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范文第1篇

我校共有学生140人。学生多渠道。学生素质普遍偏低,书写与背诵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缺少尖子生。面对当前的中考形式,要想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难度很大。

二、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尽最大努力培养尖子生,抓好中游学生,力争在第二档上有所突破,尽量减少差生数量,从整体上提高学生成绩,以保证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两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两册共有47篇课文,10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二学期,进行复习。第一轮,紧扣教材系统扎实的打好基础;第二轮,专项训练,基础知识、古文、现代文阅读、写作。针对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第三轮综合训练,整体上训练学生素质,答题技巧,应考能力。

四、教改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阶段性检测,严格按照中考标准出题阅卷,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深挖学生内在潜力。

5、作文采用全批、抽批、面批,学生互批等方法,快捷、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导、评价、交流,激发写作动力,同时结合每周两篇随笔指导、交流,用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受感染的学生作品启发、激励学生写作,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6、现代文阅读教学,注重阅读规律的总结,找出规律,找好规律,在训练中学生加以应用,以提高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7、古文教学,背诵要牢固准确,加大检查力度,以达到最佳效果。把课内的词语含义、句式、情感等迁移到课外阅读。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学期:

上半学期学习上册

第一周:第一单元

第二周:第二单元

第三、四周:第三单元

第五、六周:第四单元

第七、八周:第五单元

第九、十周、复习、期中考试

下半学期学习下册

第十一周:第一单元

第十二、十三周:第二单元

第十四周:第三单元

第十五、十六周:第四单元

第十七、十八周:第五单元

第十九、二十周、复习、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一周:复习六年级上册

第二周:复习六年级下册

第三周、第四周上半周:复习七年级上册

第四周下半周、第五周:复习七年级下册

第六、七周:复习八年级上册

第八、九周:复习八年级下册

第十周:基础知识、古文专项训练

第十一、十二周: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

第十三周:作文专项训练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范文第2篇

教材编排结构是教材结构中的一种,到目前为止,它同样也没有一个完善的定义,因此,本人依据教材结构的第二种观点,认为教材编排结构就是教材编写者对教学内容编排形式的设计,包括各个教学内容之间的组合排列形式和各个教学内容内部各个元件的比例关系及其组织搭配方式。

目前,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己不再是“一本统天下”。“国内自1993年起,除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外,北京、上海、广东、广西、辽宁、河北、四川、江苏、浙江等地计有13套初中语文教材陆续由实验期进入试用期,另外还有王尚文先生主编的《初中语文课本》(实验本)等数套实验教材。”在如此多的中国语文教材中,笔者不可能对它们作一一的分析。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以及2003年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编排结构上所呈现的特点。

一、以“能力”为线索结构整套教材

就整体而言,从目录我们可以看到:初中语文教材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和附录五个板块;高中语文教材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附录三个板块。尽管初高中语文教材在板块内容上不尽相同,但从教材的组织结构线索上看,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即初高中语文教材都包括了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且教材编撰者以它们为三条平行的线索来建构整套教材。究其实质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为目标。换言之,现行的这套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以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为线索来建构教材的。就具体而言,仅以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教材编撰者在教材说明中明确写道: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街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二册),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我国现当代文章、外国文章、中外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第三、四册),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阶段(第五、六册),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论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街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册),按照写作心理的几个方面编排,力图使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二阶段(第二至五册),主要培养写作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能力,培养写作几种常用文体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创作;第三阶段(第六册),按照写作过程的几个方面编排,力求使学生把握书面语言表达的规律,以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口语交际教材大体上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册),引导学生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大胆开口,文明得体;第二阶段(第二册),培养单项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第三阶段(第三、四册),培养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能力:劝说、讨论、演讲、辩论。

从上我们可以得知,教材编撰者将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发展放在了语文教育的核心地位,并对它们各自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并以此为依据编撰教材,力求使我们的语文教材在结构体系上呈现出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序列。

二、用“单元”建构语文教材体系

“单元是一个教学单位,也是教材中的基层组织单位”,我国“从1958年到现在,中学语文教材都是采用单元编排的方法。”这套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也不例外,在构成教材主体部分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板块中,教材编撰者全部采用单元形式来建构。这里笔者主要从语文教材的整体单元划分、阅读板块中单元的组元依据和排列序列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从单元的整体划分看,初中语文教材共六册,在阅读板块中,每一册都划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五篇课文;在写作、口语交际板块中,每一册都划分为七个单元。高中语文教材同样为六册,在阅读板块中,一至五册都划分为六个单元,第六册划分为四个单元;在写作、口语交际板块中,每册都划分为五个单元。

从阅读板块中单元的组元依据看,这套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采用了两种组元依据,一种是课文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一种是文学体裁。前者以初中语文教材的一至五册为代表,例如,初中第一册,共六个单元,各单元的主题分别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自然景物、想象世界、古代生活、古代生活。后者以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和高中语文教材为代表,例如,初中第六册,六个单元的文学体裁分别是: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散文、小说、剧本、古诗文、古诗文;高中第一册,六个单元的文学体裁分别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演讲词,序言,先秦史传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从阅读板块中单元的排列序列看,这套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采用了螺旋式排列方式。所谓螺旋式排列是指“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科教材内容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换言之,就是在教学的连续阶段中,以逐渐加深的方式反复地排列教材。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出现了“自然景物”单元,第三册出现了“动物世界”单元,第四册则出现了“自然环境”单元;在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出现了“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一)”单元,第三册也出现了“中国现当代散文(二)”,“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三)”两个单元,第二册出现了“中国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一)”单元,第四册也同样出现了“中国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二)”单元。可见,教材编撰者将同一类主题或体裁的文章重复编选在一套教材中,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连续过程,逐步加深对同类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撰者在用“单元”建构语文教材体系时,无论是在单元的整体划分还是单元的组元依据、排列方式上都不带随意性,而是力求使各个单元之间呈现出一种有层级的相互联系的框架,从而使我们的教材体系能够清晰明朗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就目前对能力划分的研究水平而言,以能力递进为线索建构教材体系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放弃这种教材编写体系,而应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范文第3篇

一、作文教材

20世纪9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语文教材不能只是单纯的阅读教材,听说读写应当协调发展,这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浙教版教材把作文和听说训练从单元练习中分离出来(作文从三年级开始),与课文并列,提高了作文和听说在教材中的地位。同时,由于浙教版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编排的,作文训练的序列比较清晰。

1.年段编排、要求和数量

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一、二年级的写话安排在单元练习中,形式有看图写句子、看图写话、活动写话等。三、四年级每册8个单元,五、六年级每册7个单元,每单元都有1次习作训练,标题与课文并列。三至六年级共有习作训练60次。

2.文体

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这套教材比较重视应用文的练习,从留言条、借条和收条到日记、书信,常用的应用文都有,还安排了两次作文修改的专门训练。在记叙文的几种类型中,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的比例比较适宜。写人一般以叙事为基础,所以写人文章出现得比较迟,到高年级才跟记事文持平。写景状物的文章由于大部分是基于观察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各年级的安排大致接近。

3.内容

浙教版教材的作文内容有以下特点:

(1)规划作文序列,减少随意性

这套教材中的作文内容是事先规划而不是根据单元课文随意安排的。从上面的统计表可以看出,这套教材按记叙文、应用文两大文体,由易到难编排。应用文的出现顺序是:

应用文中除了日记是给自己看的,写法可以比较随意外,绝大部分应用文是给别人看的,因此必须注意礼仪,有的还有固定的格式。读者相对少的(如留言条、普通书信)写法可以自由些,而读者多的(如通知、启事)语言必须简洁明快。条据实际上是简短的书信,因此从条据开始训练应用文的规范,然后写内容比较复杂的书信、回信直至感谢信等,可以形成序列。

记叙文一般分为叙事、写人和状物(包括写景)三类。写人必须以叙事为基础,所以先安排叙事再安排写人,而状物因为可以直接观察,尤其是静态的如水果、文具、玩具等可以反复观察,所以也可以较早开始练习。同一册教材,也注意由易到难。如第五册要求写好一段话,训练顺序是:

(2)单元导语、课文和作文一致

这套教材是按语言文字训练序列组织单元的,很多单元是以写作为重点项目的。如第五册第七单元的语言文字教学点是“按方位顺序写段话”,单元导语是:

接着,安排了《我们的教室》《三味书屋》《北京》三篇课文,学习重点就是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学完三篇课文后是习作训练:

习作训练没有设置栏目,但实际上由“指导”“例文”和“要求”三部分构成。这次习作的要求是: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浙教版教材的作文指导并不是到作文课才开始的,而是贯穿整个单元,虽然也有“例文”,但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例文,这就可以多方借鉴,厚积薄发,避免机械的模仿或套作。在写作内容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避免学生习作内容和写法的雷同。

(3)作文指导比较具体

高年级的习作训练,都有“习作要求”“习作内容”“习作提示”三个部分,一般为3—4个页面。习作要求比较明确、集中。如第九册第四单元《我爱家乡的一》,习作要求就是写好文章的结尾,“紧扣内容,自然简洁,不画蛇添足”。在“习作内容”中安排进阶练习。像这次习作,要求先为《我爱家乡的河》加一段结尾,然后以“我爱家乡的一”为题,写篇作文,注意写好结尾。在“习作提示”部分提示了“自然结尾”“总结全文”“发人深思”等几种常见的结尾方法,并以课文为例加以说明。由于作文指导比较具体,教师和学生反映易教易学,效果明显。

二、听说教材

浙教版教材的听话说话训练有以下特点:

1.提升了听说训练的地位

此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多数是把听说训练作为单元练习的道题,时有时无,师生也不够重视。浙教版教材注重听说训练,把听说和兑读并列。各年级听说训练都单独列出,在目录上显示,一、二年级还跟阅读并列编排课次。

在数量上,一、二年级每单元1次。第一册有三个板块,分别为“入学教育·听话说话”“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阅读·听话说话”,每个板块都有听说训练。这是因为初入小学的儿童,尽管识字和阅读刚起步,但已能听懂,会说很多话。以听话说话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便于幼小衔接,也能促进儿童口语能力的发展。低年级在目录上标明的听说训练共29次。三到六年级每两个单元安排1次,共计28次。

2.独白和交际并重,注重口语交际功能

以往的听说训练以看图说话、复述故事为主,侧重于独白。20世纪80年代,语文教育界已经开始认识到听说训练要注重交际功能,浙教版教材反映了这一变化,独白和交际练习并重。

以上交际性听说训练共19次,从数量看,在同时期的教材中是比较高的。但如果从交际功能训练在整个听说训练中的比重看,占三分之 ,比例还是偏低的。

3.听说训练的指导比较具体

浙教版教材中的听说训练一般占2个页码,对听说的内容、方法以及情境等都有提示。

三、四年级的听说训练不分栏目,采用课文加课后练习的形式。如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打电话》。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范文第4篇

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良好的工作计划,可以顺利地进行工作。为了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能做到心中有计划,工作有成绩,我结合本班学情作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8名,其中男生3名,女生5名。从整体看,优等生较多,是学校最好的班级。学生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但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

二、指导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完成教学目标,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100个字、写15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量更新课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2、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3、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专题的思想。

2.新认识100个字,新会写150个字。

3.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五、三年级册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

 

时间     周次

课   文

备   注

第一周

开学检查暑假作业、课文 1

第二周

2    3    4

第三周

单元园地       5

第四周

6     7     8

第五周

单元园地    9

第六周

10    11   12

第七周

0     13   14

第八周

15    16   单元园地

第九周

单元园地   期中复习

第十周

17    18   19

第十一周

20   单元园地    21

第十二周

22    23   24

第十三周

单元园地    25

第十四周

26    27    28

第十五周

选读课文8篇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学生主体;优化;课型

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作为阶段复习是小学科学的一个重要课型。据笔者调查身边的科学教师发现,当前的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上课随意,教法单一,以教师讲学生记,做练习为主。这样的科学复习课枯燥沉闷,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觉得单元复习课难上,可上可不上,学生觉得科学单元复习课没意思。如何改变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小学单元复习课,提高科学单元复习课效率,这是笔者一直致力思考研究实践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和参加教研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几种行之有效的单元复习课形式。

一、新情境下实验操作课

课型举例――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课前)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点成单元概念图――学会复习,梳理知识

(一)简单交流单元概念图,相互学习

(二)创设新情境,实验操作,在快乐体验中巩固强化重难点

1.杠杆体验

(1)想在家里的沙发(图片出示,下有可放撬棍的空间)下放防护垫,可怎么做?

(2)

(3)谁的方法好?用替代的材料体验解决。

(4)再用3个钩码挂在杠杆尺左边替代沙发,试一试,你能分别用1个钩码、2个钩码的力橇起吗?(画图记录,总结发现)

2.滑轮体验(与第一个体验活动错开体验)

实验室两个门口分别组装好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2组)下集装等量水桶,体验哪种最省力,总结作用。

(三)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场景,学生运用本单元科学知识来解决

(四)小结前两个活动运用到的知识点(即单元复习要点)

(五)补充完善自己的单元概念图(可课后)

此课型的举例不拘于此,还有设计一个有趣的主题实验活动巩固运用本单元知识,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自制水钟和摆钟进行计时比赛,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手电筒主题问题情境;换种材料探究,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将材料换成白糖进行溶解的快慢、10毫升水溶解多少克糖、分离水和糖的实验;或者也可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思维卷入分析解决问题,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运用。小学科学中可以选择用这种课型复习的单元很多。

在实践中我发现此课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知识运用,广受学生欢迎,很好地起到了梳理、巩固、运用知识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动手思维各项能力的发展。

二、本单元综合应用活动的成果介绍评价交流会

课型举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将本单元最后一课《用纸造一座“桥”》的介绍评价环节放到复习课。在最后一课留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造桥及写好简介。

(一)学生作品展示介绍,强调说清运用的本单元知识,下面学生参与质疑评价,板书整理要点

(二)感兴趣的视频图文拓展资料欣赏讨论(生活中的形状结构美)

这种课型适用于最后一课为总结运用本单元知识的创作活动,而在一节课又难以很好完成目标的单元,这点笔者深有感触。像用纸造一座“桥”,这是有点难度的活动,一堂课上又要回顾相关知识,讨论设计方案,到不断尝试成功,不要说介绍评价环节缺失或匆匆点过,有时可能大部分学生都还没成功完成作品。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所以后来我把这次创作活动的评价整合到下一节的复习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既把这重要的最后一课做深做实了,又在这一过程中梳理了本单元所学,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点拨,避免了教师的空讲。在小学科学教材中也有很多适合这样上的单元,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其最后一课“设计制作小赛车”活动与用纸做一座“桥”极其相似,还有你想做深做实的其他单元综合应用创作,贯穿本单元的持续观察活动的成果介绍,都可以在我们的复习课中进行。

三、活动主线整理总结收获延续问题

课型举例: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借助目录,以学习过程中的有趣活动为线索,师生共同回忆,并利用课件重现学习过程有趣发现,辐射各知识点

(二)写下本单元学习收获,还想知道什么

(三)观看科技纪录片《隐形世界》相关节选

(四)课后就自己的未解之迷继续研究

本课型适用于内容本身就让学生感兴趣的单元,在这单元中,学生可能有许多新奇、有趣的发现,也还有许多想探究的问题,让他们写下来,同时补充相关有趣知识,这样的复习课学生怎会不喜欢?除了让他们养成定期整理总结的习惯,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更浓了,求知欲探索欲更强了。而小学科学,这样的单元也很多,像《新的生命》《动物》等单元,不一而举。我们要让他们在最后的复习课巩固所学,延伸兴趣。

四、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小组竞赛

课型举例: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课前)自行梳理本单元知识脉络,并针对不同内容设计好几个不同问题,或直接用问答方式梳理。

(一)交流单元整理,师生共同理清知识框架

(二)小组问答竞赛

其中一个小组根据准备好的问题发问,指名小组(或某个同学)回答,然后问答接力(小组尽量不重复),发问者或班内其他同学有权对被提问者回答问题正确与否进行点评、补充或更正。发问和回答正确均可加星,好的有层次的提问加星更多。

(三)相关练习(可赛后做,也可在赛中教师参与出题)

我发现此课型学生为了能够问出独到的问题和准确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都能在课前积极主动复习,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学生互问、互答、互评,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互相激励,共同提高。此课型的选择应考虑单元教学内容难易和本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刚开始可先选择知识点较简单的单元。

五、生活中寻找问题课堂来解决

课型举例: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课前布置继续寻找生产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子。教师上交查阅。选出典型适合在整理课探究解决的例子,并通知例子的主人做好交流准备。

(一)学生介绍寻找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例子

(二)学生寻找证据证明其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用科学解释)

因为素材来自于学生,全班学生参与的热情个个都很高涨,这样不仅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复习,而且用到了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像很多与生产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单元,都可以采取此课型,如五年级下册《热》、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

六、合适视频资料破难点诱兴趣

课型举例: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

(一)全班模拟实验

全班围坐一起,教师举篮球(一半涂黑)模拟月相形成;举垒球、排球、光笔共同模拟月食和日食,学生观察记录。

(二)播放宇宙视频资料,帮助攻克难点,诱发进一步探索宇宙兴趣

(三)总结本单元收获,写下自己对于探索宇宙的问题课外继续研究

此课型主要运用于较难理解的天体宇宙单元,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用精选视频帮助理解,建立宇宙空间观念,弥补模拟实验、实际观察的一些不足;适当拓展满足学生对神秘宇宙的好奇心,激发后续学习兴趣。还如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亦可采用此课型。

教有法而无定法。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上好复习课,需要教师在课前理清单元知识框架,准确把握学生,精心做好备课。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致力于让学生在主动快乐学习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定能让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同样焕发精彩活力!

参考文献:

[1]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材编写组编.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