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籍善本

古籍善本

古籍善本范文第1篇

市场佳绩有目共睹

在已经举行的古籍善本专场拍卖中,各大拍卖行均创出了近年来最好的成绩。中国嘉德的古籍善本专场,场总成交额为2878万元,成交率为75%,其中“过云楼”旧藏的179种古籍善本,包括世存孤本南宋《锦绣万花谷》,被一位神秘买家以2310万元的价格整体购得。而在2001年春拍时,中国嘉德古籍善本专场总成交额仅为280万元。

京城的另外一家重量级拍卖行,北京翰海拍卖行的古籍善本专场也“涨”声一片。古籍善本专场的总成交额为556万元,成交率为66%。其中唐显庆二年(公元657)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以42.9万元,成为全场拍卖的最高价,而拍前备受关注的清乾隆元年(1736) 王基残碑,以超过估价两倍多的34.1万元成交。

在申城,上海嘉泰拍卖行的古籍善本专场的总成交额达到了421.71万元,成交率达到了77%,为已经举行的古籍善本专场拍卖中最高。其中戏鱼堂法帖(一箱八册),成交价达到了82.5万元。

投资机会层出不穷

“何谓古籍善本?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但是在现在的拍卖市场上,古籍善本的概念已经大大扩展了,而且从目前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各类品种均有投资机会。”上海嘉泰拍卖行古籍善本负责人崔尔平说。

他认为,宋版书固然是古籍收藏领域的珍品,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妨可以关注明、清,甚至民国时期的精刻本,原先并不是为收藏界所重视,一些收藏大家都不懈一顾的,但是从存世量以及近年来的市场表现来看都非常强劲,一般只需千元就可以买到一部比较好的晚清以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

至于碑帖、信札以及文献等,则是近年来古籍善本拍卖市场新兴的品种,也是受到市场最为关注的品种,特别是信札在近年来的升值潜力不容忽视。据崔先生介绍,他曾在敬华以及崇源拍卖过钱镜塘以及赵之谦的一批信札,在当时都拍出了很高的价格,但从2004年同类拍品的成交来看,当时的买家已经大有赚头了。

入门投资防伪为先

古籍善本范文第2篇

2012年4月12日,北京匡時宣佈推出過雲樓藏書整體專場拍賣,估價1.8億(人民幣,下同),保證金5000萬,該舉動頓時引起一片譁然。什麼藏書竟值1.8個億?難道他們都瘋了?

古籍善本行情

逐年走高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當我們正驚歎之餘,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介紹到,過雲樓藏書拍賣價格係參照2005年以來其他藝術品的增值幅度,目前還未有人反映估價過高,其承載的文化價值使其價格多貴都值得。那麼,何種文化價值如此昂貴呢?過雲樓乃江南著名的私家藏書樓,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過雲樓收藏甲江南之稱。其藏書集宋元古槧、精寫舊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譜800餘種,其中不乏許多傳世孤品、珍品,是千金難求的國寶級藏品。由於它的文化價值超乎我們的想像,專家們估價1.8個億也就不難理解了。

過雲樓藏書如此之高的估價,成為2012年古籍善本春拍市場上的一朵奇葩。大家便紛紛揣測,是否古籍善本的春天來臨,是否該把投資重點轉向它呢?在早期,古籍善本的拍賣專場並不多,其拍品數量和成交金額也都低於其他市場,但就其自身行情來看,是穩步上升的。從2009年春拍以來,古籍善本收藏開始強勢爆發,成交金額屢創新高,市場行情猛火起來。如2011年春拍中一套元抄本《兩漢策要十二卷》,共計16冊,從900萬元的高價起拍,經過近70次激烈競價,最終的成交價高達4830萬元,一舉打破中國大陸古籍善本拍賣的紀錄。直至拍賣如今的過雲樓藏書,競價可謂一浪高過一浪。故有人將古籍善本比喻為藝術品市場中的「小盤績優股,其升值潛力亟待挖掘。

古籍善本有「三性

市場價值難估量

古籍善本一直都是拍賣市場中的小門類,但市場上的古籍善本,特別是宋代或更早時期的善本漲勢驚人,有著深層次原因。

當代學者認為,古籍善本有「三性:一是年代久遠具有歷史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圖精美具有藝術性;三是內容精闢具有學術資料性。古籍善本承載的文化和歷史價值難以估量,決定了其收藏和投資價值是極高的。市場上目前存在較多的古籍善本是明清及民國時期的,但精品稀少,經過十多年的拍賣,真正意義上的善本已難得一見。此外,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收集古籍善本的隊伍,並且那些有財力的收藏家一旦買到精品便不會輕易出手,因而市場上收藏價值較高的古籍善本便成為了一種稀缺資源。若有一本品相好、印刷精美的宋版書,便不是以本論價而是以頁論價了,每一頁的市場價大約在3~5萬,比喻為「一頁宋書一兩金一點都不為過。

國家對古籍善本的收藏也十分重視,這成為推動古籍善本市場行情走高的「第三只手。為保護國家稀缺資源,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許多古籍善本已被大陸的博物館及圖書館大手筆收購,如鄭板橋的《手書五經》被首都博物館以550萬元的價格收購、「翁氏藏書定向售給了上海圖書館等,這引領了古籍善本的市場潮流,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因而古籍善本的市場價值極高,在未來的投資回報也是很大的。

如何投資古籍善本?

古籍善本,對於投資市場來說,是一個很新鮮、尚待開發的疆域。因為古籍善本目前的流通量少,且要求投資者具有極高的文化素養和厚實的財力,過高的門檻使得古籍善本顯得有些「曲高和寡。對於一般的收藏家而言,若有好的眼力和實力,可依據自己的喜好和投資能力決定是否出手。

古籍善本范文第3篇

《唐人写经卷》

首残,纸质,乌丝栏,楷书写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四十一卷。十五接纸,每纸28行,行17字。尾署“大唐永徽三年五月六日严寿敬书于圣善寺”。钤“圣善寺”长方印,唐永徽三年(652年)。

《北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图1)

高31.5厘米,横48.2厘米。姜黄色藏经纸,卷轴装,全25纸,卷首9纸缺。每纸22行,行14字,字类颜体,墨色较浓,行列整齐,卷尾印经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六”和雕版年月“大宋开宝五年壬申岁奉敕雕造”,下方钤有“陆永印”小长方墨印。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在四川成都雕印,简称“开宝藏”,是我国第一部刻本大藏经。

北宋初年,雕版印刷以四川为盛,开宝四年政府派人到成都雕造5000余卷的《开宝大藏经》,使四川雕版印刷业趋于极盛。书籍校勘精审,雕版疏朗明快。其大字版字大如钱,墨色如漆,宋本的雕印十分精美,成为后世雕版印刷的楷模。

《北宋福州东禅等觉院刊本大藏经》(图2、3)

院藏有14卷。这批藏经的刊印前后经30余年,经过住持慧空大师冲真、传法赐紫智华、僧契璋、传法沙门智贤、传法广慧大师达杲等5人之手,陈伸、王兴、王惠、李意等4人所印造。

此经均系青色硬纸皮,经折本,高30.2厘米,横11.2厘米。每版3开,每开12行,行17字,金字楷书题签,藏经纸,单栏,木刻欧或颜体。首页钤有“鼓山大藏”楷书朱文方印,版末钤有印造者墨色小长方印。东禅寺大藏又称《崇宁万寿大藏经》,为福建鼓山永泉寺请印,在东禅寺刻版,是我国第一部私刻大藏经。现藏有: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庚申刊本法苑珠林卷第七十六(经)

元丰八年(1085年)乙丑五月刊本胜N狮子吼一乘大方便广经(推)

元v六年(1091年)辛未刊本菩萨善戒经卷第八(贤)

元符三年(1100年)庚辰十一月刊本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沛)

大观四年(1110年)庚寅刊本佛吉祥德赞卷上(桓)

改和二年(1112年)壬辰二月刊本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九之十(密)和残本

这批藏经可使我们了解到北宋刊福州版的真实面貌和北宋中晚期福建福州印刷业的发达状况。同时也说明福州东禅等觉院是当时我国东南部的大禅林。这些藏经是为研究雕版印刷史和佛教史的难得资料。

《赵城县广胜寺大藏经》(图4)

1976年从太原市崇善寺征集。卷轴装,赤轴,黄表纸,宽29.5厘米,共21纸,每版27行,行19字。纸首注经名、卷数,张序,编号小字一行,此卷编号为“黍”。卷首为广胜寺印制《释迦说法图》,内容为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此大藏经刻于山西省解州(今山西运城)天宁寺,为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的补雕印本。

《山西通志》

黄竹纸,蝴蝶装,全书30卷,分订20册,版本为仿宋刻本,颜体字。书内的“职官”“选举”只记到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李维祯,续前补后,加以重修,是为万历山西通志,亦称李志。崇祯二年(1629年)付印。序尾记有“崇祯二年夏午临川祝徽书于古夏都公署”和“安邑县知县曹麟趾校”。祝徽是明末主管运城盐务的官吏,通志的序文是他在古夏都安邑所写。清之后编篡志书都很重视这个版本,保存甚少。

《二十一史》(图5)

存18史,明万历二十四年至三十四年北京国子监刻本,明末清初傅山批注。

其版式均为左右双栏,单鱼尾。半页10行21字,白口大字,行格疏朗。字体为方正仿宋字,端庄凝重,雕刻精美。每册卷首题名下都钤有篆书白文“傅山之印”。几乎每卷都有傅山红、黑毛笔圈点批注。批注有时为小楷,有时为行草,有的在书册的封面,有的在书页的上端,有的在边白中缝。批注有短有长,不拘一格,有的是对内容的提要,有的是对人物或思想的评论。书页中还画有各种符号。有的书页圈点密集,杠道不断,圈内有圈,杠外画杠。傅山为明末清初著名的书家,真、草、隶、篆无所不能,尤以行草著名。

《豫章先生文集》(图6)

17卷,宋代罗从彦撰,元代曹道振编次校正,明嘉靖三十三(1554年)年谢鸾重校新刻。

书前附有近代著名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傅增湘于庚辰夏(1940年)六月六日书写的题跋。跋中对此本的内容和版刻流传经历、版本优劣作了详细说明。跋后钤有“傅增湘”白文小方印。此本半页13行23字,黑口,单鱼尾,四周双栏。卷首序文已不存。首为豫章罗先生年谱,卷端题名后依次钤“佩德斋珍藏印”“密庵藏书”,下题“进士曹道振编次校正,后学谢鸾重校新刻”。次为目录,共分17卷,后傅增湘长子傅忠谟钤“忠谟读书”印。此本为明嘉靖三十三年谢鸾重校刻本,狭行细字,褚墨精丽,雕镂精致,极似元本。

《归震川文集》(图7)

29卷,明代归有光撰,门人周诗校,明万历四年(1576年)翁良瑜雨金堂刊本。

书前附“归先生文集小引”,题名依次钤“双鉴楼藏书印”“佩德斋珍藏印”,后题“万历三年十月既望门生周诗拜书”。文集目录题名下有“双鉴楼”印。此本纸白墨黑,行格疏朗,半页10行20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双栏。书口下印版刻者“雨金堂”。每册卷首题名下钤“双鉴楼”印。卷末尾题下钤“忠谟读书”“佩德斋珍藏印”“傅沅叔藏书印”。可知文集为傅增湘旧藏。每卷书中都有清著名藏书家钱谦益红笔批点的评注。有些卷中还用红笔直接在刻本上对文字进行校订勘正。

傅增湘(1872~1949年)是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字润沉、源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笔名书潜、长春室主人等。毕生从事图书收藏、古籍校勘、版本研究。共收藏宋、金、元、明、清精刻本、名抄、名校本达20 万卷以上,为海内藏书大家。学界评价“海内外之言目录者,无不以先生为宗”。

《古诗归》(图8)

15卷,明代钟惺、谭元春选定,明代吴德舆、闵振业、闵振声校阅,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闵刻三色套印本。

此书首序为钟惺、谭元春分别于万历四十五年丁巳岁八月、十月撰的两篇“诗归序”。钟惺的序后钤“钟惺之印”,谭元春的序后钤印“元春”。次序为吴德舆写的“诗归叙”,叙尾也有“吴德舆印”。再后为闵振业撰的“小引”,后钤“振业印”。书中收录有古逸至隋的古诗。此本纸白如玉,墨印诗文,朱、黛两色印评点,色彩斑斓,十分精美。其中朱色为钟惺的评点,黛色为谭元春的批注。诗句上方是对诗文的逐句细评,诗前批注是对诗题的评论,诗后的双行细字是诗文总评。其版式为四周边框,无竖直界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在行旁套印不同颜色的批点评注。每页虽经数次套印,但不同色彩之间很少参差,说明闵刻的套印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杜工部集》(图9)

20卷,唐代杜甫撰,五色套印本。此书四周单边,黑口,双鱼尾,页8行20字。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刊印,芸叶Q藏版。

前有道光甲午(1834年)冬季涿洲卢坤、唐元缜、润洲刺史樊晃序,以及王琪后序等。

此本为五色套印,是明清刻本中套色最多者,其正文为墨色,五名家评注分别为王世贞(紫)、王慎中(蓝)、王士慎(朱)、邵长蘅(绿)、宋(黄)。是书对研读、欣赏杜诗有较高价值。

套版印刷术是在单色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阅读书籍时更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明代文学家兼画家陈继儒便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及套色印刷术称为印刷史上的三变。套印方法因工序复杂,技术要求严格,因而许多套印书每版只能印几十部,不像今天每版可印几万、几十万册,且可重复使用。在当时,套印书就因其刻印精良,彩图绚丽而深受人们欢迎。

《词致录》(图10)

12卷,明代李天麟撰,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刻本。四周单边白口,白鱼尾,页10行20字。每册版心有刻工姓名如赵联壁写、杨树声写、郭之屏书、朱轩刻、夏云刻、陶汝成刻、陈木刻、郁士奇写、陶惠刊等字样。

前有“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都御使关西温纯撰序”“万历丁亥浙江监察御使傅好礼撰序”,后有“万历丁亥仲夏属吏两浙都转运盐使司同知莆阳唐守恭跋”。

前还有杨深秀序,并钤“深秀氏五品官爵”“深秀”印。

《宋人题跋七种》(图11)

明汲古阁刻本。四周单边无鱼尾。版心有书名卷数及汲古阁字样。页8行19字。其内容有:

淮海题跋二卷(宋)秦观撰

姑溪题跋二卷 赵郡李之仪撰

石门题跋二卷(宋) 沙门德洪撰

西山题跋三卷

无咎题跋一卷(宋)南阳晁补之撰

宛丘题跋一卷(宋)淮阳张耒撰

鹤山题跋 七卷(临邛)魏子翁撰

皆为明海虞毛晋订。名人的批校、评点、题跋是中国古代文人研读作品的心得与体会,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的政治、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祥异绘图集注》(图12)

10卷,明代方仪编,明抄本。版框,栏线,书口上方刻“祥异绘图集注”,下方刻“静观主人藏”,朱色鱼尾。四周朱丝双栏,页11行,行8~15字不等,甲卷至壬为占卜卷,每页上图下文,有图876幅,手绘。癸卷大部为文“风角总占”,半页11行,行12~29字不等。

书卷首序云:“洪熙皇帝日:在天为五行,在人为五事,修则休征应,失则咎征应,天人感应之机,神矣!人心仁爱人君,常示变以敬之,明君必敬天于所示敬,皆惕厉修之,未尝有忽也。此《祥异绘图集注》一编,明乎天人之际,审矣!朕嗣承天统,只若天道动静,云为恒慎,诸此股肱大臣,与国休戚相均,今各赐以览之。非惟使达夫吉凶之机,亦庶几知天理之变云。”

明抄本《祥异绘图集注》是一本关于星象占卜的书。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卷,是国内少见之图文并茂手抄本原本。

《集古印谱》(图13)

4卷,明代太原王常撰。前有“武陵顾从德校”以及“明万历三王武陵顾从德识序”字样。前有墨刻印太原王秣登序印薮。版心有“顾氏芸阁”字样。朱印本,四周单边。其凡例称:一、集古印法每项玉先,次玛瑙、次宝石、次银、次铜、次磁。二、以秦汉玺冠之首。三、王玺君印冠之首。四、官印多从其类。五、蛮夷亦附官印之末,盖亦朝廷之赐。不宜别置一项。六、一部曲将军印不能尽收,唯刻其稍异这者若干。

卷一:秦汉小玺:王印、君印、公印、侯印、将军印、督印、军印、尉印、军曲印、大夫印、太守印、史印、令印、丞印等约1200枚。卷二:上平私印约580枚。卷三:下平私印约580枚。卷四:昃声私印约580枚。

《五色线》(图14)

2卷,明代毛晋订,明刻本,无作者。四周单边,无鱼尾,白口版心有书名卷数及汲古阁字样。页8行19字。毛晋跋:“考中兴与馆阁书目,称不知作者。摭白家杂事记之。为类门旧跋亦不著年月姓氏……凡我同好勿与碧云鲸共置,幸甚矣。湖南毛晋书于白龙潭舟次。”

古籍善本范文第4篇

今天的社会,金钱已经成为收藏最显而易见的门槛,可笑的是,充斥着人文味道的古籍确是因为价格的上涨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研究为目的的收藏占了极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是以投资作为着眼点。装帧越漂亮的书越会拍的高。

在美国,有三所最负盛名的私人图书馆,分别是亨廷顿图书馆、霍尔查・莎士比亚图书馆和皮尔庞特・摩根图书馆。他们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的创建者是通过发展石油企业、金融企业和铁路事业积攒起来的财力发挥作用,从欧洲各地一批批地购买贵重的私人藏书,迅速地提升了图书馆的价值。在这其中,亨廷顿图书馆以特色的收藏居三者之首。

亨廷顿图书馆是由美国“铁路大王”亨利・亨廷顿(1850――1927)创建的。在美国西部开发的时代浪潮中,年仅21岁的亨廷顿先生协助其叔父修建西部铁路,积累了大量的财富。60岁退休后,他的兴趣和精力转向收藏珍版图书、名人手稿和艺术品。在他辞世之前,他把总面积为207英亩(1英亩合6.07市亩)的圣马力诺庄园及所有的图书和艺术品收藏,全部捐给一个非盈利的教育托管会,用以建立亨廷顿图书馆。同时还留下800万美元现金作为图书馆的维持和管理费用。

亨廷顿图书馆收藏了丰富的关于英国戏剧方面的资料,尤其是收藏了大量的1640年左右的英国初期戏剧脚本。其中也包括了1914年亨廷顿所购买的英国德文希尔公爵家的完整的文库。在该文库中,有出自英国第一代印刷者卡克斯顿之手的25册英国最早的印刷本,也有第六代德文希尔公爵,对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活跃在舞台上的有名的莎土比亚戏剧表演家约翰・肯布尔在1817年引退以前所收集的4000个英国戏剧脚本。当这些书籍转到亨廷顿手中时,数量已经达到7500多册。其中,1640年以前的书籍约有700册。里面包括中世纪奇迹剧中的切斯塔戏剧的最古老的版本。而亨廷顿图书馆藏有的莎士比亚戏剧的对开本、四开本,是其他任何―个图书馆都看不到的珍贵资料。

亨廷顿图书馆从1928年起对外开放,1972年以前―直免费,但随着馆务费用日渐增长,入不敷出,于是开始收费。直至今日,亨廷顿图书馆的运作仍然保持着专业领域划分法,就是说,该图书馆的业务主要限定于英国历史和英国文学、美国历史和美国文学,以及加利福尼亚发展史的范围内。在此范围内,收藏着极为完整的学术资料,可以充分满足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成为他们出优秀成果的学术场所。当其他图书馆不断追求大而全时,亨廷顿图书馆明智地选择了小而精。这便是亨廷顿图书馆最大的特点。为此,亨廷顿图书馆还对能够充分使用该馆的学术资料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给子奖金,以鼓励他们在这里长期从事研究工作。

在今天的中国,也有一位低调的藏书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美国的藏书家致敬,冥冥中指引他们走向相同道路的,大抵是藏书家共同追求的修养。

一场靠“抄家”奠基的古籍收藏

上世纪的那场浩劫,不仅仅是对人性本身的摧残,从某种程度来讲,也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降到了冰点。

在古籍拍卖出现之前,中国传统的古籍善本购买途径分为两种:古籍书店、私人买卖。在50年代,北京的古籍书店曾经到处都是,多达240多家,上海则有140多家,到了1957年,随着公私合营,书店收归国有。本着一个城市保留一家的原则,北京成立了中国书店,而上海则成立了博古斋。由于种种原因,那个年代的古书是被扬弃的。到了1983年,政府特批了古旧书市这一交易场所,地址就在琉璃厂的海王村。今天,这个曾经名为海王村的公园已经变为了古玩城。

当年,中国书店用大卡车拉来了十几卡车书,堆的像小山一样,一律5毛一本,于是大家疯抢,韦力也是其中的一员。后来,随着文革的结束,各地成立了“退赔办”,这个部门主要负责将那些文革中抄家而来的物资,都按照政策予与退赔,其中就包括大量的个人藏书。韦力当时和“退赔办”的人员非常熟悉,经常在他们的带领下去搜集一些藏书,而这些藏书的主人,有的已经被迫害致死,而他们的后人并不爱书,或者因为曾藏书遭遇抄家,主人对书产生了一种厌弃感。同时,那个年代人们的住房都非常拥挤,为了腾出空间而把书处理掉,也是当时人们普遍的想法,所以他的收购比较顺利,这些书构成了他早期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巧那时他也从原国有单位调去外商独资公司工作,工资从原有的每月几十元人民币飞涨到几千美元,经济也已不再是他购书的障碍。机遇,就那样简单的降临到他的身上。

生于1964年的韦力,有一位身为前清老秀才的爷爷,从小便给他讲述了很多古代故事,而那时还是小孩子的韦力,玩才是第一位的,对于听不懂的东西完全没有兴趣。到了70年代,毛主席号召评水浒、批宋江,听到别人说水浒传,年少的韦力不明白这个“传”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家的水浒不能“转”?爷爷便给他讲述了水浒中的传奇故事。“我认为小时候人接触什么对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尽管当时的我对这一切没有兴趣,但是懵懂的印象还是留下了,一个人读了那些书,长大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缘巧合,我得到了这些古书,而因为我读了这些书,慢慢也就走上了藏书的这条路。”

目前,韦力藏有古籍8000余部,7万余册,其中宋元及以前刊本、写本200余册,宋元递修本和宋元明递修本近20部、300余册。明刊本1200余部、一万余册。皆按传统的经、史、子、集排序,再结合年代、版本分类收藏。在天津,他拥有一座三层的藏书楼“西苑书楼”,近百个大书架陈列其中。在北京,他先后购置了总计超过1000 平方米的空间,为的是给自己收藏的古籍善本们建立新居。如此多的藏书,光编目就花了他6年时间。

“今天的文化变的极为快餐,人们喜欢简单的、直观、有视觉冲击力的东西,享受一瞬间的刺激,这样造就了越简单、越有观赏性的东西越受欢迎,同样也使得这个社会的收藏体系颠倒过来。古籍善本收藏也因此走向了曲高和寡,需要一定的知识积淀才能欣赏,甚至连炫耀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对于收藏古籍善本的藏家来说,低调不是故意为之,而是无奈之举。”韦力说。

在颠倒中认识历史

奇怪的是,历史总是被今人曲解,在古代藏书家眼里,小说、戏剧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而“经”的没落,更像是一个冷冷的笑话。

自古以来,书籍作为历朝历代最为重视的存在,担负着普及文化的重任。对于古籍善本的定义,自古以来就饱受争议,经过众多学者的讨论,最终形成现在通用的“三性九条”说:书籍以乾隆60年为限,即1795年,在这之前的都被定义为善本,之后的部分算善本。所谓善本,通常的意义就是好书。

中国的古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板块,这四部分类不是平行概念,而是等而下之的概念,以经部为最尊。“这是因为中国没有国教,因此历代统治者就把儒教作为准国教的地位来看待,而儒教最为著名就是‘十三经’,因此经部就被放在最尊贵的位置,经典这个词也由此而来。我走的就是最传统的路子,以经部最尊的轨迹来收藏。”韦力解释说。

但在1919年之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西方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学习,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因为在文艺复兴之前,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而通过这项运动,民智被启蒙出来,方式和武器则是莎士比亚的戏曲,塞万提斯的小说等等,随着戏曲小说的崛起,一系列的国内藏书家也开始出现,例如郑振铎,阿英、傅惜华、李一氓等等。他们开始大范围收集以前不受重视的“集”,戏曲版画部分就属于“集”部。四大名著的概念,也是在那时被提出来的。在古代藏书家眼里,小说、戏剧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是郑振铎、阿英对民俗文化的研究收藏却极为重视。比如,版画在古代收藏家看来没有什么深奥的思想,也没有大的收藏价值,但是鲁迅等人却认为版画也是艺术创作,同样具有收藏价值。由此可见,学术观念的不同以及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了什么样的藏书最受重视。

价格是古籍最不堪的故事

从2009年春拍开始,一直未受重视的古籍善本收藏突然强势爆发,价格突飞猛进,尤其以宋版书价格为最贵。目前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每页市场价大致在3至5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三五百万元左右。2003年7月13日,北京中国书店古籍春拍场上,一页1244年(宋淳佑四年)蒙古刻《玄都宝藏・云芨七笺》,面积约为26cm×76cm,竟以49500元成交。

今天的藏书人分化的越来越细了,以研究为目的的收藏占了极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是以投资作为着眼点。大多数人还处于第一代创业者,大家都缺钱,所以利益是在第一位的。收藏者的着眼点是在升值潜力上,装帧越漂亮的书越会拍的高。若要以简单的投资为目的,只要分析这些书的涨幅轨迹,很容易就能入这个场,但是要是作为藏家,很难。至少要对学术史很熟悉,而今天的人不屑于此。

在韦力的藏品中,也有一册宋版书,而在这件藏品背后,还有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古时的扬州已是中国雕版印刷的重镇,目前确知为扬州所刻的宋版书约有10多种。其中南宋淮东仓司所刻的《注东坡先生诗》(即《施顾注苏诗》),是现存扬州宋版书的神品。全书共四十二卷,是宋人施元之、顾禧注释的苏东坡诗集。南宋宁宗时期,施元之的儿子施宿在担任淮东仓司官员时刊刻此书。成书年代在嘉泰或嘉定年间,距今已有800年。此书不仅注释详尽,在版本研究上有极高价值,同时,在印刷艺术方面,素以书写秀美、雕版精工著称,在宋版书中堪称佼佼者。它由书法家傅犀手书上版,字体模仿欧阳询,版心记录的刻工有丁谅、包仲、张世贤、林春、徐洪等,均为当时扬州版刻高手,印刷所用纸墨也是上上之选。

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翁方纲得到此书后,视为镇宅之宝,特意将书斋更名为“苏斋”。每年农历腊月十九是苏东坡得生日,他都要邀请好友共同鉴赏此书,并吟诗题词留念。因此书上何绍基等名人的题跋印鉴几乎盖满,护页上还有精美绘画。清朝末年,此书归长沙人袁思亮所有,后来袁氏藏书楼不幸失火,被袁氏视为身家性命的《注东坡先生诗》就在火中,袁思亮情急,竟打算以身相殉。家人无奈,冒死从火中将此本救出,此书也被藏书界称为上苍护佑的神物。可惜书脑、书口已全部过火,四周都被烧焦,名人题跋和绘画等损失殆尽,仅剩下烧残的版心部分。民国时期,这部劫后余生的国宝由著名收藏家张珩重新装裱后,赠与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图书馆”保存。1949年,此书被运至中国台湾,现存5册共19卷。另有一卷在火灾中流散,经修复后归民国大藏书家陈清华所有。2004年,旅居海外的陈氏后人将这卷转让给国内收藏机构。 而另外一卷,就藏在韦力家中,这是他用8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的,时至今日,韦力都为拥有这卷书而自豪不已。

我眼即我有

相对于我思故我在的唯我独尊,我眼即我有为后世的藏家留下了无限的空间,正是这样的藏家使收藏可以延续下去。

古籍善本范文第5篇

一、加强我市古籍维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㈠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古籍维护工作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古籍维护制度,提高全社会的古籍维护意识,充分发挥古籍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㈡基本方针。贯彻维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坚持依法维护和科学保护的原则,正确处置古籍维护与利用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㈢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十一五期间,对全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及民间的古籍收藏和维护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实行古籍分级维护,建立《珍贵古籍名录》依照全省古籍书库建设规范,争取至少一家古籍书库成为省级古籍维护单位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维护专业人员。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维护工作体系,使我市古籍得到全面维护。

二、突出重点,科学规范地开展我市古籍维护工作

㈠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从年开始,用3年时间,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市博物馆,各图书馆、寺庙及民间所藏古籍情况。对登记的古籍进行详细清点和编目整理,并依据有关规范进行定级。

市文化局领导下,市图书馆负责全市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县、区图书馆及湖风景名胜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教育、民宗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系统古籍普查实施方案,也可委托市、县(区)图书馆统一开展普查登记工作。民间收藏的古籍可到所在地图书馆进行登记、定级、著录。市图书馆负责汇总古籍普查效果,建立古籍综合信息数据库,形成全市统一的古籍目录。

㈡建立《珍贵古籍名录》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维护制度。统筹规划,加强对珍贵古籍的重点维护,并以此带动古籍维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珍贵古籍名录》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对列入《珍贵古籍名录》古籍,收藏单位要依照有关要求,完善维护措施,切实做好维护工作。

㈢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命名市级古籍维护单位。依照全省古籍书库的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完善平安措施,保证古籍平安。对古籍收藏量较大,善本较多,具备一定维护条件的单位,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市级古籍维护单位,并作为财政投入和保护的重点。

㈣加快推进古籍修复工作,提高古籍修复水平。集中资金,有计划地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重点抓好列入《珍贵古籍名录》和濒危古籍的修复工作。各古籍收藏单位要建立修复档案,依照有关技术规范和规范对古籍进行修复,确保修复质量。

三、加强领导,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古籍维护工作

㈠建立古籍维护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由市文化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族宗教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社科联、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市古籍维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局,部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依照现有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古籍维护工作。

㈡加大古籍维护资金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对外地区古籍普查、修复、出版及数字化等工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要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古籍维护工作。

㈢加强古籍维护人才培养。各相关单位要制订规划,多渠道、分层次培养古籍维护人才。建立古籍修复机构资格准入与修复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培养一批技术精湛、素质较高的古籍修复和古籍研究人才。加强古籍维护工作人员的职培训和少数民族古籍翻译、整理、出版、研究人才的培养。

相关期刊更多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内蒙古统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国际骨科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