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范文第1篇

对于古今异义词的复习,可从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性质的变化四个方面入手。词义的扩大,主要指古代指示单一事物的词在今天已经扩大到指某一类事物。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江”“河”,在现代泛指河流,而在古代则专指长江、黄河。如《孟子》中提到:“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其中“江”“河”与“淮”“汉”并列,表示长江、黄河。与词义的扩大相反,词义的缩小主要指词义在程度、指示的范围等方面缩小、减小。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妻子和孩子,而现在则只指妻子一人。词义的转移则指原来表示某个对象而现在转移成另外的对象。《岳阳楼记》里“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中的“去”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本意指“离开(某个地方)”,现在意思恰好相反,表示“到某个地方去”。讲解词义的转移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词义转移的原因。如“去”的甲骨文为,表示“人离开洞口”,因为“去”在文言文中通常解释为“离开”。此外,还有词义性质的变化,主要指词的感彩发生了变化,由褒义转为贬义,或者由贬义转为褒义,或者是中性词的色彩发生变化等。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在古代意为身份低微,是一个中性词,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指品性低下。这些都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古今异义词的复习难点在于,学生容易只看字面意思,理所当然地用现代意思解释文句,导致望文生义,因此教师必须按照规律帮助学生分类整理、记忆。

(二)通假中的“本”与“借”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指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相互通用,这两个字分别为本字和借字。通假字一定要按照本字的含义去理解,切不可想当然地按现代意义解释。教师在复习中可要求学生标注出通假字的本字,以便学生明确认知。由于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学生只要归纳出来记忆即可。如《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的“要”通“邀”,《三峡》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阙”通“缺”等。通假字不是错别字,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再次明确这一点,教师也要有所强调。

(三)词类活用

一般来说,词类活用可分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名词活用为动词,《黔之驴》中“驴不胜怒,蹄之”的“蹄”本为名词,表示驴蹄,这里活用为动词,表示“踢”。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卖油翁》中“汝安敢轻吾射”的“射”,动词意思为“射箭”,这里则活用为“射箭的技术”。其他的词类活用类型在课文中还有很多,但是词类活用的规律需要结合语境分析,这点要提醒学生注意,切不可生搬硬套。从理解的角度而言,词类活用的掌握与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准确地理解课文,也就能够明白相应的词进行了哪类活用。

(四)体会文言之美是文言文复习的根本

古今异义词范文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结合语境理解常用实词的意义。

所谓文言实词是指意义实在、指代明确、直接关系到语句理解的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这一考点的题型设计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形式,内容涉及含义和用法,一般有这样几种出题方式:①对四组解释进行辨析,要求选出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②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给出四个词语(放在具体语句中),要求选出古今词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③给出四组语句,要求选出含有或没有通假字的一项;④直接解释加点的词语。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一般结合语段阅读进行,也有单独设题的。以考查课本中有注释的为主,但有由考查课内识记向考查课外迁移运用的趋势。

备考策略

对语言的学要从积累基本的词汇开始,文言文也不例外。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其中,文言实词又是关键所在。

1.由于时间的流逝,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词语,不能光靠背记词义,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地死记语法知识。

3.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一定要以熟悉课文为前提,课文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迁移运用,从而提高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

孔子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习文言文是要下点苦功夫的,必须以一定的识记积累为基础。

失分会诊

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几乎都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一是以今天的词义去套文言词义,如“具以情告”,其中“具”有不少考生解释为“具体”;二是不会辨别一词多义,在多个词义面前不会选择。下面具体说说:

一、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假借。即用一个语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的字来代替本来的字。被替代的字叫本字,替代本字的字就是通假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通假字“说”——本字“悦”)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最大关系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据此可分为音同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情况。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音同音近关系主要是就古音而言,不能完全以现代的读音来衡量。

识别四类通假字:

①音同形似。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火”通“伙”,意思是“同伴”。

②音近形似。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意思是“嘱咐”。

③音同形异。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意思是“背叛”。

④音近形异。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懂得通假字的这些特点,当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如果遇上的生词(字)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通假”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只从字音上去寻求本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一些古文,多记忆一些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现代的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注意这种古今言殊的现象,避免发生“望文生义”的错误。当然。变化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例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则是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例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指“妻”,即男子的配偶。

3.词义转移、变化。例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①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②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汤”古义是“热水”,现在的常用义是“汤菜”“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感彩发生变化。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意思是身份低下,见识短浅,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不含贬义。而现在是言行不道德、下流的意思,是贬义词。

5.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要细心辨别,不要误认为现在的常用词。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痛恨”指“痛心、遗憾”。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中的单义词比现代汉语多,但是往往比较生僻。常用词大多是一词多义的,这也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一词多义在根本上还是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但是一词多义的多个义项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都是由词的本义引申、比喻、借代、假借等而产生形成的。对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应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根据上下文和文章整体内容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含义。当然特殊的义项只有靠平时的记忆了。

专项训练

1.找出句中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①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③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④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⑤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______”通“______”,意思:

2.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②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③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戾: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④亲旧知其如此(《五柳先生传》)

旧: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会宾客大宴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小大之狱 越明年

c.阡陌交通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于是见公输盘 虽我之死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 b.满坐寂然

c.路转溪头忽见d.汝之不惠

5.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子墨子九距之

b.仓鹰击于殿上公输盘诎

c.默而识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属予作文以记之 先帝不以臣卑鄙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杨朱之弟布衣素衣①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②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注]①素衣:白色的衣服。 ②缁(zī)衣:黑色的衣服。

(1)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并写出它们各自的本字。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天雨()

②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③子亦犹是()

例题透视

例题1:(2006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卷)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卑鄙)

b.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措”,放置)

c.且焉置土石(哪儿)

d.一狼洞其中(打洞)

解析:此题涉及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a.“鄙”,古今异义,这里应是“目光短浅”的意思,所以答案是a。

例题2:(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执策而临之()

解析:该题考查了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知识点。①中的“或”要注意古今异义,在这里的意思是“有时”,而不是现在意义的“或许,也许”。②中的“食”通“饲”,意思是“喂养”,而不是“吃”或“食物”的意思。③中的“策”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是“用鞭子打”的意思。④中的“临”要注意一词多义,与今义的“面临”意思相近,是“面对”的意思。

例题3:(200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屋舍俨然:

②鸡犬相闻:

③咸来问讯:

④皆叹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解析:第1题考查了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同时考查了文言文的一词多义现象。①中的“俨然”要注意古今异义,在这里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②中的“闻”意思是“听到”。③中的“咸”是“都”的意思。④中的“叹惋”是“惊讶,惊奇”的意思。

第2题运用单项辨析型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理解,同时考查了文言文的一词多义现象。a项①中“绝”的意思是“隔绝”, ②中“绝”的意思是“独一无二的,非凡的”。 b项①中“是”的意思是“判断动词‘是’”, ②中“是”的意思是“因此”。 c项①中“出”的意思是“出去”, ②中“出”的意思是“在外面”,指“国外”。 d项①中“食”的意思是“食物”, ②中“食”的意思也是“食物”。所以答案是d。

古今异义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今字 古字 今字 引申义 假借义

同一个词或同一个意义,在不同的时代可以用不同的字来表示,这种先后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上而表示同样意义的一组字就叫古今字。关于古今字的含义,目前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是以段玉裁的说法为代表,认为古今字是古今用字问题,是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段氏在《八部》“余”字下云:“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后又在《言部》“谊”字下作了更为明确的界定:“凡读经传者,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第二种观点认为古今字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孳乳现象,是从造字的角度来认识的,说的是本原字和今字。我们普遍采用第一种说法。

王力先生认为古今字主要是由于上古汉字“兼职”太多,后代不断分化造成的。其产生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文字的假借。1.某字被借走,为本义另造新字。如“队-坠”,“队”假借为“队列”义,为本义另造“坠”字。“县-悬”,“县”本义为“悬挂”,假借为“州县”义,于是为本义另造“悬”字。2.古字表本义,为假借义造新字。如“”字,借为肚脐、剂方儿、戒、上升,后造“脐”“剂”“”①“跻”几个今字分别表示上述三项假借义。“采-彩”,“采”本义为“采摘”,假借来表示“色彩”,为假借义另造“彩”。

第二,词义的引申。1.原字表本义,为引申义造新字。“景-影”,“景”,原义为“日光”,引申为与“光”相成的“影子”,为引申字造“影”字。再如“解-懈”,“解”字引申为“散”义后,就造了“懈”字表引申义。2.原字表示引申义,为本义造新字。“丞-拯”,“丞”本义是“拯救”,引申为“帮助”“辅助”,进一步引申为“丞相”,于是造“拯”表示本义。“州-洲”,“州”本义为“水中的陆地”,引申为表示“州郡”的“州”,于是为本义造“洲”。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类化。一些双音节词汇常常加注偏旁或改换偏旁来造出分化字,今字因为类化而承担古字的本义或引申义、假借义中的一个义项。如“展转-辗转”,“辗”“转”为同义复指,“辗”始作“展”,后因“转”字从车,“展”“转”两字经常连用,故“展”字也加“车”旁类化为“辗”,并承担了“展”字的本义。

古今字“形、音、义”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是形体上具有相承关系,古字和今字一般都有造字上的相承关系,是一种历时现象。古字因为兼职过多,需要另造今字以分担自己的义项,今字以古字的形音义为基础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形体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造字绝大部分是利用古字原有的形体,或增加偏旁、或改变偏旁,形体上有着明显的相承关系。从今字产生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发展的某些规律,如大量的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构成的,且不避重复,如“莫-暮、然-燃、止-趾、或-、益-溢”等,今字增加的是与古字相同或相近的形符。有少数字如“亦-腋”,形体虽不同,实为一字,一为指事,一为形声,造字方法不同而已。虽然形体上是相区别的,但语音却是相同或相近的,读音一般是以古字为声符或沿用古字的声符,尽管语音会发生变化,但仍是有规律可循的,变化之后仍是相近的。古字和今字在意义上的联系一般有三种形式,即今字所记录的词义是古字的引申义,今字所记录的词义是古字的本义和今字所记录的词义曾借用他字表示本义。

具体说来,古字与今字形体上有以下特点:第一,相承增加偏旁。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云:“古今字有二例,一为造字相承、增偏旁;二为载籍古今本也。”认为“造字相成,增偏旁”是古今字典型特征。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偏旁,另造今字,所增加的主要是形符,以古字为声符(可以表示独立的意义),形成形声字。此类字较多,如“贾-、道-、臧-藏、孰-熟、息-熄、召-招、队-坠、县-悬、责-债、昏-婚、竟-境、风-讽、取-娶、景-影、反-返”等,均以古字为声符,增加形符而构成的。第二,相承改变偏旁。利用古字的声符,改变古字的形符,另造今字。如“任-妊、疏-梳、版-板、增-赠、荼-茶濯-棹擢、-鬟、陈-阵、赴-讣、说-悦、-间、敛-殓”等,均是改变形符(构件)而构成的。第三,相承但形体迥异。从字形上看不出来两者的关系,但是从造字法和音义的联系上看仍是一脉相承的。这类字不算很多,如:亦-腋掖。第四,对古字略加增减改变。如“句-勾、大-太”等。

古今字中,古字一般产生于先秦或两汉时期,今字一般产生于两汉或魏晋以后,其间语音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声母和韵部两方面来分析,有声韵都相同的、声同韵近、声近韵同等三种情况。第一,声韵相同。如“道-”,同为定母幽部。“比-篦”,同为并母脂部。北-背,同为帮母职部。第二,声同韵近。如“(厌)-(压)”,前者为影母谈部,后者为影母叶部,声母相近,谈、叶对转。“求-裘”,前者为群母幽部,后者为群母之部,幽之旁转。第三,声近韵同。如“其-箕”,前者为群母之部,后者为见母之部,群见同为喉音。“奉-捧”,前者为并母东部,后者为滂母东部,并滂为唇音。

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有多种形式:第一,多数今字只分担古字的一个意义,如:“取-娶”,“取”有“获取”“求取”“捕捉”“婚娶”等义项,今字“娶”只分担“婚娶”这个义项。又如“昏-婚”,“昏”有“黄昏”“昏暗”“昏庸”“婚嫁”等义项,今字“婚”只分担“婚嫁”这个义项。还有“责-债、知-智、竟-境、舍-、比-篦”等,这类古今字和同源字关系很密切,是汉语原始词和滋生词在文字形式上最典型的表现。第二,今字取代古字的本义。新词产生前,往往先借用已有的汉字形式,久之,新词代替了旧词的本义,只得另造新字来取代旧字的意义。如“然-燃”,“然”本义为“燃烧”,后为表示性状的代词词义所夺,今字“燃”取代古字本义。再如“莫-暮”,“莫”的本义是“日暮”,后来借为否定代词,于是在“莫”字基础上增加形符“日”来取代“莫”的本义。这类古今字、中古字的本义与今字的意义表示的是同一意义,只是古今书写形式不同。还有“其-箕,州-洲,亦-腋”等。第三,今字取代古字假借义。古字先是本无其字的假借,但古字的本义始终没有被借字所夺,久之不得不另造新字来取代假借义。如“屈伸”的“伸”,先秦时借“申”或“信”表示,“申”的本义是“闪电”,后用为表示地支第九位,“信”的本义是“诚信”。两个字都与“屈伸”没有联系,但由于两字的语音与口语中“屈伸”的“伸”相同或相近,就借来表示“屈伸”的“伸”,后为“屈伸”这个假借义造了新字“伸”。这类古今字的今字和古字的借义有联系,易和通假字相混。第四,还有少部分古今字是类化作用产生的,如“展转”,“展”“转”是同义连用,“展”因为类化作用写作“辗”。这类字虽然不是因为分担古字的义项而另造的,但实际上也分担了古字的一个义项。

此外,要真正弄懂古今字,还要明了古今字和假借字、异体字、同源字之间的异同,四者多有交叉,关系比较复杂。虽有众多学者研究此间的区别和联系,但是要真正做到泾渭分明还很困难的。

当前学术界在古今字问题上最大的分歧是在古今字和通假字关系的认识上。通假是通用和假借的省略,简称为“通”。从理论上讲,通假是指古音通假。现在许多注释古书和编字典的人经常使用“通”这个术语,分析起来大约有三种情况,即同源字、异体字或假借字。这里所说的通假是狭义的通假,即“本有其字”的假借,是语言运用时一种临时性的同音借用或同音替代现象。古今字与通假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都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古籍中遇到同词异字往往被作为通假字处理,将古今字误为通假字的情况较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区别:第一,两者的性质有明显的区别。古今字突出了汉字的表意特征,是由于同一字形承担的义项太多而在原有的形体上增加或改变意符,以示区别。通假字突出汉字的是表音特征,是本有其字的同音替代字,并不注意其形体结构所表示的本字意义,而只是作为一个语音符号。掌握古今字表意、通假字表音的特点有助于帮我们区分。第二,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存在着造字上的相承关系,而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不存在相承关系。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在意义上也是关联的,而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间意义上往往没有联系。第三,古今字对应的是古字和今字,通假字对应的是借字和本字。古今字是先后相承、时有先后的历时文字现象。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必须是同时存在的,是共时关系。在实践中要分清二者还有一定的困难,要紧抓本义和二者之间的共时或历时关系。

古今字与假借字关系也很密切②。这里所说的假借字是指“本无其字,依声事”的同音假借。假借字的着眼点是其表示的意义与本义是否有关联,没有关联就称之为假借。如:本义为“胡须”的“而”,假借为连词“而”(另造“”“”两字表示本义),表武器的“我”借为表代词的“我”,耳朵的“耳”借为表语气词的“耳”等等。二者有交叉的一类,即来源于文字假借的古今字,其古字是今字的假借字。如“采-彩”,“采”本义是“采集”,与“色彩”这个义项无关,“采”是“色彩”意义的假借字。“北”字本义是相背离,像两人相背之形,后借来表示北方的“北”后,又为本义造了个“背”字。本义表生熟的“孰”借来表示假借义疑问代词的“孰”后,又为本义造了“熟”字。而来自词义引申的古今字与假借字无关,如“丞-拯,解-懈”。“丞”本义是“拯救”,由此引申出“辅助、帮助”,进一步引申为“辅助的人、丞相”。“拯”是由词义引申而来的,与假借无关。此外,古今字产生新字,假借字只是借用,不产生新字,但起到了分化义项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古字不一定是本字,本字产生的时代不一定就很古。大多数本字是汉代产生的,汉以前许多与这些本字相对应的是假借字。如较常用的“”字,本义为舍弃、施舍,汉代之前没有“”字,均用假借字“舍”代替。

古今字和异体字也容易混淆。裘锡圭认为,“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异体字。”并从用法相同的程度上将之分为“狭义异体字(完全异体字)”和“部分异体字”。这里讨论的是狭义异体字。异体字产生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造字方法的不同,如“泪-、岩-”;改变义近的意符,如“敕-、睹-、-”;改变声近的声符,如“绔-裤、梅-、踪-、-”;变换构件的位置,如“惭-、秋-、峰-、期-”;或者是因方言改写、隶变、传写讹变、繁简转化等原因形成。性质上,古今字是文字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字异体现象,今字起意义上分担古字、形体上分别于古字的作用,是文字产生中的一种积极现象;而异体字是书写过程中产生的混乱现象,造成了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是一种消极现象,在使用过程中不断遭到淘汰。意义上,古今字义项是部分相同,不能完全替代,在多数情况下古字可以替换今字,而今字只能替代所分担意义的古字;异体字是意义完全相同的,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替代,不受条件限制。形体上,古今字的今字多是利用古字为基础,增加或改变偏旁而造成,与古字既有联系又相区别;异体字主要是强调字形的不同。使用角度上,今字使用后古字不废弃,古字和今字各司其职;异体字则会逐渐被自然淘汰或者人工有意识地淘汰。

古今字与同源词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同源词音义上都有联系,意义上有着共同的来源(王力,1982)。如:“乔、侨、骄、挢、峤”等字都含有“高”的义素,且都是舌根音,为同源字,非古今字。又如“、骈、屏”都是由“并”字孳生出来的,都有“两者相并”之义。古今字不全是同源词,二者是部分重叠关系。由词义引申形成的古今字都是同源词,如“疏-梳,比-篦”;而由文字假借形成的古今字则不是,如“莫-暮、采-彩”,“莫”与“暮”在表示“夜晚”这个义项时是同一个词,但“莫”假借为否定代词时就与“暮”没有什么联系了。同样,同源词也不全是古今字(卢烈红,2007)。如“-”,两字是反义同源词,但不是古今字;“乔-骄”,是同源词,都有“高”的意思,不是古今字。

要在实践中将古今字与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同源词完全区分开来,还是很困难的。比如,假借导致了借字的产生,许多今字与本字并行,我们也很难分清谁前谁后,很难分辨谁是通假谁是假借。此外,古今字划分的一个主要标准是时间的今古,跟通假字、假借字、异体字、同源词划分的标准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遇到复杂情况时能从多方面加以甄别,不可模棱两可。

注 释:

①秦以前,戒的“”多作“”。汉以后,“”“”两字

逐渐分工明确。

②要分清古今字和假借字,要先区分通假字和假借字。通假字是

“本有其字”,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临时替代,本义仍保留,当语言环境改变,通假就不存在了,是成对出现的,为用字之法,属于“训诂学”范畴。假借字是“本无其字”的借用,只有借字没有本字,因而没有对应字,是造字之法,属于“文字学”范畴。如诸多虚词,长借不还,常是本义消失,为本义另造新字。假借本身不产生新字,却可以产生新义,通假则没有这种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古今字[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王力.同源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古今异义词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训诂学;古诗文教学;利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177-02

笔者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曾做过调研,大多数学生认为古书难读、古诗文难学,究其难学、难读的大致是由于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古诗文多古音;其二,古诗文多古义;其三,古诗文多古字;其四,古文多古语;其五,古诗文多借字;其六,古诗文多误字。其中“古诗文多古音”和“古诗文多古语”的问题属于音韵学的范畴,本文暂不涉及。笔者以为要解决古书难读、古诗文难学的根本问题,其捷径之一就是把训诂学的知识应用的大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来帮助学生解决“古诗文多古义”、“古诗文多古字”、“古诗文多借字”、“古诗文多误字”等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古文阅读能力,从而帮助老师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换言之训诂学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利器,详论如下:

1 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诗文多古义”的问题 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今人阅读古书难点就在于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词义的解释不但涉及本意、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词的概括义、词的具体义、因今语释古方言、古俗语等,而且还涉及古代的文化、风俗、典章制度等,应用训诂学可以解决“古诗文多古义”的问题:其一,在古今同字异词的情况下要应用训诂学进行古今对比,使该字的古义和今义因迥然不同而便于记忆。如《逍遥》:“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qiān)是触碰的意思,与今天的表抢劫义的“抢”(qiǎn)完全不同。就是一例。其二,在词的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情况下,词义“迥异”的可以不管,只关注词义“微殊”的。例如,“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又如:“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韩非子》:“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对于古今词义的“微殊”,即有细微差别的,在学习中尤应注意分辨。例如“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又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但是人们常会从现代语感出发,把“劝”简单地理解成劝说(劝解)。又如“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左传》有“凡公女嫁于敌国”的说法。意思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即门当户对的意思)。但是人们从许多语感出发,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的国家。大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时运用训诂学知识来恰如其分地解释词义主要方法有四:其一,形训法,即从字形上分析。 如“劝”从“力”不从“言”,可见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所以字义与饮酒有关。因此“醒”的古义是酒醒。其二,语境分析法,即根据词所处的上下文,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分析。如《秋声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足以说明“睡”是打瞌睡,而不是躺下睡觉。“再”在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如《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其三,反训法,即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财”。后代联合式复合词的词素一般都是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可以提供考察词的古义的线索。如复合词“觉醒”说明“觉”与“醒”同义,它的古义是睡醒。又如复合词“寒暄”中的词素“暄”古义是温暖,与“寒”相反。对于这类复合词,我们可以由一个已知的词素意义去了解考察另一个词素的古义。其四,古今系联法,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从成语中去考察。 如“揭”义为“举”,成语有“揭竿而起”;“走”有跑义,成语有“走马观花”;“举”有全义,成语有“举世无双”等。

2 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诗文多古字”的问题

“古诗文多古字”中的古字主要是指异体字,因与今字迥异而常常被误读,因此应用训诂学可以使谬误得到纠正。训诂学的理论认为异体字的形体类别有三种情况:其一,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往往是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如:泪,从水,从目;,从水,戾声。其二,构字部件不同。如:睹,从目,者声;,从见,者声。溪,从水,奚声;,从谷,奚声。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的异体字。再如:,从糸,声;,从糸,泉声。粮,从米,良声;,从米,量声。以上为变换声符构成的异体字。又如:迹,从,亦声;,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从邑,屯声。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有所变换的异体字。 其三,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如:和与;群与;鞍与;与。

3 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文多借字”的问题

“古文多借字”中“借字”就是假借字,可以分为两类情形,第一,本无其字的假借。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第二,本有其字的通假。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早晚的“早”写成“蚤”;屈伸的“伸”写成“信”;飞翔的“飞”写成“蜚”;屎尿的“屎”写成“矢”,“尿”写成“溺”;背叛的“叛”写成“畔”;抗拒的“拒”写成“距”;修养的“修”写成“”等。

4 应用训诂学来解决“古诗文多误字”的问题

“古诗文多误字”中的误字主要是指古今字,用今字的眼光反观古字往往被认为是“误字”。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例如“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录,后来写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古今字形成是因为汉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字为基础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此形成了一对古今字。例如“其”的本义是畚箕。但是“其”在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且成它的最为常见的用法。为了区别起见,于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竹”,造出了新的“箕”,专门用承担“畚箕”的义项。“其”和“箕”就是在畚箕这个意义上形成的一对古今字。据此,利用训诂学的理论可以归纳出古今字的三种意义关系:其一,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例如“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后来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又如“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来借用表示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来表示本义。其二,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例如“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获取女人做妻子。娶妻的“取”后来专造“娶”字表示。“娶”承担的是“取”的引申义。又如“解”的本义是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后来就造“懈”来承担松懈这个引申义。其三,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例如“齐”的本义为齐平,假借来记录“齐敬”的“齐”这个词(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表示祭祖之前对祖宗的崇敬。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承担的是“齐”的假借义。又如“辟”本指法制,假借来记录“躲避”的“避”这个词。后来造了“避”字。“避”承担的是“辟”的假借义。应用训诂学的理论来解决“古诗文多误字”的问题,使学生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扫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率。

总之,语文教师把训诂学的声训、形训、意训、互训、反训、递训六种研究方法,可以求语源、明语转、识假借,说明某词训某义的来由,可以分析古义与今义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解决“古诗文多古义”、“古诗文多古字”、“古诗文多借字”、“古诗文多误字”等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古书难读、古诗文难学的难题,使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学语文教学更严谨,更扎实。

参考文献:

[1]邓志瑗.训诂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程俊英,梁永昌.应用训诂学[M].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4]许威汉.训诂学教程[M].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洪诚.训诂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6]王引之.经传释词[M].北京:岳麓书社,1985.

[7]陈绂.训诂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8]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6.

古今异义词范文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结合语境理解常用实词的意义。

所谓文言实词是指意义实在、指代明确、直接关系到语句理解的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这一考点的题型设计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形式,内容涉及含义和用法,一般有这样几种出题方式:①对四组解释进行辨析,要求选出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②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给出四个词语(放在具体语句中),要求选出古今词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③给出四组语句,要求选出含有或没有通假字的一项;④直接解释加点的词语。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一般结合语段阅读进行,也有单独设题的。以考查课本中有注释的为主,但有由考查课内识记向考查课外迁移运用的趋势。

备考策略

对语言的学习总要从积累基本的词汇开始,文言文也不例外。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其中,文言实词又是关键所在。

1.由于时间的流逝,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词语,不能光靠背记词义,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地死记语法知识。

3.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一定要以熟悉课文为前提,课文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迁移运用,从而提高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

孔子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习文言文是要下点苦功夫的,必须以一定的识记积累为基础。

失分会诊

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几乎都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一是以今天的词义去套文言词义,如“具以情告”,其中“具”有不少考生解释为“具体”;二是不会辨别一词多义,在多个词义面前不会选择。下面具体说说:

一、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假借。即用一个语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的字来代替本来的字。被替代的字叫本字,替代本字的字就是通假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通假字“说”——本字“悦”)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最大关系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据此可分为音同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情况。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音同音近关系主要是就古音而言,不能完全以现代的读音来衡量。

识别四类通假字:

①音同形似。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火”通“伙”,意思是“同伴”。

②音近形似。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意思是“嘱咐”。

③音同形异。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意思是“背叛”。

④音近形异。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懂得通假字的这些特点,当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如果遇上的生词(字)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通假”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只从字音上去寻求本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一些古文,多记忆一些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现代的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注意这种古今言殊的现象,避免发生“望文生义”的错误。当然。变化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例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则是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例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指“妻”,即男子的配偶。

3.词义转移、变化。例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①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②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汤”古义是“热水”,现在的常用义是“汤菜”“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意思是身份低下,见识短浅,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不含贬义。而现在是言行不道德、下流无耻的意思,是贬义词。

5.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要细心辨别,不要误认为现在的常用词。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痛恨”指“痛心、遗憾”。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中的单义词比现代汉语多,但是往往比较生僻。常用词大多是一词多义的,这也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一词多义在根本上还是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但是一词多义的多个义项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都是由词的本义引申、比喻、借代、假借等而产生形成的。对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应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根据上下文和文章整体内容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含义。当然特殊的义项只有靠平时的记忆了。

专项训练

1.找出句中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①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③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④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⑤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______”通“______”,意思:

2.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②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③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戾: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相关期刊更多

古今农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古今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

中州今古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地方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