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二教案

初二教案

初二教案

初二教案范文第1篇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体验到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一台案秤、一些苹果、2袋精盐(每袋500克)、一些鸡蛋、一些沙土、2捆挂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每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教师:前面我们学了重量单位“克”,你们都会用了吗?可有一位小朋友因为上课没听讲,不会做下面的题目,正在打电话求助呢,你们能帮帮他吗?(演示课件“千克的初步认识” 下载)

一只乒乓球约重3( )

一杯牛奶重300( )

一个西红柿重250( )

一个鸭蛋约重60( )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怎么用“克”这个单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出示下面的题目)

一袋大米重25( )

一个大冬瓜重10( )

一头牛重420( )

小明体重28( )

2.教师: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做单位.可是称一些像牛、人这样比较重的东西,用“克”做单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克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板书: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把课题板书完整:千克的初步认识)

(二)千克的初步认识: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讲述: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学们亲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学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师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组中的1号同学拿出1克重的大米给本组同学看一看,掂一掂.

(1)提问:10个1克是多少克?100个1克是多少克?1000个1克是多少克?

引导学生明白:10个1克是10克,100个1克是100克,1000个1克是1000克

(2)教师重述:1000个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称为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指板书,提问:1千克和1000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天平称一称(左边托盘中放1千克,右边托盘中放1000克)

引导学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4)体会1千克的实际重量

引导学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两只手的感觉有何不同?进一步认识1千克=1000克.

同学们拿出1袋精盐(每袋标有500克)、两袋精盐,亲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看看每袋标明重量,两袋重量是多少?

教师说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出示图片“法定计量单位”).

3.进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1)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体的方法

①出示图片“台秤”,师简单介绍构造.

②教师介绍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台秤,使用时先把案秤刻度盘上的指针(或游标)定在“0”位,然后将所称物品放到托盘上,观察秤指针所指的数字,指几就是几千克,教师称1千克的苹果演示给同学们看.

(2)实际操作,具体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称出1千克的沙子,装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将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盘里让学生称一称有多重(正好1千克),顺次传递让学生掂一掂.

③把称过的和课前准备好的物品拿出来,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说明它们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页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分别称出1千克的苹果,同学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思考为什么都是1千克,而苹果的数量却不一样?如果苹果的数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吗?

引导学生明白:重量相同物体的个数不一定一样多;数量相同,物体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学生举例说明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适的数目.

教师重点指导______个鸡蛋重1千克.提问:9个鸡蛋一定重1千克吗?为什么?(因为鸡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同样个数的鸡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样重量的鸡蛋个数不一定一样).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个重量单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四)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单位,1千克也叫( ).

2.1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千克 克

4.手势判断对错:

2千克<20__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题中两边单位不同,判断前提醒学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体重25千克,小青体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个人合买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头提出问题,再口头列式,注意问题的单位)

四、全课小结

初二教案范文第2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三)德育渗透点: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

2.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

2.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x+825=0,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板书:“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通过章前引例和节前引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本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

(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元”和“次”的含义?

(3)什么叫做分式方程?

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为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铺垫.

2.引例:剪一块面积为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怎样剪?

引导,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整理得方程x2+5x-150=0,此方程和章前引例所得到的方程x2+70x+825=0加以观察、比较,得到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称为整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在整式方程的前提下定义的.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一元”指的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二次”指的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元”和“次”的概念搞清楚则给定义一元三次方程等打下基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指方程进行合并同类项整理后而言的.这实际上是给出要判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首先要进行合并同类项整理,再按定义进行判断.

3.练习:指出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x(5x-2)=x(x+1)+4x2;

(2)7x2+6=2x(3x+1);

(3)

(4)6x2=x;

(5)2x2=5y;

(6)-x2=0

4.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为一个固定的形式,这个形式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ax2称二次项,bx称一次项,c称常数项,a称二次项系数,b称一次项系数.

一般式中的“a≠0”为什么?如果a=0,则ax2+bx+c=0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

5.例1把方程3x(x-1)=2(x+1)+8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教师边提问边引导,板书并规范步骤,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6.练习1:教材P.5中1,2.要求多数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答,部分学生板书,师生评价.题目答案不唯一,最好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练习2: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若是一元二次方程,请分别指出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8mx-2m-1=0;(4)(b2+1)x2-bx+b=2;(5)2tx(x-5)=7-4tx.

教师提问及恰当的引导,对学生回答给出评价,通过此组练习,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深化.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从下面三方面进行小结.从方法上学到了什么方法?从知识内容上学到了什么内容?分清楚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将实际问题用设未知数列方程转化为数学问题,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以及转化为方程的思想方法.

2.整式方程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它的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归纳所学过的整式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与一般形式ax2+bx+c=0(a≠0)的区别和联系.强调“a≠0”这个条件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6练习2.

2.思考题:

1)能不能说“关于x的整式方程中,含有x2项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试说出一元三次方程,一元四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五、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2.1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1.整式方程:……4.例1:……

2.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5.练习:……

…………

六、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P.6A2.

教材P.6B1、2.

1.(1)二次项系数:ab一次项系数:c常数项:d.

(2)二次项系数:m-n一次项系数:0常数项:m+n.

2.一般形式:(m+n)x2+(m-n)x+p-q=0(m+n≠0)二次项系数:m+n,一次项系数:m-n,常数项:p-q.

思考题

(1)不能.如x3+2x2-4x=5.

初二教案范文第3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位初中生体重约为20NB.一本初二物理教科书质量约为1kgC.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l03kg/m3 D.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的人对地面的压强约是1.5×106Pa2.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原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B.夸克 质子 原子核 原子C.夸克 原子核 质子 原子 D.原子核 质子 夸克 原子3.“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4.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5.断线的氢气球,在升空过程中A.球的重力不断减小 B.球的质量不断减小C.球的体积不断减小 D.球外大气压强不断减小6.2012年6月16日,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0多天后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会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A.弹性好 B.密度大 C.耐高温和隔热性好 D.延展性好7.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力为一对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8.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9.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①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②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④用力拍打被子,使被子上的灰尘落下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0.如右图是一架正在升空的直升机,使该直升机向上升空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直升机螺旋桨 B.空气 C.地球 D.直升机驾驶员11.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察,但变化时引起的其他量的变化却易直接观察,用易观察的量显示不易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下列测量仪器中不是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是A.量筒 B.压强计 C.弹簧测力计 D.温度计12.某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前,天平的指针不在分度盘的中央,稍微向右偏。用此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测量值与物体的实际质量相比 A.相等 B.偏小 C.偏大 D.都有可能13.把我们正在考试的一张试卷平摊在课桌上,其上表面所受的大气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Pa) A.10N B.100N C.1000N D.10000N14.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右图所示。如果往杯中缓慢注人一些水,则金属块和气球 A.仍能静止 B.向上运动C.向下运动 D.上下晃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5.2012年5月8日晚20时38分,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的 (选填“惯性”或“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用力将学生推向一旁,由于力的作用是 的,她自己却倒向另一旁,发生不幸,张丽莉老师被誉为“最美女教师”感动了整个中国。 16.在一次物理探究活动中,小强先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两根平行的小棒,接着在小棒上放了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乒乓球,如右图所示.然后,他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吹气,则两个乒乓球将________(选填“靠近”或“分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17.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篮球,抛出后篮球继续向上运动,这是因为篮球 ,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这是因为篮球受到________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后在地面上越滚越慢,是因为篮球受到_____________的作用。18.小明上完体育课后,从学校小卖部买了一瓶纯净水。(1)纯净水瓶标签上有“净含量 650mL”字样,则该瓶纯净水的质量约为 kg。若把该瓶纯净水放入冰箱冰冻后,其体积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若小明用手握住竖直的纯净水瓶不动(如右图),然后逐渐加大握瓶子的力,则该瓶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明将瓶中水喝光后,从瓶口向外吸气,瓶子变瘪,是由于瓶子受到 的作用;该现象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19.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其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①轮胎用橡胶制作是因为橡胶的 较好;②车架用钢铁制作是因为钢铁的 较大;③车轮转轴内装有小滚珠是为了 ;④坐垫呈马鞍形是为了 。20.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 了锅内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使锅内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容易煮熟食物。21.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以下的体验或观察:①书包背带做得较宽;②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③运动鞋底花纹做的很深;④装订试卷时用力按压订书机;⑤写字的笔杆握笔处凹凸不平;⑥搬运机器时,在机器下面垫上圆木。其中主要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增大摩擦的是 。(填写序号)22.小明家的储钱罐里有几十枚兰花图案的一角硬币(如右图所示),小明想知道这种一角硬币是什么材质做的?于是他做了以下实验:他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枚这种一角硬币的质量约为 g(天平右盘中无砝码,游码位置如右图所示);接着他在一个最小分度值为1ml的量筒中加了20ml的水,然后他把该硬币投入量筒中,小明发现量筒中的水面并没有到达21ml的刻度,为了比较精确地测算出一枚这种硬币的体积(仍然使用该量筒),小明应采取的方法是: 。小明通过该方法测算出一个这种一角硬币的体积约为0.4cm3;则这种一角硬币最有可能是由下表中的 这种金属制成的。金属 铜 钢 铝 铅 银密度ρ(kg/m3) 8.9×103 7.9×103 2.7×103 11.3×103 10.5×10323.科学研究表明: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若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雨滴由云层向地面下落的过程中,其运动情况是先做 运动,后做 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24.如右图所示,小明进火车站 时看到,所有行李都要进行“安检”。他仔细观察发现,特别是大件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行李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明的行李重200N, 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06倍。行李在传送带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向 (填“左”或“右”), 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25.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利用一个石块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各个实验。(1)从图①②③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从图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 无关;(3)图⑤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4)该石块的密度为 kg/m3。(g取10N/kg)三、解答题(共40分 其中第32题必须写出具体计算过程)26.(5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重为10N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8N,请你画出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物体A置于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运动。当小车遇物体B受阻停止后,物体A在小车上仍向右运动,且速度越来越慢,请在图中画出这一过程中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27.(6分)小亮的妈妈买了一件工艺品,聪明的小亮想测量一下它的密度,于是小亮利用了天平、大杯、小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以下测量:(1)小亮测工艺品质量的操作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 ;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B.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在右盘中 或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恢复平衡,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m(2)小亮测工艺品首饰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右图放置C.把工艺品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的总质量m2上面实验操作B中的一处错误是: ;若按这种错误的方式测出的工艺品的密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3)若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则工艺品体积的表达式V= ;工艺品密度的表达式ρ工艺品= 。(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28.(5分)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小明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小明首先把压强计放在空气中用手指轻压压强计橡皮膜,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发生变化,其目的是: 。(2)小明把调节好的压强计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水。他的结论是 的(选填“可靠”或“不可靠”),其理由是 。 (3)小明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_。29.(5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1)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___________不变,测出物体在不同速度下的摩擦力大小。(2)小明利用一张长纸条(纸条的质量忽略不计,纸条的宽度大于木块的宽度)、弹簧测力计、木块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放在纸条中央,用力抽动这张纸条向右水平滑动,木块很快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_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下图中当纸条向右运动时,拉纸条的力F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可能相等 B.一定相等 C.一定不相等 D.无法判断 (4)当纸条的运动速度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0.(5分)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小明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___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2)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4)小明同学经历了上面的探究学习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小明同学做出了一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 ( )A.保持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来回摆动31.(5分)如图,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水火箭实验时,对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多个方案。其中的一个方案是:在容积为2000 ml的可乐瓶内装上不同体积的水,每次发射的角度均为20°,向瓶内打气直至橡皮塞从瓶口冲出,使水火箭向前射出。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 可乐瓶容积:2000ml发射角度 20度装水量(ml) 300 400 500 600 700第一次距离(m) 18.28 19.6 20.95 19.95 16.98第二次距离(m) 17.42 20.3 24.36 23.36 14.36第三次距离(m) 22.33 19.58 21.32 21.34 19.34平均距离(m) 19.34 19.83 22.21 21.55 16.89 (1)由上述设计的一个实验方案可知,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经实验探究发现: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可乐瓶的容积、发射角度、瓶中装水量的多少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实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有关: 。32.(9分)水陆两用坦克的车体呈船形,比普通坦克要大,既可在陆地上行驶,又可像船一样在水面上航行。已知坦克的总质量为24t, g取10N/kg。(1)坦克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时,履带着地的总面积为4m2,求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不计坦克上人的质量)。(2)这种坦克在水面上航行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3)当该坦克从长江开到大海里时,吃水深度(指水面到坦克底部的深度)是变大还是变小?请说明理由。

初二教案范文第4篇

一、单项选择题(20*2=40分,请将答案些在题号前)1.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是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2.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果是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4.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建国初的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5..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的是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6..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7.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①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在活动课上,小华为下面这张购物票证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正确的是①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 ②这一张布票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③这是当时人们买布所需要的票证 ④这一张布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9.经济特区的创办使复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A.珠海 B.厦门 C.深圳 D.汕头10. 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为澳门的发展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为国家发展增添了夺目光彩。我们坚信,澳门的明天与伟大祖国一样,一定会更加美好;澳门同胞的未来生活与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一定会更加幸福。下列对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有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澳门被侵占的国耻 ②开创了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③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④增强了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识,增进了海峡两岸对和平统一的共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 《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的诚意,尽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2.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4.作为我国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A.幼儿教育 B.中等教育 C.九年义务教育 D.高等教育15.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人民生活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有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③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17.中国与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世界文化贡献18.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的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希波战争19.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A. 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 B. 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C. 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 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20.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意大利——《马可波罗游记》C.古印度——《天方夜谭》D.古希腊——《荷马史诗》二、判断改错题。(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并改正)21.新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 )22.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的封建主。23.阿拉伯文学最的代表作是《伊索寓言》。三、组合列举题(9*2=18分)24.请写出下列标志性事件:(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2)祖国大陆统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标志:(3)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的标志:(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5)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6)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5、写出下列描述对应人物:(1)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3)他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四、材料解析题26、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国家项目中国印度美国钢产量(千克)2.374538.3发电量(千瓦时)2.7610.92949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1978年1992年2002年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4分(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4分)(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分)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6分)图一万隆会议 图二“乔的笑” 图三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四2001年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合影⑴图一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会议的航向?这一事件具有怎样的意义?(4分)⑵图二中的人物为什么会开怀大笑?(2分)⑶如何评价图三中的这一握手?(2分)(4)在中美关系上,有的同学认为美国常常给中国制造麻烦,我们不应该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还有的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斗争,但是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应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请你谈谈认识。(2分)(5)图四与上海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它有什么意义?(4分)(6)上述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2分)五、实践探究题。(9分)28、讨论会是学习、探究历史的重要载体。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野蛮而强大的国家所灭。”某班根据此以古希腊为例,开展了一场以“文明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吗?”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补充资料,参与讨论。【以史为证】⑴小刚在收集资料时发现:在_________________当政期间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权力机构是_____________。后来希腊因城邦体制衰落而被北方兴起的__________所灭。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文化对外传播开来。(3分)【史论结合】材料一 我们都是希腊人。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材料二:图1:美国国会开会场景 图2:2012年伦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希腊文明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有哪些?(4分)【读史明智】⑶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希腊文明的传播和影响说明了什么?(2分)【参考答案】一、A C C C D B C A C CD B A C D A C B C C二、“×”,轻工业 改为 重工业√“×”,《伊索寓言》 改为 《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三、四、26、(1)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果: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或“左”的错误,以及三年自然灾害也可得分)。(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施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本小题答案不具性,或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角度,或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角度,答对一点即可得分,要求观点正确,合理合据。27、⑴“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⑵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⑶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建交的大门。(4)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两国之间因为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必然存在矛盾和分歧;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两国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这无论对美国还是中国,以及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5)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海APEC会议);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6)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五、28、(1)伯里克利 公民大会 马其顿。(6分)(2)政治: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分)文化:现代奥运会等(2分)(3)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先进文明不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先进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言之成理即可,2分)

初二教案范文第5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会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2.培养学生快速而准确的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2.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渗透分类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及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对求根公式推导过程中依据的理论的深刻理解.

3.关键:1.推导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与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x+c=0(a≠0)的异同.2.在求根

的简单延续.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作业及练习深刻地体会到由配方法求方程的解有时计算起来很麻烦,每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都要实施配方的步骤,进行较复杂的计算,这必然给方程的解的正确求出带来困难.能不能寻求一个简单的公式,快速而准确地求出方程的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式法的产生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

由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公式法,大大简化了书写步骤和减小了计算量,使学生能快速、准确求出方程的解.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尽管配方法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配方法,就不可能有求根公式,因此就不可能有公式法的产生,配方法是公式法的基础,而公式法又是配方法的简化.

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蕴含着基本理论的应用,例如:等式的基本性质,配方的含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根的概念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分类的思想.

通过公式的推导,深刻理解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严谨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7x+11=0,(2)9x2=12x+14.

通过两题练习,使学生复习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和步骤,为本节课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一次铺垫.

2.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x2+2px+q=0.

解:移项,得x2+2px=-q

配方,得x2+2px+p2=-q+p2

即(x+p)2=p2-q.

教师板书,学生回答,此题为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二次铺垫.

3.用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

解:因为a≠0,所以方程的两边同除以a,

a≠0,4a2>0当b2-4ac≥0时.

①②两步是学生易忽略的步骤,这两步实质上是为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开方运算准备前提条件.①②步可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严谨的数学推理习惯,使学生逐步养成有条件,有根据才能有结论的推理习惯.

从上面的结论可以发现:

(1)一元二次方程a2+bx+c=0(a≠0)的根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

(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2-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值代入x=(b2-4ac≥0)中,可求得方程的两个根.

的求根公式,用此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4.例1解方程x2-3x+2=0

解:a=1,b=-3,c=2.

又b2-4ac=(-3)2-4×1×2=1>0,

x1=2,x2=1.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提醒学生一定要先“代”后“算”.不要边代边算,易出错.并引导学生总结步骤1.确定a、b、c的值.2.算出b2-4ac的值.3.代入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

练习:P.16中2(1)—(7),通过练习,熟悉公式法的步骤,训练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

例2不是一般形式,所以在利用公式法之前应先化成一般形式,另外注意例2中的b2-4ac=0,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应写成x1=

由此例可以总结出一般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利用公式法的步骤: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2.确定a、b、c的值.3.算出b2-4ac的值.4.代入求根公式求解.

练习:P.16中2(8).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0).

(2)利用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步骤:①化方程为一般式.②确定a、b、c的值.③算出b2-4ac的值.④代入求根公式求根.公式法与配方法都是通法,前者较之后者简单.

2.(1)在推导求根公式时,注意推导过程的严密性.诸如

a≠0,4a2>0.当b2-4ac≥0时,……

(2)在推导求根公式时,注意弄清楚推导过程所运用的基本理论,如:等式的基本性质,配方的意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根的概念及二次根式的性质.

(3)求根公式是指在b2-4ac≥0对方程的解,如果b2-4ac<0时,则在实数范围内无实数解.渗透一种分类的思想.

(4)推导ax2+bx+c=0(a≠0)的求根公式与解ax2+bx+c=0(a≠0)(用配方法)的异同.前者只求在b2-4ac≠0的情况下的解即可.后者还要研究在b2-4ac<0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4练习1

教材P.15习题12、1:4.

参考题: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五、板书设计

12.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四)

1.求根公式:例:用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例1……

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根.练习……

2.公式法及其步骤解:解:…………

(1)……

(2)……

(3)

(4)

六、作业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