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充分就业工作计划

充分就业工作计划

充分就业工作计划

充分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2001年总人口已超过10亿人,其中劳动人口超过4.05亿人。印度的人口年增长率1991年为2.03%,1998年为1.68%(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45页。),这意味着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人(劳动力参与率1997年为41.8%)(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161页。)。因此,就业问题是印度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印度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持续的努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印度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

独立50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印度经济仍然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就业问题仍然未能较好解决。印度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消除失业和向千百万无业者提供有报酬的就业机会。然而,50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这一目标未能实现。如1951年印度的失业人数仅为330万,到1990年已上升为2800万(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10页。)。这意味着在这期间印度经济发展未能吸收同期正常增长的劳动力,更不用说减少积压的失业人数。印度未能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起主导性作用的因素,一是人口及劳动力过快增长,超过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技术密集化趋势,导致经济增长加速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进一步加重了就业压力,使印度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失业问题的社会经济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影响之一是加重了印度社会的贫困问题。贫困问题是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严重而又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经独立后50年的发展,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全印度人口的比例仍然很大,例如,1992年这一比例为41.7%,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总数达3.548亿(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18页。)。据有关资料分析,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因此,解决就业问题与消除贫困问题是紧密相关的。虽然印度解决就业问题的效果并不理想,但50年来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付出的持续努力却不能说没有作用。如果没有长期持续的努力以解决这一问题,今天印度的失业和贫困问题会更加严重。

(二)印度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印度的就业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发展问题,它是由印度市场经济的欠发达所造成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加快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方面仅仅依靠市场经济运行的自发性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能动作用。独立以来,印度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重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和控制作用,把国家置于引导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政府一方面发挥“企业家”作用,直接参与并调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发挥经济调控者作用,通过编制实施经济计划,颁布法令、政策,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印度市场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注:参见陈继东著:《独立后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43页。)。可以说,如果没有50年来印度政府的这种双重作用,印度经济是不能取得显著发展和进步的。换言之,印度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就业压力,印度政府的促进作用功不可没。

第二,印度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从印度这一人口大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从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口大国的国情出发,印度政府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十分强调发展中小企业,发挥中小企业劳动密集的特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印度大规模工业化进程从“二五”计划开始,也就在这个时候,印度政府颁布相关政策,为小型企业保留了部分行业领域,不许大型企业参与经营,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亦显著增加,从1979~1980年度的670万人扩大为1997~1998年度的1670万人,增长约1.5倍(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88~198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84页。《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91页。),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第三,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强调控制人口增长规模,取得一定成效,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印度政府从“四五”计划开始重视人口问题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经过近20年的努力,印度的出生率已从1961~1970年的平均41.2‰下降为1981~1990年的平均32.5‰。印度人口增长率也相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从1971年的24.8‰下降为1991年的23.8‰,1998年估计人口年增长率为1.68%(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45页。)。人口及劳动力增长规模控制,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第四,大力推行各种就业计划,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减轻就业压力和消除贫困。

二、印度的就业计划及其措施

大力推行各种就业计划,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是印度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尽管这些计划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还有差距,但积极作用是应予肯定的。

(一)经济发展计划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失业和就业不充分是印度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一开始起,印度的经济发展计划就把实现充分就业列为经济计划的重要目标。

“三五”计划明确规定经济计划的长远目标:“最大限度地增加生产,充分就业,实现经济平等和社会公正,这些都是目前条件为人们所接受的计划目标。它们实际上并不是不同的概念,而是国家须致力实现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目标,这些目标没有哪一个能在排除其他目标的情况下实现,发展计划必须对所有目标给予均等的重视(注: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第一个五年计划》第28页。)。”印度经济计划的制订者认为,增加投资就会带来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加,因为当国民收入随着投资的扩大而增加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自动提高,就业便会扩大。因此,在印度的第1个五年计划至第5个五年计划中,虽然增加就业一直是这些五年计划的目标之一,但在每一个计划里却找不到为每个经济部门和地区所专门拟定的就业计划,以便一方面促进就业,另一方面增加国民收入。之所以出现这一弱点,在于计划的制订者未认识到只有在选择了适当技术的情况下,投资和国民产值的增加才能相应创造出更大的就业。其结果就是五年计划关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落空了,失业率随着一个计划接着一个计划持续增加。例如,“一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仅2.9%,失业人数为530万人;“二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上升为3.6%,失业人数增加为710万;“三五”计划结束时失业率进一步上升为4.5%,失业人数达960万(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50页。)。

“六五”计划在就业政策的序言里承认:“在就业方面,情况远远不令人满意。过去10多年来,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的人数大大增加。因此,我们的就业政策应当包括两个主要目标:通过提高有偿就业的增长率来减少就业不充分和减少通称为公开性失业的经常性失业。”“六五”计划开始时的失业总人数为1200万,“六五”计划预计在1980~1985年间将新增劳力3430万,计划新增就业3430万个,到该计划结束时的失业总人数仍为1200万。“六五”计划的就业目标总体上得到实现,到1985年3月第7个五年计划开始时,失业总人数为920万(注:但印度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失业总人数为1390万。见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52页。)。

“七五”计划改进了计划方法,在计划方案中列出了各部门设想的就业增长指标,并预计在该计划期内的4756万个标准人/年的就业总需求中,有4036万个可望得到满足,即就业年均增长率为3.99%,那么,到“七五”计划结束时的失业率将仅为2.1%,失业总人数为722万。但鉴于80年代期间,劳动力一直在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而就业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55%,因此,失业人数增加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

“八五”计划开始时印度的失业总人数为2800万左右。“八五”计划估计在1990~1995年间将新增劳动力3700万。因此,“八五”计划文件把该计划期间的就业增长率定为3%,以保证就业目标的实现。“八五”计划的前三年,就业人数增加了1878万人,这使1992~1995年的就业年增长达2%,但仍低于计划的年均增长率。“九五”计划把在增长过程中创造充分就业机会列为计划的一个基本目标,强调在高失业率和就业不足地区集中发展更多劳动密集型项目、部门和技术。同时,鉴于失业率很高和临时工不断增加,“九五”计划决定实施一个国家就业保障计划来增加穷人的就业机会。(注: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第九个五年计划建设报告》(1997~2002),转引自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8年英文版,第868~874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计划是印度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主要工具,在每个计划的文件中都把实现充分就业列为基本目标。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政策上的问题,前5个五年计划未对各部门、行业的就业增长作具体规划,而依赖于经济增长自动增加就业机会,其结果是导致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从第6个五年计划开始,计划文件对总的扩大就业目标进行了按部门的分割性规划,并注意发展劳动密集型项目来增加就业,收到了一定效果,有助于减缓失业压力。但是“七五”计划和“八五”计划中都存在就业平均增长率高估的问题,实际就业年均增长率不仅低于计划指标,同时也低于新增劳动力的年增长率。这样,印度失业的总人数仍在不断扩大。尽管有这种问题,但总的失业率未出现明显上升,还略有下降,应该说经济计划对扩大就业所做的安排和相应的努力是有成效的。总的看来,解决就业问题仍将是印度经济发展计划的一个长期目标。

(二)乡村发展计划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印度政府还通过实施各种乡村发展计划来增加就业,因为印度最主要的失业者分布在广大的农村。而要促进广大乡村的发展和消除贫困,给农村广大无业者或就业不充分者提供有偿就业机会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因此,印度从第4个五年计划开始,就陆续在不同地区,不同范围内实施了多种乡村发展计划,以促进增加就业。需要指出的是,乡村发展计划是一种综合性计划,它包括乡村和安全饮用水、道路设施建设等项目,还包括在乡村开展扫除文盲和进行技术培训、扩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等内容,而不仅仅是安排有偿就业。在此我们主要对乡村发展计划中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进行分析。

70年代初,印度政府设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制定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该委员会提出了农村电气化、修建公路和农舍及小型灌溉工程等方案,以缓解农村的失业和就业不充分。该委员会还建议,应当最优先实施农村服务中心的计划,因为该计划有助于向工科大学生和技术人员提供就业或自我就业的机会。在1973年该委员会的报告发表以后,印度政府为提供就业和缓解就业不充分而实施了以下措施:1.农村工程计划。该计划以修筑永久性民用工程为重点,以此来缓解实施该计划地区的落后状况。2.边际农和农村劳动力计划。该计划是对农村的边际农等贫困家庭发放专项贷款,使之用于饲养家禽、养鱼、养猪和从事园艺之类的辅助性行业,扩大自我就业。3.小农发展机构计划。该计划通过相应机构向小农提供专项贷款,帮助他们采用最新技术开发农业的精耕细作和多种经营活动,以此减少季节性就业不充分。4.综合旱地农业开发计划。该计划开展土壤保护、土地开发和水利等永久性工程。这些计划项目是劳动密集型的,据估算,每投资1000万卢比,就可为大约1.5万人提供就业,因此可为计划项目实施地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5.农村服务中心计划。该计划是向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文凭持有者自谋就业提供援助,帮助他们在农村建立车间,从事农业机械的安装、维修、设备和零部件供应等等技术服务工作。援助对象主要是机械、农业、电机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6.地区发展计划。该计划带有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性质,它涉及到在10个大型灌溉工程地区建设足够的公路、综合市场等基础设施,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也相应增加就业。7.为农村就业的现金计划。该计划对包括治理水土流失、小水利、土壤保护、造林、防洪、垦荒、养鱼业、饮用水和道路建设等各种劳动密集性和生产性的农村发展项目提供资金,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该计划规定,在每个区设立的一个项目要向100人提供在一年里平均持续工作10个月的就业,同时,与当地发展计划相一致,每个项目要生产具有耐用性的商品或建立永久性的资产。上述各种农村就业计划在70年代中期(即“四五”计划期间),仅中央政府就耗资17亿卢比,但效果并不显著,因为这些计划的缺点是“应急”性的和地区性的,缺乏总体规划和持久性。它们可以暂时性提供一些就业机会,项目完后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又恢复了。

1977年,印度政府所积累的缓冲储备粮达2000多万吨,印度的粮食自给基本实现。在经济学家建议下,印度政府制定了以工代赈计划,即用粮食来支付生活低于贫困线以下的人的劳动工资。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一是为农村地区的人们提供有偿就业的机会;二是增加生产和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新创社会财富,加强基础设施;三是利用过剩的粮食,开发国家的人力资源。该计划的实施方式是:政府用粮食来支付在该计划项目中就业的全部和部分人的工资。中央政府以粮食的形式分配给各帮政府,以资助邦政府承担的正在进行的计划项目或一些特殊项目的资金,并授权由乡村自治会之类的基层权力机构来具体实施该计划。

印度中央政府在1978~1980年间分配了270万吨粮食给以工代赈计划。计划实施的效果是:受益者中70%以上是劳动家庭和农村人口中的最贫困阶层;各受益家庭的收入增加了17.17%;就业总共增加约10.9%,每户就业的平均人日数从计划实施前的403个提高到实施后的447个;创造了一大批基础设施性的项目,以工代赈所占比重为60%。以工代赈计划的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印度政府决定继续在更大范围实施。从1980年10月起,以工代赈计划更名为全国农村就业计划,由印度中央政府发起组织并提供50%的援助。该计划设想每年为失业者和就业不充分者新增30~40亿个人日的就业机会,计划所包括的项目有:饮水井、社区灌溉井、村储水池、小型水利工程、农村道路、学校和乡村评议会议事场等基础设施。在“六五计划期间,中央和邦政府实际支出资金183.4亿卢比,全国农村就业计划共创造就业17.75亿个人日,实现了162亿卢比的拨款指标和15~20亿个人日就业机会的预期目标。“七五”计划的拨款指标为248.7亿卢比,其中由中央政府支出125.1亿卢比,邦政府支出123.6亿卢比,预计总共创造14.45亿个就业人日。据“七五”计划前4年的资料,1985~1986年度至1988~1989年度共支出294.0亿卢比,已创造了14.77亿个就业人日(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58页。)。可以说该计划的实施是较为顺利的。

印度政府还于1983年8月15日开始实施一个称为“农村无地劳动者就业保证计划”的新计划作为全国农村就业计划的补充。农村无地劳动者就业计划的资金完全由印度中央政府筹集。“七五”计划由中央部门提供174.4亿卢比资金,其目标是在此期间创造就业10.13亿个人日。“七五”计划前4年实际支出了241.2亿个人日。“七五”计划前4年实际支出了241.2亿卢比,共创造就业机会11.54亿个人日。

1989年4月28日,拉·甘地总理宣布实施贾瓦哈尔就业计划。该计划是由现存所有农村工资性就业计划合并而来,这也就意味着全国农村就业计划和农村无地劳动者就业保证计划为贾瓦哈尔就业计划所取代。在1989~1990年度至1993~1994年度的5年间,该计划总支出共1107.2亿卢比,其中用于小水利278.6亿卢比,占25.2%;用于乡村道路247.8亿卢比,占22.4%;用于村落和房屋建设166.0亿卢比,占15.0%;用于学校和社区场所86.8亿卢比,占7.8%;用于人工造林48.0亿卢比,占4.3%,其他项目280.0亿卢比,占25.2%。其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共建成水井44.7万个;村落49,478个:建房148万间;学校16.8993万所;乡村道路67.4万公里;饮水井48.9万个;村庄储水池32.9万个;人工造林65.5万公顷。(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版,第367页。)目前,贾瓦哈尔就业计划仍是印度政府所实施的主要的乡村就业计划。

(三)各种扶贫计划关于扩大就业的安排

充分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计划生育工作;问题;对策

在当前新时期,现代企业不仅经营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经营管理方式和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长期以来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更重视经济效益,而对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一直较为忽视,部分企业在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往往是走过场,为了应付检查而采取弄虚作假。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新时期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也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一、新时期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计划生育思想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

在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中,计划生育思想工作是其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只有做好企业计划生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确保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但在当前很大一部分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中,并没有对计划生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对计划生育工作认识不全面,觉得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可有可无,由于重视度不够,所以在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也较少,这就导致企业计划生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是形式主义,从而对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传统工作模式与现代规范化管理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一些较为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开始进行应用,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也开始加快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通过HNWIS系统、WIS系统的应用,可以对企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基本信息及计划生育工作管量水平进行充分的反映。但在当前我国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中,管理人员素质、服务设施及工作模式等都无法与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进度相适应,传统的工作模式与现代规范化的管理之间存在着矛盾,从而对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三)实际工作水平和考核制度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而且所有内容都制定的严格的考核标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计划生育政策及计划生育管理通常都是由几个领导进行决定,这就导致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更多时候做的是表面工作,并没有严格的执行考核制度,实际工作与考核制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计划生育指标都是以政策生育率作为核心指标,这也是企业计生工作实际水平的直接反映。但在企业计生工作中,采取硬性的指标来确保任务的完成,对于完不成任务的则会受到惩罚,严重者还会被免职。这就导致企业计生工作为了完成任务而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所上报的数据是一年好过一年,但这与实际工作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二、提升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

在新时期,企业应该充分的认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努力找出计划生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并将其作为以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内容,进一步做好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目前,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主要面临严竣的挑战,一方面,随着企业的改革,企业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企业员工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一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职工的要求,通常给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企业应该不断的创新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方法,不断的摸索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建立科学的计划生育管理体系,建立全新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方法,把社会发展、环境、资源、人口增长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此服务于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保证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二)推进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制的改革

在当前新时期,社会人口不仅流动性增强,而且开发性也逐渐增加,在这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及人口转变的新形势下,在现代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传统的以管控为主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无法当前新时展的需求。计划生育工作应该积极的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以扩大职工的需求为目标,不断的提高服务质量,把育龄群众和职工对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当做衡量自身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标准,努力创建企业计划生育事业的新环境。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推进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进程,目前,企业常用的管理制度包括育龄妇女管理制度和项目部管理制度。企业通过建立育龄妇女婚育档案来对育龄女职工的生育状况进行掌握,同时根据档案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督促已婚女职工进行节育,并定期对女职工进行检查,有效的避免计划化生育的情况发生。对于育龄妇女,需要保证其能够享受到妇科病普查免费服务。企业需要定期组织计划生育主题,动员企业未婚和已婚女职工参加优生培训,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组织企业女职工学习和计划生育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及外出参观学习等,从而使其意识到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对于企业女职工中的育龄妇女,需要从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关怀,做好晚婚晚育及母乳喂养的假期待遇落实工作。

在项目部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劳务工作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分级管理,建立规范的流动人口管理卡片和台账,保证所有项目的全面性和清晰性;掌握所有员工的婚姻、生育以及节育情况,不能雇佣没有婚育证明的流动人群,对于外来流动职工,应该先检查其是否具有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如果没有则应该督促其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然后坚持“社区服务、居民自治、单位负责、属地管理”的管理政策,严格的把好企业计划生育关;建立专门的计生部门,计生部门应该协调社会力量,为职工提供生活、生产以及生育服务,帮助职工解决计划生育的困难以及后顾之忧,保证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三、结束语

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而且计划生育工作与教育、就业和社会和谐等诸多问题息息相关,所以需要企业在不断的提高计划生充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服务质量的提高,为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做好企业计划生育工作,为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治敏.如何做好基层企业计划生育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3(16).

充分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计划预算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形成的结果本身,而在于其计划预算活动的过程,预算管理的实质不在于预算书的编制,而在于预算流程的有效运行。

企业要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使资源的配置与运用更加合理有效,首先需要弄清预算管理的性质、功用和价值。

预算是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用来帮助组织机构管理资产和计划资本需求。到20世纪60年代,预算开始用于过程管理和管理业绩评价。今天,预算主要用于制定战略和运营目标、监控战略的执行和管理业务过程。

但预算管理本身的功用和价值却是不确定的,并且不是肯定积极的,以至美国GE公司前CEO韦尔奇说:“预算是美国公司的祸根,它根本不应该存在。制定预算就等于追求最低业绩,你永远只能得到员工最低水平的贡献,因为每个人都在讨价还价,争取制订最低指标。” 预算,可以说是每个CFO的基本功课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号称“世界第一职业经理人”的韦尔奇如此深恶痛绝呢?预算到底有何是非功过呢?

其实韦尔奇的上述观点如果不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中的特定表达的话,就是有失偏颇的一己之言。预算是什么?预算其实就是计划――关于财务资源配置与运用及其效果估量的计划。如果韦尔奇上述论断成立,那岂不是计划管理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了吗?

我们知道计划管理的实质就是要为即将到来的工作,预先做出必要的准备和安排。人们之所以需要计划,乃是因为未来的不可知。同样的道理,人们需要预算也是因为人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因为计划和预算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计划和预算动态的基本性质。所以说计划预算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形成的结果本身(计划预算书),而在于其计划预算活动的过程。

一、中国企业预算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笔者职业经历中服务过的企业,以及所见所闻的相关信息来看,在中国的企业中,实质性开展预算管理的企业十分有限,真正有效进行预算管理且获得成效的企业,则更可谓凤毛麟角。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计划管理流于形式

很多企业计划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形成一部计划书,这样的计划管理必然导致计划工作为计划而计划,计划与实际往往相距甚远,计划的工作要素与实际的工作要素往往脱节,甚至南辕北辙。不切实际的计划管理存在,就使有效的预算管理失去了基础。预算管理不仅因此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有时甚至使预算本身都难以有效地进行,更不用说管理和管理的有效性了。

2. 缺乏必要的组织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那些实行计划预算管理的企业,预算管理往往成为企业财务部门的事,并且一般都纳入财务会计管理范畴。这样的体系必然导致两方面问题的产生:

其一是权威性问题。预算说到底是企业的资源配置与运用的管理工作,牵涉到企业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在进行预算时,必须得到企业每一个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这就需要必要的权威予以保障。预算管理与计划管理一样,是企业全局性的行为,而不是企业的某项具体职能,因此,预算管理不可能由企业的一个具体职能部门胜任实现,起码是不可能有效胜任实现。

其二是技术性问题。预算的价值和作用是建立在“资源-工作要素”的对应基础之上的。我们知道,财务会计是一种规范的报告制度,它的功能是通过一系列格式化的财务数据处理,以反映企业的运行状况和效果。所以财务管理的口径――科目设置是公共性的。而企业的工作要素却是高度个性化的。所以,从财务会计角度入手进行预算管理,根本不可能获得真正有效的助益,更不可能获得真正有效的效果。

3. 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会计支持

管理会计的管理口径是与工作要素高度对应的,科目设置是高度个性化的:其反映的资源配置、运用状况和资源运用收益,直接反应了所对应的工作要素的投入和产出状况。因此,管理会计才可以成为有效的预算管理的基础。可是在很多企业,实际上都没有系统有效的管理会计职能系统,有的也都局限于局部或具体范围。没有系统有效的管理会计支持保证,是难以进行充分有效的预算管理的。

4. 缺乏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程序

有效的预算管理必然建立在以下三个流程的有效运行基础之上,这就是预算编制流程、预算评审流程和预算执行控制流程。

前面我们曾经说到,计划和预算的价值和作用不在于计划和预算本身的结果,而在于计划和预算形成的过程。因此,预算管理的实质不在于预算书的编制,而在于预算流程的有效运行。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以形成的预算文本为蓝图,照本宣科地去进行预算管理,那才真是韦尔奇说的完全没有用的预算,价值和作用均为负的预算。遗憾的是,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大多进行的都是这样的预算。因为我国的企业家很多都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企业因此还没有形成相应的预算管理流程,更谈不上这些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了。

二、预算管理的功用和价值

前面我们曾经说到,计划和预算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其形成的过程,而不在于其形成的结果。人们之所以需要计划与预算,乃是因为人们无法确知未来。

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计划管理的过程实际就是企业对其自身资源和能力的认识过程,也是企业对其所处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自身所处位势的认识过程,还是企业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和运用资源、如何充分有效运用自身能力、如何有效改善企业自身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如何有效改变企业在环境中的位势使自己能够处于更有利地位的过程。所以说,计划管理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因为不论是企业的资源,还是企业的能力;不论是企业所处的环境,还是企业在环境中的位势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任何企图欲将其固化的努力,都将是注定无效的,也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计划的过程实质就是企业智能化活动的过程――这才是积极而有意义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所谓预算其实质就是资源(通过货币形式表达)的计划管理,本身就属于计划管理范畴――可以谓之为发展的计划管理。但在企业管理传统中,由于财务管理的客观存在,使企业货币管理普遍地集中于财务管理这一职能(主要功用和价值属于控制范畴的职能)之中,从而将原本属于计划管理范畴的预算管理,更多地纳入了控制管理范畴的财务管理,使预算的功效和价值受到极大的限制和约束。

我们知道,在没有预算配合的计划中,计划管理是局限于工作要素的管理,在计划的经济性方面,更多地只能停留在定性的方面,其追求的管理目标更多地局限于效率。只有在计划中进行了配套的预算,才能使计划管理从工作要素性的管理发展到工作价值性的管理;才能使计划管理从定性管理发展到定量管理;才能使计划管理的目标从追求管理效率发展到追求管理效能。

计划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没有计划,任何管理都无法有效进行,任何管理者(包括那些管理大师)都无法对企业实施有效管理,因为计划为管理提供依据和标准,所有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活动都是以这些依据和标准进行和开展的。计划与企业管理如此重要,在计划管理中有着充分作用和价值的预算的功用和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遗憾的是我们的企业家和广大经理人,很多人对此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三、有效的预算管理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阻碍和约束预算管理功效发挥价值作用的主要因素有:计划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组织,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会计系统支持和缺乏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流程。要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就要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地解决好上述问题,要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要发挥预算管理能动的积极作用和功效价值是不可能的。但仅仅解决好了上述问题,也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在企业内部针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理念倡导,贯彻和对应的工作知识培养、劳动技能训练。尤其是理念,几乎可以说一切管理要想获得有效的成果,没有先期的理念先导,是难以想像的。当然,系统而充分的沟通,更是有效预算管理不可或缺的前提。

1. 有效的组织

因为预算管理同计划管理一样,是企业活动中的一项持续的存在,没有有效的组织支持和保证,是不可能持续有效地进行预算管理活动的,也更不可能充分有效地发挥预算管理的功能和效用,以实现预算管理的价值。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预算是计划的一部分,相对于传统的计划而言,也可以说预算其实是一种发展的计划。所以有效的预算管理组织,主体上应该是复合于企业的计划组织体系之中的,但也应该有其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发展的计划管理职能,那就是管理会计系统。

2. 管理会计系统

因为财务会计是一种公共的核算报告系统,其科目的设置是由国家分行业统一设置的,与企业实际业务的配合支持度极其有限,因此直接用财务会计进行预算管理,不仅技术上存在客观的困难,实际的效用也必然极其有限。实际上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功能效用,更多地在企业活动过程中起到事后总结作用,很难实质性地参与企业活动的事前管理,即使活动过程中的管理效用也是十分有限的。

管理会计则不然,它是企业自定义的核算报告系统,其科目的设置完全可以对应于企业实际活动项目和要素,这样就使财务管理进入企业活动的前期决策,过程控制也就变成了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会计是发展了的财务管理――控制职能向计划职能发展的管理。所以运用这个系统来进行预算,服务于预算管理,不仅技术上可行,实际的效用也十分有效。

欲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充分运用管理会计职能配合支持预算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前提。

3. 健全的预算管理工作流程

因为预算管理同计划管理一样,是企业活动中一项持续的过程,没有有效的预算管理工作流程的支持和保证,是不可能持续有效地进行活动的,也更不可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功能效用,实现其管理价值。

预算管理工作流程,不论是预算编制流程,还是预算评审流程或预算控制流程,主体上都应该与计划管理流程相对应契合(包括管理层级、口径、责任关系与责任人,以及周期等等方面)。笔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实际的处置,就是将预算书嵌人计划书、决算书嵌入绩效评估书,与计划管理的不同仅限于汇总与处理的渠道不同而已。这样进行预算管理,基本不需要额外的管理成本(特别是时间成本),实际效果也不错(需要强调的是,企业的CFO仅仅是企业预算管理的职能责任人,而不是预算管理的责任人,同计划管理一样,预算管理的责任人应该是公司CEO)。

四、困难及其解除

1. 技术方面

由于在企业存在与运行的活动过程中,影响因素浩繁,预算科目与之一一对应实际是非常困难的,可能也不一定是必须的。因此有效的预算管理,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科目设置的合理性问题。如何既化繁就简,又充分有效,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取舍的难题。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仅凭财务部门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这需要充分有效的沟通,相关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实际上要真正有效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在具体的技术层面是很难实现的,这需要企业高层协调,更需要企业高层通过评估予以抉择和提纲挈领的指导。

2. 协调问题

主要是管理会计系统与财务会计系统之间的配合与支持问题。因为二者都是通过货币为载体,对企业资源的配置进行分析,为资源配置结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的优化途径和方法提供建议;因为二者都是通过货币为载体,对企业资源的运用进行分析,为资源运用的有效性提供评价;因为二者都是通过货币为载体,对企业资源的配置与运用的效果进行分析,为资源配置与运用效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供评价和建议。而二者进行这些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却不尽相同,因此完全可能出现在对同一个活动(行为或事件)进行分析评价时得出不一致的意见或结论,甚至可能完全相左。面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企业高层一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客观性的,价值性的),二是要充分维护不同系统的尊严和权威,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运用自己的方法,通过自己的途径,自主地得出自己的意见和结论,而不能过多地进行干预,更忌讳具体的褒贬。

还有就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问题,企业的同一个活动(行为或事件),在财务会计上的反映与在管理会计上的反映可能有所不同(处置科目的不同,导致描述形态的不同),甚至在具体的财务事务处理上也因为标准和程序的不同,而造成工作秩序上的紊乱。要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企业财务负责人的有效协调,是问题解决的充分保证。

3. 价值问题

这样的问题在现实中可谓屡见不鲜,当一个预算周期结束时,必然出现下述三种情况之一:一是超预算;二是完成预算;三是未完成预算。出现情况一时,有人会责之管理失控;出现情况二时,有人会置疑预算管理的真实性;出现情况三时,又会有人斥责预算编制的不严谨……简直可以说预算管理几乎不会有导致人们满意的结果出现――导致对预算管理功用价值的置疑,对预算管理存在的必要性置疑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现实企业管理中,如非情势所迫,管理者们是不愿意主动给自己套上预算的枷锁的。即使勉强进行了预算管理的,也更多的是停留于作秀层面――定性的、纲要式的,其实质是臆造的预算,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积极意义的,即没有达到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

还有就是预算本身的权威性与企业活动客观实际需要可能的冲突,这种冲突的缓解与协调,直接决定预算管理的功用和价值,制度性权威与实事求是解决问题,本身就是管理者永远要面临的问题――可以说平衡这组矛盾的能力,决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这组矛盾解决的有效性,决定管理的有效性。

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对预算管理的价值性认识的偏差:对具体预算结果重视过度而形成本本主义。这是对预算管理价值本末倒置的认识。照本宣科,按图索骥的预算管理,不仅难显管理之功,更可能导致控制桎梏之过。

正本清源,正确认识预算管理的功用价值,是有效预算管理的前提。在对预算执行的评价和控制时,应该更多地侧重于合理性和有效性,而不应该更多地拘泥于预算书本身。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有效的预算管理,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有效的管理效果――使企业资源的配置与运用更加有效,使企业获得稳定与发展。

充分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退休金会计;权责发生制;劳动报酬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有关部门预计我国的人口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2050年老龄人口将上升到全国人口的28%以上。当前,我国以约占世界5%的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着世界20%的老人。提供真实、完善、及时的会计信息,满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需要,对解决我国比发达国家还要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退休金会计的概述

(一)我国退休金会计的定义

退休金会计亦称养老金会计,是反映退休金资产、基金、负债和成本等事项的会计处理及报告程序。退休金的会计处理视退休办法而定。

对退休金性质的理解主要有二种观点:

一是社会福利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企业职工在职时领取工资得到报酬,这是按劳分配的体现;职工退休后领取退休金则是一种社会福利,是对剩余价值的分配。这种观点体现在会计处理上,就是将退休金作为费用列入“营业外支出”,且在平时不计提,只是在实际发生支付时才加以确认。我国原来实行的职工退休工资制度就是典型的社会福利观点,而对职工退休工资的会计处理就是根据这种观点来进行的。

二是劳动报酬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退休金是职工在工作期间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职工在职时领取的工资,只是其劳动报酬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就递延到了退休以后作为退休金领取,因此,退休金是递延的劳动报酬。随着对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劳动报酬观这一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1985年12月颁布的87号准则(FAS87)中就明确支持这种观点,并要求公司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退休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即公司在员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期间,除支付工薪外,还要及时计提这部分递延的劳动报酬,计入当期成本,同时确认为负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并按照递延报酬的程序对退休金进行会计处理。

(二)我国退休金计划概述

退休金计划指一种企业和职工之间关于职工退休后退休金支付的协议,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时,按协议上规定的方法,计算给付一定的退休金。企业将退休金计划作为其对职工工资报酬计划的一部分。目前我国采用“多层次”的退休金计划,在会计处理上实行规定受益计划和规定缴费制相结合,即在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中的社会统筹部分实行规定受益制,而在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中的个人账户部分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实行的是规定缴费制。但我国尚无退休金会计准则规范退休金会计处理,故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有利于更好地完善我国的退休金会计制度。

二、我国的退休金会计处理模式

(一)企业基本退休金费用的会计处理

当期退休金的计提作为“统账结合”的基本退休金,企业只需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加养老保险有关费用之和的一定比例提取拨付给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企业每期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拨付的基本退休金,只需在提取时计入当期损益,列入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也可考虑借鉴国际惯例,设置“退休金费用”账户,专门核算计提的退休金费用。对以前年度基本退休金的补提。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在制度转轨时期,对职工以前年度的基本退休金如何补偿。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有足够的资金运转,同时为了维护职工享受正当的基本养老保险权利,就应该对职工以前年度的基本退休金进行补充计提。至于补提的资金来源及方式如何,补提多少,补提的基本退休金如何计入成本费用等,是个复杂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企业补充退休金费用的确认

企业补充退休金由企业按国家规定,在按时足额缴纳基本退休金后,根据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由企业与职工共同协商确定退休金的补充方式、待遇标准、发放形式及经办机构等。我国企业补充退休金的给付形式是规定缴费制,补充退休金费用也应按规定缴费制来确定。企业为补充退休金个人账户的供款,一般按照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对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可以规定较高的供款水平。因此企业各期应确认的补充退休金费用通常就是当期应计提数。如何对补充退休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我国还没有明确规定。然而企业的补充退休金计划属于半强制性的,它不同于强制性的基本退休金计划,如果对补充退休金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做必要的引导与约束,一些企业就可能巧立名目,以给职工计提补充退休金费用之名,故意转移收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三、对我国退休金会计处理改革的建议

(一)关于退休金性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企业股份制改革与科学管理模式的引进,应把退休金的“社会福利观”逐渐向“劳动报酬观”转变,把退休金理解为递延工资;因此,在企业的会计处理中,退休金由营业外支出,向企业的当期成本转变。同时由于考虑社会稳定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的贡献,世界各国会计界普遍接受企业有义务为职工提存退休金,现行退休金会计核算也是建立在此观点的基础上。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退休金是职工在工作期间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职工在职时领取的工资,只是其劳动报酬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递延到了退休以后作为退休金领取,因此,退休金是递延的劳动报酬。随着对这一问题讨论的深入,劳动报酬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1985年12月颁布的87号准则(FAS87)中就明确支持这种观点,并要求公司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退休金费用进行会计处理,即公司在员工为本公司提供服务的期间,除支付工薪外,还要及时计提这部分递延的劳动报酬,计入当期成本,同时确认为负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并按递延报酬的程序对退休金进行会计处理。我国理论界关于退休金的性质也有过争论。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普遍持社会福利的观点,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讨论退休金的性质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退休金的劳动报酬观最终将得到理论界的认同。

充分就业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设计;收集;决策;规划

中图分类号:S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人力资源的战略计划

战略计划主要是根据企业内部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来制定出一套几年计划,一般为两年以上。但同时还要注意其战略规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在制定战略计划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国家及地方人力资源政策环境的变化

这包括国家对于人力资源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于人才的各种措施,如国家各种经济法规的实施,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以及地方对于人力资源和人才的各种政策规定等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必定影响企业内部的整体经营环境,从而使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政策也应该随着有所变动。

2、企业内部的经营环境的变化

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必须遵从企业的管理状况,组织状况,经营状况变化和经营目标的变化,由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根据依据以下原则,根据企业内部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1安定原则

安定原则要求在企业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积累经营成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应该以企业的稳定发展为其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2.2成长原则

经营成长原则是指企业在资本积累增加,销售额增加,企业规模和市场扩大的情况下,人员必定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是为了企业的壮大和发展。

2.3持续原则

人力资源应该以企业的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增长,并保持企业的永远发展潜力为目的。必须致力于劳资协调,人才培养与后继者培植工作,现实中,企业的一时顺境并不代表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具有长远目标和宽阔的胸襟,从企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协调好劳资关系,做好企业的人才再造和培植接班人的工作。

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必须是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战略就是联系企业整体战略和具体人力资源活动的一座桥梁。

3、人力资源的预测

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以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而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计划,为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避免制定人力资源战术计划的盲目性,应该对企业的所需人才作适当预测,在估算人才时应该考虑一下因素:

(1)因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紧缩而所需增减的人才;

(2)因现有人才的离职和退休而所需补充的人才;

因管理体系的变更,技术的革新及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所虚的人才。

4、企业文化的整合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培育企业的价值观,培育一种创新向上,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必须充分注意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保障企业经营的特色,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和组织行为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延续性,具有自己的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国外一些大公司都非常注重人力资源战略的规划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松下的“不仅生产产品,而且生产人”的企业文化观念,就是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体现。

总之,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充分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充分协调,并揉进企业文化特色。

二、企业人力资源的战术计划:

战术计划则是根据企业未来面临的外部人力资源供求的预测,以及企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的预测,而根据预测的结果制定的具体方案,包括招聘,辞退,晋升,培训,工资福利政策和组织变革等。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有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计划后,就要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术计划,人才的战术计划一般包括四部分:

1、招聘计划

针对人力资源所需要增加的人才,应制定出该项人才的招聘计划,一般为一个年度为一个段落,其内容包括:

计算各年度所需人才,并计算考察出可有内部晋升调配的人数;确定各年度必须向外招聘的人才数量;定招聘方式;寻找招聘来源。

对所聘人才如何安排工作职位,并防止人才流失。

2、人才培训计划

人才培训计划是人力计划的重要内容,人才培训计划应按照公司的业务需要和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及公司的培训能力,分别确定下列培训计划:

(1)新进人才培训计划;

(2)专业人才培训计划;

(3)部门主管培训计划;

(4)一般人员培训计划;

(5)人才选送进修计划;

(6)考核计划;

一般而言,企业内部因为分工的不同,对于人才的考核方法也不同,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一般企业应该根据员工对于企业所作出的贡献作为考核的依据。这就是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计划要从员工的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制定。譬如市场营销人员和公司财务人员的考核体系就不一样,因此其在制定考核计划时,应该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绩销考核计划。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工作环境的变动性大小;工作内容的程序性大小;员工工作的独立性大小。

(2)绩效考核计划做出来以后,要相应制定有关考核办法,一般有以下主要方法:员工比较法;关键事件法;行为对照法;等级鉴定法;行为锚定法;目标管理法。

3、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