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学;本科生;社会统计分析课程;教学

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一般本科生定量研究能力较差。在定量化操作环节,社会统计分析课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社会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了解学生对该类课程的掌握及需求情况,笔者特做了前期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以社会学专业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所有变量均无缺失值。在100个有效个案中,有66名大三学生,34名大四学生,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66%和34%,年龄为19岁、20岁、21岁、22岁、23岁和24岁的分别占2%、11%、45%、29%、10%、3%,年龄基本上属于正态分布。11%的同学对社会学“毫无兴趣”,61%的同学“有一点兴趣”,28%的同学对社会学“非常感兴趣”。“坚决不考社会学的研究生”、“有可能考社会学研究生”和“一定会考社会学的研究生”的学生分别占33%、52%和15%。社会学专业第一志愿学生有13%,非社会学第一志愿学生为87%。

二、社会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一)前期数理学基础普遍较差

社会统计分析的基础课程是高数和概率论。1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对概率论高数和概率论的掌握程度“非常差”和“很差”的分别占6%和14%,43%的人认为自己掌握得“一般”;认为自己掌握得“还行”和“挺好的”的人分别占27%和10%。这说明同学们对这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还有待提高。究其原因,第一,这些同学在学社会学之前的学科背景均为文科,数学底子很薄弱;第二,在大一、大二期间,对高数与概率论公共课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具有畏难心理

通过在学习社会统计分析课程前后对该课程的难度印象来看,学之前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的印象是:超过一半的同学(51%)认为该门课程很难,33%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难度适中,仅有10%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较为简单。学习之后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的印象是:有3%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非常难,26%的同学认为很难,50%的同学认为该课程难度适中。认为容易的同学增长了7个百分点,认为非常容易的同学增长了1个百分点。可见,学生因为数理学底子差,普遍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具有畏难心理。

(三)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重要性的评价很高

调查中,仅有5%的同学认为统计学“非常不重要”,7%的同学认为“一般”,其他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统计学“重要”(46%)和“非常重要”(42%)。被调查的同学中,85%的人认为统计分析课程非常有必要学,15%的同学认为学一点统计学有助于加深对社会学理论的理解。

(四)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内容方面的要求

调查显示,认为现阶段社会统计分析课程的 “内容太简单”、“内容合适”和“内容太难”的比例分别为13%、75%和12%,说明学生基本能够接受目前初级统计部分的内容安排。当问到“在本科阶段是否有必要开设高级统计学的内容”时,回答“非常没必要”、“没必要”、“无所谓”、“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的同学分别占3%、11%、15%、53%、18%,说明较多同学认识到高级统计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有学习的欲望,但是有半数的同学对高级统计软件的开设持较消极态度。由此可见,在本科阶段学生对高级统计软件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可能是由于没有接触过高级统计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也可能是对高级统计的认识不足,还需要在课程内容方面添加一部分高级统计知识。

(五)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教师的要求

在对课程作业的期望方面,有近10%的同学希望“没有作业”,超过半数的同学(63%)希望“有少量作业”,有近三成的同学(28%)希望“在课后习题后附加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对作业比较重视。82%的同学认为教师应该对课程习题进行“详细讲解”,而16%的同学希望教师“只给参考答案不讲解”,仅有2%的同学认为教师对习题“不用作任何处理”。在讲课手段方面,大部分同学(80%)认为统计软件的授课方式应该是“以操作演示为主,理论讲解为辅”,20%的同学认为应该“以理论讲解为主,而以操作演示为辅”,可见学生对教师的操作演示比较重视。

(六)对统计分析课程目标的定位

76%的同学希望能“熟练掌握数理统计理论知识,了解公式的推导、各类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及原理,精通统计软件的操作”;24%的同学希望在统计分析课程上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简单操作一些统计软件”。

三、结论与教改对策

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社会学本科生对社会统计分析课程重要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们有学好这门课程的愿望,希望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数理统计理论知识,精通统计软件的操作,并解决一些现实中的简单问题。但是由于学生前期数理学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对该课程产生了畏难心理。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他们希望讲解比较初级的统计分析理论与实际运用案例,不愿意涉及高级统计部分的内容。他们还希望教师对作业进行详细讲解。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第2篇

计算机科学中的计算思维概念于2006年3月由JeannetteWing提出,JeannetteWing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并将计算思维的应用引申到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及智力养成和科学的计算思维化两个领域。计算思维是知识思维的一个实例,这个知识思维的实例有一定的特殊性,原因是作为计算思维内容的计算机科学知识本身是系统思维科学化、工程化的结果。计算思维是自然思维、系统思维之上的知识思维,计算思维的内容是计算机科学的知识系统,计算思维的形式是计算思维的核心。因为知识思维有内容和形式两个属性,内容是知识,形式是思维。这一点同作为系统思维组成的相容逻辑有相同之处,逻辑的内容是知识,逻辑的形式是逻辑。

JeannetteWing指出,计算思维能力是人们在阅读、写作、算数基本思维能力以外的一种思维能力。阅读、写作、算数其实就是系统思维的组成:语言、数学和逻辑。系统思维是通过感知、注意、记忆、分析、解决问题等自然思维能力学习语言、数学、逻辑形成的系统思维能力。在系统思维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上,通过知识思维中的计算思维内容的学习形成了以计算思维形式为本质的系统思维层面的计算思维。JeannetteWing认为科学正在积极应用计算方法、计算手段、计算思维推进科学具体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在生物学领域。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与科学结合不仅仅是使用计算方法、计算手段、计算思维促进科学的发展,而是正在给科学带来一场深刻的进化。

计算认知正在成为传统思维语言认知、数学认知、逻辑认知之后的第四个认知成分;计算机正在成为传统思维语言认知、数学认知、逻辑认知的大脑认知器官之后的第四个认知器官。感觉器官的感觉能力自400年前的科学革命以来,已经有了来自科学、技术方面的许多延伸。认知器官的认知能力自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计算机和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计算机科学以来,也已经有了质量和数量的延伸。在21世纪,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带来的认知能力的延伸正在给相容逻辑维度上的认识论的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带来科学的变化。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延伸了感知、注意、记忆、分析、解决问题的自然思维,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为内容的计算认知和计算思维增加了语言、数学、逻辑的系统思维维度。自然思维的延伸和系统思维维度的增加正在引起科学知识系统的深刻变化。新型科学不断形成,人们习惯和熟悉的科学正在成为同计算科学结合形成的新型科学的子集。

2教育学中的计算思维与计算思维的教育

2012年9月11日至12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英国学习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LearningTechnology,ALT)的年会上,AaronSloman作了“什么是计算思维?谁需要计算思维?为什么需要计算思维?计算思维可以学习吗?计算思维可以教吗?”的演讲。JeannetteWing提出计算机科学的计算思维概念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爱尔兰的国立爱尔兰大学(NationalUniversityofIreland)梅努斯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系便设立了计算思维的本科教育,有完整的大纲和课程设置。这个本科教育大纲和课程设置直接回答了AaronSloman演讲中5个问题的后两个问题:计算思维可以学习,计算思维可以教授。国立爱尔兰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这个专业的目标是集成和统一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哲学,课程是从现有的计算机科学课程、数学课程和哲学课程中挑选、重新组合形成的一个课程集合。从知识系统的角度看,没有一门新的课程属于计算思维课程。

计算思维是一个横跨思维和知识的涉及多个学科的组合概念,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专家和学者率先感觉到了计算思维的存在,并从自己熟悉的眼前的第一步开始进入计算思维这个领域。对计算思维在不同学科的不同认识和描述并不影响人们对计算思维的感知和在教育中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对计算思维本质的认识已经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围,但这并不影响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对计算思维规律的认识和在教育学领域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关键是要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认识计算思维,要在教育学领域应用计算思维进行计算思维的培养,对计算思维的观察必须从科学哲学和哲学的角度出发。计算思维的教育主要在计算机科学计算思维和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思维领域,通过计算机科学知识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系统的教学和学习进行。计算机科学从20世纪60年代成为独立学科以来已经有完整的知识系统和相应的教育体制。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在发展变化中,有关计算思维的课程也在甄别和抽象形式化的过程中。人们都知道认识论中有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知识系统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对于计算思维来说,认识的主体是人的大脑中认识计算思维所需要的智力和思维能力,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计算思维,认识结果的知识系统是计算思维知识系统。同一般清晰可见的认识对象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知识系统分别是三个独立的系统不同,计算思维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知识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相互交织、关系重叠。原因是计算思维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同时还是认识结果的知识系统。

3计算机大赛中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目前,对于如何在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国内学者已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构想。陈国良院士认为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思维培养的一个关键。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战德臣教授认为,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强化思维性教学改革,强调可实现思维的教授与培养。浙江大学的何铭钦教授等在对九校联盟(C9)联合声明的解读中提出,一方面要突出相应领域问题求解的核心思路和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通过小规模的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应用系统级的问题求解方式。因此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的计算机课程,更应贯穿于计算机课程的课程设计、计算机大赛等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逐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机设计大赛是大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思维的一个创新实践活动,大赛作品本身就是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思维应用的表现。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进行理论建模和工程实施,不但运用了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思维,同时拓展了计算机知识,增强了计算思维能力。大赛内容包括软件应用与开发、微课(课件制作)、数字媒体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电影、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动漫游戏创意设计、软件服务外包及计算机音乐创作8大类别。从问题求解的角度来看,每一类作品都需要对现实世界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抽象和模型化,并通过计算机硬件平台来展现。通过讲解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进行问题求解的计算思维。完成作品的过程涉及从作品策划、构思、设计到开发、的各个阶段,大赛作品是由设计者通过计算机模型化出来的虚拟世界,展示了设计者如何利用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模型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人类行为理解的整个计算思维过程。学生在作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逐步培养了运用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模型进行抽象、自动化的计算思维能力。

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大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个人的计算思维。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都体现着计算机科学家的计算思维,在指导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系统规划下,学生通过学习和应用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程序设计,能够了解计算的方法和模型,建立起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站在计算思维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而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有意识地培养计算思维。例如,在大赛作品的设计中,关注点分离是控制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该方法先将复杂问题进行合理的分解,再分别研究问题的不同侧面(关注点),最后综合得到整体的解决方案,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典型表现即“分而治之”。在数据库设计、庞杂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库应用开发中,经常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数据库设计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自顶向下将设计任务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任务,相邻阶段又互相联系、互相承接,共同完成整个设计任务;面对复杂的数据管理和维护任务,也进一步分解为数据恢复、并发控制、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保护、数据库的运行维护等多个子任务,由不同的子系统负责,并相互协作保护数据在运行过程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进行基于数据库的应用开发中,模块化是最常用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分解方法。这些数据库的知识点都充分体现了计算思维的方法。信息化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微课、优秀大赛作品和计算思维专题,创设环境,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我们在大赛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创建了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模式。指导教师把计算模型、算法、并行计算、云计算这些计算思维的思想融入到计算机大赛活动中,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点紧密衔接起来,进行深入细致的实例分析,使学生不再觉得计算思维是悬空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思维方法,从而真正做到了教学与科研的互补与相互促进。

4结语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课程名称

《计算思维》三个学科形态

二、课程参考教材

陈国良.计算思维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学生选课”例子的E-R模型和关系模型,掌握简单数据库系统的建模方法,实现客观世界到信息世界的抽象。

2.掌握将模型与系统设计进行实现的方法,能够构建简单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3.了解抽象、理论和设计3个学科形态内容划分的背景和意义。

四、重要概念

抽象、理论和设计三个学科形态的划分,使原来的大量概念变得有序,从而大大降低了计算学科认知的复杂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E-R图的简单绘制,计算学科的三个学科形态(抽象,理论和设计)的区别。

教学难点:计算学科的三个学科形态(抽象,理论和设计)的区别。

六、教学过程

第一步回顾计算思维的定义和本质

同学们还记不记得计算思维的定义,这是华裔美籍的计算思维研究学者周以真教授给出的定义,简单地说,计算思维就是围绕计算机科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又叫构造性思维,以设计与构造为特征。它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

第二步 讲授新的课程内容

1.介绍新的课程内容主要提纲。

计算学科中的三个学科形态,首先我们要知道它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抽象形态、理论形态和设计形态。它反映了人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进一步学习三个学科形态。

2.引入“学生选课”的例子。

这里给大家引一个“学生选课”的例子,它给出了学生和课程两个实体,也给出了它们的联系,要求我们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生选课这一信息的管理。其实,在我们刚进入大学,每个同学都会遇到选课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选课是在网上进行的,很方便很快捷。那么大家是否知道选课这件事是如何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信息世界,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呢。这这个过程就跟我们的三个学科形态相关了,怎么相关呢,其实就是现实世界客观对象抽象的过程。对学生选课例子的感性认识——抽象形态,对学生选课例子的理性认识——理论形态,对学生选课例子的工程设计——设计形态。

3.介绍抽象形态。

我们人看到的是现实世界,通过人脑认识抽象;就得到概念模型,也就是信息世界;将这个概念模型用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进行描述,就得到了数据模型,也就是机器世界。这就是一个现实世界中客观对象抽象过程。

结合“学生选课”的例子,我们人首先看到并获取的信息就是学生和课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学生可以选修若干门课程,每门课程可以被任一学生所选修。我们第一眼看到并获取的信息实际就是感性认识,将学生、课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应起来,实际上就是将客观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

概念模型的定义是:是客观世界到信息世界的抽象,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其中的主要概念有,实体、属性、码、域、联系等,概念模型最典型的就是数据库领域的ER模型。ER模型是一种用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来描述客观世界并建立概念模型的抽象方法。ER图是对ER模型的表述,它有一定的规则,实体:用矩形表示,属性:用椭圆形表示,联系:用菱形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用数字标注在图上。

小结:抽象源于实验科学。按客观现象的研究过程,抽象形态包括以下4个步骤:(1)形成假设;(2)建造模型并作出预测;(3)设计实验并收集数据;(4)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建立E-R模型和概念模型,实现了对“学生选课”问题的抽象(感性认识)。

4.介绍理论形态。

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就应该上升到理论认识。概念模型(E-R图)不是机器世界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仅仅是客观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还需要转换成机器世界能支持的数据模型。在数据库领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关系模型。关系模型:基于关系理论,体现为二维表结构的数据模型每个关系对应于一张二维表。

结合“学生选课”的例子,从ER图,我们就会得到三条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学生选课信息。从这三条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学生选课信息,我们就得到数据模型对应的这些二维表。到此就完成了理论形态的认识。

小结:理论形态包括以下4个步骤的内容:(1)表述研究对象的特征;(2)假设对象之间的基本性质和可能存在的关系(定理);(3)确定这些关系是否为真(证明);(4)结论。在数据库理论(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选课”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对“学生选课”问题的理性认识,从而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5.介绍设计形态。

我们完成了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建立,就应该根据具体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对该模型进行定义,从而可以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这是“学生”数据表的SQL语句。我们再创建课程数据表的SQL语句,学生选课数据表的SQL语句。那么我们就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

接下来,便可以进行数据的输入、修改和查询,从而完成对“学生选课”的管理。一个简单的查询:查询成绩在90分以上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和姓名。SELECT SNO,SN FROM STUDENT,SC,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SC.CNO=COURSE.CNO AND GRADE>90;系统运行以上语句后,即可在屏幕上显示所求的结果。

小结:一步一步建立起了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形态包括以下4个步骤的内容:(1)需求分析;(2)建立规格说明;(3)设计并实现该系统;(4)对系统进行测试与分析。最后借助某种关系DBMS实现“学生选课”应用软件的编制,而这里我们就用的是SQL server数据库。这里只是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管理,在实际的工程开发中将是包括用户交互软件的开发。

6.介绍三个学科形态的内在联系。

接下来我们讲三个学科形态的内在联系。抽象源于现实世界。建立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描述的方法,建立具体问题的概念模型,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理论源于数学。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具体问题的数学模型,实现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设计源于工程。在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具体的工程任务,对工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由理论知识去解决它。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5年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KG-2015-66)

[作者简介]何佳(1987—),男,陕西城固人,博士,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流行病与统计学研究;芮东升(1976—),男,新疆石河子人,硕士,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统计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2-0291-02[收稿日期]2019-11-27

医学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学课程,已成为各大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根本是学习统计原理及常用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但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公式繁多,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统计软件庞杂等特点被学生认为是难学的一门课程[2-4],现普遍高校仍采用传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根本需求。本研究则对目前迅速兴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为今后我校的医学统计学教育方法提出指导性建议。

一、医学统计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医学统计学是我校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题组前期针对我校医学统计学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21.6%的学生认为学习医学统计学非常有用,77.2%认为有用,只有0.2%认为没有用或不知道,说明学生意识到医学统计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但由于该课程中有大量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概念,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就是学公式计算,因此把学习的重点都放在统计公式的机械记忆和结果的计算上,而对所获得结论实际意义的分析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普遍也不高,被医学生认为是最难学的一门课程。

二、翻转课堂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翻转课堂被广泛应用。其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质是把课上教学、课下完成作业进行翻转,把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的过程相颠倒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这样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的需要。通过对我校的教学现状调查显示,56.0%的学生更喜欢翻转课堂形式,81.0%的学生认为应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参与度。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设计方案

结合目前医学统计学的教学现状及教学经验,本教学团队认为医学统计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可从“线上+线下”“课上+课下”联合的学习资源推送形式和整体课堂观出发。线上资源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录制的医学统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包括授课视频、幻灯、习题、学习指导与重难点等,内容涵盖所有基本统计方法的知识点;二是建立课程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定期推送课后习题解答、回答学生问题。线下资源主要是教材、实习指导、软件、习题集与专业文献。具体方案如下:

1.课前准备。由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具体实施方案,构建出相应的视频、幻灯、电子教材、拓展资源和练习测试等教学资源。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自主进行相关学习,总结自学时学到的知识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学习小组组长,最后由小组长将问题汇总后反馈给授课教师。

2.课中教学。采用以学生交流、讨论为主,教师引导、总结为辅的方式,课堂上老师的任务是对疑难点和各个小组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对重点知识进行细化。同时学生应主动进行头脑风暴,各抒己见,互相讨论交流,以增进情感、培养团队协作和学习能力,依靠小组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实现小组讨论教学模式以及探究性学习。

3.课后互动。课后教学互动通过教研室与学生的网络交流平台完成,主要包括留言讨论、答疑解惑、电子作业和测试反馈四个方面。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互动的时间、地点和互动的版块,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收到反馈并在沟通交流中解答问题,同时对课上的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以达到更有针对性和更完善的教学效果。

4.总结反馈。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对整节课的知识系统性梳理,抽时间,对学生快速进行测评。有助于学生更准确了解自己知识的盲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收集教学模式改革时遇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总结学生的教学評价对期末考试试卷成绩进行分析,进一步评价教学改革实施的可行性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

四、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索

(一)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翻转课堂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重点由“教”向“学”转化。正确处理好三种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统一是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重大挑战。翻转课堂要求老师制作学习医学统计学相应的教学资源,课堂还要给予学生讨论时间,因此无法像传统课堂那样进行大容量的教学,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无疑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二)如何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督促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根据前期对我校学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34.0%的学生认为现学习负担较重,然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必须提前预习并学习课程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无疑要本身课业就繁忙的医学生花费比以前更多的时间,是不是为学生带来了更加繁重的任务量?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学、自觉能力要求都非常的高,因此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效率,才是开展翻转课堂中至关重要的事情。黄芬等对学生课前学习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9%的学生会在课前主动学习,究其原因,学生本身长期处于传统被动学习的教学环境下,让其转化为自主学习环境,其中免不了适应阶段。

(三)如何提高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效果

翻转课堂实施的重要环节就是需要学生提前观看教师准备的教学资源,但教师无法掌控学生是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生不在课前进行教学视频的观看,将观看时间放在课堂上,就浪费了与老师、同学交流答疑解惑的机会。这些情况教师只能在课堂上才能了解,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针对这种情况,可将课前学习情况与考核标准挂钩,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第5篇

21世纪的人类将面临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对人才的全新要求,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必须进行改革。

教育体系的革新首先遇到课程发展的创新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课程的目的一是要保持和继承人类文化遗产,二是要发展人类文明,课程问题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都居于中心地位、实力地位。因为教育的目标必须依靠一定的内容安排来体现,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受内容决定并为它服务的。教学的质量、水平和评价的标准,也主要看教学内容实现得怎样,纵观不同时期的教学改革,课程问题始终是关注的中心。

决定课程的关键因素有四个:知识、社会要求、社会条件和学生特点。所谓知识,代表一定时期国际范围内科学知识的总和,即人类积累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技术的总和。课程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这些知识中选择什么,因此,它是影响课程的最基本的前提。社会要求是指社会生产活动对人素质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差别,决定了人们从知识库中进行不同的选择,从而形成特定的课程,可以说,社会要求是影响课程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条件则是社会科学技术及物质生产水平的总称,它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物质与技术基础,它是决定课程物质形态的基础;学生特点主要指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动机等诸多因素,如擅长文艺和擅长逻辑推理的学生就应开设不同的学科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上述决定课程的四个关键因素都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

1.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客观要求课程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习与应用能力为主。

信息时代知识量急剧膨胀,知识更新过程空前加快,出现了“知识爆炸”现象,这使得课程陷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大量的新知识内容需要加入到课程,另一方面就是对课程内容过多过难、学生负担加重的批评越来越严历。课程展开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无限延长学习者的学习时间,但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知识信息急剧增加,又是课程研究者必须正视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变革“课程是继承人类经验知识精华”这个基本观点,即学习过程是一种单纯继承性的观点。课程应该在传授一些基础性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性和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对受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具备进行终身学习的动机和再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具备自我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课程的主要目标要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学习技能与方法。当然,学习技能的获得,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课程不可能不传授知识,但要转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习技能并重的模式上来。设计课程时,不应只是设计课程的内容(教材教学计划等),更应该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学习技能就隐含在这些教学活动与教学资源之中。

2.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形态的深刻变革,要求课程培养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信息能力。

信息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信息社会的经济是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只是初见端倪,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看到知识经济的曙光。据统计,目前“世界联合组织”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来自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急剧的产业,在这一领域内,哪怕对知识与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只领先或落后几个星期、几天、甚至几个小时,都足以使一个企业成为暴发户或面临破产。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是通过对大量复杂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存储和利用而得到的(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就可成为知识,所以信息与知识密切相关)。显然,信息社会的新型人材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它不仅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材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具备的文化基础之一。人类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化决定我们的生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正象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的,“数字不再是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因此,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已和体现传统文化基础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同等重要,共同构成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课程必须适应这种文化基础的变更,将信息能力的培养纳入各种层次的课程范围。

3.信息技术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前所末有的手段,促使实施个性化课程成为可能。

信息技术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前所末有的手段,它大大拓展了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范围。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程,就是一本教学大纲(含教学计划)和一本教材,课程实施过程就是教师按照课程计划讲授教材内容。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超大信息量的记录、存储、传输、显示和加工等问题,为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崭新的理念和技术。现代课程,除了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外,还包括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教学工具等。如智能化才CAI/CAL教学软件、自动考核与评价系统、视听教学媒体以及仿真实验等等。在课程实施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课程所配备的资源,组织实施更为灵活、高效的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或双主模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

其次,信息技术使得实施个性化课程成为可能。学校课程如何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一直是困扰课程研究者的问题之一。个性化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学科课程的个性化,即不同的学生对同一课程有不同的要求。二是课程结构的个性化,即不同的个体需要选修不同的课程。个性发展意味着强调个别和区别,这与工业社会的大规模批量生产模式是相违背的。工业社会的教育,强调数量,强调统一。教师由于精力有限,无法顾及个别差异,学生被抽象为一个同质的群体,这与工业社会的生产模式相对应。信息社会则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将学生还原为“自我”,而不是强求与他人的“统一”。个性化最重要的条件是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与权利,信息技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全球化的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无数可以选择的机会,学习者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跨学校、跨地区,甚至跨国界寻找适合自己独特个性发展的课程,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个性化课程无法大规模实施这一问题。

4.信息时代赋予人类的“信息型的认识结构”,客观要求课程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手段要符合信息技术的要求。

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形成社会,并在改造自然中不断进化。现代的人类,无论是在生理结构还是在心理、智力结构上,都与古代人类有着显著的不同,这说明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也同样在改造人类,人类社会发展必然导致人类自身的变化和发展。在我们现代人想当然的事情,恐怕古代最具智慧的人做梦也无法想象,每一时代的基本特征,都鲜明地烙在这个时代的人脑中。同样,信息时代同样会对这个时代的人们的观点、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行为方式都会打上“信息”的标签。当代信息技术不仅会对人类的经济基础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而且会对人类的文化基础乃至生存方式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人类文化基础的裂变,必然会导致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大裂变,虽然这种裂变后的形态目前还不明朗,但不可否认,它正在裂变之中。学生的心理与认识特点,是影响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信息时代的学生具备了“信息”型认识结构,必然要求的课程无论是在结构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实施手段上,都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使之符合“信息”型认识结构的客观需要。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决定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都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它要求课程发展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到课程的实施方法手段等,实施全面的变革。当前教育界迫切呼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课程理论、课程设计新模式的出现。构建这种全新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因为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包含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信息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有赖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而且还因为各个学科(不管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的学科)及其教学的深化改革都离不开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环境的支持。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设计新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课程改革和课程设计研究,,主要是在宏观层面上做工作,重点在于各学科之间的结构关系调整、教学目标的调整以及学科教学内容的调整,偏向于教育哲学和教学论方向。至于如何实施、使用何种教学模式以及为达到教学目标需要设计开发那些学习资源,则往往被忽视,其结果是学科教师采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处理新的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我们认为,现代课程设计不但要在宏观方面做工作(这很重要,但只是少数人的事情),而且应该加强微观层面上的设计与开发。进行课程学习资源与教学模式的设计开发,我们称其为狭义上的课程设计,它是在既定的课程目标框架内,在特定的教育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的过程,这是广大教师可以参与的工作。

我们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和教学现代化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设计新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有三条:一是提出一些课程设计的指导原则(Principle);二是指明在信息高技术环境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Content),以及这些内容所应具备的主要特征;三是给出课程设计过程的动态结构(Process)。我们将这个模式称之为PCP模式。

1、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是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它贯穿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1)一体化原则

指课程设计要采用系统的观点,综合考虑课程的各个要素,重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切忌片面考虑某一个要素。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建设,而且要重视学习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建设。具体说,一体化原则有三层含义:教学要素的一体化、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和媒体组合的一体化。

教学要素的一体化:传统的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构成,教师通过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来达到知识传递的目的。

显然这是一种相对松散耦合的模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途径有:传授、接受和人际交流,代表了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现代教学环境则要加入一种新的要素——教学媒体(图3)。教学媒体的介入,对教学内容来说,它是一种表现工具,可以实现更优化的内容表现;对于教师而言,它是一种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工具,可代替教师作很多常规的工作;对于学生,它则是一个认知工具,不仅可以帮助获取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发展认知能力。教学媒体的这三种主要作用,使得教学系统由松散耦合变成一种紧耦合系统,大大提高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频率和强度,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内部信息传递和转化的效率,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教学系统的质量。

现代教学媒体的介入,使得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它必将引发深层次上的教学模式改革,而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何克抗,1998)。这是一种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课程设计一定要适应这种趋势,综合考虑教学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教学(传授或指导)、学生的学习(接受知识传授或主动学习)、教学诊断与评价。其中,教学诊断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依据,可以说,缺乏诊断与评价的教学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课程设计,要将教学评价与诊断放在重要的位置。

媒体组合的一体化:每一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它的局限性,这就客观要求课程设计应开发多种教学媒体,并提高资源(媒体)的优化组合水平。要避免单一的媒体建设,以偏概全。应该指出,在现阶段,文字教材仍是主媒体,它是联系其它媒体的钮带,因此,提高文字教材的质量尤为重要。

(2)信息高技术优化原则

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知识传递与获取的过程,在现代课程设计中,我们不仅可以利用以多媒体、网络通信、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高技术来简化、优化这种信息传递与获取过程,而且,在信息高技术学习环境的支持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例如,超文本、超链接特性和网络特性的融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并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有利于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认知学习理论和教育测量理论(我们将后两种视为广义上的技术)将在课程设计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这些技术明显表现出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综合应用趋势。目前,这种综合应用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综合多媒体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学习系统;二是综合网络通信、多媒体、人工智能、教育测量等技术基于网络环境适应性学习系统;它们都以认知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3)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课程设计要围绕着学生这一核心要素来进行,设计开发的资源和媒体产品,要以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认知的获得为最终目标,而不仅仅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就是要在既定的教学目标框架内设计出学生真正需要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认知特点,设计开发的学习资源,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为此,客观要求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发生质的转变,不仅是传统的教材建设,还要进行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强调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不只是支持“教”)。当然,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作用,而在于扭转传统课程设计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这个认知主体的倾向。

(4)能力素质培养原则

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要着眼于知识的传授和传递,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认知技能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知识内容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学校教育相对于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世界范围的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加强学科思维品质与思维素质的培养,注重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教学。某门具体的学科,尽管其具体的知识可能更新换代很快,但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素质,就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的思想,从而以灵活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结构、思维品质以及学科基本方法的学习,对于一些工程技术类的课程尤其重要,比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其知识内容发展非常迅速,基本是一年一个样。但仔细考察这种发展历程,就可以觉察到学科本质上的东西并没有发生质的突破,对于这些表面上的变化,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人,都能十分迅速地适应。比如文字处理软件的版本,一年一个样,但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都是稳定不变的,编辑技巧几乎都有粘贴、复制、和查找替换功能,尽管具体操作命令或快捷方式不同,但只要在一种软件中理解了它们的概念并学会了操作,而学习使用在另外的软件就非常容易,阻力不在于各种软件的复杂,而在于学习者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了安于现状的惰性思维,不敢也不愿去尝试新的东西。创新意识、敢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才是教育要培养的能力中心。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以学习资源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要优先重点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的内容、体系和范围,它规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质性内容,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尺度,对教学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教学大纲一般由以下几个部份构成:说明:扼要介绍本学科的目的和任务,选材的主要依据,以及对教学与学习的原则性建议;本文:列出按层次结构的知识点条目(一般是编章节目),知识点的简要说明、教学要求、教学时数、教学活动及其时间说明;实施要求:列出编写教材的参考书目,教学环境要求,教学仪器设备,辅助教学手段、说明等等。

教学大纲的编写应注意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系统性等原则。

(2)教学内容

教材及配套的练习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文字描述,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学习者需求;二是学科发展状态;三是社会需求。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切,而是教学内容有的机组合,它把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提炼出来,并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知识系统,从而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迁移;练习册是选定教学内容后,诊断与巩固教学内容测验试题的集合,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份。

实验、实验环境与实验手册:对于一些要求技能培养目标的课程来说,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实践性和可行性,实践性是指实验在理论指导下,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达到预期结果;可行性是指实验科的条件不能太高,要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实验手册是对实验的说明,一般有实验目标、实验环境、预备知识、实验步骤、实验报告、思考与练习等几大部分。

(3)学习资源

作为一门课程,它应提供一系列各具特色、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的学习资源,如视听教学媒体、CAI课件、考核与评价系统、网上教学系统,虚拟实验室等。我们认为,现代课程应提供的学习资源主要有:

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媒体集成性、超文本结构的信息组织等特点。其中媒体集成性可采用多种媒体形式表现教学内容,依靠多种感官刺激,提高认知深度和认知效率;交互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而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软件的设计要自觉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操练与练习软件:对于一些机械性的知识内容(如背单词),操练与练习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提供真实或仿真的操作环境进行实际操作,也是形成和提高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操练与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和疲劳感,如何在这类软件中引进趣味性和认知心理规律,是值得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探索与发现式情景教学软件:一般来说,教学内容是对现实生活高度抽象和高度简化而得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这些内容对引导学生进入学科是非常重要的,但容易造成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难以完成所学知识内容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转化工作,这导致了许多教育家的批评,他们建议:教学要回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创设虚拟仿真环境,让学生在情景空间中探索、发现,这对高级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探索式学习软件的设计关键在于四点:情景问题、帮助、反馈,要设计出真正体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且有意义情景问题,同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反馈,以提高学习效率,并避免产生过强的挫折感。

视听教学媒体:对知识的总结、提炼和系统化,是学生自主学习不容易做到的,而且,知识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传授式的教学往往比自主学习更有效率。因此,在现代教学环境中,视听教学媒体仍然很重要。但在设计制作这类媒体时,要避免传统传授知识的倾向,把重点放在知识的提炼、升华和系统化,以及解决学科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无纸化考试系统:诊断与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活动之一,它可以提供大量教与学的过程信息,这些信息是优化教学系统的基本依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设计,诊断与评价自动化是一项重要内容。在设计开发无纸化考试系统时应注意:题库及其管理系统的建立,建设题库要避免简单化倾向,题库设计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教育测量理论,并保证试题数据的质量;要重视组卷算法及实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计算机实现无纸化考试,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变得简单、自然,也为测试的内容形式、测试方法带来全新内容;由于考试主要功能仍是评价,因此,无纸化考试系统同样要纳入教学部门的管理框架,通过分析考试信息指导教学工作。

网络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它将对学习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学习模式带来一些深刻的变化。首先,它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新的手段,它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且具有双向性,远距离教育由于师生分离带来的教学信息缺乏反馈和双向交流的问题,可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次,通信促进了协作学习模式的发展,它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掌握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设计网络教学系统时,要注意体现如下基本特点: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最为便利的手段;支持多种学习策略的选择(传授式、探索式、协作式);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提供最适合个别学生的学习内容,实现适应性内容呈献和适应性导航。

应该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需要设计上述所有内容,要根据具体课程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育形式,有所取舍和侧重。

(4)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是整个教学系统在教学活动进程中的动态特性和整体综合特性的反应。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实施。根据教学系统中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教学模式大致划分为三种:教师中心模式、学生中心模式和双主模式,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有其局限性,课程设计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将教学模式具体化。

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具体的细化教学(学习)策略。在确定教学模式的同时,需要确定将模式具体化的教学策略,并在教学过程中展开。主要教学与学习策略有:教练策略、建模策略、支架与淡出策略、反思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小组评价策略、抛锚策略、学徒策略、十字交叉形策略,自我反馈策略等等。

3、PCP课程设计模式的动态结构

课程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构,但在这种结构之下的具体工作则是变化的、动态的,对于课程设计这种结构性和动态性的把握,有助于更好地实施课程设计。PCP课程设计过程模式如图4所示。该模式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三个层次的分析,四项内容设计,五个过程阶段。

图4PCP课程设计模式过程结构

三个层次的分析是指宏观层次的目标分析、微观层次的策略分析、主体层次的学生分析。目标分析主要是分析本门课程的教育层次、教育任务、教育目标以及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理论、课程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策略分析是指本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分析和教学媒体特征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和设计学习资源,其理论基础是知识结构理论、教育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学生主体分析是指分析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能力结构、认知风格与特点、情感特征等多种因素,它是教学内容选择、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模式确立的根本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系到课程设计的成功与失败,这也是PCP模式与传统课程设计模式的重要区别之一。

四项内容设计指课程设计主要有四大类产品: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模式,这在前面已经作了介绍,在此不再详述。

五个过程阶段是指课程设计要经历课程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选择、学习资源的设计、教学模式的设计、课程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五个阶段,这五个过程阶段的工作内容以及参与人员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它们基本上呈献顺序渐进的结构模式,若在设计过程中,打破了这种顺序结构,尽管有可能会提高效率,但容易引起管理上混乱。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设计实践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组织实施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建设及教学现代化研究项目。按照“四化”(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手段现代化)的要求,研究开发了该课程的“五个一”,即一本文字教材、一套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2张光盘)、一套网上教学系统、一套教学VCD(4张光盘)和一套无纸化考试系统(含题库及其管理系统)。这些成果分别以图书、光盘和磁盘等媒体形式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项目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突破和创新:

1.在测试考核自动化,特别是Windows环境下的操作型考题的自动阅卷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实现了操作过程的自动跟踪与分析。自动阅卷时既判结果是否正确,也看过程,解决了计算机复杂操作过程的多级评分问题。以此为基础,推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无纸化考试系统,它由题库与组卷、考生信息管理、联机考试、自动阅卷和成绩统计分析等五个子系统组成,实现了从考生报名、组卷、测试、评阅到数据分析全过程的自动化处理。

2.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上有创新,解决了CAI软件弱交互与弱反馈问题,可提供网络运行环境仿真、交互式操作和实时评测。例如,学生学完某部分内容后,可在真实的操作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CAI软件自动跟踪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实时评测并给出实时反馈信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对知识体系的建构。这将对学习资源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3.在基于Internet网络平台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了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结构模型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网络答疑系统和基于WEB的联机测试系统已在试用。综合应用超文本技术、网上动画技术和网络数据库技术开发的网上教学系统,已接近实用化水平。

该项目研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从狭义上看,它实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代化;从广义上看,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设计新模式,对推进教育改革、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加快教学现代化进程以及发展教育技术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主要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证》,98内地与香港教育技术学术研讨会大会特邀报告;

[2]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3]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4]CharlesD.Miller,ED.D,《TechnologyBasedDistanceLearning:PresentandFutureDirectionsinBusinessandEducation》,Vol.22(3)191-204,1993-1994;

相关期刊更多

通信对抗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对外经贸统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商务部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地质调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