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部牧业

西部牧业

西部牧业

西部牧业范文第1篇

一、国家在政策上,制定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产业政策、协调管理政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内统一市场环境日益成熟,我国畜牧业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就是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贸工牧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为主要特征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和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畜牧业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划时代的战略选择。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产业政策及协调管理政策。首先,国家应制定明确的产业化目标模式。根据从西方国家为代表的国际畜牧业产业化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状况和我国的国情来看,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应定为:生产的专业化、牧业的企业化、经营的一体化、资本的规模化、利益的共享化、服务的多元化、产业的科技化、企业的跨国化、支持的体系化、调控的制度化,使畜牧业产业化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以适应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发展战略。其次,国家应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根据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目标模式,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综合考虑全国各省区的气候、土壤、地理和资源禀赋,制定全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全国和区域性主导产业、商品基地发展规划及具体的产业政策。最后,国家应制定协调管理政策。制定加强协调,理顺管理体制,消除旧体制障碍的协调管理政策,营造出一个便于牧民与市场连接的制度环境。

二、国家应在财政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世界各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践表明,强化政府保护,增加畜牧业投入,是提高牧业比较利益,增加牧民收入,顺利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证。尽管财政不能包揽对畜牧业产业化的全部投入,但目前民族地区畜牧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同时没有形成良性的畜牧业产业化投入机制,不能有效地吸引社会资金的条件下,财政投入仍将是畜牧业开发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国家通过财政增加民族地区的支牧资金总量,规定财政支牧支出增长比例,确保支牧资金稳定增长,及时到位不得挪用;国家可以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支农周转金、扶贫资金、商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集中扶持民族地区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

首先,积极支持民族地区畜牧业商品基地建设。商品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没有商品基地,产业化就成了无源之水。国家要立足开发民族地区优势资源,千方百计增加投入,支持畜牧业商品基地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比如,支持牧区绒山羊、细毛羊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牧民积极推广运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畜产品科技含量。

其次,重点支持民族地区龙头骨干企业。龙头骨干企业担负着畜产品加工销售增值增效的重要任务,是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国家应把民族地区龙头骨干企业作为支持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的重点,特别是对市场潜力大、辐射面广、科技含量高、经营效益好、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及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企业,从多方面强有力地重点扶持。

最后,国家还要支持民族地区畜牧业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畜牧业产业化必须有科技支撑,没有先进的科技做后盾,其市场开拓和竞争力必然不强。国家要对民族地区有关项目组织攻关,对企业的科研所给予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保证畜牧业技术发明、实施、普及等各环节畅通,使科研工作正常运转,多出、早出成果,使科研走在生产的前面,为发展畜牧业产业化增加技术储备。

三、在金融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对金融业,特别是对信贷提供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要根据畜牧业产业化政策,有力支持信贷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农村牧区信贷网络,拓宽融资渠道,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的扶持重点和措施,有目标有步骤地促进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要根据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实际需要,利用信贷杠杆,围绕畜牧业产业化布局,相对集中资金,优先支持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和商品基地建设,优先安排符合畜牧业产业政策要求的计划项目,实施集约化经营;国家对有关开发信贷资金的贷款,简化申报、审批程序和层次,帮助牧民及时解决生产资金困难;各级金融部门,特别是各级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及时把信贷投放的重点转向畜牧业产业化,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贷款投向,逐步把贷款运用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产业上来。

四、培养和规范市场,为民族地区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市场发育程度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畜牧业产业化着眼于整体规模效益,是一种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组合与配置,它要求各种资源能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这就要求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基础。市场范围越大、发育程度越高、体系越完善,资金配置的效益就越高、市场兴、流通畅、产销旺,对牧民的带动和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就越大、通过市场可以把牧民与企业联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因此,首先,国家应当成为调节市场的主体,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划,加强市场管理,消除市场障碍,疏通流通渠道,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其次,国家应充分认识建立完善畜产品市场体系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在政策、法规、资金方面提供条件,要以建立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对城镇重要批发市场,要纳入龙头骨干企业序列,在集中的商品生产基地,如工业小区和城镇、交通要道建立和同类型的畜产品批发市场,活跃商品流通。最后,应积极支持交易规模大、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畜产品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建设,培育和规范市场,完善市场体系。

五、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为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优质服务

服务体系是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证。实行产业化意味着生产的高度集中。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高度分工的专业化、社会化生产,需要有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综合完善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因此,国家从多方面支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中介服务组织,即政府办的畜牧业服务组织、农村集体服务组织、新型合作服务组织和民营服务组织等多种形式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并使政府办的畜牧业服务组织作为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国家对畜牧业实行宏观调控的渠道和形式。同时,国家要有力支持民族地区畜牧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畜产品产销信息网络,为牧民及时、准确地提供生产、价格信息,指导牧民按着市场需求发展生产、调整畜牧业生产的结构,搞好营销。

六、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对现有产业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水平。从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建立健全畜牧业科技培训体系,在县、乡、村建立三级职业技术培训网络,强化从业人员在岗和转岗培训,对在职的劳动者不断进行业务素质培训,使他们接受终身教育,保证其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和畜牧业产业化的要求。

其次,国家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深化民族教育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产业队伍素质偏低问题。增加教育投资,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国家财政拨款是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少数民族教育基础差,要赶上先进地区的发展水平,教育投资的增长比例应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比例。

西部牧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疆地区

我国政府为了全面推进中西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针对中西部社会发展现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希望能够有效改善中西部发展现状,切实提升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对于西部经济建设来说,草原畜牧业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西部经济建设产生着决定性影响。因此,要想切实提升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就应加强对草原畜牧业的重视度,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西部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支持。

1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现阶段,新疆地区草原畜牧业虽然受技术水平提升及国家重视的影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相关问题严重限制了新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草原存在严重的退化现象,草场生产力下降。新疆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将草原畜牧业作为优势产业,在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重要性后,先后开展了飞播牧草及草地治蝗灭鼠等项目,并开设了育草基金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新疆草场沙化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绿洲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冰川雪线进一步上升,限制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新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相对单一,生产和加工存在失衡问题,畜牧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对产品对外销售产生影响,限制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最后,牲畜温饱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部分地区草料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对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2推动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有效控制牧区人口,增加就业机会

草场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对草场人口进行合理控制能够有效缓解草场生态环境现状,为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具体来说,为了有效控制牧区人口,政府应积极采取一些劳动力转移措施,如对牧民进行教育和培训,逐步提升牧民的技能,并为牧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降低牧民对放牧的依赖心理。同时,在控制牧区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畜牧业,适当减缓草原压力,为牧民提供更多放牧机会。2.2调整种植结构,促进畜牧业发展新疆地区现有种植结构相对单一,局限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西北地区当前所实行的种植策略主要为“藏粮于草”,即在将部分开垦错误的草地进行退耕还草后,用这部分草地发展畜牧业。针对这一模式,可以尝试引入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积极构建“林草蓄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全面开发林粮型、林草型等生产模式,真正将新疆草原畜牧业纳入到新疆整体发展格局中。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草原治理的重视,全面贯彻落实“三化”治理思想,尽最大的力量杜绝草地人为破坏现象的出现,并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围栏封育建设等,尽可能加快草地逐步恢复的速度,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3进一步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建设

在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得到贯彻落实,即借助技术改革增加草原畜牧业加工和流动环节生产效率,完善草原畜牧业服务业,逐渐构建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特别是针对新疆地区草原牧业的特色产业羊肉和细羊毛,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为羊肉和细羊毛的生产加工提供一定的支持,进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3结语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新疆草原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对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应进一步加强对新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为新疆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林,张扬.我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3(2):104-109.

西部牧业范文第3篇

一、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西藏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西藏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西藏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 hm2,新垦农田5200 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西藏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西藏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西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西藏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西藏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西藏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西藏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西藏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西藏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西藏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西藏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藏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西藏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西藏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西藏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西藏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西藏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为构建西藏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西藏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西藏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西藏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西藏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西藏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西藏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西藏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西部牧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西;现代畜牧业;生态养殖

畜牧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广西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养殖主体少且不稳固,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社会化服务滞后等问题。本文试从广西特有的地理区位和经济环境等条件出发,就如何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生态、集约、优质、高效、环保”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提出对策建议。

一、广西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广西畜牧业基本状况。广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饲草资源丰富,可利用草地面积650万公顷,其中,667~6667公顷以上的草场有987处,理论载畜量达515万黄牛单位;广西的玉米杆、甘蔗叶、甘蔗渣等农副产品年产4000多万吨,可养牛300多万头;广西自主研发培育的桂牧1号杂交象草单产可达230~300吨/公顷,是发展人工种草养畜的优选牧草品种。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广西现已形成了国内外驰名的畜禽种质资源体系,如巴马香猪、三黄鸡、陆川猪、德保矮马、富钟水牛、广西黑山羊等。

2014年,广西肉类总产量420.03万吨,比2010年增长9.55%;禽蛋产量22.16万吨,比2010年增长10.80%;奶类产量9.65万吨,比2010年增长17.68%。2014年生猪出栏3518.01万头,比2010年增长9.17%;家禽出栏78288.13万只,比2010年增长1.60%。2014年广西畜牧业产值1087.3亿元,同比增长0.4%,占农业总产值的30%。畜牧业人均纯收入658元,同比增长0.7%,占广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0%。畜牧业已成为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广西畜牧业发展新趋势和特点。(1)受市场影响,生猪养殖供过于求,价格低迷,生产者不得不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2014年家禽生产由于受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影响,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相反,牛羊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成为畜牧业投资新热点。近年来,广西推进肉牛肉羊产业提升行动,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增加基础母畜,推广甘蔗尾叶等秸秆养牛养羊。同时,通过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项目带动牛羊产业发展,草食动物标准化、良种化水平得到提高。

(2)积极发展生态养殖业,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广西逐步推广生态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据2014年畜禽备案登记系统统计,广西畜禽规模养殖场已达到11361个(生猪出栏≥300头/年,肉牛、奶牛存栏≥50头/年,家禽出栏≥15000羽/年)。规模养殖集中区域主要分布在玉林(52.2%)、南宁(14.2%)、桂林(7%)等地区。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有机肥料。据估算,广西畜牧业每年大约提供总氮141.22万吨和总磷34.10万吨的有机肥及大量的有机质。

(3)积极发展林下养殖,打造生态畜牧业。广西山地和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广西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9000多万亩。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广西已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果园养殖、林地养殖等林下养殖模式。据统计,2014年广西林下经济产值达到614亿元,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到4982万亩。其中,林下养殖的品种主要是黄羽肉鸡,林下养殖量达3.6亿羽。

(4)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2013年开始,广西畜牧系统在全区开展“清洁养殖”专项活动。两年来,通过推广雨污分流、干清粪、干湿分离、沼气池处理等养殖粪污处理技术和“化尸池”、“高温生物降解”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探索出各种清洁养殖模式并逐步推广。目前,广西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有90%以上应用于种植业,猪、牛等产生的尿液有60%通过沼气处理加以利用。

二、广西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机遇分析

(一)广西畜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不高。广西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养殖生产结构不平衡,区域养殖发展不均衡。2013年全区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肉牛场749个,存栏肉牛4.19万头,占存栏总量的0.92%。养殖缺乏龙头企业进驻且缺乏大型的肉类加工企业,已有的养殖公司与生产基地、农户结合不够紧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形成。

(2)良种化程度较低,种源供应不足。牛羊繁育体系落后, 缺乏牛羊规模化生产与之相配套的、强有力的、一条龙的杂交繁育及生产服务体系。以肉牛繁育为例,广西虽然初步建立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牛杂交改良网,但全区无肉牛纯种场、无后裔测定站、无肉牛种公牛站,只有7个母牛繁殖场,肉牛肥育场标准化程度低。

(3)养殖污染日益凸显,环保压力大。长期以来,广西从官方到民间对养殖粪污的处理认识不足,养殖布局规划缺失,污染治理难度大。全区110个县(市、区)均未编制或出台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目前还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是现有管理和服务的盲区。同时,污染防治投入严重不足,治理效果有限。

(4)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广西是中国西部地区沿海沿边的省区,毗邻东南亚,边境口岸和便民互市贸易点多,周边动物疫情十分复杂,并随着商贸、旅游疫病的威胁增大,新的病原产生、变异增毒,牲畜及其产品的交易入境、边贸走私、长距离运输等,增加了疫病发生的风险。

(二)广西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1)广西畜牧产业发展SWOT分析。本项目采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概括广西畜牧产业内部发展条件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诸因素。所谓的SWOT分析方法,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分析,它是基于一个发展整体自身的实力,对比竞争对手,并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及影响可能对自身带来的机会与面临的挑战,进而制订最佳战略的方法(见表1)。

表1 “SWOT分析”示意图

根据SWOT分析,分别列出广西畜牧产业发展内部因素评价(见表2)、外部因素评价(见表3)和战略选择分析(见表4)。

表2 广西畜牧产业发展内部因素评价

表3 广西畜牧业发展外部因素评价

表4 广西畜牧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

经分析,面对畜牧业的未来发展和发展所需要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趋势,正是作为畜牧业欠发达地区广西的优势。因此,应考虑选择SO-增长性战略和 ST-多元化战略,发挥广西畜牧产业的发展优势,把握机遇,加快畜牧产业发展。

(2)发展机遇。1)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破解发展规模养殖用地、融资、环保等难题。国家对广西畜牧产业的发展批准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有利于畜牧业发展获得新的资源和空间。2)地理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广西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与东盟国家交通运输便利。尽管广西不是粮食主产区,但由于是西南的大门户、港口、铁路、高速公路比较便利,运输成本低,与内地非粮食主产区比较成本优势明显。3)产业基础实力逐渐夯实。近几年畜牧的快速发展,广西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畜牧产业的良好基础。全区猪禽养殖稳步发展的同时,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肉牛肉羊肉兔等草食动物积极性日益高涨;良种繁育体系日趋健全;动物防控效果成效明显,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4)全国刚性需求仍在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人口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居民对主要养殖产品的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我国养殖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广西畜牧产业处在全国养殖业的发展大背景下,具有相似的发展空间与环境。

三、广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生态养殖是根据不同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原理,依托生物技术手段,使动物、微生物和植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互相利用,保持生态平衡,实现生产过程生态、环境生态、产品生态三重目的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目标的一种养殖方式。广西发展现代畜牧业,应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着力推进养殖的“六化”,即:养殖设施的标准化、养殖环境的生态化、养殖饲料的微生物化、养殖产品的有机化、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和养殖投入品的无害化,达到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物”的生态平衡,从而最终实现产品的生态安全、生产过程的生态安全和环境的生态安全。

(二)调整畜牧业养殖结构,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广西每年有农作物秸秆5000万吨,其中甘蔗尾叶有1600万吨。结合广西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实行“蔗牛结合,以蔗促牛,以牛保蔗”。重点是推广甘蔗副产品饲料化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加强甘蔗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推广,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积极引进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收集、储运、利用技术工艺和装备,建立、完善甘蔗料技术开发和推广体系。同时,加快种牛繁育场、种公牛站和种羊场建设,构建相对完善的牛羊良种繁育体系,为牛羊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种源保障。

(三)转变养殖方式,实施生猪产业提升工程。针对当前广西生猪产业存在“三高”问题(污染高、产品质量风险高、成本高),着力推广高架床生态养猪技术是关键措施。高架床自动把生猪与排泄物相分离,生猪饲养全程无需冲水清洁清粪;通过饮水器工艺改造,生猪饮水、戏耍形成的水全部外接至栏舍以外,实现饮水过程不漏水;生猪尿液中的水份经发酵发热挥发和抽风外排后,基本不形成地面污水和污水径流,全程从源头上实现污水零排放。

(四)推进产业融合,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加快产业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建立健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养殖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畜产品流通业态,着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引领畜牧业品牌培育与产业升级,让养殖者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养殖龙头,养殖龙头企业发展适度规模户,适度规模户组建养殖基地”的产、加、销一条龙格局。

参考文献:

西部牧业范文第5篇

一、海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要性

2008年,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做出建设生态畜牧业的战略决策,海西州天峻县梅陇村是试点村之一。自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颜顺新视,成功探索出了“以草场承包经营权和牲畜人股,实行股份制经营的“梅陇模式”。2010年,海西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由试点、示范转向全面推广,全州各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在推行“梅陇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生态畜牧业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海西州为贯彻生态立州战略,将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作为一个建设目标和重要举措。2010年以来,全州在所辖5个市县各选择一个村开展以牲畜和草场八股方式组建股份制合作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建设。截至2010年11月10日,5个示范村共有261户牧民加入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入社率达到79.8%:人股可利用草场116.55万亩,八股率70%;八股牲畜6.72万头(只),八股率66%。同时,在全州选择64个牧业村作为生态畜牧业建设启动村,组建了64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八社牧户达到3535户,人社率达到78.9%,并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制定了牲畜和草场作价八股方案,为2011年完成牲畜和草场作价八股奠定了基础。

(一)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随着畜产品买方市场和畜牧业大生产、大流通格局的形成,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由于规模过小,信息不灵,科技水平不高,其产品生产的数量、品种、质量很难适应大市场的变化,造成畜产品卖难、牧民增收难和畜牧业发展难。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使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而且能准确把握、捕捉市场信息,能综合大家的智慧,有效地解决牧民养什么、怎么养、卖给谁的困惑,从而带领牧民进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更加简单、方便地将牧民的生产与市场的最终需求对接起来。

(二)降低畜牧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畜牧业比较效益。首先,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能使畜牧业生产形成专业区域,能有效地推动规模经营,提高畜牧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促进了畜产品向专业化发展,专业化生产降低了畜产品单位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其次,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能方便、快捷、有效地推广科技良种,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再次,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购进生产资料,实行批量购进,杜绝了假冒伪劣,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统一销售产品,降低单个牧民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而且还可以较好地避免在市场低谷期因牧民分散经营而导致的过度竞争。另外,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依靠集体的力量、规模的优势,增强谈判地位,提高牧民的竞争意识。一方面,在市场发生波动时,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个生产经营组织,能有效阻止加工和销售企业压级压价损害牧民利益。另一方面,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统一组织批量出售产品,能取得价格上的优势。同时一些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出资搞运销、屠宰、加工保鲜,内部有了分工,使牧民不仅能取得饲养环节中的利益,还能获得流通、加工环节中的利益,增加收入。更主要的是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介入流通、加工领域,让牧民从第一产业进入二、三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活跃牧区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

(三)有利于政府更有效地指导畜牧业生产。现行畜牧业管理体制僵化,政府与牧户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牧民要适应畜牧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就要进一步进行组织创新,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畜牧业产品流通体制的创新,畜牧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将推动各级政府领导方式的变革,改变主要依靠行政推动的被动局面。政府可以依靠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这样的“载体”,把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向、各种信息、新品种、新技术等有效地传递到千家万户,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建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把牧民联合起来,为政府调控和指导畜牧业及牧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和中介,政府可以通过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牧民生产经营,把政府的产业政策落到实处,使生产与市场需求得到有效衔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利用牧民自己的经济组织指导畜牧业生产,比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行政指导更容易为牧民群众所接受。同时,牧民通过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把自己的愿望、要求和牧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反馈给政府,合作经济组织不仅为牧民走向市场架起了桥梁,也为政府与牧民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实践表明,大力支持和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其不断发展壮大,政府才能更好地指导畜牧业和牧区经济发展。

(四)有利于保护牧民的利益,提高牧民收入。近几年海西州牧民收八增长缓慢,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返贫的现象,原因是草场有限,若要想增收就得增加牲畜,而增加牲畜,草场负担过重,就会导致退化,无法可持续发展。牧民想增收没有任何途径,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就强烈地渴望能有一个真正为牧民服务的组织帮助他们。而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把单个分散的牧民组织起来,较好地保护牧民的利益,提高牧民的收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牧民自己建立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合作组织中,实行分户生产,合作加工,牧民既是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加工、销售企业的主人,形成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从而保证畜产品附加值能够返还于牧民。(2)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除了为牧户提供加工、销售服务外,还可以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有利于聚集牧民手里的闲散资金甚至消费资金投入生产,这就有利于利用互助合作的力量扩大生产和抵御灾害,减低风险。(3)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对内是非营利性的,而且可以享受国家的某些优惠政

策,有利于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畜牧业比较效益。(4)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牧民在自愿基础上联合起来的独立经济法人,合作经济组织办加工、销售企业,一方面有利于吸收牧民手里的闲散资金,消化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另一方面,牧民由于是合作社的主人,更容易做到从实际出发,防止“刮风”和产业猛烈扩张,从而降低成本,规避风险,而且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及时把牧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向有关方面反映,代表牧民争取自身利益,如财政、信贷投入政策向牧业和牧户倾斜等。

(五)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牧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牧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一部分经营能力较强、条件较好的牧民率先致富。但许多牧民或因经营能力差,或因条件限制等种种原因,收入增长缓慢。不同地区、不同牧户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步拉大,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人多草地少、牧户经营规模狭小、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等情况,决定了我们要实现牧民的共同富裕,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把牧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从资金、技术、信息、销售渠道等多方面给予贫困的成员以帮助,带领他们更快地脱贫致富。合作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牧区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牧民的就业门路和资源占有量,提高牧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从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二、海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园分析

(一)缺乏高度的认识。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工作中没有将生态畜牧业台作经济组织摆上应有的位置。如有许多人仍对合作化运动记忆犹新,“谈合色变”,心有余悸,把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与以往的“合作化”“大锅饭”混淆;有的认为,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很重要,但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否担当这个重任持有疑虑:有的人对目前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认识上和理解上的误区,主要表现是“自发论”。认识上的原因,导致了领导上的无力,制约了海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内部运行不健垒、不规范。由于认识模糊,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践缺乏理论上的总结,对合作经济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地位、管理、组织等搞不清。一些地方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兴办、起名、运营、解散等方面比较随意,许多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没有规范章程,宗旨模糊,职责不清,加之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民主氛围不够,致使组织内部缺乏活力。

(三)会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人才缺乏。一些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发起人和带头人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较弱,缺乏一些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符合型人才。因此,造成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现代畜牧业技术、生物技术、新品种的应用以及种、养、加工模式缺乏,从而导致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事事依赖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建立与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海西州牧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合作经济制度的构建需要必要的条件,需要一个历史过程。从目前来看,在海西州建立生态畜牧业台作经济组织还有一些制约因素,诸如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牧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低、民主意识浅、经营管理能力弱;畜牧业发展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高:牛羊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高端畜产品开发滞后、品牌建设不强,牦牛、绒山羊等畜牧业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发展不能有效带动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单一,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较大:部分地区干部群众对建设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没有形成各级政府合力推进的局面;一些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台作组织理解不深,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州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三、发展和完善海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为进一步促进海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一、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形式在全州搞好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工具,利用黑板报、村民会议等传统方式,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牧民群众宣传正确的合作思想,帮助他们逐步清除对合作经济的种种误解,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合作观,打消他们的‘恐合’心理,提高他们的合作积极性。在所有可以利用的宣传方法和途径中,尤其要重视典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宣传作用,这种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宣传对牧民的合作意识的刺激往往是最深刻的,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宣传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成员是牧民,牧民群众只有在真正了解其组织的基本功能与作用的基础上,才能积极行动起来,对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区域性较强、与外界联系较少的牧民来讲,只有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方式,才能使他们认识到合作经济组织既不是原有的集体经济的复归,也不是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否定,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牧民自主自治的经济合作组织,是提高畜牧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维护牧民合法利益的组织,从而唤起牧民的合作意识,培植合作经济组织的群众基础。

第二、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牧民群众的合作素质。要把对牧民和牧区基层干部进行合作经济理论的宣传教育培训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合作教育与培训体系,提高牧民群众特别是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实际管理者的合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对各市、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合作组织的负责人以及牧户成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这样,既培养了一些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导合作组织发展的领导干部,又培养了一批具体管理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和参与合作组织的牧民群众。通过培训骨干,使他们能够掌握发展合作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把少数牧民的自发行为转变为广大牧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知道怎样利用合作经济组织,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规避市场的风险,争取更多的利益。合作经济组织本身就具有教育功能,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提高牧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合作意识,使他们真正感受和体会到合作制度给家庭经营带来的益处,调动牧民参与和创办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合作理论研究。从实际出发探索符合海西州州情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学习和研究西方合作理论与实践,弄清现代西方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机制、特点、趋势等基本问题,掌握现代合作经济的一般性理论,为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奠定

理论基础:总结我国其他省份和地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促进海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以西方合作理论为指导,借鉴我国二十多年来所取得的经验,结合具体实际,构筑符合海西州实际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理论体系,形成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二)地方领导要非常关注和重视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发挥政府的优势,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现阶段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离不开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必须坚持把充分调动、发挥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正确发挥党和政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宣传优势结合起来,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服务和监督。政府要把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制度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尤其是在海西州情背景下,一项改革措施能否取得成功,各级领导的认识和重视非常重要,尽管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牧民是主体,但并不意味着合作经济事业仅仅是牧民自己的事情,合作组织是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组织,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都能起到作用,并在很多方面配合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所以,关心和支持合作事业的发展,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点应成为共识,特别是在合作社开创时期,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更为关键。总之,要把政府部门对合作经济组织自上而下的扶持指导与合作经济组织本身自下而上的发展规范有机的结合起来。政府部门的领导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合作经济的根本原则,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海西州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三)抓好试点示范,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实践证明,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先抓典型,开展试点示范,然后在巩固试点成果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稳步地、一批一批地办好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这样做,既使广大牧民亲自体验或亲自看到参加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好处,从而调动更多牧民参与的积极性,也使政府部门领导在实践中掌握指导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然后再去指导实践,同时还可增加对有意兴办或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吸引力。需要指出的是,在试点、推广经验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强迫,要以总结和宣传经验为重心。让牧民自觉地去接受这个新事物,自愿地选择各种发展类型,这样才最有生命力。政府部门必须搞好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试点示范推广工作,广大牧民虽然有渴望组织起来的需求,但是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行动能力,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帮助,各地政府可以在产业基础良好,畜牧业经营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为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普遍意义,可以借鉴推广的做法。

(四)大力培养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根据海西州的实际情况,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条根本经验是坚持“政府支持,能人领导,牧民参与”的基本原则。在牧民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形式下,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导成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平时人们所谈的“能人效应”。组织的领导成员素质影响到普通成员的观念与态度,影响到普通成员对领导成员的认可与回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培养具有奉献精神又有合作才能的合作企业家,对合作经济组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坚持‘能人’领导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技术路线。国际台作运动的成功经验表明,弱者自我难以联合起来,弱者需要精英强者的带动,这些社会精英是由热心于合作事业的有志人士组成,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存能力与合作组织领导者的道德素质与技术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在牧区,有不少为牧区共同发展,牧民共同富裕而献身的人,有许多能够将个人的利益寓于摄取整体利益之中,以求共同发展的人。他们不仅有高尚的道德,能热心为农牧民服务,而且还懂经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这些有专业经营管理经验,在群众中有威望,得到广大牧民认可的‘能人’,能带领牧民创建形式多样的合作经济组织。因此,要发展和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具有献身精神,能带领牧民共同致富的牧区‘能人’,鼓励、引导、扶持他们领办各类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

(五)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在组织制度方面,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方式要灵活多样,经营的原则要内外有别,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对外同样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风险保障制度方面,可以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制定保护价等方式减少不确定性,提高社员抗御风险的能力;在民主监督制度方面,社员有权对董事会、经理人实行开放式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在利益分配制度方面,台作经济组织的利润实行按交易额分配和按股金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注重一次返利;在集体积累制度方面,合作经济组织所创收益要按比例提取公共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或提供各项服务。敢于采用现代管理方式,大胆引进技术,充分利用连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开展联合经营和集团经营,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和经营制度优势。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应该通过相互参股和联合等方式,积极开展与工商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与大型流通企业的合作,利用现代经营手段,构筑自己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