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

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

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

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寻求新理念、新途径和新方法。

一、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

1、青少年思想教育整体性不强。

目前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不健全、不系统,尚未形成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的政治教育、以共产主义为重点的理想教育、以近代历史和党史为重点的革命传统教育、以讲道德、树新风为主的道德教育、以法律规章为主的法制教育为具体形式的学科教育,以及独立、自强、拼搏、奋斗、爱国、创兴等较为科学的一整套青少年思想教育系统。

2、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社会参与

有些地方基层党、团组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上级的精神贯彻执行不到位,形成上热下冷的不正常现象。从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来看,只有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高社会力量的参与积极性,才能保证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积极效果,进而满足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实效,达到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发展的目的。

3、家庭教育缺乏有效的方法

由于家长的溺爱导致了青少年缺乏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有些家长自身道德水准不高,无形中给青少年造成非马克思主义、非科学的影响,错误的引导了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这些不科学的方法,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自卑、自私、封闭等不良的性格。如果家庭教育方法错误,青少年心理健康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4、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在激发创造力的同时亦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工作压力使青少年感到精神压抑。党政机关内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心理和生理都还未发育定型的青少年们。

5、校内教育导向的问题。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学习的摇篮。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片面追求应试,在教学过程中偏重应试教育,只看学习成绩单,而忽视了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

二、完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完善青少年思想教育大体系。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体系,在以学校为龙头的基础上,家长、社会有关方面要相互协同。在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保证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就要从思想教育体系建设入手,对现有青少年思想教育情况全面掌握,结合青少年思想教育建设实际,积极建设并完善青少年思想教育体系,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指导。

(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分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很强,因为其对象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复合体。

1.从青少年学生群体来说,其积极的一面是:具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努力勤奋、乐观向上,追求科学知识的热情较高,其消极的一面是:少部分青少年学生有政治信仰多元化和模糊现象;2.从青年职工群体来说,必须突出教育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同时引导青年职工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发展、社会进步有机统一起来。

3.从青年农民群体来说,主要存在着思想落后保守、缺乏长远眼光、团队意识不强、缺乏组织协调等问题。另外在当代青年农民身上也体现出善良淳朴、务实勤奋、崇尚新知识等新特点。因此,需侧重引导青年农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做“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两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和生力军。

(三)高度重视家庭基础教育。首先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然后就是“言传身教”。要培养青少年做一个有着基本做人的道德和高尚情操的人。每个青少年即是家庭的未来,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明天。只有每个家庭教育都有着对国家、民族、家庭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做好每个阶段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个社会才会形成关心青少年思想教育、促进青少年茁壮成长的良好氛围。

(四)不断总结创新教育方法。总的来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联系热点问题,贴紧现实需求,坚持把学习和日常生活工作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虚功实做,才能取得实效。具体来说:

首先要坚持继承与创新,把一般号召与典型宣传、文化熏陶与精神塑造相结合,实现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向开放型、个性化、引导式转变。注意解决广大青少年的实际性和热点性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结合起来。

其次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作为党和青少年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做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

再次要围绕青少年成长成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网络读书节”、“知识大比武”、“下基层体察民情”等。要针对青少年弱势群体,开展志愿者结对、爱心帮学、就业培训、维权等多种工作。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做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深入到青少年中去,心中装着青少年,行动为着青少年,真正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青少年中去。

思想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时甚至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我们应明确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难度,要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对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进行进一步完善,保证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满足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敏.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理论与改革1999年第5期。

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范文第2篇

加强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设,是当前全国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作为祖国的未来,这一代青年人,肩负着将中国从人治社会转变为法治社会的重要历史责任。所以在他们的身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未来的社会发展浪潮中,懂得一定法律知识和具备较强法律意识的人才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肩负起更加重要的担当。加强对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法治文化教育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加强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他们增强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设,是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长远方针。当前青少年接触社会的年龄较小,机会较多,加之社会因为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导致道德失范,青少年以及青少年为主体违法犯罪案件只增不减。生活在这个敏感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就更需要法律作为思想上的坚强支撑。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做到遵纪守法;有利于形成更好地用法习惯,提高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有利于从犯罪年龄的低端抓起,有效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起到抑制犯罪低龄化趋势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长期稳定。

加强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设,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不少有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一些不健康书刊、不良网站甚至网络游戏,过度宣扬色情、暴力等社会丑恶现象,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同时由于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使不法分子有空可钻、有机可乘。而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差,自控能力弱,容易误入歧途。长此以往一些青少年在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支配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诚然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需要优化,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加强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学会排除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自觉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只有建立起强大的内心,用法律知识武装大脑,才能在社会这片大海上扬帆起航。

加强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持久性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能量源泉。法律的制度性,严谨性,专业性使得法律工作者必须具备极强的业务素养,同样,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也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现在的社会法治文化建设队伍,主要依靠社区工作人员,他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且缺乏对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懂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社区工作者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只凭借工作热情和工作经验边探索边工作,存在着遇事不能首先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显然制约了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加强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设,将在青少年人群中掀起一股学法浪潮,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学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热情足的法律专业人才,并投身到法治文化建设的大潮当中去,使学有所用,让用有所得。在此基础上打造出一支成熟能干且富有朝气的法治文化建设队伍,为今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自建国初期起,中央领导历来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早在1986年,邓小平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自此奠定了针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把青少年正式列为普法的重点教育对象之一。多年来,在全国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宣传、教育、司法行政、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在联手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广大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有了显著提高,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在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中,中央正式提出了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青少年人群的法治文化建设已被正式纳入到日常的工作中。但不可否认,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改变观念,增强实效。一方面,各个学校应打破成规,改变传统的法治文化教育理念,提高对新时期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把握要想“成才”先得“成人”的硬道理,在抓文化素质的“硬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道德法律观念“软实力”的提升,在“德育”教育研究上花心思,下功夫。法制文化教育不同与学术教育,教育重点不在课堂,而在于平日的耳濡目染,践行积累。学校应在落实法制课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班级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及仪式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法治文化实践,只有转变观念,摆脱课堂教学模

式的束缚,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活动,才能彻底展现青少年善于在生活中学习的天赋,提高青少年对于法治文化的兴趣,激发青少年学法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各个学校因充分借助青奥会的契机组织相关宣传日主题活动,并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既方便成年人正面接受法治文化教育,也可以化解长久以来家长在学术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取舍不定而结下的“心结”。使家长理解并支持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争取形成合力,改变目前的现状。另一方面,长久以来,青少年都被定义成法治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其实不然,大多数青少年拥有良好的知识素养,优秀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怀抱着为社会发展出力的热情。这也是青少年往往在中国近代的各项运动中起到先锋带头作用的重要原因。政府及学校应充分认识到青少年不仅是法治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主动传播者这一点,转变固有观念,变“政府安排”、“学校配合”为“政府搭台”、“学生唱戏”。在具体实施中,政府要与学校加强配合,提供更多的机会让青少年参与到法治文化传播当中去,加深青少年对其掌握法律知识的体会,教导青少年在活动中正确使用所知所学,发挥青少年在人群中的影响力,将青少年打造成法治文化传播建设的生力军。其次,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南京作为一座六朝古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具备得天独厚的文化传统;拥有厚德载物的道德积淀。因地制宜,发挥南京文化道德底蕴深厚的优势,将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法治文化环境,升华城市的道德文化氛围,把二者塑造成南京的城市精神核心,将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青少年法治文化建设方面,应将课堂所学与法治与德治结合,渗透进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府应组织相应专家学者挖掘整理南京历史上的法制名人、道德典范、法制典故等法制道德文化资源,并联系学校等相关教育部门将收集到的历史资源以动画、简报、竞赛等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形式融入到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中。这样不仅改变光靠书本灌输知识,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青少年的学法用法兴趣,增强青少年的品德修养,还能增加青少年对城市的认同感,唤起他们对所生活城市的自豪感,激发青少年时刻谨记自己是这座城市的一员,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以利于他们带动周围的人共同为维护城市的良好风貌。此外,在青奥会进行期间,承办比赛的区政府可适当加大投入,在青奥场馆,青奥村内,设置专门的法治文化角,法治文化走廊等法治文化主题区,将收集到的法治道德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投放到各宣传点,辅以多种语言翻译。借此机会进一步的提高南京法治文化硬件水平,方便各国青少年相互交流,同时也从正面展现出南京朴实的人文气息,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

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所谓大众文化就是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条件下,网络及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作为传播载体,以青少年作为对象的一种娱乐性、休闲性的并融入到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

(一)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1)丰富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元的、复合的文化能够将最先进、最国际化的内容展现给青少年,从而使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会只局限在书本上空洞的理论,让青少年在国内外对比、先进落后对比中领会新的思想。如青少年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到有些国家的战争,就会学会感恩自己国家的和平;从先进国家中学会开放、民主、创新的精神,从而激发自己努力奋斗的精神;一些娱乐节目也必然会开拓青少年的视野,丰富其文化生活,有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与接受。(2)拓宽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大众文化中的包含有利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会使得青少年在娱乐中接受教育,拓宽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如有些反映历史的电视剧会增加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及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因此,适当地在大众文化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缺漏。(3)增进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大众文化在增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方面表现为,大众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统一青少年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大众文化在青少年中有着最为广泛的影响力、有着最为多样的传播载体,并能够在最短时间里传播信息。所以,学校政府等可以充分利用大众文化这一特别的文化形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大众文化中,使得青少年在接触到大众文化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共同认同并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近几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的在青少年中广泛应用,大众文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青少年中传播开来,使得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逐渐浮出水面。(1)分散了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力和兴趣。由于近几年大众文化过于商业化,很多主办方为了吸引公众的关注,增加利润,不惜降低其应有的文化水准,逐渐变的低俗化、享乐化,甚至制作一些不切实际的游戏,来吸引青少年,而大部分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学生会热衷甚至痴迷于这种娱乐性的文化,分散了青少年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力和兴趣。(2)削弱了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国现在的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紧密联系中国当代的实际,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文化形态。精英文化是在知识分子阶层中一些人文科学的精英创造出来的一种高雅文化、学术文化。与空洞的主流文化、晦涩难懂的精英文化相对的较实际、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更易使青少年学生接受,无可厚非的受到青少年学生的青睐。而随之,一些曾经较为严肃的期刊、电视节目也不得不转向娱乐方向,以吸引读者观众。因此,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的改弦更张,更加深了大众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3)淡化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族意识和政治理想。近年来大众文化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娱乐文化逐渐侵蚀着我国文化的阵地,如韩国的明星、电视剧、娱乐节目正在中国青少年中广受欢迎,日本的动漫也占据着中国大部分的娱乐市场,这些国外的节目给青少年带来娱乐的同时,也使得青少年把更多的热情和关注倾注到国外的文化,甚至对国外的文化了解程度胜过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了解,严重淡化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族意识和政治理想。

二、大众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通过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到,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利用可以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一)大众文化要有意识的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在校园课堂上,但是,我们知道很多青少年对课堂的教授尤其是不关乎升学的课程的教授并不会积极接受,其效果总会差强人意。所以,在大众文化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会潜移默化的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讲授起到积极地辅助作用,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娱乐节目中突出一些社会公德,爱国意识等教育,利用明星的榜样来教育青少年都能够使得大众文化保留市场的同时,对青少年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

(二)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接触的大众文化进行监督和指导。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所以,家长要适度的关心孩子接触的网络信息,在不侵犯孩子隐私的情况下价差孩子的浏览记录,确保孩子接触到积极向上、合理合法的大众文化。青少年大多时间都呆在学校,学校尤其是老师可能在某些方面要比家长更了解学生的动向。所以,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对学生给予制度上的压力。同时,学校教师尤其是学生班主任,应该所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们的动态,关心学生接触的大众文化的内容,给以指导和监督。

社会要对大众文化的制作者进行监督,确保其制作出积极向上、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给青少年塑造一个文明的文化环境。社会可以针对青少年在网络上组织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凝聚力等呼吁正能量的文化活动,使青少年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能够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范文第4篇

一、青少年普法工作的必要性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使他们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更要使他们学法、懂法,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青少年自身的特殊性决定我们必须加强普法教育。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有一定比率的上升,引发了法制教育危机。青少年学生可塑性极强,如果,不抓住时机加以引导,而放任自流,必然要导致社会问题。青少年普法教育是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需要。十五大以来,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要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青少年普法教育更是刻不容缓。

二、青少年普法教育的特征

1.青少年普法教育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政府普法机构、学校、社会等都负有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义务。2.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客体具有特定性,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学生,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3.青少年普法的内容具有确定性。《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青少年普法的重要内容。4.青少年普法的途径具有多样性。学校是进行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对青少年教育的主渠道,社会是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力量。

三、青少年普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重视不够,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化。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影子和教学大纲缺编,虽有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二是形式简单,教育方法缺乏多样化。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但教育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缺乏直观的教育,法制教育取不到好的效果。

三是标准不一,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化。没有确定统一的法制课时,即使是有安排上法制课,在时间安排上也往往视情而定。没有成套、统一的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内含少量法律知识)外,小学和高中均无法制教育正式教材,小学、高中甚至大学的法制教育基本流于形式。

四是质量不高,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其他教师兼任,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仅靠课本照本宣科,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聘请的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又因受课程安排和时间、精力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五是职责不清,教育管理缺乏整体化。学校的法制教育没有硬任务、硬指标,没有明确的责职和目标,在教育管理中缺乏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特别是已离开学校而未找到工作的青少年,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只有社会环境来约束,法制教育严重脱节。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根据近几年来在青少年普法方面取得的经验来看,我们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部门重视。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及其青少年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一个具体的意见,把法制教育列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要设立法制教育专门机构,做到有人管、有人具体抓,同时要加大检查督促力度。

二要丰富内容。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的观念。

三要规范教学。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精神和中央两部“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教学内容,要把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争取在升学考试中加入法律知识的内容。司法、教育等部门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编写出统一标准、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

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范文第5篇

【1】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增强青少年法制观念,根据《二016年XX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安排和永治市办发[20xx]11号《关于开展20xx年全市青少年法制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XX区依法治区办紧紧围绕“学法守法用法,建设美好祖国”这一主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开展了 20xx年全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全面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依法治区办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和措施。确保了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青少年法制教育周期间,我区紧紧围绕“学法守法用法,建设美好祖国”这一主题为中心,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一是区委政法委、教育局、司法局联合交警大队、消防大队、禁毒大队,先后深入黄阳司中学、普里桥中学、市六中、三多亭小学、育才学校、杨村甸中学等6所学校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受教育学生近2万名。

活动中,交警大队、消防大队、禁毒大队、区司法局的4名同志结合实际,分别就交通、消防、毒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知识给学生进行了专门授课,同时出动宣传车宣传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结合全区校园及周边治安集中整治活动,有针对性地宣传了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积极宣传,效果显著

全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如今已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一是加强了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增强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力量。二是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普遍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了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三是建立了法制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关系,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工作相互配合,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帮助学校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施教,帮助学校建立和完善各项综合制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2】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

为了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我乡严格按照活动方案,具体的抓好法制宣传日的落实工作,现就活动开展落实情况小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明确分工。在接到县明传通知后,党委政府立即安排乡综治委牵头,成立由派出、司法、工商、交通、卫生等九家成员单位的普法活动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宣传日工作。经过会议讨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具体分工如下:

1、由乡司法所起草活动方案,并安排成员单位撰写法制演讲稿。

2、由党政办负责制作宣传标语、横幅,今年活动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3、由乡文化广播站负责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党的十八大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建设;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等内容。

4、由司法、工商、交通、卫生等单位负责在2个街道设立法制咨询台,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5、派出所人员是法制副校长和指导员,于11月25号组织以上单位到中心校上法制课,学校负责组织学生及筹备工作。

二、集中时间,突出宣传主题。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进行宣讲。此次活动从11月20日开始到12月20日结束,结合宣传主题,先宣传动员,再组织实施,最后总结验收。

三、上下联动,不走过场。在11月20日下午召开9个行政村及2个街道工作会议,安排落实“12、4”法制宣传日活动,要求每个单位紧扣活动主题,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张贴标语不少于10条,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录,有舆论氛围,真抓实干,让广大干群都能够得到学习、教育、提高,从而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群众受教育,干部能依法行政,确保这次活动不走过场。

四、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各单位要利用座谈会、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法制展览、影碟光盘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同时要探索新途径,丰富新载体,努力扩大宣传活动的影响力,让全乡人民都知道什么是“12、4”;怎样开展“12、4”;“12、4”主要宣传什么样的法律知识;如何才能叫干部依法行政,叫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要注重实效,服务社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群众的需求和自身工作职责,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要把“12、4”法制宣传与“法律六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法律知识和法律精神送进千家万户,要把“12、4”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结合起来,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从而减少我镇犯罪人员因是法盲而走向犯罪,维护地方的稳定,让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六、安排好总结验收工作。在活动结束之际,“六五”普法领导组组织检查验收,对开展好的单位在全体乡村干部会议上予以表彰,开展没成效的村或单位通报批评,并在年终不得参加评先评优。

总之,通过宣传活动,在公民中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不断的增强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公平正义的观念,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

【3】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总结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营造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兴田乡严格按照团中央权益部通知要求,紧紧围绕“法治精神,点亮未来”这一主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开展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全面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全乡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专门领导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和措施。全乡形成了乡、村、学校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格局,确保了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兴田乡紧紧围绕“法治精神,点亮未来”这一主题为中心,突出重点,创新形式。通过家庭、学校、乡三位一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宣传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是家长与学校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如学校把法律法规编印成册,发给学生带回家,让学生在家与父母一起学习,使他们在学习法律法规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法律素质。二是把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列入工作的重点。办公室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入手,结合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经验,形成了文字材料。内容形式多样,活动项目包括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法治教育片展播、法制图片展示等。同时还举行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学生签名活动。三是召开全乡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会议,用以会代训的形式,指导法制副校长对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法。要求当好一名法制副校长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不”就是不辞劳苦、不图名利、不计报酬;“三讲”就是要讲责任、讲奉献、讲爱心。在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期间,为青少年学生上好了2堂高质量的法制课,受教育人次达400余人,认真为学生辅导了《宪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四是通过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理解法律精神,尊重法律权威,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正确维护合法权益。这次活动共建法制宣传专栏2期,下发宣传资料1千份。

相关期刊更多

当代贵州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

青海畜牧兽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