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地论文

工地论文

工地论文

工地论文范文第1篇

省、市、自治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保藏、利用图书报刊、地方文献资料,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这里,在一般图书报刊资料之外,突出“地方文献”,作为省市图书馆必须收集、保藏、利用时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地区性的图书馆不同于诸如科研、高校或其它专业图书馆的地方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利用地方文献为我国的四化服务,必然是摆在省市图书馆面前的重要课题。

地方文献的范围,一般说来应该是:(一)反映本地区各方面情况的有关图文论述资料;(二)地方人物及其著述;(三)地方出版物。如何利用这些地方文献,使之便于收集、整理、研究,就有赖于书目工作作出系统的、充分的揭示。省市图书馆在这方面无可置疑地具有较其它专业图书馆更为优越的特殊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搜集地方文献,编制地方文献书目,是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首要任务。

地方文献书目,不同于其它综合性公私藏书目录,也不同于其它专题、专科目录。它限于地方,小于同类目录的容量。如地区期刊目录,小于全国期刊目录,地方人物志,只能是全国若干省(市)的一小部分。但它的广度和深度却大大超过了全国性的有关目录。这样,地方文献对于数量较大、为其它书目所摒弃的、被认为粗俗无用的、非正式出版的书刊,以及未获出版的手稿、抄本、册页、簿录、图表等而确实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多方面材料,得以广泛收录;对于具体的人和事的有关资料,将会发掘得更深。这是其它综合性或专科性目录所不能包举的。以二百卷的《四库全书总目》而言,全目著录古籍三四六一种,存目六七九三种,收录万余种,可称繁富。但是,未入总目的阮元《四库未收书提要》就有170余种;姚觐元编《清代禁毁书目》,所记禁毁书更达三千余种。乾隆以前,所存图书,远不止此,大量的通俗小说、戏曲、民间文艺,等于未收。其中的一地之书,对于某一地区来说,更显得微乎其微。以地方志而论,今存方志,超过万种(其中很大部分是乾隆以后的),而总目所收,却寥寥可数。如东北方志——《盛京通志》仅录一种;乾隆钦定盛京通志一百廿卷(应为一百三十卷)、明代辽东、全辽两志,以触时讳,摒而不录;即使是康熙朝的《铁岭县志》、《开原县志》、《盖平县志》、《宁远州志》、《辽阳州志》、《锦州府志》、《广宁县志》等,也都不在收录范围。可见《总目》远不能与地方文献书目之能在某一方面竭泽而渔相比。《总目》如此,历代的艺文经籍志,多有同样的弊病。如明史、清史稿的艺文志,失载之书,何止于已录之书的数倍。近出《清史稿艺志及补编》,所补就超出了原有之书(原编著录9633种,增补10438种)。但这还不是应予收录的全部。《中国地方志综录》(初稿)收录方志12863种,可以说基本上荟萃了现存方志,著录了馆藏,但是对未经整理的、已佚的、待访的方志,还不能从目录中反映。此外,由于各馆目录,只能提供一些粗略的线索,有的未能就原书周密核实考证,或因袭旧误,对修纂版刻等的著录,就笔者所见到的并翻阅了几个省所录的初稿来说,可能不尽准确。而作为地区性的方志考录、提要等书目、却有可能更进一步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当然,全国总目反映总体情况,又是地区性目录所不能代替的。

对于地方史料、人物纪传、地方出版物作更深入的探索,也只有系统的地方文献书目足以胜任。以辽阳史料为例,辽阳路、州、县乡土志,已见著录的不过六种,专书如《辽阳古迹遗闻》、《辽阳碑志选》、《辽阳防守记》等,期刊如《辽阳政府公报》等,都不过数种。辽阳诗人文集稍多,如清刘廷玑有《葛庄诗钞》、王尔烈有《瑶峰集》、宋玉奎有《宋星五遗著》等。但其总数亦不过一、二十种。如果地方目录,仅止于此,就难以满足多方面的读者需要。除以上几类史料之外,可以从历代有关史志、丛书、类书、其他诗文集、论文集、有关史地、文教、政治、财经、工农业等方面的图册,以至近代报刊论述资料,有关档案、文书中挖掘出有价值的资料。最近几年,辽阳市志办为了搜集有关该市文献,在各省市图书馆、档案馆的协助下,搜集资料已逾千种。其中也包括了日文报刊、图书资料。他们这种锐意搜集,期于网罗无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的。如果各省市图书馆都能广泛地系统地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好地方文献书目,对于整理文献,编史修志,科研工作,以及图书馆的参考咨询、阅览利用等方面,定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地方人物及其著述,是地方史科的一个方面,搜集地方人物资料,编辑地方人物著述书目,也是地方文献书目工作的重要部分。地方人物的活动及其著述,往往得之于当地的史志记载和相关的碑传诗文中。当然,还会有很多口头传说,亦可供参考。以东北子弟书作家和作品研究而言,辽宁籍子弟书作家有名号可查的,约占已知子弟书作家的半数,而地方史志却不见著录。由于书目无征,文献不足,或是资料隐晦,艰于发掘,对他们的生卒活动时期,以及作品的归属,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人言言殊。

以东北子弟书作家喜麟为例,喜麟生于道光元年,卒于光绪十二年(1821-1886)。字晓峰,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今新民县人。工诗赋,善书法,累举不中,道光廿九年拨贡。精满语,同冶十二年以助教升大理寺丞。光绪十一年辞宫归里,次年九月卒,年六十六岁。著有《寻 撦集诗稿》四卷。他的事迹仅见卷首曾培祺序和觉罗恩魁(喜麟外侄孙)所写传略。据此,喜麟的生平和生卒,本来是很清楚的。由于喜麟的诗集未见著录,恩魁所写《传略》亦无由得见,喜麟生平事迹遂湮没无闻。近年来有一些查考子弟书的文章,作者根据一些老艺人口述和亲身访问所得,记述了喜麟晚年情景,并且言之凿凿。早已卒于光绪十二年(1886)的喜晓峰,竞有人在1937年(即死后51年)夏天亲访辽滨塔时见到了他!说其时约九十岁。他拿出手写的《忆真妃》原稿,尚有修改痕迹,并说是为纪念他的亡妾而写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作者据此而考定喜晓峰生千道光廿七年(1847),卒于1937年前后,著有子弟书《忆真妃》。由于作者未能利用第一手资料,轻信了传闻,疏于考查,因以致误。对书目工作来说,则是未能利用地方文献,充分揭示馆藏书刊,使之服务于读者,而跟不上研究的需要。按《忆真妃》,多传为韩小窗所写,实乃春澍斋所作,成书至少在道光十五年以前(见吴晓铃:绥中双(木+昏)书屋所藏子弟书目录,《文学遗产》1982年4期)。喜麟的《寻撦集诗稿》也并非传闻的《拉扯诗钞》或《检查诗稿》,此书如从讹误的书名求索,则是找不到的。辽宁省图书馆入藏,笔者亦有一部。所辑为五言试帖诗,本无足贵,因罕见著录,流传不多,对于研究子弟书作家和满族文学说来,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由此可见,地方书目中地方文人及其著述的著录,即使被认为是一般平常之作,对于乡里文献,也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这样的书,不能在有关的书目中反映,也自有其原因。一般国史经籍、艺文志,对于所谓“陋劣芜杂”之作,一向是摒弃不录的。既称“经籍”,当然是堂而皇之的著述了。特别是民间文艺、戏曲、小说之类,连地方志中的艺文一目,也是很少述及的。而更多的是选录一些地方诗文充数。也许很多州、县,并无太多的称得起著述之作,也就无从著录。地方文献书目,虽非有闻必录,但对于有史料价值的论述,能揭示一个地区的某一方面的资料,作出全面的搜集、著录,使无遗珠之憾,这大约也是地方目录和抢救地方历史文献意义之所在,也是地方目录所应能起到的作用吧!

至于地方出版物,它在地方文献书目中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别具一格的。地方出版物不等于都是地方文献,

但它反映了地区的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整个面貌。大部分地方出版物,都具有一定的地区特色。按地区、出版单位或专业性质划分的地方出版物目录,也是地方文献书目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历史上的地方出版物,基本上是由地区(府、州、县)或公、私(官刻、家刻)以及书坊出版的;近代则除了书店、出版社之外,党政机关、文化教育单位、科研系统、人民团体、工商企业,都编印了不少书刊和内部资料。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有价值的地方史料,如疏于访求,稍纵即逝。全面及时地征集地方出版物,自是搞好地方文献的不容忽视的工作。

有一些地方出版物,看来好象不是地方文献,往往不大注意而失于搜集。如各科教材,专业的简报、通讯、动态、会议特刊、专刊、科技资料、成果汇编、资料汇编、论文汇集等等。一般在书刊名上冠以省市单位名称的,都被确认为地方文献;反之,就往往被忽视,或认为只是一般地方出版物,不是地方文献。其实,地方文献的搜集范围,是应该包活上述诸方面的,即使是一般地方出版物。对于地方作者,地方著述,地方科学技术文化发展以及出版事业的研究,一个能够系统反映地方出版物的书目,自有其地方文献研究上的价值。

二、地方文献书目编制回顾

通过各种书目索引,系统地反映地方文献,服务于读者,是搞地方文献必然要进行的首要工作。只有编制各种类型的地方书目,才能展示特定的地方文献内容。

我国记一地文献目录,近人多引刘知几《史通·书志篇》谓始于北齐、北周之间(约公元570年),如宋孝王所撰《关东风俗传》中的《坟籍志》,由专录一方人士著作,开后世方志著录书目之风。其他一地著述的书目,《千顷堂书目》所载,明代有祁承鄴的《两浙著作考》等书,惜已亡佚。今天能见到的则有残本明末曹学佺《蜀中著作记》十二卷。地方志目录,以宋高似孙《剡录》为最早,其中著录了戴逵、王羲之等十四人著作和阮、王、谢三氏家谱四十三部,都是记当地人书目。

清代至解放前,出现了大量的地方文献书目,见于各省通志及府州县志中。有的称“艺文志”,实际上很多只是抄录当地作者诗文。有称“经籍志”或“书征”、“书目”的,则网罗一地方文献。私家撰述地方文献书目,多出自当地学人,收录详实。一方文献,或录历代,或录数代,或录一代。有考一省著述,或一府、一州、一县著述,以至一镇一氏的。著录亦详略不一,一般多记其书名、卷数、著者生平、简历、著述内容、版刻,或录其序跋、诸家评论,如金毓黻《辽海书征》六卷,1942年辽阳金氏石印本,一至四卷为先正遗著,著录晋至清代辽宁人著述;第五卷地方志乘,是辽宁府州县志;第六卷掌故杂记,记载东北故实之书,族谱、校刊诸书。再如陆维鎏《平湖经籍志》八卷,收录原书序文提要;长文择要采录;四库著录者则录原文。项元勋《台州经籍志》四十卷,著录著者姓名、时代、籍贯,或考订事迹,或录各书序跋及诸家评论。他如《中州艺文录》,方树梅《明清滇人著述书目》,徐世昌《大清畿辅书征》,张惟骧《清代毗陵书目》,孙贻让《温州经籍志》,胡宗懋《金华经籍志》,都各有其特色,不论是收录范围,著录体例,志传类分,提要考证,存疑辨误,都是足资参考借鉴的。对于我们今后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编制地方文献书目,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提供了值得很好学习的有益经验。

建国以后,地方文献和书目工作,普遍受到省市图书馆的注意。在收集、整理、利用地方文献方面,很多图书馆做了大量工作。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在征集地方文献,建立地方文献专藏方面,率先做出了成绩。他们编制了不少地方文献书目。如1960年编印的《广东文献参考书目》,分解放前部分和解放后部分。解放后部分包括广东史料、粤人著述、本省刊物三部分,共计4589种,附书名索引。解放后部分,分总志、分志。总志为:广东文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实业、社会、文艺、历史;分志按广东市、各府县、港澳和邻省等目分列,共收4757种。一方文献如《广东辛亥革命史料》亦先后编印了多种。

甘肃省图书馆所编《甘肃地方文献索引》(1909-1949)1978年3月油印本收报刊资料1543篇,按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地质矿务、文化教育卫生等五部分著录。《西北地方文献书目》1977年编,则分为综合、宗教、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与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图录等类,收书730种,并附有书名索引。

此外,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各地方志目录,地方人著述书目,各省市图书馆相继编出不少。联合目录如:《北京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福建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山东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天津地方史资料联合目录》、《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等,著录了一市一省乃至一个地区的文献。地方志目录除一般馆藏目录之外,很多省市都编制了本地区的方志目录,为新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创造了条件。地方人著述书目,如《安徽文献书目》收安徽省图书馆,省博物馆、安庆、桐城、歙县等五馆所藏历代安徽人著作目录近四千种,作者一千七百多人;刘伟毅编《山西文献书目》,上编地方史志,收书八百五十一种:下编晋人著述,收书一千一百九十种,附著者索引,还介绍了六百六十三人的字号简历;青岛市图书馆编有《馆藏明清两代山东人著作书目》,并为这些著作编了解题书目。地方人物的著述,这方面历代所编书目不在少数,已如前述,晚近则编得不多。近年来由于地方史志编写的需要,各图书馆以及有关科研单位,正在着手编写一些以地区划分的地方人物志,如从方志中辑录地方人物资料的目录索引等,使编制地方人物著述书目的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正像在地方志书目中,不仅有著录一地之目多还有深入一步的地方志考录,地方志提要工作。如浙江省有洪焕椿编《浙江地方志考录》,辽宁省编有《辽宁地方志考录》,上海师院编有《上海方志资料考录》,河南省编有《河南地方志提要》等。各类地方志目录,只能提供一个粗略的线索,为了进一步揭示地方志的内容,中国地方史志协会计划编辑《中国地方志提要丛刊》,准备陆续编出我国每一省的地方志提要。这对于开拓地方文献的方志书目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了解现存的地方志内容,有效地利用地方文献,更是功莫大焉。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需要,也使我们日益认识到发掘和利用地方文献以及编制有关书目工作的重要意义。而过去,对于省市图书馆的

这一任务:要利用地方文献资料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科研服务,是没有深切认识和足够重视的。如何改进和加强地方文献书目工作。仍然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以辽宁省图书馆而言,在五十年代虽曾作了一些搜集。保藏地方文献的工作,但对于开展地方文献书目工作,并没有主动而自觉地把它作为图书馆的一项任务来完成,只是在当时读者对地方文献需要日益增长的推动下,编制了一些地方资料目录。比如1954年以后,编印了《东北地震资料》,地区的《外文期刊联合目录》,从大量方志中辑录地方资料的《辽宁矿藏录》、《辽河、大、小凌河水系水灾历史资料辑要》、《辽宁农业史资料辑要》等。这些地方资料的编辑,大部分是临时抽调、组织人力采搞的,既没有建立专门的地方文献工作机构,更没有作长远打算,而是编完散摊,采取再编再组织人力的工作方法。五十年代初的东北图书馆时期,虽然成立过档案部、历史文献部,但却没有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的任务。这是一个专门保藏、整理馆藏数百万件明清和近代历史档案的部门,当时只能作一些初步的整理,以后全部档案包括部分日文图书资料,都移交给省档案馆。直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才由参考部门编制了一些介绍东北名胜古迹,有关沈阳参考资料、抗联史料等书目,以及《辽宁地方志考录》和东北三省馆合编的《东北地区农业历史文献联合目录》等。从1960年以后,地方文献受到科研、文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地方文献,辽宁省图书馆着手整理了中、日文的地方文献卡片目录,并倡议与吉林、黑龙江两兄弟馆共同编制东北地方文献图书报刊的联合目录,由于以后机构的变动,参考部门的撤销,经过,初步积累的文献资料,亦丧失殆尽,刚刚起步的地方文献工作终致夭折。

粉碎“”以后,图书馆事业得到了新的生机,中断了十多年的地方文献工作,开始受到了应有的重视。1980年,在社科服务部门建立了地方文献研究室,以收集、利用、研究和编制地方文献书目资料为具体的工作任务,重新整理了地方文献中、日文报刊、图书,增订并出版了《辽宁地方志考录》,同时东北三省成立了“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编辑组”,开始联合目录的编制。第一辑为《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报刊部分》,由辽宁省图书馆主编,已于1982年出版。第二辑为《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图书部分》,中文图书分册由吉林省图书馆主编,外文图书分册由黑龙江省图书馆主编,其中日文部分由大连图书馆主编。第三辑为《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专题书目索引》,第一种为《东北抗日联军及抗日武装斗争史料索引》,吉林省图书馆主编,己于1983年4月出版。第二辑联合目录,即将于年末出版。有关地方文献的专题书目,我们在取得一定经验后,还将继续联合编制。

很大一部分地方文献书目的编制,本来在二十年前就应该也有可能很好完成的,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工作中的失误,加上“”的十年祸害,致使地方文献书目工作断断续续,延滞不前,造成地方文献不能得到及时反映、利用的极大损失。回顾这一时期的地方文献工作,不仅辽宁如此,其他兄弟省市,又何能幸免。

地方文献书目的编制工作,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其发展情况总是不平衡的。今胜于昔,吸取历史的经验,改进我们的工作,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书目,定会绽现新的面貌。

三、地方文献书目工作展望

我国一方文献有专目记载的历史,虽有一千多年,但历隋、唐、宋,元,鲜有专著,有意识大量收录地方人著述,辑成艺文志、书征等,则是在明末清初以后的事。以一省、一府甚至一县著述编目,又是近代居多。这些书目,有自古及今,有限于一代,所反映的地区,更非全面,大部分地方著述编目,还无人问津。已经编成的地方书目,很多尚需增补重辑过去从事这方面工作者,或为地方史志专家,或为当地学人。虽称精博,但局限一隅、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就各区各地尽行编辑。只有在解放后才有可能由省市图书馆承担各该地区的地方文献和书目工作任务。我们将在前人整理的基础上继续搜集文献、积累资料,在未经开辟的处女地上,更要发前人所未发,开创一个地方文献工作的新局面。每一种较为完备的,能够从多方面或不同角度反映地方文献的书目,都将标志着地方科学文化的发展成果,成为地区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对地区图书馆来说,不仅是开展参考、咨询、征访、阅览工作有了重要工具,并大有利于建立地方文献专藏和普查、发掘、整理、研究地方文献。

目前,全国和地区古籍整理,各地的修史编志,地方的科研工作,都迫切需要地方文献。对于地方文献的三个方面:论及地方的一切著述;地方人物著述;及地方出版物。我们的书目工作,都应该有充分的反映。

(一)、系统地反映有关论述本地区的著述,编好地区性联合目录。地区性的中外图书、报刊、有关资料,大部分保存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和院校、科研系统图书馆中,较为全面地反映地区图书、报刊和有关资料的总藏,是地方文献书目的首要工作。这一包括整个地区史料的总目,既反映了地区馆藏,又为编制其它地方书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线索。过去编制地区以至全国联合目录的实践,都说明了这一点。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以改进今后的工作,是很必要的。再如联合目录地方文献类目的区分,以其不同于一般图书分类,应该如何显示其特点,并使之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著录方式,如何使许多参加馆由于藏书编目著录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汇编、核实等,采取有效措施,制订出可行的办法,更是亟待今后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的。

(二)、编制各种专题书目、索引。反映地方特点,如革命史料、人物传记、著述、自然资源、工农业发展、方志考录、提要、文化史迹,以至地方戏曲、工艺、风俗、民清、民族、语言等等。进而作好地区历史报刊资料索引,地方资料文摘,专题资料汇辑,地区史料的汇编等。

地方文献的书目索引工作,某些方面,图书馆作得很少。以人物传记索引而言,朱土嘉先生编有《宋元方志传记索引》,并谓《吴县志列传人名索引》(1939),是第一部方志人名索引。可见方志人名索引之作,是不多的。1964年编印的《明代地方志传记索引稿》还是日本的山本幸夫所编。此外,1834年,商务印书馆在缩印河北、山东、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各省通志时,曾编印过四角号码索引,其中收得最多的是人名、地名条目,也是很好的方志人名索引。在传记索引方面,近代成果显著。目前史籍已有《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史记》、《汉书》以下各史的人名索引;《四十六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以及辽金元传记、明代传记、清代传记的综合引得。但大量地区方志中的人物传记索引,除了商务所编几种外,还很少有人编过。如各省市图书馆都能将本地区方志中人物传记索出,那么就有了全国的地方志人物传记索引。这对于查考各地人物来说,就有了一套极为完整、便于翻检的全国方志传记索引工具书了。

(三)、编印地方出版物目录。反映各时代、各个时期地方版刻、地方出版事业的发展。各省市历代版刻发展情况,很不一样,浙江、福建、四川等省,远在宋元刻书事业就很兴盛。有些省市发展稍晚,到了近代,地方出版物,各地都大量的印行。很大一部分是不公开发行的内部出版物,又是只有地区图书馆,才能大批搜集入藏。地方版本对于揭示地方文献,以地求书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搜集地方出版物,保存地方版本并建立专库,仍有必要。

(四)、编制地方文献卡片目录。地方文献书目的编制,是省市图书馆长期性的日常业务工作。历史上的文献,有待发掘、整理,当代的文献,与日俱增,积累包括公开出版的图书、报刊以外的一切地方史料,作成卡片目录,既利翻检,又便于随时增补。所收资料,不论其为馆藏和非馆藏,均需注明出处,使之成为编制其他书目,可资取材的地方文献资料总库。这套卡片目录,可按地区排列(以地系事、系人。)论及全区的作为总论,论及市县的作为分论。这一积累性的总目的编制,也是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的主要地方文献工作。

(五)、建立地方文献专藏。省市图书馆,无庸置疑,应是地方文献的收藏中心,很多省市馆如广东、甘肃等馆都先后建立起地方文献专库。这不仅方便读者阅览利用,对于搜集、整理以及研究地方文献,都将起很大的作用;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更不待言。当然,地方文献专库,并不意味着一切地方文献的集中,大部分的地方期刊报纸,将仍然在统一的期刊库中,集中的将是主要的地方资料。

工地论文范文第2篇

1堤防工程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堤防工程是为了抵御洪、潮水给人类正常活动以及生存环境带来的自然灾害而修建的水利防护工程的总称。堤防工程的主体是众所周知的各类挡水堤、墙,而堤上的各类闸、涵、洞、管等穿堤建筑物以及堤防维护、抢险所需的交通和通讯设施等等,则应归为堤防工程的附属工程或附属建筑物。

1.1堤防工程的特点

(1)线路长,分布范围广。据统计,我国已建堤防总长20余万公里,尚有若干堤防工程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主要分布在各大江大河的干、支流上和各湖泊周围及沿海一带。

(2)堤防工程的主体主要是线性水工建筑物,其它附属建筑物则另当别论。

(3)堤防工程的主体—大堤,多为阶段性(或临时性)挡水建筑物,建筑物高度在数米至十余米之间,并不象大坝一样是长年挡水的数十米至数百米高的集中式枢纽建筑物。

(4)堤防工程的主要附属建筑物之一是支流(沟)与主流汇合口附近的挡水闸,这种闸往往具有双向挡水的性质,这与大坝的受力条件是有区别的。

(5)堤防工程有严格的等级标准,对于特别重要的一级堤防,例如保护江汉平原的荆江大堤,是不允许溃堤的;而一般性的河滩围堤,在超过设计洪水时则只好放弃。但是对于大坝而言,基本上是不允许垮坝的,在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的全过程中,均采取十分谨慎的运作策略。

1.2堤防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

堤防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多为江河冲洪积平原区,地层以第四系冲积、洪积、湖积相为主;堤防工程的地基大多座落在此类沉积相的漫滩和一级阶地之上;也有一些堤防工程是在岸边岗地丘陵区,但不多见;还有一些城市的堤防工程是建在人工填土(杂填土、素填土)之上,例如武汉城区的部分堤防工程。

就某一地区或某一河段的堤防工程而言,其所处的地质环境相对比较简单;从全国范围内的堤防工程来论,其地质环境则相对较为复杂。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下游的地质环境显然是不同的;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的地质环境也有区别;湖泊、海堤的地质环境与江河漫滩更是相差甚远。

堤防工程所处地质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地下水的补排关系较为明确。江河湖岸地层中的地下水(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水,二元结构地层中的承压水)与江河湖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十分密切,互为阶段性的补排关系。堤防工程所处的江河湖岸既是堤内地下水的排泄边界,又是江河湖水位较高时补给堤内地下水的补给边界。这种边界条件一旦改变,实际上就是地质环境的改变,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

1.3堤防工程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堤防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堤防工程对地质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工程虽然规模巨大,线性工程跨越了不同的工程地质单元,地质环境差异较大,但在相同的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单元上,工程地质条件则相对较为简单,工程地质问题也相对较为明确。如果不从环境地质的角度来考虑,单从工程建筑物本身的角度来看,堤防工程并不复杂。

堤防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由于堤防工程的修建,或者说堤防工程措施的实施,对客观地质环境的改变是毋庸置疑的。改变了客观地质环境,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地质问题,这是我们地质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忽略了堤防工程的环境地质问题,人类社会肯定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堤防工程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

堤防工程的三大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堤基土层在渗流作用下的渗透破坏、堤基为软土层存在稳定问题、岸坡受水流冲刷侧蚀产生崩塌破坏影响大堤安全。针对此三大工程地质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如果工程处理措施不当或对地质环境的分析不够,就可能带来新的环境地质问题。

2.1堤基垂直防渗阻断地下水的正常排泄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堤基表层为砂性土,或砂性土埋藏较浅,或表层粘性土较薄的二元结构地层,在外江水位高于堤内侧地面高程时均将不同程度地存在堤基渗漏问题(实际上,只要外江水位高于堤内地下水位时,渗漏就已经发生了)。堤基渗漏并不可怕,对堤基稳定影响最大的是渗透破坏。当渗透水流坡降大于堤基土体的临界水力坡降时,渗透破坏就会发生。工程上对于渗透破坏一般采用铺盖(增加上伏粘性土层的厚度,也有延长渗径的意思)、堤内侧设排水减压井、浅基截渗墙和垂直防渗帷幕。前三种方法是堤基防渗的传统工程处理措施,较为适用,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效果也是较好的。而最后一种即垂直防渗则是1998大洪水后普遍被提及和宣传的一种以往很少用于堤防工程(多用于大坝坝基)的防渗措施。

一般说来,江河湖海是区域性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由于堤防工程的兴建,地表水将只能通过闸、泵等穿堤建筑物排出堤外;在没有进行堤基垂直防渗的情况下,地下水仍然能按照区域性地下水的总体流向,通过最短路径排向江河湖海中。显然,当实施了一定范围内的连续性垂直防渗措施后,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渗流场被人类工程活动改变了,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有些地方可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地下水的排泄通道被阻断了,它的出路在哪里?地下水没有了出路,实际上是地质环境的改变,新的环境地质问题将随之产生。

如果大范围截断了地下水的排泄通道,地下水位被雍高之后,或于地表低洼处出溢,形成水塘直接以蒸发形式与大气层进行平衡交换;或选择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的排泄途径向更远的排泄基准面运移。但是无论地下水以何种方式寻找出路,已经雍高了的地下水位,使得土地发生沼泽化或盐碱化,对农作物、建筑物、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将势在必然。地下水位雍高致使水流不畅,出现水的矿化度升高,水中微生物数量增多,导致水质恶化;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高,使得建筑物地基,尤其是土基中的含水量增高,甚至达到饱和,使原本能够满足建筑物要求的土基的物理力学指标降低,导致建筑物发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出现失稳或开裂。特别是对于一些靠山临水的地区(如江西景德镇、临川、上饶等城市),大气降水的相当一部分渗入植被覆盖良好的地下,通过山前冲积平原二元结构的水平径流区,于河谷岸边排入天然河道。实施了封闭式的垂直防渗之后,使得这些原来每年仅受数日洪水威胁的城市将全年都在水中浸泡渡日。这种情况决不是耸人听闻,据反映,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地下水位上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是地质师们不该掉以轻心。

2.2堤基垂直防渗阻断江河湖水正常补给地下水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垂直防渗除了截断地下水排泄通道带来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之外,由于江河湖岸又是附近区域地下水的补给边界,没有了大范围的地表水的补给,同样会打破地质环境的平衡,仍然会引起新的另一类的环境地质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

(1)地下水主要靠江河湖水集中补给的一些地区,当地工农业用水除了靠提或引取江河水之外,另一主要来源是开采地下水。由于截断了河水向地下水的补给通道,地下水失去了江河湖这一直接补给源,形成只采不补的恶性环境,必然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地下水的正常开采与利用。城市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后,有可能引起建筑物基础应力条件的改变,出现建筑物失稳,地面裂缝和局部塌陷的情况。城区地下水与江河湖水失去互相补排关系之后,地下水不能与外系统构成循环,必然导致水质恶化,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由此而生。

(2)截断了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通道后,致使正常来水量情况下河水位偏高。因为河道没有了正常向外“渗漏”的条件,实际上是抛弃了江河两岸天然状态下巨大的地下调节和分蓄洪水库,江河水位当然要升高了。由于在相同来水量条件下河水位的升高,迫使我们不得不加高堤防,而实际上防洪标准又没有提高。可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人为的自作自受,人类自身的作茧自缚,自然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堤基汛期渗透破坏与垂直防渗后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解决这样的矛盾,处理好这样的问题,需要各专业间的互相配合,认真论证,找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解决方案,争取做到防止渗透破坏取得较好的效果,又不至于引起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

2.3开采筑堤建材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堤防工程大多是采用当地材料筑堤,其取土原则是:就近开采,尽量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在堤基安全保护区范围之外取土。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情况并非如此。一种情况是承包单位并未在勘测设计单位推荐的料场取料,另一种情况是汛期抢险时只能就近取土以解急用,这就可能因主动或被动地开采筑堤料引起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1)取土点在堤基附近,不在堤基安全保护区以外。由于取土,人为地破坏了天然的防渗铺盖,缩短了渗径,改变了可以安全抵御洪水的天然水文地质环境,增加了堤防出险的可能性。

(2)取土点虽然在堤基安全保护区以外,但由于堤防附近并没有料场,不得不将农田作为料场,开采时未留下保护层,其结果是虽然保住了堤防,但也会造成大片农田被破坏,而且不易复耕,可能产生土地砂化,使本来就有限的土地人为地减少。

(3)堤防所需的块石料大多是开山采取,采石过程中除了施工影响外,还由于人们在开采时并没有实施多少保护措施,山上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开采的石料和弃土被任意堆放,尤其是堆放在沟谷中的弃渣在暴雨期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可能形成泥石流,造成新的地质灾害。

(4)筑堤所需的砂砾石,基本上是从河漫滩中开采的,如果不按设计要求进行开采,可能形成河道起伏不平,糙率增大,影响河水流态,从而改变河势,造成河道变迁,引起新的问题。

以上情况均为开采天然建材时,没有环境保护意识而造成的,虽然人们已经注意到此类问题,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这种现象在一段时间内还会长期存在,应该继续予以关注。

2.4堤防工程可能引起的其它环境地质问题

汛期堤内低洼渊塘常常发生险情,且早期不易被及时发现,当发生冒泡喷水时也不易准确判断其渗漏性质,只好按最坏险情进行抢险,增大了抢险工作量和抢险难度。为了减轻汛期抢险压力,堤内渊塘一般按规范要求应进行填平处理,以确保堤脚一定范围内不产生险情隐患。然而,所有渊塘填平之后,也堵塞了地下水的排泻出口,会给堤内带来什么样的环境地质问题,还有待研究,并需要时间和实践去检验。

3关于避免堤防工程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原则

为了保护堤防,也为了使自然环境不被人为的破坏,在加固或新建堤防时,首先要有环境意识,这是方案拟定和正确决策的基础。各类堤防工程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几个原则:

(1)对需加固的堤防应尽量利用天然铺盖或加长加厚铺盖,堤后设置减压井和排水沟等措施来处理渗透破坏问题;对于险工险段或砂性土堤基段,可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适当考虑垂直防渗措施,但决不可以在大范围内对全堤线进行大规模垂直防渗,即使局部堤段采取了垂直防渗,也应认真研究由此而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对于堤防附近无料可取而必需占用耕地的,应在取土时对取土深度科学地确定,留有一定厚度的可植层以备复耕。

(3)河道内取料应尽量在主河槽内,且开挖深度高差不宜过大,在河道弯曲和狭窄段不宜开采。

(4)开挖块石料应尽量少破坏表层植被,开采弃渣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场地。

4结语

工地论文范文第3篇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工作的起点基本上与其它专业同步,初期发展也是有声有色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度过了从起步到发展的初级阶段,进入令人困惑的相持时期,最终还是拉开了档次,走向两极分化,从整体上讲落后于其它专业。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相持阶段和拉开档次等四个阶段。

1.1起步阶段

八十年代中期,PC-1500袖珍计算机使得最基层的地勘队有幸成为计算机的拥有者。袖珍机用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一些小型计算,物理力学试验资料的分析整理,一些小型的简单图件的绘制等等。许多袖珍计算机的使用者们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无私奉献出来,在各类专业技术刊物上登出了大量解决实际问题的源程序,自发地形成了自由软件库。单位和个人的应用程序的交流也比较随便和自由,这对提高系统内计算机整体应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八十年代中期水利水电系统的袖珍计算机热,为系统内的计算机应用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

1.2发展阶段

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PC系列微机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国内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技术也进入了实用阶段,中国人应用计算机有了划时代的突破,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计算机应用也进入了形势大好的发展阶段。系统内一些领导比较重视的单位相继组建了工程地质专业的微机室或电算组,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台式微机,部分地质师转而从事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工作,从此有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的专业队伍。在此期间,工程地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有了很大发展,绘制钻孔柱状图、地质剖面图、等值线图、节理统计图等地质图件亦可达到计算机出图的实用水平;数据库的应用方面,有了一些初步实践和应用规划;在工程地质数值计算方面,将当年在袖珍机上应用较为成熟的一些工程地质计算程序搬到了微机上,并继续开发了一些新的计算程序。总之,这些成果反映出工程地质的计算机应用逐渐进入了实用阶段。

1991年底在长沙首次召开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交流会,将计算机应用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的一项应用技术提高到了可以召开专门会议的重视程度,也是对当时一些人曾认为计算机在工程地质专业中没有多大用处的正面回答,是对本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一次总结。

1.3“相持”阶段

这个阶段大至为1992年到1995年期间,此期间的硬件已从286、386档次迅速更新换代到486和Pentium系列;各类编程工具、制图平台、数据库平台等等,功能越来越强大,Windows系统走向成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自然也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绘制钻孔柱状图作了一些版本更新,或与数据库的结合方面有些新进展,剖面图方面可以利用数据库和数据文件在AutoCAD环境下处理复杂地形、断层构造、非钻孔控制的地质剖面等问题,达到了推广应用的水平。在探讨三维地质模型于计算机上的实现亦有些新进展,但离实用水平还有相当距离。就整体应用水平而言,基本上没有更为可以宣扬的重大突破,在此称之为“相持”或“稳定”阶段,当然并不一定很合适。社会不希望动荡,政治强调的是稳定,而科学技术处于稳定状态就等于停滞不前,那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鉴于“相持”阶段存在的问题,1995年11月在武汉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参会单位演示了自行开发的专业应用软件,进行了自由软件的交流。会议就地质计算机应用及软件开发中多年来一直困扰开发者和用户的标准化、通用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决定筹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以下简称协作网),以利于加强交流,试图寻找出一条共同发展的新路。

1.4拉开档次阶段

这个阶段大致从1996年至今。水利水电系统的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发展很不平衡,经过起步、发展、相持阶段之后,迅速拉开档次就成为必然结果。主要表现在水平高的单位已经建立起了勘测系统的Intranet,可以与分散的地质队实现远程网络通讯,交换工程及管理信息,计算机出图率可达80%以上,地质报告的编写、地质资料的分析整理等等均已达到计算机化。但一些进展迟缓的地方设计院的勘测单位,还有地质计算机出图率为零的,或最多只能出钻孔柱状图。也有少数甲级大院似乎也才刚刚起步,大多数地质师不会熟练操作计算机或水平较低,如此技术水平,当然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这个阶段我们在行业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由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牵头,组建了协作网筹建组,出版发行《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内部交流季刊;投入部分资金开发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标准图例库》软件,该软件以最新批准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95)》中的勘测图图例为主,并收入与该标准不重复的部分补充图例。此软件已免费发送水利水电勘测系统各单位试用。

以上阶段的划分仅是一个大概,并无严格界线。

2现状分析

回顾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是很受启发的。起步阶段引发了袖珍计算机热,发展阶段许多单位建立起了地质计算机室组,相持阶段基本上没有什么起色,拉开档次阶段产生了技术进步上的两极分化。这种现象决不是偶然的,细分析会发现它与社会发展阶段是一致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各勘测单位在计划体制下运作,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和同步性,这是计划的优势。相持阶段正是计划向市场名正言顺的过渡,一些单位抓经济效益比抓技术进步来得更快、更有吸引力,也更显政绩,对技术进步的投入放缓甚至停止投入,当然就不会有什么起色。进入拉开档次阶段,则充分显示出了各单位的综合实力,包括政治、经济、人才、管理、决策、技术等等。笔者认为,系统内整体现状处于拉开档次阶段,这个阶段向进展迟缓、技术落后的单位敲响了警钟。

工程地质专业是工程基本建设的辅助配合性专业,在工民建、地矿、石油、交通、煤炭、电力等行业部门都有工程地质专业,鉴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又是所有这些不同行业的工程地质专业中涉及面最广声望最高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的专业,这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是数值计算、数据库应用,还是专家系统、网络系统,都大有用武之地;特别是工程地质制图(主要指三维问题),可以说是所有专业计算机制图技术中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堪称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世界性难题,很需要我们的地质计算机人员去探索研究。

水利水电勘测行业的计算机应用发展不平衡,档次拉开,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局面,但它又是客观实际的反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在发展过程中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样,我们当然希望技术进步在全行业中都能与时代同步,但实际上又不可能,档次拉开就有其顺理成章的现实合理性。我们这些年一再强调练好内功、加强管理、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其中的技术进步是重要基础。遗憾的是一些勘测设计单位的领导看不到或不去看到这些问题的实质,从上到下重设计轻勘测的状况多年来没有什么改观,勘测专业技术落后就成为不争的事实。

然而,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自然有其深层次的内涵,社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过渡进程中的不适应性、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矛盾性、旧的管理制度与新的运作机制的协调性…,似乎越理越复杂,越分析越使人困惑无奈。然而,又是然而,当我们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时候,问题就十分明显化了。为什么一些单位在同样的大环境下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只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都可以得出一个常识性的结论:人才。

一个单位的领导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熟视无睹,不支持此项工作,缺领导人才!没有发展规划,缺智谋人才;发展规划搞得不好,不能组织有效的实施,缺组织管理人才;软件与硬件系统运转不灵,不能发挥效益,缺应用专业与计算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总之,一句话:缺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那些缺人才,或不用真正的人才,或用不好人才的企业必将被市场经济所淘汰!

1998年,在各类媒体上露脸最多也是目前最时髦的词: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信息技术,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然而,我们还在补工业时代的课。机遇与挑战同在,业界一再惊呼,我们没有赶上工业文明,决不能与信息文明失之交臂,如此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旦失去,知识经济当然也就是空中楼阁。

3问题探讨

我们撇开以上现状分析中的种种体制与现实方面的原因,单从行业管理与应用技术的角度来看,仍然是两大类问题,一是硬件,二是软件,其组合后的情况就更多了。各勘测单位对此两大类问题的态度差异较大,极端情况是对硬件软件都不以为然,一般情况是重硬件轻软件、重配置轻发挥效益、重开发轻应用、或重应用轻开发、普及与提高不能兼顾、生产与科研不能并举等等。

软件方面的问题更多一些。多年来,专业应用软件分散、标准化程度低,各自为政,很少沟通与交流。水利水电勘测系统的专业软件没有进行过规模性的投入和开发,更没有正规的开发商或软件组织来研究到底我们应该开发什么样的软件,上什么档次,以什么为标准,当然也就不具备象样的商业意义上的软件产品。在行业管理方面,一些规划设计方案难以实施,投入不够,管理不力,或管理困难。

工程地质软件到底向何处去?这一长期困惑我们的疑难命题,随着勘测设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冲突与矛盾将更加复杂化。新机制在落后的技术基础上运作,对于进入市场竞争是极为不利的,而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又要面对尚在过渡中的管理机制的约束,这种进步更将步履维艰。专业软件的开发需要大量投入,谁来投入?谁来组织、研究、系统分析、总体设计?谁来实施?组建协作网的目的之一,也是想探讨一条发展之路,希望各单位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打破封闭状况,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走向开放联合,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联合优秀人才,共同投入开发本专业的通用标准软件,推动本行业的技术进步。然而,协作网这样一种松散的专业技术性质的群众组织,不具备任何约束效力,完全是一种自愿合作的运作机制,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有待于实践去检验。

近年来,我们探讨的另一条路就是自由软件之路。根据本系统的实际情况,我们倡议广大地质计算机爱好者们将自己开发的不能形成商品的软件贡献出来广泛进行交流,得到了积极响应。我们将继续倡导这一沟通交流方式,尽可能创造条件使编程者的劳动得到本行业本专业的认可,进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协作网在软件开发方面的原则是:支持基础软件和标准软件的开发,制定标准,研究探讨专业性强难度大的软件。尽管硬件频繁换代,软件疯狂升级,但多是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系列软件、工具软件、数据库平台、制图平台等,这些平台对于基本符合流行操作系统和编程工具的各专业性应用软件,均具有单向兼容性,因此,专业应用的基础性和标准化软件具有相对长期稳定的实际意义,不会象那些以商业营利为目的的软件随时淘汰随时升级。显然,开发基础软件和标准软件的意义是长远的,迟早要投入的。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多年来,重设计轻勘测成为“正常现象”,工程地质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整体上落后于其它专业就成为不争的事实。长此下去,待我们猛然醒过来感到工程地质专业拖了工程建设的后退的时候,肯定会象错过文艺复兴,没赶上工业文明一样悔之不及。与其如此,难道不值得令我们认真思考一番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应该加速发展了。

参考文献:

工地论文范文第4篇

1.1国内外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建筑业为事故多发行业,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各行业事故中,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排在交通业和采矿之后,位居第三[2]。我国政府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显著提高了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然而,我国建筑业近年来的事故率依然偏高,其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在建筑业发达的欧美国家,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也依然存在,在一份对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五个欧洲国家的死亡率统计中可以看出,建筑业的死亡率在众行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许多大规模的工程,由此带来的建筑事故也是频繁发生。建筑业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施工事故造成的损失在工程建设投资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英国,该数据为5.5%,而美国为7.9%。在中国,虽然尚未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这一比例对比其他国家将会是只高不低[3]。

1.2国内关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与不安全是作为一对相对概念存在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通常指的是在建筑施工生产作业中发生的,违背施工人员的意志无法控制,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事件,具有危害性。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许多种,以事故原因的构成为划分依据,可以将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纳为:人为因素、物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缺陷以及外界变化的环境因素[4]。但是不论安全事故以何种形式表现,其背后总是隐藏着相关工作人员的麻痹大意,存有忽视安全的侥幸心理。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五类,如图1所示。

2福建省建筑安全施工因素分析

2.1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中由于各种不安全因素,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其中,坠落意外、施工机械事故、物体打击、触电火灾和坍塌等是主要出现的事故类型[4]。针对安全防护、货物搬运安全等项目,以福建省内主要城市的工程项目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5]为设计依据,选取基础施工,防火防电等五类施工中常见问题作为调查内容。问卷调查结果得分较低的项目就是目前做得不到位的项目。在所进行的五类现状的调查中,安全防护现状调查中的“高空作业没有佩戴安全带”这个现状得分最低,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这表示在福建省内对于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做得不到位。而从图1也可看出高空坠落在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中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

2.2福建省建筑安全施工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福建省内一些主要城市中的施工项目进行实地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工程项目所表现出的不安全现状,排除人类的意识的麻痹大意或者其他意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建筑安全事故,建筑项目中存在的这些不安全因素就是诱发建筑安全事故的客观原因。从客观的不安全因素出发,利用专家调查法,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筛选不安全因素的方法,从调查获得的六项不安全现状出发,归纳总结,探索出类发生频率较高的建筑安全事故:坠落意外、土方塌方、物体打击、建筑机械、起重机事故、爆炸火灾、触电、货物搬运。针对以上八类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其可能诱因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在福建省内的一些工地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上建筑安全问题在福建省内主要由何种因素导致。比如安全坠落这类建筑安全事故的诱因如表1所示,从表2的调查结果可知,安全坠落事故主要原因是“高空作业未有适当的防护措施”。结合两份问卷的调查结果,采用美国格雷厄姆提出的作业条件(环境)危险性评价的LEC方法分析某一种状态的危险程度,建立危险等级。举例分析,结合表1中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高空坠落”这一个事故发生的危险程度。D=L•E•C。其中,D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L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C为发生事故或者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表3为根据D的不同取值所对应的危险评价。分析两份问卷的调查结果,建立危险等级,可以确定L=6,E=6,C=15。“高空坠落”这一个事故发生的危险程度:D=L•E•C=6×6×15=540。所以这个项目就是属于极其危险的项目,不能继续作业,需要改,不然有很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降低企业效益。

3改善福建省内建筑安全施工的建议

3.1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为保证有关部门人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在岗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生产教育,使其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以降低事故发生率。施工一线人员如起重信号工等特种工作人员,必须在国家的有关规定下接受必要的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明之后方可上岗作业。施工监理人员必须由监理单位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以及监理程序并严格执行,提高安全监理水平。

3.2规范施工操作

施工安全重在预防,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法规制度和规章,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7]。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施工安全规范,包括《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范。营造良好的生产氛围,防范于未然,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必须贯彻落实安全生产。

3.3完善政府监管职能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不断完善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机制。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加大相应的执法力度。在施工资质的招投标监管环节以及审查环节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入关。逐步建立并健全安全巡查制度,对于重大事故的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必须严肃查处,迫使各方责任主体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使政府的监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4结论及展望

工地论文范文第5篇

地下铁道以其土地资源利用率高,高效快捷、运输量大等优点受到城市管理部门的欢迎。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都开始建设地铁工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地铁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不断得以提升,日趋发展成熟。特别是从政府角度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于地铁工程的法律、法规,促进了地铁施工的规范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地铁工程迅速推进的同时,地铁施工安全问题还非常严重。由于地铁工程施工特点,使其在安全管理方面极为敏感。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地铁工程安全事故,经事后调查其主要原因都包括前期准备不到位、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不严或者是补救措施不及时等原因。地铁工程中立项、施工设计、施工等重要环节属于管理而出现问题,导致地铁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往往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人群密集,建筑众多,使得地铁工程施工面临着施工条件复杂,施工场地局促等困难。此外,还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对地铁施工安全有着重要影响。21世纪初,北京曾发生过一起严重的地铁施工安全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导致这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工作的漠视,施工没有严格遵循安全技术规范,违反工作纪律等。血的教训告诫我们,必须严格落实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切实保障施工安全。

2地铁施工安全影响因素

分析地铁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繁多,下面就对其中主要因素逐一进行简要分析。

2.1环境方面的影响

地铁施工属于户外工程,自然条件和天气状况等环境因素对于施工过程影响很大。当工程在恶劣的天气条件或不利的施工环境下施工时,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比如施工现场土壤质地、地下水情况、天气恶劣等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常见的事故类型包括塌方、渗漏、涌砂等。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但妨碍了工程的正常进行,对现场附近的建筑和群众也有着严重威胁。

2.2施工现场周边情况的影响

地铁工程的实施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障城市交通通畅,因此,地铁工程往往会途径城市繁华地带。这些地区地上建筑繁多,地面以下也有许许多多的管道、管线,水、电、气等大量城市生活基础设施给地铁施工造成较大的妨碍。在进行地铁施工时,必须小心对已有管线、建筑的破坏,这样不仅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煤气管道的泄露和电力线路的破损,所引发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2.3施工方案方面的影响

由于地铁施工条件的复杂性,使得地铁工程的各个步骤都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在开展每一项作业前,都要提前制定好科学规范、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但由于地铁工程情况复杂,在制定方案时难以将所有因素都考虑详尽,在施工时容易遇到意外情况。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尽可能地充分全面的收集现场信息,拿出最妥善的施工方案,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2.4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的影响

地铁施工涉及到人员、设备、材料等方方面面,大量人员物质集中在施工现场,多道作业同时进行施工,彼此间难免会有干扰,这就需要如果工程管理人员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保障工程进展平稳有序。此外,现场管理也是安全施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作业安全、消防安全和用电安全,都是地铁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部分。规范化的施工管理,是施工安全的基础保证。

3做好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3.1切实做好前期地质勘测工作

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项目选址区域进行全面的地质信息勘察,重点采集施工现场的地质和水文信息,通过对施工地点土壤内部构造、组成颗粒粒径分布、土壤含水量、地质稳定性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同时要对现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等相关信息有着较为清晰的掌握,根研判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对地铁工程与管线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科学规划和正确选择,确保地铁工程与地下管线及其他建筑设施和谐共处,彼此间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其中,要特别注意周边建筑设施的抗震能力,对于建造年代久远、抗震能力差的建筑,要确保地铁工程在其安全距离以外,防止施工造成的震动对其造成破坏。

3.2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地铁工程是项系统工程。要保障地铁施工安全,就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方法,成立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办法和保障制度,采用科学的方法排查安全隐患,制定安全预案。同时,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从上到下,将安全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员,明确责任和完成要求,通过所有人的努力,保障整个体系的安全。

3.3加强施工过程监测

地铁施工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随着工程的推进,整个体系自身及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安全情况也随之变动。原本安全的部分也可能变得不安全。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利用专门的施工检测技术,对施工过程中项目主体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及时发现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