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第1篇

一、走进“作者生活”

1927年9月(较《荷塘月色》的写作仅晚两个月),朱先生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到底是怎样地过着这狂风似的日子呢?”这里所说的“南方这一年的变动”,主要指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发动“七–一五” 反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等事件。从字里行间,已流露出作者当时压抑、烦闷的心境及对时局的突变的惊恐和困惑。1928年2月,朱先生又写了《那里走》(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一文。他在文中讲道,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而自己却要追求自由,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因此,既反感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深深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在这“惶惶然”中,无可选择中的选择,“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即“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躲到学术研究中”,与“政治”保持距离,“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当中一些话讲得已明白无误,作者当时的心志就是不想加入任何党派,不想按照任何党派的要求的方式生活,只想过自己的日子,做自己爱做的事业,追求宁静、中和、独立、自由的人生。然而,现实却不宁静,不太平,充满了党派和主义,恐怖和血腥,让人心烦意乱,整日惶惶不安,根本无法从这样的现实中超脱出来,越是无法超脱也就越幻想超脱,越要排遣内心的苦闷、烦郁、孤独、彷徨和无奈。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试图通过写作散文来排遣这样的心情,以使心灵获得暂时的宁静、中和、独立、自由和解脱,于是也就有了这篇《荷塘月色》。

二、走进“课文生活”

看看作者是如何一再建构自己的美梦而又怎样一再亲手把它撕得粉碎的。请先看看课文中那段著名的心理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活。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请注意:“好像”“像”“觉”“且”等,这些词已经很准确地向我们传达出了朱自清先生此时的心境,即只是好像很自由、很超脱,而内心却很清醒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而且这种“好像”的感觉也只能是暂时的。用朱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里的“且”应为“暂且”之意。这也就等于说,朱先生是在内心十分清醒的情况下用笔建构着这座精神的“海市蜃楼”——荷塘月色,让心灵在这美妙、虚幻的精神家园中暂时得以安歇和逃避。这个心灵家园里,那荷塘的月色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那月下的风是送来缕缕清香的“微风”,那荷香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那水雾是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轻雾”,那花色是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笼着轻纱的“梦”,那天上云是淡淡的,那山也是“远山”,而且“只有些大意”。作者这样精心地描绘月下荷塘、塘上月色、塘的四周的美景,就是在刻意建构一个美妙、宁静、中和、自由、独立的精神家园。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恬淡朦胧、幽美宁静、自由中和、恰到好处。这也正是朱先生理想的精神家园所应具备的特征。可就在这时,朱先生却道出了无奈的心绪: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于是,朱先生“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想起江南采莲的旧俗,想到梁元帝《采莲赋》中所描述的那个热闹、风流、自由、美好的季节。在那个季节,在那个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的纯真浪漫,自由自在,温馨美好,都是那么人性化,那么富有人情味。这无疑是朱先生理想心志的再度流露,也是他穿越时空,借用古典诗文的意蕴建构的另一座精神乐园。但现实是残酷的,是不讲纯美人性的,是没有人心志自由、心灵独处之所的。所以,朱先生再度亲手撕碎自己的美梦,捣毁这座精神乐园,十分痛心地慨叹:“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话中“无福”意味极深——哪里仅仅指朱先生个人无这样的“福”,更应该指当时像他一样的国人都没有这样的“福”了,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控诉和批判。于是,朱先生又记起了《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试图继续建构自己的精神乐园,可是,虽然眼前“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但却“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这肯定“是不行的”,因而令他“到底惦着江南了”。至于这“江南”究竟是个怎样的精神家园,朱先生不再为我们描绘了,也就永远埋在他的心灵深处了——梁元帝《采莲赋》所描绘的情境也许该是个注脚吧。可是,现实毕竟是现实,一切依旧,“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至此,可以说,朱先生第三次亲手撕碎自己的美梦,又回到了寂寞、彷徨、苦闷、无奈、痛苦的现实。可见,朱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江南采莲”等美景妙境,完全是他宁静、中和、独立、自由的心志的象征。可惜的是,这美景妙境里却见不到“一些流水的影子”,终是虚幻无真的,终难成为他真正的精神家园啊。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翻译批评赏析,修辞翻译,风格,荷塘月色

 

1.引言

《荷塘月色》是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于19世纪20年代所创作的白话散文当中的名篇佳作,直至今日仍然被后人传诵。不少翻译名家都曾费尽心力将其翻译成英语散文,甚至不辞劳苦地重译复译。

散文是一种结构灵活、活泼轻巧的文学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散文的语言既具有表意功能,同时又具有美学功能。这一点在《荷塘月色》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文章中的语言丰富生动,且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因此如何在翻译当中再现这一切,是译者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本文将选取原文中的经典片段,从修辞翻译的角度对三个译本进行对比赏析。这三个译本分别是王椒升[1]、朱纯深[2]、以及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3]的译本。

2.修辞与风格

风格是文学翻译当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语言学家Leech将风格定义为“the way in which thelanguage is used in a given context, by a given person, for a given purpose andso on”[4]。不少学者认为,尽管风格存在一定的不可译性,但译文仍然应该力求再现原文的风格。刘重德[5]在其提出的“信、达、切”翻译三原则当中就强调了贴近原文风格的重要性。朱光潜[6]也认为,“对原文忠实,不仅是对表面的字义忠实风格,对情感,思想,风格,声音节奏等必须同时忠实中国论文网。” 那么译者应该如何重现原作者的风格呢?

根据刘宓庆[7]所创立的“风格体系”一说,风格的内涵包括语言与文学两个层面,分别体现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而形式标记是指音、字、词、句、段以及修辞手法等使用。结合《荷塘月色》来看,作者运用了丰富且细腻的修辞手法以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也是其能够成为美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3.译文对比赏析

下面笔者将从修辞手法的翻译对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探讨译本能否再现修辞效果。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侧重于分析比喻、通感、拟人等三种修辞手法,并且节选出这三种修辞手法集中出现的一个经典片段作为对照之原文。在分析过程中,笔者将不时使用Google的搜索结果作为语料库参照。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 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 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 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 朱纯深译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第3篇

语用教学是学以致用思想的体现,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和学习如何使用好语言,通过对具体语境中话语的揣摩、感悟、探讨、运用和学习获得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具体语境中语音交往的能力(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口头交际和笔头交际)。

现结合《荷塘月色》的教学,谈谈自己对构建语用教学课堂的做法,以供商榷。

(1)一点新知学习,充实知识仓库。现在都不提倡单独把语文基础知识分离出来学习。单独分离出来学习的知识既枯燥也不具体,学生不能很好地明白表意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领悟和把握。结合课文学习新的知识点,学生明显感到学有所获,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不断充实了学生的语文知识仓库。只有不断丰富语文知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新的语文知识点。如《荷塘月色》中有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如果以前老师没讲过,对这种修辞的介绍就可以作为新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习。

如何把丰富的语文知识分解到相应课文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素材来学习,这就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如这篇课文还可以联系“衬托”、“联想”、“线索”等新的知识点。

(2)一次文章感悟,触摸思想艺术。阅读是一种学习过程,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进行感悟。感悟分两个阶段,即感知和领悟。感知是对文章的整体直观感受,如《荷塘月色》一文,学生初步阅读,感受到本文写作的内容是一次夜游,对荷塘和月色留下深刻的印象。初步感知后进入领悟阶段,即对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领悟是认识深化,拓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披文入情,沿皮讨源,因形体味”,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去揣摩。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文章太长,让学生省去阅读,代之以教师的“一言堂”的做法无异于“灌汤药”,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也让学生失去了自己审美的愉悦。学生通过阅读,能进一步领悟到作者蕴藏在文章中的情感倾向,即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进而把握文章的两条线索,即行踪线“出门――路上――荷塘――返家”;情感线“不静――求静――得静――出静”。接下来,作者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联想就很好理解了。

(3)一处鉴赏分析,领略作品精华。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鉴赏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通过对文章进行宏观理性的审视和鉴别,“悟”出文章深藏的人生精义和表达这种意蕴的艺术方式。《荷塘月色》中,淡淡的喜悦之情从其描绘的荷塘和月色中得以体现,荷塘是清新的,恬静的,作者观赏荷塘、月色,心理得以暂时的宁静,如此清新画面是如何描绘的呢?作者写了动态景物,还写了静态景物,写了形、色、光、质,得益于抓住景物特征,从而多角度呈现了一幅立体画面。另外,还可以重点赏析本文叠词的运用。

(4)一轮实践训练,延伸课堂内容。章熊先生说:“准确地说,语文课所涉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的运用”。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这一工具的能力。实践和创新是学生能力的核心,语文实践包括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和交际实践等。创新也只能在实践中创新,离开了实践的过程,再高明的理论也是空乏的。

《荷塘月色》最易于进行实践训练的是多角度描写,多角度描写的训练关键是抓住事物特征,找准角度。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和谐美 景物 审美价值 艺术魅力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脍炙人口。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深受世人的喜爱。选入中学课本的几篇名作,更是如此。令人遗憾的是,读者大多囿于教材的训练体系,未能尽情感受先生 “美文” 的艺术魅力,致使它的美被白白地掩饰了起来。鉴于此,本文就从美学角度鉴赏《荷塘月色》景物描写中的和谐美,赏析作者如何把“杂多”的审美因素“统一”起来,构成一副美妙和谐的荷塘月色图,力图让读者进一步体味先生散文的美感意蕴。

让我们先看塘边的树。“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葱葱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后文回应:“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漏着的几段空隙很妙,否则月光就照不到塘中的荷叶荷花上了。而这些树远近高低的“不均匀”,正构成树的和谐美。树的繁多、茂密,以及树的长势、排列和走向是树的总体特征――均衡、统一;而树的远近、高低、空隙则又恰好打破了这一均衡和统一的局面,使之变得更加和谐,更加完美。所有的树又分为两类:不知名的树和知名的杨柳。如果都是弯弯的杨柳,便显得太单调太乏味了,因而需要有高处丛生的灌木来陪衬,使之形成“杂多”的统一。而且这些树恰又妙在杨柳最多,这样月下塘边杨柳的婀娜柔美便与月色的淡雅朦胧协调一致了。

再看看塘中的荷。“田田的叶子”,“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但毕竟只是平面的;再写“层层的叶子”,便增强了荷叶的立体感、层次感。只有叶,没有花,即便满眼碧绿,颜色也未免有些单调;因此,又在一片碧绿中,“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色彩便丰富些了。白花若一味盛开,或一味含羞,也不美;好在“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样就美态芬呈了。写到这里,已写尽了荷的“静若处子”之美,但作者仍显不足,仍再写那叶与花像闪电般的“颤动”,写叶子“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令人想到惊若翩鸿的洛神风韵,充分表现出塘中的荷动静相衬的和谐旋律,难怪乎作者要说“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如果说,先生在为我们演奏一首名曲,那么塘边的树,塘中的荷,只是伴奏,只是烘托,主旋律便是他用小提琴拉出的月光曲;而先生恰又是一位天才的画家,他又把这首月光曲绘成了一副淡雅和谐的月色图。

月光如流水,“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是动感,但作者却用“静静”一词来对衬;月光如流水,照在荷叶上,应当是很明亮的,但它却偏偏又要穿过浮起在荷塘里的“薄薄的青雾”;月光如流水,静静地往下“泻”,塘上薄薄的青雾又往上“浮”,这一“泻”一“浮”便衬托出了月色的朦胧、恬静和柔美,如此多姿多彩的月色,给人多么和谐的美感!既是满月就该朗照荷塘,但“天上却有一丝淡淡的云”,使得这“笼着轻纱”的月色又笼上一层轻纱,朦胧复朦胧,梦中又有梦!如果让这淡淡的月光均匀地撒在荷塘上也未尝不可,但作者偏要让她“犹抱琵琶半遮面”,让她“隔了树照过来”,让“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与“画在荷叶上”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相映,竭力突出这不均匀的月色构成的和谐美。而这是怎样的“光与影”啊!蒙着青雾,蒙着淡淡如流水一般的月色,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参差的斑驳的黑影衬着的杨柳的倩影,淡淡地画在这田田的荷叶上。先生正是以荷塘的碧绿荷叶作画布,以淡雅的月光绘这婀娜的树影;在这幅不均匀而极和谐的月色图中,贮满了怎样的诗情啊!

荷塘月色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感受美 鉴赏美 创造美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汇聚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1.激发美的情趣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营造美的氛围,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趣的关键。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开掘。

2.树立美的意识

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中逐步确立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在阅读范文上下工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要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要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积极主动地发现美,感受美。

3.增强美的感受

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生发美感。比如课文《春》,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了坚韧的青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景。

二、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

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松树风格的崇高,小桔灯的朴实,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引发学生想象,另一方面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

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教师讲析这段文字时,一幅光彩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色荷塘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到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引发了想象,生发出了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抓住美的形象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再如《背影》中的父子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课文审美鉴赏的关键。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会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台阶。

3.抓住美的意境

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课文《荷塘月色》的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之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于是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对生活美的回忆,从而加深了对《荷塘月色》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还看到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进一步鉴赏词句的意境美。

三、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一个人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其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析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要加强对学生的表情朗读,创造性复述,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指导,做到音质悦耳,诵咏清晰,韵律和谐,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以说促写,以读促写。在讲读课后,安排同类体裁、题材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述、结构安排、主题表达方面对范文从模仿入手,进而达到独创的层次。如学完《我的老师》这篇课文后,随即布置同题作文,要求学生按照范文仿写。同学们以饱蘸情感的笔触,描述了全国劳模、特级教师李庚南严父慈母般的形象,赞美了她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关怀备至的高尚情怀,表达了对李老师的一片挚爱之情。

中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既是一种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又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把美育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参考文献:

[1]范巍美.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课堂的创设[J].中学教学参考,2010(34).

相关期刊更多

时代主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中国研究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