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荷塘月色朗读

荷塘月色朗读

荷塘月色朗读

荷塘月色朗读范文第1篇

由于人的好奇天性,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喜欢关注为什么心绪不佳,而很少关注怎么办。当然,作者也往往喜欢讲述心绪不佳的来龙去脉。曹操《短歌行》的感情基调是“忧”(“心绪不佳”的一种体现),所以读者解读此诗时,一般都会探寻曹操“所忧为何”,而不大关注“何以解忧”。但事实上,此诗除了回答“忧什么”,还暗示了解忧之径。曹操所忧有三:“去日苦多”,人才难得,功业未成。解忧之径有二:杜康解忧,人才汇聚(“心”与“群”的中和)。而“借酒销愁愁更愁”,所以人才汇聚才是兵陈赤壁、横槊赋诗时的曹操解忧的良方,故此,本诗方可称为“求贤歌”。同样,解读现代散文经典《荷塘月色》,教师将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也是“心绪不佳”之一种)这一问题上,而大多忽略了朱先生的“怎么办”。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心绪不佳的调节办法有宣泄法、倾诉法、转移法和升华法。那么,朱先生“心里颇不宁静”时的解脱之径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读《荷塘月色》,文章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找到文中的两个“忽然想起”,作者首先想借“赏荷塘月色美景”来达到“心”与“天”的中和,后来又想借“忆江南采莲旧俗”来达到“心”与“群”的中和。这都属于转移法。转移法成功的关键在于,转移注意力以后,关注对象一定是美的或者令人愉悦的。

那么,荷塘美吗?月色美吗?从文章第二段看,清华园的荷塘似乎并不很美,“幽僻”“寂寞”“阴森森”“有些怕人”。但今晚的荷塘却必须很美。荷塘怎么变美的呢?客观上,今晚有朦胧的月色;主观上,作者很期待荷塘很美,荷塘越美,越容易让人产生愉悦感,就越可能达到解脱。所以,作者眼中的荷叶是“田田”(带有天然的甜美)的,像“舞女的裙”一般舒展而风姿绰约的;荷花如“明珠”般光亮,如“碧天里的星星”般在叶子中间时隐时现,富有动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般仪态万千,素雅圣洁;荷香更是引起人的嗅觉、听觉的联通,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有若无,飘渺不定;就连被叶子遮住的流水也“脉脉”含情,以衬出叶子的“风致”。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因为作者渴盼着荷塘美好,所以眼中的荷塘就变得如此韵致清雅了。

月色呢?当然必须很美,作者觉得不能朗照的月光“恰是到了好处”。月光如“流水”一样轻柔、澄澈,恬静地倾泻而下,极富立体感;又像“名曲”般与树影和谐融洽。

然而,荷塘月色美景有限,如此精雕细琢完了美景之后,暂得的些许愉悦会不会很快就消失殆尽了呢?于是,读者便可发现作者对这暂得的欢愉的留恋不舍,他想继续通过赏景来维持这难得的“心”“天”相融的淡淡欢愉。荷塘写了,月色也写了,但“四面”还有景可写。可是,当作者极力想把荷塘四周表现得很美时,四周所有的树,但树(尤其是柳树)前面已经欣赏过了;有“远山”,但“隐隐约约”的,“只有些大意罢了”,也谈不上美;还有“路灯光”,可惜“没精打采”的;有“蝉声”“蛙声”,虽热闹,却与“我”无关。于是,“心”“天”拉开了距离,即便是淡淡的愉悦地已渐渐远去,“不宁静”的心情又重新占据心头。

这样一梳理,便就能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渴求宁静的努力和终究在美景中没有得到宁静(“心”“天”无法中和)的失落感了。然而作者仍是心有不甘。既然现实中无法获得解脱,那就沉溺于非现实的回忆里,从江南采莲的旧俗中寻觅愉悦(寻求“心”“群”的合一)。采莲的风流韵事,当然热闹、有趣;采莲女“莲子”(怜子)的行为自然让人神往,但现实总归让人遗憾,这里没有“采莲人”,连“流水的影子”都没有。

到此为止,作者的两番挣脱,最终都回到原点,心里依然不宁静,心灵依然未解脱,“我”“物”难容的丑感在持续。然而,作者带来的审美体验已经足够丰富。在这里,读者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这种内化型(而非外显型)文人寻求解脱的途径之雅洁,更感受到了他摆脱烦忧之不易。愿文人在带给读者更多审美体验的同时,他们也能获得幸福。

注释:

荷塘月色朗读范文第2篇

但是,多年以来,在散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忽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散文之美,而是一段一段地肢解散文,进而在支离破碎中使散文贬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文艺心理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大胆设计、实践,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审美直觉在散文鉴赏中的特殊作用,才能向散文之美潜行暗渡,才能把握散文的精义之所在。

审美直觉的基本涵义,我们可以从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论述中得到启迪。他说:“所谓直觉,就是直观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可见,所谓审美直觉,就是对美的一种直观体验,它在物我交融中把握对象的精义,从而既具有理性特征,又不是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思维方式;或者换一句话说,它是通过直观的方式达到对美的理性体验。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审美直觉获得的是最真最美的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提倡“按照学的规律教”,而且针对散文教学,我们还认识到,应该按照创作的规律去体味感悟。在文学创作中,审美直觉对于作家来说,如灵丹一粒,有点石成金之效。并且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在鉴赏过程中,读者与作者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读者要想在情感上与作者同频共振,必然采取作家感悟世界的方式——直觉,也就是说,只有以审美直觉来感悟作家在作品中创造的一方世界,才能捕捉到作家的灵感。

那么,如何才能发挥审美直觉在散文教学中的作用呢?下面,笔者以教学散文《荷塘月色》为例,重点论述审美直觉是如何作为散文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体味感悟、升华深化两个阶段,引导学生入境生情地颖悟散文的。

第一阶段:通过审美直觉,整体感知散文。当然,在这之前,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练作用,带领学生做一些准备“活动”:详细介绍散文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和创作动机,使学生张开心理场处于接纳状态,也就是把学生带到预设轨道。此时,学生便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想要一睹散文为快。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伴着和谐的乐曲朗读散文,即通过审美直觉整体感知散文。读着读着,学生便感受到了荷塘月色之美而进入情境。朗读两遍后,教师再投石引路,提出思考题:本文写了哪些内容(形)?本文的主旨(神)是什么?本文的写作特色有哪些?实践证明,这样做足以达到整体感知散文精义的目的,学生已经置身于散文的情境中了。

通过审美直觉的颖悟和把握,学生对《荷塘月色》的内容已经有了生动的感性认识,而且是形象的整体认识,期待着老师的肯定与拓深。常言道:“只有当他感到要钉钉子时,他才会寻找锤子。”此时最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因势利导,把你的路标一路挂过去,并不时闪亮绿灯,就会把学生带到鉴赏散文的第二阶段——体味领悟片断。这个阶段更需要激发学生的情趣与思维,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但要时时采用审美直觉的感受形式。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荷花及月色的图片,变抽象为形象,把物化的教材“活化”,而且教学口语应该与本文的语言风格一致,相当于本文的注解,尽力使课堂氛围与本文的意境相通。例如,在鉴赏《荷塘月色》一文中“荷塘中的荷花”一段文字时,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将这段文字还原成生活画面,然后画成水彩画。鉴赏时,让学生看着水彩画,听老师的配乐朗读,使学生通过直觉把握本文的局部美。这样就使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深化了对本文精义的感悟;在鉴赏“荷塘周围的景色”一段文字时,让学生配乐朗读,反复体会作者灌注其中的感情,并随着作者的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就使教材相对直观、相对活化了。

通过体味感悟片断之后,学生入境生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进而使学生的鉴赏上升为第三阶段——升华深化。因此,教师要通过语言的引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再找一名学生配乐朗读散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再一次感受散文意境之美,进而促成认识的升华和深化,并保证感性认识的原初性和完整性。

荷塘月色朗读范文第3篇

【摘 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可见,阅读教学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引导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成为现实,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策略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我们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引导学生加强情感体会

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将有声的语言注入读者情感的过程。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他们会读出自己的感情,读出字里行间的意蕴,读出文章的美感。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要求的指导,让学生在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中体会文章的美感。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课文对月下荷塘描写的那三段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在月下荷塘那段,让学生依次找出描写的景物,对作者描写的顺序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再让学生想象各个景物在月光下的样子,那荷叶、荷花以及那若有若无的荷香都在飘渺虚无的轻雾里,让学生自己感悟出那种朦胧之美和作者那淡淡的喜悦。接着,在荷塘的月色和荷塘四周的景色部分,让学生找出关键的句子和词语,再次体会作者心灵暂时解脱的欣赏美景的淡淡的喜悦。同时,在朗诵的过程中,我建议学生自己在脑海里画一幅月下荷塘图,并配以恰当的颜色,符合作者那淡淡的喜悦。在朗读到文章那句“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再让学生体会作者从暂时的物我两忘的境界回到现实的无奈,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由“淡淡的喜悦”到“淡淡的哀愁”,朗读的语气应有所变化,以此体会作者对当时现实的无奈。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一幅幅图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学生可以将朗读、想象和思考结合起来,读出丰富的想象,读出文章的美感,读出深深的思考。融情于读,寓思于读。

二、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指对体裁相同或者背景类似的作品的阅读。比较阅读,可以从作者写作的背景、意图、写作方法等方面去比较,比较阅读。因此,在比较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找准比较阅读的切入点,让学生从新的阅读角度去阅读文本,得到新的体验和感受。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它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月亮一直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对象,所学的关于月亮的诗句文章很多。很多学生都能想起苏轼那著名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等。可以让学生比较各个诗句的写作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同样的月亮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作用。只是,同样是写月,在同一个人眼中,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感情寄托。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圆、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被贬时,写出了精美的《记承天寺夜游》,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彼时,作者的心境应该与月光一样空明,已没有了《江城子·密州出猎》的那种雄壮与霸气,无奈的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我两人”的慨叹;在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运用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在教学中,恰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学 生在反复的比较阅读中,积累一些写作技巧。这样,可以使比较阅读由抽象到具体,让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

三、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探究和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要改变老师满堂提问的习惯。因为这些零碎的提问会让本来很灵动的教学过程变得杂乱无章。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合理而巧妙的问题,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让学生自己仔细阅读课文,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学《项链》时,为了让学生对小说人物的描写有很深的印象,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小说中女主人公十年前是什么样的外貌?十年后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她的那个朋友也像她一样有那么大的变化吗?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从人物的外貌着手,比较十年来巨大的变化,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一个项链的丢失。再引导,如果她没有丢项链,会这样吗?答案是肯定的,丢项链只是偶然,而她的悲剧则是必然,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爱慕虚荣的风气和腐朽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本原因。

再如,在教学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考虑到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鲁迅文章的深度,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刘和珍是谁?作者为什么写文章来纪念她?从全文看,作者的感情又如何?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学生在问题中会探究、讨论和思考,就会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四、引导学生彰显个性的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阅读的自主阅读主要就是为了彰显学生的个性阅读。它体现了学生的阅读能动性和独立性。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个性阅读是贯彻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自己确定阅读的内容、方法;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去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荷塘月色朗读范文第4篇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笔下最美的散文篇章,字里行间显出无上的美感与淡淡的哀愁,如同一位笼着轻纱眉尖轻蹙的中国古典美女,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从书中向我们款款走来。

一是文辞之美,就好比是这位美女的容貌与穿着,一下子就能吸引住人们欣赏的目光。首先是“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等叠词的使用,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还有一种柔和之美,仿佛是这位美女嘴里低喃的江南小调,舒缓而又轻松。其次是修辞手法的使用,“有袅娜地开着的”,“袅娜”二字用的极妙,显出了美女绰约的风姿,更让盛开的荷花亭亭玉立的形象跃然纸上;“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出了美女羞赧的模样,而用拟人手法来形容重重叶子包围之间露出的荷花花苞,心思精巧,引人入胜。一种盛开的荷花,一种是含苞待放的荷花,两种不同的风情同时展现,有所比较又相互衬托,微风过处,暗香浮动,视觉嗅觉双重享受,再矛盾的心情在这样的美景之下也会舒缓很多。“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使用比喻手法,既展现了荷花数量之多,又写出了月光下花瓣上的水珠折射出美丽光线的画面。“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形容荷花清香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手法,将嗅觉的感触移到了听觉之上,由体会这种“渺茫歌声”可以体会到这种清香是淡淡的、隐隐的、若隐若现的,但反而是这种似有若无,才会让人更加好奇,忍不住接近去探索更清晰的所在,这样更会激发读者的兴趣,让人带着好奇读下去,看看月光下的荷塘还有什么奇妙之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不仅描写出了荷叶之密,更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荷叶之间亲密之态,有一种静静的热闹。荷叶接着荷叶,形成一种流动的绿色,这就赋予了荷叶一种动态美。“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荷叶之下是流动的水,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了荷叶之多,在一个池塘里,一眼望去都是荷叶,不见流水,细细探寻之下却又发现流水淙淙,目视之下看不清水的颜色,但见叶更绿,香更浓。这是怎样动人的场景啊。

二是文章暗含音乐之美。文章中不仅有“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样明显的带着旋律和音乐的句子,更把这种音乐之美糅合到了作者对美景的描绘之中,好像给这位古典美女注入了灵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是轻灵的舒缓的钢琴之音,“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琴音渐起,惬意之中隐有淡淡的哀愁。“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这便形成了一种欲语还休的别样轻愁。“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轻柔的琴音加入了大提琴的低沉之音,无端端给人一种苍凉冷寂之感,暗合了此刻作者看似轻松自由却又掩不住心底担忧烦恼的心态。

三是意境之美。正如美人就该处于百花盛开、微风过处清香浮动的场景中一样,作者同样给这位美人营造了一个绝美的意境。碧叶、粉花层层叠叠,微风过处幽香阵阵,露出荷叶之下泠泠流水,此为作者眼前美景,视线上移,明月当空朗照,偶有云朵经过,为月亮平添几分哀愁与含蓄。天上地下相互辉映,荷叶上的露珠在月光照耀之下更显分明。一幅荷塘月色图已呼之欲出。再加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偶尔相应和,静中有动,动处却又更显出幽静之美,更给眼前的这片美景增添了真实之感,它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作者眼前的,并不是他主观臆想的。作者只是把它真实又细致的描绘出来了而已。

《荷塘月色》中不仅文辞优美动人,更兼隐有音乐之声,再加上作者无与伦比的造境之能,使得本文具有了浓郁的美感,这才是这篇文章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真正原因。

荷塘月色朗读范文第5篇

这节课缘于全市要在高一开展一次阅读公开课,文题选定是《荷塘月色》,这篇美文,本身很多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有很多精彩的设计方案。我们想要出新,想要出彩,可谓难上加难。在教研员的指导及备课组的几次商榷下,我们决定“同题异构”,一节文本研习,一节诵读,我将活动方案命名为“沉稳与灵动”。

我主要负责诵读课,而对文本的理解是诵读的基础,全篇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我们就从领悟作者的情感入手,于是在课前首先让学生了解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了解家庭及国家给作者带来的无奈,让学生知道今晚的荷塘月色是作者的“另一个世界”。这样从品味景物淡雅和淡淡情感入手,让学生诵读中欣赏,诵读中分享。我让学生自己先读,然后通过赏析再读,这就是一个欣赏的过程,能让学生结合景物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更好地把握诵读的轻重急缓,抑扬顿挫。

有这样一个活动过程:

师:经典美文常读常新,在不同人的眼中,会呈现不同的美好,很期待学生精彩的展示,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美,读完之后结合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谈谈你这么读的理由。

生1:我很喜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你说说你这么读的理由。

生1:因为这一句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荷花妩媚动人,有的含苞待放,洁白明亮、清新淡雅,荷花就像是美丽的仙子。作者很喜爱这样的景物,所以语调要上扬一些。

生2:我也认为语调应该上扬一些,而且我觉得跟作者的情感也有关。作者来到荷塘时是带着颇不宁静的心情,而面对荷花仙子,作者的那不宁静渐渐变得宁静,有了淡淡的喜悦。不过我觉得我对这句话还有一些处理,在读“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时候,“羞涩”二字要拖长一些。

师:对,让我们觉得有一种“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的感觉。你给我们展示一下。

(生2的诵读换来了一片掌声。)

……

生N:“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我想展现一下(生N本来就是我们班诵读的高手,所以一开始就表现得很好)。

师:说说他想要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生N:我想体现一种对比,前面很热闹,后面很哀愁,所以我前面读的声音较高,节奏较快,而后面的声音比较低沉,“我”后面稍加停顿,表现自己的无奈。

师:你能不能再给我们展示一下。

师:自然之景是热闹的,但是作者却在热闹之外。我也想给同学们读一读。

这部分展示,就是在欣赏与分享,让学生自主欣赏文本的美,并通过对美的理解运用诵读的方式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给我一些启示,第一,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上课前还是比较忐忑学生对景物的把握和对作者的情感是否准确,然而美文的力量是无穷的,美的作品人人都爱。当我们发现了其中的美,就能准确通过诵读传达,一起分享。第二,分享的前提离不开欣赏。景物的特点和作者情感的准确把握,能让学生更入情入味地诵读。第三,读的方式可以多变。自读、展示读、组内读等,多种方式让他们一起分享所读到的美。

接下来是创造性朗读,这个环节是没有预设的,上课前我也不清楚学生会怎样通过合作的方式展现。然而我真的太低估了他们。2012年是我校的70年校庆,我班的一部分学生参加了校庆合唱表演,他们竟然将唱歌的方式融入到诵读当中。他们采用了轮读、复读、像回声伴奏一样的朗读方式。“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仅仅这一句,就创新不断。第一组将此句读完后用复读的方式将“我什么也没有”再次用低沉的、越来越低的声音读了一遍,产生一种叹息感,让我们深入感受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忧愁。仍然是这句话,另一组展现时,让其中一位同学模仿蛙鸣,而这样的声音其实在淡淡的忧愁的作者耳中是带有一丝嘈杂的,可谓是锦上添花,让朱自清的宁静又回到了不宁静。

相关期刊更多

时代主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中国研究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