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腹部手术的护理

腹部手术的护理

腹部手术的护理

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方法:将11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额外的护理干预,采用五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5)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VRS-5评分优于同期对照组,且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腹部手术;疼痛;护理

腹部术后疼痛常见原因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疼痛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伤害,而且可以引发术后并发症。因此,解除腹部患者术后疼痛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我们通过对12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相关的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共有110例患者中来我院进行腹部手术,其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岁。所有的患者中,进行胆道手术的患者共有35例,进行肝脾手术的患者共有25例,进行胃大部切除及胃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共有40例,进行其他上腹部手术的患者10。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共有55例患者,统计发现,两组患者的资料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55例患者在腹部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的55例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额外的护理,其中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患者手术后是重要的护理方法之一,执行心理护理的主要是我院的护士,在长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经验上,对于患者的心理也有了很好的把握,对患者采取的方式首先是用专业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然后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及时关心患者,解答患者的疑问,如果有必要,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以增强患者抵抗疼痛的信心,并且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这样对于患者手术后的恢复将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进行心理护理的护士需要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并且专业素养也得过硬,这样更容易取得患者的信任.

健康宣教:包括对疼痛、止痛药的认识;疼痛评估的方法;止痛的重要性及方法等。通过对患者的教育,让患者对术后疼痛有正确认识,以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无助感,及时报告疼痛并予止痛。

基础护理: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出、出血及感染迹象;顺引流管走势将其妥善固定,减少因翻身活动引流管刺激引起的疼痛;协助患者翻身,背部置靠垫,膝下置软枕,保证舒适;指导患者侧身起床,使肌肉松弛,张力减小,可减轻疼痛。创造良好的病室氛围:病房温度、光线适宜,尽可能降低噪音,创造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开展时间护理,尽量将治疗、护理集中在适宜的时间段进行,避免对睡眠时间的干扰以促进患者较好的入睡来减轻术后疼痛。同时指导患者学习一些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如咳嗽或做深呼吸时,用手或枕头按住切口,以防牵扯缝线,引起伤口疼痛;留置引流管的患者翻身及改变时,避免压迫、扭曲、牵拉管道;及时排尿防止术后尿潴留,如出现排尿困难时,立即诱导排尿(如听流水音、按摩膀胱区、针灸等),必要时给予导尿等;分散患者注意力,采用视觉分散法:电视、读小说,听力分散法:音乐、听故事,触觉分散法:轻轻按摩伤口周围的皮肤。对于低血压的患者,主要措施采用关闭镇痛泵以及加快液体滴速,基本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轻者采取停止镇痛泵及吸氧等处理措施,症状缓解;对于恶心呕吐的患者,轻者给予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基本可以缓解症状,呕吐严重者给予药物止吐,同时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顾虑,可以缓解症状。对于排尿困难的患者,轻者采取诱导排尿及下腹部热敷,基本可以使患者排出尿液,在这些措施无效时予患者留置导尿管,并注意尿道口的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对于腹胀的患者,轻者嘱咐患者勤翻身及早下床活动,同时给予腹部热敷,基本可以缓解不适,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外用,以及灌肠等处理,症状都可以得到缓解。

应用镇痛药的护理:对担心止痛药物作用的患者,说明在强烈疼痛的情况下,使用止痛药是不易产生依赖性的,而持续忍受强烈的疼痛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对疼痛性质明显、原因清楚的手术后切口疼痛患者应采取预防性用药、定时用药,而不是待到疼痛难以忍受时再给药;由于药物的吸收和代谢速度因人而异,因此应该依个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药物;部分患者常规剂量镇痛无效,患者依然疼痛,不要将因疼痛而要求增加止痛药剂量而当作成瘾。所以给药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动态变化,尤其是第一次给药后,应了解患者的反应以确定其用药剂量。了解各种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注意观察。

2 结果

对照组术后24、72h VAS评分分别为3.5+0.6、2.4+0.3,干预组分别为2.3+0.2、1.3+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疼痛是腹部手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除手术创伤、引流管刺激外,术后疼痛还受主观因素如性格、对疼痛的敏感度及注意力、心理状态等影响,也受客观因素如环境、教育、暗示作用等影响。疼痛既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切口愈合,对患者家属亦造成不良心理刺激。我们针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在常规腹部手术术后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镇痛药护理,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24、72h VAS评分减低,镇痛药物应用少,认为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是消除患者术后疼痛,使机体迅速康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黄弘、时明霞.舒适护理干预改善腹部手术老年患者疼痛和睡眠质量指标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年第6期,23-25

[2] 郑桑、钟辉.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9年第11期,33-37V

[3] 李海棠自控镇痛泵用于腹部手术后疼痛的观察与护理[J]黑龙江医药.2009年第4期,38-40

[4] 胡亚红护理干预对减轻腹部手术术后疼痛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第25期,25-30

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妇产科 腹部切口 护理

目前妇产科主要手术方式仍是开腹手术,但是开腹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是常见并发症。因为肥胖患者增多和手术中使用的高频电刀等使脂肪液化明显增加,所以对腹部切口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1]。现将本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712例腹部切口患者的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实施腹部切口手术712例,年龄19-65岁,平均43.12岁,手术类型:剖宫产术425例,异位妊娠32例,子宫次全切除术41例,子宫全切术209例,宫颈癌根治术2例,卵巢癌根冶术3例。其中4例为糖尿病患者,6例再次手术为纵切口,其余均为横切口,切口脂肪液化9例,切口裂开2例,但未出现切口化脓,患者住院时间为8-21天,均为切口愈合出院。

2 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给予细致的解答和安慰;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技术水平,手术、麻醉安全度,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获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对手术康复也起到促进作用。

2.2健康指导 术前及时做好各种检查,向患者进行术前宣教,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叮嘱患者手术注意事项,要防止感冒、咳嗽;指导患者学会有效咳嗽及咳嗽时双手轻压腹部两侧,减轻切口张力。术前保持皮肤清洁,备皮时间不超过术前24h。

2.3饮食指导,补充营养 对于实施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给予饮食指导,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保证机体充足的营养,增加机体组织修复能力和抵抗力,促进伤口的愈合。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手术前对于营养不良患者,应增加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以提高血浆蛋白水平;对于贫血患者,应给予补充铁剂,必要时输血,积极纠正贫血;对于糖尿病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调整来控制血糖,待血糖<8mmol/L后再进行手术[2]。手术后饮食指导:术后禁食6h后进食流食,术后一日视病情,可进半流食,无不适者,肠气通后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转贴于

2.4疼痛护理 术后患者切口疼痛不能忍受,睡眠受到严重干扰时,会影响术后恢复。护士要主动关心病人,对患者的疼痛按主诉疼痛分级法(VRS)等级评定,根据疼痛的级别,选择药物和物理等措施,教会患者应对疼痛的技巧,如听音乐、深呼吸、放松术、分散注意力等。

2.5预防切口愈合不良,做好术后切口护理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视具体情况可采用横切口及减张缝合,关腹时应保证满意的麻醉,动作轻柔,选择适当的缝合材料,彻底止血、逐层确切缝合。术后护理人员要每日观察患者腹部切口情况,注意切口处有无渗血渗液,有无感染征兆,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有无腹胀发生,切口张力是否增加,特别要加强对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贫血患者的切口观察。术后行胃肠外营养,适当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必要时补充血浆、蛋白质。同时做好饮食指导,补充营养,促进切口愈合。给予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预防切口脂肪液化。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慎用广谱抗生素减少切口感染。一旦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2.6康复指导 术后指导患者翻身、咳嗽、大便等腹压增高时注意保护切口,并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腹带。指导协助患者早期进行活动,如定时给予翻身,床上活动肢体,扶助床上坐起,搀扶下地行走等,可以促进肠功能恢复,预防腹胀、肠粘连,增进食欲,避免或减少血栓形成,防止肺部感染。对患者讲解床上大小便,科学起坐的重要意义,以免引起切口张力增加,有碍切口愈合。观察记录大小便情况,注意保持大小便通畅。

3 护理结果

本组712例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住院期间9例出现脂肪液化,2例切口裂开,经治疗护理后,均治愈出院。

4 总结

通过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采取了针对性有效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补充营养;心理护理康复指导,让患者掌握自我保护切口的方法,促进了切口愈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避免了医疗纠纷。

参 考 文 献

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腹部外科手术;舒适护理;推广应用;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8(a)-0134-02

腹部创伤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或腹腔内器官的损伤。实施手术是其常见的治疗方法。而术后患者的康复是与患者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1]。因此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如何对术后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减少组织感染,加快伤口愈合,是一项值得在临床中长期实践与探索的艰巨任务。

实施腹部手术后,患者由于全身麻醉及手术的刺激,容易使呼吸、血液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其预后。因此,如何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使腹部手术的护理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广大护理人员所关心的最重要的问题。而影响腹部手术患者康复的因素近几年来有大量的报道可供参考。现笔者将实际护理工作中遇到的护理问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120例实施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8~46岁,平均(22.5±0.3)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0~52岁,平均(23.6±0.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如下舒适护理方法:

1.2.1 绝对卧床休息,禁止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腹痛;协助患者采取舒适,如腹部剧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应让其平卧屈膝,使腹部肌肉松脆,减轻疼痛。休克患者头和躯干分别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可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量[2]。

1.2.2 维持体液平衡 (1)扩充血容量。对有休克早期症状或休克患者,快速建立2~3条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根据医嘱快速输血和输入平衡盐溶液,经静脉采血进行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尽快输血或输入清蛋白。(2)记录出入量:准确记录24 h尿量、输液量、呕吐量及胃肠减压量。(3)定期监测中心静脉压,根据血压的变化,调整输液的量和速度。(4)观察脱水症状有无改善:观察并记录患者神态、皮肤黏膜的弹性及颜色,尿量、尿比重及颜色[3]。

1.2.3 心理护理 多数腹部损伤在意外情况下突然发生,加之伤口出血,患者多表现紧张、焦虑或恐惧,不知道如何应对及担忧预后,护士应做到如下,(1)耐心解释病情:关心安慰患者,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向患者解释腹部损伤的病情变化,可能出现的腹部症状及体征,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2)介绍治疗过程:介绍手术检查的目的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做好各项检查前、术前和术后相关知识的指导,使患者消除对手术和预后的恐惧感,积极配合各项手术检查、治疗和手术。(3)理解同情患者:在患者面前不谈论病情的严重性,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并耐心倾听,对患者的恐惧和担心表示深切的关心与同情,并及时给予帮助[4]。(4)现身法说教:请病区内其他腹部损伤手术恢复期的患者讲解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及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发生情况,食欲情况,留置胃管时间及疼痛情况。

1.4 疼痛评分标准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临床上以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让产妇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3 讨论

由于腹部手术时,胃肠受到暴露、手术操作刺激等一系列因素,容易引起神经反应,使胃肠功能受到抑制,肠腔内存积过多气体导致腹胀、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排气排便时间延长,甚至肠梗阻、肠麻痹[6]。患者的食欲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无法进食,进而造成患者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又由于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可使患者身心痛苦,增加卧床时间,使全身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极易发生并发症。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之得到健康的护理方式,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可以早日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舒适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此法在临床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舒适护理是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中的护理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使其在心理、生理、社会和生活上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于淑娥. 胸外科病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J]. 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33-35.

[2] 范里莉,王恒林,王卓强,等. 镇痛泵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35-37.

[3] 盖炼炼,吴芳,代英,等.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中医药导报,2006,12(1):59-60.

[4] 王晓伟. 肺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适宜探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6-27.

[5] 顾沛. 外科护理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16.

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全麻; 腹部手术; 呼吸; 影响因素; 护理

一、临床与方法

1、 一般资料:在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间,分别选择全身麻醉上腹部和下腹部手术患者各25例,无严重的心肺疾病。上腹部组:男性11人,女性14人,年龄26-66岁,平均57岁,其中胃手术7例、胆道手术10例、脾脏手术4例、喷门手术2例、胰腺手术2例。下腹部组:男性13人,女性12人,年龄25-68岁,平均56岁,其中结肠手术12例、直肠手术13例。

2、方法:二组患者分别在术前一天和术后六小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氧饱和度,用Microlab 3000 Series (Micro Medical Ltd,U.S)仪测定肺功能指标,并观察呼吸情况。二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术后分别收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O2)、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其中VC、FVC因受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用实测值占预计正常值的百分比(A/P)来表示。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用SSPS统计软件包处理,统计结果显著性标准定为P<0.05。

3、结果:全麻上、下腹部手术后六小时各项呼吸指标比较结果分析二组在PO2、SaO2上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术后六小时,受麻醉抑制、体力不支、切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所表现的VC和FVC都比正常预计值有明显的下降,其中,VC比较有明显差异性。

二、讨论1、膈肌和胸廓的影响。膈肌运动是维持正常胸腔压力和肺部膨胀所必需的。上腹部手术横膈向头方向移位,可使胸腔容量减少500ml,全身麻醉下的胸廓、肋骨架内径的缩小,以及中心血容量的增高(约300ml)等都可使胸腔容量缩小 ,导致胸肺顺应性降低。这种影响虽然会随手术的完成、麻醉的消退而解除,但呼吸功能却需要在术后比较长的时间内才能恢复。另外术后腹腔的膈下积液、膈下感染,会引起膈肌痉挛。术后胃肠账气、胃潴留、胃扩张,致腹内压增高,膈肌上升,都会导致肺活量下降,引起限制性肺功能障碍。

2、切口疼痛。上腹部手术切口位置高,接近胸部,随着术后麻醉的消退,切口疼痛感会越来越来明显,患者由此惧怕深呼吸和咳嗽,只能作浅而快的呼吸,且不能及时将气管分泌物咳出,而影响有效呼吸。另外,疼痛可引起骨骼肌反射性紧张,导致胸肺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不足,产生低氧血症 。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SaO2有明显的降低,虽然绝对值不是很低,但不加以重视,必然影响呼吸生理功能。

3、 神经反射刺激。手术操作时,牵拉、损伤、压迫上腹部相关神经,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膈肌神经以及其它辅助呼吸肌的支配神经,使胸廓、肋骨架内径缩小。加之全麻手术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了呼吸中枢与肺脏之间正常的反射传导。虽然在术中,可以通过麻醉师的辅助呼吸,保证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术后仍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肺功能减退。

4、肺动脉压增高。上腹部手术时,由于内脏血管收缩,引起中心血容量的增加,上腹部术后肺动脉压可有增高,可增高达70%之多,同时,肺静脉压亦可增高,引起肺血流的再分布,使肺血液较多地分布于(通气功能较差的)肺上叶部分,从而形成较明显的分流,这可能是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全麻下腹部手术对呼吸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护理对策1、术前护理

(1) 加强术前知识宣教。预防交叉感染,增加营养,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劝告患者术前术后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术前进食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按要求做好术前禁食及胃肠准备工作,预防术后腹胀、呕吐。

(2) 呼吸功能锻炼。对上腹部大手术患者,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呼吸功能锻炼计划,以便术前、特别是术后能学会和应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呼吸功能锻炼包括:

1)深呼吸运动。鼓励患者在术前一周练习慢而深的吸气,在呼气末停滞1-2S后缓慢地呼气,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每分钟8-12次。

2)有效咳嗽训练。教会患者先作深吸气后关闭声门,尔后胸腹肌骤然收缩,将气冲出呼吸道。

3)束腹胸式呼吸训练。使用腹带绑住病人腹部,松紧适宜,以制造术后生理状态,加强患者有效的胸式呼吸,以代偿因术后切口疼痛引起的低效腹式呼吸。

2、术后护理

(1) 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六小时内,因患者尚未完全清醒,要密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率、幅度、肺部罗音。一般全麻上腹部大手术后,48小时内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避免加重心肺负荷。

(2) 促进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回病房后,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一般患者清醒后,就给予低半卧位,使横膈下降,有利于肺部膨胀。术后六小时,每二小时翻身一次,鼓励床上活动,预防肺不张。腹带松紧适当,防止影响呼吸,如患者主诉切口疼痛剧烈,可适当应用止痛剂或镇痛泵止痛。鼓励患者作胸式呼吸,可减轻切口疼痛。 同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循环和胃肠蠕动,有利于术后呼吸功能尽早恢复。

腹部手术的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龄; 腹部术后; 引流管;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7-0115-03

doi:10.14033/ki.cfmr.2015.07.05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年人口占社会人口比例逐渐增加,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腹部手术放置腹腔引流管,用于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同时术中放置引流管将腹腔中积聚的脓、血、积液及渗出物、消化液(胆汁、胰液)等及时引流至体外,以防止腹腔内感染,促进切口及吻合口的愈合,减少毒素的吸收,因此做好老年患者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尤为重要[1]。2013年6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共收治67例65岁以上的腹部手术行腹腔引流患者术,现将引流管护理的观察与护理整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行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的患者67例,男48例,女19例,平均年龄(77±8)岁;其中65~75岁47例(70.1%),76~85岁18例(26.9%),85岁以上2例(3.0%);胆石征25例(37.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3例(34.3%),其他12例(17.9%),其中乙状结肠1例、肠梗阻2例、结肠肿瘤4例、腹部外伤5例;术后根据手术需要均在腹腔相应部位放置引流管,平均置管4 d。

2 结果

腹腔引流管滑脱1例,患者拔脱4例,堵塞2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67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3 讨论

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外科临床护理上接触高龄患者不断增多。老年患者一般体质较弱,患者多有心脑血管基础性疾病,加上“怕病”的心理,至就诊时往往病程已经较久,腹腔炎症、污染较重,因此急腹症患者手术后,均需要置引流管。故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是尤为重要的工作环节。

3.1 术后护理

床位护士与巡回护士认真交接患者手术部位、切口部位、敷料包扎情况及皮肤情况,了解引流管的种类、数目、引流部位和引流液的性状,尤其注意置管引流液的量和性状[2],核实后在登记表上签字。对引流管进行标识并妥善固定确保引流通畅。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引流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床位护士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嘱家属定时为患者翻身、叩背,促进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定时按摩四肢,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协助床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3.2 肢体的护理

评估术后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休征、术后肢体的感知觉和活动度。对有躁动及神志不清的患者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性约束,避免引流管被患者抓脱,避免坠落事件;常规行腹带护腹,避免老年患者咳嗽、躁动时切口裂开[3],使患者卧位舒适、肢体功能位。

3.3 引流管的观察

严密观察引流管液的情况,正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腹腔引流液一般为淡红色,且引流量10~100 ml[4]。腹腔引流液出现棕黄色或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食物残渣或粪便,提示肠漏;放置胰腺周围的引流管出现透明或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引流管24 h无引流物,提示可能出现管道堵塞或脱出;术后24 h内,引流液为持续增加的鲜红血液,则提示腹腔出血。认真观察记录引流管液体的量、色、质,出现以上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

3.4 引流管的通畅

腹腔引流管要保持整体是密封通畅的,勿使其折叠、扭曲,患者翻身时勿受压,术后巡视病房时,常规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并记录。

3.5 引流管的固定

术后要记录引流管的深度,做好标记,避免移位、脱出,妥善固定于合适位置。引流管要选择合适的活动长度,以免患者翻身、活动时挣脱,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或负压盘,避免牵拉及误拔引流管。引流管应固定于低于腹壁平面,防止引流液逆行回流造成腹腔感染,协助患者翻身、活动时要给予暂时夹闭引流管,合理进行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单的应用[5],每班定时查看妥善固定引流管。

3.6 引流管的更换

每日更换引流袋、瓶或负压球,标识日期并签名。保持腹壁置管部位的清洁、干燥,如有敷料潮湿、引流口有B出,应及时更换敷料。观察置管部位有无发红、肿胀、渗液等情况象。更换引流袋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更换引流袋前,检查待换的引袋、瓶或负压球等,外包装有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6]。更换时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更换完毕再次挤捏引流管,使引流液能够顺利流入引流装置。

3.7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依从性较差,术后因疼痛、卧床等因素,易产生焦虑和不安,对治疗缺乏信心[7]。术后应定时巡视,询问患者,多跟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表达不安与焦虑情绪,运用放松技巧转移患者注意力,如询问家庭住址、既往病史、子女情况等,观察患者的腹部及全身情况,询问患者的感受,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

3.8 拔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应该根据引流液量的变化,决定拔出时间,严格遵医嘱给予拔除[8]。拔管后,应该严密观察、记录患者腹部有无不适,引流管处的皮肤、敷料有无渗出,发现问题时,立即向值班医师汇报。

3.9 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个性、生活习惯、情绪状况和行为模式用患者理解接受的方式介绍留置腹腔引流管理的目的及重要性,使患者配合[9],耐心、细致、多次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腹腔引流管是医生对腹腔内病情变化的观察,是本次疾病治疗的手段之一,将腹腔中积聚的脓液、渗出液体等引至体外,避免感染,有利于术后恢复[10],老年患者大都有基础性疾病,病情一般均较重、病程也较长,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易怒、恐惧、悲观等心理,护理人员在巡视、换药、沟通过程中,均应保持一颗同情心,应该允许、耐心倾听患者传达的各种信息,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1],让患者从心理上产生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4-75.

[2]虞建明.老年病人外科腹部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0):2739.

[3]杨爱民.高龄患者术后舒适护理在ICU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210.

[4]刘肃,张静.管道滑脱评估单在泌尿外科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33-34.

[5]张希,唐芙蓉.经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4(8):693.

[6]吴志娥.留置引流管外科手术病人的有效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3c):824-825.

[7]马玉荣.普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09,6(1):2467.

[8]王艳秋.399例老年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0,2(2):78-79.

[9]付连英.高龄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58-59.

[10]韦升余,韦进.腹部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