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笔花鸟画创作

工笔花鸟画创作

工笔花鸟画创作

工笔花鸟画创作范文第1篇

中国画当中的人物内容和题材是早于花鸟和山水出现的,这主要是因为政治和佛教影响的原因,而花鸟画在唐代才慢慢形成独立的画科,此后渐渐兴起。当时成型的花鸟画在创作内容上主要表现在身边的畜禽与花鸟,比如薛稷画鹤、韩干画马、边鸾的牡丹和孔雀,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创作内容其实也反应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和现象,大多是表现宫廷题材,高超的描绘技艺和审美意趣更多是为了迎合当时的富贵生活。至五代出现了一直影响以后数百年的花鸟画创作的两大艺术流派,一个是黄筌代表的“黄家富贵 ”,一个是徐熙代表的“徐熙野逸”。这两位大师所代表的花鸟画创作观念的异同,体现了工笔花鸟画在创作内容上和题材上的不同。黄筌年少入宫一直生活在宫廷里,所以在表现内容上大都是一些珍禽异兽、奇花怪石,绘画风格也表现为精丽、富贵、典雅之美。而徐熙是江南布衣,所见无非江湖中的一些汀花野草、水鸟渊鱼亦或者是园蔬药苗之类,在其绘画风格上也给人清新淡雅,具有朴素自然之美。由此可见,画家取材侧重不同,所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趣也不同。而到了两宋时期,工笔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并且对于“徐熙野逸”的表现风格也呈现更多的赞同和支持,这主要得益于最高统治者的重视与偏爱。这一时期不仅使工笔花鸟画的技艺得到发展和成熟,创造出勾填法、勾勒法、没骨法和白描墨染法等多种技艺和表现方法。这一时期在关于花鸟画的创作理论上有了系统的归纳和建树,不仅提出了花鸟事物外观轮廓的物理表现,而且将花鸟人格化,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人情怀为我们今天当代花鸟画的创作观念生活化和个性化表现奠定了基础。

以上“黄家富贵 ”与“徐熙野逸”风格的对比,以及两宋时期对创作内容上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人画体现,为我们今天当代花鸟画的创作内容和题材提供了很大的拓展和影响。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环境和平安逸,使得当代工笔花鸟画在表现内容上更多的体现出一些朴素的亲和力与平实的包容感。如作品《花开富贵》表现的是从古至今人们都乐于去表现的牡丹。牡丹早在唐代刘禹锡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更是将牡丹定义为国花,正是这样的文化沉积使得我们今天依然对牡丹情有独钟,但是作者以牡丹为创作内容并不是因为牡丹是富贵的象征,正是画面上的一枝清秀的牡丹折枝,与唐代艳丽的重彩风格相比,体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牡丹的一种新的解读。

不可否认,宋元时期花鸟画对我们今天花鸟画的创作有着难以逾越的巅峰地位。这不仅表现在技法上,在创作内容和题材上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下人们生活在数字、影像、传媒时代,对于花鸟画的创作内容随处可得,而古人生活在乡间田野,世外桃源,对于花鸟虫鱼是随处可见。但我们表现同样的题材和内容也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情调。如作品《喇叭报春》中的喇叭花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惹人喜爱的植物,古代的乡间田野可见,当今人们家中盆栽也常种植。同样的内容古人与今人的表现手法与精神内涵必然发生不可抗拒的改变,就算在构图样式和技法传承上没有太明显的变化,但画面中总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红色线条的表现也体现了作者对工笔画独到的认识,体现出对比的手法。

绘画的题材是传统的花鸟鱼虫,绘画的意象是以反映古代农耕社会的精神、情趣。但是经过千年发展,社会的进步,工笔花鸟画是否还要遵循古代绘画题材和意象?试想,古代文人并不见当今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与高科技产品,其所闻所见只是原生态的草木峥嵘、远山近水、鸡犬相伴和繁花绿柳。古代画家也是将其存在的社会、自然风貌展示于纸上,多有闲情逸致去观察花卉、鸟儿,就形成了花鸟画的流派。我国传统工笔花鸟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绘画理论和技巧,所以在当前无论是画家还是工笔花鸟画教学,最基本的还是以古代绘画为根基进行临摹。在工笔花鸟画教学中,当前入门教学都是以古代花鸟画为范本进行讲解,对其技法、构图等详细分析,使学生在学习时就认为工笔花鸟画就是这样的山山水水、花花鸟鸟,题材不会更迭,其名就限定了题材内容。同时,学生初学时无法理解其意象,往往是单纯的临摹,重复描绘使其思维定式,难以突破古人花鸟画的范畴。当前,我国工笔花鸟画在诸多画家的突破和高校教学的创新基础上有了题材和意象上的创造。首先,在对古人花鸟画技法的传承上采取尊敬并继承的态度。其次,在主题选

择上进行了大胆突破,古人生活的年代生态环境没有被破坏,花鸟鱼虫随处可见,作为当时主流题材有一定的必然性。而当前美景更成为奢侈品,更多的是工业社会元素,数字影像、网络等元素成为社会审美主流,再加之全球一体化带来的舶来元素,为当前工笔花鸟画的题材选择提供了更多可参考的内容。最后,在意象表达上一方面汲取了古代花鸟画的意象精髓,另一方面由于当今学界后现代解构主义盛行,画家在工笔花鸟画中可以体现其丰富的内心活动和精神,在突破传统技法的规范中进行自由抒写,将物象变为心象,开拓更为深远的精神世界,这种源于内心感受的自由抒写,具有某种震撼人心的特殊表现力,这是传统技法难以达到的。

当前工笔花鸟画的审美情趣随着社会发展也发生了变化,随之变化的是工笔花鸟画更具个性化,展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工笔花鸟画形式。更多更新的绘画材料、技法的开发利用,使工笔花鸟画焕然一新,更多文化融入工笔花鸟画,使本属于中华民族的工笔花鸟画有了别致的文化意蕴,催生了更多的文化融合与材料、技法的尝试,使当前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性鲜活、生动。从上世纪 90年代起,工笔花鸟画就进入了多元风格、个性充分的创作环境,工笔画由之前创作苑囿于古人题材、意象,转变为强调画家个性,与其他艺术风格、形式交融的开放性态势。工笔画题材由过去一元化的花鸟鱼虫,转变为多元视角下画家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并充分表达画家精神价值与内心感受,使当前工笔花鸟画风格多变、形式丰富、流派多元、个性化强。在全球各种文明边界趋于淡化的今天,我国工笔花鸟画不仅仅是是装饰的、写实的、写意的,也可以是表现的、观念的、超现实的、魔幻的等等,它有着无限的可开发性与可变异性。

诚然当代工笔花鸟画的材料、技法、题材和意境都发生了变化,但其艺术内核不会发生变化――即表现自然、表达生命美的主体不变。当代工笔花鸟画在探索创新中诞生了许多画工精美、意境深远的作品,更加凸显出工笔花鸟画的当代审美价值。

工笔花鸟画创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 诗性 语境

苏轼观王维“蓝田烟雨图”后,欣然题跋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由此而演绎为后世解读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诗与画的经典语录。读古代的诗是品古人的境界,看现在的画是感同当代画家的情怀,领略今人的精神。画家刘新华优美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所流溢出的语境之灿烂,虽不是诗,却散发着质朴的诗性魅力。

刘新华的工笔花鸟画作品追溯宋代画风。宋人那种清新氤氲、宁静雅致的审美境界使他受益匪浅。岁月的留痕,历史的沉淀,化为墨彩,其主题、色泽、肌理、意蕴及无穷尽的墨彩变化,都源于他视生活为诗意的真挚感悟。阅读他的绘画,如读一首好诗,使人有类乎同样的感受。

“不知是什么时候,林的上空传来了群鸟的聚鸣声,打扰了这一内部的寂静,野草也在树影的光线下各自飞舞了起来……”

刘新华的工笔花鸟画使我们感觉到一种空谷足音,一种意象,一种律动中的气涌云舒。这种感受,是自然与诗意的融合,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交汇所得的独有经验。阅读刘新华的花鸟画作品,其呈现出的那种韵致,即是源于他对自然最质朴最诗意的理解和表达。经年于绘画创作的刘新华总保持着一种平和心态――试图在自然中寻求和解释心灵本质的愿望。故其作品承载了这样的标尺之度――诗意的栖居,浸淫着“诗意栖居”精神的作品,因而具有强烈的诗性美。他专注于对自然花事的描写,魅心魅意,传神地抓住自然世界的精神本质,在诗意与画境的会通维度中营造着绘画语境的居所――诗意的栖居方式。

刘新华的作品意趣清丽雅致,观赏他的作品,画面素朴、雅致、清爽,表达着他追求的尚朴之风。他在作品创作时以本质的朴素眼光去找出令我们感到“意外”的诗意解读。清空之境是一种气韵在物中行走,似云,似雾,似水,似山。人在自然中漫步,让清空冲淡心底的荆棘,让清空来浸透情怀,月渗于水,才有清空之深h,水在流动,明月散而不乱。诗化的意蕴,在空灵而平实,素朴而优美,繁复和单纯间游动幻化。在刘新华的工笔花鸟画作品里,他将诗化的意蕴、色与形幻化为一种审美情结的流露,画面中充满着对自然感性的认知。

刘新华的工笔花鸟画造型雅趣,一派嘻戏之态,高古渺远,品质清逸。这种诗意的表达,不以周围所处的情形而变,是持之以恒的内心皈依。孕育了某种价值判断和审美意义,是绘画本质上的一种审美方式,因而绘画在形式方向上就有着更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青石珍惜着柔软,野草固守着坚硬,林木眷恋着泥土,泥土拥抱着自然,自然在感觉着万物,一切都尽在知性。刘新华的工笔花鸟画作品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美丽和诗意的艺术世界,一个使生命生动起来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诗情画意,或者称其为凝瑞的画卷。

艺术很古老,但艺术不是历史知识中的学问,它是关于人精神的一类文化经验。当艺术和哲学相交和时,它会先于经验。艺术的墨彩和墨彩的哲理亦是如此。从笔墨的本质看刘新华的工笔花鸟画,画面的用色与意蕴洗尽了零碎的现实,留下的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气象,回荡在画面的笔墨元素、气韵空白之间。刘新华的绘画艺术关切着生活和自然,他的视野体现的是感性和直觉,是绘画的本质状态,这是诗意和感性的,更是思想的哲学的。

《和声》是刘新华通过对豌豆花主观色彩表现营造出的一种独具匠心的画境。画面雾气、雨气、水气氤氲一片,色彩的相互交融,物象浑然一体。虚实相生,带动了空间和意境的深度表现,是现实与理想的诗意结合,拉开了与传统工笔画色彩的表现距离,浓烈而深沉,雅致而深邃,神完而意足。《秋夜清辉》的色彩别有韵味。画面强调了冷暖色的呼应与对比,色彩完全依附了心境、感情和画面的需要,脱离了自然的束缚而独立。画面中色彩明暗虚实的处理,有意地把观者的思维带向了故乡那遥远的记忆中。《故园》系列中淡雅的灰绿色调,画面主观用色,突出了黑白灰的层次,使作品有一种暮春时节烟雨空蒙、清新深邃的意境,小鸟隐匿其中,似乎穿透了微茫的暮春帷幄,格清调新,让人遐思无限。

刘新华的工笔花鸟画之所以能衡量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诗意的栖居”,是他充分自觉地表现了一切源于自然,一切师法自然的诗性美。

工笔花鸟画创作范文第3篇

在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只有好的立意构思,而没有严谨的技术制作,没有生动而具体创造的艺术形象刻画,就不能打动人,而怎样把工笔花鸟画更好地融入陶瓷艺术创作中,是大多数艺术创作者毕生的追求。中国工笔花鸟可谓至深至广,粉彩工笔花鸟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花鸟画的艺术成就,工笔花鸟画是众多陶瓷画的一个分支,而它却让人心神愉悦,陶冶情操,同时工笔花鸟画还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早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先辈就把中国画引入陶瓷装饰中,瓷上与纸上的工笔花鸟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瓷上工笔花鸟绘画装饰创作也必须有临摹,写生与创作。首先临摹、写生、创作是三步曲,写生是临摹与创作的逻辑纽带。李可染先生就曾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功力打出来。当面对物象时,他的表现形式是以生命形象的结构,蕴藏着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文化、生命和智慧,力求构筑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于一体的民族美术形态。同时,创作必须与时俱进体现当今时代的特点,要使工笔花鸟绘画闪烁出现代的光彩。写生的第一步就是观察,深入生活写生时,需要学会观察,具备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是至要关键。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家所看到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然,因为艺术家的感受,能在事物外表下体会内在真实。到生活中观察生活,比如,在春夏秋冬四季花卉的自然中,都有各自的状貌特征,有春风斗艳,夏展娇容,金秋硕果,严冬傲雪。要表现千姿百态、类别众多的花卉,写生动笔的第一时间就是观察,要远观其姿态动势,近察其生长结构。

陶瓷工笔花鸟画有悠久的历史,明末清初以来陶瓷工笔花鸟画就向纵深发展,画面不但用线工整,而且色彩艳丽。在陶瓷工笔花鸟中无论花与鸟都要用线条去表现,只有充分学好线条掌握线条在陶瓷工笔花鸟的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陶瓷的艺术效果。要想达到美好的艺术效果必须学好以下几点:

一是讲究意在笔先,追求形神兼备。中国的花鸟画在狭义上只指花和鸟,广义上包括除人物和山水之外所有自然界中动、植物,范围极广、内容众多,它容纳了自然界的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等物象。要创作工笔花鸟画必须对大自然和生活充满热爱,对大自然的一花一鸟一草一木充满感情,从写生观摩入手,长期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花鸟的生活习性,理解植物的物情形态,认真剖析研究,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了解花鸟的生长规律和组织结构。如画什么花,都要先认识它的生长规律,了解它的组织结构。且花的品种繁多,姿态万千。有的花向上盛开,如玉兰、辛夷,要画出昂首向上的英姿。有的清香俊秀,如兰花、水仙,要画出玲珑秀丽的花朵和舒展的长叶等。此外还要了解花鸟的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如松、竹、梅、菊等不怕严寒,能御霜、凌风、傲雪,在传统上将它们比做坚贞不屈的英雄。如画松,它能在隆冬与劲风中屹立,所以枝干苍老,形如虬龙,要表现出它的性格。梅花欢喜漫天雪,它能在寒冷的风雪中迎春,因此,在陶瓷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不仅要熟悉花鸟的外形,更要熟悉花鸟的性格和品质美,并以人的美好情操加之于在意象创造中物我双重意境,创造出极妙的意象美,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二是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情景交融。在创作中通过对花鸟的观察理解,结合诗意的想像,力求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是艺术中的姊妹,即诗情画意。寻求最恰当的时间、特定环境和情节,集中客观事物最精萃的部分,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冶,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也是诗的境界,即是意境。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所谓“诗中有画”是指诗中写景形象生动,如同图画,读其诗则如置身图画中。后来也以“诗中有画”形容诗歌境界幽美。而“画中有诗”是指画中有诗一般的情感、艺术魅力、意境。诗情画意,既是指美的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所引发的审美感受,也是指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艺术美。具有诗情画意的审美对象,既可以是艺术品或其它人工制品,也可以是自然物与自然景象。

三是讲究构图布局,突出气韵生动。为了更好地表现陶瓷工笔花鸟画的意境、突出作品主题,十分需要讲究构图。构图即传统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又叫章法和布局。“经营”就是安排,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陶瓷工笔花鸟画强调主观的加工取舍,概括集中,抓住主要的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抓住它的特点,对重点突出的形象刻画入微。工笔画不是自然描绘,应删繁就简,对不需要的旁枝末节大胆简化,留有空白,更富有想像力。陶瓷工笔花鸟画,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一个画面上,可以同时表现四季花。陶瓷工笔花鸟画造型严谨,并有自己的独特审美特点,在造型上摈弃了外光投影和色彩冷暖的变化,而是以线为造型基础,强调刻画花鸟本身形象的美。如画花则要捕捉刻画花的各种形象、形态。画鸟则要善于捕捉优美姿态。使形象生动真实,达到形神兼备的要求,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陶瓷工笔花鸟画造型上追求一定的装饰性,陶艺家们经过加工、概括,用匀整流畅的线条组成,疏密、曲直、刚柔、粗细、长短等有致的轮廓,在刻画飞动的鸟和草虫方面要清楚真实。

工笔花鸟画创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笔花鸟 教学 课程

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花鸟画与人物画、山水画的地位同等重要,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工笔花鸟画是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种,至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并已经形成了它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作为高等美术院校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工笔花鸟画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花鸟画的审美素质,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这门绘画的基础技法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既能直接进行创作,又能为其学习其他绘画形式打下良好基础。而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有的没有接触过国画,有的造型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怎样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学好工笔花鸟画的关键。

一、临摹是教学的重点

工笔花鸟画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笔墨技法和创作经验,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工笔画的时候,面对众多工笔画和技法往往无从下手。临摹能够是学生掌握工笔画技法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学习中国画最直接的一个重要手段。南齐谢赫的画论《古画品录》中,“六法”之一是“传移模写”。因此,临摹名家名作学习古人优秀绘画技巧和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在范本的选择上,大多选择宋时期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宋代工笔花鸟画空前繁荣,是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众多花鸟画的集大成者,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名垂画史的佳作。如《葡萄草虫图》、《花篮图》、《出水芙蓉图》等宋人小品,都是其中经典的范本。临摹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在临摹之前,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学习如何选择题材、安排构图、概括物象、花鸟设色、色彩搭配、思想表达等等技巧。临摹分为摹写和对临两种。摹写是利用拷贝桌,用纸铺在作品上,将作品直接勾勒出造型,再描画赋彩。对临是直接看着作品将造型和设色重新真实地再现。初学者大都从摹写着手,能比较快捷地将作品的造型、用笔表现出来,但学生往往忽略对作品深入分析,锻炼不了造型能力。因此在这一阶段,应该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用笔用线和设色等,不要只是随着作品描线,而是看、分析作品和描绘结合。在对临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作品的构图、用笔、设色、技巧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光是绘画技巧得到锻炼,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临摹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他们选择不同的范本。使他们在掌握工笔花鸟绘画技巧同时培养学生个性。

二、写生是教学的提高花鸟画创作的基础

当今美术专业院校的教学课程对写生课不够重视,安排的课程时间短有的甚至没有,多数时间是让学生通过临摹来教学。学生对于花卉的结构的了解仅仅是通过书本上的知识。应该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进行写生。要求他们深入细致观察各种花卉的形象特征,对花卉和叶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了解,观察其生长态势找好最佳角度去画。比如玉兰花、牵牛花、荷花等需要俯视去观察。而玫瑰花、、山茶花等从不同的角度去写生都很美观。写生时,可用先用铅笔打草稿,以线造型。初学者对于山茶、玫瑰等复瓣花卉,往往从一个花瓣推着画,最后画出的花卉形态走形变样。比较复杂的花卉可以采取分组画,借助辅助线,清楚无论花瓣如何翻转变化,最终每个花瓣都要汇合到花柄。写生过程中要注意形象、结构准确,铅笔用线也和平时白描的用线类似,讲究笔法变化、线条的婉转变化,真实地反映花卉的自然形态。收集具有代表性的花卉的花头、花苞的形态,收集叶子的翻、转、正、背的各种形态。理清花与叶、花与花柄、叶与柄相连部分的结构关系。还要仔细观察花苞、叶的新芽的形态,记录花、叶、枝的组合和花的整体态势。从局部写生到整枝写生,再到大景写生。通过写生,深入了解花卉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才能把每种花卉的不同形象特征准确体现出来。由于鸟类不容易接近,要想细致地描绘鸟的形体结构,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可以通过标本写生。对各种禽鸟的生态规律和特征熟悉后,还要对动态姿势和形体结构准确描画,深入刻画嘴、眼、爪、翅、尾翎等细部结构及变化。在工笔花鸟画教学中加强写生,不但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花卉结构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大自然中锻炼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绘画创作的灵感。

三、创作是工笔花鸟画重要的环节

工笔花鸟画的临摹、写生都是为创作铺设前提条件的。学生通过临摹和创作充分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花鸟的结构、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和经验后,就进入了创作阶段。创作对于初学者,总觉得太难无从下笔。在这个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充分体会从上一阶段的临摹和写生中学习到的知识,画有色彩的小草图。在构图上,中国画传统构图讲究疏密聚散,忌讳平均分布、杂乱无章,要求画面有主有次。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中国画构图中注意宾主、虚实、藏露、错落、参差等规律一些原则做构图练习。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线条的起、行、转、折、收等的表现。了解中国画颜料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不拘泥于传统的中国画颜料,可以借助水彩、丙烯等颜料,谨慎选择主观色彩。鼓励学生多画几张小草图以便挑选较为理想的一张,再进行放稿。放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工完善阶段。放稿时,要注意画幅的大小,构图中物象的形态、细节塑造,画面的布局,意境等等。对工笔花鸟画中的基本技法熟悉后,根据自己作品画面的具体内容需要,运用积水、喷弹、撞粉等特殊技法。引导学生不能只着迷于特殊技法的研究,而抛弃传统技法。现代工笔花鸟画受到西方现代美术教育和艺术思潮的影响,在构图、设色上都有新的突破。要引导学生欣赏和学习优秀画家的创作手法和思想意识,提高自身修养。

总之,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画艺术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倡承袭传统,要求学生从自然中、生活中体验和感悟,对生活中自然的花、鸟进行艺术地概括和加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完善工笔花鸟画教学。

参考文献:

[1]金纳.新编工笔花鸟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曹福泉.工笔花鸟画要诀[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工笔花鸟画创作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工笔花鸟画 教学 本土文化 价值及精神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和衍变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直面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现状,我们必须把目光回归到中国画教学的本体上来。在众多架下艺术公然来袭的今天,给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我们在对待传统艺术的方式上,显得尤为暧昧。如何对待传统、研究传统、怎样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成了工笔花鸟画领域中最具实质性的课题。用一种什么方式来建立具有中国画特色的教学体系、重塑中国画的传统根基,是我们最应当思考的问题。

笔者前段时间有幸进行了工笔花鸟画的教学实习工作。在与本科学生的教学对话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当下工笔花鸟画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市场运作手段向艺术创作研究领域的渗透等等。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是否还要一味躺在中国画教育的这张温床上呢?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已不单纯是一个艺术视角转换的问题,只有深刻意识到工笔花鸟画的现实问题——机遇与挑战,做好一系列的转型期的工作,也才有可能达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大好形势。单从工笔花鸟画教学的角度上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想法。

工笔花鸟画教学,首先,应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体系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前提。我们应当看到,当下的美术专业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足,素描、色彩、速写的考试固然有助于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如提高造型能力等。但作为进入美术类专业高校后选择国画专业的学生却不无遗憾,中国画的专业基本功以及专业的表现技法在这类学生面前几乎是一张白纸,这相应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难度。对中国画传统的认识相对薄弱,如何“借古以开今”?作为中国画教学的主要途径——“中西合璧”更是无从谈起。在进入中国画专业之前,有意识地进行相关内容的训练和建立必要的国画专业性质的考核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关键是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修养。这不仅仅是工笔花鸟画所在系科,各个艺术系科都应引起重视。当代一些学生对传统的理解和学习上存在着严重的断代。一方面是对国学和传统知识的缺乏,一方面是外来因素的干扰:苏氏写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契氏素描、普及性的宣传要求等等,将中国画的传统体系冲击得七零八落。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大利器。正如传统画论是中国画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传授分两部分:一教画理,二教画法。中国画的最高旨意应当是“道技合一”,工笔花鸟画教学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必须把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当下生活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笔墨当随时代”,要具有现实观照的艺术涵养。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画理论建设之本。

再次,我们当下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临摹——写生——创作三步曲。其中花鸟画写生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临摹与创作的逻辑纽带。重视写生甚至崇拜写生,是20世纪中国绘画和绘画思想的一大特色。李可染先生就曾说:“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功力打出来。”应该说,写生是对客观世界的再认识的过程,也是画家深入生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创造性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写生,直面自然,与自然对话,要勇于打破以往以经验传授、临摹为主的学习手段。要把写生作为本土文化生命的载体,当面对物象时,中国画的造型、笔墨均来自人生的经历和对文化的体验,它的表现形式是以生命形象的结构蕴藏着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文化、生命和智慧,力求构筑起融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性于一体的民族美术形态。

不可否认,长期的专业训练、造型知识的培养以及理论的日益积淀,是学生日后创作水平提高的一个良好显现。在教学过程中,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更多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和审美特点。正如鲁迅先生当年提倡的“拿来主义”,笔者认为在花鸟画教学中这一点是尤应引起重视的。不但要“拿”当代与传统的精华,更要“拿”国外的优秀作品加以借鉴和学习。我们的关键在于接纳哪一块并“为我所用”的问题。客观冷静地面对西方,研究和吸纳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先进因素,将其融化在中华文化艺术的血脉中,生成中华文化艺术蓬勃的动力,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及学子的职责。同时,创作不是单纯的创意和构思,我们的每一次临摹、每一次写生都可以看作是创作的积淀。其实工笔花鸟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作,以创作带动新技法和新画材为原则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要最大限度地离开艺术的功利性,进入精神的高度自由状态,带着诚意地表现自己,才更有可能出现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潮;这是从理性走出的状态,是无法而法之后人与自然的迹化。

与此同时,工笔花鸟画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精神,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蒋采苹老师在其《中国画系教学建议》一文中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恢复画论课。二、恢复古典诗词和古文课。三、开设中国画构图学课程。四、开设画材学课程。这种合理而又及时的建议无疑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总之,从本科层面上来看,工笔花鸟画教学要把握好这四个基础:造型基础、专业基础、创作基础、理论基础。只有切实抓好这四大基础,才是工笔花鸟画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画的生命线,思变与恪守之争所引发的新艺术形式及语境的表现,是赋予每一个花鸟画教学者的时代使命。站在本土化的精神立场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工笔花鸟画的前景会一片大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期刊更多

书画艺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书画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画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