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绝句江碧鸟逾白

绝句江碧鸟逾白

绝句江碧鸟逾白范文第1篇

-----读杜甫《绝句》

春天来了,大山里景色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杜甫坐在窗台前,看着碧波万倾的江水随着和煦的春风翩翩起舞。在江水的上空,海鸥展示自己那雪白的羽毛,轻轻地掠过江面。连绵起伏的山脉托着碧绿的江水,在青山的身上,艳丽的桃花争相开放,红艳艳的一大片,从远处看,似乎就像一团燃烧着的火。山上,不时有几群燕子飞过,剪刀的小尾巴,黑白相间的身子为春光增添了不少情趣。

杜甫坐在窗台前,看着春回大地,燕子南归,思乡之情一下子涌了上头。他心想:唉!今天的春天又将过去了,什么时候我才能够回家乡呢?于是,杜甫就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字数未到故重复粘贴:

赏景思乡之《绝句》

-----读杜甫《绝句》

春天来了,大山里景色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杜甫坐在窗台前,看着碧波万倾的江水随着和煦的春风翩翩起舞。在江水的上空,海鸥展示自己那雪白的羽毛,轻轻地掠过江面。连绵起伏的山脉托着碧绿的江水,在青山的身上,艳丽的桃花争相开放,红艳艳的一大片,从远处看,似乎就像一团燃烧着的火。山上,不时有几群燕子飞过,剪刀的小尾巴,黑白相间的身子为春光增添了不少情趣。

杜甫坐在窗台前,看着春回大地,燕子南归,思乡之情一下子涌了上头。他心想:唉!今天的春天又将过去了,什么时候我才能够回家乡呢?于是,杜甫就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绝句江碧鸟逾白范文第2篇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春日偶成》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张维屏《新雷》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谢眺《王孙游》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绝句江碧鸟逾白范文第3篇

我不懂绝句的平仄押韵,但我喜欢绝句。正如我不懂现代音乐的五线谱,我还是喜欢欣赏音乐一样。平时没事,我喜欢读一首两首绝句,自得其乐。

我喜欢绝句,主要是喜欢诗中的意境,喜欢优美的诗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多美啊!读着这首诗我们多么想去摘下几颗红豆啊。红红的相思豆,寄托着浓浓的相思情。

王维的另一首诗表达了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在即,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你再无朋友了。这首诗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正是因为这首诗,几年前我出差去西北特地绕道去了一趟阳关故址。

李白的诗是豪放浪漫的,同样是送朋友的诗,李白的《赠汪伦》别有风味:“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豪放的李白乘舟欲行,豪放的汪伦用脚打着拍子唱着歌来给他送行。难怪李白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可能如今找不到这样的朋友了!

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是唐诗的一个令人难忘的内容。“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的绝句,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漫江碧波荡漾,更显露出水鸟的洁白。满山青翠欲滴,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团的旺火。今年的春天又过去了,哪天才是我回家的日子呢?

阔别多年回家乡,又是另一番景象。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打小离开家乡,满头白发才回到家乡,儿童当然是认不得你了。诗人感慨啊,回到自己的家乡了,居然被认为是客人了。

我虽然记性不太好,但对一些绝句依稀记得些,有时也能读出几首。大概七年前出差到南京。主人说要安排我们去秦淮河走走。我说好啊,顺便去看看乌衣巷。主人说,你好熟悉南京么。我说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就写到乌衣巷。随后我读了这首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天我们夜游秦淮河,夜探乌衣巷。

在我们许多人的印象中似乎绝句只看唐诗。实际上宋朝也许多优美的绝句。苏东坡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多好啊。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绝句江碧鸟逾白范文第4篇

一、万紫千红总是春――语言的色彩美

“色感乃是一般美感的最普遍的形式。”色彩在表达情感方面远胜形状一筹,当展现出雪地上盛开了一朵红梅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体验到热烈和冷峻的对比;当晶莹透明的露珠在月色下的荷叶上滚动时,我们会在清丽朦胧的色调中感受到温馨和宁静。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应运用富有色彩美的语言,将大千世界中绚丽多彩的景物,写进自己的文章之中。

1.精心运用色彩词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再如,山曼的《过重阳》中是这样描绘秋叶的:“那时香山枫叶儿、槭叶儿、黄栌叶儿、山荆叶儿全都红了,远看只是火样、霞样,到近前各树有各树的红,枫叶儿深红,槭叶儿娇红,黄栌叶儿红中透黄,山荆叶儿红得发

紫……”把秋叶的各种“红”精心描绘出来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美丽的“香山红叶图”。

2.巧妙组合景物

唐代诗人储光羲的诗歌:“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诗中的色彩词只有一个“绿”,但由于诗人巧妙地组合了景物,因此诗歌中呈现出的色彩就十分丰富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绿色“绿的河湾、绿的小荷、绿的垂杨”;在绿色的背景上,诗人又巧妙地涂抹了几树粉红色的杏花,明亮耀目,像点缀在绿阴中的明珠;诗中“日暮”一词看来平平,但从构成诗的色调看,却是点睛之笔,万万不可忽视,夕阳将金黄色抹在这清溪蓄翠的幽静去处,从而加强了明丽流动的色彩感,调动了人的情绪,起到了烘托气氛、创造意境的作用。

3.适当运用修辞

苏轼曾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文章也是这样,只要“相宜”,“淡妆”、“浓抹”都能够增加语言的文采。怎样装饰呢?最好的方法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加色彩的鲜明性和形象性。

(1)比喻

大金帅苹果金光闪闪,闪耀着一种黄澄澄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红果;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通过金光闪闪、黄澄澄、红、紫、绿等一连串色彩词,再用比喻的摹绘,把苹果、山楂、葡萄描绘得色彩斑斓,使人如见其物。

(2)排比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用排比句给读者打开一幅美丽的画卷,似锦、似霞、似虹,让人心旷神怡,给人带来不尽的美感。

(3)衬托

衬托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即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用碧绿的江水来映衬飞鸟洁白的羽毛,用峰峦的青翠来映衬山花的火红。而飞鸟的白羽又使江水显得更加碧绿,山花的火红则使山峦显得更加青翠欲滴。这四种颜色互相衬托,江水的碧绿和山峦的青翠是深浅不同的绿色,将它们做底色来衬托鸟羽的洁白和山花的火红,使得画面色彩对比十分鲜明亮丽,却又是那样和谐统一。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语言的音乐美

老舍说过:“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在语言表达中,不仅要追求表“意”,而且还要追求表“音”,形成语言的音乐美。

1.灵活运用动词

“动词是文章活的灵魂,运用得当能增强文章的气韵,犹如生命之泉汩汩地流淌,给人以美的享受。”试举几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 秋暝》)诗歌通过“照、流、归、下”等动词的妙用,使我们感受到月光的倾泻不尽,清泉的长流不绝,浣女的由远而近,莲舟的由近而远。真可谓是“诗中有画,诗中有乐”。

再如“一阵自行车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一个“洒”字,便使我们体味到了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置身于一种空灵宁静的抒情气氛中。

2.灵活运用叠音词

恰当地运用叠音词,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加强对事物形象的描绘,增加音乐美感。如: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文中的小草、风经过叠音词的装饰,形神具备,另有一番情趣。

再如,儿童文学作家高恩道的《小金鱼》原稿是这样的:“小金鱼,最贪玩,一会儿撞荷叶,一会儿摇莲秆,玩得忘了写字,玩得忘了吃饭。妈妈来考它:几加几,等于三?它把嘴一张,吐出一串‘大鸭蛋’。”写完后,他自己读读总不满意。于是,他把几个词语改成叠音词:“小金鱼,最贪玩,一会儿撞撞荷叶,一会儿摇摇莲秆,玩得忘了写字,玩得忘了吃饭。妈妈考考它:几加几,等于三?它把嘴一张,吐出几个‘圆蛋蛋’。”这样一来,就使整首儿歌活起来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富音乐感。

双声、叠韵、叠音、象声,这类词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尤其广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恰当,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3.灵活运用拟声词

利用拟声词描绘事物发出的各种声音,发声传意,以声状物,不仅能增强人们对事物的实感,还能增添乐感。“几只小麻雀从草垛里钻出,唧唧喳喳叫一阵,又钻回了草垛。”读完此句,耳边似乎真有麻雀清脆的叫声。

最有名的还有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声音粗壮厚重;“切切”,声音细微急促;“大珠小珠落玉盘”,劈啪弹出来的乐曲,宛如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到玉盘上,悦耳动听。通过对声音的描写,把琴声的优美悦耳渲染的淋漓尽致。

4.灵活运用整句

语言的音乐美还可以从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方面得以体现。那么怎样突出语言的节奏呢?灵活运用整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即运用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来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和韵律。

比如,叶圣陶的儿歌《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儿歌中很好地运用了双声叠字和顶真手法,使整首儿歌充满了循环往复的旋律美。

“三个水柱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连用三个动词“冒”生动描绘出了水柱不断向上“冒”的情景。

“春雨沙沙,春雨沙沙,细如牛毛,飘飘洒洒。”连用“春雨沙沙”,突出了春雨的形状和声音。

绝句江碧鸟逾白范文第5篇

诗歌按内容可以分为咏史怀古、咏物、思乡、隐逸、写景、赠别、述怀、幽怨、游子、从军、边塞、登临、建功、感遇、忧国、爱情等题材,同一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通常具有同一性,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鉴赏时抓住题材特点,便不会离谱背弦。

1.咏史怀古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咏史怀古诗常常借历史事件,抒发现实政治感慨。这首诗借南朝陈后主作《玉树花》这样的靡靡之音亡了国这个历史事件,抒发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家大事怀抱隐忧的感慨。

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许浑这首诗抒写了他行经秦始皇墓时的感想。一个“崩”字,声如裂帛,宣告了秦皇已死,秦朝已亡。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汉文帝谦和、仁爱与俭朴,同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与奢靡正好形成强烈对比。对于仁君和暴君,人们自会作出评判。末句一个“唯”字,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后两句表面看来似乎把笔墨荡开,从秦始皇写到了汉文帝,从诗人自己写到了“路人”,实际上却有形愈松而意愈紧的效果,在轻浅疏淡的笔墨中显示出了厚重的力量。

2.咏物诗

修竹篇 陈子昂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岂不厌凝冽,羞比春木荣。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陵霄不屈已,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这两首诗的共同点都是借物喻人,借物抒情。《修竹篇》借修竹寄托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在政治斗争中不畏的坚贞不屈。《孤桐》表现了王安石孤高不屈的品格和济世利民的抱负。

3.赠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两首诗共同点是都表达了对朋友的真挚友情,不同点是王维送客的时节是春天一个雨后的清晨,地点在客舍,诗人将感情融于一个特定的充满生活气息的饯别场面。一次次真诚的劝酒是对朋友真诚的挽留,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感情。王昌龄送客的时节是秋天,地点在江边。尾句的叮咛,表达了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守操守的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情纯如冰水。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一首浸润真挚感情的送别词,表现了作者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地刻画离情别意的艺术手段。上片以眼波和眉峰形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处显示浙东山水的清秀。下片写暮春送客又兼送春,并祝愿友人与春同在,表现送行人的一片深情。

4.边塞诗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这首诗以轻快跳脱之笔,从侧面进行烘托,避开了正面写战争。

塞下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又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5.写景诗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①半江红。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歌一二句写残阳映照下的江景。同在夕阳映照下,部分江水呈现碧绿的色彩,另一部分江水则波光绚烂,红艳艳的一片。碧绿与火红,相互映衬,江景显得奇妙而迷人。三四句写新月初升时的夜景。江岸的青草上,点点露水,犹如粒粒珍珠,清光闪闪;天空中,一弯新月,犹如一张匀称、精致的弓镶嵌在蔚蓝的天幕上。景象晶莹,秀丽清新。

诗人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流露了在赴任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

相关期刊更多

扬子江诗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作家协会

含笑花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

岷峨诗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