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父亲与女儿

父亲与女儿

父亲与女儿

父亲与女儿范文第1篇

父亲也曾经是孩子,他一定会记得自己生命成长过程中很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挨揍,第一次经历长途旅行,第一次接触崭新的世界等等。如果这些“第一次”都来自于父亲,必然带着呼啸的风和巨大的烈度,长期影响伴随你的一生。

这不是说母亲对子女的“第一次”影响不重要,相对于吃奶、抚摸、食物和冷暖等生活细节的关爱,母爱总是温馨的,带着给予的满足感,充满了叮咛的安全提示:而父爱绝对不是这样,必然是挑战性的,猎奇的,带着游戏法则的,要付出代价的。

写父亲这个题目,我感觉有些底气不足。因为我从三岁就没有了父亲,不是他死了,而是他离开了幼小的我独自一人被发配到北大荒去了。很快,他就重新组织了家庭,回到老家和母亲分手。

那年我五岁,至今还残存着一点点父亲的印象:一个穿着黄大衣的男人曾经把我抱起来举了举。此后,在我的人生词汇里,“爸爸”成了一个极其陌生拗口的称谓。

大概,恰恰是从小缺少父爱的原因,我很看重父亲的角色。我记得,女儿第一次用稚嫩的语气叫我“爸爸”的时候,还不能够规范地发出两个音节:Ba Ba,而是发出了一连串的BaBaBaBa……这已经让我激动万分了。我多次校正女儿的发音:是爸爸,不是爸爸爸爸……直到我清晰地听到了那两个陌生又亲切的称呼:爸爸!从发音学上分析,这是双唇爆破音,气流聚集到双唇后,必须形成瞬间的力量冲出后才能形成“爸爸”的音节,否则,就是柔和的Ma Ma了。

上小学时,我经常遭到同学们说我没有爸爸的奚落,也从没有发出过爸爸这两个音节,便一个人偷偷在屋子里对着镜子叫“爸爸”,连续叫了多次,我才悟出了这个发音的秘密。不信?你试着发发这两个音节。

事实上,我在做父亲之前和当了父亲之后并没有考虑这么多的角色感。我和很多男人一样,大多都是糊里糊涂就做了一个二十几岁的爸爸,然后,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进入父亲的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女儿教会了我怎样做父亲。现在才体会到,在一个小小生命的面前,我等于也让自己重新回到了童年,在教会女儿每一样新本事的时候,让她开眼界的时候,我也是怀着一颗童心,强烈感受到了曾经有过的拒绝的恐惧和熟悉的喜悦。所以,父母在自己孩子的面前,第一要务是不要忘记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子,当你认为你的孩子如此笨拙愚蠢的时候,那恰恰就是你小时候的影子。

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多少个“第一次”是和我这个父亲有关的?我开始回想。

第一次挣脱搀扶学会走路,第一次摔倒后自己再站起来,第一次见到大海,第一次学游泳,第一次看小人书,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登泰山看黄河,第一次到曲阜看孔庙,第一次吃巧克力,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到动物园,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挨打,第一次下乡,第一次化妆,第一次出国,第一次下馆子,第一次家长会,第一次喝酒,第一次经历挫折后的谈心,第一次考试后见到成绩单的人,第一次指导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第一次打针吃药,第一次发脾气而又能让大人屈服显示了意志的力量,第一次……

可以这么说,孩子的第一次与父亲的联系越多,这个生命中父亲的性格基因就越多,此后他人生的历程基本会重复或者超越父辈的模式,家族的生命和希望就这样轮回往复。

令我宽慰的是,上面所举的第一次,基本上都是我这个父亲给的。我至今还记得女儿很多“第一次”的场景:

第一次学游泳,我托着她的腮帮子,从泳池的这头走到那头,而在家里,我用一个凳子垫在她腰间,让她学蛙泳的姿势:

第一次骑自行车,是在学校的操场上,我抓着车的后座位,锻炼她平衡的技巧,很快女儿就能飞车自如了:

第一次写稿子,我在台灯下给她讲了好多诸如开头、标题、文体、语言的问题,当爷俩的心血变成了报纸上的铅字,我们高兴得击掌庆贺:

第一次女儿因赌气离家出走,我偷偷跟在她身后,一直追踪到西门桥才把她拦住强拉回家,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激怒自己的女儿了。

在女儿诸多的“第一次”中,有几件事让我难以忘怀。当我把它们贯穿起来以后,发现这就是一个人生命嬗变、意志淬火的过程,如同我从懵懂童年的初始,到少年的勃发,再到青年的壮怀,竟是如此的相似和熟悉。

女儿三岁半的时候,要送到幼儿园去了。那天早上,我抱着女儿出门的时候,她还以为我又要带她去公园呢,满脸高兴的样子。路上,我不断说这个地方有很多小朋友能和她一起玩捉迷藏、摆积木的游戏,女儿挥舞着小手,并不知道她那狠心的爹要让她一个人留在那个陌生的小屋子里了。将孩子带到幼儿园后我没有立刻离去,而是陪伴着女儿和那些孩子们一起玩,很快,阿夷就给我使眼色,让我离开。

趁孩子不注意,我偷偷溜走了。傍晚,我去接孩子,还没进完门就听到了熟悉的哭声。急匆匆跨进大门,看见我女儿一个人坚在屋子前的小凳子上嚎啕大哭,鼻涕眼泪一塌糊涂,其他的孩子们依旧在房间玩耍,阿姨也不理会。孩子见到我,哭声戛然而止,随即爆发出一连串撕心裂肺的爸爸爸爸的叫声,随即跌跌撞撞扑向我的怀抱,那一刻,我满眼泪水,我搂着女儿,哽咽地安慰她:爸爸在这儿,有爸爸不哭了。

我突然强烈感受到一个人的孤独和一个陌生的环境,永远是人生最可怕的挑战。而父亲,就是帮助你战胜这些的那个人。我也突然联想到当年父亲举起我的那一刻,当时,我就像我女儿这么大,但却没有父亲温暖的怀抱和有力臂膀的呵护。

大概是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女儿从幼儿园小班一直哭到中班,时间长达一年,这期间几乎都是我亲自接送,安慰,威胁,疏导,用好吃的东西利诱,讲集体生活的好处。渐渐地,女儿的哭声变弱了。我清楚地记得,每次分手她都哭泣着对我说:爸爸,快来接我啊。而后来几次,女儿只是忍着泪花看了我一眼,就独自一个人走进教室了。一个男人,一个父亲的职责和使命感,就通过女儿的这一幕幕让我牢牢记住了。

有一年我去北京出差,正值学校暑假,便带着女儿和我一起去,我带着她逛故宫,看颐和园,到王府井大吃了一顿烤鸭。那天正好是她十八岁的生日,我特意带着女儿到宾馆的美发室剪头发。我对美发师说,今天是我女儿成年的日子,我希望你能把她打扮得像一个漂亮的女人。

于是,女儿第一次画眉毛,涂口红,打粉底,头发吹风造型,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女儿竟是如此漂亮,如此有女人味,那天,我给女儿拍摄了很多相片,我对她说:今天,你要找到女人的感觉。女儿的脸上充满了幸福和好奇,镜头里的她显得成熟端庄。

晚上,她一个人躲到卫生间很长时间不出来,我这个爹知道,女儿一定是对着镜子舍不得卸妆。但是,我有必要提醒她尽快“出画”,便敲门催促立刻卸妆休息。我记得,同样是十八岁的时候,我也曾经在省城一家叫奇美的理发店里第一次吹风,为的是参加一次学校的会演。当时,理发师在我头上抹了不少头油,镜子里的我容光焕发,全然不是少年的模样。晚上,我舍不得我的发型,但还是被母亲揪下床来逼着洗了头才入睡。

父亲与女儿范文第2篇

生活上服不服从

好父亲――教女儿收放自如

差父亲――过度强势或软弱

谁服从于谁,这是女儿长大和丈夫间的一种习惯,当然,早在父女的互动中养成了。如果父亲强势,他是家庭的轴心和主导,说一不二,母亲只在他的权威面前唯唯诺诺,那么,女儿看上去必定顺从柔弱,举止有度不敢张扬,一副大家闺秀的收敛和贤惠样。可惜,她没有自我。在日复一日的生涯中,不需要思考,只有服从;不需要选择,只要接受。这样,一个足够精致的吊线木偶被父亲制造出来了。

如果是太溺爱的父亲,他万事满足女儿的要求,生怕她的愿望成为泡影而留下人生遗憾。父亲在这种看似伟大的父爱的指导下,使她根本不需要顾忌父亲的看法,甚至即使明了父亲的意见,也可以充耳不闻。于是,全家随着女儿指挥棒的舞动生活。直到有那么一天,父亲无力继续承载她的要求,在遥远的他乡,她一如曾经疯狂追捧刘德华的杨丽娟,自我不受限制,恐怕除了她父亲,没有哪个男人能接受她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孩子失去自我便是废物,不懂得克制便是祸害,服从和不服从其实都隐含着悲剧,一个父亲真正需要考虑的是:怎么让女儿同时学会自我克制和自我坚持。

【对症指导】

所有的父亲对女儿都应保持一种姿态上的压制,这种压制要时刻存在,让她迟早习惯于面对;这种压制又不能过分强大,否则会让她畏缩。我们的目的是要用它来诱发女儿的反抗。孩子反抗时,父亲需要首先判断她的反抗是否合理。

对于合理的对抗,父亲可以让她获得胜利,告诉她不是因为她的反抗,父亲才退让,而是因为她反抗得合理;对于不合理的对抗,父亲必须让她的反抗失败,告诉她父亲的强制不是因为她的反抗,而是因为她反抗得不合理。让孩子在反抗中学会自我坚持,让她在失败中学会自我克制,让她在决定是否反抗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审视。

感情上体不体贴

好父亲――教女儿善解人意

差父亲――放任撒娇与撒泼

父亲是女儿情感世界的启蒙者,他们甚至能开发女儿的女性气质,让她们变得乖巧体贴。

今天的女孩大多是独生女,是掌上明珠。所有的父亲都怕亏待了女儿,所以总在琢磨她的心思: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她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父亲单方面的关照和理解,这容易在她的意识中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自己天生就是被人理解和呵护的。所以长大以后,会撒娇的女孩多了,懂得男人需要的好女人却少了。偏偏今天的男孩子们也都是独生子,这可难办了。

体贴,对一个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善解人意虽然是在人一生中不断塑造的,但她早期与父亲的交往却会促进或阻碍这种品质的发展。如果父亲不是一味地鼓励女儿撒娇,在他工作疲累的时候提醒女儿给自己捶个背,或者开车过收费站时让女儿帮忙从钱包里取零钱等等,那么,女儿的体贴意识将很大程度地受到父亲点拨。

【对症指导】

父亲应尽可能地让女儿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多用一些时间陪伴女儿,不要因为嫌麻烦而拒绝女儿的参与。你可以带领女儿一同进行很多男性活动,如修理家具、擦洗汽车、修剪花草等等。

经常与具有神奇力量的父亲一同完成某项工作,女孩肯定会懂得父亲的辛苦与成功,越来越理解男人。这无疑将带给女孩一种从内到外的质的改变。

择偶上谁优谁劣

好父亲――教女儿慧眼识珠

差父亲――天下唯己最完美

很多女儿在成年后会按照自己父亲的模式选择男友以及丈夫。在一本名为《爸爸们女儿们》的书中提到,父亲是女儿一生中认识和了解的第一个男人,父亲的形象潜意识中成为女儿选择男友以及丈夫的标准,就像许多男孩子成年后会以母亲为模本选择女友和妻子一样。与父亲同类型的男人令女儿更有安全感和亲切感。

另有一部分父亲会称自己的女婿:“那个讨厌的家伙!”这是因为某些女儿成年后选择和爸爸截然相反的男人作为男友以及丈夫。个中原因可能是父亲的形象令她们失望,于是走向另一端。当然还有一部分女儿因为他们的父亲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了一种“可憎”的形象,成年后会对婚姻以及男人产生抵触。

无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都应该让女儿对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你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绝不代表所有的男人。不要习惯于在她面前保持一个威严的表象,并力求这个表象看上去完美,任何完美的形象都是虚伪而脆弱的。

【对症指导】

父亲与女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父亲 参与教养 儿童发展

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认为儿童的教养任务应由母亲承担,父亲也往往会觉得:养家糊口是自己的重任,日常的生活照料应该交给孩子的母亲。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研究表明,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如Paquette等(2004)认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与母亲不同的角色,发挥着独立而独特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父亲的特征、父亲的行为和父亲的影响上。而父亲缺失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社会学家发现,许多罪犯都是来自父亲缺失的家庭之中,而心理学研究也认为,父亲缺失不仅影响到子女的社交能力,而且会令子女对婚姻抱一种消极的态度,无法养成健康的性别观和恋爱观。可见,父亲角色和母亲角色一样,在儿童的教养中不可或缺。本文综合了父亲参与教养的各种研究,着重论述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发展产生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以期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中父亲作用的重视。

一、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过程是指儿童形成与自己的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知和性别行为的过程。几乎所有的发展理论都认为在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父亲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父亲在鼓励子女的性别角色行为发展上与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发展出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女孩也能在与父亲的相处和关爱中获得安全感,并且从父亲身上获得关于异性品质的参照,父亲特有的角色示范和行为强化模式能够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研究表明,如果男孩在家庭中得不到父亲足够的指导与关爱,就会出现女性化的表现。例如,如果男孩在4岁前失去父亲,就会缺乏攻击性,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的表现:喜欢非竞赛性的活动,如看书、看电视、听故事、猜谜语等。同样,缺少同父亲交流和接触,对女孩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般说来,女孩在性格形成时期需要父亲的陪伴指导,以使她们学会对男性的适当反应,进而为她们的社会化做好充分准备。许多研究证实,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性,难以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其与女性的区别,并且在青春期与男往时,常常会表现出回避、焦虑、羞怯、无所适从,进而会影响今后的婚姻生活。

此外,父亲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同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在家庭中,如果母亲占据支配性地位而父亲是软弱的,那么男孩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这是因为儿童更多的是在父母的性别化行为榜样中发展出性别角色的。

二、对儿童积极个性品质形成的影响

父亲有着不同于母亲的教养方式,而不同的教养方式导致儿童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研究表明,在与儿童的互动中,母亲采取的方式更温和,更多关注的是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对儿童的活动范围限制较多;而父亲则更多地鼓励成就、鼓励独立,采取剧烈的、冒险性的活动,通过身体运动与儿童互动,例如把孩子高高举起、爬攀登架、踢球等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培养出孩子勇敢、自信、独立、进取、意志坚强等个性品质。因此,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是一个玩伴,父亲的主要抚养行为是与儿童游戏。儿童与父亲的游戏使儿童逐渐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而成功的探索经验又会使他们获得信心,面对陌生环境时表现出勇气。研究证明,父亲与儿童游戏的作用不能被母亲行为所代替。

新近的研究发现,男孩在6岁前通过与父亲的亲子互动,模仿父亲的性别行为,进而习得男子气、坚强、勇敢、独立自主等男性化品格特征。而在父亲缺失的家庭中,男孩的男性化品格特征不是很明显,而在自卑、攻击性等负面个性品质方面更明显。对于女孩来说,在与父亲的亲子互动中能获得对异性的基本看法,并发展出坚强、独立、自信、乐观等个性品质。而在父亲缺失的家庭中,女孩更多地发展出自卑、敏感、焦虑、孤独等负面的个性品质和对男性不健康的态度,进而可能影响到她们以后的婚姻生活。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没有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个性品质。这类儿童孤独、抑郁、任性与依赖行为等较为普遍,有些心理学家将其称之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三、对儿童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

研究发现,父亲参与教养有助于加强儿童的适应性,更快地融入陌生的环境。例如,比起与父亲接触不多的婴儿,与父亲有较多接触的婴儿对陌生人有较好的适应性。他们对陌生人会有更多的语音回应,也比较愿意让陌生人抱。还有的研究发现,父亲参与教养较多的儿童,入园的适应性更强,同伴关系更融洽。Spivack(2001)的研究中也证实了父亲对儿童交往能力的影响。他发现,父亲缺失家庭中的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一项跟踪研究发现,五岁的时候有父亲存在并且受到父亲照料的小孩,比五岁时就缺乏父爱的孩子,长大后更具同情心,有更好的社交关系。

李丹等(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同伴交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开朗、宽容等个性特征,在与孩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父亲处事行为的方式常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所仿效,进而人际关系良好。一项调查显示,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比起那些一星期内接触不到6小时者,人际关系更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甚至冒险性。这正说明了父亲鼓励成就和鼓励独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同伴游戏的丰富性,增进儿童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因此也容易与他人友好相处。

四、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Paquette(2004)提出了父亲和儿童之间的激活关系来描述父亲和儿童之间的关系,以区别母亲与儿童的依恋关系,认为父亲和儿童的激活关系是儿童积极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在遇到危险时更多地到母亲那儿去寻求安慰,而想玩耍时,则更多地想到父亲,当父亲缺失就会使儿童失去与父亲游戏的经验,缺少与父亲之间的激活关系的作用,进而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有研究发现,与父亲相处时间多的儿童有更高的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其心理调适能力更好,较少出现心理困扰和刻板行为。Amato(1999)研究发现,父亲的支持、鼓励和亲密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情感和心理健康均具有预测性,大多数品行不良的儿童感觉在家中被父亲拒绝和冷淡。

Hetherington等(1972)研究认为,父亲对于儿童的自我认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因此,父亲缺失使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完整,儿童缺少来自父亲的影响,便有可能造成其心理发展的缺陷。Amato(1994)调查发现,父亲与子女的亲密关系与子女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较少心理困扰相关,其影响作用大于子女与母亲亲密关系的影响。Rohner(1999)研究发现,父亲的接受与拒绝,会影响女性的心理调适能力的高低,而母亲的接受与拒绝的影响不明显。Dominy等(2000)研究发现,患有进食障碍的女性较其它无进食障碍的女性更多地感觉到在童年时期受到了父亲的拒绝,并且父亲的拒绝大于母亲的拒绝影响。陈会昌等(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7岁时父亲的教养态度能预测男孩的问题行为;在控制了性别主效应之后,父亲的接受性能正向预测儿童的焦虑――抑郁行为。这些都说明了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巨大影响。

五、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耶鲁大学的一项新近的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在学校有更好的学业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取得成功。大量的研究也表明父亲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与儿童的学业成绩存在明显相关。Walker等人(2004)的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到儿童教养中,会对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Lamb(2004)的研究显示,父亲积极参与儿童的抚养和教育时,会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同样,海兹灵顿通过研究发现,父亲缺失会阻碍儿童的认知发展,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父爱缺失的儿童,在智力测验中得分明显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

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儿童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认知不同于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认知。儿童从母亲那里可以更多地学到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知识;从父亲那里则可以学到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父亲通过与儿童共同操作、探索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父亲是儿童的榜样,是儿童个性品质的塑造者,是社会行为规范、道德、价值理念的直接示教者。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的性别角色、个性品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及智力水平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而独特的影响力。因此,父亲应该对自己的家庭角色有正确认识,承担教育责任,主动参与到儿童教养当中,多花时间与孩子相处,成为孩子的游戏伙伴和朋友,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建芳,王忠红.发挥父爱的魅力[J].现代家教,2002,(11).

[2]李霞.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6).

[3]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

[4]董光恒,杨丽珠,邹萍.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角色与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0).

[5]周玲.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及现状分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6]李丹,崔丽莹等.6―8岁儿童同伴互动及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4).

[7]陈会昌.父亲教养态度与儿童在4―7岁间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J].心理科学,2004,(5).

[8]周波.美国儿童发展中父亲影响作用研究综述[J].当代青年研究,2004,(2).

[9]邓李薇.亲子依恋中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其角色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1).

[10]AmatoPR.Father-child relations,mother-child relations and offspr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early adulthood[J].Marriage Fam,1994,(4).

父亲与女儿范文第4篇

“做父亲,我永远不残缺!”

“作为一个残疾人,特别是一个残疾男人只要他勇敢地投身生活中,不做旁观者和逃避者,担当起人生所赋予的角色,他同样可以做得很好!”青岛残疾人史春明为人夫为人父之后,有了如上的感触。他用自己全部的倾注与付出颇为豪迈地对人生作出这样的回答:做父亲,我不残缺!

史春明14岁时因腿部骨瘤复发,被迫截去右腿。靠拐杖和左腿的支撑,坎坎坷坷地走过来。14年后,他有了儿子,成了父亲。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欣喜、感到生命的完整,更感到庄严的责任感。

儿子史鉴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小时候性格特别内向、怯懦。史春明曾经有过深深的忧虑:是否因为自身的残疾?是否因为有这样一个父亲?他不想在孩子的心灵上布下一丝阴影,人生有一种健康的心理更重要。为及早改变孩子这种性格,他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在扬长的同时,着重补短。他给儿子报名参加了朗诵与主持人的培训。他拄着拐杖,亲自带孩子去学习。孩子第一次上台,涨红着脸颤抖着双腿,做了自我介绍。他紧紧搂住下台来的儿子,泪水模糊了双眼。后来儿子史鉴先后在区、市少儿讲故事和演讲比赛中获大奖。从身高1.8米,浑身散发着阳光气息的儿子身上,史春明找回了自己少年时失落的梦想。

此后的6年里,在陪同儿子的同时,史春明自己也报名参加各科学习班,学习法律、外语等,不断充实自我。为儿子树立榜样、也为自己后来参加青岛市公开选拔局级领导干部的考试中成为优胜者,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儿子史鉴则深情地说:“我爱我的爸爸!我为爸爸骄傲!”

女儿,让父亲的肩更坚实

8岁以前的文英根本无法行走。身下骑着一张小凳,靠胳膊的力量拖动小凳,向前挪动身子。这孩子聪明伶俐,广播听一遍,那张小嘴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

8岁以后,文英开始练习站立、走路。无数次地跌倒了,摔得浑身是伤。牙齿一颗颗被磕得松动、脱落,满脸满身的血。她抹把汗,擦掉血迹,爬起来继续练。这么小的女孩哪来如此刚强的毅力?

“她去读夜校,教室在楼上。楼梯陡,没有楼梯扶手。她拄着双拐艰难地攀上去,又多少次地滚落下来。整整3年的时间,那幢楼梯上,留下她多少血泪……”

父亲文秉刚在采访中很少谈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就是女儿。这位18岁就投身革命的离休老干部,谈到自己身有残疾的女儿文英时,语气和神态中有爱怜、疼惜、内疚,但更多的是欣慰与自豪。用这位父亲的话说:“命运给我们父女带来不幸,同时也让我们去体会更多的生活内涵。患难中的父女情更真实更深刻。从残疾女儿的身上,我们做父母的能学到很多东西。”

文英是父亲惟一的女儿。在她11个月时,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双腿残疾。眼看着一个曾经鲜活健康的生命被击倒,父亲的心碎了。但他只有独自咽下所有的忧虑和悲伤,用丈夫和父亲的力量,去扛起这个家。同时,父亲不断地自我警醒:一定挺住,坚持到底!这种警醒在他几十年的人生中,化――一种凝重的父爱。面对女儿残疾的现实,父亲有了更多的理性和深思远虑。父亲在单位亲自下基层,请教工程技术人员,看图纸、参与设计,深入工地……从小就趴在爸爸背上的文英,看着一座座房子盖起来,一幢幢大楼立起来,更用心去领悟爸爸的“做真才实学的人”的期望。父亲的言传身教,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女儿文英的人生观。

为了生存,文英撑起双拐,只要能做的事她都不放弃,先后经营过书摊,卖过水果、服装等。父亲总是用欣赏关注的目光,看着她风里雨里地摔打,并鼓励女儿咬紧牙关,向前闯。

父亲,任重道远的使命

女儿陈攻出生9个月时,一场重病导致双下肢瘫痪;儿子陈健8岁时,患了儿童精神分裂症。一个永远失去了站立、行走的权利;一个失去了正常人的思维和生活。这致命的打击和深重的灾难,让身为父亲的陈茂盛精神几近崩溃,他有过逃避、撒手的想法。但是孩子们无助的眼神、悲伤的哭泣一次次将他震醒:自己是他们的父亲呀!父亲是什么?父亲是顶天立地的山梁,是生命的依托。孩子们已经万分不幸了,如果再失去父亲,摆在他们面前的就只有绝路了。后来他对长大的从事文学创作的女儿说过:“孩子,我作为你们的父亲,不仅仅是生命意义上的父亲,还是一个上苍派来拯救你们的使者!”

当时8个月的女儿四肢全部瘫痪,不能动弹。后来经过治疗,上肢康复。父亲发誓要让女儿用这健全的部分,做个有用和有出息的人。在漫长的求医旅途中,也成就了女儿接触大自然、接触外面世界的愿望和爱好,激发女儿的文学细胞和激情。父亲总是用宽厚的脊背驮着女儿,给女儿讲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这让女儿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为她后来从事文学创作铺垫了基础。

谁曾想到,10年后,女儿刚刚10岁,儿子也才8岁,厄运再一次逼近父亲。性格内向、心理脆弱的儿子,被确诊为儿童精神分裂症。这种病的发病率在儿童中为万分之几的比例,并为疑难病症之一。而此时的父亲在给女儿近10年的治疗中,已债台高筑,况且身为兄长,在父亲去世后,还担负着自己五弟、六弟的抚养责任。这时,女儿对他说:“爸爸,你不要管我了,快救弟弟吧!”多年不肯轻易流泪的父亲,流出愧疚而感动的泪水。他把儿子送进青岛市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一周后,父亲去探视儿子。看着孩子被成人精神病患者打得遍体伤痕,听着他隔着铁栅栏撕心裂肺的哭喊:“爸爸,放我出去。我没有病,我要上学呀!”极度的悲伤竟使父亲昏厥在医院的走廊里。后来,儿子服用的偏方草药中,需要一味带露珠的野菜,父亲从此经常天不亮起床,走一段很远的乡间小路,翻过一座山去采摘。几次从山上失足跌落下来,胳膊也曾骨折。带回来的野菜上不仅有亮晶晶的露珠,还沾着殷红的血迹。但不幸的是,精神失常的儿子18岁那年,去野外写生,迷路失踪,从此音讯全无。

父亲与女儿范文第5篇

父女关系决定女儿性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3~5岁是父爱介入的最好时期。女儿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3岁左右开始,把自己对母亲的情感慢慢部分转移到父亲身上,父亲是女孩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形象,女孩对男性的认识往往是以自己的父亲为参照的。没有父亲的参与,孩子会过于依恋母亲,因此也极易变得幼稚与依赖。父亲的介入,让孩子体会到除了在妈妈那里可以找到安全感和亲密感,在父亲那里也可以得到。

父亲的角色会促进孩子的成长与独立能力的发展,而以身作则和陪孩子玩游戏是最好的沟通模式。因为父亲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情感,所以通过游戏活动父亲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他们的关爱,如爬山、游泳、打球等。

在家庭中,母亲对男孩的身心影响最大,而父亲对女孩的身心影响最大。美国和新西兰研究人员一项联合研究表明,父女关系好,不仅对女孩的心理影响大,而且这些影响还通过心理、神经和内分泌左右女孩的发育,要么促其正常到达青春期,要么提前或延迟其跨入青春期。

新西兰坎特伯里大学的布鲁斯・爱丽丝和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美国田纳西州和印地安纳州3个镇的173名女孩和她们的家庭所做的调查表明:与父亲关系特别好的女孩,青春期发育迟于那些与父亲关系一般或不太好的女孩。尽管基因(遗传因素)、饮食和锻炼影响青春期出现的早晚或发育质量,但这一研究结果也表明社会因素特别是家庭关系同样影响孩子的生理发育。

研究人员发现,女孩年幼时与父亲关系的好与坏,与她们何时进入青春发育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虽然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也对女孩的发育有影响,但远不及父亲与女儿关系对她们青春期发育早迟和质量的好坏影响大。

将疼爱藏在心里

有一位父亲讲述了女儿小时候的故事。

女儿读小学一年级时,一天,她匆匆忙忙吃过晚饭,就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直做到晚上九点半了还没有做完。她已经比平时睡觉的时间晚了一个半小时。当时父亲坐在她旁边陪着她,明显地感到她很困了,几次催她去睡觉她都不肯,一定要坚持做,可她已经支持不住了。望着手中正在抄写的试卷,又看看还没有开始抄写的生字,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然后一字一顿轻声地对父亲说:“爸爸,你帮我把生字抄一下吧。”听到女儿的请求,看着她疲倦的面容,当时父亲在心里暗暗埋怨老师不注意方法,但却坚定地回答说:“颖崽,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做,千万不能希望别人来帮你。”听到父亲的回答,女儿更伤心了,她哭着说:“你小时候未必就没有要你爸爸给你抄过作业啊?”听着女儿天真的话语,看着女儿痛苦的表情,父亲只是深情地摸着女儿的头说:“颖崽,不要说了,你还是抓紧做吧!”

那一次,父亲一边为女儿抹去脸上的泪痕,一边对女儿说:“记住,爸爸疼你,但你的事爸爸不会代替你做。”

也许是有了这一次的经历,以后不管遇上什么难事,她总是自己想办法,从不依赖父母。

父亲导引女儿的女性气质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父亲是女儿形成女性气质的导引者、支持者和认可者,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分化具有很大作用。女儿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3岁左右开始从与母亲的一体关系中分裂开来,把较大一部分情感投向与父亲的关系上。小女孩到了3岁左右,认知能力和独立性都有较大提高,达到一个转折点,意识里开始清晰地发现了父亲,就这样女儿打破了与母亲浑然一体的关系。

宋嘉树在教育子女时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受到当今父母的称道。宋氏夫妇共养育了6个子女。他们的3个女儿――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宋嘉树教育子女坚持了3个最基本的思想:一是“不计毁誉,务必古先”;二是男女都一样;三是和孩子们做朋友。

宋嘉树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主义樊篱的乐园,使3个女儿有幸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宋霭龄和宋美龄天生聪颖,大胆泼辣,在她们只有5岁时,宋嘉树就送她们到寄宿学校中西女塾读书。宋庆龄与姐姐和妹妹一样聪明,却不像姐妹那样大胆泼辣,锋芒毕露。7岁时,父亲也送她到中西女塾读书。宋霭龄13岁时,宋嘉树夫妇把她孤身一人送到美国求学,使宋霭龄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赴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子之一。

1908年,宋氏夫妇又把二女儿宋庆龄一同送到美国接受教育。当时宋美龄年仅11岁。由于年龄小,在威斯里安女子学校注册为特别生。宋嘉树使这三姐妹在早期教育上占了先,在接受西方教育上占了先,在女子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

宋霭龄极富音乐和表演方面的才华,宋氏夫妇便努力做大女儿表演的最佳“搭档”。在傍晚时分,常常是由宋夫人熟练而凝神地弹奏钢琴;几个兄弟姐妹围在一起,听宋嘉树和大女儿的男女生二重唱。静听着父亲那纯美洪亮的嗓音随着琴声哼出的美国南方民歌,宋霭龄、宋庆龄和弟妹们从心底升腾起对父母的崇拜、敬仰和热爱。

宋庆龄生性稳重、腼腆,和姐妹兄弟们在一起时,她总是最文静的一个。不过宋嘉树为孩子们营造的生活环境和气氛,也使小庆龄于天性之外受到补益。在假期里,三姐妹和小兄弟们在院子里玩耍,爬过院墙到别人的田地里嬉戏;他们到田野里奔跑,采集花草,捕捉虫鸟,无拘无束地尽情欢笑。

有父爱,不早恋

没有父亲的女孩或受到父亲辱骂、父亲对其持否定态度的女孩,青春期出现得较早;相反,父女关系较好,父亲对女儿持肯定和欣赏态度,这样的女孩青春期发育出现得较迟。这表明父亲在生活中对女儿的关心程度和是否持肯定态度,不仅影响女儿的心理,也影响女儿的生理发育。

研究人员认为,女孩青春期发育提前,是父亲对女儿持否定态度和关心不够的一种反馈。这样的女孩就不仅心理上受影响,而且是否因精神上相对贫困引发生理上提前早熟,一时还难以下结论。相反,父女关系较好、父亲对女儿持积极的肯定态度,女儿的青春期发育会推迟一些。

专家们认为,女孩早熟必然伴随过早思春和接踵而至的性生活及生儿育女,这也是一些国家少女母亲增多的原因之一。这显然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也不利于少女母亲本身的健康。此外,早熟带来的早衰现象,以及少女母亲生存和养育孩子的经济基础,是女孩人生最根本和最现实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如果女孩小时候跟爸爸的关系特别好,也就是说,她对爸爸在早年就形成了一种依恋,那么在长大的过程中,她很可能与爸爸无话不谈,有什么想法都会与爸爸分享,爸爸也完全能够理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