织,进行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给予学生创造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把学生科技创新纳入共青团和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申请国家专利,撰写学术论文,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并把学生科技成果纳入课程考核中来,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以课程内容为主线,结合上机实验、课程作业等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课题研究,锻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三)积极进行教材建设

积极进行教材、教学论文等相关建设,努力提高教职工素质与课程教学环境。结合学生科技创新方法与人才培养新模式,撰写教育教学改革论文;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撰写适于我校使用的相关教材与参考书;为机械相关专业量体制作电子教案;加强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主动性,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性。

二、课程建设成果

通过以上课程体系建设,本课题组在教材及参考书建设、课件建设、实验与课程考核模式、指导学生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教材、参考书与课件建设

撰写了4部教材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结合本课程不同时期应用不同软件版本的特点,课题组分别撰写了相应的教材,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建模能力,训练学生基本科技创新能力。

撰写了课外参考书2部,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结合曲面建模、高级实体建模、仿真与动画等高级建模内容,本课题组撰写参考书作为课堂讲授内容的延伸,主要用作学生课外练习与能力提高,用于培养学生构建复杂产品结构的能力,训练学生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以期达到一个较高的科技水平。

编写课程电子教案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结合理论研究成果与教材建设,本课题组为本校机械类专业量体制作了数字化设计教学课件,包含了课程数字化建模方法基本原理与内容,图文并茂,经过多年使用与历练,深得学生喜爱。

(二)实验与考核方式建设

联合校院两级团委,改变学生管理模式,增加学生科技创新动力,以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为课程实践考核的主要内容。针对数字化设计课程偏重实践的特点,课题组对本课程的实验、作业与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建设。本课程理论讲授与上机实验内容对半,采用了授课与上机交叉的方式,授课完成后紧跟上机实验,使学生便于快速掌握课堂讲授内容;上机实验中,根据科技创新的需要,授课教师安排相关实验内容,用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结合科技活动中普遍使用,但教学大纲中没有规定的动画、仿真等内容,采用课堂介绍、课下布置作业、督促学生自学并上机完成的方式,提高学生自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课程结束后布置大作业,让学生结合已学机械原理等知识,同时自学机械设计等相关课程,利用数字化设计课程的基本建模知识完成减速箱设计,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是学生第一次自主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课程考试抛开传统模式,重点考查学生建模理论、建模方法与建模技巧,形成了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实用为基本要求的课程考核模式。

(三)科技竞赛

学生在数字化设计开课的学期年内,参加“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高教杯”等科技活动的比例大大增加。机械专业学生从2009年到2011年三年的时间内,获得部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27项,获奖人数120人,参与人数达400余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课题组指导教师4人次获校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三、课程建设创新点

(一)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模式,将课程变为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实践类课程,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4] [5] ,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出发,遵循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循序渐进的规律讲授课程,加强我校“应用基础型高校”培养目标中的应用教育;根据课程实践的需要,采用“实例引入知识点解析例题讲解作业巩固引导创新”的原则组织编写课程教材;遵循“基础应用、服务实践”的原则,有重点讲解机械行业实践所需要的基础内容,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问题来讲解,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

(二)改变传统实验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科技创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将以往以例题、练习题为主的验证型实验模式,变为以提供参数,让学生自主设计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为主导,激发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锻炼学生实践意识;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辅助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以校外工程实践为辅助挖掘学生科技创新潜力。同时,结合团委等学生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创造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改变“保姆式”教育管理模式,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环境。

四、结束语

经过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设计课程建设,课程授课质量显著提高,训练了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其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较大发展。结合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课程建设,以实践、实用为导向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课堂气氛活跃,授课效果良好。同时,课题组在学生科技活动与竞赛、学生申请国家专利、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提高、学生课程教学与课程设计质量提高、教材与电子教案出版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课程建设的效果。

[ 注 释 ]

[1] 李明.依托校企联合实验室的PBL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269-273.

[2] 吴爱华,侯永峰,陈精锋等.深入实施“拔尖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4(3):4-8.

[3] 王卫伟.培养学生基础类课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探讨――以《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30-31.

[4] 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5]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收稿时间]2014-12-28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背景,介绍了民办本科院校电路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方法和思路。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在调整课程

>> 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嵌入式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论民办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电路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新建民办语言类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快递物流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本科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职本科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新办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民办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工学结合下的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当前加强民办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微电子类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新建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作者简介:王欣(1981―),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电路理论教学、计算机网络控制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工作单位:三江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杜逸鸣(1956―),女,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工学理论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Email:。

徐智(1981―),男,研究生,实验师,主要从事电工学理论领域的实验和科研工作,Email:。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group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according to the CDIO concept puts forward the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scheme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group, scheme design of the curriculum group and concrete curriculum group measures, to explore an idea for the 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to meet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serve local economy needs.

关键词:CDIO理念;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课程群建设

Key words: CDIO concept;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urriculum group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55-03

0 引言

当前,高等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基于单科设置,各课程之间存在一定重复的知识,连贯的知识不能相互联系起来,教师固守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不知道如何应用。加之水资源短缺和水危机的加重,国家对给水排水工程事业的投入日益加大,2015年4月针对水污染,国家出台了“水十条”,预计到2020年将投入4至5万亿用于水污染治理。给水排水工程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相应地,对给水排水工程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重中之重。[1]自1952年以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从事给排水行业的教育工作者一直积极探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提出了CDIO理念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的建设方案。CDIO包括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CDIO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根据建设部高等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意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2]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引入CDIO模式,将会为我们培养出具备给水排水工程基础理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一定创新和科研能力,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应用型技术人才。

1 课程群划分的原则

对课程群进行划分,首先应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以CDIO理念为指导,以给水排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确立理论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确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体系为课程群建设的关键,这关系到能否达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应先确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体系,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群体系进行划分,使课程群的知识相对集中。此外,应围绕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的教材建设、课程群相关教学研究等进行详细规划,以某个或多个方面的知识来确定群内各门课程的知识点,理顺各门课程中的每个案例的设置,将相互联系紧密的课程划分在同一课程群内。

不同课程群要求学生具备不同的综合素质,因此应使课程群与实践训练关联,并使该课程群的实践训练体系化,所使讲授的知识结构化、层次化,已达到节省课时的目的。[1]这样不仅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程群的知识及综合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于以上原则,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课程群的划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公共和专业)、专业课、实践课及专业选修课。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CAD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学、工程经济;专业基础课包括工程测量、水力学、水文学和水文地质、水泵与泵站、水处理微生物学、物理化学、水分析化学、工业水处理;专业课包括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质工程学;实践课程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工程制图课程设计、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专业选修课涉及各类特色课程。

2 课程群方案设计

2.1 设计理念 工科人才培养注重综合素质,教育模式正朝着综合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发展,按照CDIO工程教育理念,围绕着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宗旨,各个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在扎实理论基础上的较为过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提高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为内涵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工程技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三创(即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组织及协同工作能力、系统调控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构建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群体系。

2.2 模式设计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现代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原则,树立CDIO“教做学”三位一体的新理念,开展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实验、科技竞赛、科研训练、项目实训及创业孵化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3]

2.2.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独立学习 全部的学习活动均以学生为主体,课堂讲授时教师不必亲自上台,而是让学生先做预习,以小组分工的方式,轮番上台演讲,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展现他们对每周课程内容的理解思路。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也有助于教师观察学生理解的盲点或创新点。

2.2.2 确立“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在“做中学”理念的指导下,让学习过程由以前那种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变为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过程,体现了始于问题、基于发现、体现创造性特色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研究的机会,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层次、复合型、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3]

2.2.3 采用高校教师与工程师结合的双导师制 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工程经验,所以聘请校外有实际工程经验的符合条件的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可与高校教师共同组成指导团队,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2.4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思想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学依托于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做到教学出题、科研求解,以科研支持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互动, 教学与科研相长,并建立适合于学科发展的、基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

2.3 建设目标 按照“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实践能力”的原则,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广泛,可能从事的工作领域包括与用水和污废水相关的城镇建设、工矿企业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教学、科学研究等,所以课程体系的改革应更具有针对性,更适合地方经济的发展,而课程内容的改革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各个院校应保持原有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完善教学方法,以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群建设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的划分已经把专业培养目标分解成各个子目标。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专业课程群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从细节处深入学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选修课程群的培养目标是丰富和拓宽的视野,更加全面地、多领域地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3 课程群建设具体措施

3.1 优化课程群体系 按照“以基础理论教育为核心,向培育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逐步扩展”的课程体系设计原则进行实施。我们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按照CDIO理念,通过实际项目将知识、素质和能力结合起来。根据规模和范围将CDIO项目划分为三层次:首先是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理论和能力的项目;其次是包含一个课程群理论和能力要求的项目;最后是单门课程内为增强该门课程而设的项目。

3.2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就是为了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改革实习教学体系。包括产学研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进,与地方企业合作,拓宽实习基地领域。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量制定循序渐进的实习教学计划。第三,改革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体系。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合理选题,题目多样化,学生可根据兴趣在专业范围内自由选题。课程设计侧重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案,毕业设计侧重设计计算和工程绘图。

改革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实践效果和成果而言,改革之前是非常之少,改革后的几年来,专业实验室(中心)师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被EI检索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30项,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奖励20项,如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依托实验室申请及完成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0余项。科研教学成果也逐年显著增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改革与实践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4 结束语

以CDIO理念为指导的课程群建设体系以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导,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职业素质,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为社会输送高品质、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优秀给水排水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娟.新时期地方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广东化工,2010,37(11):177-183.

[2]武晓刚,张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79-80.

[3]郑薇薇.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第5篇

一、“十五”本科教学概况

“十五”(2001-2005年)期间,北京化工大学抓住我国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的契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全面达到本科教学优秀学校评价指标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开拓思路,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教学改革取得了新突破,教学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教学管理形成了新机制。

五年来,根据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为主导,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规划,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提高质量,注重特色”,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教发[2004]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以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校2000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第八次党代会和2003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精神,围绕“一个中心(迎接教育部对我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确保达到优秀水平)、两个基本点”(继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快向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转化的进程)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实施“北京化工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行动纲要,以建设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一流的本科教学体系、创建一流的本科教学为目标,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积极推动研究型本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教学管理,与时俱进,而全面展开本科教学工作。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万人办学规模,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的格局进一步形成,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教学成果有了进一步的产出,教学管理有了突破性进展,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面教育观念得到创新、组织管理的行为得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得到创新,并以创新促进和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展开,以创新探究、追寻和确立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在2004年教育部高校水平评估工作中,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获得优秀,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

二、“十五”本科教学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本科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培养质量,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在教学改革方面居国内高等学校前列。五年多来,我校以争创优秀本科教学校为目标,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4号文件”)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抓住机遇,扩大规模,改善教学条件,使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继续实施以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学条件显著改善,本科教学的地位得到巩固

近五年,学校执行教学经费预留和单独划块制度,确保了教学经费投入并做到了逐年增加。五年期间,学校在教学用房、实验室改造、实验设备购置、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设备购置、校园网建设、运动场所及各种体育设施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培养的需要。学校充分重视校园网、图书馆、公共教学实验室、公共服务设施等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努力营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育人环境,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进一步夯实高层次人才培养长远发展的物质基础。有近百台国外先进的关键仪器设备引入重点建设学科,保持了科学研究基础设备水平的先进性。

结合学校“十五”规划,学校着力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问题,五年中共投入3000多万元,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9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8个院级学科实验平台、11个专业特色实验室和9个校内实习基地,重点建设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实验中心、机械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类院级实验平台、生物类院级实验平台、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室、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等,理顺了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仅解决了我校基础实验室设备陈旧和不足的局面,而且不同程度地缓解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使我校的教学条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我校本科教学“十五”规划的实现有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全校共建成各类教室240个,其中多媒体教室75个、语音教室13个。全校共有计算机4807台,其中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达2943台。

(二)教学改革日渐深入,取得突破性成果

“十五”期间,学校全面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新世纪教改立项研究为载体,先后承担了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31项,形成了部级、省市级、校级和院级四级教学改革研究体系,为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新世纪教改工程”开展以来,参与教改的教师数由2000年的63.2%上升到目前的95%,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的教学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改革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完成新世纪教改工程和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验收工作,并结合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评估,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总结和提炼,使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我校在教学改革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多次在全国性的会议上进行交流,受到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新世纪教改工程,极大地带动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成果,近年,在四年一评的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中,我校获得部级一等奖4项,部级二等奖6项;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9项,获二等奖11项。在=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评选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7项、二等奖21项和优秀奖22项。

(三)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示范作用得到发挥

“十五”期间,我校探索高等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之路,建立起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各类基地,使其在学生培养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校投入近3000多万元建设成了“部级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部级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涵盖理、工、文、法等学科,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试验基地和基础课程教育的大平台,为持续、稳定地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做出了贡献。通过几年的建设,这些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功能不断完善,教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6月化学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工科基地。物理教学基地于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确认为部级教学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已经过校内专家的评审论证为申报部级备案基地做进一步的准备。

学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出的许多成功经验,不仅指导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同时也辐射到全国部分高校。基地通过主持召开全国性教学研讨会、接待兄弟院校来访、网上免费开放的精品课程资源、推广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培训其他院校教师等活动,为全国理工科高校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改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这些基地在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我校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北京教委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并颁发标志牌,在北京高校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四)专业结构得到调整,培养体系更加优化

“十五”期间,学校根据“四适应”(即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实际)的思路,按照发挥优势、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着重提高学科专业整体水平,构建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对学科专业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了以工科为优势,以化工和材料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十五”期间,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加强了办学的针对性、适应性,不断探索新的专业方向,注重办学的效益,增加科研积累,将教育教学资源集中到优势专业和发展重点专业上,进行本科生专业“末位淘汰”的改革,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口径,提升了学科专业的生命力,密切了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联系。

学校加大了对窄专业整合和扩展的力度,实行“并”、“整”、“扩”、“改”、“增”等措施,发展传统专业,加强基础专业,提高专业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使这些专业对新学科、新专业、新知识领域的衍生与辐射能力及对应用技术学科专业的支撑作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学科专业的需要,以及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社会紧缺人才的需求,适时增设了新的专业,并努力创建交叉学科专业。通过寻找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工程学科专业的交叉点,学校创建了生物功能材料专业,使我校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在目录外设置该专业的院校。不仅扩大了学校的服务领域,为构建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学校在“十五”期间,坚持以特色求卓越,分层次建设本科专业。学校出台了《北京化工大学校级示范专业的主要标志和国内领先示范专业的主要标志》,明确了将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这4个专业建成国内领先示范专业;将生物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这6个专业建成校级示范专业。这些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具有国家或北京市重点学科支撑、有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较高。建设这些专业的管理责任进一步体现在校长与各学院院长签订的“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暨院级评估整改责任书”中。通过建设,创建4个“国内示范专业”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五)课程建设得到巩固,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十五”期间,我校课程建设最突出的成绩是,共取得了19项基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学成果奖,其中部级奖5项、北京市级奖14项。获得部级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6门,校级精品课程21门。这些都有赖于“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多综合、重能力、倡创新、兴人文、健身心”原则的建立,以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一体的教育思想的倡导。

我校课程建设始终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这一核心贯穿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本着以人才成长规律为出发点,积极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的学科知识体系,注重强化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加大了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并进一步增加了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优化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空间,进一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及利益最优化,“以通为主、先通后专,通专结合”,使课程内容、培养方式、教学手段符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扭转了以“学科本位”思想为主的课程设置局面。学校先后以课题立项形式投入200万元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和改革,以“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控制的方式,重点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确保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化。

为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学校教学大纲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知识点、知识单元和知识领域)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并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了“3×3×4”的课程体系。即3个平台:通识及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学科方向;3个系列:理论教学(知识)、实践教学(能力)、素质拓展(素质);4年学制:按学科大类打通培养。借鉴国外大学通行的课程编码方法,以课程的层次、学科属性、知识领域等为主要编码信息,对全校本科生课程进行了编码,构建了相应的课程预修,进一步地使学生通过选课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对薄弱领域的课程(群)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对课程建设标准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进行了适时调整。课程建设突出课程教学的九要素:大纲、讲授、讨论、作业、实践、教材、答疑、考核、评价,并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型教学。

我校注重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将其提升到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高度来认识。学校按照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精神,统筹规划,精心建设并学校在“质量工程五年行动纲要”中,明确了重点建设部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的目标。经过多年扎实的课程建设,学校已初步形成国家、北京市、学校和学院四层次的精品课程体系。

在近年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程评选中,我校《物理化学》等4门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数学建模》等16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学校拥有部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的数量居北京高校前列。

(六)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并得到完善

“十五”期间,学校共投入500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专业、新办专业和公共基础实验室的重点投入;2001年的实践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确立的“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为学校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根据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注重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机械基础实习、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在教学计划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学校开设的实验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基本训练,更注重实验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实验。

在构建学校“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各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其中化学、化工等一批实验项目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005年,我校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北京教委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并颁发标志牌,在北京高校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十五”期间,我校结合教学基地的建设,利用校办产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起产学研结合的材料、机械等校内富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实训基地10个。同时建立了校外固定实习基地79个。学校积极改革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单一“进厂”实习模式,建立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有各专业特色的实习模式,使学生直接参加有关重大科技计划和产品研发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与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取得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学校探索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的尝试,以改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现状,出台制定了《建设北京化工大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意见》。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研究,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校《化工原理实验》、《过程装备专业实验》、《仿真实习》等实验(实习)项目、设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部分高校推广。化学基地将传统的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成按化学研究方法设置的实验体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对实验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优化,建立了以材料科学基础实验、高分子专业实验和聚合物等高分子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科技园区等实习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出版了系列教材。近3年来,以实践教学为主的项目有2项获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了化工、生物、机械、电工电子、数学建模等创新基地,给优秀生配备指导教师,实现因材施教。近5年,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累计达300多篇。学生在各类省市级以上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数学建模连续多年保持好成绩,2002年获得最高奖“高教社杯”。2004年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决赛”获一等奖。在各种物理竞赛、数学竞赛、化学实验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等竞赛中,我校均取得好的成绩。

(七)教学管理得到加强,质量体系得到保证

“十五‘期间,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将严格的教学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监控作为保证教学中心地位和实现高质量教学水平的有效机制。学校将课堂教学质量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担任教学任务教师的聘任、考试和考风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四个方面列为全程监控的四个关键环节。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出台了包括:《北京化工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认定细则》、《北京化工大学教学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北京化工大学关于教学管理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北京化工大学关于加强教学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化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以及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本科实行学分制教学与学籍管理条例等多种规章制度、奖励办法、条例与细则。

在质量监控体系上,学校重点制定了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成绩考核与评定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进一步完善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制度。保持校领导靠前沿指挥的传统:校领导亲临教学第一线听课、巡视考场和深入教师及学生当中倾听意见;每学期开学前校领导分头带队检查开学前的准备工作等。

学校建立了一套适合校情、保证教学质量、实施自我监控、良性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级(免检、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差)为依据,形成了优胜劣汰的主讲教师聘任机制,确保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投入。

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严把选题关和质量关。通过制定《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毕业环节工作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项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对各环节进行有效监控。

(八)教学评估获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