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第1篇

市场经济指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它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法,本身并不存在阶级性。所以市场经济并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它可以适用于任何经济制度。而财政作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它不能脱离市场经济,也不排斥市场经济。对于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财政的本质

既然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有相同之处,那么,从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财政也是具有共性的。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是"public finance",finance本身的含义有许多,可以译为金融、财务、资金,公共的资金即为财政。只是为了与我国的财政作出区别,才将其译为“公共财政”。所以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二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至于社会主义财政支出以前以生产型为主,主要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当时的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而“public finance”作为一种现代财政学也是经历过不同经济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较小的,这与那时提倡国家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是密切相关的。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同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愈演愈烈,才不得不设法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由此而导致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应当看到从生产型过渡到现代财政学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正符合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即,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提高。

西方经济学家将财政学视为一门关于公共部门的政治经济学,旨在描述和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他们所说的“公共部门”,指的是与私人部门相区别的另一个经济部门。这里的“公共”,主要就是政府。这对于我们很有借鉴意义。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有利于提高政府各项经济行为的效率,按照市场规则来规范政府,同时又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所以研究市场经济下规范的财政理论不必冠以中国两个字,也无须加上社会主义的定语。因为财政是为国家服务的,而经济体制又制约着财政的存在形式,所以不论是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制,它必然要经历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这一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1. 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认识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财政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财政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只要国家还存在,财政就必然存在,即使说法可能会有改变,其含义仍然是相同的。 政府掌握着一系列可使用的政策工具,财政是其中的一种,它具有其它政策工具如直接控制、管制、控制企业、货币和债务政策等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财政作为一种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必然要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所以财政一端与经济联系,一端与政治联系。

2. 市场经济下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效率”。问题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而只要缺少一个条件,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就有可能出现运转失灵。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尤其是共用品的价格市场不能决定,所以只能由政府来为其定价。此外市场还存在着其它一些失灵情况。下面首先来看共用品理论。

(1)共用品理论

共用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私用品,公共部门提供的产品叫做共用品。共用品不限于物质产品,更主要的是指各种公共服务,既包括无形资产也包括精神产品。由于私人部门只追求利益及大化,这些产品的公益性较强,所以私人部门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提供的。

共用品理论对于市场经济下如何提高政府的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赋予政府提供的共用品以价格。使得等价交换的原则最终适用于共用品,将公共服务与个人纳税等价起来。使得有效利用资源这样一个私人经济原则运用于共用品经济中。

(2)市场失灵的其它方面

微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一是外部效应。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由于市场主要以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于带来外部效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供给不是过多就是不足。其原因在于私人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效益或成本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应当对外部效应进行矫正。二是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垄断行业的存在阻碍着竞争。当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减少其所出售的物品的供给量,从而使的物品的出售价格高于该种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时,就发生了所谓“垄断”。垄断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办法是将其产量确定在边际效益等于其私人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这会造成社会净效益的损失。如果能通过政府部门的干预,强迫垄断者增加产量,使价格降至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便可因此获得失去的那部分损失。所以政府有责任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有效竞争,排除垄断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扭曲。

宏观经济领域的失灵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失灵,不仅表现在微观经济领域,宏观经济领域同样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从微观上考察,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可以运用帕累托效率准则来评判的。但是,若将该准则推广到宏观,则有些不够用了。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还需要借助于其它的指标。这就是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而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不公和经济的波动与失衡。为此,唯有政府担负起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职能,经济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的增长。

三.市场经济下财政职能的界定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应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为主,以达到资源最充分有效的利用。在市场机制能够完全解决好的领域,政府就没必要再介入。只有当市场发生失灵时政府才应该介入其中,不过政府介入的最终目标仍是为了维护或确保市场的正常运作,使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而政府干预市场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便是财政。那么财政的职能也应该界定在市场机制失灵的范围内。财政的收支范围是根据政府职能范围而确定的。因此这里实质上界定财政的职能就是确定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资源配置职能。也可以称其为提供共用品的职能。因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体现在共用品的提供上。共用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不能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否则就会发生休谟早在1740年就指出过的所谓“公共的悲剧”。其次财政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是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此外还有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当发生这些情况时也有必要通过政府的财政手段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实现最大价值和最有效的利用。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道路;共产主义社会;医疗;拿来主义

中国现在是在走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或许这句话要打上一个重重的问号才行。中国的文字文学一直都很深厚,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旧中国想踏入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可能的,如果不改革,不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是发展不了的,甚至有可能再一次沦落。可是这“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却让我感觉是一种变相的资本主义道路。

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它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它是政府高效、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市场经济;它是经济高度繁荣,人民生活幸福并实现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它是人民诚信守法、互助友爱的市场经济;它是科技进步、资源节约、人与自然和谐的市场经济。

为此,这样的市场经济必须具备两根最起码的支柱,一是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一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我们要加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规范政府官员和政府部门的行为,政府制订的法律法规、政府的收支、政府的施政行为必须要公开、透明、依法办事,接受人民的监督;要加强舆论监督;加强司法公正。

我想问的是“如何具体去做才是走了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呢”,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似乎却很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按照马克思的描述,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主要的本质特征:

其一,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实行"社会所有制"。这种社会所有制,既区别于集体所有制,也区别于国家所有制。

其二,商品生产和交换已不再存在。

其三,使用劳动券按劳动量来直接分配消费资料。

其四,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已经消亡。

我认为,原始社会如果加上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智力的高度开发也许可以称为共产主义社会。但是如今的人类智力在高度发展之后,已经很难有所统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算有一天生产力发展到马克思所设想的高度发展的程度,社会也不会变成共产主义社会。“当每一个人都依循自己的想象去追求自由的时候”,灾难将不可避免地降临,因为“所有人都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侵害公共利益”。

当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这个构想,本拟用之于台湾,后则用之于港澳。香港和澳门是收回了,但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就拿医疗方面来说,在两种不同的制度下,却迥然不同。

在香港,看一次牙医,挂号柜台的小姐微笑着取出资料让你填写;请你坐下时,轻声细语地告诉你,“对不起,要等五分钟喔”;你要再订下一个约会时,她仔细地看医师时程表,无法满足你的指定日期时,她满脸歉意,一再地说“不好意思”。五分钟之后,真的有人呼你的名字。医师办公室,一位医师细声细语地说话,预先告诉你每一个要发生的动作,免得你吓一跳或突然痛苦:“我要将椅子降下来了。灯刺眼吗?现在我要检查你的牙齿,然后再帮你洗牙。”她把一个小镜子放在你手上,然后细心地解释你看得见的每一颗牙的体质状况。检查结束了,她对你解释你的牙齿问题可以有哪几种处理方式。她手里拿起一个牙齿模型,认真地、仔细地跟你说话。你会想,她怎可能花那么多时间跟你说话?门口难道没有一排人不耐烦地等着她吗?她确确实实不慌不忙地跟你把牙的病情和病理仔细地说完,然后和你亲切地道声再见。

无论是挂号柜台小姐,还是医师,她们都是专业敬业的,不仅仅是她们的个人教养和道德如何与众不同,而且她们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制度支撑着她们,使得她们能够如此。如果柜台必须每天接待三百个神情烦躁的客人,从清晨工作到晚上,她不可能维持她的笑容可掬。如果医师所得工资微薄而且升迁无门,与她的辛劳不成比例,她不可能态度从容,心平气和。如果医师所受的医学教育没有教她“以人为本”的医疗哲学,她不会懂得怎么让一个呲牙咧嘴躺着的人感觉受到尊重。

在她们的春风和煦后面,藏着好多东西:有教育理念的成熟与否;有管理制度的效率高低;有经济力量的强或弱;有人的整体文化素质的好或坏;有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或不合理,后面有一层又一层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与基础结构在衬托和支柱,才可能你随便进入一个牙医诊所,就会遇见这样的柜台和医师,温温柔柔地和你说话,同时将你的烂牙有效地治好。你离开时,签一个字就可以,不会追着你要现金。检查的结果报告会随后寄到你家,你订的下一次约会提前一个星期电子信箱里就来了提醒的通知;时间到了,请来赴约。也就是说,在她们后面还有财务管理系统的周全不周全,还有传讯系统的先进不先进。

再把视线转移到大陆,跟在香港的情况差别太大。怨声载道、滥收医疗费用、先交钱再治病,也没有医生跟病人解释病理,病人只会觉得医院漫天要价、故意不把病治好。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第3篇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和创业不足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界也在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破解问题之道。但教育界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和客观因素,而很少从大学教育自身内部去深刻反思。其实,大学生的经济教育严重滞后是导致其就业难的深层教育根源。

一、大学生的经济教育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促发了人们经济意识的空前觉醒和不断高涨。这一巨大变化必然要求对全体国民,特别是年轻一代进行必要的经济教育,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经济素质和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知识和能力。然而,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现状和问题令人困惑和担忧。

(一)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现状

目前,在我国教育界,对于经济教育普遍重视不够,各级各类学校至今未开设专门的市场经济教育普及课程。而中小学学生仅有的少量经济知识教育,也是在初中的社会课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中学到的。当前经济教育内容从总体看过于宏观,离现实生活相距较远。教学过程中又特别侧重知识传授,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学习亦仅限于死记硬背和应付考试。大学阶段主要在思想政治课中开设《政治经济学》这门公共必修课,除了经济类专业外,其他专业的经济类课程则以选修课程方式设置,门数很少,而且学生选修也多以完成选修课学分为主要目的。

反观发达国家,对于学生的经济教育是非常重视的。美国、韩国、英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都将经济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或独立设置课程,或者在相关课程中列出。如美国的家庭和学校从小就非常重视少年儿童的理财教育。在1960年,美国就设立了专门的经济教育委员会,负责管理和指导学生的经济教育。在高中阶段的经济教育中,设置了独立的经济学课程,具体内容包括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度量方法和社会管理目标等六大方面。再如,韩国的中小学经济教育内容都体现在社会课教科书中,以高中为例,其社会课(i)、(ⅱ)两个部分内容共计15个单元172个方面,内容全面且非常具体。在基础教育之上的大学阶段,各个大学开设的经济类课程门数很多,学生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与发达国家相比不难看出,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非常落后。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不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都缺乏对学生进行经济知识的普及教育和经济能力(包括创业与就业能力、理财能力等)的培养,致使教育应有的经济功能长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的教育在个体层次要求上甚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背离。反映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中,把经济教育划入社会课或思想政治课,使经济教育从属于政治教育或德育,这种课程设置方式是不合时宜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轻视经济教育导致大学生经济素质严重缺乏

学生经济教育落后导致大学生在经济意识和创业能力等方面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济意识淡薄,缺乏经济上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学生的经济素质明显落后于西方,大学生的经济意识与国外大学生相比至少落后3年以上,只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高中生的水平。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非理性的消费现象,甚至千奇百怪的消费方式也闯入了学生们的生活,如:“红色消费”(生日大操办、考试宴庆),“灰色消费”(泡网吧聊天、打游戏),“黑色消费”(吸烟、喝酒甚至)等现象。学生在校或毕业参加工作后,仍然成为“啃老族”、“寄生族”或者“月光族”。这些现象的出现暴露了我国学生经济教育严重不足,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等,直接导致了许多“大龄婴儿”的出现。

二是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来。尽管学生从小就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和冲击。但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过强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很少理解和参与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活动,致使学生根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致富观念、财富观念、金钱观念、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然而,大学生又是敏感群体,极易受社会环境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的经济意识不断觉醒,这本来是好事,但是,由于法制建设滞后等种种原因,特别是缺乏对于国民进行必要的市场经济教育,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日渐膨胀,一些人奉行一切向“钱”看,把赚钱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这种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和冲击。现在很多学生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金钱经济,人生价值的实现就是以赚钱多少为衡量标准,“唯钱论”思想也在校园内日益流行。

三是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创业致富的理念和就业能力。不可否认,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们的教育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致富和理财能力培养,以及金钱和消费观念等一系列经济素养的培育。经济教育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创业不足问题的深层次教育根源。大学生经济教育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就业能力不足,择业观念落后,造成毕业即失业,增加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许多大学毕业生迷恋城市舒适生活,不愿到农村就业,不能做到勤俭节约和合理消费,正确的金钱观念和理财意识缺乏;一些学生鄙视吃苦耐劳、勤劳致富,有的甚至梦想一夜暴富。所有这些,无不说明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严重落后的事实。这也正是许多学生无论在校还是在离开学校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生活和社会改革发展需要,有的甚至发生价值观突变、陷入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泥潭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经济教育滞后的认识论根源分析

目前在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于经济教

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误区。误区的存在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源。

(一)传统教育本质观导致轻视经济教育

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仍然坚持传统的教育认识论。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塑造理想的人、纯粹的人和脱离现实生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总之就是要培养塑造出不受社会污染的、纯洁高尚的,甚至祛除了私心杂念、七情六欲的“圣人”、“真人”和“完人”。在此认识基础上,一方面,把教育仅仅看做是一种认识活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追求真理”的人,甚至不惜“朝闻道夕死足矣”。进而又把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把知识视为客观、普遍、永恒的真理而加以灌输和传授,故此,教育完全可以关起门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研读书本知识。这种专一、“求真”的知识精英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实践中注重文本知识的传播,而不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思想上把教育仅仅等同于德性教育,曲解“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德育为先”变成了“德育唯一”。同时,受上述教育认识论的影响,秉承着“知识即美德”,又把德性教育仅仅等同于知性德育,变成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德育成了苍白无力、缺乏实效的道德说教。

(二)传统教育价值观对经济教育的排斥

传统的教育价值追求锁定在价值理性的灌输和塑造上,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人为地割裂开来,试图以价值理性取代或者遮蔽工具理性,甚至把工具理性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工具理性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防范和压制,而不是在承认并充分发展工具理性的同时倡导和谐价值理性的培育。传统教育在处理道德与经济关系上,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导向,甚至把道德和功利人为分割、对立起来,主张“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倡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培养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的“圣人君子”。这种教育价值观割裂了人性的物质欲望和精神价值层面,致使伦理道德压抑甚至灭绝了个人物质生活需要和致富欲望。令人叹惜的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的经济意识不断觉醒和高涨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仍固守着这种已不合时宜的重义轻利的教育价值传统,无视生动丰富的经济生活对教育的需要和挑战,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坚持着“学而优则仕”传统下“止于至善”的古训和学做“圣人君子”的陈旧观念,羞于言商,耻于谈钱,“驼鸟心态”坚持到底。殊不知,无视或者逃避并不能否定问题的存在,更不能解决问题。大文豪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前言中说过:“告诉孩子们‘追求金钱是一种罪恶’就是教他们学习最厚颜无耻地撒谎,教他们最虚伪地堕落。”德育的实效性差与我们不能正视经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很好地处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关系直接相关。其结果必然是教育的经济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德育的效果也不可能彰显出来。正是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偏颇,导致我国学生的经济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有效的实践。

(三)对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些学者认为,教育对经济的过度趋附与社会的过度亲和使当代教育迷失了自我,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导致“教育祛魅”。笔者认为,这种批判或担忧在教育管理和运行层面上看,似乎是有道理的。的确,我们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物质欲望和现实利益追求合理化,人们的经济意识空前觉醒,致富欲望高度膨胀,传统的义利观被彻底打破。如果说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空前的,那么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深层次的价值观层面上。由于市场经济排挤着行政权力和道德情感调节经济的传统,引入法律手段和竞争机制来调节经济活动,呈现出法制经济、资本经济和理性经济等明显特征,传统的“以义制利”的道德与经济关系转变为“以法制利”的法律与经济关系,使得工具理性和法律成为整个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运行的动力和基本的调节规范。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经济教育,加之价值理性并没能跟上人们工具理性膨胀的步伐,再加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对传统计划经济改革中摸索前进,相关法制法规不够健全,致使人们长期禁锢着的经济意识和发家致富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脱缰的野马突然爆发,导致产生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泛滥的倾向。“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提高,然而人们尚未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出现了一些信仰危机。经济的快速转型与社会文化价值系统重构滞后的矛盾是造成价值观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对于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挑战,人们不是考虑如何改革传统教育并积极开展必要的市场经济教育以主动应对,而是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势不可挡的市场经济大加责罚,批评这是市场经济的所谓“功利原则”的消极影响和负作用,把一切罪名都推给了市场经济,使它成为万恶之源、众矢之的,其实,市场经济原本应是理性经济、法制经济,是诚信守约的道德经济,是世界各地广泛采用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人们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认识误区,在市场经济观念上的错误,乃至对市场经济对教育影响的过分指责和担忧,恰恰正是我们的经济教育严重落后所致。

三、破解阻碍经济教育的认识论难题

现实是残酷的,抱怨或者逃避都无济于事,但挑战往往也是和机遇并存的。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加强学生的经济教育,是教育改革不可回避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在思想和理论上大力破解阻碍经济教育的认识论难题。

(一)大胆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倡导和加强经济教育,必须突破传统教育认识论的局限。首先,教育不是培养抽象的“完人”,不是抽象的“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人。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从抽象的完美无缺的人的形象设计出发而展开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或者神性“完人”,绝对不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现实生活着的公民。那种理想化的、不切实际的、“花瓶式”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必须终结。其次,教育也不仅仅是德育,“德育为首”或者“德育为先”并不是以德育压制或者。排挤其他教育,更不能“德育唯一”、人文价值教育“独霸”。再次,知识教育不仅仅是为认识而进行知识教育,不仅仅是为知识而求知,不仅仅是为求真而求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的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中、通过实践并为了实践的。认识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求真,而是为了实践,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发展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马克思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早就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关于脱离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 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认识与实践必须结合起来,科学知识和科学真理并非“价值无涉”,把科学与生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无视活生生的现实经济生活基础,这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那样:“说生活有它的一种基础,科学有它的另一种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求知与求职相结合的问题。

(二)破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对立的魔咒

自马克斯。韦伯以来,人们在认识上逐渐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人为分割并对立起来,这个魔咒一直在折磨着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公民教育的运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也深陷这个魔咒之中,我国学生经济教育的最大阻力就在于此。一方面,在观念上坚守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育主要在于价值和精神层面的培养和引导,虽然我们也提倡培养物质与精神、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尽管这种理想人的形象设计并不否认工具理性的价值,但思想观念上却更重视价值理性的引导,如学“做完人”等提法,主张“先做人后做事”,人为地把“做人”与“做事”割裂开来,甚至极力推崇价值理性,而压抑、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理性的培养。另一方面,对于工具理性还存在着深深的顾虑或忧虑,这主要体现在惧怕工具理性泛滥或者膨胀会吞没价值理性上,造成整个社会价值沦丧、精神颓废。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绝不是回避经济教育,绝对不能无视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理性对于人的生存发展、对于社会物质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巨大作用。当然,因为我们所建设和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然也不能重走资本主义社会工具理性膨胀、僭越价值理性的老路。

破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对立的魔咒,真正的解决办法是承认且充分发展工具理性,并以普世的伦理价值导引工具理性,使二者达到真正的和谐融洽或保持必要的张力,而不是各自僭越、彼此排斥,甚至互相吞并。工具理性是人类生存的必然要求,是压制和否弃不了的,重新回到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以义克利”甚至“灭人欲”的做法,或是像康德那样武断地设定实践(道德)理性优越于其他(理论)理性,都是不合时宜的。当然,象一些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学家所提倡的以工具理性否弃价值理性的极端功利主义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在思想上转变把身与心、物质与精神等人为分割、二元对立的认识,承认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各自的存在合法性,认识到二者并不必然对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能够和谐共存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压制,而在于恰当的价值教育和引导,在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工具理性在市场经济实践中的健康运行。这才是我们的应有态度和合理选择。

(三)克服“鸵鸟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普通民众 奉献精神 对策

奉献问题是一个老话题,老得常常被人们忽略;普通民众因其普通,也常常是被遗忘的一族。然而,市场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制度,普通民众又是社会的多数,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来说,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奉献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则取决于每一个公民责任意识的强弱。一个民族是需要奉献精神的,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普通民众奉献精神为切入点,研究和认识民众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意义重大。

一、问题表现

雷锋精神和为人民服务,是两种典型的奉献精神;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对它们置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比对,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国民的道德素质状况。

1.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雷锋精神和为人民服务认识矛盾

我们的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提倡”两种道德有着自相矛盾的认识:关于雷锋精神“在市场经济中能否提倡”,24%认为应该提倡,51.7%认为可以提倡,两项高达75.5%,只有24.3%认为不能提倡;同样是对奉献精神的考查,当问到“提倡为人民服务,对发展市场经济是否有利”时,52%认为“弊大于利”,还有24%“说不清楚”,两项高达76%,只有24%认为“利大于弊”(表1)。两种回答刚刚相反。这表明,多数人员还不懂得市场经济是一种协作性、服务性很强的经济,奉献与服务对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心态。

2.市场经济条件下拾金不昧和助人为乐精神带有功利性

关于拾金不昧:只有18%认为“是一种美德,应该发扬”,而有32%认为“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人格高尚”,35%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拾金不昧,归还失主可以,但应该得到报酬”,还有15%认为“拾金不昧,归还失主者,一般是在有他人知道的情况下而为之”。这说明,他们的“拾金不昧”精神有极强的功利性和条件性。

关于助人为乐:我们设置了一个大学生勇救老农民而牺牲的情景,问“应不应该”和“值不值得”。当问及“应不应该”时,只有17.3%认为应该,有34.4%认为不应该,约半数的人选择了“如果大学生会浮水就应该”。当问及“值不值得”时,一半的人认为值,一半的人认为不值(表2)。这说明他们多么的矛盾、功利和不统一。

3.“见义勇为”在市场经济中遭遇尴尬

见义勇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在市场经济条件大潮中,如何看待见义勇为?调查结果令人震惊:面对危难六成选择“躲闪”。当问及“给你一个见义勇为的机会,你最先考虑的是什么”时,有63.4%首先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实力(表3),只有18.4%的人最先考虑“受害人的利益”;当问到“在交通车上看见一个小偷正在偷人钱包,你会怎么办”时,只有16%“上前制止”,有高达65%的人选择躲闪和沉默,还有19.7%的人“不知道怎么办”,有大量(30%)的人“本想上前制止,但怕寡不敌众”最后还是选择了做懦夫。(表4)而当“看见一名妇女正在遭受坏人的欺辱”时,只有12%会“立即上前制止”,还有27.5%“看看情况再说”,17.9%选择“躲避”,20%会“报警”,22.6%会“找人帮忙”(表5)。多么令人忧虑的数字!

以上数据有可以相互验证的地方,这也可以说明其真实性:表3中最先考虑“受害人的利益”的只有18.4%,因此表4和表5中选择“(立即)上前制止”的人才会只有16%,甚至12%;由于有63.4%的人首先考虑自身的安全和实力,必然就有高达65%的人选择躲闪和沉默。

正义观是道德最重要的价值观,它作为道德感的基石,不论社会如何发生变化,但它的基本价值是永恒的,它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放弃正义,意味着放弃人现有的行为准则和文明成果,还意味着放弃进步、放弃安全、放弃荣誉、放弃信任、放弃许多精神价值。

二、原因分析

1、对市场经济是否需要奉献精神认识不清

不少的民众认为市场经济与奉献精神之间存在矛盾,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是按照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来获得报酬的,就是说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是交换经济,其竞争性、等价交换性与奉献精神强调的谦让特征格格不入,市场经济与奉献精神难以统一。这是因为民众认识到了市场经济的驱利性,却没有看到市场经济也需要诚实、公平、合作、奉献等精神,从而错误地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唯一要做的就是找钱。所以普通民众才有高达51.7%的赞成(完全或者基本赞成)“只要能赚钱,什么手段都行”;才有高达87%的对产品假冒表示“理解”,有52%的人认为提倡为人民服务,对发展市场经济“弊大于利”。对是否需要奉献精神的矛盾且带有功利性的认识可以看出,虽然市场经济发展了这么多年,但是普通民众对于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道德仍然是认识不清的。

2、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导致重回报而轻奉献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进而影响到了公众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的变化。反映奉献精神上,就是对自身利益的高度重视和对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冷漠和见义不为的人逐渐增多。

随着市场经济的铺展,竞争机制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发挥作用。市场经济的剧烈竞争在激发出人们潜能的同时,也渗入了人们的观念深处,也使人将所有的行为都视为一种社会的交换行为,这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大,互助减少。甚至发展到“一切向钱看”的地步,唯利是图的行为泛化,问路要咨询费,帮人要辛苦费,服务要小费,助人为乐也要与经济效益挂钩。许多民众就认为社会已经变成了“认钱不认人”的时代。普通民众的道德认同的下降,是一件可怕的事。

3、社会保障不足,使见义勇为者望而却步

见义勇为是一种英雄壮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点,民众一般都是认可的。但是,见义勇为对于个人来说,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见义勇为者往往会付出受伤、残废有时甚至是牺牲生命在内的巨大的风险。而我国目前对这些英雄和其家属应享有的权利的保障措施滞后,各地措施各不相同。有的地方保护不力,善后处理出现各种令英雄尴尬的境况,使英雄流血又流泪,也使后继者望而怯步。现在许多城市都已建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政府有支持,民间有捐款,对见义勇为者作一些善后处理,但保障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不少因见义勇为而致残者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一度被社会赞誉的勇士及家属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又一个现实的尴尬,英雄流血又流泪。

三、对策思考

1、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市场经济道德教育

思想认识问题最终要通过教育来解决。从以上原因分析可以看出,人们的错误认识来源于对市场经济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道德,是否需要奉献精神认识不清。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大力加强市场经济道德教育。

对普通民众的教育,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若干原则,如竞争性原则、服务性原则、信用原则、利益原则,科学进行。加强奉献精神的教育,引导普通民众正确处理利己性和利他性关系。要加强普通民众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不道德行为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认识。对普通民众的教育强调直观性、浅显易懂,避免道德成为“经院”理论;为了提高教育效果,社会需要培养一批专门进行市民教育的特殊人才。

2、构建发扬奉献精神的载体

“奉献”是有底线的。比如见义勇为,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社会应当构建一种充分发扬奉献精神的载体,让人人奉献、英雄辈出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社会风气。

奉献是讲回报的,包括物质的和精神上的。作为奉献者,或许他不期望物质的回报,但却肯定有希望得到承认的精神价值需求。这个需求要得到回报与满足,奉献者才会奉献不止。社会的责任就是如何构建一种载体,使奉献形成良性循环。就当前来说,特别需要构建某种制度载体,来明确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边界。奉献本身涉及到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让渡问题,用制度来定位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划清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边界,明确是非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制度的内容就是明确规定集体与个人各自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以达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同构。

3、努力营造见义勇为英雄辈出的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要“见义勇为”,人们呼唤“见义勇为”的英雄。如何把这种需要和呼唤变成切实可行的造就“见义勇为”英雄的措施,是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两点意见:

一是要加强见义勇为的宣传教育力度。在社会呼唤见义勇为英雄,而袖手旁观者又大有人在的今天,要通过平时的宣传教育和榜样的力量逐步提高人们见义勇为的自觉性,逐步形成见义勇为道德氛围。在见义勇为的教育上,抓两头、促中间是有效而必要的方法:一头是抓青少年的教育。不但要培养他们勇于维护人民利益、敢于向邪恶势力斗争的精神,还要教导他们善于斗争的手段和方法;另一头是抓为官者的教育。广大干部见义勇为的道德风范,是见义勇为精神能在社会上弘扬的强大推动力。

二是要建立健全见义勇为保障机制。首先要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保障见义勇为者失有所补,功有所奖,残有所养,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同时,要设立各级见义勇为基金,从法律上明确社会各界、各行业都有责任和义务扶持见义勇为,从而使基金来源有制度上和法律上的保障。最后,对打击、陷害见义勇为者的行为,对见义勇为者的困难漠不关心,相互推诿、搪塞的单位及个人,对见义不为的某些特殊个人,应在法律上及规章制度中制订一定的惩罚措施,这对于教育广大群众,严肃党风政纪,促进道德风气好转将有极大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学生处

参考文献:

[1] 王长存.等价交换与奉献精神适用范围不同[N].人民日报, 2003-07-1(64) .

[2] 厉以宁.市场经济与奉献精神[EB/OL].[2003-7-14]人民网:时政专题,省略/GB/shizheng.

[3] 雷以常、罗芝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弘扬奉献精神[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0:58-60.

[4] 关今华,林金贵.见义勇为及人身损害救济问题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05,1:46-48.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价值共识可能性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同样,任何一种道德观念也离不开属于它自己的“利益”。而“利益”根植于社会的经济基础,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变化。首先,从历史上看道德领域发生较大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不管是春秋战国时孔子对当时礼崩乐坏的道德生活进行的抨击,还是至清末民初延续了上千年的“满口仁义道德”的封建礼教受到的强烈冲击,同样都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共产党宣言》对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道德变化也有精彩的描述:“资产阶级……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圆同样,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道德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生活才是道德之源泉。其次,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一个最大区别是: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最终促使社会阶层的变化。“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自主性经济和利益主体经济,因而本质上是一种多元化经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是相对独立和平等自由的,这是市场经济得以形成和运行的基本前提。”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多元化的情况下,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道德对话吗?它们之间能否在一个更加广泛的前提和背景下寻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观念的共识呢?如果能,它的基础又是什么?

第一个明确指出价值与事实根本不同的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休谟认为人的理智所揭示的只是“是什么”,而不能告诉我们“应该是什么”。“是”与“应该”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道德价值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道德生活领域的价值。在欧洲古典哲学史中,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西塞罗认为,至善就是德性或道德价值。斯多葛学派“对道德价值的定义,在本源意义上属于所有正当行为的那种正当性的定义、绝对的义务的定义。”塞罗对道德价值的说明有一个至今仍为许多学者引用的例子:在弓箭手瞄准箭靶时,箭靶本身并非他真正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能够准确地瞄准。这就是说,为了实现道德价值,必须采取这种或那种行为,正如箭手须有这样或那样的靶子以供瞄准一样。行为的道德意义并不在行为本身,而在于对行为的选择与自然的一致性或协调性的理解。因此,具有道德价值的正是这种努力,而不是行为。后来欧洲的古典哲学流派在探讨价值哲学的时候都会从某个角度谈到有关道德领域的价值问题。例如:康德提出了两个道德命题,其中,被康德尊为自身善的意志的标准,是意志所指导的行为必须在于义务。这类行为本身就具有道德价值。这就是“康德的第一命题”;“第二个道德命题是:一个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遵循的准则。”四现代思想家在研究价值问题时把它在道德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拓展。哈特曼认为:“有两类不同的价值:那些表现事物和情景特征的价值和那些表现自由行为者和他们的行动及意向的特征的价值。任何道德行为都要涉及到这二类价值。道德情景总要涉及以下因素:一是作为行为者、作为‘现有王国的价值执行者’的人;二是一个容忍或接受这个行为者的某种对他来说是不道德的行为的人;三是一个依附于行为者意向的道德价值。”旧哈特曼进一步指出,我们总是把对某个人,对我们自己或他人来说是善的价值的某种东西作为目的,但道德价值“指挥着”我们的行为而不是我们行为的目标。

对道德价值的研究,也是近年来我国价值哲学领域的一个热点。但是许多学者对道德价值的表述和归纳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对道德价值的理解更多是建立在各种道德价值学说的共性上,是建立在对道德价值本来意义的领悟和理解——它就是指人们道德领域所珍惜的东西,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道德生活需要什么、我们追求什么等道德领域“应该”的范畴。“道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它在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中,给人们指出什么是理想的和应当做的。它与事物的价值、社会政治的价值不同,属于精神的价值,具有精神价值的特征。”哒个说明性的解析已经给我们对道德价值共识问题提供了认识基础。明确了各种道德价值学说的共性以及对道德价值本质问题解决的思路,我们就无须一定要给予道德价值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至于对道德价值内涵确切的归纳,我们将暂时不予追问。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道德价值有以下认识:首先从道德价值的产生看,它是人们道德生活需要和追求的一种目标或方向。它是人们在道德生活领域指导自己道德行为的深层意识,而不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它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实现的。在道德生活中,什么行为应该做,什么行为不该做,是由人的价值观念指挥的。正如哈特曼所指出的,道德价值“指挥着”我们的行为而不是我们行为的目标。其次,道德价值如果是道德生活领域的“善”,那么“善”又是什么?善恶观念是个历史的范畴,也是变化发展的。恩格斯指出,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相互直接矛盾的。道德价值由于是人的范畴,特别是属于人的完善、发展的目标或方向,因此它所指的善应该是能够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信念”或规范。“在道德领域里,体现道德价值的行为,无非是对他人的尊重、关怀、或者对他人对社会的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这些信念或规范,对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是起到促进作用的,因此它是善的。正是把道德价值的基点看作是对具有人格主体的人的尊重,龚群教授才重新定义了道德价值:“道德价值就是人类作为人格主体自身的价值,因而人自身具有他物不可替代、不可超越的价值,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应当关系,就是相互承认与相互尊重的关系。或者说,通过这种关系,体现人的尊严性和崇高性。”这个角度看,指挥着我们行动的正义、自由、平等等观念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观念,对我们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也是起到积极作用的,因此也是善的。事实上正义、自由、平等、真、善、美等观念是属于世界文明的。它们在任何一个文明或现代社会中都拥有崇高的地位。只不过不同的文化对它们本质的理解和对它们的侧重认识有所不同。

共识简单说来就是人们的认识相对一致。茅于轼教授曾指出:“道德是社会的共识”,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道德的判据是社会的长远利益,而且这个社会包含的范围越大,判据越是具有支配性;其次,道德的是非判断不是单个人的认识,而是全社会的,或至少是社会绝大部分成员的认识。”道德主要表现的是行为,而道德价值主要是道德行为背后支持的信念、理念。因此我们认为道德价值共识是指各个社会独立平等的主体对道德问题的认识相对一致。它有赖于对有效的社会事实的承认与认识。简单说它是指人们对社会的道德价值问题的意见相对一致,即有一个普遍的认同。

道德价值共识虽然涉及到人们多种多样的道德观念、社会目标和理想,但是达成共识还是可能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可能性之一——价值主体的统一性。道德价值是价值的一种,而价值的根本特性是它的主体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价值共识的可能性之一,也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主体自身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尽管市场经济的经济主体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但是差异是在同一背景下表现出来的,它们在局部利益、各自目的和不同的需要等方面的差异并不等于它们完全无法沟通。任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只要他是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围之列,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家庭的一员。作为一个共同的成员,不可否认就有许多共同的属性和特征。例如:在我国,一个普通的外商独资企业和一个以公共事业为主的国有企业之间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他们的目的、利益不同,经营手段也许不一样,企业的体制和经营能力也会不同。但是这些并不影响他们都成为我们《公司法》规定中的一个法人,他们都要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规则和秩序,都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他们都面临共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最基本利益要求。这样,多元化的价值主体之间面临的道德行为问题肯定也就具有了一些相同或相近的性质,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如果要获得各自的利益和需要,就要在冲突中求同存异,认识到彼此的共同点或共同利益,从而达成某种共同的最基本的价值共识。这样,有赖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有赖于平等的道德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又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