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雷电颂朗读

雷电颂朗读

雷电颂朗读

雷电颂朗读范文第1篇

一、以身示范,激发心理需求

一个人的心理需求,从外因方面进行激发是极为有效的。那么学生对朗读的内心兴趣,教师就要经常从外因上进行激发,以身示范,用喜怒哀乐的感情感染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指导学生。

比如,教学杨朔《荔枝蜜》这篇课文时,我就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我用贬斥、压抑的口吻,语调徐缓而略带不愉快;第二、三部分,我如叙家常,语调平静亲切;第四部分,用赞颂、上扬的语调;第五部分是说“梦”、含义深刻,运用了惊喜的语调。我用标准的普通话、变化的语调、丰富的情感对学生直接进行引导、激发,让学生羡慕甚至崇拜,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需求。他们情不自禁地开口,振振有词地模仿,朗读兴趣油然而生。

二、榜样示范,激发心理追求

语文的朗读,不能让学生感觉到那是教师的事;朗读达到一定的高度,也不能让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在班级中培养优秀的朗读者,让其他学生看到,这样,他们会觉得自己也能成为优秀者,是可望而又可即的。培养优秀者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有一次,我导入新课之后在进行课文范读时,改变了习惯做法。我说:“今天这篇课文,让语文科代表王航帮助老师进行示范朗读。”话音刚落,全班震惊,视线不约而同地投到王航身上。听:“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节奏分明,声音铿锵有力。呼唤风、雷、电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掌声骤然而起。当场,我给予点评,表扬其优点。

一石击起千层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朗读氛围大大变浓。“王航同学的朗读受到老师的赞扬,我就不能吗?”同学们你追我赶,明比暗斗,对榜样的追求十分强烈。这时,我趁热打铁,把优秀者朗读的情景汇报给他的家长,让家长也享受孩子在校成长、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借助家长激发孩子,共同培养优秀。

二、人人展示,激发心理探求

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师要时时给学生以机会,处处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表现朗读才华。

比如,那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向学校推荐,安排他们在广播室里向全校学生朗读优秀作文;学校开展演讲比赛活动时,安排他们代表全班在全校作演讲比赛。让这些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也让他们在这种自我表现中探索,更上一层楼。那些朗读能力中等的学生,上课时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他们在课堂上朗读课文,并进行鼓励性的点评,多指出其进步的方面。让他们在心理上感觉到:自己的朗读能力有待挖掘,自己可以像那些在广播室朗读作文的同学一样,成为一个优秀的朗读者。

对班级中那些朗读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该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从内心深处增加他们朗读的自信心。比如,我利用课余时间,让这些学生单独读一段文章给我听。我趁机辅导,寻找他们身上的优点,给予肯定。对不足之处,婉转指出。我让学生感觉到:老师重视我,我要读好,我能读好。这样,他们也有了自我表现的欲望,也有获得了展示后的喜悦,心理上也会得到激发。他们会用心去探求。

雷电颂朗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朗读语文魅力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学习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古代,白居易是读书以致“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现在,语文课上悦耳动听的读书声则是中小学校园里最美的曲目。事实证明,注重朗读教学,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屏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因为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的结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而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多文质兼美,适合朗读。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朗读有助于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它与默读的心理活动方式比较如下:

朗读:目脑口耳脑

默读:目脑

以上可以看出,默读程度较朗读程序大大地简化了,虽速度快了,但它使口、耳缺少了锻炼。对语感的培养也大大削减了。由此,从朗读这一原理来看,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强了,他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也自然强了。这些能力作用于说话上,学生必然会说得趋于简明、流畅、连贯、得体、有条理,同时,如果学生经常性地朗读,其结果必然是熟能生巧。表现在说话上,学生就能逐步取得发音清晰、音量适中、感染力强的效果。一般而言,朗读能力强的学生,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比较强。这也验证了朗读能够促进学生说话能力提高这一点。

二、朗读有助于体味文章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在学习《白杨礼赞》这篇抒情散文时,教师可通过学生在朗读文章时准确把握文章句调、语速、感情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更深刻地领会作家通过赞美白杨树意在歌颂北方农民质朴、严肃、不屈的性格和抗日军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力求上进,执着奋斗的精神内涵。在学习《雷电颂》这篇文章时,教师只有调动学生最激越的情感大声朗读课文,特别是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前六段,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剧中的情景,真切地感悟作者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由此,教师应加强指导学生朗读,尤其是应该精读的文章,不能粗观大意,浅尝辄止,必须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代作者说话,代作者表达思想,抒怀。经过这样的朗读,对文章的理解才会加深。

三、朗读有助于学生领略文章的音乐美

我们知道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听众,从而显示艺术魅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古今好的诗文莫不如此。在汉语中,汉字有四种声调。由汉字组成的文章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直观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文章的音韵美。同时,文章还有急切舒缓、起承转合的律动的特点。学生也只有通过恰当地朗读,才能从语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特别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编排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它们一般都具有句式整饬、平仄相配,节奏鲜明,句末押韵,好似高山流水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除此,《春》等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朱自清运用了不少的叠词,朗读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贯穿于文章中,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到朱自清散文所具有的音乐美。

四、朗读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章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感染能力

含蓄,是指用少量的、具体的、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把诗意藏在富于概括性和内涵丰富的形象中,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以少胜多,给人以推理和想象的广阔大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者出于吾云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地教学诗歌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才能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文章的含蓄美。

另外,文学作品虽然没有雕塑、绘画等艺术类型作品那么直观,但它的形象性却是一般艺术样式所无法比拟的。在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构成了艺术形象。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绘声绘色、穷形尽相的特点,从而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画面,生动地再现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如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高潮部分:描写鲁达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施耐庵独具慧眼,敏锐地把握好写作的角度,从味觉、视觉、听觉捕捉主体和喻体“质”的相似点,第一拳,打得郑屠脑袋如同油酱铺;第二拳,打得郑屠脑袋开了彩帛铺;第三拳更精彩,形似做了全堂水陆道场,如此语段,让学生读来有味、有色、有声、有形、有神、有情,照射出鲁智深疾恶如仇、勇猛刚强的光彩形象。

五、朗读有助于学生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德

雷电颂朗读范文第3篇

找准契合点 弘扬主流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文化、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文化多元化也造成了大量低俗文化和不良文化的散播。因此,不让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边缘化,弘扬主流文化刻不容缓。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所倡导的、发挥主要影响的文化。而诗歌是伟大时代变革中卓越思想的产物,它表达了一个时代最具壮美的精神走向。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歌大国,有五千年诗歌文化发展的历史。翻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每逢盛世,都是诗歌飞扬的时期。当前,正逢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全国人民满怀激情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历史时刻,以红色诗歌文化为主题开展咏诵活动,不仅有助于弘扬主流文化,更是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因此,辽宁广播电视台精心打造的电视文艺栏目《我爱红诗》以担当主流价值和主流文化为己任,本着用经典带动流行,用主流引领多元的指导思想,唱响红色经典,弘扬先进文化。节目定位坚持主题的鲜明性、风格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点评的专业性,力求按照时代要求把握文艺导向,依据民众需求把握文艺风尚。节目内容以健康、向上的“红色”基调激动人心,以真、善、美的“红色”魅力感动人心,以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红色”品质深入人心。

融入艺术性 演绎诗歌魅力

诗歌素来被认为是阳春白雪,高雅的象征。如何让高雅文化走下殿堂,使观众既看得见,又摸得着,营造雅俗共赏的氛围,这就需要对节目进行大众化改良。为此,《我爱红诗》特别策划在节目中融入多种艺术元素,以诗歌文化作为精神内核,以综艺娱乐作为表现方式,力求把优秀的诗歌文化与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和形式来宣传时代精神。

《我爱红诗》的核心概念是“红诗”。“红诗”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优秀诗作。主要包括被广大人民群众广为传颂的中华民族经典诗篇;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革命诗篇;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歌颂党、歌颂祖国,反映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赞美人民、赞美劳动,讴歌美好生活的优秀诗歌作品。在节目创作过程中,在“红色”主题下,我们将“红诗”的外延扩大:不仅有诗词篇章,还包括具有诗化语言的散文佳作,以及旋律优美的歌曲经典、戏曲片段;不仅有为人们所熟知的经典,也有来自民间的原创。

《我爱红诗》节目形式以“红诗”诵读为切入点,同时注重运用歌舞等其它艺术门类,以生动的电视语言,深入阐释“红诗”背后的文化精神,传递积极健康的时代风尚。每首诗篇的朗诵,都无一例外地进行了艺术处理,或配以精心编排的音乐和舞蹈,或运用反复、独诵与齐诵结合、吟唱等手段,立体呈现了一唱三叹、余韵不绝、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此外,在每首诗篇的末尾,还设计了能进一步诠释和升华主题的文艺节目。像这样,以朗诵为主要表现形式,同时辅以舞蹈、器乐、演唱等多种艺术元素的创新包装,诗词的魅力就能真正得到艺术化的展现。

联动多元化 打造红色品牌

转贴于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体数量不断增加,传媒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渠道过剩”的时期。受众接收信息的媒体终端日益丰富,必然造成受众注意力的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单个媒体往往容易淹没在传媒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因此,《我爱红诗》栏目积极寻求与社会资源、与其他媒体、与自身内部的多向合作,互利共赢,为构建红色品牌形象开拓新的成功路径。

与社会资源联动。辽宁具有浓厚的诗歌创作土壤和浓郁的诗歌朗诵氛围,各种规模的诗词、诗歌社团遍布城乡。正是有着这样良好的群众基础,自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发起“红诗辽宁”群众性诗歌咏诵活动以来,《我爱红诗》栏目组积极组织和引领各地市群众竞相开展诗歌创作、咏诵活动,使诗歌走进乡村、走进校园、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红色诗歌浪潮。

《我爱红诗》栏目在常态运行一个阶段后,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行业及区域性的广场诵诗活动,如在朝阳、鞍山、锦州、阜新等各市开展的大型广场诗会活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与其他媒体联动。《我爱红诗》在做好节目的同时,特别重视节目品牌的宣传推广。栏目已与东北新闻网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利用不同媒体优势共同发展,加大节目对外宣传力度。东北新闻网多次在首页“第一现场”中报道《我爱红诗》节目的亮点。同时,栏目也积极与省内各市各家媒体合作,使各市参加节目的人员在当地报纸、广播及电视的宣传报道频现。以《我爱红诗》其中一期节目《献给当代雷锋郭明义的颂歌》为例,节目从策划、制作到播出,整个过程与多家媒体进行了联动宣传。东北新闻网除了对这期节目进行文字报道之外,同时还进行了视频报道。《辽宁日报》和《沈阳日报》等兄弟媒体也对这期节目进行了文字和图片报道。多家媒体的组合报道产生的联动效应,极大地拓展了这期节目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我爱红诗》还在新浪、搜狐网上开通了博客,吸引大量网友驻足。同时,栏目还与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隆重推出了优秀原创诗集。《我爱红诗》与网络、报纸、书刊等媒体的强强合作,大大提高了该栏目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品牌形象的提升。

与自身内部联动。电视文艺栏目《我爱红诗》自开播以来,与本台文艺广播959《红诗会》节目形成姊妹篇,资源共享,以视、听两种方式合作传播,拓展空间。同时,《我爱红诗》还在台内网站设置专题网页宣传,节目视频及资料在网上充分体现。

雷电颂朗读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诵读;语调;语音;韵律与节奏

前人为何把学生上学偏偏叫“读书”呢?是否寓意了“书不厌百回读”之意呢?在这样的妄自揣测之余,我们不得不关注这样一个事实:目前学生读书现状不容乐观。怎样让琅琅的读书声回归校园?又怎样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就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要把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不仅要诵读古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能够诵读一些名家名作,优美散文和诗歌。现就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尝试,来谈谈诵读教学的体验与收获。

一、领会诵读的内涵

诵读,最基本的解释是:读出声音来。清代的孙枝蔚《无酒》诗之一中说:“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叶圣陶在《文心》十四中,对于诵读有这样的描述:“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诵读还可以理解为:念,熟读,背诵之意。南宋朱熹就谈到自己对诵读的看法:“要读的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遍诵读,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诵读不是单纯地读出声音那么简单,它要求诵读者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要注意力集中,要读出感情来,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诵读也是朗读的一种,二者的区别在于:

1.诵读比朗读多了一个“专”字

宋人郑侠有《教子孙读书》诗:“淡然虚而一,志虑则不分。眼见口即诵,耳识潜自闻。神焉默省记,如口味甘珍。一遍胜十遍,不令人艰辛。”说的就是诵读的境界,意思是读书要心神安静,要专一,不可分神,读一遍胜似别人读十遍。

2.诵读比朗读多了一个“熟”字

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即要求多读几遍,读通句子,读懂意思,直至达到熟读成诵。

3.诵读比朗读多了一个“思”字

孔子说的好:“学而不思则罔”。比如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学生在读的同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象海燕在大海上飞翔的样子,脑海中不仅要出现海燕的形状,还要想象狂风卷集着乌云的海面。让学生迅速地把文字转化为图像,想象画面中这些物体的形状、颜色、声音、甚至感官的体验,如此才能够加深印象,才能够达到诵读的目的。

二、课堂诵读方法的尝试

1.读出语调的抑扬顿挫

汉语拼音的语调犹如一场音乐会上指挥手中的那根指挥棒,随着指挥家的指挥,声音的高低起伏、长短就有了变化。汉语拼音的语调有平仄之分,通常的读法是“平长仄短,平低仄高。”例如李煜的《相见欢》上阕:“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上阕以平声收尾,其中“楼”“钩”“秋”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要读得长一些,要尽量拖长音节。音量上也要尽量读得轻一些,低沉一些。这样才能读出那种夜晚的宁静和孤独苦闷的感情来。如果反之,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下阙“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的“断”“乱”仄声要读的短促,音量是上也要高一些。最后“愁”“头”又落在了平声上。如此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方能感觉得到那种上阕与下阕一气呵成又有在情感的处理上又生波折之感。同时要指导学生注意“锁”字音要下得重一些,这是在深秋之夜一个囚徒的深切感受,失去自由,生不如死。而诗人又难下确切的词语来形容,所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读来更是让人不胜感慨。

2.读出语音的高低、长短、轻重、缓急的变化

在诵读指导中,要让学生注意处理好语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和缓急。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朗读时,词的上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要提高声音,读出望月问天的豪迈气势。同时也要读的急促一些,诗人把青天当作朋友,因此急于向青天询问答案。“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应把音量放低一些,带着作者的想象和疑问去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要把音量再提高一些,读出彷徨和矛盾的情感来。上阕最后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要读重一些,表达了作者最后决定留在“人间”的执著。

词的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是运用移情的手法,是作者给明月赋予的人的情感,在朗读处理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得轻一些,语气连贯一些,暗示夜已深,对亲人的思念使得作者无法入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语气要提高,语速也要加快一些,看似无理的语气更加重了对亲人的思念。话锋一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要读得轻而缓,诗人是旷达的,因为月儿是无辜的,再没了对月儿的质问和埋怨。这样轻柔、缓慢地读来,使得句子有了较强的哲理意味。那么文章结尾饱含美好祝愿的句子就应该提高音量,而且还要重读,同时语速也要较前一句快一些。这样才能表达作者的乐观和旷达的精神。

古人的词是用来唱的,故晁无咎曰:“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这首词也被改编成歌曲,王菲的演唱细腻而传神。在教学时,我曾播放这首歌曲,并让学生比较是王菲唱得好,还是同学们自己读得好。学生纷纷说我们的朗读和演唱一样好。难怪胡仔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笤溪渔隐丛话》)。”可见,通过诵读,学生对经典美文更加喜欢了。

雷电颂朗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狄更斯;《圣诞颂歌》;人道主义;动作捕捉

2009年迪斯尼推出的《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是由罗伯特•泽米吉斯(Robert Zemeckis,以下简称“泽米吉斯”)执导、金•凯瑞(Jim Carry)主演的一部圣诞大片,它改编自19世纪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以下简称“狄更斯”)的同名短篇小说。《圣诞颂歌》讲述了超级守财奴埃比尼泽•斯克鲁奇(Ebenezer Scrooge,以下简称“斯克鲁奇”)蜕变的故事,主人公斯克鲁奇本是一个自私、吝啬、冷酷、没有人性、嗜财如命的家伙,但是在平安夜,“过去之灵”带领他看到自己如何从一个贫穷但幸福快乐的年轻人变得一天天富有但失去了亲情和爱情,“现在之灵”带领他看到现在自己的冰冷生活以及他人虽然贫穷但幸福快乐的生活,“将来之灵”带领他看到衰老之后卧病在床无所依靠的孤苦景象,这次人生之旅使他陷入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行事的方法,冰冻的心不知不觉中融化,最后守财奴幡然醒悟,发生了彻底的蜕变,成为一个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从守财奴到慈善家的蜕变凸显了小说的作者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在狄更斯的小说中,作者大篇幅描述了当时乃至是现在普通电影无法展现的超现实场景,在电影中,导演泽米吉斯实现了电影技术上的创新,采用先进的电影技术毫无限制地展示了人们以前无法感受到的狄更斯小说里的奇幻世界,并且电影的拍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守财奴到慈善家的蜕变

凸显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思想贯穿狄更斯一生的创作,他深切而真诚地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下层人民,赞美他们高尚的品德,谴责造成人民痛苦的为富不仁的资产阶级、官僚机构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各种不合理的制度,主张以仁爱精神感化资产阶级,改革社会,使人们和谐相处。

(一)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生活痕迹和时代烙印

文学源自生活。狄更斯的文学作品主要描述的是动荡年代的普通民众的疾苦,批判虚伪与罪恶的资本主义,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与他的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的进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1812年,狄更斯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小职员家庭,12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因为债务入狱,一家人随着父亲迁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活,在成为作家之前他尝试过很多工作,为生活四处奔波,历尽艰辛和磨难,生活中的经历使他广泛地接触到英国社会生活,了解下层人民的疾苦,熟悉资产阶级各种代表人物的嘴脸,初步萌发了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在狄更斯生活的年代,正是以道德著称的维多利亚时代,人道主义思想非常流行。由于他所处的阶级地位低下,他很容易就接受了这种思想。他反对一切不人道的现象,并在实践中尽力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们。现实生活提升了他的人道主义素养,为文学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

(二)谴责为富不仁者

《圣诞颂歌》中刻画的守财奴斯克鲁奇,是个彻彻底底的为富不仁者,作为马利(Marley)惟一的朋友、惟一的财产继承人、惟一的送葬人,在举行葬礼的那天,他显得并不悲伤,还讨价还价,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举行了葬礼,甚至把覆盖在马利眼睛上的两枚硬币也拿了回来;天寒地冻,他舍不得往炉子里加些煤,甚至把存煤的箱子放到自己的账房以防雇员鲍勃(Bob)私自往炉子里添煤;慈善机构上门让其募捐,他不仅一毛不拔,而且说出极其残忍的话:“我自己在圣诞节都快乐不起来,我也没钱让无所事事的人快乐。”“如果他们想死,最好去死好了,这样还可以减少过剩的人口。”《圣诞颂歌》通过对斯克鲁奇做的残忍而无人性的事情的形象刻画,强烈谴责为富不仁者,也指出为富不仁者不会有好下场,改变是惟一的选择。

(三)褒扬下层人民的高尚品德

《圣诞颂歌》中也描述了像弗雷德(Fred)、鲍勃之类的下层人民,他们属于故事的正面人物形象,这些下层人民虽然贫穷,但是却善良、有爱心、乐观、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弗雷德是斯克鲁奇已故姐姐的孩子,虽然斯克鲁奇从来不关心他,弗雷德每年圣诞节都诚心地邀请舅舅到家里吃饭,即便舅舅对他恶意相向,圣诞聚会总会为舅舅祝福。斯克鲁奇惟一的职员鲍勃,虽然生活艰辛,一天挣不了多少钱,他们会为了一只烤鹅而欣喜若狂,他们会为了家人的团聚精心准备并不丰盛的圣诞晚餐,他们会为苛刻吝啬的老板祝福。这些细节无不显示出作者对下层人民高尚品德的褒扬,告诉我们贫穷但是善良的人们一样是幸福快乐的,善良的人们总会得到上天的眷顾。

二、电影拍摄的现实意义

文学源自生活,同时也服务生活。“衡量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首先要看它能否向读者展现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虚拟世界:这个世界或者非常类似、或者完全不同于现实生活,但其中的情和理却与人的本息相通;这个世界尤其注重对人性中的最优秀特点予以大力张扬。”狄更斯的小说对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社会生活作了高度的概括,显示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他不仅用自己的文学作品去反映生活,而且评价和干预生活。160多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阅读狄更斯的《圣诞颂歌》或者与金•凯瑞一起置身于斯克鲁奇的时空之旅时,我们在钦佩狄更斯的仁爱之心时,也会从天堂的角度审视我们的人生价值和我们的所作所为。

(一)重温快乐、温馨、温情的圣诞节

社会学家认为,《圣诞颂歌》深刻地改变了现代圣诞节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和价值,狄更斯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发明圣诞节”的人。正是因为狄更斯的这部杰作,才有了“Merry Christmas”这句流行语,并且圣诞节中的许多祝贺节日的仪式也是因为他这部小说才开始广为流传。维多利亚时代,由于清教主义的持续影响和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冷酷的现代化,圣诞节逐渐受到冷落,但是狄更斯的小说给这个节日带来了新的生机。《圣诞颂歌》中描绘的温暖、快乐且富有魔力的圣诞节,不仅改变了一个吝啬鬼,也使很多人重新认识了这个节日。而在今天,当我们通过电影身临其境斯克鲁奇生活的年代,看到募捐人不辞辛苦地募捐,聆听到欢快的圣诞歌曲,品尝丰盛的圣诞大餐,或者像孩童一样飞奔时,我们深深地感动于圣诞节的温情,也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圣诞节宣扬的向善的思想。

(二)呼唤人性的回归

人性中既有真善美的一面,也有假恶丑的一面。三位精灵造访之前,斯克鲁奇展现的是人性中的假恶丑,他不仅对他人冷酷无情,对自己也很残忍。在圣诞节的晚上,三个精灵带领他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他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才发现施比受更快乐,他人性的另一面――同情、仁慈、爱心及喜悦慢慢地回归,他那固有的自私冷酷迅速崩塌,消失殆尽,从此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于是在精灵拜访的第二天,斯克鲁奇买了一只特别大的火鸡叫人给鲍勃家送去;他在街上逢人便说“圣诞快乐”;他主动提供金钱给募捐人;他第一次拜访了自己的外甥,并且邀请客人到自己家过圣诞节;雇员鲍勃上班迟到了,斯克鲁奇不仅没有生气,还对他说,“圣诞快乐,鲍勃,我的好伙计!我要给你加薪,并且尽我所能地帮助你的家人。快点把火生着,再去买一斗煤。”斯克鲁奇平生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快乐,从乐善好施中他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

(三)做金钱的主人

“一切都是鬼话,只有钱可靠”,这是斯克鲁奇对金钱的看法。当今社会,很多人崇尚功利,金钱更是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金钱真的可靠吗?功利和金钱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快乐的生活吗?斯克鲁奇拥有金钱,可是他快乐幸福吗?在街上,没有人向他问好,没有乞丐试图向他祈求一点施舍,没有孩子愿向他打听时间,也无人向他问路。可见斯克鲁奇是金钱的奴隶,即便拥有金钱,但却为钱所左右,拥有金钱,他没有得到快乐。斯克鲁奇因为自私与吝啬积累的财富带给他的不是幸福快乐,而是爱情、亲情和友情的丧失。当斯克鲁奇用钱帮助他人,“成为这个城市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板、最好的人”时,他感到“如羽毛般轻盈,如孩童般快乐”,他的爽朗的笑声证明了他无比的快乐。可见只有善良和仁慈、乐善与好施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无穷无尽的幸福。

三、电影的技术创新

《圣诞颂歌》和守财奴斯克鲁奇的故事,曾经20余次被搬上银幕,10余次被改编成连续剧和动画片。想要超越以往的电影或者电视版本实属不易,但导演泽米吉斯做到了。在2009年拍摄的由金•凯瑞一人分饰四角(斯克鲁奇,过去之灵,现在之灵,将来之灵)的《圣诞颂歌》中,导演泽米吉斯运用最新的IMAX 3D视效和“动作捕捉”技术,再一次带来了热闹的圣诞节奇观。这一经典圣诞故事的呈现充分显示了电影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采用测量、跟踪、计算等方法把演员身上、脸上关键点的动作捕捉下来,然后融合到已经建好的电脑三维模型之中,让电脑做出和演员类似的动作。在《圣诞颂歌》这部电影中,金•凯瑞全身要套上特殊的纤维紧身制服,遍布350个LED感应光球,头上扣着接受表情信号的头盔,在60英尺见方的小房间里上蹿下跳,被无情的红外射线来回扫描,这样得到的动作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后,就是我们看到的电影中惟妙惟肖的守财奴形象。

运用动作捕捉技术设计的三维人体动画,不是由模拟的人体动作制作的,而是捕捉的真实人体动作与三维角色合成的,于是生成的三维动画更形象逼真。动作捕捉技术有很多常规拍摄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制作逼真的3D效果,它能活灵活现地展现虚拟人物,它能缩减影视作品的制作成本,是未来影视制作业发展的趋势。

四、结 语

电影《圣诞颂歌》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故事的大团圆结局让人感到温馨,观众对于三个精灵的警示有了更深意义的了解:对他人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救赎,对他人的慷慨就是自己的幸福。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电影之中。《圣诞颂歌》在160多年前对当时的社会极致批判,在160多年后的今天以绚丽的电影姿势展现在世人面前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仅展示了温情的圣诞节,而且迫使我们审视自己的人生,呼唤人性的回归,并且呼吁人们对金钱要有正确的看法和使用标准。

[参考文献]

[1] Charles Dickens.The Christmas Carol[M].New York:Bantam Books,1986.

[2] [英]狄更斯.圣诞故事集[M].吴钧陶,裘因,陈漪,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3] 罗经国.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4] 王坤.批评标准哲学基础的置换――文学的价值层面与批评尺度[J].中山大学学报,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