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百年党史宣传工作计划

百年党史宣传工作计划

百年党史宣传工作计划

百年党史宣传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自查情况

(一)周密部署,层层动员

3月我支部召开了专题动员会议,传达中省市有关会议精神、重要讲话精神和文件精神,使全场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营造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制定了我场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场学习教育工作,下设综合协调组、督导检查组、实践活动组、信息宣传组,职责明确,起到了从场部到管护站层层动员的作用;特别是设立了宣讲小组,由包抓站的领导负责对各管护站宣讲党史学习教育党课和文件资料,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制定了每周详细的学习计划并要求每位职工每月交一份心得体会和做好学习笔记;周密策划了“十个一”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开展一次学习成果分享交流展示”。

(二)专题学习,思路清晰

根据实施方案,并结合重点学习内容,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结合相贯通,研究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计划表,并根据计划表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同时要求全体职工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强学习;目前我场已集中学习了在党史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组织观看了《古田军号》、《第一大案》重大党史题材电影并要求全体职工写了观后感;领取了局党委的关于党史学习教育资料,并发放到党员职工手中以及放置在会议室,便于全场干部职工学习。

(三)宣讲培训,促进实效

我场成立了由副场长赵富生为组长,刘妮妮、陈娅为成员的宣讲小组,每周到管护站根据学习计划表宣讲参考资料的重要内容,督促、引导每位职工学好党史;计划“举办一场专题宣讲报告”。4月下旬以“学党史、感党恩”为主题,采取“请进来”或“自己来”的方式,组织“举办一场专题宣讲报告”。

(四)主题活动,践学党史

我场通过认真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通过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了我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安排表》,以“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为主题,围绕理论研讨、主题党日、党史竞赛、征文比赛等,计划组织开展好“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系列活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3月31日,我场参与局组织的“守护绿水青山、争当生态卫士、庆祝建党百年”共植纪念林主题党日活动,回悟初心、践行使命。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主题党日活动、设计宣传展板和线上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解读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学习内容等;建立了党史学习教育文化墙或文化橱窗,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学习党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党史钻研的不深、不透。有时只注重党史的重点内容学习,对党史的每一个发展环节掌握的不够好,不够深入,对我我们党的艰难发展历程不够深刻。理论与实践有些脱节,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此外很多时候,只注重表面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没能深刻地准确地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与党史的学习有效衔接。

二是学习不够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十分强,忙于业务性工作多,静下心来学习党史、思考问题少,平时坚持得好一些,工作多、任务重的时候做得不好,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时结合不够紧密,韧性钻劲不足,有浅尝辄止和半途而废的现象。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认识不到位。对党史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对一些理论问题的学习缺乏系统性,研究浅尝辄止、缺乏长期坚持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思考、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

(二)自我要求不严。对加强党史学习认识不足,抓得不够紧、站位还不够高,没有把党史学习作为政治必修课来修,平时主要停留在表面学,任务学,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领会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艰难历程。

百年党史宣传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十七年电影政策;政治性;计划性;不稳定性

电影能发挥强有力的舆论宣传效用。利用电影撰述历史、描绘现实、鼓舞人心、激励斗志是新中国政府宣传部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作手段。对于新生政权来说,电影还是有力的思想管制武器,有助于统一宣传口径,倡导并树立主流社会风尚,同时,电影不仅是艺术,也是工业。因此,建国后,党和政府对于电影事业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众所周知,电影政策不仅直接关系到电影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而且直接作用于电影的意识形态性质。电影政策一直是直接规范新中国电影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借助于对十七年电影政策衍变的考量,我们不仅可以分析新中国电影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而且可以探究获取此成就的社会动机和历史倾向。同时,还可以深入研究一些特殊的创作现象,剖析隐藏于其后的深层次联系和规律,拨开缠绕于困惑表象之上的迷雾,对电影史中颇为棘手的疑难问题进行别开生面的阐释。综观十七年电影政策,具备鲜明的政治性、严密的计划性和不稳定性。(下文所论及的电影政策,主要以各级政府机构,如党中央、国务院、、文化部、电影局及其他相关部门,针对电影工作的规定、指示、文件等为主,也会涉及中央及其他有关部门领导人关于电影工作的指示、讲话:电影制片厂及电影制作人员自发形成的某些政策等,所有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涉及电影生产的各项流程,如选材、编剧、拍摄、审查、发行等)

一、鲜明的政治性

十七年时期,电影政策处处体现出党对于电影工作的绝对领导地位,突出党的思想政治领导是电影生产中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

建国初期,决策层意识到“电影是最有力和最能普及的宣传工具,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生产企业”,电影是最重要的艺术武器(列宁),可以产生巨大的、无法估价的力量(斯大林)。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的宣传功能,牢牢掌握党对电影的主导权,1951年在由总理主持召开的电影工作会议上,围绕电影工作的领导这一中心议题,做出了如下决定:“一、目前电影工作的中心问题是思想政治领导问题,为了加强对电影工作的思想政治领导,必须:(1)由中央宣传部提出名单组织中央电影工作委员会,讨论政策性问题时吸收党外人士参加,中央宣传部应设一专门工作机构,负责研究有关电影工作的思想性政策性各方面的问题。(2)中央公布一个关于电影工作的决定……(3)电影局的机构需有某些改变,以适应加强电影思想政治领导的需要。”至于批评的标准,“主要是大的政治方向正确,目前还不宜过分强调艺术性。”这就为新中国的电影工作定下了基调,就是紧密围绕以政治利益至上、政治导向为创作准则的电影生产、制作,之后一系列的规定、意见、办法等电影政策都是依据这个精神作阐发或补充。

历经批判的《武训传》、文艺界整风学习、等运动和三年自然灾害,1962年,文艺界得以稍事喘息,文化主管部门也意识到以往“文学艺术工作中也发生了不少缺点和错误。某些文化艺术领导部门、文艺工作单位和领导文艺工作的党员干部,没有正确理解和认真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一些文学创作和艺术活动进行了简单粗暴的批评、限制和不适当的干涉,妨害了生动活泼的艺术创造和学术上的自由探讨”。同时,对于片面强调政治性的创作方针也做了深刻的反思:“提高创作质量,就是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要求政治和艺术的统一……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应该力求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以及“轻视艺术技巧。用空洞的政治概念来掩盖艺术缺点,或者把要求提高艺术技巧看成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以致不敢利用和吸收前人的艺术技巧和经验,这都是错误的……组织创作应该按照作家艺术家的自愿和可能,不要简单地采取定人、定题、定时的办法,不要随便给作者以‘创作突击’的任务”,特别是“党组织不应该代替行政领导机构去处理一般行政事务,不应该不适当地干涉学术性质和艺术性质的问题,以免削弱党的思想政治领导”,但是这一切的策略调整只是对于既往过度实施强制性艺术管制的一种局部纠偏,其目的还是“为了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更好地发挥战斗作用,更有效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今后还是要“必须坚决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认真地总结经验,克服缺点,调整一些必须调整的关系,订出一套与同党的文学艺术方针政策相适应的制度和办法。”也就是说,政治挂帅还是电影创作的不二法则。

但在密不透风的政治斗争氛围中,这缕清风还是给文艺界带来了一丝转机,电影工作者们拍摄出一批具有相当水准的电影作品,如《北国江南》《早春二月》《舞台姐妹》《林家铺子》等。但很快这些电影都遭逢厄运,被当做阶级斗争新动向严加打压。1965年在《文化部党组关于电影工作的报告(节录)》中重申了坚持政治导向的重要性,该报告指出“随着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胜利和工农业生产的高涨,广大群众的政治热情不断提高,一个文化革命的高潮已开始出现,对电影工作提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各地党委也更加重视发挥电影的革命教育作用”,因此“为了彻底改变电影队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在整个电影工作中必须要突出政治,要向学习,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具体做法上,“要加强党的领导。在电影系统较大的单位中都实行党委制,当前着重抓紧建立和健全各制片厂的党委会,保证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和路线;并逐步建立专门的政治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建立政治部、政治处。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在大的影片摄制组应该设专职的党支部书记(行政上用政治指导员名义),加强党的基层工作。”

尽管今天看来这些政策有些匪夷所思,甚至离电影的商业本性相去甚远,但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尤其是新中国政权尚未完全巩固的情况下,强调电影的鲜明的政治性却是政府决策部门合乎文艺创作管理的必要之举,毕竟,电影在那时不是一门艺术,而仅仅是一种有力的宣传工具。

二、严密的计划性

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政策细致繁琐。无所不包,从选取题材、写作剧本、电影年产量等各方面均有明确规定,与彼时的计划经济相呼应,体现出严密的计划性。

这在电影剧本的创作管理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由于认识到“保证电影能及时生产而顺利完成政治宣传任务的决定关键,乃在于电影剧本创作的具体组织工作与思想的指导;党对电影的领导就必须抓紧这个决定关键,因为电影剧本是电影艺术的灵魂。不仅应要求具有正确的思想及一定的艺术水平,且应做到供应及时,有充足的数量,有高 度的思想性与严密的计划性,以适应电影生产事业的发展与需要。”在《加强党对于电影创作领导的决定》中,关于编剧的组织工作是这样规定的:“每年电影剧本创作主题的拟定。应变成中央文化部电影局剧本创作所及上海联合制片厂之剧本创作所根据领导意图及各实际工作部门负责同志的指示,结合编剧的具体情况,于3月底之前提出每年创作的主题计划,经中央宣传部批准后按4、8、12月份3批组织编剧进行创作。”

在剧本的主题和题材的选取上,中央电影局也框定了详细范围,如对于1954~1957年间的电影故事片主题、题材共分为9大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分为几个方向。每个方向下又举例说明具体的表现主题,规划之缜密、布局之精细,颇能反映主管部门――中央电影局的良苦用心。现简要择取如下:

(一)关于反映党的革命斗争的主题、题材提示

1 反映党的初期革命活动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主题与题材

2 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主题与题材

3 反映抗日战争的主题与题材

4 反映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主题与题材

5 反映革命烈士的传记

(二)关于反映工业建设与工人生活方面的主题、题材提示

1 反映我国工业化历史的主题与题材

2 反映工农联盟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共同建设祖国方面的主题与题材

3 歌颂劳动创造的主题与题材

4 反映工业建设领导方面的主题与题材

5 反映工人生活的主题与题材

(三)关于反映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与农民生活的主题、题材提示

1 反映农业生产与对农民实行社会主义教育改造的主题与题材

2 反映农村建设的主题与题材

3 反映农民生活的主题与题材

4 反映农村工作领导方面的主题与题材

(四)关于抗美援朝、保卫和平斗争方面的主题、题材提示

1 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业绩的主题与题材

2 反映国内抗美援朝运动的主题与题材

(五)关于反映中国人民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方面的主题、题材提示

(六)关于反映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方面的主题、题材提示

(七)关于其他方面的主题、题材提示

(八)关于历史与历史人物传记方面的主题、题材提示

(九)关于文学名著、神话和民间传说的改编

对于剧本类型也有明确规定,如1953年《政务院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里提到1954~1957年这四年内,每年制片的任务:“大型故事片12部至15部及一定数量的农村故事片、儿童片、美术片和舞台艺术纪录片。大型纪录片10部及短纪录片20部以上,新闻短片每周出一次。科学教育片15部以上。翻译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影片及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影片,大体保持和国产影片(包括故事片和纪录片)相等的比例。”

甚至于,电影局制片处在《关于1966年剧目选题计划》中,根据各地上报的选题计划,对于片种比例也拟定了三个可行性方案:“第一方案:四、四、二(艺术性纪录片百分之四十,故事片百分之四十,舞台纪录片百分之二十)。第二方案:五、三、二(艺术性纪录片百分之五十,故事片百分之三十,舞台纪录片百分之二十)。第三方案:三、五、二(艺术性纪录片百分之三十,故事片百分之五十,舞台纪录片百分之二十)。”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电影创作变成了一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步骤化操作流程,是一项凝聚着从上到下的命令/服从式的集体行为。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情境,很难说这样的政策到底是否阻碍了电影生产力的发展。从激发创作主体的灵感、促进多样化艺术风格共存的视角来看,无疑这样指令性的计划扼杀了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才能,个人的艺术追求让位于集体的共同价值,而集体的创作旨归又服从于国家的统治需要;但从盘活整体的电影市场、集中力量创精品而言,计划严密也自有其优势所在。毕竟建国初期的物质基础极为薄弱,在本就不怎么宽裕的财政预算中统筹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表现与突出某种特定的主流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负载的教化功能,也未尝不是另一种收获。

三、不稳定性

十七年电影政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并非是电影政策与生俱来的,而是“极强的政治性和极强的领导意志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反映时局变幻的晴雨表。

以对电影产量的规定为例,几经反复。1950年至1953年“电影出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还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事实上是还远不能满足政治宣传的需要。建国初期,政治风向处于高度敏感期,电影的功用体现为“全党全军必须学会培养与充分使用电影这一宣传工具,以助于团结人民,配合其他宣传武器,共同去进行与加强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工作”,电影被提高到和平时期思想政治宣传战线上的主要战斗武器。而从意识到行动上培养与加强爱国主义情怀,巩固新政权的群众基础与民众认可度,进而统一思想认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更是成为全民总动员的紧迫任务。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排除一切异己思潮,把一切不利于无产阶级的思维倾向扼杀在萌芽期,是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武训传》《荣誉属于谁》《关连长》《内蒙春光》《农家乐》《我们夫妇之间》等一批影片由于在内容上对当时提倡的文艺创作导向有所偏离而引起了相关领导人和政府部门的严正关切。由于影片质的“变味”,引发了文艺界的深刻检讨和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成为肃清思想混乱的学习和改造契机。

但是这种大规模的文艺界整风运动也导致了自《武训传》被批判后的一年半内,中国电影界没有制作出一部故事片,电影产量的匮乏又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宣传工作。1953年电影事业“一五”计划开始编制实施,1956年又提出了“双百”方针,电影创作出现了逐步好转的迹象,不仅产量稳步上升,影片表现题材大为拓宽,艺术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涌现出一些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如《渡江侦察记》《祝福》《铁道游击队》《女篮5号》《柳堡的故事》等。

百年党史宣传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教育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今天,距离“七一”建党100周年纪念日,还有整整()天时间。为深入学习贯彻在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在前期动员部署的基础上,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召开()会,进行党史教育的专题宣讲,对党史教育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吹响党史教育的冲锋号。

刚才,()教授围绕“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给我们讲了很好的一课。田教授的专题讲座,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十分丰富,围绕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重要内容、学习目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方位解读、剖析、阐释,宣讲全面系统、精准深刻,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我们学习领会党的百年历史和汲取奋进力量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高质量搞好研讨交流,努力将学习的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同志们,结合我厅工作实际,厅党组制定了《关于开展党史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党史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名单和职责。全厅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史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

一要扎实有序推进。各处室、单位要认真学习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细化制定好本单位落实方案。学习教育活动安排很丰富,有些是落实上级要求,有些是我们的自选动作,16项具体内容都明确了牵头单位、承办单位和责任单位。牵头单位要搞好组织协调,承办单位要做好工作谋划,责任单位要动员党员积极参与。

对党员干部个人来说,最主要的是自学,最核心的是自觉。从今天起到年底,工作日早上8:00到8:30为集中自学时间,同时也鼓励大家用业余时间搞好自学。随着学习教育活动的推进,省委可能还会有临时性的工作任务,厅党史教育办要有计划、有预案,把各项任务协调安排好。

二要营造浓厚氛围。要加强信息宣传,积极宣传报道我厅党史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收集并宣传厅直党组织开展党史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报道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的收获体会,既要加强在厅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的宣传,又要积极向省直工委、省委宣传部直至中央的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投稿,充分展示住建厅、住建系统的良好形象。

厅学习教育办要加强学习教育的检查督导,及时传达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及时纠治形*主义、官*主义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三要抓好工作融合。抓党史教育,要注重与工作推进相结合,既要紧密结合两手抓,更要深度融合见实效。要以学促干激发新动力,通过党史教育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全厅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只争朝夕、干事创业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去。

要与攻坚克难、推进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聚焦住建部门主责主业、住房城乡建设主战场、提升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中央和我省重大战略部署的地位作用,加大6项重点课题调研和工作推动力度,让党史教育成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不断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要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持续开展“我为住建添光彩”和“双创双争”活动结合起来,认真查找住建工作难点堵点,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精准发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百年党史宣传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县委的重大工作部署,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促进全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通许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一、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兴起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理论武装工作取得新成效。

1、抓好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县委宣传部把县委中心组学习与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制定学习计划,统筹安排好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精心服务好县委中心组学习。为县委中心组学习成员提供各种学习资料40套,学习光碟6套,先后系统地学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读本》以及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每位县级领导干部写学习笔记一万多字,撰写心得两篇以上。同时,我们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中心组学习进行督导,确保各级中心组学习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学习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

2、组织开展“抢抓历史机遇,加快通许发展”大讨论活动。结合“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的开展,今年9月份,在全县深入开展“抢抓历史机遇,加快通许发展”大讨论活动。成立了活动领导组和活动办公室,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讨论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协调和督导,对教育局、水利局、公路局、劳动局等20多个部门进行了跟踪报道,各单位按照自身部门的职责,由单位一把手主持,认真开展“抢抓历史机遇,加快通许发展”大讨论,以“诚信建设”为重点,认清当前我县面临的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接受挑战,为通许经济快速发展,出一份力,献一计策,从而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3、4月份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提高了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开展了“地税杯”弘扬焦裕禄精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知识竞赛,全县有36个单位的480多名党员参加,有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4、充分发挥基层党校作用,抓好一般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4月份对基层党校进行了统一检查,使31所党校全部达到6有。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目前,我县有6所省级优秀基层党校和3所省级先进村级基层党校。

二、紧紧围绕全县工作重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有了新提高。

1、加大宣传力度,为先进性教育活动营造浓厚氛围。按照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县委宣传部坚持“把握导向,抓住重点,找准热点,突出亮点”的要求,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组织专题报道,对第一批和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在县电视台开辟了“保持先进性,奋力奔小康”专题专栏。活动开展以来,市县新闻媒体播发、刊登我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报道120余篇,向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上报信息60余期,下发先进性教育活动简报56期,出板报、专栏280期,悬挂横幅标语600余条次,制作活动剪影60板。为更好地让广大党员学有先进,赶有目标,县电视台还集中播放了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等优秀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电教片,并以我们身边的人---全国劳动模范马文芳先进事迹为题材制成了《乡医情怀》电教片,在全县播放,进一步丰富了活动内容,增强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广大群众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推动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扎实开展。

2、计划生育“百日攻坚大行动”宣传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在县电视台开办了专题节目,将全县“百日攻坚大行动”动员大会的实况进行了连续播出,副县长孟黎迟就有关“百日攻坚大行动”的要求在县电视台接受了记者采访,同时,播出了“百日攻坚大行动”乡镇党委书记访谈录12期,并及时报道了“百日攻坚大行动”的工作动态。二是搞好社会宣传。在县城主要街道、12个乡镇政府所在地、304个行政村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一万余条。印制以“一法三规一条例”、“百日攻坚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单300000份,发放到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政府、各行政村。三是编发工作信息。编发工作信息三十多期,及时通报“百日攻坚大行动”工作进展情况。四是组织开展宣传一条街活动。为进一步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弘扬婚育新风,促进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百日攻坚大行动”的深入开展,10月29日上午,我县在县城解放路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百日攻坚大行动”宣传一条街活动。省、市领导对我县计划生育“百日攻坚大行动”宣传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整个活动中,共印发计生政策宣传单14.9万张,宣传小折页10万份,张贴宣传标语62900条,制作宣传条幅1640个,出动宣传车49辆,制作宣传录音带350盒,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

3、围绕“双创”、禽流感防控、乡镇机

构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同时,按要求完成了人大、政协“两会”的宣传报道任务。今年以来,《通许新闻》编发新闻稿件887篇,制作专题90期,文艺专场40期。

4、加大新闻报道力度,提高了通许知名度。今年,继续实施新闻报道奖励制度,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委制定了工作任务,并对发稿情况每季度通报一次。今年以来,共接待新闻单位采编人员人次,发表稿件余篇,全县通讯员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余篇。县电视台在省电视台播发新闻稿件篇,上报市电视台篇,发稿篇,发稿量位居五县第一。

5、加强宣传信息工作。县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宣传信息上报工作,把重要的宣传活动及时上报中央、省市委宣传部,今年4月份,我县的宣传信息经验在全市宣传信息工作会上作典型介绍,并受到市委宣传部的表彰。

三、以争创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全民动员,综合整治,城市品位和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得到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新加强。

1、深入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活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是一项覆盖面广、牵涉范围大、关联度高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领导负责制、责任包干制、督查追究制”,确保创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分别任副政委和副指挥长的高规格创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两个办公室即:创建文明县城办公室和创建卫生县城办公室,具体负责“双创”工作的督促检查,为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工作奠定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交通、县容县貌、市场秩序等三项整治。按照“广告归位、垃圾归场、商品归店、农贸归市、人车归道、停车归点”的整体要求,加强集中治理。同时,动员全县机关干部开展卫生大扫除义务劳动和灭鼠灭蟑工作,集中整治县城环境卫生。今年以来,全县组织机关干部参加环境卫生集中活动14000多人次,清扫县城主要道路62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200立方米,清理乱贴乱画小广告1300余处,清理花坛内垃圾110立方米,修剪绿化带2.8万平方米,补栽小刺柏5000棵,种植草坪6万平方米。三是明确责任,加强管理。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到人。城管、交通、卫生、工商、环保等职能部门对照创建的标准细则,逐项落实,确保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创建工作任务。四是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县创建指挥部对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督查考核。督查组定期对各责任单位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由县财政拨专款设立创建奖励基金,对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奖励*元,对被通报批评的单位,新闻媒体给予曝光,并处以*元罚款。同时,将该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有效地推动了“双创”工作扎实开展。

2、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在全县深入开展“三理教育”、“三和行动”和“三项集中整治”,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继续在乡镇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和“尊老敬贤”评选活动,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新上报省级文明单位3个,全县省级文明单位达到7个,申报的13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6个市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乡镇、2个市级文明村全部通过验收。

4、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今年,向市文明委推荐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优秀论文16篇。

四、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宗旨、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新发展。

1举办了正月十六大型民间游艺活动。全县共有86个单位、110个表演队、160个节目参加活动,表演人员3000余人,观众达10万余人,深得全县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2、2月份,配合市委宣传部在朱砂镇石岗村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活动。9月19日,在北环路人民广场成功举办了开封电视台“戏曲大舞台”先进文化进基层大型演出活动,丰富了城乡居民精神生活。连续五年完成“万村书架工程”,11月份荣获全市*年-20*年“万村书架工程”组织奖。

3、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周末文化广场活动,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培养了业余文艺骨干。在全市“翰园杯”唢呐大赛,我县代表队获得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

4、协调县中医院和县剧团继续搞好“文企联姻”工作。县中医院、县剧团联合创作了以卫生战线为题材的大型现代戏《天使爱》,在全县巡回演出300多场,深受群众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5月份《开封日报》头版刊登了《三步走活一盘棋》,对我县“文企联姻”的做法予以宣传报道。

5、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对全县范围内的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音像店、演出团体、印刷厂、复印部、图书经营户进行年审。对印刷经营户、互联网经营业主进行培训,对网吧突击检查6次,查处违规经营网吧15家,责令限期整改5家,取缔网吧3家。

五、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党报党刊征订工作取得新成绩。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县委书记史根治,县委副书记郭勇,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娄继华等县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的重大意义。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克服资金困难,千方百计地筹措资金,确保按要求完成县上分配的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2、县委宣传部加强对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督导,及时通报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征订进度、表扬先进、督促落后,促进了全县党报党刊工作顺利开展。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我县党报党刊征订发行任务已圆满完成,受到市委宣传部的表扬。

六、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全县宣传思想队伍的精神状态有了新变化。

搞好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是关键。我们要求宣传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少一些应酬,多一些读书”,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练硬内功,适应新时期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今年3月、11月份先后组织部分乡镇、局委的宣传干部参加全市学习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暨中心组理论学习培训班。在宣传战线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查找行业中存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政治进一步坚定、作风进一步端正,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打造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宣传干部队伍。

总之,一年来我县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县委领导下,经过宣传战线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宣传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费紧张,制约着各项活动的开展。二是人员少,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三是少数党员干部对宣传思想工作重视不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不适应新形势宣传工作的需要。

2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20*年我县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精心组织,宣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引导全县广大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县委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上来,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通许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具体上讲,突出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1、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进一步推动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开展。

2、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力度,突出亮点,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继续深入开展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城乡群众的文明素质。

4、大力开展以文化广场为载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百年党史宣传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衢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以服务党委中心工作为重点,做好党史宣传教育工作。

一、为中心工作服务,必须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党史宣传教育是党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一部分。党史宣传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就要拓宽思路。党史工作要做到“三个服务”,搞好“三个结合”,党史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市委中心工作大局,以史鉴今,坚持“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衢州党史研究室紧密联系实际,做好“三个利用”,即利用地方党史资料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政治思想宣传教育;利用基地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启发教育大家继承党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努力为跻身全国百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实现“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服务。把潜心研究历史与密切关注现实结合起来,既重视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又重视理论概括和分析,使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为中心工作服务,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党史工作要体现时代性,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在不断前进的,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对党史工作的要求是不断发展的,党史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不断变化的。党史宣传教育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要做到“一个指导、二个早、三个到位、四个落实”,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同志提出的“三个结合”、“三个服务”为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提早部署,提早行动;责任要到位、工作方法要到位、与有关单位联办要到位;做到“任务落实、人员落实、材料落实、措施落实”。工作坚持经常化,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才能使党史宣传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取得更大成效。

三、为中心工作服务,必须向外拓展,向内使劲,埋头苦干,加强建设。党史部门力量不足,水平有待提高,经费紧张,是大家高质量完成任务,创精品创特色遇到的主要困难。基于此,就必须注重党史部门自身能力的发挥,也善于借外力主动走出去,协调配合,向外拓展,借用社会力量等办法来完成任务。同时,不能因党史部门被人误认为是“冷门”而消极,不因党史工作被人错说成“无足轻重”而自卑,也不能因开展工作有困难而自弃。要以顽强的敬业精神,向内使劲,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以求变自我重视为社会重视,用有所作为换有所“地位”。

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利用地方党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的体会。

一、多方呼吁,开辟红色旅游线。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在调研党史、修建党史教育基地的过程中发现,丽水的革命旧址大多处于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之中,景色优美,非常适合旅游开发。便于2003年4月向市委提交了《发挥丽水革命老区优势及其八项建议》,以后又在《丽水研究》、《丽水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题为《丽水开辟红色旅游线大有可为》的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一事业的关注。在当年12月举行的市委扩大会议小组讨论会上,市级有关部门领导又听取了市委党史研究室关于开辟红色旅游线的可行性、作用、意义的分析。2005年1月12日,市委书记、副书记、市委秘书长和老专员专程到市委党史研究室考察,认真听取了对在丽水开展红色旅游的设想的汇报。市委书记对于在丽水开展红色旅游的设想予以充分肯定,当场确定由分管副书记牵头。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专题研究发展红色旅游问题。

不久,市委党史研究室又撰写了《发展丽水红色旅游整体规划的设想》,提出了打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浙西南游击根据地红色景区”精品品牌和“一个中心,四条黄金线”丽水红色旅游的整体规划,市委、市政府将这份《规划》作为《丽水红色旅游规划》申报省政府,被全文引用。该规划现已纳入《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二、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推动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借助市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听革命历史,参观革命旧址的契机,积极进行革命历史的宣传,扩大影响。按照市委安排,市委党史研究室同志为在市区的五六百位各市直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讲党课。在市委领导的带头下,开展了全市轰轰烈烈地“瞻仰革命旧址,学习丽水党史”、“重温入党誓词,学习革命传统”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必修课活动。在2005年6月份市委举办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创建浙西南游击根据地暨中共浙西南特委成立70周年、刘英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给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表示,回去后要多宣传丽水,下次还要到丽水来。

同时,协助中央党史研究室、军事科学院等单位拍摄了五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浩气长存》,于10月17日至21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该片第五集着重反映红军挺进师开辟浙西南根据地的内容。这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第一次正式在中央媒体上得到确认,得到宣传;2005年创办的《丽水党史》杂志,第一期就是《红色旅游专刊》,重点介绍了全市各地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推出若干条红色旅游线路。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丽水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

三、满腔热情为开拓红色旅游事业而努力。发展红色旅游事业,能增加老区人民的收入,也可使更多的干部群众记住我们党的光荣革命历史,记住革命前辈,使更多的年轻一代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也可促进党史研究工作,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利用地方党史资源为红色旅游服务,两者相辅相成。要确认革命旧址,就要对相关历史进行调查考证,需要进行党史分析研究,以确定该旧址的历史价值、地位如何,是否需要保护和利用,确定其要保护和修复以后,还需要知道旧址原貌是怎样,需要掌握了解当年格局,这就需要调查走访;修复后要利用,选什么内容进行布展,突出什么主题,特色特点是什么,有哪些革命文物可以展示出来,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该旧址教育人感动人的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党史部门的充分配合,在掌握翔实史料基础上才能完成。同时,在踏勘红色旅游线路时,往往还会有新的史料发现。因此,征集研究与宣传利用两者相辅相成,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积极运用党史“六进”载体,不断扩大党史宣传教育覆盖面。

2005年,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加大了党史宣传教育“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军营”工作的力度,做到“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形、报纸上有文”,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群众普及面不断延伸,在社会上深受欢迎,走出了党史宣传教育的新路子。

一、把党史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先进性教育活动之中。与市委组织部、档案局联合举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展览”,以16个版面的图片资料展示中共杭州地方历史,参展群众达2.5万人次;在市委分管书记的支持下,与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党工委合作,制作发行反映民主革命时期杭州地方党史的《西湖魂》VCD光盘和《西湖旭日――中共杭州历史简编》书籍,作为先进性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发至全市各基层党组织。

二、把党史宣传教育“六进”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向市人大、市政协的“两会”代表、委员和本市部分学校、社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赠送《最忆是杭州》、《情满西湖――老一辈革命家与杭州》画册2120余册;配合省市开展的红色旅游资源调查,与各区县(市)党史部门合作,初步完成各地革命遗址(场馆、碑亭)计30余处的报送资料工作;完成《征途》季刊四期文稿80余篇,共计25.6万多字,每期都有一个主题,连续两年被评为省优秀党史期刊,受到省内外党史同行的赞赏。发挥“当代杭州研究所”的作用,编辑出版《国医巨擘・裘吉生》一书。向全省医卫界科技工作者和部分档案馆及中医馆赠送该书400余册;同时加强了对各区县(市)党史宣传教育“六进”工作的指导,使各地党史宣传教育在方法上有进一步创新。

三、不断拓展党史宣传教育“六进”的载体平台。除注重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外,又借助了杭州市新四军研究会等平台,拓展党史宣传教育“六进”的覆盖面。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与杭州市新四军研究会联合出版发行了《杭州抗战历史图片展》,赠送机关、学校、社区、部队、企事业单位,老同志及各区县(市)的基层单位;联合发行了反映抗战期间战地记者感人事迹的《雷烨纪念文集》;组织老同志参观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和富阳新登新四军烈士纪念碑等,参观日军在杭接受投降的富阳“受降厅”纪念馆和“千人坑”遗址等。同时,还向全市30多所中小学、22所在杭高校、100多个企事业单位、200多个社区赠送党史书籍、画册、光盘等,共计2.2万多册(件),把扩大党史宣传教育覆盖面重点转到基层。一些群众、老同志、青年学生纷纷来函来电,表示感谢或主动探讨党史方面的一些问题,有效地扩大了党史宣传教育面。

四、深入探索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六进”的有效形式。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着重做好有关西湖资料征集和研究工作,拓宽了资政研究的领域;以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发挥优势为现实服务。围绕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征途》杂志编辑出版了专刊,扩大印数,发至学校、机关、社区等基层单位;与上城区青年路社区老党员进行抗战知识竞赛的答题讨论;先后与《杭州日报・城市周刊》、《杭州日报・理论版》、《钱江晚报》、《新民生报》合作,发表三个半版面的纪念杭州抗战图片、杭州沦陷记事和专题报道;与杭州市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在8月中旬和9月上旬的早新闻《天天听新闻》栏目分多次播送关于纪念杭州地区抗战的回忆文章;应《人民日报》出版社约稿,完成《侵华日军暴行录》中关于“乔司大屠杀”的史料文稿和图片等编辑任务等;围绕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与《今日早报》合作,刊登“中央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专栏,在全省收到答卷9792张,读者涵盖社会各界,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的党史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

嘉善县史志办公室借助媒体力量,拓展党史宣传教育领域。

一、找准宣传教育契机,扩大党史宣传。2005年是陈云诞辰100周年纪念。陈云早期在从事革命斗争和领导工农运动中,曾于1927至1929年间,几次到过嘉善,与嘉善结下了不解之缘。嘉善史志办公室从2004年开始,便根据老同志提供的线索,积极寻找当事人,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纪念活动做准备。

纪念活动开展以后,一是与嘉兴电视合拍摄《陈云与嘉善》专题片,片长20分钟。实地拍摄了陈云当年居住过的魏塘镇道院弄3号、西塘源源绸布店以及青浦练塘的陈云故居,采访了曾帮助和掩护陈云进行地下工作的同志的亲属。专题片在嘉兴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60分》栏目中播放,获得好评;二是在《嘉兴日报》开辟专版,整版刊登由嘉善史志办同志撰写的纪念陈云的文章及活动照片;三是撰写研讨文章《从1961年农村调查看陈云同志的求实精神》,在嘉兴市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作大会发言,并在《嘉兴日报》上发表。同时,还分别协助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嘉兴电视台拍摄《陈云》、《陈云在浙江》、《红色记忆》和《陈云在嘉兴》等专题片,提供相关资料,陪同采访。这些专题片在中央、省、市等电视台播放后,宣传了陈云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党史宣传教育的效果,同时进一步扩大了嘉善的知名度。

二、借助媒体力量,扩大党史宣传覆盖面。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借助媒体很好地宣传了在浙江抗战史上

具有重要地位的“嘉善阻击战”。一是配合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拍摄10分钟的“嘉善阻击战”专题片。通过采访当地老人,在实地找到了几座保存完整的碉堡及其它旧址,使专题片的内容更丰富、真实;二是年初就与报社策划刊登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专版,8月8日在《嘉兴日报・嘉善版》刊登了包括《追忆嘉善阻击战》、《嘉善阻击战的历史地位》等文章和5幅从档案馆挖掘出来的战争资料照片的专版;三是积极主动配合媒体宣传,为《嘉兴日报》、《南湖晚报》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专版提供“嘉善阻击战”追忆文章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