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字词语解释

四字词语解释

四字词语解释

四字词语解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论语》 方 考释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历来为其作注者甚蕃。一部《论语》,其篇目并不长,但各家对其中词汇、句义的考释和争论从未停止过。正是因为其阐释的多元,才使这样一部中国儒家典籍《论语》具有长久不衰的魅力和研究价值。本文尝试就《论语》中的“方”字进行考释,对《论语》中“方”的几个义项进行分类的解释。

杨伯峻的《论语词典》对《论语》中各词出现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并对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进行了归类,极大的方便了读者的理解,也为后人进一步研究《论语》提供了参照。现将杨伯峻《论语词典》中对“方”字义项的归类列于下:

方(14次):

1.方向,地方(6次)

2.国家(2次)

3.古代计算面积的术语,如纵横各一里,叫方一里

4.礼法,义理(1次)

5.方术,方法(1次)

6.动词,同“谤”(1次)

7.副词,正

据统计,《论语》中“方”字共出现14次(其中包括文中重复的相同句子)。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学而》 《里仁》 《雍也》 《先进》 《子路》 《宪问》 《季氏》 《尧曰》

“方”字出现次数 1 1 1 3 3 1 1 3

下面笔者以杨伯峻归纳的“方”字义项为基础,对比《论语集释》中的各家注解及相关资料,对《论语》中笔者认为值得讨论的几个有争议的义项进行重点解释。

一、“有朋自远方来”之“方”

在杨伯峻的《论语词典》里,有朋自远方来的“方”字归于“方向,地方”这个义项。这种解释,长久以来,对于普通读者并无异议。不过在《论语集释》“别解”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解释。“别解”收录,俞樾在《群经评议》中提到:“‘有’可作‘友’,而“方”、“并”同义,友朋自远方来,犹云友朋自远并来。曰友曰朋,明非一人,故曰并来。”

俞樾把“方”训为“并”,是有他的道理的。

在《说文解字》中,对“方”的解释是“并船也,像两舟省总头形。”段注曰:“并船者,并两船为一。”又由“并船”引申为“并”。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方部》中说:“方之引申为凡相并之称。”杨树达《词诠》对“方”的一种解释为表态助词,“并也。”杨树达根据《说文》解释“方,并船也。引申为并义。”又说:“方与并古音同。”因为古无轻唇音,所以“方”和“并”在上古皆为重唇音,这就从语音上揭示了两字在词义上相互联系的可能。

古汉语中“方”释为“并”的例子有很多:

不方足。(《仪礼·乡射礼》)郑玄注:“方,犹并也。”

方舟而济于河。(《庄子·山木》)

方车二轨以遗之。(《吕氏春秋·权勋》)

蜀汉之栗,方船而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司马贞索隐:“方船,谓并舟也。”

敦万骑于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汉书·扬雄传上》)颜师古注:“方,并也。”

同时,“方”亦可作副词,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一并”。如:

小民方兴。(《尚书·微子》)孙星衍疏:“方者,《汉书·叙传》注:晋灼云:并也。”

驷良方争,未知所成。(《左传·襄公三十年》)

甲兵方起于天下。(《墨子·备城门》)于省吾《新证》:“方,犹并也。”

车骑不得方驾。(《后汉书·马防传》)

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由此可见,“方”确有“并”之义,俞樾把“有朋自远方来”解释为“有朋自远并来”好像并不为过。

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俞樾之所以把“方”训为“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有”当为“友”。在上古时期,“朋”与“友”的意义是不同的。《周礼》注曰:“同门曰朋,同志曰有。”正因为“朋”与“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加上“方”有“并”之义,所以俞樾做出了“友朋自远并来”的解释。

笔者不赞同俞樾的观点。

首先,俞樾把“有”当作“友”,历来有不少人赞同。武亿《群经义证》说到:“《释名》:‘友,有也,相保有也。’友、有同用,或作‘友’,与古传本合,未可云非。”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武亿是赞同把“有”训为“友”的。同时朱骏声在其《说文通训定声》中提到:“有,假借为友。”并在其后引《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为例,可见他的看法与俞樾相同。不过,仍旧根据《说文通训定声》中对“有”假借为“友”的解释,我们来看他所引的其他文例:

亦莫我有。(《诗经·葛藟》)按:亲爱辅助也。

是不有寡君也。(《左传》)注:“有,相亲有也。”

再看《汉语大字典》中,“有”的一个义项为:通“友“,相亲爱。其列举文例如下:

尽瘁以仕,宁莫我有。(《诗·小雅·四月》)陈奂传疏:“有,相亲有也。”

寡君之下臣,君之牧圉业,若不获扞外役,是不有寡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年》)杜预注:“有,相亲有。”

我们会发现,“有”假借为“友”是事实,但是应该注意,当上面说到“有”假借为“友”时,其词性为动词,是“相亲有”而非名词之“友”。

其次,如果说“有朋”当作“友朋”,那么这种形式在古汉语里应该可以找到其他的例子。笔者通过检索古代汉语语料库发现,“友朋”在古汉语中是非常多见的,如:

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四戚:一内姓,二外婚,三友朋,四同里。(《逸周书·大武》)朱右曾校释:“睦宗族,卹婚姻,联朋友,敬乡党,皆所以使民相亲。”

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南朝·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义立乡党,信归友朋。(《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忘形向友朋。(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

不难理解,以上句中的“友朋”也就是“朋友”的意思。

然而笔者却并没有发现以“有朋”为“朋友”义的文例。凡是含“有朋”的句子,“有”与“朋”的意义都是相互独立的。如:

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以相辅助也。(《左传·襄公十四年》)

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后汉书·马援传》)

有朋友之信焉,有闺门之誉焉。(《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推之天地之间,实有君臣,有朋友。(《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

由此可见,若把“有”解释为名词“友”,把“有朋”释作“友朋”,即“友”和“朋”两个概念,是没有充分依据的。

第三,《论语集释》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后收录了卢文弨《经典释文考证》,其中引《吕氏春秋·贵直篇》“有人自南方来”一句,说道:“句法极相似”。这个句子极有代表性。“有朋自远方来”与“有人自南方来”应当是句式相同的两个句子,因此两句在解释方式上也应当相同。显然,把“有”作为“友”的假借字放在“有人自南方来”中进行解释是说不通的。那么我们再把“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有”单独解释为“友”就十分牵强了。

再次,我们可以从整体意义的理解上着手,以求得正确的训释。宋翔凤在《朴学斋札记》中提到,《史记·孔子世家》言“定公五年,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进而表示,“弟子至自远方,即‘有朋自远方来’也。‘朋’即指弟子。”在这里,宋翔凤已经把“有朋自远方来”的意思解释得很清楚了,即孔子讲学,以其圣言圣行使远方的人也前来听其讲学,成为孔门弟子。同样地,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说:“《学记》言学至大成,‘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然则朋来正是学成之验。”这就是说,孔子乃学至大成者,其渊博的学识使远近之人都十分佩服;连远方的人都怀着敬仰之情来做孔子的弟子,这正彰显了孔子大儒的风范。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老师,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最值得尊敬的老师,记载其言行的《论语》,自然表现了孔子的思想。站在孔子的立场上,“有朋自远方来”是作为一位老师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孔子以教授弟子之众而深感欣慰。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有朋自远方来”之义了,“朋”,即同门弟子。这样解释,意义顺畅,也正切合了孔子的思想。而在孔子之后,亚圣孟子也发出了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的感叹,两者正好相得益彰。而若是把“有”训为“友”,则与文义没有实际联系,显得非常牵强。

因此,把“有朋自远方来”的“方”解释为“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

笔者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一句中的“方”,仍旧应当归属杨伯峻划分的义项“方向,地方”。陆德明在其《经典诗文》中就已经提到:“‘有’,或作‘友’,非。”我们知道,“方”字释为“方向、地方”,在古语里很常见。《广雅·释言》:“方,所也。”而其实,“远方”这个词,在古汉语里面也是很常见的,我们并不需要特意把“远”和“方”分开进行复杂的阐释。下面举一些例子:

(一)方向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诗经·齐风·鸡鸣》)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成玄英疏:“夫指南为北,其迷尚小;滞迹丧真,为惑更大。“

日方南金巨其南,日方北金居其北。(《史记·天官书》)张守节正义引郑玄曰:“方犹方向也。”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尚书·尧典》)

(二)地方

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易·系辞上》)孔颖达疏:“方是处所之名。”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易·益》)孔颖达疏:“其施化之益,无有方所。”

(三)“远方”

远方图物(《左传·宣公三年》)

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左传·成公二年》)

兴师而代远方。(《左传》)

远方来宾,不可塞也。(《吕氏春秋》)

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

综上所述,“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方”字,当训为“方向、地方”。

二、“四方”、“万方”;“游必有方”

在杨伯峻的《论语词典》里,“方向、地方”这个义项下面包括了“四方”(如“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使于四方”等)和“游必有方”之“方”,而把“万方”(“无以万方”,“万方有罪”)中的“方”字单列为一个义项——国家。而笔者认为,不论是“四方”、“万方”还是“游必有方”之方,都可以归于“方向、地方”这个基本义项,不过需要对其进行一点必要的分类探讨。

首先,从笼统的意义上讲,“四方”、“万方”之中的“方”字,都可以解释为“方向、地方”。我们可以把“四方”译为“各地”,“万方”可译为“天下”,其义大同小异,都是指一个大的范围。殷、周时期称邦国为“方”。《尚书·多方》有“告尔四国之方,惟尔殷侯尹民。“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方者,殷、周称邦国之辞。”后来“方”可专指地方行政单位。《管子·乘马》中有:“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五部命之曰聚。聚者有市,天市民乏。五聚命之曰某乡,四乡命之曰方。管制也。”又《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四年》:“是时,徐方百姓殷盛。”胡三省注:“古语多谓州为方,故八州八伯谓之方伯。”而放在《论语》成书时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指各诸侯国。笔者认为,不论是邦国之辞还是地方行政单位,都是由“方向、地方”这个义项引申得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四方”、“万方”中的“方”笼统地解释为“方向、地方”。

“四方”、“万方”在古代汉语中很常见,其表达的意义也都是普天之下,或引申为普天之下的百姓或诸国。如:

予欲宣力四方。(《尚书·益稷》)

以抚四方。(《易·姤》)高诱注:“四方,谓之天下也。”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诗·大雅·下武》)孔颖达疏:“武王既受得天之祜福,故四方诸侯之国皆贡献之。”

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四方。(《尚书·汤诰》)

皇天弗保,鉴于万方,启迪有命。(《尚书·商书》)

念虑万方,不忘元元。(《汉书》)

宣明太皇太后威德于万方。(《汉书》)

我们再来看“游必有方”。郑玄曰:“方,犹常也。”皇侃在《论语义疏》中引《曲礼》“为人子之礼,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认为“是必有方也”。《康熙字典》中“方”有“常”这一义项,并列举《礼·檀弓》:“左右就养无方。”注:“方,犹常也。”那么“游必有方”的“方犹常”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提到:“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则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引邢昺疏云:“游必有常所。使父母呼己,得即知其处也。设若告云诣甲,则不得更诣乙,恐父母呼己于甲处,不见,则使父母忧也。”黄式三的《论语后案》和钱穆的《论语新解》也有十分明确的说明。黄式三曰:“远游固不可,近游亦有常所。”钱穆进一步解释道:“方,位所义。方位定,才知方向。如已告往甲地,不更他适。上句已言不远游,下句亦指远游可知。有须远游,则必有一定的地方。而近游之须有方位,亦可推知。既有方位,父母有事,召之必知处。”这就能够让读者很好地理解“游必有方”了,即出游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向,而不能随意变更。由此可知,“常”即“常所”,“方”训为“常”,也就是“一定的地方、方向”的意思。

而杨伯峻在其《论语译注》的译文里,也是这样解释“游必有方”的。译文中说:“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所以,笔者认为,“四方”、“万方”、“游必有方”的“方”,都可以训为“方向、地方”,皆归入“方向、地方”这一义项。

三、“子贡方人”之“方”

关于“子贡方人”中“方”的训释大体有两种说法:一即比方。二是认为“方”字通“谤”。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曰:“比方人也。不暇比方人也。”朱熹《论语集注》曰:“方,比也。”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与《康熙字典》同时把“子贡方人”一句放在“比方”这一义项下。而另一方面,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有:“郑本作‘谤人’。”又引郑注:“谓言人之过恶。”杨伯峻《论语词典》也把“子贡方人”的“方”解释为“动词,同‘谤’”。

笔者更赞同后一种解释。

在这里,我们不妨结合后面孔子对子贡说的话来加以理解。即“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提出:“学以相辅相成,故朋友切磋,最为学道之益。夫子尝问子贡与回孰愈,又子贡问子张、子夏孰愈,夫子亦未斥言不当问,是正取其能比方人也。此文何反讥之?注说误。”由此可见,若把“方”理解为“比方”,就是说子贡与其他人相互比较,遭到孔子讥讽,而同时孔子又是鼓励弟子们相互切磋比较的,那么这样一来就产生了矛盾,意义就很难疏通。而且单从孔子反对弟子与他人切磋比较这一点来看,也难以让人理解,何以与人切磋比较就是坏事,会受到夫子讥讽呢?

如果从“谤”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就不会出现这种困扰。“谤”即指出他人的过错、缺点,孔子反对子贡“谤人”,意在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是要教育弟子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花在提升自我上,而不是去揭露别人的过错。这正反映出圣人的圣德。黄宗羲《明儒学案》引吴康齐曰:“日夜痛自检点且不暇,岂有暇检点他人?责人密,自治疏矣,可不戒哉!”这也正是孔子对子贡的教诲。

据卢文弨考证:古论谤字作方,盖以声近通借。钱坫《论语后录》曰:“‘方’与‘旁’通,因之亦与‘谤’通,谤字从旁也。”潘维城《论语古注集笺》中有:“陈鳣亦云‘谤’作‘方’。盖谤从旁,旁又从方,声近故通用。”由此可见,“方”“谤”二字音近,“方”通“谤”是完全可能的。

而且,“方”通“谤”,也并非只此可见,又如:

昔汉帝称为贤主,躬行约俭,惠下养民,而贾谊方之,以为天下倒悬,可为痛苦者以,可为流动者二,可为长叹者三。(《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世说新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子贡方人”之“方”当通“谤”,释为指出别人的缺点过失。

以上是笔者以杨伯峻《论语词典》为基础,结合以《论语集释》为主的多家对《论语》的注解,结合辞书、文例,对《论语》中的“方”字做出的一点粗浅的考证。笔者学力尚浅,在考释过程中必定有许多肤浅的地方,还望指正。通过考释,我们对于《论语》这部儒家经典的历久弥新、长盛不衰的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4](清)黄式三.论语后案[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5]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5.

[6](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986.

四字词语解释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文;注释;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入选在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里这篇文言文共有45个注解,在对比了王力《古代汉语》中的注释,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的注释和结合了前人的其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苏教版的这篇课文注释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注释有误或不准确;二是该注释的没有注;三是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不分。下面我就这三了类别一一来加以改正。

一、 注释有误或不准确:

有一个语言学家曾经说过,每一个词语,当它用在一个新的语境中时,就是一个新词。特别是一些多义词,“那些近引申的义项一般只表示词义的细微差别,即使用其中的一个义项去解释句中的词或句子还是说得通的,但我们不能失之于笼统,应该做到尽可能的精确”①

1、 课文的注释五:[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贰,从属二主。

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中没有直接注释“贰”这个字而是引用了一段史实“郑世家云:文公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 ②王力《古代汉语》,对这个语句的注释是参见《郑伯克段于都》“贰于己”注。《郑伯克段于鄢》中“贰于已”的注解为“一方面属于庄公,一方面属于自己”,也是把“贰”释为“两属于”之义。③

笔者认为苏教版课文的注释和王力的《古代汉语》注释都不够确切,这里的“贰”解释为背离一方而“归附拥戴”另一方更为确切。《左传》中的这句话,《新序・善谋》作“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而附于楚。”这是古人将这种“贰” 读为“附”的例证。《国语・晋语九》:“是吾以鼓教吾边鄙贰也。夫事君者,量力而进,不能则退,不以安贾贰。”韦昭注:“贰,二心也。”此例中,“安”与“贰”词义相反。综观以上各例中“贰”字,或义同于“附”、或被解为“二心”,其实,都是指背离一方而投向别一方。“贰”字本身为“携贰”义,它所表示的行为就必须包含这两个方面。如果简单地释为“两属”,其间的“背此亲彼”的实际就揭示不出来了。而且将文中的“贰”解释为背离晋国而投向楚国也更加符合《春秋左传注》中“背晋助楚”的史实。

2、 课文93页注释十三:[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已,同“矣”

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都是用同来表示的,所以,如果按照教材里的解释,那么“已”和“矣”就是古今字,异体字或者通假字中的一种。但笔者认为这里的“已”和“矣”之间并不存在这三种关系。在王力的《古代汉语》中“也矣”略等于“矣”。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已作为语气词。略等于“矣”。《书・洛诰》:“公定,予往已。”《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虽舜禹复生,弗能改已。”这两个已都解释为略等于“矣”的语气词。所以课文注释中“已”同“矣”的说法是错误的,它们俩之间并不存在古今字,异体字或者通假字的关系。这里应该改为“已”略等于“矣”。

3、课文注释八:[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中的注释是:以绳系之垂而出城。王力的《古代汉语》中注解为用绳子吊着重东西,这里指用绳子缚住烛之武从城墙上送下来。

笔者认为,这里课文中的注释不够准确,缒,《说文》:“以绳有所悬也。”《广韵・韵》:“绳悬也。”《段注》:“以绳系物垂之是为缒,缒之言垂也。”《辞源》第2456页:“用绳悬人或物使下坠。”④而课文中直接把缒的意义解释为“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是不准确的,我们认为,应先注出其词义,再说明其实质内容。所以课文中应解释为“[缒]:用绳子拴着重东西使下坠,这里指用绳子缚住烛之武从城墙上送下来。”更加妥当。

4、课文注释十[阙(jué)秦]:侵损秦国的土地。

这里的意义注释没有问题,但是阙的读音注释有误。在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和王力的《古代汉语》均没有注音。

笔者认为这里的阙的读音应该是quē。《说文解字》“阙,门观也。从门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注音为“去月切”,可知此释义中,“阙”的读音为què。《集韵》屑韵下,“阙”亦注音为“苦穴切”,今音读为quē。《说文解字》:“缺,器破也。从缶声。”《宋本广韵》入声卷第五,屑韵缺小韵字下注为:“缺,少也。说文曰器破也,倾雪切。”《宋本玉篇》缶部第二百四十三:“缺,祛决切。亏也,破也,亦作垂。”缺的本义为器破,破了,自然也就是器皿少了一块儿,于是“缺”引申出“缺少”的意思。”倾雪切”、“祛决切”,今音均读为quē。由上可知,缺在当缺少、亏损之意时,读为quē。阙的本义为门观,即“宫门左右楼观,中间阙然为道”。《宋本广韵》入声卷第五,月韵下阙小韵有:“阙,门观也。《雅》曰‘象魏阙也’。《名》曰‘阙在门旁,中央阙然为道也’。又失也,过不供也。又姓,出下邳汉有州刺史阙?去月切”。据上述材料可以知道,阙的本义为“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因为阙在门两旁,中间自然就形成一个空道,空也就意味着缺乏、缺少,所以阙就由本义引申出缺乏、缺少之意。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在表示“缺少、缺乏”之意时,“阙”与“缺”是一样的。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缺”字下注:“又通用作阙”,可知“阙”与“缺”存在通假关系,即“阙”通“缺”。《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在“阙”字下也注明“同缺”,读音为quē。《水经注・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因为“阙”通“缺”,通假必须读如本字,所以“阙”读为quē,意为缺少,缺乏。《宋本玉篇》门部第一百四十一:“阙,祛月切。象魏阙也。又失也,少也。又仇月切。左氏传曰:‘若阙地及泉’”。仇月切,今读为jué。《经典释文》:“阙,其月反”。其月反,今读为jué。《集韵》:“掘,穿也。或作阙”。由上可知,阙与掘通,所以“阙”可意为挖掘,读为jué。据《汉字古音手册》、《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的注音,“去月切”今音有两个:“阙”当宫阙义讲时,读为què,解作阙失义时,读为quē。综上所述,阙有三个读音:què、quē、jué。读作què 时,是“阙”的本义,意为门观,宫阙;读作quē 时,通“缺”,意为缺乏,缺少;读作jué 时,通“掘”,意为挖掘。现在再看《烛之武退秦师》中这一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在这里,阙解释为减少与缺乏,缺少义相合。所以这里阙应该读作,quē,而不是jué。⑤

二、 该注释的没有注:

1、 课文93页的注释六:[晋军涵陵]:军,驻军。

这里的“军”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在后文的注释中,凡是词类活用的词都一一加以注明,这里的“军”字也应该注明是用如动词。这样前后文的注释体例才能一致。

2、 课文93页的注释十五:[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这一句是古汉语中需要辨识学习的判断句,这里的“是”是指示代词,作句子的主语,指上文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课本中简单的解释为“这”显然是不够的,应该把“是”的用法,词类都加以注释。

3、 课文94页的注释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课本中这个注释并没有注释词义,而是直接串讲了整个句子的大意。但笔者认为这个句子里的“舍”字还是有必要注释一下的。因为这里的舍不仅是古今字而且其意义也不是“直接舍弃”而是“不取,不灭掉”。所以这里的舍应采用王力《古代汉语》中的注释:“弃,不取,不灭掉,后来写作。”

4、 课文94页的注释四:[共其乏困]

课本中的这个注释也解释了“共”,串讲了句义,并没有注释“乏困”。笔者认为这里的“乏困”和现在的意义是有区别的,在王力的《古代汉语》中就有明确的注释“乏困,本来行而无资叫乏,居而无食叫困,这里指使者往来时馆舍资粮不足。”

5、 课文94页的注释十八:[微夫人之力不至于此]

这句话中的“微”课本中并没有注释,但笔者认为,这个微是一个很典型的否定副词,而否定副词的学习也是高中阶段古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这个的“微”字是应该给与解释的。王力《古代汉语》中“微,带有假设语气的否定副词,略同于“非”,等于说假如不是。”

6、 课文94页的注释二十三:[亦去之]

在课本的注释中直接是解释了整句的意思是离开郑国。并没有单个的解释去的意义。而这里的去和现代的意义很不相同,所以很有解释的必要,这里的“去”意味着离开,而不是到哪里去,是和现在意义完全相反的。所以应该加以注释,防止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发生混淆。

三、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不分

在苏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很明显的一个不足就是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不分,都只是用一个“同”字来笼统概括。这样的注释是很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古代汉语学习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把这些三者混淆的所谓的“同”的关系一一辨清。

1、课文94页注释四:共,同“供”

在王力的《古代汉语》中注释中明确点明了这里的“共”和“供是古今字的关系。“共,供应,后来写作供” 笔者也认为这里的“共”和“供”是古今字的关系。“共”的本义为两手同举一重物,“供给”义是在“共”这一意义上的引申。所以“供”是“共”的后起之字,它们之间是古今字的关系。课文的注释应该改为“共,供给,后来写作供。”

2、课文94页注释十三:说,同“悦”

在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中“说”和“悦”是古今字的关系。在其他的说表示喜悦义的例子中,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和“悦”也注释为古今字的关系。所以笔者认为文章中的“说”和“悦”字的确是古今字的关系。课文的注解应该改为“说:喜悦,后来写作悦。”

3、课文94页注释二十:知,同“智”

在王力的《古代汉语》中认为“知”和“智”是古今字的关系。在王力的《王力古汉语字典》中“知”在解释为智慧这个意义时候也是和智成为一对古今字。⑥在“知”解释为智慧的例子《论语・里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中《论语》的注释 “知”和“智”也是古今字的关系。所以这篇课文中的“知”和“智”是古今字的关系。文章的注解应该改为“知,智慧,后来写作智。”

通过以上对《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苏教版入选的课文注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文的注释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而课文注释的正确与否对于我们的高中的语文文言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些注释存在的不足,并能进一步去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周大璞.训话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2009

[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4]宗福邦,陈世,萧海波.故训汇纂[M].商务印书馆.2003

四字词语解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异议;古今字;通假字

古今字、通假字的讲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认识和解释一些字例时,容易混淆。当然,中学语文课本里也存在着一些古今字、通假字解释有误或不适宜的现象。下面就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出现的一些字例进行分析,看这些字例在课本中分析解释是否合理可取。

一、误把通假字、同义字作为古今字解

下面试举例子来进行说明。

首先,来看一例:《愚公移山》(九年级・下 第23课)课文中的 “甚矣,汝之不惠。”中“惠”字被解释为“惠”同“慧”,古今字,当“聪明”讲 。即“惠”字是古字,而本字当为今天的聪慧之“慧”。先看“惠”,《说文解字・部》中:“惠,仁也。从心从。”从最早的金文看这个“惠”字的上面部分像一个纺锤。下面是一个心的象形,因此可以看出这是在专心纺线,本义即是“专心纺线”。

又看“慧”字,《说文解字・心部》中:“慧,儇也,从心,彗声。” “儇”就是“聪慧”的意思,同义相授。从《说文解字》提供的古文字来看,“慧”字从心,从手像是在用一只敏捷的巧手纺线,并且在用心的纺,故有聪慧之义。这两个字看似都有纺线的意思,但是它们表现的却不同。“慧”表现一个人心灵手巧,引申之为聪慧;而“惠”则是表现对事的态度,用心专一,既有仁惠,又有今天的贤惠之义。所以两字的意义不同。

“惠”字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的出现的例子《左传・成公二年》中:“周子有兄而无惠,不能辨菽麦。” 释为“聪明,有才智”。《列子・汤问》 “甚也,女之不惠。”中释为:通“慧”,聪明。《辞海》中有解释①:惠,仁慈;《诗经・小雅・节南山》:“昊无不惠,降此大戾。”惠,也有给人以好处,如小恩小惠。解释④《后汉书・孔融传》:“将不早惠乎?”通“慧”,聪明。查得两字意义上没有联系,只是“惠”通“慧”;它们不能当古今字来讲,而当是通假字,“慧”是“惠”的假借义。“惠”是“慧”的假借字。

二、误把古今字、同义字作通假字解

下面也举例子来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看一个例子:在课文《三峡》(八年级・上 第26课)中,有这样一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课文中解释“阙”(quē)通“缺”,中断。同样在课文《出师表》(九年级・第24课)中有“必能裨补阙漏。”被解释为“阙”(quē)通“缺”,过失,缺点。

查据这两个字的解释,《汉字源流字典》引《说文》释:“缺,器破也。从缶,头省声。”本义为‘残破’。从“残破”的意义引申为“缺点,不足”。当然,这是无可争议的。

又见《古汉语常用字典》第一义项释“阙”为:皇宫和前面两边的楼台中间有道路。《史记・扁鹊传》:“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第三项解释为:豁口,空隙。《水经注》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两项都释为本义。第四项解释为(quē)缺,缺点,过错。《与山源绝交书》中:“有弛慢之阙。”此项当为引申义来解释。

第五项用作使役动词,读曰:jué(掘),挖掘。《左传・隐公三十年》中:“若阙地及泉。”这和解释,则在改变读音的条件下,改变词的词义、词性。

而《辞海》第二义项解释①“阙”通“缺”缺点,错误。《左传・成公二年》:“其晋实有阙。”②空缺,亏损,《左传・昭公二十年》:“过器氏,使华寅肉袒执盖。”杜预注:“阙,空也。”《礼记・礼远》:“三五而阙。”孔颖达注疏:“谓月光亏损。”以上解释都是在“残缺”的意思上引申的。

阙(quē)通“缺”,不当。“缺”是器破,有缺口;既而可以比喻为“缺点、缺失、缺口、不足”;阙是“两相对之建筑的空缺”,一样可以表示“缺点、缺失、缺口、不足”等。甚至引申用作使动动词:“若阙地及泉。”,使地“阙”,使地“空缺”。

所以两字的词义在“缺点”,“缺失”,“缺口”上是相同的。因此不能解释为:“缺”通“阙”这种说法。

三、误把字形和意义有关的字当古今字解

选自于《世说新语》中的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上 第25课) 有“客问元方:尊君在不?”这个“不”字在课文中同样被解析为“不”同“否”。 是否、不是、不能,否定副词,用在句末,兼表疑问语气。

《说文解字》解“不”:“不,飞鸟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这个意思很明晰了。“否”《说文》解为: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本义为否定。

又《汉字源流字典》说“《说文》析形不确”。“不”的甲骨文中的字形好像一朵倒置的花萼,由花为开而引申为表示否定的“不”。同时古“不”又读fǒu(否),借作“否 ”又为“借”义所用。

《辞海》解释“不”(读fǒu)同“否”《汉书・于定国传》:“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已然不?”陶潜《游斜山》:“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解释“否”第一项:不,否定。《左传・襄公三十年》:“吾得见与否在此岁。”

从以上资料可看出,“不”与“否”同义,但用法有别。

第一、“不”与“否”在语法上用法不同,不表示一般的否定意义,同时“不”字的后面可以跟及物和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例如,《论语・宪问》:“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战国策・赵策四》:“老妇不闻也。” 还有“不”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形容词或动词。如《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有谁敢怨。”

第二、“否”字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字相对,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如:《战国策・齐策四》:“‘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否”字还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中或句尾,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左传・宣公二年》:“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因此,“不”与“否”不能解释为古今字。

通过对古今字、通假字的本义及其引申义的追溯,来解释和辨明古今字与通假字的相关问题,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也对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教法参考。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3]《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四字词语解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王力古汉语字典》 联绵字 猜测义 合成词 基础义

王力先生长期坚持“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倡导现代联绵字观念,并希望通过编字典将现代联绵字观念推广开来。《王力古汉语字典》(以下简称《字典》)中收了1526例“联绵字”,《王力古汉语字典・序》(以下简称《字典序》)介绍了作者对“联绵字”的认识,并介绍了《字典》注明“联绵字”的目的。

第五是注明联绵字。这对读者了解词义很有帮助。联绵字实际上是一个双音词,其组成部分不能拆开来讲。例如“辟易”一词,它是叠韵联绵字(古音锡部),表示惊退的样子,其词义与“开辟”的“辟”、“更易”的“易”无关。《史记・项羽本纪》:“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正义》云:“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又如“壹①”一词,它是双声联绵字(同属影母),表示郁闷的样子,其词义与“专壹”的“壹”无关。所以字又作“抑”,甚至倒过来作“抑”“邑”“悒”“伊”“纡”。新《辞源》于“壹”条注云:“壹,闭塞;,积滞。”这种解释是错误的。由此,必须将有些双音字看作是联绵字才便于理解。例如“妥帖”是双声联绵字(同属透母),其词义与“碑帖”的“帖”无关,所以又写作“妥贴”。又如“趋”是双声联绵字(同属清母),是巧佞的意思,其词义与“细”的“”,“步趋”的“趋”都没有关系。由此看来,注明联绵字,是有助于正确理解词义的。

上引《字典序》反映了王力先生晚年的联绵字观念,即继续用“联绵字”指双音单纯词。但是,上引文中所举的四个“联绵字”例词却都是合成词。其中“辟易”,已经考见是个联合式合成词,并证明其释义不确(沈怀兴,2009a)。下面考察《字典序》中其余三个“联绵字”例词。

壹郁,是动宾式合成词。《字典序》解释说:“又如‘壹’一词,它是双声联绵字(同属影母),表示郁闷的样子,其词义与专壹的‘壹’无关。所以字又作‘抑’,甚至倒过来作‘抑’‘邑’‘悒’‘伊’‘纡’。新《辞源》于‘壹’条注云:‘壹,闭塞;,积滞。’这种解释是错误的。”这样解释有失允当,特别其“……所以……”前后的话没有因果联系却用了“所以”。第一,《字典序》列举了“壹”的七种书写形式,但是,它们并非同时产生的;如果不计时空差别,任何一个复音词乃至词组都会有多种书写形式。翻开方以智的《通雅》看看,其所释词语“专一”“一篑”等词或词组全部有多种书写形式,同类著作如朱起凤《辞通》中“一斗”“一升”等也有多种书写形式,然则多种书写形式与“联绵字”是否单纯词没有关系②。第二,具体到“壹”的多种书写形式,朱起凤(1982:2362)有个简洁的按语:“五方言语,清浊不同,故字亦随之而变。如‘抑’字作‘湮’,‘伊’字作‘纡’,并其例也。”这样说是对的。第三,说“抑”倒过来作“抑”,也不能证明它是双音单纯词。因为汉语里同素异序词有很多,人们不能把了解其语素构成情况者谓之合成词,反之则谓之单纯词。第四,说《辞源》分释“壹”是错误的,实际上《辞源》是先释“壹”为“忧闷”,然后又分释“壹”“”,而且其分释“壹”“”有本,只是未稍加变通而已。第五,说“(壹)其词义与专壹的‘壹’无关”,亦似是而非。因为大量考察古今注释,我们很难发现这个“壹”的“壹”曾被写作“专一”:本来就没有人把“壹”的“壹”讲成“专一”,再说“其词义与专壹的‘壹’无关”,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其实,“壹”是个合成词。壹,聚也。《礼记・玉藻》:“壹食之人。”郑玄注:“壹,犹聚也。”《玉篇・壹部》:“壹,聚也。”,忧愁。《楚辞・九叹・忧苦》:“志纡其难释。”王逸注:“,愁也。”《正字通・鬯部》:“,愁思也。”然则“壹”即聚忧思或忧思积聚的意思,浑言之即忧愁、忧思的意思。《文选・贾谊〈吊屈原文〉》:“国其莫我知兮,独壹其谁语?”吕延济注:“‘国’谓君也。言君既不知我心,独聚忧思,谁与语事者也?壹,谓聚忧也。”又,萧统《文选序》:“耿介之意既伤,壹之怀靡诉。”吕向注:“壹,忧思也。”此二例,吕延济注“壹”字字落实,吕向注“壹”乃浑言之。然则“壹”是个动宾式合成词,不是“联绵字―双音单纯词”。所以,《字典序》对“壹”的解释欠允当,原因在于偏执于现代联绵字观念。至于“壹”双声叠韵的特点,也跟“壹”是否是单纯词无关③。

妥帖,是联合式合成词。《字典序》释“妥帖”曰:“‘妥帖’是双声联绵字(同属透母),其词义与碑帖的‘帖’无关,所以又写作‘妥贴’。”这里也是没有因果联系而用了因果连词“所以”。字典正文第188页“妥”字条下释曰:“〔妥帖〕〔妥贴〕双声联绵字。①稳当,合适。《文选・晋陆机〈文赋〉》:‘或妥帖而易施,或而不安。’《资治通鉴・唐贞元二年》:‘泌曰:“易帅之际,军中烦言,乃其常理,泌到,自妥贴矣。”②安定。唐杜甫《故司徒李公光弼》诗:‘拥兵镇河汴,千里初妥帖。’‘妥帖’亦省称‘妥’。”《字典序》及字典正文对“妥帖”的解释多有不妥。第一,如果不是为了贯彻现代联绵字观念,为什么要注明“‘妥帖’是双声联绵字(同属透母)”?这样注明有什么意义?第二,说“其词义与碑帖的‘帖’无关,所以又写作‘妥贴’”,有什么根据?朱起凤(1982:2779)立“妥”为正条,又收了三个副条:“妥帖”“妥贴”“要括”,并加按语说:“‘’字本从心旁,后人有误从巾者,此是‘券帖’之‘帖’,非‘妥’之‘’也。‘贴’字,《说文》云:‘以物为质也。’义与‘券帖’同。王逸《楚辞序》作‘要括’,并形相涉而讹。”据此,“妥帖”的“帖”,其本字是“”,作“帖”是形近而讹。今不辨讹正,且误用讹字说事,但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第三,《字典》中所举“妥帖”最早用例见于晋代陆机《文赋》,而“妥”字独立使用却早得多,且“妥”产生之前,“妥”字一直独立使用,很难说是“妥帖”的省称。如《诗・小雅・楚茨》:“以妥以侑,以介景福。”毛传:“妥,安坐也。”《仪礼・士相见礼》:“妥而后传言。”郑玄注:“妥,安坐也。”《汉书・燕剌王刘旦传》:“薰鬻徙域,北州以妥。”颜师古注引臣瓒曰:“妥,安也。”上述各例中的“妥”或讲“安坐”,或讲“安”,不仅其单用例均早于“妥帖”,而且均与“妥帖”义通,肯定不能说“‘妥帖’亦省称‘妥’”。另外,“妥”作为自由语素还常参与构词,特别“妥尸”“妥妥”“妥绥”等词用例都早于《字典》所举“妥帖”用例,这也是持“‘妥帖’亦省称‘妥’”之说者无法解释的。

“妥帖”之“帖”的本字“”,在《广雅・释诂四》中与“安”同条,同释为“静也”,其本义为“安静;安定”。《广韵》帖韵:“,安也;服也;静也。”这表明“”很早以前就是个多义词了。这样说来,义为“安静;安定”的“”也和“妥/妥帖”义通。

综上所述,“妥”“/帖”二字均与“妥/妥帖”义通,“妥/妥帖”的“妥当,合适;安定”义是同义单音词“妥”“/帖”组合的自然反映,“妥/妥帖”是同义单音词“妥”“/帖”连用构成的合成词,不是“联绵字―双音单纯词”。

趋,是偏正式合成词。《字典序》:“又如‘趋’是双声联绵字(同属清母),是巧佞的意思,其词义与细的‘’、步趋的‘趋’都没有关系。”字典正文第211页释曰:“〔趋〕双声联绵字。巧佞。见《集韵》。《史记・日者列传》:‘卑疵而前,趋而言。’”其实,只要稍加考察,就会发现《字典序》及其正文对“趋”的解释说不通。第一,《字典》释“趋”而依《集韵》,然而《集韵》是释“”为“巧佞”,而不是释“趋”为“巧佞”。第二,《集韵》释“”为“巧佞”,而举《史记》“趋而言”的“”为例,是不对的(详后)。并且,逐一考察《四库全书》中“”字的所有用例,并没有发现唐代以前的文献中有“”字可作“巧佞”讲的用例,甚至汉语史上根本没有“”作“巧佞”讲的用例④。这样说来,解释“趋”一词,《集韵》只错了一层,《字典序》却错了两层。

“”字本义为“细”,古与“”字通用。《说文・女部》:“,兑细也。”段注:“兑,各本作‘锐’……《汉书》曰:‘古之治天下,至至悉也。’‘’与‘’音义皆同,古通用。”趋,《说文・走部》:“趋,走也。”就是快走。然则“趋”就是“小步快走(以表谦恭)”义。这样说来,“趋”是偏正式合成词。

不过,“小步快走(以表谦恭)”只是“趋”的基础义。在具体语境中,由于换喻的应用,又在其基础义的基础上产生了换喻义。前人的解释中有的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如唐司马贞《索隐》释为“犹足恭也”,旧《辞海》释为“谦恭过甚之貌”,新《辞海》释为“过分谦恭”,《大辞典》(台北:三民书局,1985)释为“过分谦恭的样子”。浑言之,这四家的解释均较贴近“趋而言”之“趋”的实际含义。它们都较好地体现了“趋”的“小步快走(以表谦恭)”这一基础义因换喻而产生的形容词含义,基本符合“卑疵而前,趋而言”的语境。不过,也有的语文辞书没有接受司马贞的说解,致使其解释还处在猜谜状态。如“趋”,新《辞源》释为“巧佞”,《汉语大词典》释为“巧佞谄媚”,《字典》序文及正文沿袭新《辞源》释为“巧佞”。这三家对“趋”的解释与其基础义相差太远,明显多了一层主观臆测的色彩,因而不够贴切。由此说来,远离词的基础义的解释,只是给出了猜测义,往往似是而非,不合作者意旨。这一点,结合“趋”所处的上下文,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史记・日者列传》中说,中大夫宋忠和博士贾谊二人同车来到卜肆,亲聆日者司马季主“语数千言,莫不顺理”,不觉肃然起敬,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宋、贾二人这话是说,司马季主作为举世无匹的贤者当居尊官而享厚禄。于是司马季主先申贤者之义,而后曰:“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卑疵而前,趋而言。”其中“趋”,司马贞《索隐》曰:“音。(趋)犹足恭也。”“足恭”指过分谦恭,由“趋”的基础义“小步快走(以表谦恭)”换喻而来。司马季主这话是说:现在您所说的贤者,都很可羞啊。(他们)卑躬屈节地向前迎合(主子),过分谦恭地(向主子)进言。如果按照新《辞源》和《字典》序文及正文的观点,把“趋”解释为“巧佞”,显然语义过重,与语境不合。中大夫宋忠和博士贾谊二人以司马季主为举世无匹的贤者,但不解其为何“居之卑”“行之污”(即地位低,职业不体面);此情此景,司马季主不管怎样清高孤傲,会面对身居高位者直斥身居高位的“贤者”巧佞吗?果真直斥“贤者”巧佞,便直接违背了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其品位低下,常人不齿,也就不是令人敬仰的司马季主了。所以这里的“趋”只能是由其基础义“小步快走(以表谦恭)”换喻而来的“过分谦恭”义。《字典》序文及正文则错释为“联绵字”。不错,错释有本。但是,所本只错了一层,订正起来也容易。而今又被披上了现代联绵字理论的“法衣”,原有的错误被掩盖,一般人要想识别、订正也不容易了。《字典序》作者的初衷是注明“联绵字”,帮助读者正确了解词义,最终却事与愿违。

上述考察结果表明,《字典序》所举“联绵字”例词全部是合成词,一个单纯词也没有。它们被硬判为“联绵字”之后,释义偏离了其基础义,以至于解释、议论多欠允当。

至此,读者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字典序》开头处所云:“注明联绵字。这对读者了解词义很有帮助。”结尾时又说:“由此看来,联绵字的注明,是有助于词义的正确了解的。”而上面的考察结果表明,事实恰恰相反:由于拘泥于现代联绵字观念,解释“联绵字”只是主观认定,最终却事与愿违。由此说来,如果不从现代联绵字观念中解放出来,不抓住“联绵字”的基础义,那么字典词典就无法准确解释“联绵字”,也就更不用说帮助读者正确了解词义了⑤。

至于《字典序》所谓“联绵字实际上是一个双音词,其组成部分不能拆开来讲”等等,乃是信守现代联绵字观念者的误会。他们不知道“其组成部分不能拆开来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部分不成词语素组合成词的情况,隐喻造词的情况,换喻造词的情况,用了词的隐喻义的情况,用了词的换喻义的情况,词义发生了其他变化的情况,用了通假字的情况,等等。以往人们没有注意到这些情况,误以为“汉语的双音词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王力,1958:45),于是发现构词成分不能直接体现或准确体现复音词的词义,“其组成部分不能拆开来讲”,就说它是“联绵字―双音单纯词”。也有的虽然知道它是合成词,但由于受联绵字语素融合说或联绵字不可分训说影响(沈怀兴,2013:180~197),也硬判为“联绵字―双音单纯词”了。一般著作中这么做,贴贴标签,影响不大,也可以不予计较。但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在教材或字典词典中的话,就不容忽视了。

注释:

①“”字简化为“郁”之后讨论起来不便,暂且用繁体字。

②详见沈怀兴2009b;2015a.

③吕叔湘(1942)提出“联绵字―双音单纯词”说,仿照王国维

《联绵字谱》分联绵字为双声的、叠韵的、非双声叠韵的三类,但忽视了王国维的“联绵字”不指双音单纯词(详见李运富,1991;沈怀兴,2012)。实际上,如果没有现代联绵字观念之成见,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包括词组在内的任何一个双音节语言单位都可以归入这三类中的某一类。这方面的问题,沈怀兴的两部书《联绵字理论问题研究》(2013)、《现代联绵字理论负面影响研究》(2015b)中都有考察讨论,可参看。

④《新唐书・魏徵传》:“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

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人遂指为阿党。”例中“”字,《汉语大字典》释为“巧佞”,是错误的。此“人”实指小人,其“”即“小”义,由本义“细”而来,十分自然。

⑤ 沈怀兴(2015b)对此类现象的考察讨论较多,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李运富.是误解不是“挪用”――兼谈古今联绵字观念上的差异

[J].中国语文,1991,(5).

[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沈怀兴.现代联绵字观念的来历[J].中国语研究(日本),

2007,(49).

[4]沈怀兴.王力先生联绵字观念的变化及其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版),2009,(4).

[5]沈怀兴.从王筠“长言”说看现代联绵字理论[J].汉语史学报,

2009,(8).

[6]沈怀兴.古今联绵字观念截然不同的原因[J].汉字文化,2012,

(5).

[7]沈怀兴.联绵字理论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8]沈怀兴.方以智“语”问题辨察[J].语言研究,2015,(5).

[9]沈怀兴.现代联绵字理论负面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15.

[10]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四字词语解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回鹘文;文献;注释

中图分类号:H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174-03

回鹘文作为古代新疆和中亚地区广泛通行的文字之一,在其主要流行的9~15世纪之间不仅对回鹘人而且也对其周边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目前存留的用回鹘文书写的回鹘文献的数量可观,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包括了对政治历史、宗教经典、文学、社会文书、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的记载。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批回鹘文献被发现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先后已有包括我国学者在内的世界多国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这些珍贵文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随着研究和考古发掘工作的继续进行,有更多的学者不断地加入到整理研究回鹘文献的队伍中来。

随着多年整理研究工作的进行,国内和国外学者对回鹘文献的整理研究都已形成了各自比较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本文拟以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回鹘文献的一些特点,讨论一下回鹘文献的注释。

一、注释的定义

注释是文献整理研究的重要环节。“注”字本义为灌注,后引申为疏通;“释”字本义为解,后引申为解释分析。“注释”二字合在一起,既指疏通、解释古籍文献的活动,也指疏通、解释古籍文献的文字。一般来讲,注释就是用文字对字句进行解释。注释在我国文献整理研究中有悠久的历史,因为自从文字创制以来,语言中就存在着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此外,语言文字的使用也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由古代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今天与之迥然不同的状态。这样,人们在阅读古籍文献时,就需要通过注释来加以沟通。而注释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沟通古今。在古籍文献整理研究过程中,不论是汉文文献,还是民族文字文献,都离不开注释这项基础工作。

二、注释与解释

在讨论注释时,要注意“注释”与“解释”的区别。首先,从名称上来看,国外学者将“注释”称为Explanation Commentary(解释性的评注),“解释”则称为Introductory Explanation(介绍性的说明),可见其对二者的理解和定义有所不同。其次,从特点上来看,“注释”具有局部性、选择性、简洁性的特点,而“解释”则具有全面性、随意性、系统性的特点。“注释”通常是极为严谨的,不能跳过某些方面来注释,也不可随意注释;“解释”则可以避开一些问题不谈,而且可以有侧重点,能就语言学、历史学、宗教学等某一方面来谈。

三、注释的内容

(一)文字和书写特点的注释

回鹘文献的文字和书写上的一些特点是需要注释的,比如某一文献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digü

(2)s?mrip

(3) z?l

(词前数字表示原文行数)

第(1)行中的?digü就需加注说明:一般情况下该词都写为?dgü,此处在d后增写了元音i。

注释文字和书写特点时,注释者要对整个一类文献的文字特点和文字情况十分了解,明白什么该注,什么不该注。又如上例中的 z?l一词,在原文中可能写为 ,因q字母前(即左边)只有一点的写法很少见,因此有必要注释出来,但如果是q前(即左边)写有两点或没有点,就没有必要注释出来,因为这是常见的写法。

(二)不明词语的注释

文献中有些出处不明、意义不明的词语需要注释出来。内容包括前人对该词的考证(如之前作过考证),存疑,也可补充注者自己对该词的考证。关于不明词语的注释,可通过以下一些例子来说明:

如著名突厥学家Talat Tekin在对某一古代突厥文献中出现的词“y(a)l(?)g”进行了这样的注释:“y(a)l(?)g‘cheerful, jolly’。此词Thomsen解读为(a)yl(?)g,短语(e)ki (a)yl(?)g ki?i ogl?n则译为‘a two month old child of man’(1912: 196)。Orkun(ETYII: 73)和Clauson(ED: 272)接受了这一读法和译法。Erdal(1977: 89)则很肯定地反对这种读法并建议读为y(?)l(?)g,该词引自TTI:14中的如下一段话:tütü? k?ri? kodg?l, y?l?g yum?ak bolg?l ‘Kavgayla ?at??may? b?rak, ?l?k ve yumu?ak ol’。但是(这一文献中该词)第一音节中的元音?并未写出。因此我认为该词应读为y(a)l(?)g‘cheerful, jolly’。此词虽然未见于书面记载且未加证实,但是却以sal?:‘cheerful, jolly’的形式保留在雅库特语中,如külü:sal?:‘laughter and joke’,külü:sal?:kisi‘a cheerful and witty person’(Pek.1288)。”

以上这个注释的例子显示出注释者是通过现代语言去解释古代语言的词的。注释者根据突厥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相关知识认为,其他突厥语中词首的y-,在雅库特语中一般变为s-或脱落,如维吾尔语词süt“奶”,在雅库特语中则为üt;而其他突厥语中词尾的-G(含变体形式),在雅库特语中会脱落。所以古代突厥语的yal??奕/yal?g一词保留在雅库特语中就变成了sal?:。注释者以此为依据对该文献中出现的y(a)l(?)g这一不明词语做出了注释。

又如,耿世民先生在《回鹘文哈密本第十一品“菩萨降生”研究》一文中对该文献第十一品四叶4a面第19行amali一词的注释为:“词义不明。Zieme教授认为来自梵文amala‘水晶’。”

(三)借词的注释

对借词的注释是回鹘文献中最常见的注释内容之一。回鹘文当时通行地域的广阔、使用人群族属的复杂以及宗教传播的影响等各种因素决定了回鹘文献(尤其是回鹘宗教类文献)中借词频出的现象。对于借词的注释,要求注释者应该具备识别某一借词借自何种语言的能力,这也就要求注释者对与回鹘语相关的一些古代西域语言、梵语以及古代汉语等有一定了解和掌握。要确定某一词语是来自某种语言的借词就需要一一排除它是借自其他语言的可能性。如果清楚知道该借词与借出语词之间的中介语词,也要将其注释出来,从而使读者可以对该借词的来源有更明确的认识。如果是首次出现而一般文献学家又不能弄清其来源的借词,该词如有中介语词形式,注释时可只把该借词的中介语词形式写出来。借词的注释如:pusar

此外,在注释借词时一般除注明词的来源、词义的解释以外,也可注明引用文献的情况等内容,可注如:“Kubere t(?)ngri:Kubere

(四)语法成分的注释

对语法成分的注释也是回鹘文献中最常见的、基本的注释内容之一。具有比较特殊的语法意义的重要语法成分需要注释,如:nizvani-l??奕 ?güz“烦恼的河”,在这个词组中构词附加成分-l??奕在此处相当于领属附加成分-n?ng,其语法意义不是常见的由名词构成形容词或由形容词构成名词的构词附加成分,而是具有类似于领属附加成分-n?ng的新的、特殊的语法意义,因此需要注释出来。某些比较容易产生歧义,不易理解的语法成分也需要注释,如张铁山教授在《莫高窟北区B125窟出土回鹘文残卷研究》一文中对回鹘文原文第36行中出现的y?ti qangl??奕 qangl??奕的注释是:“为汉文‘七乘车’的回鹘文译文,其中前一个qangl??奕为形容词,后一个qangl??奕是名词qangl?‘车’+??奕(宾格附加成分)。”

总之,注释语法成分要求注者对文献语言的语法系统十分熟悉,这样才能从常见的语法现象中判断出什么是新的语法现象,也才能对较为复杂的语法成分作出准确合理的解释。

(五)地名、人名背后的历史的注释

文献中出现的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地理人文情况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这些专有名词背后的历史进行注释也能更好地助益于读者对文献的理解。因此,地名、人名及其背后的历史也是重要的文献注释内容之一。注释此项内容要求注者对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十分敏感,这样才能准确地选定注释对象。此类注释内容如张铁山教授在《莫高窟北区出土三件珍贵的回鹘文佛经残片研究》一文中,对出土于莫高窟北区的第140窟、编号为B140:5的《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残片中回鹘文原文第三行中的ü lük üng bal??奕l??奕的注释:“意为‘三柳城人’。lük üng借自汉语‘柳城’,该地位于吐鲁番地区,明朝时称‘鲁陈’。1907年斯坦因发现于敦煌现藏伦敦大英图书馆编号为Or.8212(109)的册子本回鹘文密宗文献《吉祥轮律仪》(63叶126面)的46b中亦出现有该地名:‘ i ing onun i-bars y?l alt?n ay t?rt yang?-qa ü lük üng baliql??奕 qulut mn yang? bo??奕ut ? sar??奕 tutung asuday o?奕ul-n?ng ling i-si üz? bitidim sadu ?dgü ::’(至正十年虎年六月初四我三柳城人后学的萨里都统奉阿速歹王子之令写了。善哉!善哉!)”

四、注释的程序

(一)断句

在选定文献之后,首先要通读全文,对原文进行断句和标点。断句和标点的过程就是深入理解文献原文的过程。只有对原文理解得足够准确,才能正确断句和标点;而能否正确断句和标点,则是检验对原文理解得准确与否的标志。也只有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对文献进行注释和翻译。

回鹘文献中有一些符号是可以作为断句的依据的,如常用一点或两点作为标点符号,用四点表示段落。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不怎么使用标点符号的,这就需要注释者首先正确理解原文,再对原文进行断句和标点,并将断句和标点符号放入括号以示区别。

(二)注释

注释文献是整理研究文献的中心环节。在理解原文,对原文进行断句和标点的时候,要注意选定注释的对象,用符号标出需要设条目作注的内容。

(三)今译

古籍文献今译的目的是为不能阅读原文的读者提供一个阅读译本,可以起到向大众普及古籍文献的作用。古籍文献今译要遵循翻译的原则,力求做到“信、达、雅”。

五、注释的原则

(一)常识性词语的注释问题

在注释过程中,学术界普遍了解的常识除有特殊需要外一般不作注,只需注释应该注释的内容。

(二)前人成果的评价原则

在注释文献时,如果需要作注的对象已有前人作过注,则后注者再作注时需要提到前人的成果,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平行文献在注释当中的利用

平行文献指除了研究对象以外的内容同类的各个版本的文献。在注释回鹘文献时,如果该文献还有与其内容相同的汉文本、梵文本、藏文本等平行文献,一定要认真比对,总结异同,充分利用。平行文与原文之间的异同也需要注释。作注时注重平行文献的利用,才能避免出现片面的错误,更全面、系统、准确地注释文献。

(四)现代语言材料的使用

现代语言是古代语言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二者的渊源关系是有据可循的,文献中一些无法准确解释的内容,可以从现代语言材料中寻找思路,再依据古今语言的演变规律来对此作出合理解释。绝对不能只局限在古语知识的范围内,从而忽略了有用的现代语言的知识,割断二者的联系。

(五)注释所用参考文献的选择

注释文献时所用的参考文献一定要选用经典而又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切不可“闭门造车”或随意选择,否则注释的内容只会是片面的、经不起推敲的且不具有学术价值的空谈。

(六)与文学体裁有关的注释

文献体裁多种多样,与之相关的内容如文体、文学特点等都需要作注。

(七)注释的长度问题

注释古籍文献的原则之一就是要做到“要约明畅”,这就要求文献作注不宜过长,内容长且重要的注释可以汇总成集或写成学术出来。

综上所述,注释是阐释文献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整理研究文献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文献阅读、文献整理和文献研究的基础工作。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充实专业素养,重视并切实地做好回鹘文献的注释工作。

――――――――――

参考文献:

〔1〕郭英德,于雪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熊笃,许廷桂.中国古典文献学[M].重庆出版社,2000.

〔3〕曹林娣.古籍整理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刘琳,吴洪泽.古籍整理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5〕包和平,李晓菲等.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M].民族出版社,2004.

〔6〕包和平,何丽,王学艳.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管理学概论[M].民族出版社,2006.

〔7〕张铁山.突厥语族文献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8〕耿世民.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9〕耿世民.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期刊更多

乡镇论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汉字文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