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纸化报关

无纸化报关

无纸化报关范文第1篇

1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通关现状

保税港区是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为适应跨国企业运作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而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业于一体,具有口岸功能且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港区着眼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业务。保税港区享有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等优惠政策,其中,税收优惠政策包括:(1)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2)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的货物按货物进口相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3)国内入港区货物视同出口货物,实行退税;(4)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是国务院于2008年正式批准建立的区港联动发展示范基地,港区内有上千家保税、物流等关联企业。依托前湾保税港区的政策和区位优势,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与之联动运营发展,实现双赢。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主要从事外贸和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早在2008年其集装箱吞吐量就已突破,其中外贸和中转箱量占90%以上。

传统纸面盖章式通关方式效率低下,成本较高,影响码头生产组织和市场运行效率,无法较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充分利用码头信息化基础设备,推动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前湾保税港区在海关、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和物流环节参与企业及终端客户改进和转变工作方式的前提下,实施无纸化通关作业,以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2 保税港区无纸化通关作业流程构建

2.1 无纸化通关作业内涵

无纸化通关作业指海关以企业分类管理和风险分析为基础,按照风险等级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分类,改变海关验核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来办理通关手续的做法,运用信息技术直接对企业通过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录入申报的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电子数据进行无纸化审核、验放处理的通关作业方式。无纸化通关作业使海关通关环节得以简化,例如,取消现场审单、现场取税、银行缴税、海关核税等多个环节,使通关时间缩短50%以上,为企业节省大笔物流成本。

无纸化通关作业的目标是实现“大通关”和区域通关。“大通关”指口岸各部门、单位、企业等采取有效手段,实现口岸物流、单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高效、顺畅运转,并实现口岸管理部门有效监管与高效服务的结合。“大通关”的实施有利于口岸各部门建立快捷、有效的协调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真正实现货物快进快出。

区域通关是海关以企业守法管理为导向,以跨关区快速通关为目标,运用信息化手段,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的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区域通关具有以下优势:(1)通关程序简便,真正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2)实现进出口货物提前报关,进口货物可在运输工具抵港前向海关申报,出口货物在确定出口商品名称、数量等之后即可向海关申报;(3)收付汇及退税快捷,企业在属地海关办理退税、结汇、付汇等手续,操作便利;(4)通关成本较低,企业在属地海关申报,可以减少口岸通关事务产生的费用;(5)运输便利,除布控查验等特殊情况外,进出口货物无须使用海关监管车辆运输。

2.2 无纸化通关作业流程

2.2.1 无纸化通关作业申报

近年来,我国海关积极推进通关改革,在临港保税区开展无纸化通关作业试点。经海关审核同意,保税港区试点企业与报关所在地直属海关、第三方认证机构(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签订电子数据应用协议后,可在该海关范围内适用无纸化通关作业方式。经海关审核准予适用无纸化通关的进出口企业如果需要委托报关行报关,应当委托经海关审核准予适用无纸化通关的报关行。

选择无纸化通关的企业在货物申报时,应在电子口岸数据录入端选择“无纸化通关”。经海关批准的无纸化通关申报企业应在货物申报时向海关同时发送报关单和随附单证电子数据。如果采用无纸化通关的企业需要修改或撤销报关单,企业可利用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报关申报系统的报关单修改或撤销功能来提交申请。

2.2.2 无纸化通关报关操作程序

(1)网上签约,建立资质。报关行和经营单位分别与海关在网上办理无纸化通关签约(需要读卡器和企业法人卡),签约后与监管通关处确认。报关行需要在网上办理备案(需要企业法人卡),经营单位无须办理备案。委托报关的企业只有在委托签约无纸化通关报关行的条件下才能适用无纸化通关方式。

(2)业务操作。在进行无纸化通关前,报关行或经营单位需要在报关协会网站上进行电子委托并缴纳相关费用,电子委托成功后即可进行无纸化通关申报。企业勾选“无纸化通关”录入方式,将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电子数据发送至海关并申报(随附单证电子数据可由企业根据其资信等级选择在申报时或申报后发送)。海关H2010系统对申报的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电子数据进行风险判别:风险较低的货物自动放行,并发送放行信息,企业可直接办理提货或装运手续;风险较高的货物由人工在计算机上审核,可疑货物转现场交单。报关单实施自动理单,结关后进行电子存档。在无纸化通关方式下,从企业申报到货物放行的整个流程中原则上不需要企业到海关现场提供纸质单证,仅通过互联网便可完成通关。

2.2.3 无纸化通关作业流程

(1)报关行利用升级后的录入系统进行电子录入;

(2)向海关发送电子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电子数据;

(3)收到电子回单后确认关税金额,通过网上支付平台缴税;

(4)海关审结完毕后电子放行,或者现场在提货单上加盖海关放行章(目前该环节已基本取消,仅通过海关与码头的电子报文即可确认)。

2.2.4 无纸化通关作业单据

(1)要求电子单据为PDF格式,内容清晰、完整,并加盖经营单位公章;

(2)商业检验货物正常申报,并提供报检委托书和海运提单;如果是法定检验货物,还需要提供正本产地证、植物检疫证和动物检疫证等文件。

3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无纸化通关作业实施情况

3.1 实施过程

近年来,青岛市提出“以港兴市”和“率先实现蓝色跨越”战略,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不断改善口岸环境。青岛港前湾港区通过修建镰湾河区港联络桥,打通前湾南北港区与保税物流园区唯一的货物通道,激活前湾保税港区。前湾保税港区依据边封关、边验收的开发思路,分期完成港区封关验收工作,其中,一期封关范围包含前湾北港区的8个集装箱泊位、南港区的7个集装箱和杂货泊位及3个物流园区,封关面积2,已于2009年8月验收合格并投入运营。2010 年底,前湾保税港区实现全面封关运营,口岸各单位联手打造世界知名、通关便捷、服务优质、成本低廉的口岸品牌:海关大力推行“大通关”模式,实施区域通关战略,推广“多点报关、口岸验收”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监管模式,并开展与内陆省份的区域通关合作改革试点,不断简化跨关区转关作业,降低物流成本,扩大青岛港的货源吸引力和口岸辐射力;检验检疫局推出“属地报检、口岸验收”管理模式;边防检查站实行全天候受理和网上报检运作模式,全面推进“零待时”和“绿色通道”活动,确保船舶随到随靠、到港即可作业、完船即可离港。

为最大程度地提升港区通关效率,青岛海关采取以下措施:(1)在保税港区推行电子围网封关,实行分类通关;(2)实施跨关区调拨解决方案,实现保税港区与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一体化运作;(3)推动实施“入区即卸货”模式,实现查验场所多元化;(4)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打通港区跨境快速通关通道;(5)采用“分送集报”模式,打造进口分拨中心,推进港仓内移,有效提升保税港区通关效率;(6)实行工作制及以外预约式加班服务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港区内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通关需求。在国际贸易、商业交接和国际物流单证逐步趋向标准化和电子化的背景下,保税港区采取无纸化通关作业方式无疑能推动通关业务发展,进一步压缩低风险货物的通关环节和贸易成本。

与此同时,山东省和青岛市积极出台相关法规,推进港区部署、建设和优化通关作业。例如:201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全国保税港区首部地方性法规《山东省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条例》,进一步优化保税港区法制环境,推动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逐步深入发展;2013年10月制定并《青岛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纲要(2013―2020年)》,明确提出推动青岛西海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向自由贸易试验区转型;制定《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总体方案》,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试点,推动保税港区转向自由贸易区。上述法规的出台为前湾保税港区无纸化通关业务保驾护航,并开拓了广阔的业务空间。

3.2 实施效果

(1)开创港区通关新模式。前湾保税港区与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之间通过镰湾河大桥实施区港联动运营背景下的无纸化通关作业后,企业保税可以直接向海关发送报关单电子数据,无须递交纸质单证,开启港区通关新模式。

(2)提高通关效率,降低成本。在无纸化通关作业方式下,被海关系统核定为低风险货物的报关单由海关H2000系统自动完成所有操作,使通关效率提高约30%。此外,全天候通关作业大大节省企业人力和时间成本。前湾保税港区自正式封关运营以来,通过实施全省启运港退税、无纸化通关、直通关、通关、分送集报、集约查验等优惠政策,使单箱物流成本由原来的600~800元人民币降低到200元人民币左右,通关时间由缩短至以内。按照2012年20万票保税单证的处理量计算,实施无纸化通关后,前湾保税港区每年节约纸张和碳粉费用逾24万元人民币。随着无纸化通关作业进一步深化,预计2013年前湾保税港区节约各项成本40万元人民币以上。

(3)综合效益显著。无纸化通关作业为港口和关联报关行等企业开辟便捷的业务通道,这对提升码头生产组织效率、打造保税港区综合物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无纸化通关作业还通过减少纸质单证和车辆使用实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4)促进物流一体化。随着无纸化通关作业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前湾保税港区的客户群将进一步拓展,供港货物配送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为开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打下坚实基础,有助于保税港区转型升级,提升物流一体化服务水平。

4 结束语

无纸化报关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免费报纸 报纸产业 地铁报 报业生态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在以传媒高度发达为表征的当今媒介化社会,却有众多的免费报纸。作为第一媒介世代中的优势媒介的报纸伴随第二媒介世代、第三媒介世代和新媒介世代“后浪推前浪式”的登场,报纸曾经取得过的优势地位已经极大地受到了威胁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免费报纸逐渐在报业市场上成为应对这种挑战的形式之一。本文选取当代传媒业格局中的免费报纸作为探究的对象,进行多向度的传播学分析,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对正处在媒介变革时期的报业和免费报纸自身的发展提出一些见解。

一、免费报纸的发展历程

“免费报纸”是一种经验性的提法,相对于传统的付费报纸来说,是面向全部或部分社会受众公开发行,无需支付费用就可获取,以刊载新闻、信息、广告等内容并以盈利为目的的报纸,具有获取的无偿性、流动的公共性,内容的普适性等特点。

在瑞典,全球首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免费报纸《地铁报》于1995年隆重登场;在美国,头号报业巨头甘尼特接连推出多份免费报纸;在英国,《每日邮报》与劲敌《独立报》竞相推出免费报纸,并将战火烧到了国门之外的爱尔兰;在德国,免费报纸《20分钟》一问世,立即对科隆市的报刊市场及广告市场形成有力冲击;在日本,发行量50万份的免费报纸《今日标题》已与路透社、彭博社以及其他外国通讯社达成了供稿协议……免费报纸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进程和影响波及进程还将持续下去,免费报纸间的竞争、免费报纸与传统报纸间的竞争更是不断升级。

以免费形式出现的报纸,可以追溯到报纸的最初诞生时,不过本文中所论及的免费报纸是指除无需支付费用可获取外,在内容方面与传统报纸并无明显差异的报纸。法国重要日报《解放报》的出版者谢尔盖·朱里(serge,july)认为“这些免费报纸具有普通日报的纸张、气味与铅字,但它们和正规日报的相似之处也止于此”。也即是说,这里的免费报纸同样是以新闻报道、社会资讯与广告为传播内容的,与那些名目众多的投递类、派发类广告传单或广告小报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尽管后者也是免费的。按照这个界定标准,世界上首份免费报纸为诞生于1995年的瑞典《地铁报》(metro),这份报纸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行、跨国营销做得最成功的免费报纸之一。目前世界上有超过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免费报纸,日均发行四千万份,而受众数则逾七千万。这些数字实际上始终处在正向变动中,因为免费报纸的阵营在不断扩充之中。此外目前报业业界和传媒研究学界依然有众多声音表示,免费报纸在报业乃至传媒业格局中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我国免费报纸发展综述

免费报纸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还停留在行业有所关注、有部分探索的阶段,并未形成气候,也并未对我国的报业格局带来实质性的冲击。关注免费报纸在我国的发展动态,就必须先从整体上对我国报纸传媒的运行状况有所掌握与认知。我国新闻界对报业功能与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从报纸事业到报纸行业,从报纸行业再到报纸产业的转变。呼应这种理论上的转变,我国的报纸传媒业已经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成果,重要的是这种探索之路依然有广阔的前进空间。基于这些现状的认识,可以说我国的传统报纸正处于产业上升通道上不断跨越的阶段,免费报纸要想成为一种能对报业现实格局有所撼动的业态就更需较长的时日来达成。不过由于我国报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加上体制环境的不同。内地、香港和台湾在免费报纸的发展方面进度明显不一。

1 香港特区的免费报纸发展概况

在《都市日报》登陆香港之前,香港的免费报纸市场显得较为平静,只有一些地区性的小型免费报章;而《都市日报》2002年4月高调进入香港地铁报纸市场,正式掀开了一轮报纸市场的竞争热潮。根据《都市日报》母公司metrointernation,al的年报显示,该报在自创办起的14个月之后就实现收支平衡,目前的盈利能力与势头依然不减。目前《都市日报》每日发行量约36万份,加上每日将回收的报纸进行二次派发,每日实际的发行量接近40万份,读者人数近百万人,是香港目前最重要的大众化报纸之一。就《都市日报》的组织机构来看,共设编辑部、广告部、销售部、市场推广部和it部等5个部门。《都市日报》的编辑理念方针同metro international下的其它地铁报纸较为相近:精简、客观、兼听,重视娱乐性内容、重视照片与颜色的运用等,从质量上与其它传统强报看齐,从风格上能独树一帜。

所谓“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都市日报》的理念与实践给香港报业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并引发其它竞争者跟进。《头条日报》和《am730》两份免费报纸相继于2005年7月加入香港免费报纸的阵营,形成目前香港免费报纸市场“三国鼎立”的局面。

2 台湾地区的免费报纸市场

台湾传统报纸问的竞争向来比较激烈,媒体密度大加上外来报纸的登陆,这些因素使台湾报业的竞争程度不断“更新换代”;传统报纸近年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夹攻下,发行量与广告收益里直线下滑的趋势。这种不景气的状态被媒体称为台湾报业“寒冷的冬天”。台湾传统报业面临的这种困境迫使报业决策者们寻求新出路或借机转型。台湾免费报纸的勃兴正是有着这样的媒介生态背景。

台湾地铁自正式通车后,就先后涌现出过《捷运周报》、《捷运快报》、《交叉路》等以“地铁族”为主要发行对象的免费型报纸,成为台湾早期地铁免费报纸的代表。但由于这类报纸内容和编排水平并无可圈可点之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均不理想,因此这类报纸的影响并不大。真正引发对免费报纸市场价值关注的是联合报业与2004年推出的免费报纸《可乐报》的州版发行,相比此前出现过的免费报纸或地铁报,该报内容品质方面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抢滩年轻读者市场方面达到初步成功。此后,来源于香港的《苹果日报》推出了免费报纸《爽报》(sharp报),加入到台湾免费报纸的市场竞争行列当中;2007年《联合报》也推出免费报纸《upaper》,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在台北的地铁站发行,提供时政和娱乐新闻及和台北生活有关的资讯。《upaper》希望读者提供自己的照片和故事给报纸刊载,甚至有机会可以登上头版,被称为是“印在纸上的互联网”式报纸。

除上述所提到的免费报纸外,台湾目前的报业市场上还有其它一些免费报纸,不过由于影响不大或与其它免费报纸存在同质化现象,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台湾免费报纸是否会慢慢转型为国际上类似的成功运作模式还有待观察,甚至其生存能力和发展前景也有待报业市场的检验,但较为明确的是,免费报纸对于台湾报业格局的影响是明显的,对于免费报纸所引发的新旧竞争升级化对每份报纸势必都是机遇更是挑战。

3 内地免费报纸扫描

免费报纸的出现需要具备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如都市化程度高、社会经济发达、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化、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完善等,纵观国际上运行成功的免费报纸,大都是在具备以上条件的城市先行发展起来的。我国内地免费报纸的发展再次印证了这样的发展规律。目前内地免费报纸具有典型性的主要有上海《i时代报》、广州《羊城地铁报》、南京《每日新闻》以及北京《北京娱乐信报》,此外我国内地其它正在兴建地铁的城市也已将地铁免费报纸的筹办提到了议事日程,如2006年4月,沈阳地铁建设指挥部与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正式签署了关于联合创办《沈阳地铁报》的有关协议,双方定于沈阳地铁一号线开通之日起同时推出《沈阳地铁报》。这些免费报纸中,除《i时代报》已走过四年多的历程外,其余报纸均为近两三年出现的新成员,其中《北京娱乐信报》是2007年11月27日才开始进入北京地铁系统,由原来的收费型报纸转型而来。我国内地免费报纸由于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短,研究分析层面上也还只处于个案研究阶段,至于说是否对既有的传统报纸传媒形成了影响或影响力有多大,仍然还在观望和初步探索阶段。

我国内地免费报纸的兴起在客观上顺应了世界报纸市场上的免费报纸浪潮,实质上是顺应了当今媒介化社会中信息免费浪潮的趋势。由于传媒政策和体制的不同,我国内地所出现的免费报纸与外国已经发展起来的免费报纸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不过它们更多的是拥有共性。比如运营模式、盈利方式和新闻处理理念等。

三、解读免费报纸在传媒格局中的坐标

本文前述部分分别就免费报纸的界定、出现与发展概况及我国的免费报纸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但在媒介生态环境改变所引起的传媒格局改变、受众分化改变、传受关系改变等的变动中。如何从深层次看待免费报纸,以及如何读解免费报纸的性质、意义等,是更为关键和重要的问题。本文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1 作为报纸营销手段的免费报纸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新闻学教授菲利普·梅尔在2005年推出的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中这样描写道:“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在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作为精确新闻学研究的专家和权威,梅尔教授为传统报纸媒体的消亡预言了如此具体的时间表,这种预言再次引发了对于报纸未来命运的广泛讨论。

对于报纸是否会消亡的讨论或许在短期内会持续下去,但是传统报业已然面临重重困境却是不争的事实:视听媒体和新媒体对于传统报纸的夹击、报纸受众尤其是年轻读者的流失、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免费浪潮以及因此而来的信息获取方式转变、传统报纸媒体的广告分流以及因此而引发的经济收益下滑风等。

传统报纸媒体如何冲出重围?免费报纸被推向了前台。

美国学者罗伯特·g·皮卡德等在分析报纸特性时,认为“报纸同时在两个市场上运作:一个市场是真实的报纸产品市场,另一个是为广告商提供通向受众途径的服务市场。……一张报纸在一个市场中的表现,影响着它在另一个市场中的表现”。也即是说,报纸的双重市场中,一个是读者消费在阅读报纸内容上的时间,另一个是读者购买报纸的金钱。免费报纸将这种双重市场进行了改造:读者不用支付购报费用就可以获取以前需要付费才能得到的报纸,报纸只进行一次售卖(将报纸读者的注意力和时间售卖给广告商)。免费报纸将不再有发行收入,报纸收入的重担落在了广告上。那么免费报纸如何保证广告商会对其进行广告投放从而获得广告费用呢?

首先,由于报纸免费,吸引了众多以前没有买报习惯的人群,而这部分受众群可能是连传统报纸也无法吸引的读者群体,因为the bestthingsinlife arefree。

其次,免费报纸更易于发挥两级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势,通过传阅率提升传播效果。此外免费报纸能够提供到达读者的最便利途径,无论是metro international的《地铁报》还是国内的《i时代报》,均在最利于读者取阅的地点设置派发点。这有可能会争取到那些“没时间”买报或“买报不方便”的人群。

再次,凭借渠道优势。大多数免费报纸将地铁作为报纸派发的据点,而地铁作为现代“流动社会”蕴含着巨大的客流资源,而地铁车厢本身也是比较适合人们读报的场所。传播渠道是免费报纸仍然可以不断发掘的优势领域。 最后,累积受众资源。传统报纸所流失掉的受众群体,绝大部分是被互联网以及其它新媒体“抢夺”过去的年轻人,而这部分人群同时也是“地铁部落”的主力成员,这部分人经过专业市场的调查分析,是拥有巨大消费力、消费决策力的人群,这正是广告投放者所看重的要素。

通过以上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免费报纸有更为针对性的目标受众、更为灵活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找回了流失掉的或正在流失的年轻受众群,因而有了保证广告收入的必要理由。此外免费报纸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也被许多传统收费报纸所运用,其中包括诸多传统型大报和强报。例如上海的收费报纸《新闻晨报》在上海多所高校设有免费取阅点,每日向高校学生提供免费的报纸,意在培养和稳固其优势受众群:高校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通常是许多媒体竟相追逐的目标受众。其实早在2004年,欧洲七大报业集团,英国《泰晤士报》、法国《世界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西班牙《世界周刊》以及意大利《晚邮报》、《24小时太阳报》、《民族报》签署了关于让青年学生靠近报纸的倡议书,目的是通过共同的行动,让报纸通过学校重新回到学生手中。这也是传统型报纸通过将原本的收费报纸进行免费派发的方式来培养年轻读者。

2 作为应对报纸传媒环境变化的免费报纸

从报纸的产业属性和内容生产属性的结合来看,免费报纸是报业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报纸产业所处传媒环境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动。本文前述部分中已经提到过“报纸消亡论”的相关内容,暂且不论这个论断是否具有科学依据和逻辑,但该论断所引发的传统纸质媒体未来命运的火热争论反映了这样的事实:传统报纸产业在当今媒介环境下正在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读者群体的不断流失、现代人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报纸自身的改革之闲等是传媒环境变化带来的结果和表现,并且这种表现并没有在短期内得到扭转的迹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待免费报纸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无疑使得将免费报纸视做为一种传媒生态环境变化产物的理解有了更清晰的解读框架。也就是说分析免费报纸,如果想获得一种综合性全景性的认识。从报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来入手,是必不可少的研究途径。

四、免费报纸持续性发展的展望

无论是作为传统报纸营销的一种手段,还是最为传媒环境变化的产物,免费报纸的出现,在一个健康有序的报业竞争环境中是有积极意义的。以公益性为例,尽管说免费报纸背后的投资者或发行者是抱着赢利获益的最初动机来推出免费报纸的,但在客观上也确实有公益性的体现。因此关注免费报纸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有了可以依靠的理由。

无纸化报关范文第3篇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报业从未像今天这样忧心忡忡,因为网络媒体来势汹汹,正加速抢夺受众,抢食利润蛋糕;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报业从未像今天这样踌躇满志,因为新媒体的发展空间让报业看到了大展身手的转型路径。

但是,在满腔热情进军新媒体的征途中,我们发现,轰轰烈烈的背后难掩盲目跟风、冒进之态。比如,电子阅读器。这个报业争相开发的终端,2010年还风光无限,2011年上半年遭遇平板电脑的冲击,形势急转直下。再如,手机报。几乎每家报社都拥有这种新媒体。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直接上网查阅新闻,内容单调、信息残缺的手机报必定被抛弃。

一问:报业如何维护知识产权?

最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iPad软件开发商未经授权使用《新京报》版面和内容一案做出一审判决,判令其停止侵权并赔偿10万元。此案再度促使人们思考:网络时代的传统媒体如何维护知识产权?

传统媒体的维权尝试源于网络的崛起造成其受众和利润的双重流失,其焦点是内容共享。人们惊叹于新媒体的凌厉攻势而预言报业必将消亡,知识产权纠纷实质上是纠缠不清的新旧媒体关系的法律体现。

网络是报纸的终结者吗?这似乎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大多数报纸早已习惯了与网络的竞争。但基于网络是报纸转型的直接推动力、是检验报纸改革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参照物的这一事实,有必要对网络与报纸的关系进行再次梳理。

内容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让报人耿耿于怀的是,每年花费数千万元采集的新闻信息被网络无偿或廉价使用。但是,无论做过怎样的努力,以维护报纸知识产权为目的的抵制商业网站的行动均以失败告终。从最初以网站转载自己作品为荣的喜不自禁,到此后意识到利润被蚕食的懊悔和如今维持现状的无奈,报业始终处理不好与网络的关系。

报纸没有新型的渠道,又将内容拱手让人,从这一点来说,报纸的敌人就是报纸自己。因此,要解决报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无法绕开内容控制这一核心要素。提高内容的控制力,首先要增强“内容提供商”的商业属性,增强价格协商的话语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高报纸内容商品化的自觉性和内容质量的自信心,打破集体无意识的面对困境无所作为的现状。

报纸维护知识产权不外乎技术和法律两条途径,通过技术控制传播渠道,依靠法律避免权益受损。报纸维权困难重重,但更难的是面对侵权时的熟视无睹。

二问:报纸需要多少渠道内容?

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使向来信奉内容为王的报人信心动摇,于是,多渠道内容成为报业的集体追求,认为这是挽回报纸颓势的积极举措,是报纸数字化生存的必走之路。这其实是弊大于利的盲目行为。

从报纸影响力看,多渠道内容未必能增加受众。决定报纸影响力的是其内容的吸引力,如果内容没有改善,不管是平台共享的网络终端,还是独自开发的电子阅读器,都不能吸引新受众。相反,对忠诚度极高的核心受众来说,如果能在新的渠道读到其喜欢的报纸,就不再订阅纸质媒体了。新渠道增加一个受众就意味着旧媒体流失一个受众。

从报纸传播力看,多渠道内容未必能扩大效果。追求渠道全覆盖是报纸迎合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但内容接触点的增加不等于传播力的增强,因为阅读的方便不等于受众非读不可。如果报纸难以承载质量高、数量多的内容,从而影响传播力的发挥,开辟其他发行渠道是合理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报纸竞争力看,多渠道内容未必能带来利润。缺乏吸引力的报业新媒体吸附广告投入的能力薄弱,渠道多样化造成的碎片化阅读反而稀释了注意力。

三问:报纸一定要办新闻网站吗?

办新闻网站被报纸视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和重要体现,几乎每张报纸都办有新闻网站。但国内所有的报纸新闻网站至今没有探索出生存模式,鲜有盈利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通过点击率吸引客户投放广告的模式,都不足以支撑报纸新闻网站盈利。

报纸新闻网站赔本赚吆喝的根本原因是内容单调造成吸引力的缺乏,而同质化的报纸又造成新闻网站的同质化,有些报纸新闻网站尝试收费阅读又因读者锐减而被迫取消的举动就是明证。唯一被当作正面典型引用的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收费模式,其盈利的原因在于独一无二的金融信息。

要想破解报纸新闻网站生存难题可能有两种方法:一是等待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的大型传媒集团出现,其复合型的大容量的新闻网站将改变当前我国报纸寻求网络化发展的散、小、乱的状况;二是利用合作机制,几十家甚至几百家报纸抱团竞争,利益共享,提高新闻网站的吸引力。

报纸的网络化生存也有成功者,比如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19楼网站,2011年的收入可能突破亿元。但这并非是新闻网站,而是一个社区网站,因此,与其说是报纸网络化生存的成功者,不如说是报人网络化生存的成功者。像19楼这样的社区网站人人可办,报纸的优势在于其信息采集加工的便利性和专业化,以及传统媒体尚且强大的影响力对新媒体的宣传作用。19楼网站的母体《都市快报》就利用专刊长时间地展开报网互动,成功地将传统媒体的受众迁移至网络媒体。这就提醒报人:报纸一定要办新闻网站吗?

报纸办新闻网站的目的是想夺回流失的受众和广告,这可不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得以实现?有专家认为,信息传播新渠道的硬件的设计和销售是完全独立的,这不是大多数媒体所擅长的,他们也不需要去尝试。软件是媒体的未来。好的新闻机构必须学会成为出色的软件和设计公司,或与其结盟合作――否则,将沦为平庸之辈。

四问:报纸一定要建立全媒体编辑部吗?

随着全媒体战略的实施,报社建设全媒体编辑部成为一种时髦。记者不仅要采写文字稿件,还要学会摄影、拍视频,以此实现一次采集信息、多渠道的意图。

我们不否认报纸试图增加内容产品附加值的美好愿景,以及延伸产业链的种种探索,但是,我们至今看不到全媒体编辑部运作的实质性效果。采编流程的变革引来了不少好奇者的围观,赚取了一定的人气,但总体上还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行为,是一厢情愿的自救举措,因为这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

无纸化报关范文第4篇

Abstract: China's media business has rapid development and newspaper columns have been well loved and respected by journalists. Today, the competition of the medias intensifies increasingly, but columns in the newspaper industry has never faded, which is caused by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media with intense competition and market demand.

关键词: 媒介竞争;市场需求;报纸专栏

Key words: media competition;market demand;newspaper column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236-02

0引言

时至今日,报纸专栏为何在报业界能始终保鲜,而且在当今媒体竞争可谓惨烈的时代能依然美丽?究其原因,因为社会因素和受众需要,为报纸专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空间。特别是在现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更加凸现了专栏不可替代的地位。无论是从报纸外在的竞争环境来看,还是报纸本身内在因素考虑,都十分迫切需要专栏来发挥重要作用;实际上,受众喜爱、市场需求是报纸专栏盛行不衰最深层次的原因。

1专栏外在和内在竞争环境

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报纸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生存和发展已是不争之实。报纸不仅要与异质媒体争夺生存的空间,如广播、电视和因特网乃至第五媒体3G手机报,还要跟其他报纸进行你死我活的“拉锯战”。报纸可以说是处于内外夹击的境地,外有广播电视的强大冲击,内有报纸之间无以复加的相互‘厮杀’。即便是从报纸本身出发,专栏也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

报纸生存的外在环境实际也就是报纸所处的竞争环境,一家报纸在问世之时必须考虑如何应与其他的媒体竞争,既要对付异质媒体的虎视眈眈,同时要应对同质媒体的“见缝插针”式的侵入。与报纸而言的异质媒体,无疑就是广播、电视和因特网和3G手机报等。这些异质媒体凭借各自独特的优势不断地向有限的受众市场进行瓜分。受众的注意力毕竟是有限的,必须要有起码的受众群才能生存下来,这已成为所有媒体的共识。

1.1 异质媒体竞争环境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广播曾有辉煌的过去,它与时代同驾并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彩色电视节目的普及,广播由此走向了低谷。而上世纪90年代以后,广播媒体又开始复苏,特别是伴随汽车车载广播的发展,受众已由规模受众转向年轻精英受众,日渐增多的有车一族,使得在旅途中聆听广播成为一种享受和习惯,近年来全国各地“交通台”的快速发展可见一斑。

电视:从1985年以来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在不断增加,表明媒体的生存环境中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不断加剧。屏幕文化的生动性,使读者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阅读,印刷媒体报纸很难像屏幕媒体电视那样吸引用户,导致报纸读者不断流失,而电视收视率却不断攀升。

互联网:不仅广播电视在挤压报纸的生存空间,如今的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网民大国。网络具备实现信息即时传播的优势,是真正能够实行24小时全天候传送新闻的媒体,应该把这一优势充分利用好、发挥好。①面对令人惊叹的网络速度,传统报纸的时效性已无优势可言,加之网络以它信息容量的无限性,令报纸那怕是“厚报时代”依然望尘莫及。

3G手机报:手机报正呈井喷式发展状态。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率先推出全国首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手机报开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随后,各大报纸杂志纷纷推出各自的“手机报”。《中国传媒科技》总编辑韩志国认为,“手机报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完美结合的信息技术产物,具有个人化、移动性、即时性的特点,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有着巨大的潜能,将对广播、电视以及印刷媒体形成强大冲击。随着订户数量迅速向1亿逼近,手机报成为无线增值新的“杀手级”应用已是不争之实。”②

2010年,随着3G网络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手机报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3G手机报作为全新的手机媒体业务,它能够让用户摆脱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阅读各类海量新鲜的新闻资讯。依托3G网络,3G手机报可展现视频、动画、音频等多媒体文件格式,丰富多样的展现形式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新鲜体验。数字媒介的快速发展,使报纸这一传统媒介的的生存空间更是雪上加霜。

2010年4月19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手机报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手机阅读内容,58.7%的手机阅读人群读过手机报。此外,低年龄、高学历人群是数字化阅读主力军,18至29周岁人群中,有近半数人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比例均超六成。③数据显示,18至70周岁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比例达24.6%,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是数字化阅读方式中的主流。被抽样人群中,16.7%通过在线阅读,14.9%接触过手机阅读,1.3%使用其他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

1.2 厚报时代同质媒体竞争环境如今的报纸不仅需要应对异质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报的竞争和挑战,而且还要应对同为平面媒体的其他报纸所带来的竞争和挑战。报业本身的发展也是十分迅猛的,全国报纸的总印份数在近十多年的时间里也是飞速增长。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传媒发展研究所编撰的首部报业蓝皮书《中国报业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06年12月底,2006年中国共出版各类报纸1935种,其中广东的报纸数量达到101种,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其中,中央级单位出版报纸220种,占全国报纸总量的11.4%;省级单位出版报纸811种,占41.9%;地市级单位出版报纸850种,占43.9%;县市级单位出版报纸54种,占2.8%。④无论是报纸种类还是报纸的总印数都在不断地增长,这使得读者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可随心所欲选取自己喜爱的报纸。读者无疑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向他所钟情的报纸,毕竟每个读者接触报纸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抢夺读者可贵的读报时间,就要有让读者愿意付出时间的好内容。

“厚报”是报业规模化的一个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报业市场的竞争主体渐渐不再以版面的厚度作为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发行市场也逐渐回归理性,但笔者发现大部分报纸仍然与规模竞争、低价厚报无法分离,报纸的版数依然能以瘦身。几年前,我们身边的报纸还都不太厚,以16版居多,过两年就是32版了,现在有很多出了48版甚至是64版了。据说广州、上海、北京的报纸多的时候一天竟达上百版。在发达国家,厚报那是常事,平日版就有上百版,《纽约时报》曾经出过960版。

读者现在读报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读报时间的支配上还是比较“吝啬”的。如何让读者化费较少的时间就能读到自己很满意的内容,使读者心里觉得“时有所值”,这是报人必须考虑的。专栏的这种“定时定地”也为读者喜爱这个专栏提供了前提条件。读者在读报时,对成本(包括经济上和时间精力上的成本)的付出和阅读收获的考虑是非常明确的,他们总在权衡得失利弊。根据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提出的“传播获选的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序”⑤,读者在选择获取信息方法上遵循经济学的“最省力原理”,总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即读者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追求最大化的读者价值。在分子值,即增加读者可能得到的报偿一定的情况下,降低公式中的分母值,即减少读者获取信息和接触媒介的费力程度。降低读者所要付出的各种成本,能提高读者选择的或然率。因此,对于报人来说,仅仅瞄准读者的需求提供合适的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尽可能地降低读者为接触到内容所要付出的成本。只有具有这一卖点的内容,才可能真正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尤其那些“固定性”的读者拿起“自己”的报纸时,在心里就已经找到自己喜爱的内容了,知道心中的专栏今天是否出现,将会在哪个版面出现,因此读者可以不费多少精力就能找自己“定读”的内容。

2市场需求激发内在功效

分析报纸本身的内在因素和市场需求,专栏同样具有重磅力量之功效。专栏能从增加报纸亲和力、创建品牌等多方面为报纸自身全面改进起到重要作用。为了生存和发展,媒体正在积极用营销观念来进行经营活动。

现在报纸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亲和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读者的生活日趋多样化,读者的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报纸如何保持亲和力,显得越来越重要。”⑥亲和力的大小,直接关联到读者与报纸的亲疏远近。读者喜爱的报纸,一定具有相应的亲和力。现在的一些报纸,为什么读者不愿买,不愿看呢?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亲和力。要增强亲和力,尤其是走市民化的都市型报纸更要刻骨铭心记住这点,为增加亲和力,不如兼顾关注地域性的读者。市民读者在选取全国性报纸、外地报纸或者本地报纸时,爱好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别。有80%多的读者选择看本地性的报纸。

能否让读者一改“吝啬”的本性,而大方地把注意力投向某报纸,就看这家报纸是否有贴近读者,是否具有好内容,是否具有亲和力。专栏往往都是从市民读者所在的地区出发,设身处地为读者提供好的内容,走的是“亲民”路线,尤其是地域性很明显的都市类报纸,纷纷以所在城市的市民读者为服务对象,“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说市民之所欲说。”在专栏题材内容的选取上尽量靠近市民,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这样的报道往往深受读者喜爱。纵观现在的专栏在从主题、语言、标题和篇幅等四个层面都呈现出强烈的平民化特色,平民化已经成为当代报纸专栏的生存状态,以“平民化视角讲述一个城市发生的故事,表现出对于草根民生的真实关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情怀”⑦。

本地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专栏的品位。以地域文化内涵为依托的专栏名称,或隽永或通俗,勾起读者特别是当地读者的兴趣,给留下回味无穷的思考空间。2001年开始与读者见面的《赣鄱时评》,是《江西日报》又一深受读者喜爱的名栏目,其取意于江西鄱阳湖,颇具地方特色,承载了深厚的赣文化。该栏目多篇作品曾获得全国、省新闻奖,被评为“江西新闻名专栏”。《东阳日报》2005年推出了一个副刊专栏――“一个村庄的述说”。栏目开设以来,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许多读者将这个栏目当作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教材”,彰显了报纸的地域特色。一个城市就是一本历史,记录着这块土地的风雨兴衰,见证着这里人民的智慧创造,《光明日报》开设“百城赋”专栏,刊登100个城市的辞赋,让很多读者未然心动,在辞赋中亲切感受家乡的无限荣光。此专栏被评为2009年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注释:

①陈旭鑫,陈信凌.打造网上时评品牌 营造和谐舆论环境[J].新闻战线,2005,(10):63页.

② 机报井喷发展成为数字出版新亮点[N].经济参考报,2009-12-8.

③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R].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④数据、观点来源于首部报业蓝皮书.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创新成就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第4-7页.

⑤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8 页.

无纸化报关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报纸消亡论 思潮 辨析

“报纸消亡论”的提出及背景

“报纸消亡论”的提出。曾有不少学者先后预言过报纸的消亡。早在1994年,美国未来学家迈克尔・克莱顿就将报纸称为“媒介恐龙”①,认为它行将成为一种历史的陈迹;《华盛顿邮报》的媒介批评家霍华德・库兹则称报纸产业正弥漫着“死亡的气息”②。

“报纸消亡论”假说的提出无疑是“报纸消亡论”观点的典型。2005年,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在其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 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中指出了当代报业集团所处的不妙境地,认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无线电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对报纸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1972~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他预测,到2015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他预测,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③这样,菲利普・迈耶确定出了具体的“报纸消亡时间表”,并为报纸彻底作出了“终极判决”。

2006年12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分析文章称很多人都预测报纸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并引证了菲利普・迈耶的预言。而日本《每日新闻》原总编歌川令三在《报纸消失的日子》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报纸消失的日子是2030年。

“报纸消亡论”提出的背景。“报纸消亡论”的提出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有深刻的报业实践背景:1.停刊转网。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报纸经营惨淡,美国一批百年报纸甚至停止发行印刷版,转而加入网络经营的行列。拥有102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拥有147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及拥有174年历史的《安阿伯新闻报》先后转报为网。2005年,拥有多家美国日报的奈特里德公司卖掉报纸,结束了114年的历史。2.发行量下降。据全球报纸协会提供的数字,从1995年到2003年,报纸发行量在美国下降了5%,在欧洲和日本分别下降了3%和2%。④另据统计,全美507份报纸2009年前两季的发行量减少了4.64%。这些数据明确显示,更多的选择使得报纸的社会角色逐渐式微。3.广告收入下降。在美国,分类广告中的招聘广告是检验报纸经济的晴雨表,而事实是,招聘广告在大规模缩减,拿2001年来说,甘尼特公司旗下的大型报纸招聘分类广告减少20%,奈特―里德报团日报减少26%,华盛顿邮报减少31%。⑤4.大量裁员。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2004年的报业从业人员数量比1990年减少了18%。美国报业平均每个月都会辞退1000名报社员工;目前美国报社没有一家招收新员工……2008年,甘尼特公司主席迪奇在致员工信中表示,整体经济恶化令甘尼特公司盈利及运作受损,所以被迫裁员。⑥5.年轻读者大量流失。2005年,鲁伯特・默多克对美国报纸编辑协会说:“报纸正在遭到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唾弃……现在十几岁、二十几岁乃至三十几岁的人‘不想让一个像上帝那样高高在上的人来告诉他们什么东西重要,他们肯定不希望新闻报道像是传道’。”⑦他认为年轻一代是“数字原住民”,他们已不太接受报纸,而是习惯于靠电子媒介获取新闻。根据上述种种迹象可见,报纸所面临的重重困境不是个别现象,也不是局部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报业整体衰败的征候。毫无疑问,报业遭遇寒潮并陷入了深度危机,这直接催生了人们对报纸未来的悲观情绪,“报纸消亡论”思潮出现并弥漫开来。

围绕“报纸消亡论”展开的争论

“报纸消亡论”假说的提出引发轩然大波,关于报纸命运的争议也渐趋激烈。报纸究竟会不会消失?对此既有赞同之声,也有反对之理。

赞同。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认为,传统媒体前景暗淡,报纸发行商未能抓住数字媒体带来的机遇。传统媒体在10年内将让位于数字媒体,所有内容将以数字化的形式被消费。“我们现在需要辩论的是传统媒体究竟是在1年、2年、5年还是10年内消失。未来将不会有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不会有线下的个人和社会通信。在未来10年中,所有都将上网。静态媒体未来很难生存。”⑧

挪威媒体顾问伊瑞克・维尔博格认为,像任何产品一样,报纸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包括5个阶段,即发育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他指出,欧洲报纸目前处于这个周期的第四阶段末期和第五阶段初期。

否定。鲁伯特・默多克是对报纸消亡预言持否定态度的代表人物,“与报纸末日论者和失望论者不同,我相信报纸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2006年3月在就“报纸产业的未来”发表的演讲时,他讲道: “我一直认为杰出的内容,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媒体王国里的国王。报纸的强项是信息、内容,以传统和信用为基础竭尽全力收集的信息才是报纸最大的财富……在未来媒介的发展中,报纸以其便于携带、阅读、新闻信息内容深刻等突出特性,相当长时间拥有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2008年11月,默多克在美国广播公司的演讲中又说道:“太多的新闻工作者以沉思他们的悬而未决的死期为乐,这是荒谬的。”他嘲笑那些预测报纸死亡的新闻工作者过于着急地为自己写讣告。

2000年6月,日本新闻协会制定新的《新闻伦理性纲领》,其中写道:“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对于什么是事实,应选择什么,准确、迅速的判断至关重,而且目前能担负起如此重任的只能是‘报纸’。报纸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报纸不会消亡。”⑨

2005年,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主席罗德里格斯对报纸灭亡的预言进行了反驳。他说:“在美国,电报、广播、电影诞生之后,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宣称‘报纸要完蛋了’,但报纸直到今天也没完蛋。在新媒体时代,报纸在以自己的方式演进着。”⑩

“报纸消亡论”思潮辨析

“报纸消亡论”思潮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网络的冲击最为直接和显著。事实上,围绕“报纸消亡论”而展开的争论,往往将网络对报纸的影响作为探讨的关键。所以,透视“报纸消亡论”思潮,需要厘清其中对于报纸与网络未来之关系的想象。

从目前来看,纸质报纸要么彻底放弃纸质版转向网络,要么另外创办网络版,实现纸媒与网络的融合。在这两种选择中,后者更为普遍,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报纸上网。当前,80%的纸质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版支持。

关于报纸与网络未来之关系,从既有资料来看,倾向于以下两种关系形态:第一,替代。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报纸、广电、电视各有其崛起和可能没落的历史,拥有多媒体功能和网络化功能的电子新闻必将全面取代纸质报纸。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中说,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定律――放大、过时、再现和逆转成为天鹅绝唱,报纸最后只是转化为网络报纸。第二,融合。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新媒体的出现,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替代”,而是更为包容、更为强烈的“融合”。纸质报纸也好,电子报纸也好,不能被只择其一的想法所困扰,二者共存也是可以继续生存的。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这确实是不错的路径选择。新媒体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的新式渠道和平台,纸质媒体因新媒体的存在而扩大了传播渠道。

尼葛洛庞帝预言了“我的日报”的产生:“一个个人化设计的传播包裹,里头的配件都是事先选好的。”目前,《华尔街日报》已容许读者建立“个人化”的电子版本,让读者放进他们想要的内容,除去他们不想看的部分。据此,未来报纸和网络的结合模式也可能是这样的:每个居民点都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非常快的速度、非常好的效果来实现报纸的小份数印刷,只要满足本社区居民的需求即可。甚至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你站在一个路边报亭前说“我要一份《福州生活向导》报”,卖报的大妈随手一按电钮,马上就给你印出来了。

通过上述梳理可见,在“报纸消亡论”思潮中,关于报纸与网络的关系的实践与想象,有过分倚重网络技术的嫌疑,一味强调网络技术的冲击,似乎技术可以主宰新闻传播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应从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层面,综合性地考虑报纸发展的方向。

结语

“报纸消亡论”只是假说而非理论,但其价值在于启迪业界和学界对于报纸本质及存在条件等方面的深层思考,并进而为报纸的发展变革提供有益指导。关于未来报纸的命运,现有的思考是不充分的,无论是从实践角度还是从学理角度都需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探讨“报纸消亡论”,还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媒体文化因素,从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层面,综合性地考虑报纸发展的方向。

毋庸置疑,报纸必将在变革中求生存和发展,而这种变革,必将包括形式的变化,这种形式也可能是我们犹未可知的面貌,但它绝对是一种可以将新闻内容进行优质传递的形式。换言之,媒体的形态终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其精神内核永远存在,那就是提供高质量的报道和服务。归根结底,我们需要认清信息传播的本质,并在坚守中找到媒体的长存之道。

注 释:

①②王君超:《报纸的未来:消亡还是再生?》,《新闻记者》,2009(8)。

③菲利普・迈耶著,张卫平译:《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④罗志文:《新媒体环境下报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新闻窗》,2008(1)。

⑤辜晓进:《21世纪美国报业现状――近观美国报业管理》,《新闻实践》,2003(10)。

⑥《美国报纸发行骤减4.64% 三大报刊巨头被迫裁员》,《广州日报》,2008年10月31日。

⑦聂送来编译:《2040年:报纸消失的最后期限》,《网络传播》,2005(8)。

⑧《鲍尔默:传统媒体10年内消失 数字媒体将称霸》,新华网,

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新闻界》,2006(1)。

《互联网出现,报纸真的就会消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