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军节的习俗

建军节的习俗

建军节的习俗范文第1篇

八一建军节的来历1920xx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

1920xx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xx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0xx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0xx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当天就在城内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30日早晨,中央代表张国焘来到南昌,中共前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张国焘坚持认为,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应该争取张发奎参加,否则不能举行暴动。周恩来等多数同志认为,“在客观应当是我党站在领导的地位,再不能依赖张”。第二天,中共前委再次开会进行辩论。最后,张国焘表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8月1日2时,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第二天到达南昌集中。起义最终取得了成功!

南昌起义成功后,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革命委员会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无作战部队),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1920xx年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会后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决定率起义军向广东进军,计划以广东为基地再次组织北伐。

八一建军节3日至6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工作的共产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较多,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1.3万人。

8月下旬,起义军在瑞金、会昌地区击破国民党军钱大钧、黄绍竑等部的拦阻,歼敌6000人,缴获枪2500余支(挺)。起义军伤亡近20xx人。

据此,中共前委决定,第20军新建的第3师随革命委员会驻守潮、汕地区,集中主力6500余人迎击东进之敌。9月底,起义军主力在揭阳县白石和普宁县流沙与国民党东路军激战不胜,10月初部队大部溃散。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余部1300余人进入海陆丰地区,加入到该地区的革命斗争。退出三河坝的第25师同由潮、汕突围的第3师一部于饶平会合后,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0xx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南昌起义部队虽然受到很大损失,但这次起义却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它如一声春雷,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习俗根据20xx年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在某些时期,也曾进行过阅兵活动。例如20xx年八一建军节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石岗机场举行公开阅兵仪式。

八一建军节的诞生1920xx年8月底,南昌起义部队在朱德、贺龙等指挥下,经过彻夜强攻,一举占领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义后第一次攻城战役的胜利。瑞金,这座赣南山区小城,从此与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叶剑英妙计“调虎”南下

1920xx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震惊了蒋介石、汪精卫。他们立即从江苏、安徽、湖北调集数十万大军向南昌反扑。鉴于敌人和自己实力悬殊,从8月3日起,起义军开始撤出南昌,向南挺进。但是,起义军撤出南昌后的20多天,一路居然没有遇到任何阻拦,顺利通过临川、宜黄、广昌、宁都等地。

南昌起义爆发后,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召开紧急会议,时任二方面军第四军参谋长的中共地下党员叶剑英利用反动阵营的内部矛盾,建议张发奎不要追击起义部队,让他们南下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火并。此计正中张发奎下怀。于是,起义部队在撤离南昌后没有遭到追击,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机,一路平安地来到瑞金城下。

文字

1920xx年8月25日下午,在朱德、贺龙等的指挥下,起义军在瑞金北部的壬田镇,展开了起义部队第一次攻城战。陈上海告诉记者,进攻瑞金的主力是贺龙率领的第一、二师,周逸群率领的第三师作预备队。经过彻夜激战,敌“讨共第八路军”右路总指挥钱大钧所部5个团被击溃,向会昌方向逃窜。26日上午,起义军占领瑞金城。这是南昌起义部队首次攻占城市。不过,这一胜利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起义部队第九军参谋处长冉国平、二十军一师三团团长余愿学光荣牺牲,官兵伤亡数百人。

贺龙郭沫若在瑞金入党

八一建军节1920xx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之后,已是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毅然放弃国民党的高官厚禄,不顾反动阵营的威逼利诱,率部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前后,他多次向20军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周逸群表达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周逸群将这一要求转达给了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8月26日,起义军占领瑞金后,周恩来主持召开前委会议,一致通过了贺龙的入党申请。随后,在瑞金绵江中学,举行了贺龙、郭沫若和彭泽民三人的入党宣誓仪式。贺龙激动地表示:“党为了考验我,培养我,整整有三个年头,直到‘八一’起义后,党才批准我参加。由此可见,当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是很不容易的,是要经得起考验的,而且参加党之后更要经得起党的长期考验;绝不是一参加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就不再要党的考验了。今后,党叫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纵使粉身碎骨,也绝不背叛党!”历史证明,贺龙同志忠实地履行了这一诺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建军节的习俗范文第2篇

(1)缺少专门海南旅游文化的教材。高职旅游英语教材的内容是主要介绍全国各地知名景点和具有中国代表性(传统型的中国旅游文化)的旅游文化。海南本地特色旅游英语教材却寥寥无几,主要是一些为导游考试提供的海南旅游概括(中文)和一些少数高校自主编写的英语模拟导游教材(仅供本校学生使用)。且这类教材大部分是以个别景点为主,未涉及到海南各地的民俗文化、,地方节日以及带有海南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且教材陈旧,没有海南新兴旅游文化的介绍。

(2)教师自身对海南旅游文化知识的缺乏。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大多数旅游英语教师都持有芙语.导游证。但仍有一部分青年教师大学毕业就直接任教,导游证也是其在大学读书或任教期间考取的。无导游实践实战经验。部分教师为外地教师,平时忙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暇游走海南,对海南民俗风情、本地文化、人文地理、地方特产没有很好的了解,更别谈海南特色旅游文化教学。

(3)教学设备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是专门用途芙语.。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际授课手段仍然是粉笔和黑板为主,或者简单的课件授课方式。学生缺乏身临其境的仿真受训场所,被动接受知识点。大多数旅游英语的教学模式也类似综合英语、大学英语的方式,即教单词一分析文章一讲解语言点一复述课文。学生只能通过枯燥的学习去想象祖国山河的美好,或者是死记硬背一些常用的旅游芙语.单词和句型。

二、如何在旅游英语课堂上融入海南旅游文化英语教学

(1)将海南旅游英语文化教学细化到每个单元旅游芙语课本的单元主题是独立的。单元以主题为主,涵盖了日程安排、迎送、住店、餐饮、娱乐、购物、都市旅游、山水旅游、民俗和节假日等主题。教师在教授完各单元的知识后,应增加每单元主题所涉及的海南旅游知识,把海南旅游文化融人到课堂中去。教师一方面介绍海南旅游的同时,另外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本单元所学过的单词、词组、句型进行信息重组描叙与本单元主题相对应的海南旅游文化。这样做不仅能学到海南旅游英语,且能用本单元的英语句型进行二次创造,提高应用英语语.言能力。以民俗文化为例。在学习Colo而1folklore(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个单元时,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部分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师适时引起话题—海南本地传统节日“军坡节”。

学生们都表现出极大浓厚的兴趣。教师邀请海南本地学生介绍军坡节,由于是自身熟悉的事物,并带有浓厚的家乡色彩,海南学生讲得绘声绘色,外地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去了解与这个节假日相关的旅游信息,在课堂上用英语做介绍。碰巧有本地学生家里举行军坡节(海南各地军坡节时间不一致),邀请同学们前去观看。学生们观看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课件,在课堂上分享旅游后感。以不同的视角去感受,理解这场海南本地的节日盛事:部分学生仔细记录活动并详细用英文介绍活动;部分学生发表通过节日活动探究海南民俗历史,问题等等更深层次的演讲。更重要的是,单元学习结束后,许多同学自发组织调查研究海南其它节假日,并写成英文介绍,互相交流

(2)重视海南旅游特有文化产品的翻译教学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风土人情、旅游文化。对于游客来说,享受和欣赏当地的景观是一大乐趣,如果还能体会到风土人情、民俗文化,那更是锦上添花。海南旅游独有的文化产品如何用英文诊释其独特意义给外国友人。如何在旅游英语专业术语的基础上融人有文化底蕴,带有地方特色,且通俗易懂的翻译。比如说海南旅游特有的文化产品:檐州调声。檐州调声翻译成Dallzhoulocal叩era.那外国友人还是不明白where15Dan-zhou?Whatkindofoperait15?这就需要增词法和注释法来翻译。It15。kind。floeal叩er。whieh15throughSinging。nddane-ingaetivitytosh脚thedailylife,andDanzhou15loeatedinthewestemofHainanprovinee.比如说军坡节活动之一的“行军”,如果单纯翻译成tro叩smarch,人们会以为是去打仗,应把它翻译成:aki耐。fParade,whiehmemo五zesHainannationalheroineMrsXiang,leadingthetroopstofightbattlewithinvadersforproteetingHainan.Atthepa-rade,peopledressedasaneientsoldiers.Thepu印oseofparade15notonlytomemorizeMrsXiangbutalsotopr叮forthegod’5bless-Ing

(3)不断更新海南旅游文化信息,与时俱进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海南旅游发展形势,更新旅游信息,跟上旅游行业的前沿知识,并熟悉相应的旅游英语翻译。海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使得其在原有景点项目上,又能不断增加新的旅游项目。比如驴友环岛自行车游,婚纱拍摄蜜月游,新兴观鸟游等等。这些都是有别于传统的新型旅游项目。旅游英语学科应该迎合海南本土旅游发展的需要,开设教授这些新型旅游项目的英语课堂,并且要不断更新扩展英语词汇。

三、加强海南旅游英语的实践实训教学

加强校内模拟实训室建设。比如说建设3D仿真实训室。学生能在仿真环境下,身临其境地学习海南旅游英语,愉快地接受知识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也要求教师必须亲自去现场拍摄或上网查找相关图片,做成教学辅助课件给予学生对海南旅游文化的直观教育。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第二课堂)。与本地旅游景点或风景区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其成为教学实训基地,成为海南旅游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参观学习景点景观,要求对景点景观所涵盖的特色旅游、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美味佳肴、旅游产品进行英文介绍、讲解。同时学生们能在周末或节假日到景点做自愿者,免费为外国友人或其它游客作向导介绍景区景观。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教师可以到企业(旅行社,景区)挂职学习。或者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环岛游收集民俗文化资料:参加海南本地特色的节假日庆典,到少数民族聚居地感受民族风情。亲身去体验海南旅游文化的美妙之处,感受海南乡土人情的魅力。这样才能有“料”给以学生。增加海南旅游英语口语技能考核,内容可安排海南景点、民俗、餐饮、工艺品、民族风情、特色旅游等做介绍。要求介绍准确到位,凸显地方特色。

四、结束语

建军节的习俗范文第3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2021年“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工作方案。

一、活动目标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文化活动。突出节俭、安全、祥和、大众化工作理念,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务求实效,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蘊含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推动节日习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节日体现时代性、富有仪式感、充满生活味,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为深化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浓厚氛围,为加快推进我市“一极两中心”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安排

以春节、元宵、清明飞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结合春节之喜庆、元宵之热闹、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中秋之团圆、七夕之忠贞、重阳之敬老。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认真做好传统节日文化的阐释、推广工作,注重挖掘每个节日蕴含的家国情怀和传统美德。

一是春节、元宵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主题。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减少人员的聚集,适时组织开展文明礼仪、遵德守礼、孝老爱亲、关爱服务等活动,营造祥和安定、欢乐和谐的喜庆氛围。

二是清明节期间,突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的主题。组织动员干部职工通过撰写祭奠英烈、感念亲人、追忆先贤主题征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为避免因集中祭祀引发输入性、聚集性疫情,倡导以鲜花代祭、居家追思、网上寄语等方式缅怀亲人、寄托哀思,推进移风易俗,传承中华文化。

三是端午节期间,突出粽香传情,家国情怀的主题。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视情举办包粽子比赛、经典诵读、朗读大赛等活动,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进一步挖掘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引导市民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爱国报国热情。

四是中秋节期间,突出阖家团圆、喜庆丰收的主题。举办中秋赏月等活动,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家庭和赠送月饼活动,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节日氛围。

五是七夕节、重阳节期间,突出爱情忠贞、家庭幸福、敬老孝亲的主题。开展登高赏菊、敬老爱老等活动,引导人们追求美满爱情、缔造和睦家庭,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三、活动要求

一是毫不松懈做好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要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与做好疫情防控相结合,加强节日期间健康教育,减少节日期间人员流动和非必要聚集,引导群众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良好习惯。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日常监测,对重点场所采取严格的监控和卫生措施,强化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处置工作。

二是倡导勤俭节约文明过节新风尚。贯彻落实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特别是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坚决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额彩礼、厚葬薄养、不文明祭扫等不良习俗,摒弃婚丧嫁娶陋习,倡导树立文明新风。引导餐饮消费者使用公勺公筷、实行聚餐分餐制、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开展“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加强健康安全和生态保护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汉江禁捕和禁止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有关要求,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三是开展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线上线下节日文化活动,营造欢乐和谐的节日氛围。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作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文化文艺产品,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

建军节的习俗范文第4篇

在多民族聚居的贵州山区,由于屯堡妇女的穿戴装扮完全保留着明代遗风,有别于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曾被称为“凤头苗”。《贵州通志》对此曾记载:“凤头苗,惟安顺府有之……其始祖皆凤阳人也,女子挽髻于项,与各族迥殊,俗以凤头苗目之,其习俗多与汉人同。”《平坝县志》也有专记:“明祖以安徽凤阳起兵,凤阳人从军者特多,此项屯军系为凤阳籍。又此种妇女头上束发作凤阳妆,绾一笄,故又呼之凤阳头笄。”这些着宽袍、大袖、发绾、玉簪,耳缀银环、腰系丝绦、脚蹬凤头鞋的屯堡妇女,以其独特的声调和一双无拘无束的大脚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当地人又称之为“京族”、“大脚”、“老汉人”。

据考证,他们是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驻兵卫所屯田的后裔。公元1367年,朱元璋领导的元末农民起义了元朝统治,剿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于1368年正月初四成为明王朝第一代皇帝,定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各族人民都希望安居乐业、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朱元璋顺应民意,逐步为中原百姓营造了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而对于西南的元朝藩王、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和土司,则采取了派使者劝降的策略。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在谋臣的胁迫下,数度杀害朱元璋使臣并举兵反叛,迫使朱元璋使用武力解决叛乱。同年九月,他在南京点齐大军,派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溯长江水道至武昌,与湖广、河南、江西、浙江军队汇合为30万大军平定西南。

明军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征程,于腊月十一日攻下“滇之喉”普定,后又攻克普安(今盘县)。梁王急命司徒平章达里麻为将,聚集10万大军屯扎于云南曲靖白石江南岸,企图靠天堑阻挡明军。腊月十六日,明军翻山越岭到达曲靖坝子并趁势渡江猛攻,一举全歼10万元军,征南战争中决定性的战役白石江大战告捷。元军失败后梁王自杀,征南战事基本平息。为防止残余势力和土司再次反叛,傅友德上奏朝廷建议屯田驻防。当时,由将士家眷建立的屯田称军屯,此为西南屯田中最早的一种形式;军屯建立后为永固江山,朱元璋把江南一带无地可耕的贫民和无业游民等迁入滇黔屯田,分给他们土地、种子和家具,屯田移民收获的农作物上缴税粮,这种屯田形式为民屯;为了扩大军队给养,加快商品流通特别是食盐贸易,当时政府还鼓励商人参加屯田,即商人自己雇人开荒种植,用所收农产品换取“官盐”用于经营,这种屯田形式为商屯。所有屯田军民闲时为民,战时为兵。从洪武年间至明代中期,上百万汉族移民通过各种形式进入西南,形成庞大的汉族移民群体。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叱咤风云的将士们就地屯田养兵,家属随之南迁辟荒开田,在远离故土的安顺一带聚族群居。贵州山区的封闭和移民理念的固守,使这支来自江南的移民大军世代传承着自己独有的历史文化,自成一体、特色独具,形成了屯堡文化。

村寨――石头的世界

走进屯堡村寨犹如进入一个石头世界。“石头路面石头墙,石头瓦盖石头房,石头碾子石头磨,石头板凳石头缸”――这正是对屯堡村寨最精辟的描述。

屯堡人将建筑的防御功能放在首位,村寨依山傍水、就地取材,采用贵州山区随处可取的石灰岩,坚固实用。屯田的本质决定了屯堡村寨建筑的风格,四周建有石头城垣、寨门、碉楼。建筑以寨中空坝为中心点,向外辐射出纵横交错的巷道,将民居分成一片片,构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巷道两端筑有石头门,每条巷道可独为一体又可互相连通。民居很少有单体建筑,都是户靠户墙连墙,与碉楼、城堡组成易守难攻的建筑群。屯堡寨子的前面是阡陌纵横的田地,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利于耕种;寨后靠山高而险峻,登顶可以远眺,观察敌情。原始的屯堡四周都有石砌城垣和雄伟的寨门。寨门和城垣都采用坚固的石料,高大雄伟,站在寨门上即可看清进攻之敌的情况,十分不利于敌方;待进攻之敌筋疲力尽时,则可聚集屯堡中的兵力出而击之,或于靠山顶燃放烽火向其它屯堡报信,等待援军共同夹击敌人,如援军迟缓,坚固的城垣和复杂的巷道又可坚守;寨中有囤积之粮,有饮用水源,为坚守提供了条件,一般数日无忧;就算敌人攻破了屯堡的防线,屯堡寨中民居和巷道还可以独自为堡,与敌人进行巷战,高大的碉楼和巷道民居随处密布的射击孔、梭标孔对入侵之敌同样有致命的威胁。

屯堡建筑虽把防御功能放在首位,但其建筑雕刻装饰十分精美,特别是民居的门头雕刻最为繁复,花窗、花板、花柱等,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突出了江南汉族移民建筑的特征。屯堡人对住房的基石、门窗、柱子、屋面等进行雕刻美化,基石部分主要是石柱陀、石窗、石凳、石屋基、石栏板、石卡子花、石水漏、石门、石挑、石枋等。在这些石头部件上雕刻着福寿双全、平安如意、双狮戏球等各种组合图案,或海棠、如意、鱼、龙、蛙等单个图案。在门窗、柱子门楼、垂花门、垂柱、风窗、撑拱、隔扇门、裙板、月梁、驼峰、卡子花等个体构件上,工匠们用雕花镂空的技艺,饰以人物、花草、鸟兽等图案,或丹凤朝阳、吉祥如意、开门见喜等象征吉祥富贵的组合图案。或施以玲珑剔透的圆透雕,或施以凹凸迭起的深浮雕,或施以深浅有度的浅浮雕,或施以线条流畅的阴线雕,以满足屯堡人祈求家业兴旺、富贵长寿的心理需要,赋予石头建筑以活的灵魂,谱写出一曲曲雕刻在石头上的古歌,就连屋顶都是用方石板拼盖成菱形图案的白果花。这些江南手工艺人也是大批到贵州定居的,特别是木匠、石匠、砖瓦匠等,他们的技术在屯堡建筑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应用。

服饰――凤阳大汉装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具体展示。屯堡人男子要参与军事活动和重体力劳动,其服饰比较简单以求方便利索。男装多为青、兰、白布对襟短衫和大襟长衫,对襟短衫从中系布条缝制的布扣5-7个,前襟下摆缝两个布袋。大襟长衫沿右侧开叉钉布扣,小襟上缝暗包,下摆宽大长至膝下,腰扎布带,下穿宽腰宽脚长裤,头戴圆帽或包头帕,脚穿布鞋或细耳草鞋。

屯堡人的服饰特色主要体现在妇女装束上,为朱元璋家乡汉族妇女的正统装束。《安顺府志》记载:“妇女以银索绾髻,分三绺,长髻大环,皆凤阳妆也”。三绺头即“前发高束,形似凤凰头”。未婚少女留长独辫垂臀,以红带扎绕头上,已婚妇女将长发挽髻于脑后,套上马尾纺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她们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或玉石耳坠,额扎白布带(老年人多为黑色)、方头巾或彩带。妇女们身穿青色、蓝色、紫色、粉色、绿色或白色的大襟长袍,袖口、衣襟处绣着美丽的花边,腰间系扎织绵丝带,脚穿用镂、镶、滚等绣法制作的高帮凤头布鞋。妇女服饰多以挑花刺绣美化,图案为生活中常见的家禽鸟鱼和花卉,如蝴蝶、鱼、喜鹊、凤凰、荷花、瓜花、牡丹、红石榴等。出于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屯堡人多用石榴、蝴蝶、鱼等图样,将童帽做成虎头鱼尾,缀上“长命富贵”的银饰。就是一双鞋底、袜垫也要绣成白果菱形图纹,菱形纹源于鱼图腾,屯堡人饮食离不开鱼,结婚办喜事有鱼,祭拜天地、祖先也用鱼。青年男女对唱山歌时,女青年也要把自己精心绣制的鱼图腾鞋垫,送给男方表达爱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年的封建礼教下,女人以“裹小脚”为时尚,而屯堡人却大反礼俗汉规,不落俗套、不拘传统,妇女均不缠足,曾被人鄙称为“大脚”。但在那战事不断、男人要出征打仗的年代,一双大脚却为她们从事繁重的劳动提供了极大方便。

地戏――军傩活化石

关于地戏的史料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年(公元1566年),《徽州府志》称翕州一带迎汪公时设假面之戏,此假面之戏与安顺一带农村地戏一脉相承。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贵州通志》所述“土人跳鬼图”,即为地戏戴假面、一锣一鼓伴奏的场面,在贵州民间人们称地戏为“跳神”。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的《安平县志》记载:“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演绎故事,有龙灯、狮子灯、花灯、地戏之乐”。可见是屯堡人定居贵州后,将源于江南农村的“傩舞”假面戏传承下来。

地戏是“尚武”的屯堡人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象征,源于古代军队中作为出征祭典、振奋军威、恐吓敌人举行的一种傩仪,因此屯堡地戏是对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般是一个村寨一堂戏,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场屯、西屯、九溪等,一寨就有两堂甚至四五堂地戏。据初步统计,安顺屯堡一带约有地戏300多堂,一堂戏的演员二三十人都是地道的农民,由戏头或神头负责指导排练。演出时演出者头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等武器边唱边舞。唱和舞是地戏表演的主要形式,其唱是无乐器伴奏的说唱,只有男女角色之分,由剧中角色边说边唱边交待剧情。唱腔无曲牌,简单、朴实、古拙、高亢,唱词分上下句,在一锣一鼓伴奏下,由一人领唱众人伴和。其鼓点比较简单,有“行军鼓”、“战鼓”、“聚将鼓”、“十字鼓”等,配合唱腔和武打动作,随剧情变化时而激越、时而平缓。其舞实为武打,由古代战争的骑马步战、格斗拼杀衍化而来,拼杀动作粗犷、勇猛并非虚打虚杀,有的还使用铁质的真刀真枪,铿锵之声不绝于耳。

地戏演出不搭台,在村中空坝或田地上围场而演,演出时间一般是稻谷扬花时节,祈求丰收。主要是在传统的春节,期望来年风调雨顺、家家平安,从阴历正月初二开始演出半个月至一个月,有些村寨还互相邀请地戏队演出。在整个演出结束后,班子还要进行扫场封箱,送诸仙各归其位,以待下次演出。仪式由两个特定有趣的人物:土地公公和麻和尚主持。小军先上场通报过后,土地和麻和尚出场,互相盘问打趣,其中有着许多屯堡人的言子话、俗言和歇后语,屯堡文化研究者郑正强先生作《最后的屯堡》时在描写这个过程时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记述:

土地问和尚,你从北京来要到哪里去?和尚答:“扯匹茅草做滑竿――土地明白,说“噫”,抬弯呀:你从台湾来,路过哪点?和尚又说:小偷儿蹲檐脚――土地明白,说:“啊,拗门(澳门)……”这样问来问去,土地再说问和尚,带来哪些经典?和尚故意答不对题,乱答:菜油也经点、煤油也经点,桐油、猪油也经点,只有土地老儿的油不经点。

扫场在这样轻松搞笑的气氛中开始后才转入正题。土地和尚手执扫把边扫边念,念词多是一些扫除人间瘟疫病痛、祈保村寨安宁的吉语。把这个仪式完成后,众神入位,演了大半月的戏才算终结。富裕的屯堡人家还在地戏演出期间,请地戏班子去为自家开财门,这也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民俗活动,大致是主人家有子孙中举或家中建新宅等喜庆事,为了喜上添喜,热闹一番。二是农历七月半,鬼节期间,七月十四是屯堡人的一个重要节日,称为“供老祖宗”,这期间正是稻谷扬花的时节,故这一期间跳地戏称为跳米花神,时间一般三至七天,这一次跳地戏的仪式和正月间一样,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主要是企盼五谷丰登,演出期间更少不了为人家开财门的民俗活动。

地戏演出的剧本保持讲唱文学特征,通俗易懂、情节生动,内容比较单一,既没有谈情说爱的才子佳人戏,也没有清官断案戏,纯粹是屯堡人歌颂英雄人物的故事,一个剧本就是一部书。表演不分场次和生旦行当,由剧中人物边演边唱,表现的都是征南屯兵熟悉的军旅生活,和屯堡村民所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封神将军等。剧本为第三人称为主的叙事说唱体,唱以七言为主兼有五言和十言,通俗易懂口语化,说白部分是半白话。地戏演出的装扮、彩裙、背旗、战袍等色彩鲜艳,唱腔源于江西傩戏中的弋阳高腔,适宜表现地戏的战争主题。屯堡人的祖先把这一特殊唱腔融入了地戏,并随着屯田贵州延续下来,这曾影响京剧的重要唱腔在其它戏剧中如今已不存在,惟在贵州地戏中保存下来。

地戏演出的重要特征是演员头戴面具,面具俗称“脸子”,用丁木和杨木经过精雕细刻、上彩装饰,制成栩栩如生的地戏人物面具。面具造型分为老将、文将、武将、少将、女将,老将豁达、少将英俊、文将儒雅、武将威猛、女将妩媚,甚至对眉毛也有“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根线,刚烈人物如烈焰”的要求,嘴巴则有“天包地、地包天,不包天地两半边”之分。此外还有一些杂色面具,如老道和尚等。

地戏面具的制作经过截材、剖半、出坯、折面、上彩、装饰等6道工序后,作为工艺品就可进入市场销售,若作地戏演出用还要举行开光仪式。安顺一带有300多支地戏队,需要大量地戏人物面具,因此造就了一代代面具雕刻艺人。这些艺人相对集中在下苑、周官、东屯、西屯、旧州、蔡官等地,不少村寨的男女老少都从事面具雕刻工作,使安顺平坝一带成为名副其实的面具雕刻之乡。地戏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戏剧学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安顺地戏队曾应邀到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和台湾、香港等地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各国专家学者也纷纷到安顺实地进行考察和采风,称地戏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民俗――文化博览会

屯堡人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一年四季从不间断,按农历时节进行。正月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有贴春联、贴神像、跳神、玩花灯、群体性迎春等活动;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诞辰日;三月清明节祭拜祖先;四月初八“开秧门”、吃“乌米饭”;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是土地菩萨诞辰日。关于“六月六”节的来历,传说不一,或曰祭奠创造并传授水稻栽培技术的,或曰栽秧上坎,而庆贺,或曰纪念古代一对忠贞爱情的青年等等。每一种说法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清代《安顺府志》记载:“以六月六日谓之过小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村寨中,家家户户都要打米粑,包三角或四方五色粽子,有些村寨还要宰猪杀鸡敬祭神庙,祭祀祖先。屯堡中年男子聚集寨中,开怀畅饮,女子走乡串寨,探亲访友。青年则着节日盛装,寻一宽敞坡地,吹奏木叶、勒尤,弹奏三弦,拉二胡,举行对歌、丢花包等活动,结识意中人,尽情欢乐。老人则坐在古树底下,谈古论今,制定和监督乡规民约;“七月半”祭祖节(俗称“鬼节”),为祖先送“钱”送“物”;“放河灯”俗称“吃新节”,时间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先由一寨鬼师带领童男童女到附近田间地角进行采新,摘些成熟的谷物瓜果,挂放古树下,然后杀猪宰羊杀鸡,用整鸡、猪头、羊头、九串猪肉和二十四碗饭祭祀祖先和神灵。族人按辈分尊幼排列,跪拜祖先,鬼师口默诵,用竹鞭指五谷六畜教识,众人如学生状跟读。祭毕,放土炮、鞭炮进行扫寨、演摊戏、唱山歌、耍武术,寨老则用筛盛鸡、肉、酒,将栓有红辣椒和青蒜的竹杆插在田间地头,以示送祖毕。节间,还要举行放生活动,主要是野生动物及鱼类。今日安顺西秀湾子寨、平坝大狗场等村寨的吃新节最为隆重。送祖先返回华东老家;八月中秋节“拜月亮婆婆”;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牛王菩萨诞辰日,办“牛王会”;十一月冬至吃狗肉御寒;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

节庆期间屯堡村寨热闹异常,家家户户远客盈门,除了演地戏外,还表演花灯、山歌、唱书等。花灯演的多是家庭琐事和表达男女爱情,充满了生活情趣,深受乡民们喜爱。花灯表演者边唱边舞,唱腔有四季调、采茶调等,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唱腔,舞蹈动作有起步、走场、玩扇、玩帕之分。传统的屯堡花灯只有唐二和幺妹两名演员表演,他们在乐器伴奏下出场、走场、舞帕或舞扇。乐器伴奏停止后,唐二和幺妹一唱一和,不时打趣的语言,生动诙谐,常逗得观众开怀大笑。屯堡人的山歌如行云流水,舒畅悠扬,山水草木、鸟兽鱼龙、人情世故、情爱悲欢等,都可作为表演题材,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就是一首淳朴的山歌,承载着屯堡人轻松、活泼、坚忍不拔的性格。屯堡山歌一般是七言四句,有孝歌、佛教、盘歌、飘带歌、滚带歌、排歌、刁歌、结巴歌等;唱书是屯堡人了解历史、增长知识、接受教化的一种方式,十分大众化,易懂、易记、易传。

屯堡人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婚姻习俗也特别讲究,谈婚论嫁沿袭传统的礼仪,联姻开亲多为老亲且门当户对,很少与外界及其他民族通婚,某些姓氏之间也不能定亲。

建军节的习俗范文第5篇

节候表征

霜降是农历九月的中气。农历九月是古人信仰中司掌霜雪的女神――青女出现的月份。“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古人因此称九月为“青月”。同时,古人又以九月为“授衣”之月,《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句,“授衣”意为制备寒衣;唐人徐坚在《初学记》中也说“九月季秋,亦曰暮秋……亦曰授衣”,因此又以“授衣”代指九月。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霜降有“三候”:“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大意是说霜降这天,豺开始捕杀鸟兽,因为捕得多,一时吃不完,就陈列起来,如同人们祭祀时陈列供品一样;5天之后,草木枯黄叶落;再过5天,冬眠的动物开始蛰伏在洞穴之中。如果上述3种“候应”不能按期而至,则相应地就会出现武将不作为、阳气出现问题、百姓居无定所等异相。

除了上述物候变化,霜降节气来临之际,又是白雁飞来之时,古人称之为“霜信”。据宋人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记载:“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近代学者胡道静认为,白雁其实是一个独立的雁种,也即今人所说的雪雁。

古人诗文作品中也有关于霜降节气的物象描写。唐诗人颜粲有《白露为霜》:“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诗人写渚芦泛白,写篱菊自黄。唐诗人元稹有《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诗中描述云尽霜降的秋景,写野豺祭兽、重阳、鸿雁悲鸣等物象,最后收笔于重阳节饮酒的习俗,悲秋之情令人神伤。

农事活动

在古人看来,霜,丧也,物遇之皆凋亡,因此取名“霜”。霜和露是阴阳二气交接的结果:“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对于自然界的生物而言,霜和露的作用也不一样:“霜以杀木,露以润草。”民众以秋季第一次霜为“早霜”或“初霜”,以冬末春初的最后一次霜为“晚霜”或“终霜”。从春初“终霜”到秋季“初霜”的间隔,就是无霜期。霜降节气的到来,表示无霜期的结束,也意味着庄稼生长期的终结。

在浙江,“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如果不及时抢收,就会减产,谚语说“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事实上,各地农事节奏并不一样。在江苏一带,早在霜降之前稻子就已经收割完毕。据元人《吴门事类》记载:“吴俗以春分节后种、大暑节后刈者为早稻;芒种节后至夏至节种、白露节后刈者为中稻;夏至后十日内种、至寒露节后刈者为晚稻。”而在安徽武进,农谚讲“霜降到,呒老少”,意思是说霜降节气一到,田里的庄稼无论成熟与否都要收割了。

霜降节气里,人们还有其他的一些农事活动。东汉崔在《四民月令》中说:这个月人们要整理场圃,修缮谷仓、房屋、地窖,这是为贮存粮食等农作物做准备。民众也在霜降日占验天气和农事。据清代《杭县志稿》记载:“霜降无霜,廿日无霜”“霜降见霜,米烂陈仓;未霜先霜,米贩像霸王(言见霜主米贱,未及期主米贵)。”明人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也说:“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霜降无霜,碓头无糠。”

民间习俗

霜降节气里,民间还有其他的一些习俗活动。

俗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因此霜降节气里人们讲究进补,传统进补的首选则是吃肉。据清代《畿辅通志》记载:重阳前后,人们设宴相邀,谓之迎霜。宴席间食兔,谓之“迎霜兔”。在闽南地区,霜降这天人们要吃鸭子,俗语说“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鸭肉味甘、冷、无毒,补内虚,消毒热,利水道,并治小孩热惊痫等病症。”在广西玉林,霜降这天人们习惯吃牛肉炒萝卜或牛腩煲之类的补食。

除了吃补食,霜降节气前后也是柿子成熟的时候。在福建泉州,人们相信霜降吃柿子,可以防止冬季流鼻涕,俗语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同时,霜降节气前后,也是秋季蔬菜收获的时节,民众往往会腌制咸菜,以备冬季蔬菜淡季时食用。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霜降后腌菜,除瓜茄、芹芥、萝卜、擘蓝、箭干白、春不老之外,有白菘菜者,名黄芽菜,乃都门之极品,鲜美不减富阳冬笋。又出安肃者,每颗重至数十斤,为安肃黄芽菜,更佳。”

在广东高明一带,霜降节气里有儿童“打芋煲”的习俗。据清光绪《高明县志》记载:“霜降节将至,男孩子们聚在一起,捡拾瓦片砌成塔状,中间燃薪烧火。待瓦片烧红之后,把塔毁掉,把芋头放在里边煨熟,谓之‘打芋煲’。之后,每人手执两片瓦,一边以瓦片相击,一边向村外走去,口中念念有词,行至村外,将瓦片扔掉,曰‘送芋鬼’。”

旧时霜降这一天,军队要祭祀旗纛。旗纛是指古代军队所用的大旗,先秦时就已出现旗纛祭祀,称为l祭。《礼记・王制》中有天子将出征“l于所征之地”的记载,也即在驻军的地方祭祀。隋唐经学家孔颖达在疏文中认为,先秦l祭是祭军神黄帝或蚩尤,目的在于壮军威。古代军队的l祭仪式传承至后世,但祭祀的对象各代又有所变化:唐代祭祀黄帝、军旗;宋代祭祀蚩尤、牙旗(古代立于军营前的大旗,因竿上以象牙为饰,故称为“牙旗”);元代以人牲衅旗;明代各地卫所纷纷建旗纛庙,内设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等7个神位;清承旧制,雍正初年定三年一祭,并遣武员戎服致礼。

官兵祭祀旗纛,民众则以观看为乐,相应地也有一些习俗活动。据清光绪《苏州府志》记载:“霜降之晨,祭旗纛,人相诫无睡,听汛炮。”另据顾禄《清嘉录》记载:“(苏州)护龙街南北,观者如云,谓之看旗纛,能祓除不祥。俗于是夜五更,相戒醒睡,以听信爆,云免喉痛。或剥新栗置枕边,至时食之,令人有力。”

霜降日又是广西大新县下雷等地壮族民众的重要节日――霜降节,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关于节日的由来,民间有两种版本:一说,古时外敌入侵,攻州破府,毁灭壮人村寨。一对壮族夫妻岑玉音和许文英率领壮族子弟与敌人激战,击退了敌人,保卫了家园。他们胜利凯旋之日正值霜降节气,当地民众大庆3天,因此定为节日。又一说,岑玉音、许文英率壮兵到福建、广东沿海一带抗击倭寇,朝廷封他们为官,他们辞官不就,回归故里。因为大败倭寇是在霜降这一天,因此定为节日。据说,清代康熙皇帝曾封岑玉音为霜降神,并立一巨型照壁,照壁上刻其功绩,建八角钟鼓楼供奉玉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