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范文第1篇

各指标的数据来源如下: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对一些不容易获得数据的指标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或者对其进行相似指标代换。具体操作如下:反映经济结构的指标中,外贸依存度用货物进出口总额/GDP计算得出;外资依存度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GDP计算得出反映劳动效率的指标中,全员劳动生产率用GDP/就业人数计算得出。反映资本效率的指标中,外资利用效率用外资企业上交税额、外资企业成本利润率以及外资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代替。反映管理效率的指标中,流动资产周转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代替,总资产周转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人与平均总资产之比代替,库存率用产品销售率代替。反映技术效率的指标中,全要素生产率根据模型Y = AL"扩求得,全要素生产率A= YlL"KR,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用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人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人之比代替。反映资源效率的指标中,土地效率用单位GDP建设用地以及农作物复种指数代替。反映环境效率的指标中,废气排放达标率用二氧化硫去除率代替,废水排放达标率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代替,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率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代替。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新中国历年统计资料汇编,其中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活力、劳动效率指标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资源效率、环境效率指标数据来自环境统计年鉴,管理效率指标数据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技术效率指标数据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二)全国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基于上述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和测度方法,利用1985-2013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统计测算。由表2可知,全国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均值为0.419,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处于一般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综合评价指数由0.210提高到0.677,即经济运行由中低效率状态提高到中高效率状态,总体呈上升趋势。

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985-1999年,综合评价指数在0.2-.4之间,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中低效率状态;2000-2009年,综合评价指数在0.4-0.6之间,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一般效率状态;2010-2013年,综合评价指数在0.6-0.8之间,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中高效率状态。

1.全国生产效率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由表2可知,生产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为0.264,表明我国生产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生产效率从0.093提升到0.572,即从低效率状态提高到一般效率状态,总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1985-2007年间,生产效率评价指数一直在0.4以下,表明在此期间,生产效率提升比较缓慢,一直处于低效率和中低效率状态之间;2008-2013年间,生产效率评价指数在0.4一0.6之间,说明生产效率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其原因在于在2008年之前,除经济规模、管理效率评价指数达到一般效率状态之外,其他二级指标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在2008年之后,经济规模、劳动效率、管理效率、技术效率评价指数增加较快〕

从生产效率的七个二级指标看,由表2可知,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活力、劳动效率、资本效率、管理效率、技术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336 ,0.218 , 0.329 , 0.087 , 0.180 , 0.334 , 0.170,表明我国劳动效率、资本效率、技术效率处于低效率状态,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活力、管理效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各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数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如图2所示。其中,经济规模评价指数从0.024提升到0.914,由低效率状态上升到高效率状态;经济结构评价指数由0.071提升到0.288,由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低效率状态;经济活力评价指数由0.309提升到0.315,处于中低效率状态;劳动效率评价指数从0.005提升到0.321,从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资本效率评价指数从0.135提升到0.213,即从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低效率状态;管理效率评价指数从0.308提升到0.424,从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技术效率评价指数从0.155提升到0.271,从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低效率状态。总体而言,1985-2013年,我国经济规模在持续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劳动效率、资本效率、管理效率、技术效率在逐渐提高。

2.全国生态效率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由表2可知,生态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为0.604,总体上处于中高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生态效率评价指数从0.351提高到0.803,即生态效率从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高效率状态,如图3所示。其中,1985年处于中低效率状态;1986-1998年为一般效率状态;1999-2012年为中高效率状态;2013年为高效率状态。其原因在于自1985年以来,环境效率提升较快。

从生态效率的两个二级指标看,由表2可知,资源效率评价指数、环境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578和0.610,分别处于一般效率状态和中高效率状态。从1985-2013年,资源效率评价指数从0.473提升到0.610,由一般效率状态提升到中高效率状态;环境效率评价指数从0.326提升到0.842,由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高效率状态。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如图3所示〕

(三)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结果及比较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480 ,0.403和0.372,表明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经济效率总体处于一般效率状态,西部地区经济效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中部、西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85-2013年,东部地区经济效率评价指数从0.264提升到0.750;中部地区经济效率评价指数从0.202上升到0.681 ;西部地区从0.198上升到0.648,经济运行均从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高效率状态。

1.三大地区生产效率评价指数比较分析

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生产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284 , 0.258和0.256,表明三大地区生产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略高于中部、西部地区。1985-2013年,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生产效率评价指数依次从0.105 , 0.098 , 0.088提升到0.584 ,0.596 ,0.590,表明三大地区生产效率由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一般效率状态,与全国生产效率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东部地区生产效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七个二级指标看,对于经济规模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369 ,0.319和0.306,表明三大地区经济规模总体上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对于经济结构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295 ,0.181和0.159,表明东部地区经济结构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中部与西部地区处于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对于经济活力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332 ,0.329和0.325,三大地区相差较小,经济活力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

对于劳动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130 , 0.081和0.044,三大地区劳动效率总体上处于低效率状态。

对于资本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204 ,0.172和0.157,表明东部地区资本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中部与西部地区资本效率总体上处于低效率状态。

对于管理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373 ,0.329和0.291,表明三大地区管理效率总体上均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对于技术效率评价指数,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值依次为0.220 ,0.143和0.137,表明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效率状态,中部与西部地区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低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

2.三大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比较分析

1985-2013年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均值依次为0.672 , 0.583和0.549,表明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总体上处于中高效率状态,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效率总体上处于一般效率状态,且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高于全国生态效率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中部、西部地区生态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1985-2013年,东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从0.420提升到0.912,生态效率由一般效率状态提升到高效率状态;中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由0.330提升到0.788;西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指数由0.368上升到0.737,中部、西部地区的生态效率均由中低效率状态提升到中高效率状态。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现状;优化

一、产业结构相关概念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按照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进行现状分析。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也包括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服务业。

二、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平稳,并逐步放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2014年占GDP总值的9.1%。第二产业增长快速,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占GDP的比重最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的贡献仅次于第二产业,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并于2012年占GDP的比例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第二产业占GDP总值的43.1%,而第三产业占到47.8%,超出第二产业不到5个百分点。

(二)三次a业内部存在问题

1.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下降,但其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不会改变。农业和牧业在农业总产值内部占比最大,最近几年有下降趋势,随着交通运输变更加便利以及物流系统的快速发展,内陆地区对海鲜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渔业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将会增加。

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首先,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率低,占将近40%的人口只创造10%的国内生产总值。其次,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率低,每年经中央和省级部门鉴定的农业科研成果约为1万项,但其中可用于推广的只有30%,与部分发达国家的90%以上的推广率形成巨大反差。最后,互联网与农业尚未深度融合,比如如火如荼的生鲜电商,比如方兴未艾的农业互联网金融。

2.工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工业存在的问题频频暴露。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特别是钢铁、煤炭等资源性行业,冲击着实不小。《中国智慧矿山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52.4亿元,同比下降4.2%。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88.6亿元,同比下降62.6%。

在采矿业处于萎靡的阶段,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也不容乐观。当前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从高增长时期的10%以上下降到目前6%的水平,已经低于GDP的增速。这里既有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供给和需求错配也是重要的根源。我国工业产品的质量、性能还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和企业升级的需要,巨大的国内有效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造成了“海外购,,及产品品牌形象不佳等问题。

事实上,我们也已经看到建筑业总体下行的态势,以房屋建筑为主的建筑企业,新签合同出现下降,部分已经签署的合同要么推迟开工,要么停工。钢铁、煤炭、水泥、玻璃行业已经长期产能过剩,这些行业出现大面积的企业亏损,在同一时期,建筑企业的日子似乎要好得多。从长远看,建筑业产能过剩将在所难免。

除此之外,第二产业还存在区域产业结构雷同、受困于“价值链”低端、资源环境压力大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3.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如今服务业的产值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约70%,一些服务业发达的国家的这一指标甚至接近80%。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快速上升的经济地位迅速成为各国在寻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关注的焦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部门投资的增长,尤其是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同时,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入,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将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将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第四季度起,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第三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拉动为3.5个百分点,与第二产业持平。吸纳就业能力高居三大产业之首,2014年就业人数为31364人,远高于第一产业22790人,第二产业23099人。在制造业和能源产业下行压力巨大的背景下,服务业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美国是世界上服务贸易竞争力最强的国家,强大的服务贸易实力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健康发展。在改善其国际收支和促进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服务业中,美国的现代服务业又一枝独秀,占全球现代服务贸易较大比重。我国第三产业内部,传统低层次服务业占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不足30%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三、产业结构优化思路

针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各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及调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提升农业的规模操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加强农业生产、科研、推广的协作。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的背景下,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发展现代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提高我国农业经营效率、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优化传统产业供给结构

首先,化解绝对过剩,淘汰供给绝对过剩的行业,重点治理钢铁电解铝玻璃水泥等绝对过剩行业。引导结构性过剩产业的优化升级,不断挖掘有效需求,进一步提升技术手段,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不断优化传统产业供给结构。当然,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要配套的就业政策,更不能忽视需求侧改革。尊重市场,并以透明的方式制定规则。让市场在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

(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各国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美国以新能源驱动产业新格局,欧盟通过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发力,日本采取持续高效产业政策引导长期需求和未来产业布局。我国也应该在发展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传感网、物联网、信息网络产业中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四)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大力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业在结构和供给总量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服务业潜在的需求一直没有被有效地释放。促进现代服务业,高附加值的生产业和生活业优化升级。今后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售后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产品设计。以及生活业,养老健康服务,饮食调理服务,医疗用药服务,娱乐健康服务。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份额转移;分享增长;区位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影响——基于份额转移分析法

收录日期:2013年5月27日

一、引言

经济的发展主要包含总量与结构两方面,而总量的增长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状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增长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变化的过程。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之一,而经济的增长将导致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充分认识中部六省产业结构与其经济增长现状,对促进中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运用份额转移分析方法,从产业结构角度考察其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竞争力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部地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中部地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更加有效振兴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理论简介

1、份额转移分析方法。1942年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提出,其后经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等人进一步发展的份额转移分析方法,是一种产业区位或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用来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该方法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可以分解为分享增长量与转移增长量之和,其中,分享增长是指目标区域(本文为中部六省)在某一时期以背景区域(本文为全国水平)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所获得的增长量,该部分反映了目标区域经济增长在标准区域中所占的份额,是测定各地区经济增长偏差的标准参数。该法在揭示区域与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区域经济未来发展主导方向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主要分析指标。以Ej0和Ejt分别表示j区域在0时和t时的总产值,E0和Et分别表示背景区域对应时段的总产值,Eij0和Eijt分别表示j区域i产业在0时和t时的总产值,Ei0和Eit分别表示背景区域对应时段的总产值,则有:

(1)分享性增长量Nj=Ej0×(Et/E0)-Ej0;

(2)结构性增长量Pj=∑[(Eit/Ei0)-(Et/E0)]×Eij0,若区域专业化部门是背景区域经济中的高速增长部门,则Pj>0,否则Pj

(3)区位性增长量Dj=[Eijt-(Eit/Ei0)]×Eij0,一个具有区位优势的区域,其Dj>0,否则Dj

(4)转移性增长量Sj=Pj+Dj,如果区域实际增长率高于背景区域的平均水平,那么区域总转移增长量为正,否则为负;

(5)区域总产值增长量Gj=Ejt-Ej0=Nj+Sj

由此得出:分享增长贡献率Hn=Nj/Gj×100%;结构性增长贡献率Hp=Pj/Gj×100%;区位性增长贡献率Hd=Dj/Gj×100%。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文章选取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的l99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和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后的2004~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样本,以l998年、2004年为基期,2003年、2010年为报告期,分别对样本进行份额转移分析,并进行对比,找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变动状况,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出表1、表2、表3、表4。(表1~表4)

1、中部六省的分享增长量呈现递增趋势。由表1和表3可以看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六省的分享增长量都较大,表l中除了山西的分享增长量低于1,000之外,其他五省的分享增长量均超过了l,000;表3中六省的分享增长量均超出l,000,特别是湖北和安徽均超过2,000。充分说明这些地区的经济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获得了较大增长。同时,中部六省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其结构增长量和体现竞争优势的区位增长量均为正值,分别为481.82和1.75,总转移增长量为483.56。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后,六省结构增长量减至-254.74,区位增长量上升至427.72,总转移增长量为172.98,低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的水平,这是由于结构增长量较之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有较大幅度下降所致。

竞争力方面,中部地区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整体区位增长量由1.75跃升至427.72,表明区位因素对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较大影响,第二产业竞争力因素影响尤为显著,说明中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基础和工业原料基础。第一产业的区位增长量由之前的-399.46上升至61.44,表明中部地区正在逐步发挥其耕地广阔、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的区位优势,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相对应,第三产业的区位增长量由之前的360.29下降至-57.59,说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第三产业在实施后相对全国而言衰落了,第一、第二产业的优势相对全国而言有所增强。

2、具体来看,各省的情况大相径庭。首先,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湖北、河南、山西三省的总转移增长量为正,说明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长快于全国比例增长量,其他三省则相反。正转移增长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多的省份是河南,达到695.52,是中部总转移增长量的143.83%,表明l998~2003年河南省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和中部比例增长量,增长优势较志其余五省比较明显。负转移增长量最多的是安徽,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分量的负推动效应(-215.14)和竞争力因素不足(-116.90)的双重影响,说明安徽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建设方面的不足和不力,因而有必要得到加强,要采取措施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其长三角辐射地的有利区位优势,创造竞争力以取得中部崛起的有利地位。

3、对比4表可以看出,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后,六省分享增长贡献率都较大,说明都在很大程度上享受了全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尤其是江西和安徽两省前后的分享增长率均超过100%,说明两省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全国经济推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后,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河南55.04%,山西31.42%,湖南1.48%,江西-21.62%,湖北-57.18%,安徽-88.51%。六省中,河南省占据东西与南北交通要道,与山西并列属于黄河中游经济区,具有丰富的煤炭、水能资源;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属于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是我国水稻、棉花等农作物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深加工基地。表明中部六省有其自身区位优势,但安徽、江西两省并未表现出来,这也是今后两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1]于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M].党建出版社,2004.

[2]吴风庆.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偏离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2.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高新才.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吴殿延.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9-0051-04

块状经济(Massive economic)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的一种产业集中、专业化极强的,同时又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群体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块状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平台支撑不力等问题也逐渐显现。推动传统块状经济的转型提升,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区域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般理论认为,块状经济具有地域的集中性、要素的根植性、企业的关联性、生产的专业性等特征,其转型升级可归结为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型与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附加值能力的提升。就此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全球价值链理论(Global Value Chain)、技术创新理论(Technical Innovation)、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等多种视角进行了研究。结合已有的理论成果,本文着重从实证角度,考察国内典型区域推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做法(见表1),分析和归纳其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转移一般生产环节,发展特色总部经济

块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人力成本上升、土地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引导块状经济中的企业将一般性成产环节转移到人力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产业配套相对完备的其他地区,使作为块状经济“头脑”的企业总部和作为“身体”的生产基地在物理空间上分开,这样既能以较低的成本价格取得信息、人才等战略资源,又能获得转入地的土地、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常规资源,实现两个不同区域的资源在块状经济中的优化配置,依托区域块状经济培育特色总部经济的趋势逐步呈现。

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台湾信息产业集聚地新竹,受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和环境承载等因素的影响,将大量的信息产业生产环节转移至大陆长三角和珠三角,成功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新竹逐步成为中国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和“龙头”,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中心之一。又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加工制造为主的珠宝企业开始发迹于深圳罗湖区水贝,目前已经有超过3 000家珠宝企业及珠宝配套企业集聚于此,形成了“世界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水贝”的局面。但近年来,随着地租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生产加工制造企业陆续搬迁出去,水贝珠宝产业链逐步向研发设计、展示交易、品牌经营等产业链高端延伸,目前已有超过80%的“深圳珠宝”区域品牌成员企业入驻,并拥有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金丽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水贝玉器批发市场等众多高水准、专业化的大型珠宝展示交易平台,奠定了深圳作为中国珠宝之都的地位。

某种意义上来说,块状经济是没有“围墙的园区”。要推动块状经济的转型发展,必须始终注重塑造自身高端化的特色优势。加快发展特色总部经济,推进主导产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推进块状经济相关资源的整合,是形成块状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基本原则。

二、针对性地嫁接外资,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块状经济完全依靠内生增长和自我更新,已经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少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把土生土长的块状经济放到国际化的背景下,通过“嫁接”外资来做强和提升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从而实现产业的突围和升级。由于不同块状经济所拥有的产业属性以及产业发展程度的不同,在嫁接外资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

一种是拉长型嫁接。例如,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嘉善第一大块状经济——以胶合板为主、占全县产值达30%的木业发展速度开始趋缓。为保持木业块状经济的先发优势,嘉善通过多方努力,引入了国际家具业的龙头企业——台升家具。该项目的引进,带动了家具、化工、五金、包装、玻璃等10多家配套外资企业的进入,意味着嘉善木业块状经济的产业链得以拉长,从而促使嘉善木业向国际家具制造中心发展。另一种是补缺型嫁接。从1997年开始,海宁大量引进国外各类先进经编设备,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经编产业生产基地和市场集散地,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40%。但在原材料提供、经编产品后整理等关键环节上,海宁本地企业显得力不从心,这严重削弱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此,海宁将弥补产业链弱项作为引资的重中之重,并成功引进专门生产经编布原材料的项目,从而大大改善了经编产业链中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总而言之,无论有多少种版本,块状经济“嫁接”外资的关键在于,利用块状经济极强的技术吸收和低成本生产组织能力,实现外资的本地化。这个过程也是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实现产业融合的过程,两者分别居于产业链中的不同位置,互为配套,外资对提升当地产业链竞争力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引导块状经济发展

专业市场是块状经济起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想实现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变,最终必须依靠市场,通过大量企业的衍生与扎堆而形成。当前,生产能力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产能过剩必然带来产品价格下跌、库存上升、企业利润减少和亏损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此时,通过完善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建设,缓解产品的销路问题,无疑是很有效的途径。

在此方面,义乌是一个典型。义乌的块状经济多数是在商品交易市场的带动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即是“以商促工”的结果,并无先发优势可言。而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义乌又不失时机地推动传统市场的改造提升。一方面,积极运用电子商务、连锁配送、信用交易等方式扩大经营,努力推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另一方面,加速发展公证、咨询、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业,逐步实现专业市场从交易平台到服务平台的质变。正是通过商品交易市场的这种先导作用,为义乌块状经济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拥有40万余种交易商品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而专业镇经济发展的广东,也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比如,佛山市乐从镇建成首个“部级电子商务试点镇”,中国塑料网、家家易、中国国际家具网、中国家具之都网等迅速发展起来,近八成企业都加入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引发了乐从钢铁、塑料、家具三大专业市场经营模式的重大变革。2011年,乐从实现了70多亿元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由此可见,专业市场对块状经济的带动效应非常大,可以使市场信息、产品制造、销售渠道、服务产业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传统领域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加快完善与块状经济相配套的专业市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集聚信息、物流、金融、营销等各种生产资源,是促进块状经济转型提升的重要基础。

四、龙头企业带头引领,推动技术创新升级

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低水平重复竞争突出是块状经济的通病。块状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提高块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区域内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和发展。因此,引导和扶持块状经济龙头骨干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创新型企业,对引领和带动块状经济内企业、产业的技术创新,加快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面对国内外纺织品服装市场激烈竞争,上海纺织提出了“科技与时尚”的发展理念,实施科技先导,确定了走高端纺织之路。在这一思路引导下,由龙头企业上海联吉合纤公司成功地研制开发出葆莱绒保暖纤维新品,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随后,该纤维品牌先后与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上海东纺科技进出口公司、上海三枪(集团)公司、上海幸福纺织印染公司等企业进行相关产品开发,以市场化方式把纺织产业链连接起来,形成以葆莱绒为核心的新专利集群,从而推动上海纺织产业的提升。又如,在认识到代工的局限性以后,深圳电子信息行业的民营企业开始持续自主创新。华为、中兴通讯等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主流标准的制定,在国际市场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华为在全球123个行业标准组织中担任148个领导职位,中兴通讯已加入了70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获得NGN、光传输、信息安全、网关及3G终端等领域的国际标准起草权席位。这些技术创新直接服务于企业,同时又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使技术创新成果影响到周边的中小企业,深圳信息产业集群的全球竞争力也由此得到提升。

由此可见,在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的同时,还应加快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实施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努力形成龙头+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发展模式,以点带面,提升集聚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

五、政府优惠政策安排,助推高端产业聚集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政府设立产业功能区,并采取制度性安排予以强力推动,是部分高端产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的主要动力。这种制度安排涉及的政策是系列性的、系统集成化的,政府对这些产业功能区块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项目的支持领域、布局规划安排、资金的支持方式、财政政策的倾斜、海关优惠政策及人才的激励政策等,发挥了较强的支持引导作用。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就是政府组织型产业集聚的一个成功范例。作为中国和新加坡政府的合作项目,多年来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利用外资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2013年在全国90家部级开发区评价中位列第二,也是我国吸引国外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搞得最好的开发区之一。依托这一优势,苏州工业园区诸如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光电、纳米技术等产业也得到快速集聚式发展。此外,无锡物联网产业的集聚发展也具有典型意义。当物联网技术在国内刚刚兴起之时,无锡市政府果断引进中科院等相关科研力量,充分运用“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支持,迅速实现了物联网产业从无到有的集聚过程。当前,无锡物联网企业已经增至608家,包括传感制造、共性平台、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等各门类的物联网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区域配套能力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初步估计,2012年无锡物联网企业总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物联网及相关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

实践表明,虽然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政府在推进块状经济的转型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包括为块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解决块状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难题等。总而言之,其目的就是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及公共服务,为提升块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等.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 李佼红.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3] 牟群月,朱蓉.加快温台区域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研究[J].特区经济,2012(2):61-63.

[4] 王群飞.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的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2(5):59-60.

[5] 朱李鸣,陈文杰.依托区域块状经济培育特色总部经济——对永康实践探索的思考[J].浙江经济,2009(3):49-50.

[6] 刘军.加快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基于宁波的个案分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11):11-15.

[7] 岳芳敏.广东专业镇转型升级:机制与路径[J].学术研究,2012(2):81-87.

[8] 刘春香.宁波特色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对策研究[R].宁波市工业经济研究课题,2012.

Typical Chinese Domestic Regions' Experienc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assive Economy and Its Enlightenment

Song Binglin1,2

(1.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Institute of Department Economic Research,Shanghai 200235,China;

2. Ningbo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Ningbo 315000,China)

总部经济产业的现状范文第5篇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文化系统中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发展状况有四多一少的特征:娱乐业从业人员多、经营性从业人员多、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多、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多,而高级人才偏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状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内容创意型人才少,文化人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其实践培养不够等。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和文化体制两方面简要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的基本对策。

文化产业是按照 工业 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系列产业,其内涵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传媒、报刊出版、广告传播等核心产业,外延上包括卡通、娱乐、游戏、 旅游 、 教育 、 网络 及信息服务、 音乐 、戏剧、 艺术 博物馆等等与精神消费相关的具体行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人才,它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其核心也是人才竞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人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关键是文化人才培养和开发。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也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也逐步意识到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2003年12月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就已经提出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2004年4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2005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事实上,随着 经济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我国所面临的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将更为严重。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布状况,除了2004年国家统计局曾有过一次全面的统计之外,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全面、权威的年度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此给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因而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之少。

目前文化部编印的《 中国 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文化主管部门报送的上一年文化产业统计年报和文化部对外联络司的有关报表整理而成的。它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年度状况。本研究专门搜集了其中有关文化产业人才状况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虽然本研究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但在目前缺乏完整的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各年度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此研究也不失为有着借管窥豹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

下面主要以近六年来《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源为依据,从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与分布、文化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全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目前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文化部对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着不同的分类统计。如按照部门区分的话分为文化部门和非文化部门两大类别;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按照所有制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国有、集体、其他经济等三大类别;还有按照职称进行区分以及按照单位的事业性质与经营性质进行区分的情况。下面我们以之为依据来分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情况。

(一)从从业人员行业类别上看,娱乐业从业人员居多

就我国近6年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来看,数量很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表1是我国近6年以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情况。2001年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数为145万多人,到2006年,增加到191万多人,从总数量上看,近几年来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

表1: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表(单位:人)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艺术业 190032 184717 181134 180353 186112 183044 图书馆业 51368 48579 48447 49646 49069 50423 群众文化 128420 120156 119072 123458 121441 122500 艺术教育 15578 15219 14285 13907 13813 13464 娱乐 713931 668152 755482 854824 1826882 1393898 文艺科研 3150 3205 3181 3155 3097 3138 文物 68038 70923 66125 66676 77101 82988 其他 285682 292994 483535 366774 42012 63107 总计 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

(资料来源: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整理,下同)

但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行业类别的从业人数来看,近6年来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是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人员数量变化最大的行业是娱乐业。娱乐业的从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了近几年来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最顶峰,2006年以后趋于下滑(见图1)。

再从娱乐业从业人员在整个年度的文化产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分别是49%、48%、45%,几乎接近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2004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突破了一半,达到51%。随后的2005年和2006年,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高达79%和73%,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多半(见表2)。

图1: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各类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状况(单位:人)

年度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娱乐业人数 713931 668152 755482 854824 1826882 1393898 总从业人数 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 所占百分比 49% 48% 45% 51% 79% 73%

表2:近6年来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所占百分比(单位:人)

(二)从从业人员的职称来看,中高级职称者极少,无职称者居多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存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的情况。就文化部文化系统的统计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在文化系统也同样存在。

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人数来看,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数量在近6年来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2005年的总人数突破了3万,2006年再持续增长,全国文化产业高级职称的人数达33000多人。具备中级职称的人数每年在总量上远远超出了高级职称的人数总量,几乎是后者的3倍多(如图2),而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到2006年具备中级职称的总人数已经达到90000多人(如表3)。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高级职称 ? 26863 28254 28828 31415 33001 中级职称 ? 83499 84273 84526 89407 90252 文化产业人员总数 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

表3: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图2: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再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高级职称所占比重小,中级职称的比重比高级职称稍多一点。中高级职称人员在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根本无职称。

就近六年总的变化情况而言,高级职称人数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中级职称人数的比例虽略高,但总的而言基本维持在5%左右(如表4)。而且近两年在此基础上有所下滑,这可能与最近两年新的从业人员增多有关。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尚不具备任何的职称。从2002年到2006年,每年度没有任何职称的人数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因此,如果从从业人员的职称状况来考察的话,中高级职称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任何的职称。有研究显示,2002年广东省文化厅系统专业人员有129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253人,只占19.5%,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只有36人,占2.8%;在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中,有50%的人年龄在55岁以上。(邹建军,2002:21)由此可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分布状况的不均衡。

职称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高级比例 ? 1.9% 1.7% 1.7% 1.4% 1.7% 中级比例 ? 5.9% 5% 5.1% 3.9% 4.7%

表4: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分布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三)从从业人员的单位性质来看,文化部门中的国有、集体经济的从业人员逐年萎缩,而其他所有制则逐年增长,且比重越来越大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国有经济 75% 71% 59% 63% 34% 56% 集体经济 13% 9% 6% 7% 3% 3% 其它经济 12% 20% 35% 30% 63% 41%

表5: 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集体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从表5按照文化部门中的经济所有制类型情况来看,国有经济的文化从业人员一直占有相当的比重,其次才是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三者之中,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最小。

不过从这三类经济类型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趋势来看,国有经济的从业人数基本趋于稳定,集体经济的从业人数逐步趋于萎缩,而其他经济的从业人数却逐步增长和壮大,甚至在2005年达到了高峰,然后又趋于回落,但依旧呈增长之势。图3是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从业人员数量发展走势图。很明显,其他经济的人员数量变化要比国有经济大得多。

图3: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

(四)从从业人员的部门分布来看,非文化部门(其它部门)中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

按照文化部门与非文化部门来区分的话,近六年来文化部门的从业人数虽然一直有所增长,但增幅不是特别大。除了2004年以外,近几年来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逐年增长,增幅几乎呈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在2001年到2004年逐步萎缩,而2004年后又开始逐步增长,到2006年其从业人员在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化部门(如表6和图4)。

由此可见文化系统中,非文化部门的从业人员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支相当重要的主导力量。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其它部门 72% 54% 55% 24% 42% 54% 文化部门 28% 46% 45% 76% 58% 46%

表6:近6年来文化部门和其它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总数(单位:人)

图4:近6年来文化部门

(五)从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行业性质来看,经营性从业人员已经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统计情况2005年以前缺乏相关数据。据《

这些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具体分布状况何如呢?他们主要集中在其他非文化部门以及文化部门中的非集体、非国有制单位。

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53%,其它部门(非文化部门)占47%。这种格局到2006年变化很大。当年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30%,其它部门占70%。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似乎呈增长态势,以后是否保持这样的增势很难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经营性文化产业而言,文化部门并不占主导(如图5和图6)。

图5: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部门分布比例

图6:2006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部门分布比例

文化部门中也有经营性从业人员。不过这些经营性从业人员在国有 经济 和集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少,它主要集中于其他经济所有制单位。如2005年文化部门中从事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国有经济占10%,集体经济占1%,而是其他经济占89%(如图7)。2006年国有经济占23%,集体经济占2%,而其他经济却占75%(如图8)。可见文化部门中的经营性从业人员其他经济所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

图7:2005年文化部门经营性产业从业人数分布

图8:2006年文化部门经营性产业产业人数分布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按照行业而言,在这些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之中,文化娱乐业所占的比重最大。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从分层看,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 艺术 等服务产品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近年来 发展 较快的以提供 网络 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已具一定规模。(黎宏河,2006)具体到从业人员的分布领域而言,2005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64.10%;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19.9 6%;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7.88%。

2006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49.03%;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30.45%;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9.67%。

由此可见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正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凸显出来,形成一定的规模,逐步壮大成为整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主体部分。

在2006年北大文化产业所举办的第三届文化产业新年 论坛 上,有学者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8亿人力资源,但在文化产业领域却存在人员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可概括为3个并存:较大的人才数量与低素质人口比重过大并存;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人才稀缺与人才浪费并存。(欧阳友权,2004)

具体结合近6年来文化系统的文化人才情况分析来看,文化系统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分布呈现出的特点是:数量虽多,但职称低,存在着质量不高、精英不多的情况,而且人才的行业、部门分布都不均衡。按照人员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和从业人员的行业性质(经营性)区分,不平衡分布的情况也较为突出。(待续)

相关期刊更多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总装后勤部卫生局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广东建筑装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