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翻译;笔译;要点;分析

一、研究英语笔译的要点问题的重要性

笔译的教学的目的就是实现语言在英汉两种文化上的翻译,这期间就要运用到翻译的理论,但是不能只是重视翻译语言知识上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文化的素养与对于各个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都有所涉猎的综合素质的翻译人才,从而应对现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社会需求背景下对翻译人才需求发展的大趋势,提高英汉互译的任务。笔译在教学和学习中是一个双向的学习过程,笔译的英语翻译要是重点的课程,在技能上对学生进行翻译能力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是信息、知识与文化思维的一个学习的沟通与笔译的过程,我们之所以要注意笔译要点研究的分析就是要在翻译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英语翻译的职业能力与专业水准,达到英语翻译的教学培养效果,同时也为以后的职业化能力打好基础。

二、英语翻译中笔译知识系统的难点与易错点的掌握

(一)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是一定时期内,随着社会的发展、传媒的发展广泛盛行的词汇。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一方面使主观上人们的心理对于个性化的追求求新求异的心理,更深层的是客观方面社会的发展与大众传媒这样的推动作用。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数量的日益增加,是与现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发展分不开的。根据语言环境的文化、时代的发展的不同需要,这也是各国了解社会文化与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所以应该从从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的角度为切入点,把握其中的深层实质,认识到翻译过程其实渗透着很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对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的恰当翻译进行解读。

(二)笔译的过程中要以大量的基础知识如听、说、读、写、翻译的语言能力作为必备的因素。笔译在我国的学生语言学习中起步较晚,学习过程中,语言也一直是辅助的地位。但是,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的翻译在语法功用上也是很复杂的,翻译者有自己一定的认知,不过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的翻译还是有一定英译要点而言的。笔译作为最高的语言应用,翻译是最高的语言的级别的学习,语言笔译也就难度最高的一部分,但是我国并没有将语言的翻译与学习作为重点来安排课程。

(三)词汇量小、语法知识的匮乏,就会造成笔译学习中的困难。初级阶段的英语的学习者无法利用教育这样的手段掌握到如同母语那样大量的词汇与扎实的语法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大量足够多的词汇作为基础的话,即使是再美的文章也会没有翻译的要点体现,这是笔译在翻译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

三、英语翻译中笔译要点的提高策略

(一) 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知识的运用层面之中,更是和文化内涵与历史文化背景习俗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会进入到基本词汇,不简单是一个词汇数量的增加,更是社会社会经济生活大繁荣的一个体现,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的来源以及产生原因才是最应该深入挖掘与把握的实质。语法虽然是语言学习的核心,但是也是灵活并且具有文化内涵的,而这里的英语笔译翻译的要点的掌握就是指语法结构层面上对于句子有多种解释而存在的要点而言,也就是要在英语笔译翻译的要点的掌握具体的语境中对一句话有正确的理解,而不能脱离开上下文文化。

(二) 对于翻译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的翻译者来说,恰到好处的掌握直译、回译以及归化、类推等科学有效的翻译方法,不仅对于语言技能的把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通过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传媒等促进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产生的这些深层因素的了解与更深入的认识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恰当的翻译,对于外国友人充分了解该词汇的意义,以及跨文化的交流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追求英语语言笔译翻译的华丽的同时,也要与原作保持一致。

(三)英语笔译中的模糊语现象的翻译是笔译中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一般词语、语法层面中以及成语、谚语、文学作品等许多语言情境中。这就不免对翻译的准确性方面与方式有了很严格的要求。掌握模糊语的翻译方法能够更好翻译出不同语言间的译文,能够呈现给读者不同的文化与交流。特别是模糊性的语言,有利于提高翻译水平和译文的质量,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以及异域情调,语言交流与欣赏不同语言的文化同时也能体会不一样的异域风情,保障语言信息准确的传达的同时调和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文化是精华的一部分,翻译作为掌握精华的重要一环,笔译的要点就是翻译中精华的精华,翻译作为不同民族之间沟通情感与文化交流的一架桥梁,英语笔译翻译的要点一定要与社会风俗相联系,英语中笔译的过程,不能只是重视语言本身知识的学习,还有大量掌握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掌握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社会习俗,因为英语笔译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一种简单转换,因此,在进行英语笔译要点的翻译的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并根据适当的文化与社会风俗进行恰当、准确的翻译,只有掌握了笔译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并融合社会风俗因素,这样才能很好地将不同文化的语言精华进行传递。(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2).

[2] 李延林,潘利锋,郭勇.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第2篇

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翻译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达到以下最低标准:遇到熟识的题材,能利用工具书完成汉英互译,且译文基本忠实原文,其中,汉译英达到250字/时,英译汉达到300单词/时。[8]然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重听说读写,轻翻译,使得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外部问题1.CET4和CET6指挥棒的作用。四六级考试出现翻译题型始于1996年,但是此部分所占分值少,难度较小,因此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9]久而久之,在四六级考试指挥棒的误导下,教师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教翻译,学生也缺乏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令人欣慰的是,2013年12月CET4和CET6进行了改革,首次将段落翻译作为一个专门的题型进行考查,翻译材料选材广泛,牵涉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此次改革明确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必将推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和发展。2.缺乏专门的翻译教材。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未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订购专门的翻译教材。非英语专业学生多数只有读写和听说教材,教材很少对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系统的讲解,翻译部分基本以课后题的形式出现,且多是简单机械地巩固已学的词汇,因而并不能称之为翻译。

(二)内部问题1.教师方面。一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欠缺。他们未系统学习过翻译理论知识,而且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实战经验不足,因此翻译教学只能照本宣科,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二是教学方法陈旧。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但教师很少给予理论指导,而是偏重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的讲授。课堂上,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做口头翻译,或给出译文让学生自己检测,但学生的翻译能力并未因此得到较大提高。此外,课后翻译作业也往往强调无语法和词汇错误,很少关注语篇连贯、逻辑清晰等因素。2.学生方面。一是对翻译不够重视。很多学生认为听说读写是关键,翻译无关紧要。因此,在翻译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兴趣,处于被动地位,从不主动探索。二是缺乏跨文化和语用意识。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翻译就是字对字、词对词的转换,因此只要掌握语法和词汇就足够了。但是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如果只重视语言形式的对应,翻译出来的句子可能佶屈聱牙。同样,在不同的语境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学生多积累、勤思考,才能译出准确的译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之处如此之多,引入有效的翻译理论对其进行指导,从理论高度设计出合理的教学体系刻不容缓。

二、语用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解释力

作为一种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理论,语用学不仅关注说话者对信息的传达,还关注受话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转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既关注译者理解原文的过程,也关注译者在译文中表达原文意义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看,两者具有共同的关注对象。[10]正如吕俊所说,语用学与翻译结合,让译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翻译中的问题,从而为翻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11]将语用学理论,指示语、语用预设、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将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教学提供指导,从而克服以往教学中的各种不足。

(一)指示语与翻译教学言语交际涉及两个过程,说话者对信息的传达和听话者对信息的理解,指示语在这两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语境、说话者、受话者等因素,推理出指称与所指的关系,同时注意文化、社交的适当性。例如,ShortlybeforeCongressmanJamesLangevincasthisvotelastmonthtorelaxfederalrulesonfundingofstemcellre-search,theRhodeIslandDemocratstoldhiscolleges…。原文中的theRhodeIslandDemocrats根据上下文指的是前文的JamesLangevin,翻译时若将其作为他人处理,译文将与原文相悖。指示语的意义离不开语境,教师应启发学生关注语境的意识,切不可过分注重字面意义而造成译文对原文的偏离。

(二)语用预设与翻译教学语用预设对翻译过程有重要影响。从翻译角度看,预设对语境具有敏感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坚守以前实践中形成的预设,而应该考虑到当前的语境因素,形成恰当的译文。例如看到game这个词,译者首先会利用之前形成的预设将其翻译为“游戏、比赛”,但是在新的语境中game可形成新搭配,从而具有新的外延。如,“Gametheoryisthescienceofstrategy”,应当译为“博弈论是有关策略的科学”。

(三)会话含义理论与翻译教学会话含义理论要求翻译时,译者始终忠实于原文的会话含义。具体说来,合作原则对翻译规定了特殊的要求:量的准则规定译者不得毫无根据扩充或节减原作内容;质的准则表明译者应忠实传达原作信息,切忌错译、乱译;关联准则强调译者应注重两方面的关联:原文上下文的关联和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关联;方式准则规定译者用精炼清晰的语言传达原文内容,不允许隐晦难懂。[2]但是,有时为了修辞的需要,说话者常常有意地、巧妙地偏离合作原则,从而产生言外之意。在此情况下,如果原文背离了合作原则,译者翻译时也需要相应地背离,至于语用意义则留给读者去推理,译者无需代劳。如:A:昨天晚上吃的什么?B:就吃了些东西。B的回答明显背离了“量的准则”,因为其传递的信息显然不足,语用意义是B不愿意告知A相关信息。翻译此对话时,译者即使知道乙晚上吃的是什么,也应把乙的话直译过来,切不可画蛇添足。

(四)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言语行为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努力透视一定语境下的言外之力,进而用明晰或隐晦的方式构造表达同样言外之力的译文。例如:“Saturdaymeantmostadultswereathomeontheroute.Sowereschool-agedchildren.IthoughtthismightmeanmoreexchangesasImadetheroundstoday.”文段描述的是垃圾工人的心理活动,从上下文信息可知这是垃圾工人苦中作乐的美好想象。“madetherounds”、“moreexchanges”可分别翻译为“挨家挨户收垃圾”、“搭上几句话”,从而将原文的意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五)礼貌原则与翻译教学礼貌原则提出了交际者应遵循的六条小的规则。但是中西文化的不同致使人们对礼貌的领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中国人被夸奖时,很自然地会回答:“惭愧,惭愧!”如果直译成“Ifeelashamed”,英美读者将稀里糊涂;如选用归化策略意译为“Thankyou!”,则变得规范地道。礼貌原则对翻译教学的借鉴意义为:教师课堂上应适时引导学生弄清中外表达礼貌方式的差异。分清哪些礼貌信息是原文的重点,因而译文中必须很好地体现出来;哪些不是原文的核心,并且直译会让读者不知所云。前者通常选用异化策略,而后者多选用归化策略。

(六)关联理论与翻译教学假设S是译者对原文的解读,T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解读。根据关联理论,成功的翻译应是T=S,但是实际翻译中译者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12]翻译要考虑两个层面关联性的对应:原文和译文的关联以及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关联,尤其后者是译者努力的方向,即使译文读者付出较少的努力获取与原文读者一样的语境效果。为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当成认知过程,还要鼓励学生寻找关联,并把此当做学习的目标。[13]例如,翻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译者不仅要通过认知推理得知它的真正含义———化词汇的形象与语用含义关系不大。如果把“瓜、豆”的形象传达出来,将让读者无法理解。所以,译文应把原文的暗含信息翻译出来,即,“Asyousow,youwillreap.”

(七)顺应理论与翻译教学从顺应理论出发,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翻译的动态过程,且这一过程是有意识的。[2]语境关系顺应强调,译文读者有着与原文读者不同的文化心理、社交规范等,因此翻译时要选择顺应译文读者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表达。语言结构顺应强调,译语与原语在语码、语体、词汇等方面存在差异,翻译要选择符合译语语言结构的表达。动态顺应强调,译语不能只顺应语境关系或语言结构,而应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顺应。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是当务之急。结合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在语用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现提出如下教学体系。

(一)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水平传统重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翻译教学的要求,刻板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更好地驾驭翻译课堂,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即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水平缺一不可。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成立翻译研讨小组,每周至少开一次研讨会,互相交流翻译教学和科研心得,提高理论修养。其次,积极寻找机会,从事翻译实践工作,丰富实践经验。

(二)传授语用知识,增强语用能力语用学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脱离了语境,翻译这种输出型活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就无法实现。所以,教师在翻译课堂上应有意识教授学生语用知识和能力。正如冉永平所说,语用能力或知识是可教的。[14]首先,教师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有意识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鼓励他们在翻译中自觉掌握和运用指示语、语用预设、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等语用翻译理论,避免产生误读和交际失败。例如,公司每年生产10万只玩具。译文1:Thecompanyturnsout100,000toyseveryyear.译文2:Theannualoutputofthecompanyis100,000toys.此例教师可启发学生关注语境因素。根据顺应翻译理论,为了得体,译文需要追求语境关系顺应。如果是日常语境,译文1较为合适,但如果是商务场合等正式语境,译文2则更合适。其次,创造合适语境,组织互动式活动,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理解和掌握目的。例如,miss这个单词可有不同的含义。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创设语境,如在等车的场合,“Imissthebus”,表达的是“错过”的意思。

(三)输入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意识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不容忽视。在运用礼貌原则、关联论、顺应论等理论指导翻译时,译者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合理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首先,教师应积极向学生输入西方文化知识,并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其次,鼓励学生课下看一些英文读物或电影,要求以读书报告的形式比较中西文化差异。最后,启发学生用目的语思考,发展学生的移情,引导他们主动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从而避免母语的干扰。例如,“望子成龙”,直译过来是longtoseeone’ssonbecomeadragon。但是这一译文无法为外国人接受,因为龙虽在中国是吉祥物,在国外却被视为凶恶残暴之物。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译文要能使译文读者在付出较少的努力的情况下得到一样的语境效果。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归化的方法翻译此句,即toexpectone’ssontobecomeanoutstandingpersonage.

(四)检测语用文化知识,规范评价尺度测试形式和内容易影响包括翻译教学在内的语言教学,但是语用知识和语用能力以及文化知识等很少出现在外语测试中。为了更好的评价学生的翻译水平,并用评价结果来指导翻译教学,在考试中应加入语用社交等方面的内容,检测学生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可给出原文,让学生在各种语境中选出或给出准确的译文;也可考查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冲突。

四、结语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翻译行业;翻译能力;英语专业;翻译课程

一、研究背景

目前,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我国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对于职业译员的能力要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传统的翻译教学主要从翻译技巧、语言对比、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几个大方面训练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当下的市场对职业译员的需求。高校培养出的翻译人才,在市场需求下已有些力不从心。

笔者对北京市的几大国内与国际翻译公司人员(对象涉及初中高级全职与兼职译员,技术部门、业务部门经理与主管),以及北京大学MTI与CAT专业的授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高校培养的翻译人才与翻译公司需求的人才在能力需求上有很大的不对等性,常常表现为:以优秀成绩毕业于高校应用语言学的人才并不能在短期内胜任翻译公司的工作,在校习得的知识与市场对于学生在翻译工作方面的能力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别,造成了用人单位与刚刚参加工作的学生双方感觉相互沟通非常困难。具体表现为:第一,学生感觉无法学以致用;第二,用人单位觉得双语能力优秀的人才,并不能胜任该机构内的日常翻译工作,仍需要对其进行各种大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在市场需求的大前提下,职业译员翻译能力的习得与培养,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2003年,PACTE研究人员提出了对翻译能力习得过程的定性描述:第一,翻译能力的习得像其他学习过程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入门知识逐步演化为专业技能知识,这一过程需要译者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并在习得过程中综合、发展和重建表述知识和操作知识;第二,翻译能力的习得在根本上是一个获得操作知识,从而发展策略能力的过程;第三,翻译能力的习得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重建翻译能力的过程。

从以上研究可知,对翻译能力的再定义务必要以人本主义为精神。传统的翻译能力习得,大多从篇章文本及语言角度出发,很少提及译员自身能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社会不能以牺牲人的主体性为发展代价。强调译员自身能力的发展,不但不会转移传统的翻译能力的重心,相反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只会更强化译员作为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学术界对翻译能力的界定普遍比较模糊,国内外多名学者提出了多种假设及论断,概括来说主要有语言/文本能力、翻译策略能力、转换生成能力、翻译技术能力。本文拟通过实证性及定量研究,具体分析在当今市场需求下,如何界定多元翻译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以及翻译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翻译能力与“技巧”的内涵,在人本主义的关照下重新定义多元翻译能力模型。

二、文献综述

乔姆斯基对语言活动中“能力”(competence)与“表现”(performance)的界定为应用语言学、交际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层面。20世纪70年代,以Wolfram Wilss为代表的描述翻译学派开始探究“翻译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提出译者必须具有源语文本分析能力和目的语文本生成能力。过去的研究者在观察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将翻译能力的构成分为:双语能力(bilingual competence)、转换能力(transfer competence)和世界/主题知识(world/subject knowledge)。

阿尔布雷希特・诺伊贝特(Albrecht Neubert)将关于翻译能力分析的5个参数作为能力成分:语言能力、文本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这几种能力共同作用使翻译活动有别于其他领域的交际活动,也使翻译研究有别于其他交际领域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与信息时代接轨的国际翻译能力研究进一步泛化,Fraser(2000)将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观点融入研究,指出翻译能力还应包含从客户需求角度评价自身翻译作品的能力。

2004年,国内学者文军提出翻译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语言/文本能力,(就英汉翻译而言,则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知识、语言运用的熟练掌握,还包括对不同的语域与文本的辨析,二者通常可合称为“双语能力”);第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可简述为两对范畴,即:“归化”与“异化”(domestication & foreignization), 全译与部分翻译(full translation & partial translation);第三,自我评估能力(self-monitoring competence)。如果说策略能力可以使译者确定总体格调及适用对象,语言/文本能力可以使译者通过转换进而生成译本,那么“自我评估能力”则可以帮助译者译出得体译文的反馈机制。

2007年,国内学者苗菊在研究中分别从3个视角将翻译能力划分为3个范畴,概括翻译能力的构成成分。这3个范畴的分类是对翻译能力系统化、综合化、级阶化、关联化的更明确的描述和界定,包括了对翻译能力整体的宏观审视和独立成分的微观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划分方法大同小异,各种理论界定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例如:有的学者认为多元翻译能力的一个分支能力应该叫做“双语能力”,而另外的一些学者却将其称作“语言能力”;在Neubert与PACTE小组相当完善的划分下,国内学者认为,仍旧需要补充一些相应的子能力,如审美能力、认知能力等。本文作者在思考各种关于翻译能力的定义时,理清了当中重合的部分,区分出不重合的部分,重建了“多元翻译能力”这一模型内要求的各种分支能力。由以上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关于多元翻译能力的习得与培养,反馈在翻译教学研究中,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问题:多元翻译技术能力应包含哪些分支能力?该能力是否与译文质量有关?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该能力?

三、改革建议

通过对传统翻译能力的梳理,结合作者对翻译公司、职业译员、项目负责人及北京大学CAT与MTI系任课教师的访谈,可将市场化背景下对多元翻译能力的要求做分类型的界定。在人本主义关照下,新定义的多元翻译能力模型将不再以翻译能力为中心,而是以译员为中心的,以语言能力为载体的动态、开放的系统。以语言能力为载体的动态翻译模型,不但对译员能力起到支撑作用,译员能力的全面发展又会反哺语言能力。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翻译人才,最为看重的是译者的素质与后期不断学习新技能与新知识的能力。这种动态、发展的能力呈螺旋形上升。

参考北京大学CAT及MTI专业的课程设置,笔者对高校翻译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做以下建议,共包括四个部分:CAT课程部分、个人实践部分、IT类课程部分及语言类课程部分。

高校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进行分块式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从综合角度逐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必然会使学生能够胜任市场化需求下各种不同类型的翻译工作,处理文本的综合能力极大提高,以满足市场对于职业译员的要求。

参考文献: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翻译作坊;合作学习;商务翻译;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黄笑菡(1985-),女,浙江湖州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学。

基金项目:2013-2015年度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翻译作坊’教学模式的高职商务翻译课程改革”(编号:kg2013787),主持人:黄笑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3-0071-05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课堂互动性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通过各教学动因的相互作用,建立更积极,更高层次的伙伴联系,最终以团队形式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1]。作为一种目标导向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其实现形式可涵盖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即生生合作)、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的合作(即师生合作)以及指导者之间的合作(即教师合作)三个维度。其基本教学需遵循以下流程:学习准备阶段:选择合适的主题及教学内容,展示教学素材;分组分工阶段: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并明确组员分工;合作学习阶段:教师需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合作学习活动。目前主流的合作学习活动包括:团队-游戏-竞赛活动(TGT),拼图活动(jigsaw),角色扮演活动(role-play)以及研究报告活动(research & report)[2];总结评价阶段:各小组需通过课堂展示(presentation)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教师宜采用多元评价手段检验学习效果。

目前,合作学习因其具有“强趣味性,高实效性”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但纵观其应用范围及课程,却依然囿于“听、说、读、写”等强调“元语言”能力的课程,而在实践性较强的英语课程中则鲜有体现。此外,合作学习依然以“生生合作”为主要实现形式,缺乏师生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学习。《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综合性高,实践性强,难度大,职业导向性明显”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提升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成为翻译课堂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将“翻译作坊”这种较新的教学形态引入高职商务翻译课堂,为“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实现平台,以“翻译作坊”为单位,构建合作学习范式并通过实证研究及数据分析验证该合作学习范式的有效性。

一、“翻译作坊”理论概述

(一)“翻译作坊”的定义及运作流程

“翻译作坊”是一个由多名译者共同组成的,具有商业性质的翻译工作中心[3]。译者在接到翻译委托后,通过任务分析、组间分工、制定词汇表,主译试译,译审校译等步骤合作完成翻译任务,并最终交由委托方审阅并投入使用。

“翻译作坊”的成员包括:项目经理1名,主译若干名,助理译审1-2名,译审1名。所有成员均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工作过程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具体流程如下:

1.委托方下单:翻译委托方将翻译任务,包括文本资料,参考文献,格式排版要求及完成时间要求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项目经理邮箱。

2.项目经理分析任务:项目经理分析待译文稿,统计字数,报价。待委托方接受后,确定翻译人员。在整个翻译过程中,项目经理需管控整个翻译流程,并及时向委托方汇报进度。

3.合作探讨式翻译:主译召开会议,建立词汇表,统一术语,并通过合作探讨――独立翻译――合作探讨模式完成译文初稿。

4.助理译审校译:由助理译审对主译完成的初稿进行两次校译,用约定的文字符号标注修改意见,并发回主译修改。

5.译审审核:译审对主译最终形成的三稿全面审核,确认无误后定稿。

6.任务交付:由项目经理将译文定稿交与委托方验收,通过后进行费用结算。

7.项目追踪:项目交付三个月内,项目经理需对译文的应用情况进行追踪,并收集反馈意见。

“翻译作坊”运作流程图直观地反映了“翻译作坊”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成员的分工写作及严格的制度保障,能够有效地控制翻译质量。

(二)“翻译作坊”的发展沿革

“翻译作坊”最初并非以教学形态的面貌出现,而仅仅是以一种“作坊式”的讲习班形式流行于美国文学界。20世纪30年代,美国文坛众多作家,诗人云集爱荷华大学,成立“爱荷华作家讲习班”(Iowa Writer’s Workshop),共同参与授课,研讨,讲习活动,为美国文学的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7年,“爱荷华作家讲习班”的负责人Paul Engle创立了“国际作家写作计划”(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 以下简称IWP),广邀世界各国作家前来创作研习[4]。1964年,Paul Engle的中国妻子聂华苓在爱荷华大学创办了首个“翻译作坊”,将IWP创作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各国文字出版发行。自此,“翻译作坊”开始风靡美国文学界。

1978年,美国包括耶鲁、普林斯顿、爱荷华、德克萨斯大学在内的8所大学开始设立文学翻译课程,“翻译作坊”逐渐作为一种教学形态在大学翻译教学中流行并迅速发展。“翻译作坊”教学形态强调翻译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可通过多次任务承接性质的翻译实战,从合作式学习中得到提高,从而全面纠正了自然翻译观的“语言天生习得理论”,树立了学生学好翻译的信心,增强了学生完成翻译任务的成就感。相较“翻译作坊”在西方的蓬勃发展,国内对此的研究则起步较晚。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实施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学位(Master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ng,以下简称MIT)。而“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也被首次写入该方案中。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等15所首批MIT试点院校率先采用“翻译作坊”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口、笔译能力。近年来,“翻译作坊”教学模式在本科院校的翻译教学过程的应用渐趋普遍。2009年,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朱慧芬教授首次提出“翻译作坊”教学形态的高度实践导向性与职业院校英语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相契合,可尝试将其引入高职翻译教学中的建议[5]。但“翻译作坊”在高职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验证。而本项研究主要针对“翻译作坊”教学形态在高职翻译课堂的应用这一课题展开,来探讨这一教学形态在高职翻译教学中的普适性。

二、“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翻译课堂合作学习范式设计

(一)“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合作学习范式的设计基础

“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的合作学习范式基于美国语言教学家Steven 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以及加拿大语言学家Merrill 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The Output Hypothesis)”构建。

Krashen的输入假说认为,适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是二语习得的必备条件。由此,他提出了“i+1”公式,i即语言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1则代表比学习者语言水平稍高的学习材料。语言习得者一旦能够理解语言的意思,则其语言形式和结构便可自然习得[6]。

1985年,加拿大语言学家Merrill Swain对 krashen的输出假说进行了补充,他认为尽管“语言输出”对二语习得颇为重要,但要充分开发学习者的二语精炼能力,提高二语的准确度和流利度[7],二语学习者还须时常使用该语言,即进行“可理解的输出(comprehensive output)[8]”。

(二)“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的合作学习范式构建

“翻译作坊”教学形态综合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两种假说,并将其应用于翻译课堂实践。“翻译作坊”的课堂运作过程中经历译前教师的语言输入,译中师生、生生乃至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译后书面文本与口头总结两种形式的语言输出三个阶段,构建出了一个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紧密的合作学习模型(如图2所示)。

1.第一阶段:译前。译前准备阶段由教师和“翻译作坊”成员合作完成。教师预设待译文本任务。该任务既可以是实训手册上的仿真项目,也可以是委托方的“全真”项目。教师需进行足够的语言输入,即对翻译要求、文本特点、翻译难点及策略做简要介绍,并将文本翻译任务下达至各“翻译作坊”。各“翻译作坊”由项目经理牵头接受任务,组织会议确定主译人员并合理分工,制定翻译计划并确定各时间节点。

2.第二阶段:译中。译中阶段是一个以文本形式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由课堂合作与课外合作两大平台实现。在课堂合作过程中,各“翻译作坊”可利用课本、实训手册、课件及其他课堂资源,完成一些基本的低阶任务,包括:确定文体,确定翻译风格,制定词汇表、统一术语、段落试译等。在课堂合作过程中,教师需进行有效的课堂监控,并通过巡回指导,答疑解惑等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在课堂之外,各“翻译作坊”需利用网络资源,企业资源及顾问团资源,实现课外合作,完成包括背景资料收集、独立翻译、校译、译审等涉及知识应用,能力创新的高阶任务。翻译过程的两大平台均需建立在“翻译作坊”成员的组内讨论及分工翻译基础之上,并需各项目经理对整个翻译过程随时进行管理和监控。

3.第三阶段:译后。翻译完成后,各“翻译作坊”成员需将最终译文进行课堂展示,以课堂汇报及答辩形式检验集体智慧成果并接受学生、教师、企业的多元评估,以口头汇报形式完成语言输出。

三、实验方法与说明

(一)目的与对象

该实验旨在通过翻译水平测试及问卷调查等测量工具检验“翻译作坊”教学形态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待验证的假设。

假设1:“翻译作坊”教学形态能够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假设2:“翻译作坊”教学形态能够促进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

该实验选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两个班级共80名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其中A班40人为实验班,B班40人为对照班。两个班级在课程教材,任课教师,学习环境及学生的英语水平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两个班级的学生对参与实验均不知情。

(二)内容与过程

该实验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为实验课程,两个班级均使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世纪商务英语翻译教程》为实验教材,教学内容涵盖名片翻译,标识语翻译,公司介绍翻译,广告翻译,产品说明书翻译,公关文稿翻译以及旅游文本翻译7个单元,最终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在实验班(A班)引入“翻译作坊”教学形态,而对照班(B班)则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实验过程中,先通过前测确定初始数据,一学期的既定模式教学后,通过后测及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效果测试与数据分析

1.测量工具。本实验采用以下测量工具:

(1)2份翻译水平测试卷:采用2014年商务英语翻译资质认定考试(ETTBL)中级笔译真题作为前测试卷,采用2015年商务英语翻译资质认定考试(ETTBL)中级笔译真题作为后测试卷。(2)3份调查问卷:分别为学习兴趣问卷、团队精神问卷、自信心问卷,用于前测及后测阶段。

翻译水平测试采用前测、后测两种类型。前测旨在确认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翻译能力的同一性,后测则检验经过一个学期的既定模式教学后,两个班级翻译能力的差异性。问卷调查同样分前测后测,每份问卷包含20道问题,每道问题有“完全同意”、“基本同意”、“无法判断”以及“完全不同意”四个选项,分别对应3、2、1、0不同分数。问卷调查旨在验证“翻译作坊”教学形态对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

2.测试结果与分析。收集学生前测与后测的数据,用SPSS11.5统计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

表1、表2显示,两个班级在翻译水平、学习兴趣、团队精神及自信心前测得分上无明显差异(P>.05),即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前的初始条件基本相同,也验证了这两个班级的可比较性。

表3、表4的数据则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既定模式教学后,两个班级翻译能力,学习兴趣,团队精神及自信心的后测得分差异显著(P

(四)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

1.“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的合作学习范式能够提升学生翻译水平,增强英语习得能力。规范的翻译流程,严格的晋升制度,真实的翻译任务,多元的评价体系保证了翻译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翻译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这都是对学生二语习得的正向效果。

2.“翻译作坊”教学形态下的合作学习能够提增强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团队精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商务翻译课堂缺乏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纯课堂讲授的环境也限制了学生交流合作的深度及广度。“翻译作坊”能够有效弥补以上不足,形成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翻译作坊”内部交流与合作,教师的指导与协调,顾问团之间的学术探讨等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翻译任务的同时,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获得自信心的提升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翻译作坊”形态下的高职商务翻译合作学习范式有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及自信心的培养都具有积极意义,是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一种创新。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若干问题。如:如何保证与监控每位学生在“翻译作坊”中的参与度,如何规范“翻译作坊”内部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如何参与“翻译作坊”的具体工作,发挥其组织协调和指导促进的作用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蔡慧萍.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肖红.“翻译工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45-47.

[4]郭建中.美国翻译研讨班和庞德翻译思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28-32.

[5]朱慧芬.WORKSHOP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67-69.

[6]Krashen, Stephen D. The Imput Hypothesis: Issue and Implications [M]. Brunt Mill. Harlow: Longman House, 1985:19-22.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高端翻译严重匮乏,需求的专业结构趋向多样化。高等学校外语教育在语种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及语言能力的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趋同化,是造成高端人才短缺的根本原因。对高端翻译的旺盛需求不仅要有现实的紧迫感,而且要有顺应发展趋向的长远眼光。解决高端翻译人才匮乏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传统外语教育,注重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关怀的办学特色;改革办学体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要注重科技外语和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翻译市场现状不容乐观,而高端译员的匮乏已成为这个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语翻译的文化交流与信息交流的功能越来越彰显。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信息涌入中国,翻译人员如果不能及时而正确地消化国际信息流,将导致大量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信息的流失。翻译能力薄弱的问题不解决,还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政企涉外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中国的持续发展,妨碍中国全球化的推进速度。

一、翻译市场的强烈讯号:精英人才匮乏,呼唤高端翻译的多样化

当前中国翻译大国地位与翻译人才青黄不接形成强烈的反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出现了巨大的翻译市场。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中国的注册翻译公司有近3000家,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仅在北京注册的就有400多家。全国翻译从业人员多达50万人。从规模来说,中国已成为“翻译大国”,但并非“翻译强国”。因为这支队伍中的专业翻译人才只有6万,真正有水平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仅占5%。

翻译人才青黄不接集中表现为高端译员匮乏。而且从译员需求的专业结构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高端人才匮乏是世界人才市场的共同特征,然而在中国翻译市场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其中突出的表现是:

(一)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这主要反映在外国文学翻译质量下降。以2005年初举行的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为例,在涉及文学翻译的5个奖项中,竟被评委无奈地空缺了3个。外国文学翻译之所以遭遇窘境,是因为优秀文学译着要求译者深刻把握两种语言的精髓,特别是要有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然而达到这种要求的译员太少,导致优秀文学译作稀缺。时至今日,人们对20世纪中国的一代翻译大家的风采依然历历在目,例如钱钟书不仅英语基础好,而且博览群书,还有浓厚的文学兴趣,其译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萧乾先生以集文学创作、翻译和记者于一身而着称,得益于他深厚的母语修养和对英语文学的娴熟研究背景。然而中国本来翻译大家就不多,随着一代名师的相继逝世,优秀翻译后继乏人。

(二)科技翻译,尤其是高新科技翻译人才稀缺。多年来外语院校十分重视外语复合人才的培养,但存在着重文轻理的倾向。当前,外语复合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外语专业知识与经济、贸易、金融、新闻与法律知识的复合,而外语专业知识与理工科知识的复合结构则长期受到忽视,以至于当前懂经贸、商法的文科复合型人才很多,但熟练掌握外语的工程技术人员稀缺。机械、化工、软件、信息技术和电子专业都紧缺外语人才。

(三)口译人才匮乏,尤其同声传译人才稀缺。随着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发展,中国口译人才严重短缺。目前国内能够熟练地在商务活动、国际会议中担任翻译的人才实在太少。同声传译作为语言金字塔的“塔尖”,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因而培养也十分困难。这种人才不仅在我国紧缺,甚至是全球化的人才难题,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有资料显示,中国口译人才缺口百万,第六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对中国的口译人才短缺表示担忧。

(四)中译外人才紧缺,尤其是经典着作和重要政治文献方面的中译外,面临重大问题。中译外比外译中难度更大,写作风格与语言习惯要适合外国人的要求,对译者的中外文水准、政策把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古代经典着作的翻译还有古文、文言文的阻隔。现代文人能够阅读文言文的已经寥寥无几,因此存在着把古典文献翻译成现代汉语,再由现代汉语翻译成外语的双重语言转换问题,难度可想而知。而且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中译外涉及的语言也越来越多。仅有英、法、德、日、俄等常用语种显然不够,而稀有语种的翻译人才就更显得匮乏。

二、外语教育的缺失:教育理念和体系陈旧,办学模式趋同化

在2004年举办的“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为主题的一次高等教育国际会议上,与会专家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正陷入一个办学误区:办学模式趋同化。大学普遍按照一个模式培养相同规格的人才,而不是根据个性差异来培养各类创新人才。

中国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的办学趋同化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专业语种结构趋同。开设英语专业的学校过多,英语专业招生人数远远超过小语种。目前全国有800多所院校开设外语院系,同时全国兴起了一批以新东方学校为代表的外语培训机构,而所有的院系及培训机构均设置英语专业或进行英语培训。以至导致英语专业人才饱和,毕业生就业由“热”转“冷”,而小语种尤其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则供不应求。

(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多年来,传统外语教育只注重语言和文化双重关怀,而忽视综合知识的传授。近年来,又清一色地转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外语专业本色,造成了多元文化的缺失。这种现象的认识误区在于:把外语仅仅当作语言的工具,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淡化了包括汉语文学在内的中外文化教学,以至于跨学科界限的知识性课程——法律、经贸、金融、新闻——的过量,而导致语言专业的异化。在这种情况下,忽视了深层次的中外文化的熏陶,语言人才失去语言与文化为特征的传统特色。

(三)语言能力的评价方法趋同。中国的外语教育长期以教学服务于考试为导向,导致学生只关注知识和语言技巧,而忽视了语言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测试为标准的外语能力评价方式,导致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时间长,资源投入大,整体效率低。而以客观题为主体的语言测试方式只测试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知识存量,却忽视了用主观题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评价。记忆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存储状况是可以见诸卷面的,而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则难以在卷面上展现。然而外语的写作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少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诚然,过去清一色的培养纯外语人才,毕业生知识结构过窄,曾经是外语毕业生就业由“热”转“冷”的主因。因此培养“外语+专业”、“英语+小语种”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是适应社会需要、应对就业难的根本出路,更是教学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应用性”,而对于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来说,必须保持语言教育的文化多元性,培养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只有具备比一般外语学习者更高的外语水平和更扎实的中外文化基础,其毕业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研究型外语大学必须把坚持外语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作为一种理性选择。

三、解决高端翻译人才匮乏的根本出路:把握外语教育的“市场定位”,坚持办学的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

(一)对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不仅要关注现实的紧迫性。而且要有放眼国际化的远大眼光。高端外语人才需求旺

盛及其需求专业结构的多样化,不仅仅是一种市场现实,而且是社会发展对语言人才需求的大趋势。从全球视角看,信息时代促使我们的湛蓝色星球变成了“地球村”;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交融促使整个世界趋向“全球化”;文化与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要求异域文化与教育的“国际化”。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看,随着我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以及上海迎来世博会,必然大大刺激人才市场对高端人才的旺盛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不容动摇,同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为了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外语教育语种多元化,也是一种必然要求。

从现实情况已经看到外语教育落后的紧迫感。全世界学术刊物的80%~90%都是英语刊物,离开英语就无法吸收外国学术资源;全世界的计算机信息90%都用英语表达,我国计算机软件教育的国际化与标准化已大大落后于印度,而英语教育水准不高,理工科硕、博士的翻译能力不足是软件人才国际化的一道坎儿。在这种大背景下,上海外语大学校长戴炜栋,在近年强劲的“全民学外语是国力资源的一种浪费”的惊呼声中,清醒地指出:“从整个社会的外语水平看,不足以说明‘全民学外语’。”并指出,从外语教育的现状看,“中国整个社会的外语水平比一些亚洲国家要低”,“英语在中国是一种外国语,而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英语则是第二语言”。当然我国的外语水平更不能与欧洲相比,在荷兰有80%的国民熟悉英语。

(二)根据外语需求的市场定位,改革办学体制,推进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必须承认:“全民学英语是国力资源的一种浪费”的惊呼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主要表现在它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当前以服务于考试为导向的英语学习方法的弊端,以及外语教育在包括教育观念、办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趋同化。这些弊端直接导致了外语教学的低效化。这种呼声对外语教育提出了警醒,启发了人们必须认清外语教育的两个改革方向。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把握外语教育的市场定位,对不同语种、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提出不同的外语教育办学要求。例如,从语种的专业结构规划看,必须肯定地认可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把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育的范本;同时注意纠正当前小语种专业办学只限于几个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的状况,注重在更多院校发展小语种教育,实现外语语种的多样化。从不同地区的外语教育要求看,对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及上海等未来的国际化都市必须普及英语教育,提高全民的外语水准;而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则主要要求学好他们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从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看,研究型大学应该倾情于外语精英的培养,在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必须坚持以注重语言与文化双重关怀的传统英语教育特色;而教学型大学则应坚持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并以培养语言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其次,必须十分注重不同专业结构的外语精英的培养,实现高端外语人才的多样化。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普及性,而精英外语教育则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高等学校必须坚持其应该具有的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和导向性品格。在外语教育中,这种品格主要表现在注重各类专业外语精英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前瞻性需求。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针对外语人才模式趋同化的弊端,实现专业结构的多样化,除了必须加速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及在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保持传统外语教育的特色外,应特别注重两种外语专业的发展:一是在理工科院校发展科技外语教育,二是大力发展翻译专业。

在外语教育中应当认清两种复合型人才的区别:一种是传统的“语言+语言”(例如:“英语+汉语”,“英语+小语种”),以及“外语+社会科学”(经贸、金融、法律、新闻)等以外语为主体知识结构的“语言型”外语复合人才。另一种是以科技知识为主体知识结构的“科技+外语”的“科技型”专业外语复合人才。后者实质是一种专门用途外语人才,它的第一能力是理工科知识,本质上属于科技型人才。

科技外语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及教学要求都有异于语言型的外语复合人才。从能力要求看,台湾科普翻译家侯捷指出,“一般人认为英文好就能翻译英文文稿,这是大错特错的说法,进行科技翻译与你有什么样的专业背景密不可分”;“科技翻译的关键不在外文功底,如果要列出科技翻译成功的要素应该是:专业素养,中文程度,中文文采,英语程度”。同时理工科外语教学的要求也有异于文科型的外语教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钟美荪指出:“大学生英语不必都能说会道,文理科英语教学要求不宜一刀切。”许多专家认为不同类型学科的英语能力有不同要求,阅读英语专着及查阅英文资料的实际能力对理工科高层次人才是最重要的。科技外语人才的培养应该在理工科院校进行,因为纯外语的人才培养不出合格的科技外语人才,钟美荪副校长就说过“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困难,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师都毕业于英语专业,教师通常按英语教育的思维和标准去教授不同学科的学生。英语专业毕业生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双方难以找到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