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个人总结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个人总结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个人总结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 人才队伍 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在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但是,目前在各级各类医院中,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实际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1 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截止2009年三月份,我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913人。其中:

卫生技术人员1643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583人,护理专业技术人员834人,药剂人员87人,技术人员139人。

从职称分类上看,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326人,中级职称603人,分别占专技人才总数的17%、31.5%;

从学历层次看,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360人,本科学历505人,专科学历602人,分别占专技人才总数的18.8%、26.3%、31.4%;其中护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189人,占护理人员总数的22.6%;

从年龄结构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795人,36至45岁577人,46岁以上271人,分别占卫生专技人员总数的48.3%、35.1%、16.4%。

学科情况:我院现有临床学科47个,在47名科主任中,具有正高级职称41人,副高级职称5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16人,本科学历29人;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科主任24人,年龄46-50之间科主任8人。

2 目前综合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卫生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人才工作缺乏规划,缺乏主动性,在人才的教育、培养、引进、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和行动,人才工作相对落后滞后;

(2)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缺乏科学的考核评定办法;

(3)人才政策和人才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进出的体制性障碍还未从根本上打破,人才环境还不尽如人意,聚集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还不强;

(4)人才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现象同时存在。

3 探索综合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与新对策

(1)围绕医院学科发展的需要,优化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1)创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增强人才吸引力。要借鉴先进单位的人才引进经验,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尽可能地制定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

2)优化软硬环境,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一要放手让高层次人才干事业,将他们安排到适合他们发挥才能的岗位上,在科研经费、设施等条件方面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二要从政治上关心他们。对贡献突出的高层次人才要予以提拔重用,给他们压担子,尽最大可能发挥他们的创业积极性;三要落实好福利待遇。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回报他们的突出贡献;四是坚持用人不疑的原则,对选中的高层次人才,工作上要关心、支持他们,让他们放心大胆地施展才华;五是加大感情投入,使他们愿意来,留得住。

3)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增加高层次人才总量,建立起一支能够实现我院学科高速高效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2)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1)用环境凝聚人才。良好的环境是实现人才辈出、人才荟萃和人尽其才必不可少的条件。近年来,为适应我院学科发展的需要,医院陆续招录了许多硕士生、博士生,及时为各临床学科输送了新鲜血液。要从思想上、工作上多关心,从学习上、精神上多支持,用良好的环境凝聚人才,真正使人才为我所留、为我所用,竭尽所能,发挥其聪明才智。

2)用实践造就人才。人才素质与能力提高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依靠在实际工作中的磨练和持续培养,使之得到全面、协调发展,最终成为医院发展的有用人才。应该立足于现有人员,进一步挖掘潜力,强化培训,提供合适的学习锻炼场所和机会;要给优秀的年富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压担子、加任务,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3)用机制激励人才。建立以业绩为核心,品德、知识、能力要素构成的人才考评机制和综合体现工作职责、能力、业绩等因素的收入分配机制。真正使想干事者有舞台,会干事者有位子,能干事者有奔头,确保人才成长和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兴旺发达。

(3)搞好统筹兼顾,促进人才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抓好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既要从维护和稳定大局出发,又要从医院学科建设长远发展谋划,不仅要考虑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领导管理型人才,还要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与医院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人才,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链条。与此同时,还要按照医疗改革和医院发展的总体思路,在人才队伍建设中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不断开创基层央行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4)优化政策激励和管理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和考核办法

1)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靠实践识才。要把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结合起来,把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全面考核渗透到经常性工作中,完善现有的人才考核档案,把平时的检查、考核成绩全面记录在案,作为提升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主要依据。注重平时对人才考核成绩的积累,全面历史地考核评价人才。在坚持平时考核的基础上,注重搞好集中考核,突击考核和随机考核。无论是平时考核还是集中考核,都要坚持从实践出发,以实绩为主。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靠数据量才。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人才考核也一样。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细化量化人才考核内容,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科学量化标准和条件,同时,要引入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搞好能力测验、兴趣测验及心理测验,为人才评价提供数据参考,逐步走考核与考试相结合选拔人才的路子。

(5)以岗位设置工作为契机,定岗定编,按需设岗。

1)为适应医院学科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层次的要求,建立专业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医院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科医学生 技能过站 考核

为了提高专科医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除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此外,专科医学生毕业工作一年后需要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后,才具备了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资格。根据调查表明,目前专科医学生操作技能在就业市场上并未显示出过多的优势,并且在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中合格率偏低,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因此加强实践技能环节的教学和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提高竞争力及顺利通过职业助理医师考试,已成为各个高职医学院校教学的重点。以往的实训课练习、期末技能考核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不能体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特色。

本研究按照执业助理医师实践考核标准设置标准化考核站,对2008级-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施技能过站考核综合训练后再次进行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确定考核内容,制定评分标准。根据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实践技能部分),参考国内其他院校的标准,明确临床技能过站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考核内容包括: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穿刺术、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外科无菌操作和心肺复苏术。根据各项考核内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

2.建立标准化考核站。参考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实训中心的设置情况,结合考核内容和我校临床医学实训中心的实际情况,我们重新规划了临床医学实训基地,设置了6个标准化考站:第一站测试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第二站测试体格检查(主要测试心肺听诊和肝脾触诊),第三站测试穿刺术(主要测试胸穿、腹穿和导尿术),第四站测试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主要测试X线和心电图),第五站测试外科无菌操作,第六站测试心肺复苏术。要做好各考核站的物品准备和教学资料的准备。第一站设在一体化教室,配有示教、反示教多媒体教学系统,完善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典型病例50个,以电子稿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学生训练时随机抽取,便于反复练习。第二站共设置3个实训室,购买了高级心肺听诊和肝脾触诊模型,内置练习和考试软件。第三站放置穿刺模型,能够完成胸穿、腹穿和导尿术。第四站设置了X线阅片机和心电图机,配备了典型X线片和心电图。第五站设置洗手间、更衣室和手术室,配有各种手术器械和手术床、监护仪等,能够完成外科无菌操作。第六站安装了心肺复苏系统和模型,能够满足训练和考试的需求。

3.综合训练与考核。对我校2008级-2011级临床医学班学生在顶岗实习前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综合训练,将学生按照六个考核站分为6组,每个考核站配有一名教师进行陪伴训练。每个考核站训练一天,晚间实训室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强化训练。

考核内容第一站测试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15分;第二站测试体格检查,20分;第三站测试穿刺术,15分;第四站测试辅助检查结果判读,10分;第五站测试外科无菌操作,20分;第六站测试心肺复苏术,20分。每一站设2个考试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为主考官,考前2组主考官统一评分标准。将同届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逐站考核,每名同学在每个考核站采用随机抽题方式考核一项内容,根据制定的统一评分标准逐站打分,将各站得分累计最后算出总成绩。

二、结果

成绩显示,同届学生经过技能过站综合训练后的考核成绩都明显高于训练前(即期末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三、结论

在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前进行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过站考核综合训练能够使学生系统、准确地把握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要点,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该项研究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2020年)关于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要求,值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同时该方法还可推广到面向医院在职人员开展技能培训。

四、讨论

实践技能是专科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和实践技能考评体系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引导学生重视临床实践技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为此,我校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临床专业学生特点,在原有考评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在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前开展了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过站考核综合训练并进行考核,使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大幅度提高,并为顶岗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本研究实施四年进行总结,发现为了更好地发挥技能过站考核综合训练的效果,今后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实践能力对医学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临床操作技能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不能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技能的提高。2.除实训课外,应尽可能加大实训室开放力度,为学生提供充足实践的机会。如心肺听诊,这部分内容较难,仅利用计划学时内的实训课进行练习不能很好地掌握,只有多听多练才能耳熟能详。3.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实训室应安装多媒体系统,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操作、心电图及X线图片建成图像库供学生自主学习,以弥补实训、实习教学中的参与度不足。如通过VCD展现医护人员现场抢救病人的场景,为学生创造出模拟的临床教学情境,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做好临床见习前的准备。从近几年的临床见习反馈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走马观花,不能达到有效的见习效果。分析其原因,为见习前没做好充足的医学知识及技能贮备。因此在每个小组进行不同科室的临床见习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见习前引导。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会有效提高,才能真正发挥临床见习的作用。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岗位,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技能,营造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队伍。

二、目标要求

依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任务和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坚持“什么岗练什么,什么缺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原则,保证应参加的人员人人参加,全员达标。通过练兵比武活动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依法执业能力明显增强;服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活动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监督所、县病预防控制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琅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级职称(含中级)以下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四、活动内容

学习培训内容

根据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不同岗位的职能特点,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技能和核心制度、相关的服务流程,检测技术和结果评估,了解医学科技新知识、新技术。

五、活动安排

全县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组织“三基”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试。要做好广泛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学练技术、争创一流。要充分认清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要认识到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阶段:岗位练兵阶段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培训计划,精心组织员工开展岗位练兵。采取自学为主、定期辅导、岗上带教、专题讲座、观摩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并定期组织考试,检查学习培训的效果,确保学习培训的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

第三阶段:技能比武阶段

在学习培训基础上,采取闭卷考试、知识竞赛、病历书写和执法文书展示、现场技能操作演练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分专业进行技能比武。各医疗卫生单位按要求自行选择一定比例的优秀选手参加全县的技能比武,笔试与技能成绩按40∶60比例,两项成绩总和在前10名,做为评选全县卫生系统学习标兵的依据。同时,将各单位选手参赛情况列入本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第四阶段:总结评比和表彰阶段

技能比武结束后,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将参加本次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报县卫生局。县卫生局将及时对本次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进行总结、评比、表彰。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医疗卫生单位全体员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领导班子要加强对活动工作的领导。县卫生局成立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本次活动的指导、协调、检查。

(二)立足岗位,注重实效。在本次活动的安排上,要保证日常医疗卫生活动的正常开展,要充分考虑到各科室的工作特点,科学统筹安排,将学习培训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要立足岗位需要,突出岗位特点。切实使这次活动达到让医疗卫生人员熟知和掌握本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娴熟应用的效果。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目标任务。大力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聘用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组织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逐步在社区建立一支以全科医学为主体,包括中医、西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社区卫生管理人员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

二、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3、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人员编制、职称评聘、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鼓励高水平临床教师和临床专家承担全科医学教学任务,参与社区卫生人才培训。支持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有条件的医学院校要成立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系、社区护理学系,将该类学科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整体规划之中。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科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在向医学类专业开设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之中。护理学本、专科专业教育要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临床教学和社区实习的配套教材。组织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见习或实习。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在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全科医学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给予专门研究和重点支持。高等医学院校要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举办全科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全科医学师资和学科带头人。

4、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对已经从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和由其他医疗机构转入社区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专业人员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岗位培训。培训结束后,由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并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确保在**年前基本实现所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执业要求。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注意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各省(区、市)都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培训计划,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5、积极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工作。要探索相关配套政策和培养模式,稳妥地推进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有关医疗卫生机构要承担培训任务。到**年各省(区、市)都要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逐步建立健全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制度。

6、完善继续教育。进一步明确对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求,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促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使用管理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具有全科医学特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继续教育活动,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

7、推进培养能力建设。采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养。教育、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要将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师资培养列入教师培训计划。加快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临床和社区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一批能体现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以及防治结合特点的示范性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临床和社区基地,发挥其对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到**年在全国每个地级市遴选建设至少1-2个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教材建设,组织编制一批高质量的适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等教育培训教材。

8、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职业道德。要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医德医风教育,使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确立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意识,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加强职业技能和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便捷、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

9、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全科医学为主体,包括中医、西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晋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对在社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医师,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执业。凡符合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中级考试,取得相应类别的全科主治医师资格。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副主任及主任医师经过有针对性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经考核合格,并由卫生、中医药、人事部门认定后,可转为相应资格的全科医师,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变更执业范围后,在社区从事全科医学工作。在晋升上一级资格时,其转前与转后年限合并计算。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建全科医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全国全科医学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11、完善在社区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社区护理人员的初级任职资格通过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护理学专业考试获得;在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理中级资格专业中增设面向社区护理的专业;在护理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的有关政策规定中进一步体现社区护理的要求和特点。

四、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聘用制度

12、实行岗位管理制度。国家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确定通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岗位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岗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工作任务、工作标准、职责范围和任职条件。

13、完善人员聘用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行择优聘用,合同管理。聘用的各类人员都要签定聘用合同,有法定执业资格要求的岗位,受聘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

14、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加强对受聘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岗位考核以专业水平、工作绩效和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聘期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者调整岗位的依据。

15、探索建立人员退出机制,完善辞聘、解聘制度。对于符合辞聘、解聘条件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受聘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调整其岗位,并对聘用合同作出相应的变更。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无法胜任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与之解除聘用关系。

五、吸引和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

16、吸引和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到艰苦边远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1至2级。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支持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为毕业生在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实习、进修创造条件。

17、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各地要制定配套政策,积极吸引医院中的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和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在社区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给予适当倾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满五年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优先参加相应的培训或业务进修。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使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各省(区、市)应采取有效措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人员工资。

18、加强人员和技术交流。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组织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要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要鼓励城市业务水平较高、身体状况较好的退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他们开展服务提供便利,享受相应待遇。

六、切实加强社区卫生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建立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学校发展实际的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医院基本情况

人员编制:根据市委编制文件,市中医医院编制数为105人。目前实际在编国家职工人数82人。其中:院级领导4人、执行管理人员工资者8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64人。其中正高级1人,聘任1人;副高级9人,聘任6人;中级42人,聘任33人;初级12人。现有高、中、初级人员结构比例为1.5:6.6:1.9。

工勤技能人员3人。其中技师1人、高级工2人。2012年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即将退休的人员3人

三、岗位设置基本原则

1、科学设岗,统筹兼顾。以医院发展为根本,根据上级文件关于岗位设置的政策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统筹兼顾各类人员结构现状,确定岗位总量。按照上级部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标准,设置医院内部各级各类岗位。

2、稳定骨干,优化结构。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人员结构比例,提升我院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人员队伍的水平。

3、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以岗位设置为基础,深化人事聘用制度改革,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促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4、平稳实施,扎实推进。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情况,认真听取多方意见,充分考虑医院现状,做好政策衔接。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公开透明,扎实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及聘用相关工作。

四、适用范围和对象

医院在编在册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委派会计及借调人员回编制所在单位参加竞聘。

五、医院岗位等级设置

根据卫发【2012】17号文件精神,考虑医院人员现状和工作实际,首次开展岗位设置时,按如下方案设置岗位。

1、岗位总量:105个,其中管理岗位4个,专业技术岗位97个,工勤技能岗位4个。

2、管理岗位:医院管理岗位设4个。

六、各类岗位基本条件

(一)聘用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或技能水平;

4、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实行执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准入条件;

6、近三年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

(二)管理岗位申报任职条件

1、管理岗位指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含原聘管理岗位人员)。

2、八级职员岗位须为副科级人员。

(三)专业技术岗位申报任职条件

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根据《市卫生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任职条件制定。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条件为:

1、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1)四级岗位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聘任已达三年,且三年年度考核均在合格及以上。

②工作尽职尽责、积极奉献,无工作责任事故。

(2)五级岗位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聘任已达六年,且六年年度考核在合格及以上。

②工作尽职尽责、积极奉献,无工作责任事故。

(3)六级岗位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聘任已达三年,且三年年度考核均在合格及以上。

②工作尽职尽责、积极奉献,无工作责任事故。

(4)七级岗位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且近三年年度考核在合格及以上。

②工作尽职尽责、积极奉献,无工作责任事故。

2、中级专业技术岗位

(1)八级岗位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①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且被上级人事部门聘用已满三年者。

②工作尽职尽责、积极奉献,无工作责任事故,近三年年度考核均合格的人员。

(2)九级岗位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①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且被上级人事部门聘用已满两年者。

②工作尽职尽责、积极奉献,无工作责任事故,近三年年度考核均合格的人员。

(3)十级岗位

需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且在原来的岗位职数内已经聘用的人员;或已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近三年年度考核在合格及以上。

3、初级专业技术岗位

(1)十一级岗位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①取得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且被上级人事部门聘用已满三年者。

②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满三年及以上。

③能认真完成本职工作,近三年年度考核在合格及以上。

(2)十二级岗位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已具备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②全日制本科毕业工作满一年,能胜任本职工作,原已定专业技术职务助理级岗位的人员。

(3)十三级岗位已具备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

(四)各类岗位等级比例调控办法。

各类岗位如存在相同等级档次的多名人员同时竞争同一个岗位,医院将按以下条件进行核定:

1、以聘任时间先后为序;

2、若条件1相同,则以职称资格取得时间先后为序;

3、若条件1、2均相同,则以工龄长短为序;

4、若条件1、2、3均相同,则以当年度为中层干部者优先(正职在前,副职在后);

5、若条件1、2、3、4均相同,则以院龄长短为序;

6、若前5个条件还相同,则以近三年度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者优先,另以次数多少为序。

注:1、已具备同样的专业技术职称高一级竞岗资格,但由于该岗位已满员而未聘用聘任的对象,优先聘用聘任在原岗位的最高级。2、对于已聘任在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或管理岗位、工人技能岗位上的人员,由于现有人员结构比例已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此次不能聘任到高一等级岗位的,原聘岗位不变。3、双肩挑人员、过渡岗人员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七、岗位聘用程序

(1)宣传政策。召开动员大会,宣讲岗位设置政策,让全院职工了解政策和程序,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

(2)制定方案。医院组成工作专班研究政策,起草实施方案,并提交医院办公会、中层干部会等各级会议讨论修改。

(3)审议方案。将修改后的具体实施方案再次提交医院领导班子审核通过,然后报市卫生局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4)公布岗位。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及聘用条件;

(5)个人申报。符合岗位申报条件的职工填写并签写《职称申报承诺书》。

(6)资格审查。岗位设置工作专班初步审查核实申请人员任职资格和相关材料。

(7)考察评议。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竞聘上岗,确定可直接聘用的岗位人选,报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聘用名单。

(8)研究决定。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聘用名单。

(9)结果公示。聘用结果确定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天。公示期内受理群众投诉和个人申诉,必要时进行复议。公示期间,若发现申报人员、学历、资历、业绩、成果、表彰和年度考核结果等方面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其竞聘资格,并给予批评教育。

(10)上报审批。按规定程序报送市卫生局、人事局审批、备案。

(11)签约上岗。医院院长(或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岗位聘用合同,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兑现相应的工资待遇。

八、聘用与考核

1、聘用合同

医院与受聘人员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定聘用合同,明确受聘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岗位纪律和聘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以及聘用合同期限等方面的内容。医院和聘用人员签定聘用合同,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可以按规定约定试用期。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聘用合同期满前,医院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受聘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考核,及时作出续聘、岗位调整或解聘的决定。

2、聘用期限

(1)聘期一般为3年。

(2)聘期内变动岗位的,原聘期终止时间不变。聘期内,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受聘人员,岗位聘用合同只签至达到退休年龄的时间,聘用期满按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3、岗位考核

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主要考核聘用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工作态度情况。聘期考核主要考核聘期内聘用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和聘用合同的情况。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调整岗位以及晋级、奖惩的依据。

九、组织领导及实施

(一)成立岗位设置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专班成员:

(二)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传达国家、省、市有关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宣传岗位设置工作政策,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2、制定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及具体实施方案。

3、协调和处理岗位设置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