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布论文

论文

论文

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构建“成都都市体育圈”的空间布局、基本框架和发展对策进行研究,探索四川体育新的发展模式,以期为政府决策、项目建设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成都都市圈体育圈空间布局发展研究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在未来15-20年内,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60%以上,建构都市圈都市圈是中国城市化最有效率和效益。伴随着都市圈的崛起,体育也被卷入都市圈的发展建设,这已经成为时代赋予现代城市建设的历史使命。目前,依据体育圈理论研究四川城市体育的发展问题,尚属空白。鉴于此,成都都市体育圈的空间布局和战略研究,对西部大开发和四川的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成都都市体育圈空间布局

成都都市圈占全省总面积的16%;2008年人口3789.8万人,占全省46.5%;生产总值6840.13亿元,占全省的54%。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城镇人口占四川省域城镇人口1/3以上,成都都市圈已成为四川现代产业、人口、城镇以及国民经济最主要的集聚地,跨入了全国大都市圈域的行列。随着成都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成都已基本形成了半小时都市圈、1小时都市圈和2小时都市圈三个都市圈。在成都都市圈内,第一层是以成都为中心、半径为50公里的内圈,包括环绕城市的两大副中心、卫星城镇以及以通勤流为衡量标志的紧密层;主要是发挥成都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逐步形成中心城区体育旅游风景点—体育休闲休憩区。第二层为半径为100公里的外圈,以乐山、资阳、眉山、遂宁、雅安等城市为节点,以城际快速通道为连线,形成放射状结构的过渡层和松散层。在积极接受核心圈层吸引辐射的基础上,突出各自优势,发展成为都市体育圈中的特色旅游区。

2成都都市体育圈基本框架

2.1共建都市圈体育竞赛联动市场

利用成都都市圈的体育资源,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体育竞赛市场。一是形成几大城市的大型传统赛事;二是培育全民健身竞赛表演市场。打破行政区划,义务权利平等,责任利益均分,市场共育共荣。三是大力发展国际商业性比赛。成都市近期内接连举办了WBC职业拳王争霸赛和A1世界杯大奖赛两项国际大赛,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总决赛以及国际篮球邀请赛,ATP冠军巡回赛,08世界拳王争霸赛和07女足世界杯,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2.2搭建都市圈体育产业发展平台

发挥规模效应,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合作形成,组建大型跨地区体育产业公司,吸引跨国体育中介机构、管理集团落户本圈;形成体育产业链,联合招商引资,整合成都都市圈的体育资源优势;合作建设体育工业园区,加之承办大型体育博览会。更新观念,遵循市场规律,淡化行政和区域色彩,以体育市场价值为取向,形成新的体育投融资机制。2008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落户成都,未来成都的体育产业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期。而且近年来成都连续举办国际大型赛事,并以此拉动了体育产品销售、场馆运营、体育传媒和广告市场、职业俱乐部投资等多样的体育产业形态发展。

2.3建设都市圈体育旅游休闲园区

在建设都市体育圈的基础上,根据全民健身的深入发展,开辟新的体育旅游热线,建立休闲健身区,完善服务导游网络,促使体育锻炼与旅游休闲、医疗保健等有机结合。位于成都三圣花乡,投资8亿占地2400亩的高威体育公园正是成都都市体育圈共建体育旅游休闲园区的典范。

2.4建立都市圈体育科技攻关基地

成都都市圈聚集了四川绝大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也是全省劳动者素质最高的地区,具有较多的体育科技人才以及现代化的科研器材设备。成都都市体育圈应成为运动训练“训科医一体化”的展示圈、现代高科技体育的先行圈。主要由体育用品研发制造中心、体育会议展销中心和体育休闲体验运动中心三个部分组成的成都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同时具备了共建体育科技攻关基地能力。

3构建成都都市体育圈的战略对策

3.1构建成都都市体育圈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各地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尽拿出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对现有的体育产业资源进行规范化建设,建立与资源景观和旅游文化相协调的基础服务设施。全面加强区内旅游景点与周边旅游中转城市之间的交通和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认真做好重要景区的精品策划,同时把沿线的历史、人文和独特民族风情结合起来,最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旅游带。

3.2完善的管理机制,强化城市之间的合作

都市体育圈最本质的内涵就是城市关系的有机整合。因此,构建成都都市体育圈,要发挥市场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形成各方有效参与圈内体育资源开发管理的机制。特别是那些行政区划不同,但规模等级相同或接近的城市,应就基础体育设施、体育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的、事关全局的、单一城市难以有效实施的问题建立协商机制。

3.3优化行业结构,强化企业活力,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通过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和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投融资渠道多元化。特别对成都都市圈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或个人投资旅游开发;树立“大体育旅游”的观念,加强宏观指导力度、组建股份制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等。

3.4科学细分体育旅游市场,优化成都都市体育圈产品结构

首先通过大众健身和举办一些高水平、精彩的比赛来扩大客源;其次,针对国际旅游市场,在产品全面开发的同时着重开发一些高消费,需求弹性大的体育旅游产品,如高尔夫球、探险、攀岩等项目,以及举办一些专业化的体育邀请赛。同时针对国际二三级市场,通过度假旅游与体育旅游的完美结合来挖掘成都都市圈的体育市场潜力。

3.5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要加快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体育产业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开发是成都都市体育圈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应争取政府的重视,发挥好职能部门的作用,制订体育产业人才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对体育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机构的建设。

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异地集锦策略;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050-02

异地集锦策略的运用,注重传统文化的内涵,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适当进行转化,注重游客的参与,使游客真正体会到“精品的魅力”。其最终目的是要吸引游客到贵州布依村寨来旅游,带动贵州布依村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这种策略的运用本身就是一次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通过在布依文化原生地以外的地方建筑村寨,在村寨内展示贵州布依传统文化,达到吸引游客前来了解并体验布依文化的目的。

1 异地集锦策略对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开发的方法论意义

1.1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开发异地集锦策略的主导思路

1.1.1 强调文化性

旅游业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产业,无论就其“形”,还是“神”,只有体现出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民族村寨是反映民族生活、民族历史传统的载体,村寨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经过了千百年的代代传承,具有古朴、纯真、神秘的吸引力,能引发旅游者对远古的无限联想追思,轻易的就能震动人们心灵最深处的柔软与人们产生共鸣。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性和古朴性。

因此,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开发的异地集锦策略需要强调的是,异应避免民族村寨的都市味,造成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资源被矫饰的不伦不类。应突出民族村寨乡土性和古朴性的文化特点,深层次地挖掘民族村寨的文化内涵,坚持高品质的开发,开发具有进步意义的民族村寨文化现象,防止开发中的低品味和“庸俗化”倾向。

1.1.2 注重参与性

从目前旅游市场消费的发展进程来看,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只是观光式的旅游,而更加注重在旅游地参加有趣的旅游活动,以亲身体验民族文化带来的奇特感受,丰富阅历,开阔视野,并从中得到乐趣。因此尽管是异地集锦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品,也应可以让旅游者去感受浓郁的特色民族风情,可以居住特色民居,品尝民间食品,与少数民族演员一起唱歌、跳舞,进行节庆狂欢,达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目的。

1.1.3 复合性开发

复合性开发就是将不同的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进行开发。这样既可以丰富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品的内容,又可以使不同的旅游资源之间互壮声色,提高知名度。如可以将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或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达到复合性开发的目的。在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中加入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古迹的游览,一方面,它可以弥补某些民族村寨文化旅游资源数量不足、质量较低的缺憾;另一方面,也可满足旅游者的多样性旅游需求。而且,这种复合性开发很容易造就质量好、规模大的品牌性的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品味。

1.2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开发的异地集锦对象

(1)对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建筑及自然环境进行移植,建造一个集锦式的民族村寨。

民族村寨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是要把原生地的村寨照搬过去,而是要把村寨内的特色物质构建元素,如民居建筑、村寨自然环境等,移植到原生地以外的地方,重新构造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集锦式的民族村寨,村寨内一般要集中众多原生村寨内的特色元素。比如,要对贵州布依村寨文化进行异地集锦,集锦后的布依村寨需要包含镇宁石头寨的石板房建筑,以及黔西南洲贞丰必克寨的吊脚楼等。此外,还包括一些民居建筑内的生活小品的集锦,以及一些民族文化符号建筑等,以丰富村寨的审美空间。

(2)在村寨内开展各种民族文化活动。

在村寨内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是对民族文化中的精神元素的集锦,很多少数民族,如贵州布依族,由于分布相对分散,每个村寨都有其特殊的民族文化活动,因此,在异地集锦时,就需要对这些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进行异地集锦。具体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的内容有以下几类:艺术观赏类、运动游戏类和休闲娱乐类等,在实际操作中应综合考虑,要充分突出新颖性、文化性、艺术性、参与性、高品位,使景区的民族文化节庆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3 村寨文化异地集锦的市场定位

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的异地集锦的选址一般是靠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大中型城市人口密度大,旅游市场支持强。

1.3.1 旅游者的时间和空间分析

我国虽是多民族聚集的国家,但少数民族的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且多居住在交通不很便利的贵州边远山区。现代旅游者的工作、生活节奏快,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感受民族村寨的魅力,他们企盼着在有限的时间内,少走路程,尽可能多地观赏到民俗文化景观,民俗文化村便应运而生了。基于“源于生活、别于生活”的原则,将民俗旅游资源移动和仿制,把某一时期或某一区域的民俗文化,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风格加以集中反映,仿制出真、仿制出美、仿制出情趣。村寨民居依照原样、按比例修建,将当地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宗教礼仪、音乐舞蹈等典型的民俗汇入一村,村寨建筑与修建地的自然环境和谐融洽,民俗文化神形合一,帮助旅游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领略到民俗文化的精华。游客在村内不仅能欣赏到少数民族著名的民族景观,还能参与其中,与少数民族的“居民”们同欢乐,还可以参与到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可以感受,可以交流,进入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贵州布依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根据以上分析,是具备实施文化异地集锦的旅游市场的。

1.3.2 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场指向

由于一般是把民族文化集锦到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所以就决定了这种旅游开发方式具有很强的目标市场指向,客源群体的特征也比较明确:

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专题片;《大辽河》;文化传播与发展;历史地位及影响

甲申十月,22集历史文化专题片《大辽河》满载金秋的收获在通辽首映。一部以北方文化为主体,集历史研究、学术成果、文化现象为一身,第一次把辽河文明以意识形态的电视作品形式表现的大型历史文化片问世。

《大辽河》的拍摄成功,开创了地方台拍摄大型历史文化大片的先河,在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为地方台跻身国内电视领先行列奠定了腾飞的基石。《大辽河》的间世对北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一、三年磨一剑,《大辽河》一部气势磅礴的开山

之作22集历史文化专题片《大辽河》是由四平电视台、通辽电视台、吉林师范大学东北文化研究院跨省联合拍摄,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内蒙古五省区十家电视台通力协作,历时三年,耗资百万,精心打造的历史文化大片。他以生动的纪实手法全面展现了辽河厚重的历史文化,是继《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之后,近二十年来用电视形式拍摄大河文化系列专题片中的力作。《大辽河》之所以成为历史文化大片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辽河》以广阔的历史空间,全面展现了大辽河的沦桑巨变。它以详尽的史实阐述了从春秋战国的群雄逐鹿到秦汉以来的“三燕之都”。在“燕都怀古”篇中就阐述了封建社会始创郡县时北方已有燕郡。“燕国进人强盛始于燕赵公。他是实行郡县制的首创之君。他先后建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位于辽河流域腹地的辽东郡自燕昭公始至明代中叶,一直是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对内线长城作了陈述:“万里长城永不倒。人们望长城就想起了秦始皇。但修筑万里长城并非秦始皇的首创。燕昭公为了巩固打败东胡开拓疆域的战争成果,阻止东胡再度南下,从辽东先行修筑了一道绵延千里的长城。所经之地山高谷深,坡陡路险,被史学界称为内线长城”。

从辽金的草原皇都到大明前卫以至清初的叶赫氏衰落,《大辽河》以史实展现了古代北方各族人民与中原汉民共建共荣的历史。从契丹人的金戈铁马到明统一后的祥和辽东都司时代,北方社会进人繁荣发展时期。

在近代的历史发展中,《大辽河》以中日甲午战争、抗美援朝为重大历史事件,讴歌了北方无数仁人志士为写就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从而使北方的历史由远古、中古至近代现代有了纵向的沿革与承袭,为文化的发展铺下了浩瀚的历史空间。

(二)在表现历史人物上,《大辽河》以鲜明的形象,推出一大批推动历史发展的人物。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努尔哈赤、孝庄文皇后等都成为《大辽河》重笔渲染的历史人物,并高度评价他们的历史功绩及地位。比如在“草原黄都”中对辽太祖的评价:“耶律阿保机是中国北方最杰出的创业英主,他一生致力于废除旧制,统一契丹;完善国体,建章建制,选贤任能,发展经济,创制契丹文字,将辽河文化带人一个空前繁荣的历史阶段”。在“大漠双鹰”篇中说:“孝庄文皇后一生饱经沧桑,波澜壮她历时三朝,辅立两帝,运筹后宫而不临朝擅顺应时势而不固守旧制:以执著的政治信念,屏弱的血肉之躯,像纤夫一样拉动着中国历史之船闯过了激流险滩”。《大辽河》承载历史,记录文明。从史学角度讲《大辽河》是一部辽河文明史诗。

(三)《大辽河》从文化的沿革上,跨越式地展现了北方多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红山文化,满汉文化,满蒙文化,汉族文化。从关东“三大怪”到满人的子孙绳,从服饰到米糕,又从瀚林到行伍将军,直至清代文学巨著《红楼梦》的诞生,可谓由小到大,巨细皆收,以文托史,文史并貌。多民族文化交融,构成“了《大辽河》文化传播的主旋律。

讲述远古的故事,奏响大河神韵。从辽河的涓涓细流,道出咆哮奔腾的激流。世纪的变迁,人文掌故。不同的地域,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时空交错,上下六千年。大辽河的奔涌把我们从远古的洪荒带到了现代文明。(大辽河》成为地方台以实力打造历史文化精品篇章的典范。

二、探寻北方文化的来龙去脉,展现千古文明长卷

世界各民族的文明始于远古。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发展经历是文化差异的客观因素。以大河文明为主流的文化起源说,作为文明发展的主导观延续至今。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多元学术观的产生,尤其考古学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文化起源的认识。(大辽河》以北方的红山文化为佐证,探寻北方文化发展的源头,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尝试,其目的在于探寻北方文化的来龙去脉,展现千古文明长卷。

(一)《大辽河》以史为证来探源求根。“历史的天空闪烁着红山文化熠熠生辉的星辰。红山文化与其它文化在时空上互相碰撞,融合演义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曙光。”时空变换,斗转星移。历史将失去的文明淹没。

北方文化源起何时是《大辽河》的寻根所在。在“红山瑰宝”篇中,《大辽河》以红山文化考古为史学根基,展现了红山文化遗址。大量的出土石器、陶器、玉器。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凤、以及牛河梁女神庙、女神头像等红山文化瑰宝都成为中华文明史前文化的代表,是北方文明的基石,进而将中华文明史向前跨出了一千年。

(二)农耕文化与游状文化的共存是《大辽河》表现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丈化探源。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是创造古代北方灿烂文化的两大根基。农耕文化封闭、细腻、内向和精美娟秀;游牧文化开放、粗犷、外在和大气豪放。正是有了两种文明的交织,才有了北方文化的多民族共融的地域特征。《大辽河》以辽、金、元、明、清作为北方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阶段,阐述了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与游牧文化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北方文化在两大文明逐步融合的过程中,伴随着王朝的交替更迭,历史人物的兴衰沉浮,在毁坏与创新中,在逐步同化中得以延续发展并形成了与中原文化不同的民族与地域特征。

(三)从远古的宗庙到民间歌舞,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北方辽阔的科尔沁草原,马背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安代舞成为民族文化之林中的奇葩,是现代民族舞蹈的创作之源。广为流传的东北大秧歌和二人转,作为北方艺术的代表,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辽河》从女神庙的圣婚仪式到萨满教至安代舞,进而又从娘娘庙会的大秧歌,演变为二人转,其文化传承清晰可见。

三、以文化为先导地方台打造大船出海

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以电视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为主题反映地域文化的大型专题片相继问世。以央视为代表的大型历史文化专题片(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成为这方面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是溯源追流,谈古论今,把历史与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经济与社会融为一体,从而展现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长江及运河流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其作用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大辽河)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运用电视艺术手段来打造《大辽河》这艘文化大船。它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俯瞰大辽河。从源至流,从古到今,从庙堂至江湖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大辽河流域的历史变迁,社会变革,文化兴衰与繁荣的历史,把北方悠久灿烂的文化推向全国,进而推动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辽河》之所以成为地方台打造的大船就在于:

首先,《大辽河》大题材,大气魄,大手笔。《大辽河》之大,不仅在于其流域之大,更在于它作为一种河域文化现象,其源起与地位是史学界文化界学术争论的焦点向题。《大辽河》以考古学术成果为史学依据,以“两个第一”即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凤之说作为文明起源,从而澄清了以往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北方文化发祥史,使人类文明史向前跨越了一个世纪。《大辽河》将辽河文明形象地展现给世人是旷世之举。

其次,《大辽河》大流向,一泻千里,载着恢宏的历史,浩瀚而澎湃。

马孟山纵横流淌的燕山乳汁,辽河之源的老哈河以及大辽河流经的灵山秀水,山林荒漠,滋养的草原与平原。特定的自然环境造化了辽河独特的历史文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千古流传的诗句,让世人感受到南北文化的巨大差异。北方文化长期拒正史门外的局面,以及汉文化中心说牢牢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大辽河》以敢为人先的气魄,站在考古学前卫,大胆地将北方文明越进中华文明之先,并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能说不是一次文明起源观念上的一次革命。

《大辽河》在文化上的融合观念,是站在辩证唯一物史观上,既承认历史以来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也更加强调多民族文化的兼容,在此基础上突出地域与民族特色。这完全符合北方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

再有,《大辽河》以历史人物的群英谱来表现北方人杰地灵。

历史上北方民族出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有的被写人正史,有的则载人野史。这些叱咤风云、名声显赫的人物,其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却是众说不一,有的是毁誉并存。然而《大辽河》却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评价和赞扬他们的历史地位与功绩,肯定了这些民族精英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大辽河》是一部大片。但由于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客观条件的局限,使《大辽河》在表现历史文化上也不免存在着某些局限和不足。、

首先,《大辽河》在叙述考古方面,对作为典型文化象征的文物多横向的直观表述而缺少纵向的历史沿革与具体的故事演义。如牛河梁女神庙、猪首龙等重要的较有说服力的文物。无论是文物还是文化现象,这种凸现而没有历史传承的过程,犹如消失的玛雅文化。这必将带来更多的文化与学术争议。

其次,在纵向表现历史文化上缺少完整的脉络,出现历史与文化的明显断代与大跳跃。比如从庄严的史实一跃跳到欢快的民间秧歌舞,缺少必要的脉络链接。这其中说明北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一个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也许正是多民族文化更迭而造成文化断层的客观因素。战争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从史学角度,战争是政治经济范畴,将其作为文化背景未尝不可,作为诸多独立部分写人绚烂的文化篇章,破坏了整体布局与和谐。

再有,大型历史文化专题片,多以史托今来传承文明,沟通未来,为现实服务。《大辽河》忽略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辽河流域翻天覆地的巨变,使《大辽河》观后难免有厚古薄今之感,也使鲜明的主题失去了终极落脚点,隆起的大山少了制高的巅峰。

论文范文第4篇

1. 选题意义

选择“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为题,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参与的“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涉及到对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研究。通过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级配体系和空间布局的研究,结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现状,对其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功能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促进薄弱地区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出改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建议,进而引导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合理布局以及文化功能的合理定位。

2. 研究价值

中国快速城市化已经持续30多年,物质财富已得到一定的积累,人们已从只追求物质满足到逐渐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代名词,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往往处于不够重视的地位。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乃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硬件支撑,其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中都举足轻重。如何对各级给类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如何让公共文化设施在空间布局中既便利人们的文化需求出行,又符合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本次研究结合城市规划空间研究的学科特长,拟将空间分析概念以及空间数据分析引入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中,希望能以此作为拓展区域城市规划研究方法的一种有益尝试,为相关地区的同类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从“文化政策”到“文化规划”的进展研究

20世纪中叶,由于西方国家陆续开始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许多城市面貌显露出了许多衰败的迹象——荒废的工业区、破败的港口区、废弃的老城区,并由此给西方城市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文化因素在规划理论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西方社会认为,要使得城市的发展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够取得突破,城市就必须塑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让城市开始重新展现活力。正是基于西方城市的发展背景和现实问题的驱使,西方社会开始了“文化规划”,并在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掀起了热潮。

mereer(XX)指出当时西方的文化政策在集中鼓励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通过专辟文化产业区,建设高档的文化设施项目等将城市营造成一个强调体验和参与性的文化消费的天堂。但由于产生的文化设施活力只是建筑在高档消费空间和消费阶层之上的假象,结果是破坏了原有的社区文化根底,没有所谓体现了当地文化生活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这种现实问题的驱使下,西方开始重视文化规划。mills等(XX)指出城市规划中,要将文化融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思考当中,进而制定出综合的规划,需要进行扎实的研究。规划思想要从制“定文化政策”提升到“文化规划”的层面,从城市侧重于简单的建设大型文化设施发展到注重城市软环境的建设,完善设施的网络化建设,构建整体的宜居环境.robyndowlin(1997)指出盲目的迎合文化消费产业的大规模设施复兴建设,给城市带来的是短暂的繁荣,却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甚至还破坏了原有社区的文化根基perlo harveyst(XX)指出“文化规划”应该将城市文化特征的塑造同居民的文化需求联系起来,结合城市设计,通过对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城市区域的更新发展、公众对文化规划的参与,将规划设计艺术同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

(2)城市公共文化的多用途开发

西方文化设施的多用途开发与建设最早出现于美国对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布局与开发。斯内德科夫(XX)在他所著的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地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成功案例。例如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是通过将文化设施与办公室、零售、餐饮、娱乐整合,通过商业收入可以维持自身的运转,这类建筑综合体的出现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的环境。同时,也可以结合房地产开发将图书馆、音乐厅、展览馆等与其他设施整合在一个屋檐下,向基层社区阐述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书中还指出文化设施综合布局与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开发过程,由于规模大,设计相关设施较多,各种用途之间需要相互协调,这就意味着开发风险更大。但作为城市经营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顾各方利益,促进一个区域的繁荣。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对文化设施的开发与建设非常注重保护本国的名族文化和社区居民的文化根基,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事业。政府出台大量政策保证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发城市的活力,实现城市的复兴。同时也会尽力丰富基层民众的文化艺术活动设施,使整个社会充满文化艺术气息。对于西方国家100多年来对城市文化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本论文对本国文化设施布局规划的研究。

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l)侧重于现状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特别是大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张秋景 (XX)着重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解放初期的50年代至7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至90年代、90年代以后至今。通过研究发现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指出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如下问题,包括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同时对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议。魏宗财(XX)等通过利用arcgis和spss专业分析软件,针对文化设施布局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目的是得出深圳市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结果认为区际差异大,总体上呈现以特区内为核心,特区外为边缘地带的分布格局是其主要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区域经济、人口分布、交通区位、政策等主要方面是造成现有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最终得出了深圳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结论。段成荣(XX)主要通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即参照国内和国外同类城市及相类似城市比较有价值的城市经验,指导宁波城市新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论文主要选取了国内外较具代表性的大城市,分析城市中文化设施的建筑密度,最终构建出宁波市新区文化设施的配套指标。

(2)侧重于特定类型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例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

于绍璐、张景秋(XX)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并利用excel和maphifo作为主要研究工具,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这些空间因素影响了文化设施的利用,同时还提出了非空间影响因素的概念,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布局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李国新等(XX)系统的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的规划布局与建设,从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的编制背景与主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分级和分级指标、公共图书馆的布局与选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发挥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3)与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的理论也日益受到相关领域专家的深入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产业改革日益深化。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当下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受到文化产业布局的影响。王伟年(XX)运用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城市文化产业的地域组织问题。刘展展(XX)以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识别了深圳市特区内文化产业在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主要包括:沿城市主要道路分布的趋势明显,与文化设施分布密切相关,区际差异显著,向商业中心集聚。在文中的最后得出影响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因素、文化设施因素、多样性因素、市场需求因素、交通因素、集聚因素及技术因素。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 研究思路

(略)

2. 研究内容

1 研究目的

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并确定适合长沙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并进行设施需求预测,对其进行空间优化布局,探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模式,已指导城市各层次规划编制中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实。

2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

1.4研究对象

1.5论文内容与框架

1.6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辨析

2.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3.1现行设置标准

3.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的基本原则

3.3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类体系的确立

3.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分级体系的确立

3.5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构建

第四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分析

4.1总体目标

4.2设施需求分析

第五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5.1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

5.2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现状成因分析

5.3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原则与方法

5.4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之处

6.3 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四、课题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预期成果

1. 创新点

1)不仅在宏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符合城市总体战略要求,在微观层面,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用地布局模式,易于公共文化设施在规划中的控制与落实。

2)探索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设置方法和布局方法,并与用地结合,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和布局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 预期成果

2.1 阶段成果

1)对国内外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理清脉络,界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相关概念,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理论研究的文字。

2)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结合相关标准和理论研究形成关于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标准体系与空间布局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材料和结论,形成以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关于长沙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研究。

4)制作调查问卷,并实地考察、探访,并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2 最终成果通过整合以上各个阶段性成果,征询导师的指导意见,形成《长沙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设置与空间布局研究》论文。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进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广泛查阅有关设施空间分布理论实践的相关资料及各类文献,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资料调查。调查长沙市规划局、文广新局以及相关部门的相关统计资料。 交流访谈。与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区划等学科方面的专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听取建议并指导。

2)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或统计学的方法对文化设施进行量化评估,通过建立量化指标进行分析,主要通过spss16.0软件运用相关性分析来分析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与经济、人口的相互关系。

空间分析法。基于地理对象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发现隐藏在空间数据之后的重要信息或一般规律,获取科学地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有效管理,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同时运用arcgis软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2. 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 XX年 9 月—XX 年12 月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

时间: XX 年 1 月—XX 年6 月 内容:完成调查问卷及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3) 第三阶段

时间: XX 年7 月—10 月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阶段

时间: XX 年 11 月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 第五阶段

时间:XX 年 12 月 内容:论文答辩

六、已有基础(分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 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在xxx实习期间参与完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并获得长沙规划管理局审批通过,成为相关地区控规修编的参考性资料。

2. 已具备条件

1)在xxx实习期间,接触了许多长沙市区的项目,了解了长沙市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熟悉了相关规划设计的规范和城市设计方面的优秀方案,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和专业书籍。

2)xxx公司能拥有丰富的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相关资料来支持完成这篇研究性论文。

3)《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课题中参与完成的图纸和文字。

3. 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国性的数据,这个将通过咨询有关部门、查阅相关书籍并利用网络来解决。

2)缺乏对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兼容性的系统知识,这个将通过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和案例加以解决。

七、经费预算

八、指导和辅导、论文撰写(试验)的教师

九、指导教师意见:

十、教研室(科研所)审查意见:(对选题报告作出评价,提出是否通过的建议)

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中固有的粗放性特点,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社会矛盾日趋增多,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实践是理论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近40年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论正是在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但认识本身所具有的反复性、上升性和无限性的特点,也决定了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论的认识随着国家发展环境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变化经历着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布局”来源于棋类术语,指棋局开盘进行整体规划、部署,并可能对(棋局)中盘乃至整个棋局走势产生具有重大影响的阶段。而“总布局”即是整体的、全面的、宏观的,不再是单一个体,而是对总体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整体性安排,兼顾到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五位一体”总布局理论具有丰富的历史经纬因素,五个要素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论的重要组成,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面对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党的十三大则明确阐释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规划方案,初步形成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布局;进入21世纪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建设论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在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并将“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历史性的写入;而党的十则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应当说,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二位一体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要素的“五位一体”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对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更体现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论科学内涵认识的立体式拓展与深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一、“五位一体”总布局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以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重要部分,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科学社会主义建设论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旨在为共产党树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也因而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设想;列宁领导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经济近于崩溃的严峻形势下无法对总布局方式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早期探索中主要关注经济中工业化的问题,而忽视了经济系统中轻工业、农业与重工业的关系问题、政治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与工业化建设问题,最终导致国家体制的僵化与整体发展的失衡;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依据国情,逐步摆脱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进行了不懈探索,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在经济建设内部进行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综合平衡的布局,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仅表现出党和国家对发展协调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的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相统一的认识上升到了新阶段,也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所追求的精神价值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相契合,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创造了条件,并同“四个全面”构成了党和国家十以来追求的发展目标,逐渐形成了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基础上视为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

二、“五位一体”总布局为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构筑了新平台

以阶段论、改革论、发展论、建设论及依靠力量论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态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并比以往任何制度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长期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仅限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维度。然而,透过社会制度的演进,无论哪一种制度,都存在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之外的不容忽视的社会自然发展空间。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辩证否定和根本超越,不仅在于经济制度的变革、国家机器的重组和意识形态的变迁,更重要的是给所有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创造了条件。“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融入到我国的建设布局中,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结构调整的环境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其他要素建设的可持续性,对增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开拓了新的空间。此外,“五位一体”建设布局也进一步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的理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新组成,深刻表现出党和国家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与建设的认识深化,在保障当代人的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更要为我们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并随实践的发展不断实现和满足人民的更高期望,尊重和保障人民在这五个维度的各项利益和首创精神,拓宽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渠道而构筑展现马克思主义优越性的新平台。

三、“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新层次和新方向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论的重要创新,更对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范围进行了有效拓展,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新布局的纵向深化的同时,也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横向发展的局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展长期处于粗放式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与严重环境污染,更增加了自然灾害和生产生活安全事故,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造成巨大挑战。在中国社会正值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涵盖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布局的适时提出,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由单一的经济增长向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同时,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全球化的深化,中国势必要承担更多国际社会发展与建设责任,当今环境问题早已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由于我国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和历史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日趋严峻,诸如PM2.5等更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象征,严重影响甚至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将生态文明提到总布局建设维度的高度,蕴含了党和国家依靠人民追求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更通过理顺保护环境与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关系,使国内建设与国际背景相结合,达到社会主义建设思路与国际发展理念相一致的开放、共享发展的新高度,并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创造人类社会向着最高社会理想演进的新范式

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起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的基础性作用,政治建设为人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文化建设则为人的发展提供方向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的灵魂性作用,社会建设承担为人的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纽带性作用,生态建设扮演为人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绿色环境的保障角色。应当说,从之前的仅强调物质文明,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最后到构建魅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目标逐步由效率转变为效益,由经济效率的短期利益转变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明确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理念。马克思恩格斯曾反复强调,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社会最高价值理想,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与推进“四个全面”相结合,着力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和谐社会,这不仅是我国立足于长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下自觉贯彻人类社会最高价值理想的必经之路,也是在为人类社会向着最高价值理想的逐步演进创造新范式。

五、结语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诸多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仅要从历史上借鉴经验和教训,更应当在中国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把握总布局的建设规律,适时做到概念的深化和外延的扩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转型关键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发展以及其内涵的价值转型、要求目标进行充分的理论研究尤显必要。因为有了总布局的合乎客观历史规律的发展,有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五个领域的协调进步,中国的发展才能拥有较为系统的支撑和保障,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论才能永葆生命力,才能真正在四个全面的实践中实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项目号:13&ZD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明义著:《科学社会主义》[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2] 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 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 列宁著:《列宁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6] 颜晓峰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J],《前进》2012年第6期。

[7] 仲计水著:《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 原丽红著:《“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探析》[J],载《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9] 张正微著:《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总布局研究》[J],载《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1期。

[10] 辛向阳著:《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N],载《北京日报》2012年8月20日版。

相关期刊更多

当代县域经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西部大开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