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的海洋

爱的海洋

爱的海洋

爱的海洋范文第1篇

一个长着美丽翅膀的安琪儿,她叫做海佩。有一天,海佩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男孩子在地上行走。那个男孩穿着破旧的衣服,脸上藏污纳垢。

海佩生来善良。在这个快乐和平的王国里,不应该有这样可怜的落难者存在。于是,她暗暗变成一个小虫子,跟在男孩的后面。

那个男孩很虚弱,走着走着,突然就晕倒了,从小山坡上滚了下去。海佩看见了,连忙使用魔法将其救了下来,并带到一个倒塌的小破庙里为他疗伤。

还好男孩伤的不重,在海佩的精心治疗下,他很快就能够下地了。

海佩很高兴。但是海佩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于是她在一天深夜就悄悄离开了那个男孩。

男孩很伤心,海佩也很失落。

在这几天里,她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想念着那个男孩,想念他的一切。他的病好了吗?他现在在哪里?他过得好吗?她都迫切想知道答案。

天堂里的生活很美好,但是她却无心享受。她真恨不得立马就跑到男孩的身边。

结果,有一天她趁门神睡着了,又偷偷下凡来。她很想他了!

她找到了那个男孩。男孩看见她很开心。男孩脸上那美丽的笑容,深深吸引了海佩。她爱上了男孩。

海佩偷偷下凡的事情,被上帝知道了。他十分地生气,决定要重罚海佩。于是他派出了军队,要把海佩抓回去。

海佩知道了这件事。她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为了帮助男孩拜托困境,她使尽浑身魔法,要让他当大官。但是大伤元神的海佩已经十分虚弱,无力再战。被众多天使抓回了天堂,被关押了起来。

海佩走了,男孩大病了一场,从此他闭门苦读,不再与人来往。

海佩被天使关押住,无法见到她朝思暮想的男孩。这个美丽的天使,已经深深地堕入了爱情的海洋,她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男孩。无论是什么磨难,都改变不了他的情。

上帝知道了,很是头疼。

终于,上帝决定要放掉海佩。他要让她去寻找她的幸福。他对海佩说:“我亲爱的海佩,我决定放掉你,让你去见你的男孩。但是从现在开始你就不是天使了,你要离开天堂,到人间生活。从此,你的双翅将被折去,魔法也会消失。你还要坚持吗?”“我能。”海佩坚决地回答。上帝无奈地摇摇头,他赐予了海佩一滴眼泪。

随着一阵白雾,她来到了人间。她赤身裸体的在大街上,引来了无数人的嘲笑,更引来了地痞的调戏。她哭了,但是她没有绝望,她要找到他的男孩,展开他们美好的生活。

她在街上走,身上披了件亚麻布。那粗糙的布磨的她生疼。但她没有放弃,她的内心始终坚持着一种信念。

走着走着,突然不小心撞到了两个人。他们是一对情侣。她抬头看了看,发现那就是她所要找的那个男孩。她想跟他说话,但是无法做到,上帝没收了她说话的能力。虽然她不能说话,但是她还是十分兴奋。她紧紧抓着男孩的手,却被他旁边那个女孩推开了。那个女孩骂道:“干嘛啊,你这疯婆子!好狗不挡道,滚开点!”海佩被推到了地上。她是多么渴望,男孩能拉他一把。但是无奈,男孩已经忘记了他曾经所爱的女孩。对他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女人,他没有一点可怜的意思。

海佩好失望,真的好失望。但是她不会放弃,她就一直跟着他们。知道男孩说:“算了,让她到我们家去干活吧。正好家里缺一个佣人。”海佩听到了,高兴地不得了。但是,事情并没有她想象那个美好。

她在男孩家里,受到了非人的虐待。那个恶女人对她恶心至极,动不动就打他骂他。海佩都忍下了。对她而言,只要每天能看见男孩就心满意足。

有一天,她干活的时候烫伤了手臂。男孩他们不要她了,把她扔到了大街上。

爱的海洋范文第2篇

一个长着美丽翅膀的安琪儿,她叫做海佩。有一天,海佩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男孩子在地上行走。那个男孩穿着破旧的衣服,脸上藏污纳垢。

海佩生来善良。在这个快乐和平的王国里,不应该有这样可怜的落难者存在。于是,她暗暗变成一个小虫子,跟在男孩的后面。

那个男孩很虚弱,走着走着,突然就晕倒了,从小山坡上滚了下去。海佩看见了,连忙使用魔法将其救了下来,并带到一个倒塌的小破庙里为他疗伤。

还好男孩伤的不重,在海佩的精心治疗下,他很快就能够下地了。

海佩很高兴。但是海佩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于是她在一天深夜就悄悄离开了那个男孩。

男孩很伤心,海佩也很失落。

在这几天里,她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想念着那个男孩,想念他的一切。他的病好了吗?他现在在哪里?他过得好吗?她都迫切想知道答案。

天堂里的生活很美好,但是她却无心享受。她真恨不得立马就跑到男孩的身边。

结果,有一天她趁门神睡着了,又偷偷下凡来。她很想他了!

她找到了那个男孩。男孩看见她很开心。男孩脸上那美丽的笑容,深深吸引了海佩。她爱上了男孩。

海佩偷偷下凡的事情,被上帝知道了。他十分地生气,决定要重罚海佩。于是他派出了军队,要把海佩抓回去。

海佩知道了这件事。她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为了帮助男孩拜托困境,她使尽浑身魔法,要让他当大官。但是大伤元神的海佩已经十分虚弱,无力再战。被众多天使抓回了天堂,被关押了起来。

海佩走了,男孩大病了一场,从此他闭门苦读,不再与人来往。

海佩被天使关押住,无法见到她朝思暮想的男孩。这个美丽的天使,已经深深地堕入了爱情的海洋,她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男孩。无论是什么磨难,都改变不了他的情。

上帝知道了,很是头疼。

终于,上帝决定要放掉海佩。他要让她去寻找她的幸福。他对海佩说:“我亲爱的海佩,我决定放掉你,让你去见你的男孩。但是从现在开始你就不是天使了,你要离开天堂,到人间生活。从此,你的双翅将被折去,魔法也会消失。你还要坚持吗?”“我能。”海佩坚决地回答。上帝无奈地摇摇头,他赐予了海佩一滴眼泪。

随着一阵白雾,她来到了人间。她赤身的在大街上,引来了无数人的嘲笑,更引来了地痞的调戏。她哭了,但是她没有绝望,她要找到他的男孩,展开他们美好的生活。

她在街上走,身上披了件亚麻布。那粗糙的布磨的她生疼。但她没有放弃,她的内心始终坚持着一种信念。

走着走着,突然不小心撞到了两个人。他们是一对情侣。她抬头看了看,发现那就是她所要找的那个男孩。她想跟他说话,但是无法做到,上帝没收了她说话的能力。虽然她不能说话,但是她还是十分兴奋。她紧紧抓着男孩的手,却被他旁边那个女孩推开了。那个女孩骂道:“干嘛啊,你这疯婆子!好狗不挡道,滚开点!”海佩被推到了地上。她是多么渴望,男孩能拉他一把。但是无奈,男孩已经忘记了他曾经所爱的女孩。对他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女人,他没有一点可怜的意思。

海佩好失望,真的好失望。但是她不会放弃,她就一直跟着他们。知道男孩说:“算了,让她到我们家去干活吧。正好家里缺一个佣人。”海佩听到了,高兴地不得了。但是,事情并没有她想象那个美好。

她在男孩家里,受到了非人的虐待。那个恶女人对她恶心至极,动不动就打他骂他。海佩都忍下了。对她而言,只要每天能看见男孩就心满意足。

有一天,她干活的时候烫伤了手臂。男孩他们不要她了,把她扔到了大街上。

爱的海洋范文第3篇

他要找的海员朋友住五楼,而她的单身宿舍在六楼。他往五楼爬,她从六楼下。她叫黄韶华,那年她是广州白云区明德中学的语文老师,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

两个年轻人在楼道里一次次擦肩而过,数月后,慢慢相识。“感谢楼梯!”10多年后,黄韶华回忆初恋的感觉,依然是那么甜蜜。而他,李凌,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矿砂船――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货轮公司(简称中海货运)23万吨级VLOC“中海兴旺”轮首任船长,一位中国海员最高荣誉金锚奖获得者。而他们的儿子也有9岁了。

姑娘芳心被络腮胡青年征服了

与她认识后,李凌告诉她,他的家在湖北武穴市,父母是医生。当年,父亲叫他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驾驶专业,是想让他毕业后回到武穴,去港务局做一名跑内河的船员,有门技术,弄碗饭吃,在家乡过安逸小康的生活。可是,1995年7月,刚满20岁的李凌毕业后没有听父亲的,而是进入中国海运并成为一名海员,周游世界。

“他是一个海员!”黄韶华发懵了。在少女时代,她对海员、对船长的全部认识,都停留在一部小说《雾都孤儿》上,准确地说,是一句话上,那是孤儿院院长说的:“小兔崽子,我要把你卖到一条远洋船上,让船长把你吊到桅杆上……”

船员给她的最初印象,是满脸沧桑、粗鲁豪放、酒气熏人――她后来说,她误读了现代海员,他们从文明世界而来,为全球自由贸易而去。时代不同,海员的素质与使命也不同了。

最初见面,李凌言谈文质彬彬,举止温文尔雅。他说他的英语底子不是很好,做海员,货轮就是流动的国土,要去很多的国家,海员得有一口流利的英语。

黄韶华自告奋勇地说:“我可以给你当老师,我在大学的英语成绩好。”

他们一起下载英文电影,看美国大片。李凌总有问题请教她:这个单词怎么读?美式英语怎么发音?

有问题就有机会见“老师”,其实李凌英语也没糟糕到如此程度。接近她,总要有由头。他是一个机灵鬼。

认识半年以后,李凌要上船出海。黄韶华恋恋不舍。

这一出去,心爱的人就杳无音讯了。他是跑远洋的,不知此刻在哪个大洋里,也不知到了哪个岛国。

刘韶华给他写信,要通过船务,然后远涉重洋,两三个月后才能够送达他的手上。“有一种绝望的感觉。”她为此懂得了一句流行在海嫂中的话:有一种等待,叫绵绵无期!

以后,每一次短暂的相聚,就意味着漫长的分离。幸好,在李凌工作的货轮上配备了一种通讯工具“单边带”,跟对讲机一样的东西,可以直接把通话连到刘韶华的手机上。但是,这是一个很不给面子的“单边带”,好像硬是要给李凌的恋爱设置障碍,让他继续耍单边。

黄韶华在手机里听到的声音,似乎隔着千山万水,波涛汹涌,气势澎湃。

此时,李凌正在“桃园号”集装箱船上,船很小,浪很大,航行在上海到日本的航线上,处于太平洋某个海域。

这种古怪的声音,是遭受太平洋电磁波干扰所致。从李凌时断时续的话语里,黄韶华终于听懂了这样一个意思:在家里等着我。

“啪!”讯号断了。黄韶华拿着手机呆在那里,眼泪在打转。从如此脆弱,如此缠绵的感情里,她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一个海员。她被一个在太平洋里颠簸的男人俘虏了,而络腮胡青年是那么遥远,却那么具有征服她的魅力。

婚姻的欢乐由痛苦而获得

他们同年出生。黄韶华仅比李凌小三个月。24岁那年,他们准备去拿结婚证,不料在韶华妈那里卡了壳,宣告婚姻搁浅。

韶华妈对李凌说:“孩子啊,我不是瞧不起你这个人,你一表人才,只是你的职业……让我对女儿的婚姻担心。一旦她与你结婚,她就要忍受孤独、寂寞,而我的女儿被我宠惯了,我怕她承受不了啊。”

来自内陆江西的大娘对海员认识带有局限,并固执地坚守她的偏见。

一连几天,他见不到黄韶华,对热恋女友的思念与日俱增,形容自己“思念到了憔悴”。可是,当他执行新的航班时,当船驶向茫茫大海时,他的心胸变得像大海一样辽阔。他爱韶华,同样也爱海员这一行,两者都不愿意失去。那时做着二副的他,命中注定是为海洋而生的,奔向大海,就超然脱世,没有时间概念,忘了忧愁烦恼,世界变得简单而纯洁,只有日出日落以及无边的大洋。

货轮向遥远的古巴驶去。

远陆与远洋在召唤他。从亚洲到北美洲,远隔重洋,征途漫漫。尽管货轮以接近12节的速度全速前进,但由于大洋里没有任何参照物,货轮走了老半天,仍然像不曾挪窝一样。在壮丽的大海里航行一个月以后,抵达古巴,装了一船糖,货轮开始返航广州。

细心的李凌拿起“单边带”,就要告诉黄韶华返航的消息,哪知“单边带”坏掉了。穿越了加勒比海,行驶到太平洋,李凌只好用船上电台给未婚妻发了一封电报:“香梅可好,5月抵穗”。这是他最为满意的言情“作品”。这里的“香梅”是一种借代,避免了俗套,又表达了对心上人的爱恋。

对于韶华妈,他也懂得尊重,毕竟韶华妈对海员的认识还有一个过程。一次出航巴基斯坦,见了一件狐皮大衣,他要给韶华妈买下。那是一个夏天,巴基斯坦高温干燥的热带气候,使气温升到了40度以上,李凌把狐皮大衣穿在身上,试了一件又一件,穿得满头大汗。回国,当韶华妈收下这份礼物时,他感到尽了一份心。

一次货轮前往埃及,因为对黄韶华的思念,每当船停靠非洲大陆某个港口,李凌都要上岸,给她一个电话。电话费用是很贵的,不是以分钟计费,而是以秒,20美金200秒。“哈哈,我打了许多天价电话。”李凌回到广州,对黄韶华说。

黄韶华总是略带自责地说:“亲爱的,你不要生我妈妈的气,我的爱情注定要奉献给你,只是你要有耐心。”

婚姻的欢乐由痛苦而获得。搁浅的婚姻,对这一对热恋中的年轻人而言,增加的只是浓郁的罗曼蒂克情调和爱情的戏剧性。正因为黄韶华对他爱得深,他没有表现出对未来婚姻的过度焦虑与不安,使得他能够安心地做一个出色的海员,让他把青春献给中国的航海事业。

慢慢地,韶华妈对这位多情而执著的海员产生了好感。

一张压在枕头下的照片

2000年,黄韶华与李凌拿了结婚证。没有来得及庆贺,当天,李凌即飞往上海,上了货轮,在宝钢装了钢材,向土耳其进发。

船靠伊斯坦布尔港。这是李凌第一次踏上土耳其的土地,对一切充满好奇。博斯普鲁斯海峡将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一分为二,成为亚洲和欧洲的天然分界线,也使伊斯坦布尔成为全世界唯一一座横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海边露天市场上空,一只海鸥在飞翔,好像在放飞一种人生的理想;一群孩子在位于欧洲一侧的新清真寺附近玩耍。他抱起一个可爱的男孩,请同事给拍了一张照片留影。这个异国他乡的漂亮男孩,给了李凌足够的想象空间。此刻,作为一个获得法律认可的“丈夫”,他多么想要一个孩子,脸上充满灿烂的笑容,还有一些慈爱。

这次出海,一去就是半年才回广州,他带回了这张照片,给了妻子黄韶华。“不要说,一切都明白。” 黄韶华接过照片,热泪盈眶,“我会给你生一个乖儿子的。”

黄韶华没有自己的房子,却有繁忙的教学工作。但是忙完了一天,回到宿舍,夜晚照旧空寂,李凌出海了,不在身边。每当这个时候,黄韶华都要拿出这张压在枕头下的照片,打开音响,放一首缓慢的抒情曲子,端详李凌抱着土耳其男孩的照片。李凌的那份慈祥和那份可爱,叫她笑了一遍又一遍。她坦然地活在“两人世界”的美好回忆中,仿佛她依然躺在他温情的臂弯里。

她暗自下赌:谁说海员的家庭容易出现婚姻危机,不是男的花心就是女的出轨?为了我们的家,我愿意赌上我的生命,这在我的家庭不会出现!不会的!何况有我所爱的教育事业,何况我是一个知性女子!教学工作填满了每一天,我不会有空虚和无聊的时光。

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出生,后来也买了房子。黄韶华的妈妈早已认同了他们的婚姻,并以他们夫妻不曾料到的十二分的热情,支持这个温馨的家。

分享丈夫的海洋传奇

李凌以最大的热情体验家庭幸福,正如投入令他兴奋的航海事业一样。

妻子黄韶华是与他分享工作和家庭幸福的人。而他传奇般的海员生活,的确值得她来分享。

他从结婚时做二副算起,先后升任大副和中海货运金沛轮、恒辉轮、神农峰轮、嘉安山轮远洋船舶船长。

2005年,公司选拔超大型船舶船长,30岁的李凌名列其中,并被派往15万吨级的“恒辉”轮工作。此前,李凌工作过的船舶最大也只有1.5万吨,这回他一下要到大10倍的船舶任船长!

执行智利航线任务归来,这天,他刚进屋,就手拿一份老外用英文写的《证书》,高高地举过头顶,在家里绕着圈子,又蹦又跳,兴高采烈,在妻子面前表露出骄傲的神情。至今,黄韶华依然记得《证书》上面的话:恭喜李凌船长,顺利通过麦哲伦海峡。

他没有解释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智慧,才能够通过麦哲伦海峡,只是说,他的巨型货轮按照既定的安全航线,几下就顺利开过去了。

啊!这就是著名的《智利麦哲伦海峡航行证书》!妻子激动地喊道:“我的船长,你好伟大!”

其实,这是一次冒险的航行,通过了麦哲伦海峡就没有不能战胜的风险,便可以闯过全球所有的大洋。其背后的故事,他永远也不会告诉妻子。

当时,“恒辉”轮在安特卫普卸完货开往预定南非装港的航程中,公司临时改变航行计划,安排货轮经过麦哲伦海峡至智利,再装货回到中国。

麦哲伦海峡是南美洲大陆南端和火地岛之间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峡,长560公里,由地壳断裂下陷而成,海峡内寒冷多雾,并多大风暴,是世界上风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

要在狂风恶浪中顺利通过麦哲伦海峡,无论是对“恒辉”轮还是李凌船长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李凌首先做好航行预案。由于麦哲伦海峡的海图资料严重不足,再加上当时国内没有此类老旧超大型船舶通过麦哲伦海峡的经验,部分船员产生畏难情绪。为此,李凌一方面鼓励船员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另一方面,与公司海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得到岸基的有力支持,制定严谨安全的航行计划,加强应急演练,确保航行安全。

在开往麦哲伦的航行途中,由于风浪的作用,5舱舱底板焊缝裂开,双层底内的压载水发生喷水。李凌沉着应对,核算船舶稳定性和强度后,合理调整压载水,组织甲板和轮机两个部门的技术力量对该舱底板进行紧急修理,并经受住大风浪的考验,使“恒辉”轮成功通过了麦哲伦海峡。

又是一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李凌出航美国纽约归家,带回一个故事。

那是他的下属,两个年轻的海员在纽约港上岸,看中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不大一会,一个黑人把电脑送上船来。不巧的是,这个健忘的黑人把两台电脑记成了一台。船马上就要开航,黑人再去扛一台电脑已经来不及。然而,两个年轻海员都要这台电脑,互不相让,发生争吵,差一点动起拳头。

李凌船长立即出面制止。两个海员各摆各的道理,都不服气,表示听船长来决定。

李凌说:“你们都听我裁决?”

“是!”两个海员跟军人一样站得笔直听候“命令”。

“重复一遍,无论我做出什么决定,你们都没有意见?”

“是!”

李凌思考了5分钟不说话,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他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这台电脑归我了。”

两个海员面面相觑,发呆地看着他们公平而“自私”的船长,好像陌生人一样。

货轮发动机器,起航了。

航行了10天,一帆风顺,两个海员有如亲兄弟一样重归于好。这时,李凌把他们请到船长室,说:“我跟你们把电脑保管了10天,现在还给你们中的一位,谁更需要买?”

两个海员互相礼让,最终电脑给了更需要的一位。

李凌说完故事,家里一片欢声笑语。

“爸爸,你的爱太粗暴了!”

2010年2月5日,我国自主开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第一艘大型矿砂船――“中海兴旺”轮建成。该轮是中国海运集团23万载重吨矿砂船首制船,由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它的出产填补了我国同类产品空白。

李凌有幸成为“中海兴旺”轮首任船长。此时,他35岁。一个被父亲设计为跑内河小船的水手,现在是中国乃至世界超大货轮的船长。举行下水仪式的那天,他仰望这艘巨轮:全长352.5米,型宽52.5米,这个庞然大物简直就是一座在海面移动的“岛”!再看“中海兴旺”轮的吃水深度,居然有18米之多,等于水下有7层楼,另外,甲板上的驾驶室还有6层楼高,续航能力可达3万海里。在国内港口,只有曹妃甸港、湛江港等4个港口的散货码头可以停靠,其余港口都不够吃水深度。

“中海兴旺”轮专门承运首钢集团的进口铁矿石,往返澳大利亚与中国航线。

无论《大航海时代》虚拟出怎样的航海图景,也不曾虚拟出现代远洋货轮的高端配置。充满智慧的人类既然造出各种船只敲开了大海之门,就不会停止科技的不断创新,也会有各种办法让海员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让他们面对空阔的大海而不感到遗世孤独,海事卫星电话是一个福音,互联网的出现更是缩短了海员与家庭的距离。

去年起,黄韶华的电子邮件,已经能够通过地球定点卫星,与远洋上行驶的货轮进行网络互联。

那是2010年的一天,她给李凌的电子邮件写道:

亲爱的凌:

我昨天带儿子去看了《阿凡达》,3D版的,效果很棒,立体感超强。

我承诺,只要儿子认真学习,我就只给他报他感兴趣的小提琴班,其他都不用。的确也是,现阶段来说,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什么奥数、英语,我完全有能力在家辅导。

这是李凌用英文所写的一封电子邮件:

亲爱的华,好吗?

我们预计2月9日早上10点抵达dampier港,一切顺利。

儿子喜欢小提琴是件好事,既可学习音乐又可启感思维。我对音乐一无所知,真遗憾!希望儿子能成为多才多艺之人。

让儿子在假期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回忆我的童年时代,玩得很开心,可学得太少了。

爱惜自己。想你!

强大的“中海兴旺”轮在海面航行,只有一个威胁,那就是海盗。每一次出海回家,黄韶华都提醒李凌,要提高警惕。“没事!如果海盗偷袭上船,是一只虎;不上船,就是一只鼠。我们的‘兴旺’轮有那么高的船舷,海盗爬不上来。”李凌总是把来自海上的风险大事化小。

而事实上,航行在海盗出没的海域,李凌作为船长从来不敢掉以轻心。他命令打开生活区所有的灯光,打开所有的舱口灯,并且在货轮四周装上了探照灯,整条船成了大海之上最亮的光源,可以远远地射花海盗的眼睛。他还安派船员分班不间断地在甲板上巡逻,耀武扬威,大摇大摆。所有的一切,就是给海盗传递一个确定的信号:我们是有准备的,你们别来!

曾经有一艘疑似海盗的船只,在遥远的海域看到通体透亮的“中海兴旺”轮,就脱离航线,没趣地掉头溜了。

虚惊一场,胜利返航回国。他把儿子搂在怀里,抱紧,再抱紧,给儿子一个大大的亲吻,一脸的络腮胡扎在儿子的小脸蛋上,儿子受不了,说:“爸爸,你的爱太粗暴了!”

2011年1月21日,黄韶华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中海职代会。在讲话中,她抒发了所有海嫂的心声:“中海航运事业的发展就犹如建造一座圣殿,许许多多理想主义者,包括我的丈夫都正为此而奋斗!同时,因为有了这个梦想,生命也将焕发异样的光彩。”

她继续说,作为海嫂,我深深喜爱艾青的一首诗《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爱的海洋范文第4篇

爱心捐款过亿

地震发生的当晚,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以下简称“学友会”)时任会长李光哲就在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电话会议,并连夜向全日本各地区、各大学分会布置了为四川灾区捐款的相关工作,向广大在日留学人员发出了《关于向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抗灾的倡议》,向灾区同胞发出了《留日学人致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的慰问电》。《倡议》中写道:“……地震无情人有情,再猛烈的地震也震不断中华儿女的血脉相连。作为天涯游子,和祖国远隔千山万水,可对灾区人民的不幸,我们感同身受,每一个伤亡数字的增长。都揪紧我们的心。为什么我们眼里含有泪水?因为我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00日元可以让一个亲人过上暖和的一夜、吃上一顿热饭,我们的捐款也许微薄但却代表了我们广大留日学友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朋友深沉的爱,温暖的祝福!……”

地震的第二天。学友会时任会长李光哲、副会长王文杰、张毕将留日学子的第一笔100万日元捐款送到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手中,此后200万日元、800万日元、1000万日元、2000万日元……留日学子的一笔笔捐款通过中国驻日使馆、驻大阪总领馆、驻福冈总领馆、驻札幌总领馆、驻日使馆教育处、驻大阪总领馆教育室,以及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日本红十字会捐给灾区和灾区的孩子们。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通过学友会、各级分会及广大会员募集的地震捐款数额,已累计超过了1.3亿日元(约1000万元人民币)。

学友会之所以能够募捐到这么多捐款,除了学友会各级干部组织中国留学生捐款外,东京工业大学、庆应大学、筑波大学、一桥大学,北海道、关西、九州、名古屋、广岛、福井等地区很多大学学友会都纷纷和所在学校取得联系,协助学校以校方名义在全校开展募捐活动。很多大学学友会自制了汶川地震的募捐海报、看板、募捐箱、T恤衫等,为支援地震灾区募捐奔走在大学校园、闹市街头,一些日本教师、学生在学友会和中国留学生的感召下,也踊跃捐款。很多大学学友会还联系了日本企业,希望他们直接到使馆捐款,如全日本学友会副会长、筑波大学的刘学军一次就联系了日本企业捐款1000万日元。

募捐活动中,感人的场面不断涌现,很多同学都是一边布置救灾工作,一边流泪。一天清晨,一桥大学学友会毕潇心副会长等十几个募捐工作人员都没吃饭,而是将他们买早饭的钱全部放到了募捐箱中。东京工业大学的一位黄姓女留学生在得知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就将一个月的奖学金通过日本红十字会全部捐给了灾区。有很多同学捐款时说什么也不留名字。学友会还和在日华人华侨团体共同筹办赈灾义演音乐会,学友会干部和100多名志愿者共同承担起了从搬运乐器、布置会场、协助专业公司搭建舞台、秩序维持、警备安全、来宾登记、引导入座、后台服务,一直到撤去乐器和舞台的大量工作……这样的场面比比皆是。时任学友会会长李光哲在使馆的一次大会上汇报工作时声音哽咽,除了为灾区人民的伤痛,也饱含着对广大留学生做出如此多工作的一份感动。

以专长参与救灾

除了募集捐款支援国内抗震救灾外,学友会还组织了100多名志愿者进行其他形式的救灾活动。东京大学博士生卡比力江・吾买尔带领数十名留学生与其他华人华侨团体共同组织了一批华人专家学者,专门收集整理、翻译了日本抗震救灾重建的相关资料,并通过有关部门转给灾区用于抗灾救灾重建作参考。大阪大学学友会也同时在关西地区组织医疗专业相关人员与兵库县立大学合作翻译灾后重建医疗护理资料,并紧急送往国内灾区,这是海外留学人员最早为国内灾区提供的最为详细的抗灾救护资料之一。

发生地震的当天,恰逢学友会时任副会长、东京大学博士生胡昂在成都。他当即前往都江堰市受灾现场参加救灾活动,利用其建筑学专长,协助救援部队实施营救。他不顾个人安危,在救援现场连续奋战了三天两夜,共参与救出4名废墟下的生还者。胡昂还两次更改返回日本的机票,在四川灾区参与抢险救灾长达1个多月。在救灾抢险的日日夜夜里,胡昂亲眼目睹了天灾带给人民的损失和伤痛,他在自身参与救援的同时,还和在日本的学友会保持联系,结合灾区当地实际情况,共同商讨学友会如何发动广大留日学人更多尽一份力量,参与到灾后重建中去。

进入6月份,胡昂和卡比力江・吾买尔这两位东京大学的建筑和防灾专业的博士生,2次带领日本专家前往四川重灾区考察,协助当地进行重建规划工作,并和日本专家组历时1个月共同完成了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的设计。

2008年8月9~11日,日本东京大学防灾专家小出治教授等人,在胡昂和卡比力江・吾买尔的陪同下专程前往北川县实地调研。在灾区简易的活动板房内,地面因积水而铺满红砖,正是在这样极度潮湿闷热的艰苦条件下,日本专家一行现场参与了香泉乡场镇重建规划的研讨,提出了卓有见识的宝贵意见。

此外,留日学人也非常关注灾后民房的科学重建。整个9月,身为四川大学副教授的胡昂携四川大学建筑景观设计研究中心同仁,无偿参与了北川县香泉乡光明村灾后民居重建示范工程。现场勘查调研、主持设计新型木结构民居建筑方案,并指导村民开展互助式农房重建。在2009年1月重返民居重建现场时,看到崭新的木结构民居都已经上梁,胡昂说他着实为村民们感到高兴。村民们为他们送上了锦旗,上书“爱心奉献、高贵温暖、志愿精神、绵长悠远”,让所有志愿者都感到无比激动。

援建灾区学校

身在异国校园中的中国留学生们最关注的,还是灾区孩子们的教育。于是,留日学子的一笔笔捐款,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为等待着复课、期待着新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

留日学人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参与援建了2所灾区学校。其中,在汶川县雁门小学的重建中投入了第一笔7000多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0万元)捐款。此后,学友会又募集了24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67万元),定向援建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

顶着炎炎夏日,胡昂代表学友会,就香泉乡中心小学援建事宜,与北川县教体局和山东省淄博市对口支援北川工作指挥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磋商。各方初步拟定以共同出资、中日合作设计的方式,在小学原址上重建一所新型抗震防灾小学,并希望以此为样本在地震灾区学校重建中推广。

2008年9月28日,学友会与北川县教育体育局、山东省淄博市对口支援北川工作指挥部签订了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援建三方合作协议书,标志着学校永久性校舍的重建设计与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为借鉴日本防震小学先进经验,保证建筑设计品质,学友会还特别邀请日本第一所抗震小学的建筑师藤井明教授主持设计香泉乡中心小学的新校舍。10月6日,在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内,以藤井明教授为首的专家组,正式启动“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重建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四川大学建筑景观设计研究中心则作为协助设计机构全程参与建筑方案与初步设计,东京大学都市规划专业小出治教授也无偿提供防灾规划咨询。

在短短的40多天内,来自备方的设计人员埋头工作,在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内,藤井明教授和他的工作团队,常常因工作讨论到半夜,四川大学建筑景观设计中心的工作人员们,也无偿地参与到彻夜的设计工作中。两个义务奉献的工作团队,一群奋斗的人,就这样,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由一封封电子邮件、一轮轮图纸修改,跨越海洋和国境,不分昼夜地连接起来。

11月25日,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乡中心小学的灾后废墟上,凝聚着广大留日学子们牵挂和心血的新校舍正式开工建设。由留日学子捐资建造的香泉乡中心小学建成后占地1.2万平方米,在校学生规模可达400人。新校舍为3层全框架墙结构,达到8度抗震标准,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启用。

全力推动这所学校建设的时任学友会会长李光哲表示,在这所抗震防灾学校建设的背后,是始终心系祖国、关注灾后儿童教育的留日学子们关注的目光。正是他们省吃俭用捐出来的一笔笔赈灾捐款,还有所有留日学子以及日本友人的辛勤工作与付出,使得这所学校,从一个设想变成了现实。这所学校建成后,既是中日友好的见证,也将成为广大留日学人为国服务、推动中日交流的窗口。

关注持续援助

李光哲表示,过去的1年中,广大留日学人一直都在努力为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不懈地努力,祖国人民的肯定更加鼓舞和坚定了留日学人支援地震灾区重建的信心。募集捐款、提供日本抗灾救灾经验资料、援建抗震小学校等工作仅仅是留日学人们支援灾区重建的一个阶段性工作,按下来还将对灾区受灾学生和学校进行长期定向援助,初步计划3~5年内为北川县灾区学校提供从电教设备、助学资金到师资培训等各方面的援助,推动灾区教育的良性发展。

爱的海洋范文第5篇

从武汉到波兰,爱的轨迹是半个地球

35年来,汪一跑遍山野,越过大洋,从衣衫褴褛的土小子到娶洋妞,生混血儿,却被诊断为绝症……“难道我就这样离去吗?我不能!”2015年2月的一天,手中攥着诊断结果的汪一悲愤地想。

1980年,汪一出生于湖北咸宁崇阳普通农家,从小热爱音乐。父亲冬阳、母亲沈梅花是农民;妹妹汪美红小他1岁,乖巧懂事。家虽不宽裕,但温馨和睦。2001年夏,汪一从咸宁艺术学校声乐系毕业后来到武汉工作,成为钢琴老师。2007年,他在华中师范大学附近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琴行,名叫“乐与路”。

2008年12月底,汪一在琴行调试吉他,随手拨弄琴弦。突然,一位金发碧眼、身材曼妙的洋妞出现在他面前,用不流利的中文介绍道:“曲子真好听,是贝多芬的月光吧,我是罗琳。”汪一上下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外国女孩,她不但不害怕,还正面迎上他的目光,朝他竖起大拇指。

罗琳1986年出生于波兰波兹南一个高级白领家庭,自幼热爱音乐,后因学业放弃。2008年年底,她作为优秀交流生来到中国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学习。与汪一成为朋友后,罗琳经常放学后来琴行听他弹琴。武汉的冬天阴冷潮湿,琴行内没有空调。汪一担心她着凉,将自己的烤火器特意搬到琴行,供她取暖。

2009年4月10日,汪一因骑电动车摔伤,在家休养。当晚7时许,罗琳拎着水果和食材出现在他的出租屋门口。他不知所措,脸涨得通红。罗琳大方进门,帮他收拾凌乱的家。她还贴心地煮了一锅牛奶蘑菇浓汤,并告诉汪一:“在我们波兰,腿受伤了就要喝这个汤。”喝着这个异国女孩的料理,一股暖流涌上了汪一的心头,腿也不那么疼了。

晚饭过后,他一瘸一拐送她去打车,一路上她不停看汪一,小伙子刻意避开的她深情的目光。临分别,她如往常般向他索求拥抱,他却拒绝了:“你这么优秀,我不想耽误你的青春。”寒夜里,罗琳的背影落寞而伤感,汪一心痛不已。

此后几天,罗琳风雨无阻地出现在汪一的出租屋。为了给他补充营养,她还做起了湖北菜,排骨藕汤、海带筒子骨。汪一感动得眼泪哗哗,可自知自己的国籍、学历、社会地位,以及物质状况与她相差太大,只得将爱意压抑心底。

4月14日,正埋头做饭的罗琳突然举起一把芹菜走到他面前,郑重其事地说:“汪一,你想让我过黑色情人节吗?一辈子找不到真爱是吗?”他连忙摇头又点头,知道自己再也无法辜负这个女孩的深情,一把将她拥入怀中。爱情的发生猝不及防,他和罗琳甜蜜相恋了。

一周后,汪一腿伤痊愈,与好友在吉庆街的烧烤店聚餐。其间,死党赞他运气好:“你没学历、没房、没车、没存款,工作不稳定,怎么找到了这么漂亮的女朋友?”罗琳却反驳:“我不在乎他的家境、学历,我只要这个人对我好就行。”那一刻,汪一感觉满武汉的路灯为自己而亮,全世界的鲜花为自己而开,他就是最幸福的那个人!

爱情是个开关,一旦按下,那巨大盲目的幸福扑面而来。2009年7月22日,他们义无反顾地领取结婚证。婚礼当天死党特别给力,他组织了一帮好友,用一顶大红花轿将罗琳从虎泉一路抬到中南路安华酒店里。没有婚庆和主持,汪一的朋友们却将婚礼操办得格外热闹。

婚后,他陪罗琳回波兰继续完成研究生课程。其间,他在波兹兰的孔子学院任职中文代课教师。罗琳担心汪一没有朋友和语言不通,组织各种周末派对,并烹饪满满一桌子中国菜肴。波兰华人朋友纷纷羡慕。汪一沉浸在幸福之中,也感知到每段路都有它的宿命,能在人生路上遇见如此贴心的伴侣,正是他多年跋涉的意义。

2010年3月2日,两人的女儿出生,汪一为女儿取名艾米(Noemi),意思是“我的甜蜜”,女儿中文名字叫汪然。2011年,罗琳研究生学业完成后,夫妻俩在孔子学院任教。

2013年,因想念中国亲人,汪一全家三口又从波兰来到厦门定居,妻子罗琳在厦门一家培训机构做外教,他在一家唱片公司做人事管理,女儿则在附近上幼儿园。他们在森海丽景租了一套两室一厅,作为新家布置起来。

罗琳不仅是位好妻子,还是位好妈妈。因为艾米是在波兰出生,一直由夫妻俩带大,罗琳担心孩子与祖辈感情疏远,坚决要求把汪一的爸妈接来厦门同住,到菜市场和超市买菜煮饭,周末一家人到公园散步。

2014年7月,夫妻俩考虑艾米即将面临入学,且汪一的事业有了新目标,于是离开厦门再次返回波兰,在波兰波兹南开了一家小型翻译公司,生意渐渐步入正轨。

然而,老天却给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不久后,大波兰省肿瘤中心的癌症晚期诊断书,将汪一从云端推入了深渊!

飓风袭来,爱妻教他笑着活下去

2015年1月18日,汪一加班到晚上9时许,腹部开始隐隐作痛,他以为是早年胃炎发作,没有太在意,喝了杯牛奶继续处理工作。

回波兰后,他将全部精力放在新成立的公司上。前期员工短缺,他既是总经理又担任业务员,有时候雇佣的翻译忙不过来,他就充当临时翻译。整整半年,基本每天早晨6点就到公司,晚上11点才回家。当晚回家后,罗琳见汪一脸色苍白,让他次日上医院检查,他告诉妻子是老毛病,吃几片胃药就好了。接下来几天,腹部似乎好了些。偶尔间歇发作,他也是拿普通胃药对付。

2月25日凌晨,汪一因腹部疼痛难忍醒来。罗琳连忙驱车送他前往离家最近的大波兰省肿瘤中心做全身检查。上午10时许,罗琳握着化验单走到病床前,满脸悲怆。汪一故作轻松地问她:“老毛病?”罗琳“哇”的一声当众大哭。他知事态严重,拿过诊断书,上面化验结果:HCC弥漫性肝癌,晚期。

这时,汪一内心的震惊已经取代了腹痛。他强撑着冲到主治医生Michal Tomala 的办公室,用波兰语大声质疑:“医生,你是不是搞错了?是误诊吧!我在中国时患过胃炎。”Michal Tomala表情坚定地告诉他:“我们化验了两次,这是最终确认结果。”汪一两腿发软,跌坐在地。罗琳冲过来,紧紧抱着他。

更为悲催的是,汪一竟被判了两次死刑。他主动与主治医师的一番长谈,商讨治疗方案,不料对方告诉他一个噩梦般的事实:波兰社会公共福利成熟,实行免费医疗,治疗环境舒适优越。但如果是癌症晚期的病症,医方会进行评估,肿瘤大小不能超过6厘米,而他严重超过该评估标准。

临别前,医生还告诉汪一,为了不浪费医疗资源,波兰将没有医院对他进行手术。医生的话犹如一把匕首,汪一的心脏,他觉得自己像丢了灵魂的肉体,已摇摇欲坠。罗琳拼命央求医生想想办法,可他只能无奈摊摊手。

回家的路上,汪一望着窗外熟悉的街道,悲从中来,眼泪哗哗往下流。罗琳受到丈夫情绪的影响,捧着他的脸说:“宝贝,我不会放弃你的。”这时,天空下起瓢泼大雨,仿佛在为汪一的不幸哭泣。他漂洋过海,娶洋妻,生混血宝宝,开翻译公司,一切顺利得令人眼红,却要在壮年突遭不幸!可汪一毕竟还是幸福的,他的人生即将走入黑暗,爱妻却甘愿陪他走向黑暗深处。

一天,汪一坐在商场咖啡厅休息,突然觉得每一根钢管,每一个阶梯,来往的行人,上设计得那么美丽……他很留恋前眼这个美丽的世界,可他分明感觉到自己是那样的疲惫,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离开这个世界。

罗琳知道丈夫的精神已经垮掉,她立刻振作起来,前往孔子学院辞职。他生病后,她每天早上7点就起床,承担家里的家务,照顾女儿。晚上,她则查阅肝癌的相关资料,还简直做翻译赚钱,常常伏案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汪一心疼地劝她早点休息,她也只是应付两句,就继续工作。

3月中旬,他们家的餐桌上多了一道菜――“抗癌大餐”,原料是罗琳从波兰各地搜集而来的各种奇形怪状的食材,且寡淡无味,汪一从小口味重,爱辛辣,吃了几天抗癌食物便十分抵触。罗琳见丈夫不乐意,每次都会烹饪两份,自己一份,丈夫一份。艾米见食物跟她不一样,强烈要求吃一份。爱妻的心意令汪一动容,女儿的真诚令他汗颜,他硬着头皮吃了整整半个月。

其间,罗琳带着汪一在波兰各家有可能治疗肝病的医院进行咨询,均被告知治疗肝病技术不成熟,而他突然性晚期肝癌,医院也束手无策。考虑艾米已经懂事,夫妻俩不能把她带到悲伤中来。白天他们都强颜欢笑,但是入夜后常常抱头痛哭。不知命运为何如此不公,但他们决定坚强起来,共同面对。

汪一的斗志重新被点燃了,他开始从床上下来,修剪小花园的杂草,教女儿认识新单词。同时,他还成了女儿的专职造型师,帮她剪头发、设计每日穿戴。汪一这才发现,生活细节这么耐人寻味,每处都有风景。

一场重疾,不仅锻造了他的身体,还让他的心灵得到升华:以前觉得活下去,要有人在捍卫自己。现在发现活下去,是因为要去捍卫两个女人,捍卫一个家。

一天半夜,罗琳兴奋地来到床边,小声告诉汪一:“宝贝,我们回中国吧。这段时间,我上网结实了一批病友,得知国内一些肝癌的病人换了肝后,能很好地继续生活很多年,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说完,她递给他一个小笔记本,密密麻麻写着病友病症、联系方式等。望着熟睡中的女儿,汪一坚定地点点头。

4月8日,汪一即将离开波兰,朋友们聚会为他送行。他大口吃肉,他们大碗喝酒。汪一告诉他们:今天的离开,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相聚!

2015年4月9日,一家三口经过14小时的国际航班,抵达香港。在深圳罗湖港口,汪一的妹妹汪美红全家前来接站,看到喘着粗气的哥哥、扛着行李和抱着孩子的罗琳,她失声痛哭。然而,哥嫂却乐观地告诉她:“放心吧,没事的。”

真的没事吗?其实汪一心里也没有底。

回到中国,一路狂奔与死神赛跑

回到深圳后,考虑父母年事已高,汪一和罗琳商量后隐瞒了病情。因波兰社会公共福利政策好,再加上汪一处于创业阶段,他和妻子手头并没有多少积蓄。妹妹汪美红得知情况后,主动拿出两张银行卡,说:“嫂子,你为我哥做出这么多牺牲,我很感动,很感恩,现在请让我跟你一起分担吧。”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汪一在家调整期间,按时起床吃饭、喝水、吃药,每天下午会独自坐着轮椅外出溜达。

三天后,他的病情急速恶化,被紧急送往深圳市人民医院。接诊医生直言:“这种癌症晚期,真的没有办法治疗了,别折腾了。”只是给他打一些止痛针和护肝针。

罗琳不甘心,汪美红也不甘心。她们通过互联网联系上各地抗癌病友,一有空便泡在网上搜集各类肝病信息和成功案例。

4月15日,罗琳联系上纪录片“与癌共舞”的主人公憨豆先生,并详细告知汪一的情况。憨豆先生专程来深圳看望汪一。在他的建议下,汪一采取了靶向药物治疗(指被赋予了靶向(Targeting)能力的药物或其制剂,能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在目标部位蓄积或释放有效成分。)但因药物副作用大,汪一的肝部损伤更为严重,吃药两周后再次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罗琳坚持将女儿艾米随时带在身边,并说服他:再优秀的学习也抵不住一份父爱。

2015年4月20日,汪一前往天津市第一人民医院,寻找新的希望。因为该院有治好弥漫性肝癌晚期的案例即换肝,可换肝费用高昂无比,需要70万元人民币。汪一全家砸锅卖铁也无法凑足这么多钱。罗琳当天便收拾行囊,马不停蹄北上。丈夫重病后,她只有一个使命:救夫!

其实,自回国后,汪一每天都吃不下东西,全身乏力,走路打晃。因吃太多止痛药的缘故,便秘严重,每天呆在洗手间3-4个小时,可还无法正常排泄。刚躺会病床,腹部又肿胀难忍。晚上起夜更多,几乎都睡不好。这种非常人的痛苦,令他好几次都想从病房窗户一跃而下。可罗琳总是轻声细语安慰他:“宝贝,会没事的。”

每天她都会帮丈夫按摩手背脚背,还会扇风安抚他的情绪。汪一知道她每天6点不到起床,晚上12点他睡下后才休息。中途汪一起夜,她帮他穿鞋、扶他去洗手间、帮他脱鞋、盖被子……

她的坚持,令汪一不忍放弃。何况,自从他生病后,许多亲戚、朋友、病友、同学也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家乡媒体报道汪一的故事后,许多读者打来电话。他们给汪一莫大的鼓励。厦大教授廖先生向他推荐了上海的一家医院。家乡媒体记者得知汪一的病情后,将他的故事发到相关商会和义工群,希望对他有所帮助。

4月26日,汪美红过来换班,让罗琳回深圳休整。见哥哥跟同房病友畅谈,她高兴地搂着汪一的胳膊:“哥,真好。”窗外,风很淡,叶子在唱歌。

27日早晨,汪一起床后头部眩晕厉害,心率超过监控值。汪美红哭着喊来值班医生,得知哥哥易血管爆裂,希望能尽快实施移植手术!汪一怕罗琳知道后更焦虑,也怕罗琳不知道哪天就将与自己道别,内心纠结无比……移植医药费要70万元左右,他们这时还缺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