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励志古诗词

励志古诗词

励志古诗词

励志古诗词范文第1篇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6、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3、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1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16、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1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1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23、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2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励志古诗词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诗文教学渗透民族自豪感思想感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古诗词,不仅历史悠久,名家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特别是唐诗宋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词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音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因此,古诗词、古文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为此,学校也做了相应的工作,要求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早操前背诵。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古文,在教学中有哪些渗透呢?下面浅谈几点: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词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祖国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诗人泪下。王昌龄也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曹植也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的爱国豪情。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人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对家乡的热爱。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热爱家多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名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古诗词中也有许多表现这一主题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绅在他的《悯农》中这样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朴素的语言中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艰辛劳动的理解和尊重。还有自居易在《观刈麦》中也写道:“足蒸署土气,背灼炎天光。”通过对天气炎热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深深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并从实际生活中培养尊重、珍惜劳动果实的习惯。

2、渗透着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和坚贞不屈志节的教育

崇高的理想和坚贞不屈的志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古诗文中常有的主题。唐代诗人杜甫就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这样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强烈的呼喊声中表现了他为穷苦人民谋利益的崇高理想;屈原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远大抱负;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下的凌云壮志;苏轼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和激情;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面临死亡之时,他舍生取义,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凛然正气;婉约女词人李清照也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学习中,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正气、他们的铮铮铁骨而感动和震撼,并激励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培养坚贞的气节,为祖国创造美好的未来。

3、渗透了诚信和礼貌教育

“诚信礼仪”自孔子以来都是倍受推崇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精粹。《陈太丘与友期》中,太丘的儿子元方的话:“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刘义庆塑造了一个明白事理、有礼知信的少年形象。又如《送东阳马生序》申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些古人有礼貌、讲诚信的高尚品德时刻激励着学生要以古人为楷模,学习他们,使自己成为有诚信讲礼貌的新社会的文明人。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娶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

5、培养学生珍爱生活 珍惜感情的心理品质

《蒹葭》、《游子吟》、《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静夜思》、《春望》、《石壕吏》等诗篇,真切地表达了人间可贵的亲情、友情、思乡情、故园情、家国情。这些作品中所抒发的情感足以让人回味一生,并激励鼓舞人不断奋进。

励志古诗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五读法”;诗情;诗境

古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古诗教学的目标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古诗教学的目标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第三学段古诗教学目标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能让学生受到古诗的激励和感染,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由此可见,把握好古诗教学,让学生易学易懂,并有身临其境之感,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好古诗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探索,采用“五读法”教学古诗,可让学生受益匪浅。下面,我以人教版第十二册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为例,浅谈对古诗感情朗读、内容理解、情感体验、意境想象、学法指导的一些理解。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读:读通诗句,读准节奏、语调、韵律

在朗读《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时,应按照“二二三”的节奏进行,并注意读好韵脚u(吴、孤、壶)。在朗读中体会诗句的音韵美。

二读:读重点词句,领悟诗意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前两句写景,应抓住重点词“孤”(孤独、独自一人);后两句抒情,应抓住重点词“冰心”(比喻心的纯洁),再结合注释、插图、工具书连词成句、连句成诗来理解诗意。

寒冷连绵的雨笼罩了江面,清晨送别了好友,只留下了楚山孤独的影子。洛阳的亲朋好友若有谁问起了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雅、纯洁。

三读:读出画面,体会诗情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借景抒情,应从前两句写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中读出画面:苍茫的夜雨、孤峙的楚山,清晨诗人王昌龄依依不舍送别好友辛渐,再领悟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四读:感情诵读,想象诗境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构思新颖,淡写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这首古诗后两句抒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在依依惜别之际笔锋一转表达自己的志向,寄托自己的抱负。虽然被贬为江宁县丞,但以晶莹剔透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两句屹立在江天之间的楚山形成照应,表现诗人清廉正直、光明磊落、孤寂傲岸、表里澄澈、永葆高洁的高贵品格。

教学这首诗要通过反复的感情诵读,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以话相送明志的品格。通过本诗的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怀,升华学生对父母、亲人、朋友的美好情感,陶冶心灵,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五读:拓展阅读,比较同类诗的异同,再熟读成诵

教学《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以后,可联系以前所学的同类送别古诗加以拓展,比较异同。如,唐代李白所写《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的是伟大诗人与普通农民之间纯洁真挚的友谊,本诗汪伦以歌相送,诗人李白运用夸张手法重在抒发依依惜别之情。又如,唐代诗人高适所写《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诗句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鼓舞人心。本诗诗人以话相送,重在劝勉、激励友人。唐代诗人李白所写《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将依依惜别之情寄托于自然景物赏心悦目的春景之中,情景交融,作者以目相送,重在借目送友人孤帆远去,江流天际,歌颂真挚深厚的友谊,充满了诗意送别。此时,我再作进一步要求学生诵读《芙蓉楼送辛渐》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在古诗词教学中,应从学生和文本出发,紧扣古诗特点,紧紧抓住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想象诗境,走进古诗教学,开创古诗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励志古诗词范文第4篇

一、努力提升高中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想完成古典诗词的美育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和审美素养,这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教师自身能够深入理解古典诗词中的审美内涵,才能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审美分析,帮助他们培养独立的审美见解,完成教学目标。从这一点来说,教师在必须的教学能力之外,还必须储备丰富的诗词知识,努力提升自身对诗词的审美能力。

同时,因为古典诗词具有多重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也会导致他们对同一首诗词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这一点来说,语文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的美育时,不能让学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理解,而是鼓励他们从作者、文本等多个角度来深入理解其中蕴藏的情感,从而准确理解诗词索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对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形成自身的独特见解。

为了满足上述古典诗词美育教学的要求,教师应该加强自主学习,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诗词修养。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学生阅读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养成,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教师本身的素养。反过来,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也是衡量教师古典诗词美育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全面拓展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视野

古往今来,所有优秀的诗歌都会表达积极向上的美好感情,美好的情感也是学生对古典诗词进行鉴赏时最重要的对象之一。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古典诗词的美育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蕴藏的丰富情感进行审美表达,对诗词所构建的意境进行深入体验,感受其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这就需要教师要全面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具体的措施如下:

第一,积极引导学生感受古典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俗话说诗言志,它充分说明,诗歌是作者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这种表达的方式具有很强的审美特征。受到诗词创作特点的限制,作者在其中的情感表达往往非常含蓄,很少有之直抒胸臆的表达,大多都是托物言志,即便是某种道理的论述,也不是直接的灌输,这就使得它的表达充满了艺术魅力。以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为例,这首词就是李煜借助春花、秋月、小楼东风、一江春水等客观事物的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并不是直接流露出来的,而是借助“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愁思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通过这种意象,读者就很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述的愁绪,并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第二,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含蓄之美,挖掘出其中的深层含义。以陶渊明的《饮酒》为例,虽然从诗歌本身所描写的客观事物来说,通过篱笆、南山和飞鸟等意象,刻画出了庐山的宁静,但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实际上是那种“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心态。

三、加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练习

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的古典诗歌的审美练习时,除了要和学生保持平等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之外,还应该遵循他们审美情感的发展规律,以他们的心理特点为基础,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感。从高中生的年龄特点上来说,他们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就是更容易理解诗词中的形象和意境。如果高中语文教师在古典诗词的美育过程中充分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就可以让他们对诗词有更深刻的审美体验。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一系列意象,结合自己的想象,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艺术形式的转化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励志古诗词范文第5篇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部分,如何指导道学生有效地背诵古诗词,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方法很重要。

一、情感教学,激发古诗词朗读的兴趣

李吉林曾说过:“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素质可言。”蔡起福在《语文教学心理学》中指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能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一定的情感能激发起一定的意志行动。因此,课堂教学教师除了可以借助激情的语言、优美的动作之外,还可以通过幻灯、录像、光盘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诱导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陆游的《示儿》,这是诗人临终前留下来的一首绝笔诗。从诗人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河山始终没能收复。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万事皆空,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唯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统一。数十年来,诗人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动摇过。因此,他在临终前,仍然叮嘱孩子们,将来“王师北定中原”这一天到来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教师可以通过深情的朗诵和多媒体演示来引导学生,从而加强学生记忆的条理性。

二、指导朗读,开启古诗词阅读的大门

古诗词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氛围,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意境。其和谐的音韵,或铿锵,或缠绵,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读到位,才能把简单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将“读”简单地理解为不加思考地乱读一气,而应该在“读”的方法、情感等多方面指导学生,引导他们读出古诗的内涵来。

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求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读出意蕴。事实证明,单纯的读只能吸引学生短时间的注意,不久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而有滋有味的品读,特别是“会其意,悟其神”的朗读,不仅能激起学生长久的兴趣,还能使其真正领悟到古诗词的意境美,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更应该强调读出品位。

此外,还可将古诗词朗读与音乐欣赏相结合。例如,一些气势磅礴的古诗词,搭配雄浑的古琴乐曲,以营造出豪放、旷达的气势;一些色彩明丽的写景文,配以轻快活泼的琵琶乐,将学生带入生机盎然的情景中;而一些悲凉凄婉的抒情文,搭配哀怨凄清的二胡曲,更平添一种伤感的味道……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古诗词的学习不知不觉就成了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三、引导“趣”背,增加“量”的积累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素养。怎样才能把背诵古诗词变成一种乐趣、一种需求呢?

1.创设情境背诵

巧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让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来背诵。如学习马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教师可以按照课文插图制作课件,让学生根据画面的描绘与诗句对照,变抽象为具体直观图像识记背诵。

2.配乐曲背诵

对于一些抒情性美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激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乐曲为课文配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记忆。

3.用对比背诵

有些古诗词的内容及写作对比十分鲜明,遇到这类诗词,就可要求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背诵。

4.搞竞赛背诵

一个古诗词单元,就可组织开展一次相应的古诗词背诵比赛。背诵前要制订规则,方式是:小组比―班内比―全校比。背诵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表达、积极参赛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竞争中达到背熟、背准古诗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