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感恩节的习俗

感恩节的习俗

感恩节的习俗

感恩节的习俗范文第1篇

感恩节的由来

1620年,一些朝拜者乘坐"五月花"号船去美国寻求宗教自由。他们在海上颠簸了两个月之后,终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现在的马莎塞州的普里茅斯登陆。

感恩节庆祝模式许多年来从未改变。丰盛的家宴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开始着手准备。人们在餐桌上可以吃到苹果、桔子、栗子、胡桃和葡萄,还有葡萄干布丁、碎肉馅饼、各种其他食物以及红莓苔汁和鲜果汁,其中最妙和最吸引人的大餐是烤火鸡和南瓜馅饼,这些菜一直是感恩节中最富于传统和最受人喜爱的食品。

人人都赞成感恩节大餐必需以烤火鸡为主菜。火鸡在烘烤时要以面包作填料以吸收从中流出来的美味汁液,但烹饪技术常因家庭和地区的不同而各异,应用什么填料也就很难求得一致。同样,感恩节也是加拿大的传统节日,不同的是,加拿大的感恩节是在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目的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

感恩节的习俗

感恩节的习俗范文第2篇

感恩节的由来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xx年,着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xx年和1620xx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

白人移民和印第安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这年11月玉米丰收,移民们举行了丰盛的感恩会,用烤火鸡和玉米糕点款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带着各种玉米制品、烤火鸡、南瓜馅饼、野葡萄以及玉米酒浆等参加晚会,人们欢唱歌舞,通霄达旦。以后在每年玉米收获后的11月底,定居在这里的白人移民都要举行感恩会,家家烤火鸡,烹制玉米食品,款待印第安人。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时任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不同国家如何过感恩节

美国人:团聚、狂欢、购物、饮食

在美国,像中国的春节一样,感恩节当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大家一起享受一顿丰盛的节日晚餐。

感恩节假期也是交通最紧张的时候,飞机几乎班班客满,还常常会出现班机误点等情形。可为了和家人团聚共度节日,人们大概也是心甘情愿的。

每逢感恩节,美国人家家户户都要吃火鸡。火鸡已成为感恩节的象征,他们通常还吃一些传统菜肴,例如西葫芦、奶油洋葱、土豆泥、番瓜派等等。

加拿大人:无关宗教的欢庆节日

加拿大和美国的感恩节不在同一天,因其纬度比较高,谷物成熟的季节比较早,其与美国人缅怀清教徒先辈定居新大陆的传统不同,加拿大人主要感谢上天给予的成功的收获。感恩节主要为以庆丰收,感谢大自然、感谢上苍赐予丰沛的阳光与甘露,让谷物生长为感恩主题,并无任何宗教色彩,因此,加拿大的感恩节早于美国,定于庆祝活动是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埃及人:假装为玉米哭泣

古埃及的收获节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庄稼神Min而举行的。他们的收获季节是春天,所以这个节日在每年春天举行。节日中,古埃及人首先举行游行,过后便是节日宴会。同时,音乐、舞会、体育竞技等也是他们的庆祝项目。

古埃及人在庆祝玉米收获时,常常假装哭泣而且悲痛欲绝,这是为了欺骗他们认为存在于玉米中的“精神”,他们害怕收割后仍在生长的玉米会使这种“精神”发怒。

感恩节的习俗范文第3篇

感恩节时间20xx年11月23日 农历 十月初六 感恩节

感恩节的起源是白人入侵美洲后,为庆祝大屠杀取得胜利所设的节日,在白人入侵到美洲后,他们大肆屠杀原住民,还带来了疾病,原住民很容易就感染上了疾病而死,在原住民被屠杀的差不多的时候,白人开始庆祝感恩节,感谢上帝给予他们屠杀印第安人的机会。所以感恩节的起源并不是什么好事。

而在美国官方说法中却否认了这种说法,他们的说法是五月花号来到美洲后,印第安人给予了他们帮助,他们同印第安人一起,感恩生活,开始庆典,第一个感恩节由此开始了。

感恩节食物玉米面包

玉米面包,是英国人和印第安人都喜欢的感恩节食物。塞在火鸡内部的填充佐料Stuffing,是用撕成碎片的玉米面包(CornBread)、白面包和芹菜等等做成的。根据感恩节的由来,最初英国清教徒移民到美国没有食物吃,当地的印第安人就送上了自己的食物给了他们,为了表示感激,从此有了感恩节。故这玉米面包就这样延续了下来,成了感恩节必备的一道美食。

据说玉米面包是美国妈妈们几乎都会做的食物。简易面包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的制作非常方便快捷,不需要像制作酵母面包那样费时费力,而且也不用考虑面粉的筋度问题,几乎所有种类的面粉都可以拿来使用。烤好的玉米面包,松软、香甜,带着玉米谷物特有的香气,爱吃粗粮的不妨试试。

土豆泥

一般做法是将土豆连皮一起煮,煮到透心为止(如用筷子轻松插入土豆内部,说明已经煮好)。将煮熟的土豆滤干,剃皮,放到碗里,用工具捣烂土豆。这就是土豆泥的一般做法。至于各种不同的风味做法,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工。可以再将土豆泥炒一炒,加入色拉酱或牛奶(黄油,牛油,奶酪皆可),加点黑胡椒,肉末口味会更佳。

将土豆削皮,切成大块,放入盐水中煮至变软,取出滤干后捣成泥。加入温牛奶、大部分黄油和蛋黄并调味。轻轻搅动蛋清直到成形,拌入土豆混合物中;用勺子将调好的混合物放入5品脱的耐热浅盘中,将剩下的黄油点在顶部,并撒上黑胡椒。将浅盘放在烤箱的下层架子上,200°C的温度下烤约45分钟即可。最后洒上装饰用配菜。

感恩节传统习俗感恩节传统习俗:蔓越桔竞赛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第一次感恩节,人们进行了跳舞、比赛等许多娱乐活动,其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有种游戏叫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

比赛一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串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

感恩节传统习俗:玉米游戏

还有一种玉米游戏也很古老。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当年在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发给每个移民五个玉米而流传下来的。游戏时。人们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数量最接近的奖给一大包玉米花。

感恩节的习俗范文第4篇

美国感恩节风俗习惯在风俗习惯上,美国和加拿大基本一致,食俗有:吃烤火鸡、南瓜饼、红莓苔子果酱、甜山芋、玉蜀黍;活动有:玩蔓越桔竞赛、玉米游戏、南瓜赛跑;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集体活动,并有相应的假期2天,在远方的人们都会回家与亲人团聚。现在还形成了豁免火鸡、黑色星期五购物等习惯。

美国和加拿大的感恩节之间有许多相似性,譬如装满花果谷物象征丰饶的山羊角(cornucopia)和南瓜饼(pumpkin pie)。加拿大感恩大餐的餐桌上的食物通常也与地域和时间的变化而不同,有些是鹿肉和水鸟,有些是野鸭野鹅,但目前主要是火鸡和火腿。

晚宴

感恩节的晚宴是美国人一年中很重视的一餐。这一餐的食物非常之丰富。在餐桌上,火鸡和南瓜饼都是必备的。

美国感恩节的食品富有传统特色。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通常是把火鸡肚子里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出,鸡皮烤成深棕色,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然后由各人自己浇上卤汁,洒上盐,味道十分鲜美。此外,感恩节的传统食品还有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红莓苔子果酱、自己烘烤的面包及各种蔬菜和水果等。

游戏

饭后,经常还做些传统游戏。比如:跳舞、各种比赛等许多娱乐活动。有种游戏叫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一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

还有一种玉米游戏也很古老。先把五个玉米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去找,找到玉米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没有参加比赛的人围在碗旁边猜里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数量最接近的奖给一大包玉米花。

人们最喜爱的游戏要算南瓜赛跑了。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绝对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

购物

20xx年11月28日,感恩节当天,美国纽约民众纷纷涌入各大商场和超市购物,提前开始血拼“黑色星期五”。

游行

始于1920xx年梅西感恩节大游行是全美感恩节最大规模的庆祝活动,该活动于每年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当天举行。

感恩节美食没有火鸡的感恩节是不完整的。火鸡的做法很讲究:需要整只烤出,腹内要塞进很多拌好的食物,如碎面包等。待表皮成深棕色、外焦里嫩的时候就可以上桌了。一般都是由家里的男主人将其切成薄片然后分给大家,可以将肉片配上卤汁、椒盐或者蘸酱佐食,味道非常的鲜美。

Cranberry 小红莓是感恩节的一个象征性的食品,小小的红色果实口味略酸,但做成果酱非常的爽口,酸甜怡人。在感恩节前后,家家户户都热衷于做口味各异的红莓苔子果酱,那酸甜的味道最适合出现在一家团聚的感恩晚餐上了。

用黄油和蜂蜜烤制的南瓜馅饼口味酥脆,香味浓郁。很多小孩子也都很喜欢。根据口味的不同,也可加加入臻仁、坚果、奶酪等。

美国感恩节购物好去处拉斯维加斯西泽宫古罗马城镇广场购物中心

说到拉斯维加斯我们马上想到的可能是,你到拉斯维加斯旅游不可能天天耗在里面。外出欣赏当地风景的时候,你看到最具特色应该就是当地的建筑,拉斯维加斯的建筑是一种梦幻的组合,而西泽宫正是运用了此种概念,在此购物比任何别的地方都要悠闲舒适。

感恩节的习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跨文化语言 文化意识 交际 差异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09-01

思考一:语言与文化的定义和关系

1.定义: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

2.关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的发展。有了语言,人类就有了文化。

思考二:了解中西方文化、激发学习兴趣,轻松漫步英语世界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我国2011年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把文化也列为教学内容和目标,并提出要求:“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到的外国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现在许多英语教学都只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英语的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势在必行。

思考三: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和文化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教师要不断学习,及时补充自己的语言储备。语言知识技能的教学应和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学同步进行、紧密结合。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短语、句子和语篇要进行适当的扩展,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含义,以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比如学生在进行课外的英语视听或阅读训练,在欣赏一些英语电影或者阅读一些英语小文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pun words(双关语),如果学生不了解语言背后文化的相关知识,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意味。

思考四:三大西方节日孕育我校英语特色活动,进一步营造真实、浓厚的文化氛围

1.Christmas Day 圣诞节

作为西方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圣诞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节日。如果没有这个特定的日子来怀抱期许,如果没有架着雪橇、赶着驯鹿、白胡子大红袄的圣诞老人来延续孩子们对童话故事的迷恋,我们和孩子又以何名义来拥抱每一个新年呢?节日的意义和力量对孩子们来说是无穷的,老师借由孩子们的这种热情举办一年一度的圣诞欢乐派对暨英语单词王比赛,孩子们热情参与、积极准备。活动中既有精彩的英语歌曲表演,也有激烈的单词王竞赛,在圣诞这个节日的名义下充分让孩子们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体验西方最盛大的节日,了解相关圣诞的风俗、来历,这样的活动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和好评,不失为一例成功的文化意识渗透和培养的案例。

2.Thanks?鄄giving day 感恩节

节日的起源是那段关于梦想、奋斗、感激的传奇故事。感恩节,这个传统的美国节日因为有了感恩的含义所以变得特别有教育意义。课堂上,老师正在与孩子们分享那段传奇的故事。孩子们听地认真、老师讲地起劲。PPT里面播放着各种与感恩节相关的食物、风俗等。当图片中出现火鸡、玉米、布丁等感恩节传统美食的时候,孩子们纷纷发出“哇”的赞叹声。从中,孩子们体会到了节日的氛围,美食的力量是无穷的。感恩节不仅是个美食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感恩的日子。人们在收获美食的同时体验的是一份情谊,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助人为乐的热情。故事讲完,孩子们被故事深深感动了,老师趁热打铁的说:“Anyway, this is a time to say thank you. So how about you? ” 此时孩子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用简单的英语表达着内心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谢,虽然是朴素的语言,但是学生一句“I want to thank my mum, she helps me a lot.”也把老师感动了,孩子们纷纷拿出事先准备的心型感恩卡片把自己的感激用笔记录在了上面,并贴在了班级的感恩树上(our thank you tree),看着那一张张五颜六色写满感恩话语的卡片,老师和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起幸福的微笑。在这样一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关于感恩节的起源、历史和风俗,还切身的体验了节日的深刻含义。

3.Halloween 万圣节

这一个西方“鬼节”承载了孩子们对“Trick or treat”的热切期盼。从课前让学生去找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再到教学过程中,介绍与节日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节日的来历、节日的吉祥物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仅了解了各方面的文化内容,并且有了情感体验。分年级进行的各式各样的万圣节活动如:亲子制作南瓜灯、万圣节装扮比赛、万圣歌曲大家唱再到万圣节面具的制作等等活动,都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体验中完成了对节日、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了文化的渗透。这样,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情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用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西方的节日文化,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习的激情带出课堂、带出学校、带进生活。

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是语言的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离不开文化这一土壤。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小学阶段的英语文化学习更是一种体验感知的过程。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