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电气化专业 电子硬件课程群 研究

【分类号】S24-4;G642

课程群指具有相同内容或者内容具有承接的课程的有机结合或是几门能够互相促进的课程构成的有机群体。结构紧凑、内容合理的课程群能够为专业提供更科学、更高效的教学平台,亦能够为专业的发展提供整合的教学资源,同时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国内很多高校在开展特色课程群构建方法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3]。

农业电气化是将传统的农业工作方式与电气、控制、信息等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专业,其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特点,这就决定了专业的发展既要涉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知识,又不能像电子信息专业那样过于专注信息类的专业内容,专业中电子信息类知识广度更为重要[4-6]。农业电气化专业课程中的电子硬件类课程,对于专业发展至关重要,电子硬件类课程融合,构建适合农业电气化专业的电子硬件课程群,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专业的需求,在知识的广度上对学生进行拓展,同时整合课程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本文以农业电气化的三门核心电子硬件课程: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为例,着重论述了电子硬件课程群的构建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一、核心电子硬件课程群建设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

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三门课均以了解电子硬件的构成,掌握硬件基本设计原理,理解硬件设计原则,学习硬件设计方法为目的。课程中均涉及到了处理器、寄存器,寻址方式,数据处理等电子设计的基础知识,且具有前后承接的特点,三门课具有构建统一课程群的可能性。授课内容方面有雷同的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感受相近,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对三门重要课程进行融合构建电子硬件课程群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电子硬件课程群建设思路与方法

构建电子硬件课程群以培养学生电子硬件综合设计能力为目标,着力打造完整的学生的完整的电子硬件知识体系,利用统一课程群的知识进行农业电气化系统中电子控制硬件的设计、开发、及基本原理的教学。电子硬件课程群的融合构建思路以实际设计中的流程为导向,对三门电子硬件课程进行有机重构。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主要针对电子线路的选型、设计、分析、绘制、检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从实际硬件开发设计的流程来看,应作为课程群的第一部分。只有掌握了电子线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才能对后续课程中的单片机、嵌入式系统课程中的硬件仿真部分进行正确的原理图设计,而在设计电子线路时要掌握芯片的硬件I/O接口信息,硬件寄存器的基本连接方式,故将后续课程中的硬件方面的接口内容,放在这一部分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硬件的电子线路设计方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主要针对51级别单片机的设计进行讲解,应作为课程群的第二组成部分。为保证与后续内容稳固衔接,程序设计时应全部使用C/C++复杂语言讲解,将面向对象的硬件程序设计思想渗透到教学中,摒弃传统的汇编语言和C语言,重点强化包括“.h/.c”编程模式、typedef、ifndef与define等面向对象的编程习惯,使学生掌握此类编程方法,为嵌入式系统程序设计打基础,强化I/O口、LED、LCD、键盘等硬件基础部分模/数电路层面知识的讲解,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嵌入式系统是课程群的第三组成部分,该部分承接前面的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内容,着重在嵌入式系统独有内容的讲解。由于嵌入式系统设计体系复杂,设计层面方面包括bootloader设计,硬件线路设计,软件开发设计等多方面,在有限的本科课程教学体系中,应将嵌入式系统视为“高阶”单片机系统进行讲解,这样既能承接前序的课程内容,又不至于使学生在学习中无所适从,将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系统进行对照学习,重点在嵌入式系统的原理部分,嵌入式系统的三重抽象程度的编程、嵌入式系统的晶振的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软件部分则完全使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讲解编程过程。由于有前面知识点的基础,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嵌入式编程的学习状态,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实验课开设方面,打通原来的课程实验,从电子线路设计,接口设计,程序编写到硬件调试全过程进行实验,使学生对课程群中的全部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知识的融合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三、农业电气化电子硬件课程群构建效果展望

通过对农业电气化专业电子硬件类的三门课程的融合,构建电子硬件课程群,以统一的授课模式,对电子硬件课程群进行1-2个学期的连续讲授,按照统一的教学规划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的教学规划,打破培养方案、实验教学方案之间的限制,能够为学生构建具有整体知识体系结构和技能提供保障。此类课程群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满足r业电气化类的交叉学科培养要求,能够培养出知识面广、知识体系完整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农业电气化专业课程群建设模式的成熟,根据学科的特点还可以考虑构建知识结构的横向融合课程群,将不同学科门类的课程进行融合,培养出知识复合层次更加丰富的农业电气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范文第2篇

1培养规格和目标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简称EDA技术)是现代电子设计领域的一门新技术,它以计算机软件为工作平台,融合微电子、计算机、现代电子理论等学科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应用能力和现代电子技术的设计方法,提升电子、电信类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开始,把“计算机辅助电子设计和分析、仿真(PROTEL、EWB、EDA)等软件的熟练使用”纳入学生培养的核心技能之一,为本地区电子设计行业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了一批从事电路绘图与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制版技术人员、电子设计自动化工程师助理和小型电子企业技术应用与设计人员等高技能人才。电子设计自动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面向电子设计自动化应用能力和现代电子技术的设计方法,提升电子、电信类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电子设计行业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电子电路绘图与PCB设计及制版技术人员、电子设计自动化工程师助理和小型电子企业技术应用、技术革新与设计人员等。

2培养的内容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工作过程导向”理念来开发构建培养电子设计自动化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即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到相关企业的工作岗位调研岗位职责,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归纳汇总技能培养的典型工作任务;把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引领到学习领域的课程,构建实施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遵循学生认知学习、职业成长两方面规律,对学习情境进行设计,形成特色课程。依据培养的目标,走访苏州市工业园区、高新区内飞利浦、诺基亚、华硕、三星等著名企业,基本明确电子设计自动化工作岗位的职责。在此基础上,重构电子设计自动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工作结构和知识结构,归纳汇总出十大典型工作任务:电子电路原理图设计绘制,电子电路PCB设计绘制,电子电路PCB制作,CPLD开发工具的使用,CPLD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CPLD的时序逻辑电路设计,CPLD的图形输入法设计,CPLD设计的VHDL语言实现,CPLD设计的仿真、下载和调试,综合CPLD应用的设计实现。根据归纳汇总出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基本电路、元件为基础,到电子CAD技术(Protel电子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起步,再到电子电路的仿真设计、PLD(ProgrammableLogic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最后是EDA综合应用及开发技术的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硬件到软件、从实物验证到数字仿真的课程内容体系,形成电子设计自动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

3培养实践

3.1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实现教学过程特色化,教学建设精品化

课程的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综合采取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利用电子设计软件平台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基于网络的电子设计、仿真、验证等教学环境,增强教学效果。通过4年的建设,课程链中的课程已建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含实训),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的教材分别获省级、院级精品教材建设立项,并于2009年12月正式出版使用。

3.2课程教学案例化,实训内容产品化,实战内容项目化

电子综合设计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教学、综合实训和项目实战3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途径实现。学习内容以产品、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课程链中的模拟电路是以生活中的典型产品如整流器、助听器、楼道感应灯、手机充电器等作为内容载体;电子CAD课程、电子装配与工艺、EDA技术课程分别以电子元(部)件、单元(功能)电路或较小应用系统案例为内容载体;电子综合实训、EDA实训以出租车计费器、多功能数字钟、交通灯控制器和频率计等产品为载体。实战内容主要通过参与各类具体的科研项目实现,包括学生主持申报的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3项和教师主持、学生参加的项目1项。

3.3技能培养过程标准化、职业化

课程链中的课程都有与职业资格高级工种相容的课程标准(大纲),课证融通,教学基本要求是电子高级工,设置以任务引领型为基本取向,以工作本位学习和岗位职责范围为主要形式,内容教学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力求做到理论融于实践,动脑融于动手,力争实现所学与所用零距离。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EDA技术 高职电类专业硬件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应用 作用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硬件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石,硬件技术的发展推进了整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高职电类专业教学中,硬件类课程一直是整个教学的核心主干课程,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器件、新组件、新概念及新的分析方法不断涌现,硬件类课程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根据EDA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经验,论述了EDA技术在高职电类专业硬件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主要探索EDA技术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性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

1.EDA概述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平台、以EDA软件工具为开发环境、以硬件描述语言为设计语言,以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为实现载体的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过程。它可以实现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及优化,逻辑布局布线、逻辑仿真。完成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编程下载等工作,最终形成集成电子系统或专用集成芯片。EDA 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电子系统设计的工作量和难度,降低成本,同时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使用能够大大减少系统芯片的数量,缩小系统体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EDA 技术已经成为电子系统设计的先进手段。

2.硬件类课程融合EDA 技术的必要性

2.1硬件类课程融合EDA 技术是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的电子系统将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片上复杂系统,系统设计人员将成为集成电路的主要设计者。但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职电类专业有关计算机硬件课程仍沿用传统课程模式,课程教学内容上仍比较注重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没有考虑硬件课程之间彼此存在的内在联系。在设计方法上仍习惯使用电路图来描述系统的连接关系,停留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上,不适合复杂的、规模大的数字系统的实现。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和EDA 技术的出现,数字系统功能实现及系统的设计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改革和整合传统的教学内容,将EDA 技术引入到硬件类课程的教学中,建立硬件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阶段性的模块化、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建立新的硬件课程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硬件系统设计能力就十分重要和必要。

2.2硬件类课程中融合EDA 技术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

目前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性价比的不断提高和开发软件功能的不断完善,在涉及通信、国防、航天、医学、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和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电子系统设计工作中,EDA 技术的含量正急剧上升,各行业对自己的专用集成电路的开发研制需求日益迫切,因此非常有必要把EDA 技术引入到硬件类课程中,培养学生适应现代数字系统设计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其今后就业或创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EDA 技术融合到硬件类课程的方法

3.1重构科学的课程体系。

将EDA融合到硬件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当今先进的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开拓视野,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另外,用EDA软件平台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冲破了孤立地理解、学习软件和硬件的思维模式,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高职电类专业硬件类课程对应用EDA技术的全过程要统筹考虑,整合成为科学的课程体系。为此,我们以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应用为最终目标,以能力培养为宗旨,重新构建了高职电类专业硬件系列课程体系。在该系列课程体系中,以“硬件技术基础”和“EDA技术”为基础主干部分,以其它几门课程为应用和提高部分,形成了一套系列化的硬件教学体系。该系列课程从体系结构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系统层和应用层。在该三层体系结构中,基础层为“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它们是硬件系列课程的技术基础,是必修的前续课;在系统层中,以硬件技术基础和EDA技术课程为主,辅之以配套的实践性课程,是硬件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课程;应用层中,主要以EDA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核心,设置了“数字系统设计”、“单片机技术”等课程,且每门课程都配有相应的实践性环节。

3.2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

传统的课程体系是电路原理―器件―硬件搭试―制作样机。引入EDA技术后的新的体系应是电路原理―仿真―实验制作。对分立器件的阐述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低,部分教学内容在课程之间应进行重新划分或缩减,如数字电路中脉冲电路可划归模拟电子。对于高职电类专业的整个EDA教学过程来说,还应分层次确定目标。专业基础课作为第一层次,通过EDA教学达到的目标是分析为主,设计为辅。相关课程设计和部分专业要上升到第二层次,即以设计为主。毕业设计作为第三层次,要求全面地掌握EDA工具,最终要达到“留板(PCB板)”或“流片(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的水平。

EDA技术使每门硬件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都应作一定的改变。如电路原理课程,电路分析中技巧性的解题方法可不作要求,令师生头痛的复杂性难题可由仿真软件去解决,教学的重点完全放到电路的一般原理、定理、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上。教学内容变化最大的是数字电路课程,PLD技术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程内容,使得该课程的重点由分析转为设计,不仅涉及硬件,而且涉及软件编程,使软硬件设计高度渗透,紧密结合。

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大体相当于过去的“微机原理”、接口技术等课程,但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不以某一个计算机为背景,而是集中阐述各计算机共同的基本原理,特别注重系统的概念和接口的设计,并不断增添关于新技术的内容,使教学体系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在原来介绍的单片机的原理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增加了嵌入式系统的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单片机原理、单片机测控系统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三大模块组成,使学生对当前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及应用有所了解。“数字系统设计”课程主要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出发,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数字系统设计的工程应用实例。在这些课程中,都涉及到硬件系统的设计,在设计我们应充分应用EDA设计方法,把EDA技术融合到相应的硬件系统设计中去。

3.3加强EDA教学实验环境建设,改革教学和实验手段。

3.3.1硬件类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工程性、实际性很强,因此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近年来,高职电类专业硬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进展缓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3.1.1从实验教学内容看,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实验的开设上,只考虑了增加实验学时,增大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比例,但这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3.3.1.2从实验平台建设来看,一方面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对高职电类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这类专业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其中尤以投入相对较大的实验教学条件的匮乏更为突出。另一方面是以某门课程为对象建设的实验环境无法最大化利用;平台的局限,严重制约了该类专业的发展,成为人才培养的瓶颈。

因此,利用EDA技术,改革高职电类专业的实验模式,研究硬件类课程之间的关系,设计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起决定性作用。

3.3.1.3EDA技术可以将那些分散的硬件类课程有机地连接起来,构建涵盖硬件课程的阶段性、层次化的、系统的实验体系。具体可构建如下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为基础层实验,涉及常用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包括功能验证型实验、一些常规的设计性实验等。第二层次为系统层次实验,能够实现硬件系统的各种组成部件或整机系统,追求硬件系统结构的优化和性能的提高,培养学生进行性能分析和测试的能力。第三层次为应用层次实验,主要完成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的设计和软硬件综合设计,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开发和运用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任务调度和管理,最终设计出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

3.3.3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学习了相应的硬件类课程后,就可以采用EDA技术,自行设计与本课程相关的电路,通过此过程,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将得到极大提高。将EDA技术的应用贯穿于硬件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3.3.3.1EDA技术的应用是高职电类专业硬件体系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通过设计的描述、软件仿真和时序分析,学生可以深化所学的硬件知识,更透彻地了解这些硬件的功能和结构,起到硬件体系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作用。

3.3.3.2解决了硬件设备台套数紧张与学生规模日益扩大之间的矛盾,由于EDA技术的特点,学生最初完全可以在计算机上借助EDA工具完成设计输入、编译、仿真和综合,最后再到实验台上进行编程下载和验证。在实验平台上,学生能够完成涉及多门硬件类课程的实验。采用这种模式,不需要很大的实验室,也无须与学生规模相配套的实验设备,实现了硬件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3.3.3.3有利于随时更新硬件实验内容,开设自主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硬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实验装置无法紧跟其发展,而借助于EDA技术,教师可以跟踪先进技术的发展,把EDA技术融合到其他硬件课程中,多开设一些自主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不仅如此,EDA软件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他们感兴趣的电路来,而不会受客观条件的约束,使学生能够应用EDA技术完成硬件的原型设计,也可进行设计工具方面创新课题的研究,这无疑对培养创新性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4.结语

EDA技术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可阻挡的科技诱惑走入我们的教学,并为开放性实验室建设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辅助手段,EDA技术必将给学生以极大的创造空间,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通过EDA技术和硬件系列课程体系融合的实践,我校培养的学生也受到人才市场的欢迎。EDA技术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理念,特别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高职院校,必须抓住当前大好时机,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培养学生、锻炼学生,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正伟等.EDA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夏益民.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发展对电子类专业教学的影响.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242-246.

[3]谢云等. 现代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指导.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93-220.

[4]田建艳,夏路易. EDA 支持下的电子技术教学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54-55.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试验设计 数据处理 教学方法 探索

化工、材料、环境和食品等专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需要通过实验来寻找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这些实验的影响因素多,内部机理很难摸清。如何通过科学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来减少试验次数同时获取最可靠的信息,是每个工程技术人员要面对的问题。《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是本校大三年级高分子专业的选修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试验设计方法合理地安排实验,科学地分析和处理实验所得数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与本专业其他的基础课不同,被认为是一门较难学习和掌握的课程、针对实用性强、学习困难的问题。下面我对有关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与高分子专业的其他课程不同,它隶属于统计学,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该门课程又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相应的统计软件和计算机软件为工具,如Excel、Origin、正交试验设计助手和Datafit等。此外,大量的实例贯穿整个课程始终,这要求学生应该在化工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学习本门课程。

2.教学内容的优化

2.1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专业性

前面提到《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隶属于统计学,其中有部分内容涉及公式和定理的推导。学生在大学一年级通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了避免重复教学,对这部分内容不着重强调。本门课突出的是高分子专业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本着实用性和专业性的原则,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将理论知识简单回顾,对所要掌握的内容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明确领悟教学内容。

对所用教材中的实例进行选择,挑选与化工、材料等专业知识相关的具体实例。因为有些数据处理方法要根据专业知识、实际情况来分析。通过这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实例,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扩充,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本课程相结合的途径方法后,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懂得了利用试验设计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

2.2合理地规划教学内容

对于高分子专业的学生,《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选修课,只有36学时,在较少学时和较多内容的情况下,课程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试验设计部分,主要讲授试验设计的几种方法。二是试验数据分析部分,包括试验数据的误差分析,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在讲授的时候,要把两部分结合起来。按照教材,具体内容包括:误差的基本知识;单因素优选法;方差分析法;正交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直观分析;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正交试验设计中正交表的灵活运用;回归分析;均匀试验设计。有关显著性检验的知识会在方差分析中讲解。三是介绍部分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主要就是Excel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在所选教材中被列在最后一章。正交试验设计是本专业的重点,数据处理有相关的软件:正交试验设计助手。

3.教学方法的创新

针对工科大学开设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上,重要的还是在实践的应用。因此这门课程应该选择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有关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手段,李延伟[2]等人也做了探讨。

3.1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该课程涉及大量的数据表格的演示,应该采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地表现数学公式的动态性,图形和动态变化的表示法在许多推理过程中明显地优于文字和符号的表示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复杂的过程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节约板书时间,拓宽知识面,扩大课堂信息量,用最有限的课时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3]。多媒体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的板书模式,虽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在摒弃其过时落后因素的同时,对其合理成分应当重新加以审视和适当应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当有些课件上内容无法在课堂上表现时,板书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成为多媒体教学有利的助手。

3.2考核向实践倾斜

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在综合成绩中占很大的比重。由于该课程是专业选修课,在开卷和闭卷考试的选择上,考虑到计算量大,需要查阅相关附录,所以一直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也有弊。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想对考核方式做出如下调整。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地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只有通过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后才能逐渐被掌握,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高分子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因此,学生在校期间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分子专业的学生接触的专业课有基础的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和聚合物加工原理等。课程设计也是本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实践课,化工类大学本科的课程设计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自己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各物料参数,选择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经过多方面的比较和分析,选定最合理的方案,最后将所选择的工艺流程、主要反应仪器,以及车间布置等用图纸表达出来。

将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的考核方式我们可采用课程报告的形式,而课程报告又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即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验有机地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具体的操作就是在课程结束时布置课程报告,课程报告分成几个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每组学生自行分析、讨论。如同课程设计,教师给定题目,学生按照要求和所学知识设计,然后开展实验,得出实验数据。最后以实验报告的方式上交,要求有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数据处理结果。根据报告的完成情况,给出考核成绩。

4.结语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应注重方法的传授,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自发展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其科学研究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共同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红,黄海东.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农机化研究[J],2004,(2):266-267.

高分子化学课程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 “虚实结合、三位一体” 立体式 项目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29-02

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教学设计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教学以模拟和验证为主,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学生很难真正产生企业工作的职业技能、真实感受和应变能力;以知识为本位,注重传授科学知识和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较好地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上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影响了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满足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

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弊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对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进行改革,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网络贸易活动能力、网上创业策划能力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设计,基于完整的职业行动和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序化教学内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的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设计实现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

二、“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校企合作,设计双线并行的课程项目。课程团队与行业企业深入研讨、密切合作,在教学设计上确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体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内“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和课外“网上创业策划”两个全真项目双线并行的课程项目,把项目运作所需知识和技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把课堂教学与岗位操作有机结合,项目实施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过程,实现对学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网络贸易活动能力和网上创业策划能力三项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项目为课内项目,以真实企业――广西南宁正海商贸公司的电子商务应用为背景,要求学生为该公司设计电子商务应用的策划方案。课内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一起完成,项目的实施涵盖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满足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网上创业策划项目为课外项目,要求学生选择校企合作企业产品或自行选择产品,在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上进行网上创业策划。课外项目由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项目的实施是课程能力目标――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的迁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能力。

(二)根据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和序化教学内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体系,基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真实工作流程,创设真实企业背景下的教学情境,序化教学任务模块,使课程设计更加贴近企业应用。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项目要求学生能够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和目前的网络营销环境,以团队为单位,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进行方案策划(包括行业调研分析;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及建站方案选择;电子商务安全方案、资金流方案、物流方案设计;网站注册备案等),撰写可操作性强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书。具体如表1所示。充分体现电子商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思路,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学生对电子商务项目规划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分阶段分层次地将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理论、方法、技术融入其中,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前瞻性。

(三)依据课程设计理念,创新“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的立体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使用“三位一体”教学系统开展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虚实结合,仿真全真并用,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实践。

“三位一体”是指以使用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实验平台、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网站、淘宝网站等)和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三种教学系统有机结合的模式开展项目化教学。“虚实结合”是指虚拟仿真和真实全真实训平台结合应用。具体来讲,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融人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仿真电子商务教学软件(即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实验平台),模拟电子商务企业业务流程,建立具有虚拟现实效果和仿真实训效果的教学环境。利用该平台,学生可进行认知性电子商务应用操作训练,通过仿真环境下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过程进行业务操作,切实感受现代电子商务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和业务走向,真正认识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和职能,为从事真实的电子商务应用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应用互联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真实企业项目背景完成课内项目的实践操作训练;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正海商贸公司、广西南宁梭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构建“天天来店”工作室,结合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在校内营造真实的电子商务工作环境和完整的电子商务体验环境,通过公司化的运作机制吸引和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电子商务项目的策划、运营和管理工作,完成课外项目的实战操作训练,实现学习与工作情景一体化。具体如图1所示。

(四)采用项目教学五步法组织课程教学。在每一项目教学中,课程采用五步法进行组织设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深度融合,即提出任务-讨论学习-应用训练-成果展示-评价提炼。具体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