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荷塘夜色朱自清

荷塘夜色朱自清

荷塘夜色朱自清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荷塘月色》;哀愁;喜悦;现实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07-02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课本上的著名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流露出的情感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情感因素,这就是哀愁和喜悦,并且是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哀愁和喜悦这两种情感因素是对立并存且交错在一起的,并没有出现相互取代、相互矛盾的情况,这两种情感贯穿于《荷塘月色》全文,并形成《荷塘月色》的两条情感线索。这两条情感线索伴随着作者的行踪等距离的同步交叉发展着,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情感结构,作者在《荷塘月色》中的情感是复杂丰富的,这种情感结构中包含着哀愁和喜悦两种互相对立的情感因素,这两种互相对立的情感因素在各个具体情境中时有交织、时有渗透、互相依存,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结构。出门前,作者愁绪满怀,“心里颇不宁静”,一个“颇”字透露出作者在白色恐怖重压下苦闷惆怅、无奈的心情,足以说明哀愁的浓度和深度,这给全文的情感发展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是文章的眼睛。作者积压在内心的哀愁苦闷无处发泄,连“坐在院子里乘凉”也不得安宁,这时的作者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相信荷塘世界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能否解脱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惆怅呢?作者自己也是不知道的,此时的作者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正是这种淡淡的喜悦促使作者深夜披衣出门,去寻找自己想象中的荷塘世界,在这个荷塘世界里他也许能够超脱吧。

小煤屑路上,作者在暗淡的月光下背手踱步,便觉得“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认为“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时的朱自清把自己的情感极力融入荷塘月色中,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并以此超脱现实,他的这种超脱能达到预期目的吗?然而,作者所处的现实世界是残酷的,是没有自由可言的,白天里只能违背自己的意愿,做自己不愿做的事,说自己不愿说的话。只有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而难得的深夜里,“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在这一情境中,作者生发出来的情感是模糊不清的,看到荷塘是喜悦,想到现实是哀愁,所以他的情感既有喜悦又有哀愁,喜悦中包含着哀愁,哀愁中又包含着喜悦,是两种对立情感因素的互相交织、互相渗透,作者的思想意识是矛盾的,是纠结的。生活在乱世,现实的残酷,社会的冷酷,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朱自清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自己的未来不可知,国家的命运难把握,可见,作者的哀愁是发自内心的,是无法排泄的,但独处的夜晚,静静的,也让作者心情平静,静美的荷塘,撩人的荷香,缠绵的月光,尽享自然之美,所以也就有了淡淡的喜悦。因此,不应单从字面上去确定作者在这一情境中“只是喜悦,没有哀愁”,或者片面地认为“只有哀愁,没有喜悦”。

来到荷塘边,作者眼前出现的是一个美丽的荷塘世界,这个世界是荷花、荷叶、荷香、月色、月影交织的世界,这里远离喧嚣,与世俗隔离,没有争斗,没有暗杀,是一个温馨和谐的世界,作者独享这份清静,原先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因而那种和哀愁交织在一起的喜悦便迅速挣脱了哀愁的纠缠,以其极大的鼓荡力浮游在哀愁的上面,并占据了心灵的主导地位,使哀愁成为一股潜流。在喜悦心情的支配下,作者如醉如痴地品味着无边的荷香,悠然的欣赏着皎洁的月色。淡忘了现实,排遣了哀愁,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虽然只是暂时的。正当作者喜悦的情感达到高潮时,那股哀愁潜流突然又涌上心头,作者的喜悦心情迅速下滑,并降到了冰点,他感到这美丽的荷塘世界并不属于自己,因为这个世界是自然世界,不是现实生活,“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这一情境中,作者的喜悦达到了顶峰,但无限的哀愁同样流淌其中。因此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是矛盾统一体,无时不伴随着作者,让他时而喜时而忧。从上面情感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无奈以及他内心的无法排遣的痛苦。作为读者的我们应该认真体会作者那种压抑的无处发泄的苦楚。

回家路上,作者被缠绵的采莲歌所迷醉,想起采莲的事情,那不也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吗,竟然不知道已经走到“自己的门前”。推门进屋,一种难言的沉闷压抑又袭上心头,“什么声息也没有”。这一情境中,作者流露出来的是哀愁,原来享受荷塘月色的情致荡然无存,这一情感的转化是一种必然,享受荷塘月色毕竟是暂时的解脱,而且也不能解脱,因为朱自清虽是性情中人,更是现实中人。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2篇

一、主体与背景的转换

在摄影学中,主体是照片内容的中心,必须占据突出的位置,背景是画面上主体后面的景物,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用以衬托主体和渲染画面气氛的陪衬物; 处理主体与背景关系的原则是:主体要求突出鲜明,背景要能突出主体,丰富主体的内涵;处理主体与背景关系的方法是:运用景深使主体清晰,背景残缺不全,或模糊不清;陪体、背景的清晰度不超过主体①。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是描摹景物的高手,写了在特定的环境下的荷塘,月色朦胧,荷姿绰约。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的月色,两者水融、难以拆分。而朱自清偏偏要拆分景物,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②,先写月下的荷塘,荷塘为主体,月色为背景;再写荷塘的月色,月色为主体,荷塘为背景,足见作者写法的细腻高超。这种拆法把背景与主体巧妙地转换,以虚衬实,以虚补实,暗合了摄影技巧。

且看第4自然段对月下的荷塘的描写 。以荷塘为主体,月色为陪衬,笔下的荷塘清晰突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描写荷塘的景色。先从荷叶写起,再写荷花、荷香、荷波,以及荷下的流水,逐一写来,层次井然。那些神奇美妙的比喻,联想奇妙,情趣雅致,形象而贴切,耐人寻味,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的享受。字面上,并不见月色,但月色却隐于背后,虚化为背景,但那些关于荷塘的描写,怎能离开月色,哪一样景物不与月色相关呢?写荷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荷花像珍珠,像星星,只有月下的景物,才有这般晶莹可掬的闪光;整个荷塘的情景,不用比喻难以描摹,作者比道:“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个比喻,取其光亮、神速,这光亮,把月光写进去了,可谓不是月色,全是月色。

第5自然段写荷塘的月色。作者调换光圈,将荷塘化为背景,月色成为主体。荷塘变得模糊起来,虚化起来,月色渐渐清晰。然而月色是难以孤立地存在的,对它的描摹需要借助于陪衬物来表现。朱自清将荷塘与月色,背景与主体,融汇得自然天成,恰当地表现了背景与主体的关系。“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轻轻地揭开浮在荷塘上的月色,让我们看清了月色的面容,原来是荷塘上轻浮着的“雾”,是挂在叶子和花上的那一层“牛乳”,是笼着轻纱的“梦”。荷塘作为背景,躲在月光下作陪衬,它是朦胧的,模糊的。这幅以月色为主体、以荷塘为陪体的摄影作品,为我们描绘出了一种如仙似梦的美景。

月下的荷塘清幽高雅,荷塘的月色素淡朦胧。作者拿着摄影机不断地调整光圈,变换景深,时而把荷塘变为主体,满塘的荷花立刻变得熠熠生辉,变得灵动起来。而月光则缄默不语,巧妙地为荷塘作陪衬;忽而月光成为画面的主角时,她在荷塘上如仙女般翩翩起舞,尽展风姿,而荷花甘作绿叶,变得朦胧模糊。作家把同一个景物“拆开来拆穿来分作两次描写,并不是生硬地割裂描写对象”③,而是在主体与背景的转换中,对荷塘与月色两种意向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从而使得这幅“摄影”作品,内涵丰富、细腻。

二、黑白颜色的搭配

彩色摄影是以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为摄影对象,一般来说,它力求真实、清晰地再现社会与自然。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相比,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借助于黑灰白影调的搭配,产生不同的层次、光感,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更能反映作者的超跃现实的审美理念,与作者的内心距离更近。

《荷塘月色》是一幅黑白摄影佳作。作者把画面定格在夜晚,月色朦胧,荷香四溢,这就为作品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写荷塘的全景,先写树,那些“远远近近,高高底底”的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树多而茂密,其颜色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在夜间这些自然景物是黑色的;那些小路,“漏着几段空隙”,被月光所笼罩,它的亮度以灰白为主;而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则可以用白色处理了。在这幅图画中,影调以黑白为主色,灰为过渡色。影调朦胧模糊,有梦幻般的感觉。

与写全景不同,对于塘中月色的特写,精致细腻,它的影调结构清晰和谐。请看原文: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文中的白色调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月光;黑灰色调是那些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的“参差的斑驳的黑影”,还有那些“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作者用了一连串的修饰词来描绘光、影之美:“参差的”、“斑驳的”、“稀疏的”、“倩影”。“参差”言其形态多样,“斑驳”言其颜色深浅不一,而其中又特写杨柳的影子,有弯曲之美,稀疏之美。这样的光与影的形态和色彩的搭配,是多么美妙,像一幅版画一样和谐、优美。所以作者说:“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光与影的组合便是摄影学中的影调的结构,文中黑白影调的结构安排精致,线条清晰,整体上和谐、优美。

黑白摄影滤去了红、绿、蓝等色彩,只留下黑、灰、白,形成一种超越现实的空间。在此文中,作者正是借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借月色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对美好自由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在这样的美景下作者的苦闷得到了暂时的解脱,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但作者又怎能完全排遣得开呢,这幅黑白摄影作品又折射出了作家的彷徨与苦闷。

以上是对《荷塘月色》写景艺术的一点探索,当然,朱自清不是纯粹的摄影大师,我们只是尝试着以新的视角来解读这篇文章。

参考文献:

①《中国摄影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393-394)。

②马焯荣《论朱子清的散文》,职教语文教学参考第一册转载。

③朱自清《山野掇拾》,职教语文教学参考第一册转载。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3篇

小学的时候,我就读过朱自清的散文集,其中的《背影》、《匆匆》、《春》等作品都是我喜欢的。尤其是《荷塘月色》一文更令我爱不释手,我几乎背下了文章的每个段落。暑假,当我走进清华大学,再次捧读先生的这篇抒情散文时,竟感到自己离朱自清老先生那么近,心里也颇不平静。

那天,我依旧和妈妈来到清华园,坐在池塘边我拿出朱自清的散文集,轻声地为妈妈朗读《荷塘月色》。“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似乎觉得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作者一边独处,一边欣赏美丽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一阵微风吹过,淡淡的荷花香也令我为之一振,放眼望去池塘中那一大片盛开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妩媚动人。我仿佛又听到了作者的声音“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作者用光与荷花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我不仅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而且还置身其中,我陶醉了……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虽然我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篇文章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生活的厌恶和憎恨。他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与“白色恐怖”作斗争,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使人暂时忘记忧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拉进了我和作者的距离。希望以后我再与荷塘相见时,已能真正读懂作者不宁静的内心了。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月光 散文 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40-01

《荷塘月色》作为散文名篇,长期以来对其分析的文章不胜枚举。由于作家写作时的特殊背景及朱自清本人的家庭影响,人们对《荷塘月色》的主题探究一般按照三条思路:(1)作者身处白色恐怖笼罩的历史时期,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故而寻求片刻的宁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2)作者因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无法走出抑郁的情绪,故怀恋江南之地的自由与舒畅,并对自由世界充满了强烈渴望;(3)荷塘的遗世独立正代表了作者的品性及主张,作品传递了作家的处世态度。这三种观点追根溯源都是因为顾及作家身处的时代背景,从而自然地将作品中的所思所想都烙上了时代的印痕。背景援证――作品证明――作品主题,这样的知人论世的推导符合我们既往的文本分析的手法,但也常常丢失一些关键的信息,或是陷入一种僵化思维。

《荷塘月色》被定义为名篇,其散文的美韵是不言而喻的,而散文往往是流露作者的心扉,阅读散文正是心与心的碰撞,交织,外在于散文的客观的言说对象,不应该出现在散文“阅读”或是散文教学的视野里。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帮助学生克服与文本间的情感经验落差,建立与本课文的知识情感链接”是教学设计者应当考虑的,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情感经验的落差,带领他们走进作者思想的后花园,助他们立体地看待文本与作家,这是教学设计者在研读文本时应当仔细斟酌的,这也依赖于教学者本身对文本的解读与分析。

文字即思想,通过文字可以感知作者的思想,但在阅读或是教学时大家常常忽视了这点。由之前说的三种常规分析来看,当“荷塘月色”这组词同时出现时,阅读者的视角一般落定于荷塘,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荷花承载的意蕴为人们熟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依照个人经验与文本经验的关系,阅读者便将触角伸向自己熟悉的领地;另一方面月色属于“模糊”语言――即弹性语言,月色到底如何,什么样的月色,这些在词语中是无法给阅读者以详实感受的,正因为它的模糊性,也就易为人忽视。人们更愿意津津乐道自己熟悉的事物,对于可说可不说的事物常常选择视而不见。但这忽视的信息却是进入作家隐秘内心不可缺少的要素。

1 月亮于知识分子的普世意义

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来不是一个块冷冰的石头,比起太阳的光芒万丈,柔情似水的月亮常常成为作家抒情的对象。无论是它的形体还是它的色彩都成为作家们创作的源泉。日月山河是自然对人们的恩赐,也是最公正的财富,作为更具母性气质的月亮常常成为作家寄托情感的载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抒发了李白的飘逸心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流露了苏轼的旷达情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增添了王维的淡淡禅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留给我们一份凄楚;“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更是演绎了君主的人生绝唱。我们不难发现:月半盈满,月初空损的变与不变像极了人生百年的各种遭遇;而月亮作为自然中的璀璨永恒之光,它的跨越历史的无边无际、生生不息正增加了其丰厚的意蕴。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从屈原开始就热衷于向月亮发问,向自然求助,这正跟我国的传统文化观照是不可分开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系统,当李白、苏轼、柳永、李商隐一批知识分子遇到困境或是痛苦时,他们的诗词中便开始出现日月山河的意象,他们的旷达或是淡然的能力常常是求助于自然而获得,这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正如西方作家从土地中寻找解药一样,东方作家更愿意从天空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慰藉,天空的浩瀚与神秘更能带给知识分子自我安慰的力量。这一点在今天依然如此,当我们遇到苦痛时,许多人都会选择抬头仰望星空。

2 月光于《荷塘月色》的独特意义

《荷塘月色》在文中第一段便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以往我们总是关注本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其他信息基本舍去,但如果从月亮出发可以看出作者是精心挑选了一个月色宜人的夜晚出游荷塘,“满月”不同于半月或是钩月,满月为圆月,对照中国传统文化中满月之夜的团圆,作者是对荷塘有几分期许的,随着“月亮的升高”,作者才有了出游的兴致――作家的“不宁静”正是期望借助月满时分的通透、明亮而得以排遣。因此当作者“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时,他的内心是充盈的――和所有的知识分子相同,此时的朱自清感受到月亮是属于他个人的,他的烦躁与不安都在银白的月光下被冲淡了,月亮母性的包容与柔和的色调都让饱受精神折磨的朱自清感到超脱,作者由衷感叹“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因此由这句可以看出,荷塘并不是作者唯一或重点的抒情对象,荷与月不是二元的对立关系,而是同一的有机整体,荷花宽大的叶面与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与天空的月亮一样都具备柔美包容的特点,作家的消极情绪企图在这片安谧静美的图画中被消融。圆代表圆满,荷花同月亮在文本都以圆融姿态站立,正是作家希望获得精神世界的圆和与平静。当作家继续观赏荷塘时,他仍不忘“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对月亮的描写并未停止,只是此时的喻体“流水”也是值得玩味的意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流水的一去不返常常与愁苦联系,作品将月光比作流水,并用“泻”这个字,将天上的月亮与水中的荷叶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作者的忧愁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隐藏罢了,如果按照通常的说法――描写荷塘的三个自然段属于朱自清全然忘却烦恼的时刻,这样看来是不准确的,也是阅读者难以理解的。作家由始至终试图去大自然的怀抱寻找宁静,忘却忧愁,但是并没有如愿,荷叶与月色一直都是相辅相成,但作者仅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他的不宁静时时会涌上心头,因此“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的”,圆月不亮,作者不觉遗憾,还钟爱此情此景,只有一种解释――与他的心境完全吻合――作者的哀愁没有被消解,但是却也不呼之欲出,是可以隐藏于心的苦痛,是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矛盾时的内心的挣扎情绪的反应,这样的分析也许更能建立阅读者与作家、作品的对话。哀而不伤――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和朱自清一样,在现实的社会中,在与生活的胶着中,有着自己莫名的忧愁与无可奈何,月光可以陪伴作家却不能真正带走作家的隐痛。故而作品的最后以归家告终,即整篇文字仅是作者一时的心绪流动,它记载的也是作家彼时的心境,散文的独特美正在于此。

3 月光于阅读者的审美意义

不论是从自然意义还是文化意义,月亮从来没有单独存在过,月亮的美往往体现在它与周围事物如太阳、星空、季节、江河、花草的联系中映衬对比出来的,如“众星拱月”“彩云追月”“月上柳梢”等,月亮本身也必然和特定事物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有意味的形式。比如“没有月亮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朱自清将月亮设定为整晚的灵魂,夜空中的满月能够给作家带来暖意,尽管是“淡淡的”,但阅读者的视角跟随作家的笔触也能感受到月光的珍贵。当作家描写荷塘时,他没有忘记今夜的灵魂“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朱自清反复强调月光的如影随形,结伴出现的月亮和荷塘是作者构建的精神磁场,阅读者从“满月”到“淡淡的月光”到“不能朗照”再到“隔了树照过来”,每一次月光的变化都是以日日走过的荷塘为背景,我们不仅欣赏到画面中月光的淡雅,也感受到作家心绪的律动,而这种感受才是能帮助学生建立与文本对接的纽带,当作家最终无奈归家时,与苏轼在“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后的“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尝不是惊人的相似?向自然求助的愿望其实最后获得的是暂时的超脱罢了。“美的事物在人们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的愉悦”,月光高挂于天空,抚慰万物生灵,以柔和的姿态触动我们的灵魂,给予人类情绪感染,朱自清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在遇到疑惑或是忧愁时问道于山水自然,汲取自然的精华来治愈创伤,带着这样的情绪体验来阅读文本,走进文本,是不是比呆板单一的背景主题先行来得更为符合认知规律呢?

4 结语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去南楼月”,“长恐浮云至,夺我西窗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同的作家对待月亮的认知态度或许不同,但是他们都将月亮作为自己的抒情对象,月亮或为道具,或为背景,或为文化符号,或为审美意趣,都成为灵魂铸就在作品中,根据月亮我们可以直抵作者的心灵深处,同时在分析文本时也决不能视若无睹。负载民族文化内蕴的文化象征,恰恰是一代代知识分子心灵空间的吟唱。

参考文献:

[1] 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荷塘夜色朱自清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西洲曲; 荷塘月色; 采莲赋

中图分类号: G6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86-01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在现代散文史上堪称一绝,历年来作为典范一直被收录于高中语文教材,塘上月色,月下荷塘,不知熏醉、沉迷过多少学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像大多数老师那样,以往我也是把课堂精力放在引领学生美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品鉴优美语句、启发学生写作等方面。今年,也本打算如此。然而就在分析优美语句的时候,我那一帮活泼可爱的学生当中,有人站了起来问我:“老师,《西洲曲》在文章中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课堂上的热烈讨论,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谁会单独注意到这个问题。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对于《西洲曲》的相关知识也根本没有提及,在洋洋洒洒的千字课文解读中也只能搜索到这么一句:“于是又想起《西洲曲》,勾起了乡思,‘到底惦着江南了’。”由这句话看出《西洲曲》是一首思乡诗,它的内容能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探寻朱自清先生的心路历程认为:《西洲曲》非思乡诗而是爱情诗。它在文中的作用不是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而是含蓄表达作者爱情的苦闷及对现实婚姻的不满。

首先,《西洲曲》在思想内容上讲是一首爱情诗。它是南朝乐府民歌,诗中描写的是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荷塘月色》中选用了其中的两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而这两句写的是秋天莲子成熟时,女子采莲的情景。有注解说“莲”谐“怜”音,“莲子”即“怜子”(爱你),那么这两句诗表达出的应是女子由眼前之“莲子”,想起内心爱恋之人,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既怜且爱的深情,而这深情就恰如眼前脉脉的流水一般深远悠长绵绵不绝。由此可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那一句模糊的提法,是错误的,只会给读者以误导误读。因为,本诗内容与思乡无关,女子思情郎怎么就能逗引起作者的“思乡”呢?

其次,追溯朱自清先生的生平,我们会知道,他生于1898年,19岁由父母包办,被迫与武中谦女士结婚。他们共有6个孩子,家庭生活的负累在当时很是沉重。武中谦没有文化,婚后象其他大多数家居女子一样,她整日忙于照顾孩子,打理家务,他们夫妻之间很少有精神上的交流。朱自清先生在《哪里走》一文中,就曾坦言:“我在小布尔乔亚里生活了三十年,我的情调,嗜好,思想,伦理与行为方式,都是布尔乔亚的,我彻头彻尾,沦肤浃髓是小布尔乔亚。”作为一个像他这样的文人,肯定对自己的婚姻,爱人,有过“小布尔乔亚”式的美好向往吧?,他又怎能甘心忍受与一位和自己没有共同话语,整日缺少精神层面交流的女人生活一辈子呢?在他的《儿女》一文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他对家庭对妻子的不满:“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由此可见他的苦闷与无奈!家庭人口众多,生活负担都压在他一人肩上,和父亲又因为经济原因闹出矛盾,而这一切都只能由自己默默承担。理想的婚姻生活与理想的爱人幻影和现实落差如此之大,他精神上的孤独寂寞无处诉说无法排遣可想而知,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作者的内心的“不宁静”吧?不快的情感是需要适时排解的,作为文人,作者找到了一种最佳的也是比较隐晦的解决途径:用文字宣泄情感苦闷!于是,看他的作品,有意无意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美好的女性意象,有小姑娘、少女、美女、仙女、、歌妹、……在这些众多的女性意象中,一定寄托了作者许多“小布尔乔亚”式的惆怅和怜爱!

相关期刊更多

时代主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中国研究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