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缆施工质量标准

电缆施工质量标准

电缆施工质量标准

电缆施工质量标准范文第1篇

(佛山禅城供电局,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随着城市发展,10kV配网线路已是逐步电缆化,电缆化带来的一个问题是,电缆中间头往往因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线路故障。本文针对10kV冷缩电缆中间头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采用包括技术及制度方面的七点措施,有效地对电缆中间头制作质量进行提升。

关键词 10kV配网线路;冷缩电缆中间接头;施工质量

作者简介:彭明亮(1981—),男,汉族,广东兴宁人,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建配网项目全过程实施管理工作。

1 电缆中间头引起的故障问题

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城市中电缆化率在逐步提高,如佛山城区,电缆化率达92%。10kV配网线路电缆化,是城市中电力发展的需要,也是必然之路。电缆给线路运行带来很多好处,同时也因存在大量的电缆中间接头,由其引起的故障给供电部门配网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电缆中间头故障,原因有两大类,一个是产品质量问题,另一个是制作质量问题。2012年,禅城供电局线路故障69次,因电缆中间头原因62次,占比接近90%;62次中间头故障中,经分析得出,因制作质量原因引起的有55次,占比近89%。可见电缆中间头制作质量,极大地影响了高度电缆化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2 问题分析

10kV电缆中间接头均采用冷缩电缆中间接头进行制作,中间接头制作质量主要有三大方面原因影响。

2.1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电缆中间头制作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在电缆头的制作上,施工的技术传承还停留在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水平,缺乏有效可靠的技术认证。这样导致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电缆头的制作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施工人员的制作经验。在一个电缆头制作供求关系较为平衡的情况下,电缆头制作质量相对可靠;而当出现电缆头制作需求高峰时,如电力电缆工程建设高峰,往往会有技术水平较低施工人员参与制作,导致电缆头制作质量较为低下,在电缆运行一段时间后,电缆中间头出现故障率较高。

2.2 缺乏有效的旁站监督机制

电缆头制作旁站监督本是保证电缆头制作质量的一项措施,但实际上其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在于旁站人员没有真正掌握电缆头制作技术,甚至完全对电缆头制作不了解,无法真正对电缆头制作关键环节进行把关,导致旁站监督机制流于形式。

2.3 缺乏有效的责任追求机制

当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电缆中间头故障时,一方面因工程资料的缺失,无法还原当初电缆中间头制作的详细信息,导致无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另一方面,工程质保期只有两年,电缆头因施工质量导致故障的事件,往往发生在工程竣工后两三年间,无法追究事件责任。

3 解决方案

针对问题产生原因,提升电缆中间头制作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制定冷缩电缆中间头制作及旁站人员的培训、准入及备案机制

首先,禅城局建立电缆头制作人员备案制度,所有参与禅城范围10kV电缆头制作的公司及人员,均需备案入库。其次,禅城局组织备案的技术人员进行局内培训,只有经过培训且上岗考试合格人员,才准许参与电缆头制作及旁站。

3.2 细化冷缩电缆中间头制作工艺流程,管控质量关键点

根据实际情况,禅城局梳理电缆中间头制作工艺流程,修编业务指导书,使其满足工艺管控需要,做到施工、旁站及验收同标准。

3.3 提升和规范电缆头制作的工器具

以往电缆头制作用的工器具相对原始,如电工刀、剪线钳,在电缆头制作的时候,如剥皮、倒角等工艺,依赖的都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下刀深度、倒角角度是否合适,很难衡量确定。禅城局首先引进先进的施工工器具,如带限位器的电工刀、倒角器等,将以往依靠个人技术转化为依靠标准工器具来实现,极大地提升了施工工艺水平。在确认工器具确实有效后,禅城局将此进行固化,确定电缆头制作的工器具标准。

3.4 规范电缆中间头制作现场设施标准

冷缩电缆中间头因其工艺需要,制作环境要求较高。禅城局规范电缆头制作现场设施标准,内容包括各种天气环境及施工环境下,帐篷、吹风机、暖风机等的使用,使现场施工环境确实满足工艺需求。

3.5 制作专用的电缆中间头承托支架

中间头的制作都是在电缆中间头井中完成,电缆井狭窄的空间使施工人员难以施工,并且电缆中间头施工完成后缺乏承托,容易受内部应力和外拉力作用而出现故障。此处专门设计制作专用支架解决冷缩电缆中间头缺乏承托产生的问题。电缆中间头支架设计思路:(1)保证电缆头制作时电缆主体稳定,利于开缆尺寸准确;(2)确保接头完成后不受内部应力和外拉力作用;(3)支撑高度比电缆高一电缆直径,令雨水不会停留在中间接头。

3.6 采用3M液体涂料电力绝缘方案

针对现状运行电缆的冷缩电缆中间接头防水性能不佳的薄弱环节,对中间接头采用了新型工艺——3M液体涂料电力绝缘方案,对电缆中间接头加强防水防腐。这种新型工艺对电缆中间接头的防水密封性和耐腐蚀性都有比较大的提高,既可有效减少电缆投运后因电缆中间接头进水而造成的电缆故障,也因为涂料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碱抗腐蚀性而使电缆中间接头延长使用寿命。

3.7 建立电缆中间头施工质量责任追究机制

禅城局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内容包括在电缆中间头处挂铝牌,标明电缆头制作的时间、施工人员、旁站人员。在每个电缆中间头发生故障后,均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分析,若是施工质量原因,均追究相关公司和人员责任,并且在电缆头制作备案库中进行更新,剔除不合格公司和人员。

4 效果总结

禅城局在完成10kV电缆中间接头制作质量提升方案后,理论分析来看,应该对原电缆中间头制作质量有较大提升。实际情况分析,方案实施后,2013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两年期间完成制作的电缆中间头271个,目前还未发生电缆中间接头故障。

参考文献

[1]Q/CSG213001-201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管理规定[S].

[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Z].

电缆施工质量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速铁路;漏缆施工;质量测试

中图分类号:TN913 文献标识码:A

GSMR系统在网络覆盖上采用沿铁路的链形组网。铁路线延伸区域地形复杂,沿线隧道、山体或坡地都会对信号形成阻挡,产生弱场强区和盲区。目前GSMR系统多采用直放站加漏泄同轴电缆、天线覆盖的方式来进行补强,以解决系统覆盖要求。漏缆是在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沿纵向周期性地开出槽孔,将信号向外漏泄。同样,外部信号也通过槽孔传入同轴电缆内部,来达到双向通信的目的。

本文主要讨论施工技术和质量测试两部分。

1 施工技术

铁路GSMR通信漏泄同轴电缆施工的程序主要包括:施工准备、线路定测、漏缆配盘、漏缆测试、漏缆敷设、漏缆接续、接地、复测克缺。

前期的施工准备主要包括技术准备,人员准备,材料准备,工具仪器仪表准备等等。

根据设计图纸及隧道实际长度、设备安装位置进行线路复测,复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漏缆线路的长度,漏缆接头安装位置、射频电缆长度;隧道内漏缆架挂的位置、长度;隧道外漏缆电杆杆位确定、杆距、杆高及漏缆长度确定;

根据复测的结果进行漏缆配盘,为了方便敷设,不同隧道漏缆不宜配在同一盘,配盘长度不宜超过600m,根据复测的中继段长度尽量配置500m标准盘,漏缆配盘台账应标清楚盘号、敷设隧道名称、长度等。

漏缆到货检查和单盘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到货清单是否与合同一致;(2)实际到货的漏缆的数量、型号、规格是否与清单相符;(3)漏缆外观是否有破损现象;(4)耐压试验;(5)利用直流电桥测量漏缆环阻。把漏缆一端的外导体和内导体短接,另一端用直流电桥测量其环阻,环阻应小于2Ω/km;(6)利用500V兆欧表对漏缆内外导体间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000MΩ/km。

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敷设:(1)漏泄同轴电缆吊挂应在隧道侧壁,槽口朝向铁路线路侧。、进行漏缆敷设时,都应正放线,以免因保证槽口朝向而出现大力扭曲的现象。(2)电气化区段隧道内吊挂漏泄同轴电缆应在接触网回流线的另侧。不得已设在同侧时,漏泄同轴电缆与回流线、保护地线的距离应大于0.6 m。(3)隧道内漏缆吊夹安装间距一般为1m,安装高度为轨面上4.5m~4.8m。隧道内漏缆吊夹安装后要能够保持水平。(4)已经运营的电气化区段隧道内敷设漏泄同轴电缆时,应在关闭该段接触网供电情况下进行作业,两端应设防护人员。(5)隧道内漏泄同轴电缆宜采用机械施工,施工时运载轨道车不得猛起动或急刹车。当采用人工抬放、展放时人员间隔不超过5m~7 m,以免漏泄同轴电缆拖地。(6)漏泄同轴电缆在敷设施工过程中,严禁急剧弯曲。漏泄同轴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关产品的规定。(7)漏泄同轴电缆敷设时,尽可能不与其他线缆交叉。如无法避免时,应注意将漏泄同轴电缆布设在外侧,避免其他线缆阻挡漏泄同轴电缆的信号覆盖。(8)与其他漏泄同轴电缆间距不应小于30 cm。

2 质量测试

敷设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漏泄同轴电缆进行测试,以保证敷设质量,主要的测试项目及指标见表1。

上述为关键测试项目,如果不符合要求,则会造成最终通话质量的下降。其中,因为施工导致漏缆测试不达标,信号质量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1)在搬运或者敷设施工过程中对漏泄同轴电缆造成了损伤。(2)漏缆接头处防水防尘处理不当,导致漏缆内部进入杂质。(3)与其他信号源的安全距离不够,产生干扰。

三个因素中,又以接头安装出现问题的概率最大。因此,接头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立即进行检查,简易的测试内容主要有:(1)用万用表进行通电试验,检查内外导体装接情况,并轻敲接头,看万用表指针是否变化,判断装配接触质量;(2)用摇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判断装接的清洁度及绝缘短路情况;(3)检查各零件螺纹是否拧紧;(4)接头应保证电性能指标,对于阻抗过大、绝缘不良、衰减偏大的接头应锯断重做;(5)接头装配后的密封保护措施:接好头后外部应绕包橡胶自粘带2-3层,再在外部套上热缩套管加热密封好,防止潮气侵入;(6)固定措施:接好头后应将电缆端部用铁丝扎绑或夹板固定好。

电缆施工质量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缆线路;施工;电缆安装;电气试验;成品保护

中图分类号: TM7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高压电缆制造技术日渐成熟,加之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长,由此带来的电缆线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也在持续增加,很多拟建和在建的电力电缆线路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但电力电缆的施工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可以说线路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为此,必须加大对电缆线路施工技术的研究,同时也是推动电缆线路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

1 工程概况

某110kV高压电缆线路工程,电缆选用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皱纹铝包防水层聚乙烯护套的单芯电缆(110kV电缆YJLW031×500SQ64/110kV;电缆管PVC-C-Φ192/8.5;中间接头YJJTI-64/110kV、终端接头YJZGG-64/110kV。线路长度2×3.2km,全线电缆井52个(其中中间接头井10个、普通18管直线井22座、普通34管直线井3座、转角井17座),18根PVC-C-Φ192/8.5,敷设方式为所有管道使用混凝土包封线路。途经市繁华闹市中心,沿线与之平行、交叉的地下管线较多。沿线的地下管线资料不齐全、地质资料难以在设计阶段探测(90%的线路途经闹市区和城市交通要道)。

2 主要施工方案策划

主要交通路口、交通要道、软基地质路段的开挖、变电站停电接入等主要控制性施工方案必须考虑周详,要考虑天时、地利。准备工作是关键(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方案的重点是事故预想和安全风险分析以及施工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施工应急预案有5个:电缆、光缆挖段及通讯线路故障等事故的处理;雨水、污水管线挖断事故的处理;给水管线挖断事故处理;燃气管挖断、泄露事故的处理;电缆沟软基地质及塌方的处理。

3 土建工程

3.1 排管沟道的开挖

排管沟道开挖的关键点有3个:确定开挖标高、各种管线防护措施、排管沟道软基地质及塌方的处理。

排管沟道的开挖按平面布置图中标注的施工断面进行,但本工程的线路途经繁华闹市区,设计阶段难以钻探地质及现场调查难以确认地下管线,且城管部门的地下管线资料不准确、不齐全(如军用、保密、卫星等不宜公开或管线图上未著名)。所以整体开挖标高应以浅埋为原则,各段(两相邻井之间)标高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综合考虑本段的地下管线和地形情况(沟道标高应以第一个主要跨越点作为本段开挖标高基准),有明显高底不平的地段,沟的开挖按相邻两工作井地面连成直线确定各处深度,沟道方向一般应保证两相邻工作井间的保护管能平直连接,特殊情况允许有不大于2°的转折。沟底要求坚实、平整,如有土质松软或更差的情况出现,施工时需采取改良措施。

3.2 敷管

敷管关键点有4个。关键点一是统一按平面布置图所标示里程方向敷设(保护管大口在后,小口在前),在一个电缆盘长内的管道敷设,严禁有反方向敷设。第二关键点是跨越地下管线,跨越地下管线可以用高低井过渡,移改管线、软管的过渡等方法。综合安全、可靠、经济等各种因素,该110kV电缆工程主要采用软管的过渡方式(其中一处是采取顶管方式),共有5处。软管的敷设方向必须与标示里程方向敷设一致,软管敷设角度(上、下方向)应小于10°,角度太大,会影响电缆穿管。关键点三是13号井至14号井、C号井至1号井存在管交叉。

3.3 混凝土封排管、电缆井、电缆盖板

盖板的质量是关键。盖板与工作井吻合,以及和路面的平整度,都直接影响行车和人的交通安全,质量不合格会造成盖板震动乃至断裂。盖板、工作井的所有边角都必须用镀锌角铁包裹。根据工程的经验,主干车道的工作井盖板采取现场捣制方式的效果最好。

4 电缆安装

4.1 电缆穿管

电缆安装前必需验盘,清扫管道。验盘主要是核对数量、型号,检查电缆外观,由电缆厂家、监理、施工、业主方在现场共同进行,同时指派专人在电缆安装放盘过程中用相机拍照留档(因为内层的电缆必须在外层电缆安装后才能验盘)。为了防止电缆穿管时被损伤,被水潮,电缆安装前用干布、空气压缩机气吹清理管道,确保管道无杂质、干燥。同时在电缆牵引绳和电缆牵引头加装两个棉布头,起到保护电缆作用。110kV电缆安装穿管前,用手电筒检查管道,并用一条约50m长的10kV废旧电缆穿管试拖,电缆穿管时输送机的摆放和方向垆安装位置要根据本段的情况决定,特别是电缆管的走向。电缆穿管过程中,在每个井派人检查电缆,特别注意电缆外绝缘层的情况,一般说外绝缘层刮伤深度小于1mm属于正常情况。如发现受损严重(刮伤深度不能超过2.5mm),要停止穿管分析原因,采取加装方向垆,添加滑石粉、调整电缆输送机的位置及输送速度等措施。

凡是用软管过渡障碍物的路段,由于存在向上或向下的坡度,在管内的电缆与管壁的摩擦增大,电缆输送机的牵引力随之加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会对电缆牵引头和电缆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穿管前还必须对照电缆井壁的电缆管标示图,按标示图内的序号找准管口,电缆工程两回110kV线路六条电缆,在管内分两层三相水平排列,出管后,在电缆井内和进站电缆沟内为上下3层排列。13号井至14号井采取顶管的施工方式,软管出现管交叉,且无规律。C号井至1号井软管左右交叉。

4.2 电缆上架和中间接头,终端接头的制作核相、核相色

电缆先上架再做中间头、终端头,最后核相正确后裁断电缆。电缆中间接头都安装了防水盒,由于防水盒的尺寸较大,所以中间接头井的电缆架只能安装在井的中轴线上。其余电缆井及电缆沟的支架都固定在井壁的两边,电缆必须留有裕度才能上架。电缆核相并核对电缆井壁的电缆管标示图正确后,才能裁断电缆。核相、核相色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各段电缆连接前,第二是电缆分段连接和全部连接后(和电缆外绝缘层绝缘电阻同时做),还要进行两对照,第一对照电缆井壁的电缆管标示图,第二对照设计图。中间接头、终端接头是产品生产厂家负责现场安装。中间接头YJJTI-64/110kV共30个、终端接头YJZGG-64/110kV、YJZWI14-64/110kV各3个。安装人员3人一组,共两组。平均每组每天完成一个电缆头的安装。电缆头的安装现场一定要控制好现场的温湿度。由于电缆中间头安装过程中在井内动火,要注意防火、通风,井内、外都应摆放干式灭火器。安装过程中要做好各种安装记录。

4.3 电气试验

(1)试验执行标准、规范:广东电网公司Q/GXD.126.01-2009《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2009版);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电气试验检查电缆绝缘强度,检查上一导工序的质量,分清责任。

(2)试验项目及流程:①每段电缆敷设后,每个电缆头制作前的试验。②所有电缆头制作完毕,连成整条电缆的试。

(3)试验要求。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使用5000V的兆欧表进行测量。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电缆护套绝缘电阻测量:使用500V的兆欧表进行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km。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使用5kV的兆欧表进行测量。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铜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当前者与后者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铜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导体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有增大的可能。电缆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试验地点在110kV里湖变侧):对电缆的主绝缘作耐压试验或测量电阻时,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

5 成品保护

在电缆井工作时严禁施工人员踩踏电缆。不允许铁器或尖锐物体撞击、刮伤电缆、光缆。不准用铁丝捆扎电缆。

盖板支模或拆模时,注意工器具等物体的防坠落,工器具要有防坠落的措施。防止重物伤害电缆、光缆,采取如护网等措施防止物品坠落,避免误伤电缆、光缆。支模时的木支柱,严禁以电缆、光缆或附件作为受力点,或使电缆、光缆承重。施工期间要经常吊开盖板,容易造成盖板的碰撞,使得盖板的边角被损坏。

6 工程经验及改进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也暴露出工程管理、设计、监理、施工等各个方面的不足,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麻烦,但也为我们处理后续出现的情况积累大量的经验。

(1)做好施工图审查工作,明确设计意图,同时设计交底要全面明确、清晰,特别是设计未确定的方案及细节一定要向业主、施工、监理交底(如地质状况,地下管线资料,跨、穿越位置以及安全危险点)。由于设计交底不全面,造成工程初期在新兴二路超深开挖的现象。排管沟道和工作井埋深的设计标高是按①设计规范;②各段(两相邻井之间)标高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综合考虑本段的地下管线和地形情况(沟道标高应以第一个主要跨越点作为本段开挖标高的主要参考基准)。但由于地下管线跨越点资料的错误,造成超深开挖(按设计标高)。所以整体开挖标高应以浅埋为原则,各段(两相邻井之间)标高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如现场条件允许应先开挖交叉管线的地方,取得准确资料后再决定本段的标高。里湖变进站路的电缆井与路面标高不符合,是由于相邻的其他施工场地的标高调整。所以随时调整电缆井的标高与路面吻合。

(2)机动车道的电缆井盖板设计不合理,尺寸为2730×540×250mm,由于盖板窄、重量轻,机动车驶过会容易造成盖板的跳动。盖板与电缆井,盖板与盖板之间吻合度、平整度要求高,实际施工难达到要求。经研究主干车道的工作井盖板改为采取现场捣制,尺寸为2730×2100×250mm大板形式,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3)两边进站终端井的排水连接市政排水渠,所以该井的管道要全部严密封堵,预防小动物爬进管道。现管道的封堵是采用胶水贴塑料盖,但遇水会容易脱落,现暂无比较经济、可靠的封堵办法。其余电缆井与市政排水渠不连接,解决电缆井排水问题的办法是电缆井的集水井底层不用混凝土捣制封死,应改为放鹅卵石头,以便电缆井内泄水。

(4)光缆布置应放置最靠近井边一侧,由于光缆容易受到损坏,所以布置靠近井边一侧穿塑料管沿井壁固定。

(5)由于施工期间是多雨季节,中间电缆井没有自然排水(没有连接市政排水渠),管道会被水淹,为防止在电缆穿管过程中电缆头进水,电缆安装前不用铁钉穿电缆做电气实验,但作为补救措施设置专人验盘,由电缆厂家、监理、施工、业主方在现场共同进行,同时指派专人在电缆安装放盘过程中用相机拍照留档(因为内层的电缆必须在外层电缆安装后才能验盘)。如发现电缆有问题,立即停止施工,由各方代表查验核实,分清责任。

(6)电缆工作井必须有明显的接地,中间接头井的电缆支架要考虑接头防水箱的宽度。电缆穿管前在电缆牵引绳和电缆牵引头加装两个棉布头,起到清理管道保护电缆的作用。

(7)里湖变T接终端头应有支撑中间过渡措施。由于电缆支架上的抱箍夹电缆的位置,不能达到最佳承重受力点(安全距离的原因),如电缆头直接T接上导线,由于T接导线距离远、电缆头重量重,会造成电缆头下垂。增加一个支柱瓷瓶作为过渡,使受力点分散,位置调整容易,施工难度降低。

(8)两端终端应预留有足够的空间,使电缆走S型,电缆长度能多出5~10m,以备电缆终端头的安装调整,也可预备后用。电缆中间井的电缆也要有裕度,先上架后裁断电缆。

(9)“孔洞理论”由于电缆管存在左右、上下交叉,为了防止电缆穿管时出现混乱,所有的电缆井壁内都绘制电缆管标示图,每一个管都有编号和相色。井壁内还安装水尺和用箭头标示里程方向敷设(保护管大口在后,小口在前)。现场安装记录要完整,竣工资料要做细,如电缆,中间、终端电缆头安装位置、盘号、型号、出厂编号、检验日期等都要相互对应。

(10)做好施工安全和成品保护。交通标识,防火、防坠落、防水、通风、专人看井等安全措施。

(11)综合安全、可靠、经济等各种因素,工程主要采用软管跨越交叉的管线方式(其中一处是采取顶管方式)共有5处。没有移改天然气管和较大口径的排水管。软管的敷设方向必须与标示里程方向敷设一致,软管敷设角度(上、下方向)应小于10°,角度太大会影响电缆穿管。以上列举各种解决施工问题的办法,都是从该110kV电缆工程中总结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7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缆线路工程的施工不但需要依据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还要从工程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掌握其施工重点与难点,增强施工过程的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电缆施工质量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10kV配电管理电缆故障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1 现状分析

1.1 2010年配网发生的电缆故障

顺德区2010年10 kV配网电缆故障32次,从故障部分分析,电缆本体故障21次,电缆附件(电缆终端头和电缆中间头)11次;从故障原因分析,外力破坏有20次(全部为电缆本体),占电缆故障的62.5%;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电缆故障有9次(均为电缆附件),占电缆故障次数的28.1%,其他原因(设备质量、被盗等)有3次,电缆故障次数的9.4%。

1.2配网电缆故障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2010年10 kV配网电缆故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导致配网电缆发生故障的主要有以下两大因素:(1)配网电缆(本体)在运行期间易受外力破坏;(2)配网电缆(附件)制作工艺出现问题,而验收时也未能及时发现。

2 预防电缆故障的主要措施

针对10kV电缆及其附件的两大故障原因,可积极采取主动预防措施和对策,消除电缆故障的源头,从而降低电缆发生故障的几率。

2.1针对外力破坏采取的措施

2.1.1 强化巡视、做好预控。加强对电力线路附近施工行为的监控工作,特别对与电力线路形成空间交叉的施工行为(如电缆线路的交叉顶管施工),发现后列为异常情况处理。对保护区内的施工隐患,供电所应主动联系施工方和业主了解施工规模、地点分布和施工工期等施工信息,同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主要涉及电力线路设备电气及结构参数、施工行为的专人安全监控、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等);对于违章施工行为应及时派发《安全隐患通知书》,要求对方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有关法规整改,加强监控及跟踪。

2.1.2 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突出重点、联合控制。供电所应与当地政府规划建设部门建立信息联动渠道,及时了解介入与我局电力线路形成空间交叉的建设施工工程并反馈我局意见。涉及如轨道交通、路网建设等重大市政工程和关键线路的,在其施工方案未审批前应要求其停止施工,必要时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研究讨论可行的电力设施保护方案,形成会议纪要,并监督其落实。

2.1.3 加强施工电源管理。各供电所严格对涉及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施工的工程和施工电源管理,在办理报装时在供用电合同中明确电力设施保护要求,一旦未按照要求整改或造成电力路跳闸的施工作业,应立即停止临时施工电源的供电,待整改完成后方可恢复送电。

2.1.4 规范、完善现场标志,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开展电缆线路走向清查及地面标识牌集中整治工作,完善电缆线路地面标识牌的安装。在电力线路保护内施工频繁地段补充悬挂大幅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牌等。

2.1.5 把好工程验收关。新建电缆线路在竣工资料中必须移交电缆埋设深度及线路走向坐标和顶管段的剖面图等竣工测量资料,应把好该竣工资料验收关。

2.2针对电缆附件施工质量问题采取的措施

2.2.1 实行10kV电缆附件作业施工准入备案:1)凡参与我局中压电缆附件施工作业的人员必须提出中压电缆附件制作进网施工作业申请,局审核小组根据书面申请及考核成绩进行准入审核工作,通过后颁发电缆附件进网施工准入资格证书。2)准入资格证书实行年审考核制度。

2.2.2 做好全过程质量控制,强化验收工作:1)施工单位在进行电缆附件制作前必须提前通知相关电缆附件生产厂家、监理单位、供电等部门,要求派人到现场指导监督,凡未经监督而擅自制作完成的电缆附件,一律视作不合格。对于关键重要工序,供电所、监理单位实施过程录像及拍照,并由供电所负责资料归档。2)电缆附件施工人员在制作完成后,应在所制作的电缆中间接头、终端头上分别挂上标明电缆附件制作者信息的电缆制作标识牌(含工程名称、制作日期、制作人姓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悬挂于明显位置,并将相关制作内容录入配电GIS系统做永久保存。

2.2.3 质量追溯考核

1)配网电缆附件制作工程实行“质量追溯”考核,电缆附件的制作质量与制作人及所在单位作业资格挂钩,并作为作业准入证年审的业绩考核内容之一。2)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即取消该施工人员的电缆附件进网作业施工资格:a.1年内累计处罚扣分达到12分。b.因电缆附件施工质量缺陷造成区域性大面积停电事故。3)对被取消电缆附件进网制作施工资格的人员,应经施工单位重新培训并提交相关培训资料后,方可提出电缆附件进网作业施工资格申请。4)对让无资质人员从事电缆附件制作施工的单位,或同一单位在1年内总扣分达到36分,则停止该施工单位电缆附件进网制作施工,直至相关人员重新获得进网施工资格。

3 实施效果

2011年顺德供电局10kV配网电缆故障22次,较去年32次下降31.2%,在外力破坏和施工质量方面的故障分别下降了40%和44%,相关的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2011年顺德供电局10 kV配网电缆线路运行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10 kV配网整体健康运行水平还有进一步提高空间,应该继续深挖影响10 kV配网安全运行的问题症结,查找原因,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电缆施工质量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字: 电力电缆;施工;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 A

1.电力电缆概述

1.1 电力电缆是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一种特殊电线,主要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广泛用于电力系统、高层建筑及各行各业中。在城市,使用电缆可使市容整齐美观,不占用地上空间。电力电缆的使用电压范围宽,可从几百伏到几百千伏。

1.2 电力电缆具有防潮、防腐蚀、防损伤、节约空间、易敷设、运行简单方便等特点。电力电缆的种类按敷设方式和使用性质可分为普通电缆、直埋电缆、海底电缆、架空电缆和阻燃电缆等;按绝缘方式可分为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油浸纸绝缘、橡皮绝缘和矿物绝缘等。

2.电力电缆敷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电力电缆最基本的结构有导体、绝缘层和外护层;根据不同的要求可增加一些特殊结构:如屏蔽层、内护层、铠装层等。在电力电缆施工中,由于不恰当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方法等造成电缆损伤,会对电缆的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这种影响由于初期的隐蔽性和后期的发展性,在施工完成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可能发展成故障,给分析、查找、修复带来难度。

2.1电缆敷设前要进行检查,核对所敷设电缆的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同,例行外观检查和各项试验。1kV以上电缆要做直流耐压试验; 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合格后方可敷设

2.2 敷设电缆机具的安装:采用机械敷设电缆时,应将机械选择安全方便的适当位置安装,必须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妥当。人力敷设电缆时将滚轮提前安装。

2.3 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线路较短或室外的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线路较长时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络,简易电话作为全线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它是指挥放电缆的专用设备)。在桥架或支架上多根电缆敷设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方式画出来。以防电缆的交叉和混乱。

2.4 电缆穿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堵死。并做好封闭措施,防止水从套管内流入下层房

2.5 水平敷设:敷设方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电线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上层。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mm。

2.6 垂直敷设:条件允许的最好自上而下敷设。敷设时要特别注意,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楼层应采取防滑措施。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大绳人力牵引敷设;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沿支架敷设时,支架距离不得大于1.5m;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每层最少加装两道卡固支架。敷设时,应敷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在电缆的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标志牌规格应一致,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

2.7 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各电缆支架的同层横档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安装的电缆支架,应有与电缆沟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

3.电缆敷设方式

电缆敷设的方式主要有:直接埋地敷设、排管敷设、沟道敷设、沿墙吊挂敷设和卡设、沿柱卡设、穿导管敷设、沿钢索卡设、桥架敷设、顶管敷设、隧道敷设等多种方式。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通常采用不同的敷设方式。

3.1 直拉埋地敷设方式多用于绿地周围敷设或者临时性电缆敷设,这种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快捷而且节省施工费用。埋地敷设的电缆必须是铠装,并且有防腐保护层,裸钢带铠装电缆不允许埋地敷设,埋设深度一般为0.8m。埋设垫层较浅时,应增加具有承载能力的混凝土或加强塑料防护盖板以抵御上方的机械压力;埋设垫层较深时,可用砖、塑料板等作为防护盖板。推荐全线采用塑料警示带作为标志手段,也可在敷设线路上方增加标志桩。

3.2 排管敷设:多用于市政公用电力通道。排管多采用PVC 管和PE管。排管敷设时,转弯处、分支处、直线距离超过100m中间段应留置检查(检修)井。

3.3 沟道敷设:多用于电缆集中区域,如变电站内。沟道敷设时,电缆更换方便、扩容经济。但对沟道内的单芯电缆的固定,应考虑短路动态冲击强度。

3.4 隧道敷设:多见于一些发达国家。隧道敷设时,运行检修方便,并且杜绝了反复投资的现象。但因其前期的投资较为巨大,在国内尚未规模使用。

4.电力电缆的施工要点

4.1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

4.1.1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运,以免电缆松弛。

4.1.2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应选好,以敷设方便为准,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

4.2 电缆敷设的质量标准

4.2.1 电缆的耐压试验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4.2.2 电缆敷设时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损,直埋敷设时,严禁在管道上面或下面平行敷设。

4.2.3 电缆的防燃、隔热和防腐要求的保护措施完整。

4.2.4 电缆转弯和分支处不紊乱,走向整齐清楚、电缆标志桩、标志牌清晰齐全,直埋电缆的隐蔽工程记录及坐标图齐全、准确

4.3电缆敷设后的成品保护

4.3.1 直埋电缆施工不宜过早,一般在其它室外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防止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损伤电缆。如已提前将电缆敷设完,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应加强巡视。

4.3.2 直埋电缆敷设完后,应立即铺砂、盖板或砖及回填夯实,防止其它重物损伤电缆。并及时出竣工图,标明电缆的实际走向方位坐标及、敷设深度。

4.3.3 室内沿电缆沟敷设的电缆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将沟盖板盖好。

4.3.4 室内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电缆、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止其它专业施工时损伤电缆。

4.3.4 缆两端头处的门窗装好,并加锁,防止电缆丢失或损毁。

结束语

我国在电力电缆的施工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的提升,我们要认真总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提高城市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文明用电,从而使我国电力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