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离的诗句

分离的诗句

分离的诗句

分离的诗句范文第1篇

《横塘》

南宋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注释:

南浦,泛指送别之处。

①南浦在屈原的《九歌·河伯》中有:“子交子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在江淹的《别赋》也有这样的句子:“送君南浦,伤之如何?”于是后人便以南浦来指代水边的送别之所。

1、请结合全诗说说“依然”一词所蕴涵的情感。(2分)

2.请简要赏析末句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 “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或: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3、这首诗在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与前两句有什么紧密联系?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这首诗的后两句属于直接抒情。“年年送客横塘路”,“年年”表明送客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横塘”诗人送客的必经之路;在这句诗中诗人用的虽然是直接抒情的方式,但却把笔墨荡开,不去写眼前的离别之情,而去写以往的送别经历,接着就为眼前的离愁增添更加浓郁的色彩。“细雨垂杨系画船”,是用来写眼前的送别的,但是那别情却是用景物暗示出来的。蒙蒙细雨,依依杨柳,彩绘画舫,无一不象征着离别离情。作后一句诗中的这一切景物与前两句有着互补关系,“石桥”、“朱塔”、“细雨”、“垂杨”、“画船”,合在一起,在“绿川”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构成了一幅多么空灵秀美的画面!

4.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1)诗人描绘了一幅绿意盎然、恬静幽美、让人流连的春景图。(2)作者选取绿川、石桥、朱塔、重柳、画船这些典型的景物来构图,春天的南浦披上了绿装,把一条河都染绿了;石桥和朱塔静静地伫立着;和河上一只将行的画船停泊在垂柳边,在蒙蒙细雨中显得那么的轻盈和美丽。(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你认为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1)借景抒情。着绿的南浦,静立的石桥和朱塔,如丝的细雨,似线的垂柳,待发的画船,诗人借这些典型的景物,抒发了离别之情。

(2)以乐景衬哀情(反衬)。诗人描绘的景色明艳清丽,但抒发的却是朋友间离别的伤感。(4分,答出2点,意思对即可。若大其他技巧如“以景语作结”,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横塘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风景宜人。

分离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一、借助朗读,缩短格律距离;融入诗境,品味韵味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好古诗的前提。学一首诗通常少不了听老师范读、听录音朗读,学生试读、正音,掌握停顿规律,读准重音,从而让学生动口、动手,读出古诗的韵味,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到了中学,仅靠上述范读,模仿,悟读等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赏读,自主朗读等。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朗读层次要求呢?笔者在教学朗读时,借助学习古诗格律常识这个“拐杖”让学生从古诗创作的基本方法来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而后再用这把钥匙去赏读,自主朗读。当然,这里所说的格律知识,仅是常识而已。如律诗,一是两句一联,按顺序分别叫首联、额联、颈联、尾联。二是讲究平仄对仗,平仄的基本要求是,同句相粘,上下句相对。其中“平”相当于普通话第一、二声,“仄”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三、四声,其次在朗读时能语调变化多样,三是讲究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二、四、六、八句押韵,如《过零丁洋》律诗中“ing”是韵脚。押韵能使音调和谐优美。所以朗读时要读出 “经、星、萍、丁、青”的韵味。四是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如从句式上看,七律诗一般朗读停顿为:二、二、二、一。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独立有韵味地朗读,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一些爱好诗歌的学生还学着创作格律诗,甚至毕业留言时还互赠格律诗。

二、借助工具,缩短词意距离;融入语境,理解诗意

古诗由于用的是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差异性较大,且受字数、平仄、押韵、对偶等要求的限制,给学生理解诗意带来了阻碍。为克服这一瓶颈,笔者让学生借助《古代汉语词典》、课文注释、课外资料,甚至网络这些“拐杖”来理解诗意,并从中发现翻译古诗的方法。可采用“扩词法”。即古诗多用的是单音词、而今多是双音词,理解时可采用“扩词法”。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现代汉语说的就是“感伤、时事(国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连接或调整直译的词变成通顺流畅的现代汉语就行了。

三、借助图画,缩短想象距离;融入意境,把握内涵

古代诗作多是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诗中美丽的图画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弄清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意,借助画图的方法来想象诗中包含的画面,从而缩短与诗人在想象上的距离,感受其情感。如学习《天净沙·秋思》,学生紧抓枯藤、老树、乌鸦、小桥等十多个景物,展开想象,作者不仅画出了“枯藤老树昏鸦”的冷落暗淡图,“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雅闲致村野图,“古道西风瘦马”的秋风萧瑟图,“断肠人在天涯”的苍凉凄苦图等,而且从这几幅图景的联系及其对比中深沉地感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那种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四、借助背景,缩短时空距离;融入情境,领会情感

诗总是诗人在一定时代背景下或特定环境下感情的强烈喷发。古诗距今少则数百年,多则上千年,这给学生准确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带来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一差异的方法可引导学生借助当时的时代背景,架起通向古代的桥梁,从而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和作者产生共鸣。如学习《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是什么?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先了解当时的背景:陶渊明不满污浊黑暗的官场而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生活。顺此就不难体会出诗人的“愿”就是离开污浊的官场,从事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其间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

五、借助背诵,缩短结构距离;融入诗境,深化记忆

律诗受定句、定字、定韵、对偶、平仄等格式的限制,往往把几层意思压缩在一句当中,其实一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几句。为使学生理出其间包蕴的句意,每课结束后,笔者多借助背诵的办法,启发学生要想终身记忆诗句的话,就需要理出每句诗中包藏的现代语句。如龚自珍《已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落花并没有忘记树根的哺育,带着无限的眷恋深情地告别树根,而愿化为春泥护养树根,以回报树的养育之恩。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背诵,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特别是能使学生终身记住诗句。

分离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送别诗的类型之多,情感之深

孟郊的《古别离》、杜甫的《新婚别》写的是夫妻间的离别,那份别离的幽怨与痛苦,自是感人至深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和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则是兄弟间的骨肉分离,难舍之情溢于言表。而孟郊的《古怨别》、杜牧的《赠别》则极写情人间的缠绵悱恻。这些可算是亲人间的、情人间的离别,而在唐人的送别诗中,抒写更多的则是同僚间的、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一)友人的离别,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送别诗

友情是世上最真挚,最复杂的情感之一。诗仙李白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水深比情深,形象地道出了这段友情真实质朴,“不及”二字更形象的说明彼此的友情深厚。可见诗仙的神来之笔是多么的精妙,化无形的思念之情为有形的流水,诗中毫无悲伤之情。而卢纶的诗虽是直接抒写离别之情,却多了一层浓郁的悲彩。“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在这一萧瑟,冷清的景象中,离别的悲情格调格外沉重。

他们有的是写送好友到外地去做官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梓州李使君》、李白的《送友人入蜀》等,好友外出做官,诗人摆酒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有的是送好友到外地做官的,但际遇不同,与前者相比,他们的友人或同僚却都是被贬的,这类诗歌,在唐人的送别诗中占了很大的份量,如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刘长卿的《送裴郎中贬吉州》、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诗人在送别好友的同时,或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渲泄对朝廷的不满,或表明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宽慰,感情深切而感受人。

还有一类,也与做官有关,那就是送友人去远征的,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等,这些多是边塞诗人的作品,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相比之下,下面的这类送别诗,可能会让人的心情轻松一些,那就是送友人去远游的,也可能是诗人多半不愿把“柴米油盐”放在诗中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读不到多少他们为生计而四处奔忙的句子,更多的倒是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如杜荀鹤的《送友人游吴越》、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等,这些诗毫无悲酸之态,也不故作豪放语,意境高远,情深意浓。

(二)借诗吐心中的激愤或借诗明志的送别诗

我们学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这类诗,其中最典型的句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是全诗感情高潮的句子,表明了作者对权贵的蔑视,诗人以诗歌明志,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仙不愧是诗仙,神来之笔一扫官场的压抑之情,向往名山仙境,是出于对当权者的抗争,这一句道出了多少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心声。在这一类送别诗中,往往穿插意愿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诗中掺杂着诗人对世事的愤懑,对人生失意的抑郁不平,因此,激愤的色彩十分明显,但是这些诗人不愿沉沦,仍想建功立业。王昌龄的《别刘婿》“身在云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锓锓”,虽然未被君王任用,屡遭贬谪,但仍胸怀大志,一心想建功立业,这类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

在送别诗中,若是两人一贬再贬,其心境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柳宗元和刘禹锡是患乱之交,二人因在改革中力革时弊,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去国十年之后,又召回京,未料二人再次遭贬,柳宗元贬为柳州刺史,刘禹锡贬为连州刺史,他们一同赴任在中途离别。在这样的背景下,柳宗元作了《重别梦得》这首诗“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各西东”。皇恩若许归田里,晚岁当为邻舍翁。复杂的感情寄寓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不言悲情而自有悲情,不言激愤而自有激愤。这一类诗往往清新自然,读来明白晓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鼓励的送别诗

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漫漫人生路,正是因为有了好友的鼓励,安慰,才使我们有信心去迎接挑战。在这一类送别诗歌中,被后人誉为“诗家天子”的王昌龄,不仅以边塞诗著称,其笔下的送别诗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友人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那首脍炙人口的《送柴仕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离别之即,劝慰友人,对离别之事轻描淡写,以化远为近的诗句缩短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距离,以其情深意长而熨帖人心。语言明快自然,一洗哀伤之气。一句明月何曾是两乡,表明了诗人之间心心相应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委婉的劝说之意。在这一类送别诗之中,王唯《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别董大》则是千古绝唱。

(四)抒发一种复杂的思想感情的送别诗

这一类送别诗,情感比较复杂,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自己的身世命运之感,意境宏大,基调慷慨。其代表是享有边塞诗派代表美誉的岑参。他笔下的送别诗,豪气冲天,构思奇妙,将边塞景观化入诗中。为代表的这一类送别诗意境宏大,往往有一种独特的神韵。他这类送别诗将边地风光写入诗中,为送别诗开拓了一片新的领域。代表作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运用多种手法,表达深情真挚的感情

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诗人们在抒发心中的情感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那么,在唐代的送别诗中,表现出来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直抒胸臆

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在唐人的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

(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去仰声长呼,而是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借景抒情这一法宝。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景物在有情人的眼中是会变的,它会因人的情绪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送别诗中,诗人们在送别时眼前的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唐代的诗本就重情趣,重意趣,他们在表现“情”与“意”的时候,往往都要借助“景”或“境”,这一点在唐代的送别诗中也有深刻的体现,是唐代送别诗的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

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首联写送别的地点在郊外,青山白水,景色如画,但一“横”一“绕”就把不愿分离的惜别之情借助山水表达出来。中间两联更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想象别后友人的行程,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关怀,颈联“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隐喻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尾联情意更切,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整首诗借景抒情,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感情真挚而感人。

(三)融情寓景、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这种艺术手法,自从产生以来,一直都是最常用的抒情手法之一,用在诗歌中的更是俯拾即是,因为离开了景而纯粹去谈情,仿佛这情便没有了着落。所以,在唐代的送别诗中,几乎每首诗都有借景抒情的例子。但借景抒情的最高境界则是:融情入景,把一段浓浓的深情,深婉含蓄地藏在简淡的、似乎是不经意间得来的景中,只留下若隐若现的一截丝头,让读者去发现、去抽取,越抽越多,牵出一腔心事,跌宕起伏,意味深远,一如醇酒,虽清洌而味厚,时愈久而愈香。

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这首诗即景抒情,情在景中,写景有一种淡淡的意境,精美如画,竹林寺远,钟声触动思绪,归影勾起诗人的归意,但诗人形象隐于诗外,在闲淡的意境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但这种情怀全在意境之中,诗人一句也没有说,却深得融情入景之三味。

三、健朗高昂的格调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柳永式的、带着浓重伤感情绪的离别,也是和他有着相同感触的许多人的离别。唐代的送别诗中,这类诗不在少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柳永的这句诗在格调上迥然不同,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场深情的离别,我们看不到有丝毫黯然销魂的样子,诗人借送别的时间、地点,巧妙地布置环境,使得景调清新、明朗,轻快而富于情调。

如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此诗以醉别开始,以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迈不羁和开朗乐观的感情,格调爽朗,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且诗中自然美与人情美相互映衬,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结尾两句,干脆有力,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些在分别时唱出的豪放旷达的诗句,正体现了唐代诗人那种豁达的胸襟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一扫悲情哀语,而成为送别诗中的一道风景。

四、造句精审、言浅情深

真正的文学是纯粹的,真挚的情感也是纯粹的。古往今来,朋友之情不断被人们歌之咏之,颂之赞之,正是因为朋友之间那种心与心交融的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激动不已。那是一种醇正地人情美,真正的友情美,而真正的美从来都是不用雕琢的,“豪华落尽见真淳”,在送别友人的时候,诗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一颗真心,用最朴素的语言捧出,化成千古绝唱。

如孟浩然的《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也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语出天然,但深挚动人的感情却挥之不去,言浅情深,余味悠长。

再如柳宗元的《重别梦得》: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各西东。皇恩若许归田里,晚岁当为邻舍翁。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语言之中,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

分离的诗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缱绻情思;寄情于景;乐景哀愁;起承转合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33-01

《夜雨寄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系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李商隐在文学史上与唐朝诗人杜牧合称“小李杜”,在晚唐诗坛上极负盛名。李商隐的传世之作很多,最能代表李商隐艺术成就的是那些无题诗和咏史诗。《夜雨寄北》即景抒情,独具特色,艺术性很高。欣赏这一首抒情小诗,会让我们对他的艺术风格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夜间下着雨;“寄北”,寄给北方之人,“北”,代指他所寄的人。《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即内人,妻子。可见是寄给妻子的诗。李商隐之妻是当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王氏。据有人考证,李商隐客居巴蜀时,王氏已过世,而这首诗正是李商隐在巴蜀时所作,所以怀疑是寄给妻子的观点,而应看成是寄给在长安的朋友的较近情理。我们说这么看来未免有些片面。一方面,从诗的内容看,诗所表达的感情还是夫妻之情的可能性大一些;另一方面,诗是艺术作品,诗中的形象可以看成是艺术形象,未必就是现实中的人物。其次,即使王氏已死,为什么就不能写这样的诗呢?王氏死了,诗人怀念之至,写下此诗更见爱妻之切,诗的感情就更深沉,更感人了。文学史上写给已故人的诗也是有的。所以,我们仍认为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妻子的,王氏之死不足以否认这一点。

这首诗作于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当时,李商隐在剑南节度使帐下充任幕僚,客居巴蜀,可以说是宦游天涯,远离故土,举目无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做两种设想:一是李商隐有一天忽然收到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回家团聚。时值寒秋,夜雨绵绵,诗人手捧来信,怀念远方的妻子,遂提笔写下此诗。一是深秋之夜,窗外雨声不断,诗人怀念妻子,久难入睡,脑海里浮现着和妻子分手时的情景:温柔的妻子拉着他的手,含着热泪问他何时回家团聚。这难忘的一幕,不禁勾起诗人的无限情思便和着雨声,写下这首七绝。如果妻子早已作古,诗人又忆起往日和妻子分手时妻子对自己的盼望,而自己终于没能满足妻子,甚至连一面也未见,妻便过世了,那么做成这首诗,就更加撼动人的心灵了。

全诗四句,分三个层次。第一句,第二句,三四句各一层。在品析诗句中学习写法。

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君”指对方,即妻子。“君问归期”是写妻子问我回家的日期。“未有期”是“我”的回答。“你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团聚吗?唉,很难说呀!我这里仕途坎坷,哪里知道何时是归期?”前半句是妻问,表现的是妻子依依惜别的深情,后半句是夫答,表现的是丈夫隐隐难忍的愁苦。妻子盼着他早归,他又何尝不愿早早与妻子欢聚呢?这一问一答,如泣如诉,透露出他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缱绻缠绵之思令人难忘。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山名,也叫大巴山,八岭,在今陕川边境,这里泛指诗人就职的巴蜀之地。涨,读zhǎng,涨满。秋池,秋天的池塘。我们知道,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巴蜀在唐时是边远地区,在这里供职和京城相比,往往意味着政治上的失意。因此,文人墨客都把这里看成凄凉冷落的地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有“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巴蜀多山,荆楚多水。巴蜀当时确实人烟稀少,荒凉冷落。“水经・江水注”描写巴东三峡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因此,作者写巴山,交代地点;写夜雨,交代了时间。巴山夜雨概括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涨秋池,池塘都涨满了水。“夜晚是这样的寂寞,环境是这样的凄凉,秋雨凄凄沥沥地下个不停,把池塘都涨满了。”为什么第二句单单地跳出来专写景物呢?这里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肃杀冷落的秋景来衬托诗人的愁苦心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尤其是秋水更是令人感到凄楚和惆怅的。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思天下万民之愁;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伤离别之愁;李Z“西风愁起碧波间”,念征夫之愁;“照横塘半天残月”而愁“天涯孤旅”,都是借助于秋水的衬托。秋瑾更绝:“秋风秋雨愁杀人”,凄清的秋雨,能使有心事的人窒息了。我们的诗人也是这样:面对这样荒凉冷落的高山,这般凄清惨淡的秋水,怀着对妻子的朝思暮想,怎不令他愁肠有结呢?正如李清照所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而且这愁绪,也在随着秋池雨水的增长而增添着。真是“了不得”。

第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写巴山夜雨,处境悲戚,真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什么时候,哪年哪月才能使我们团聚在一起呢?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到来的话,我一定要和你秉烛长谈,倾诉我在巴山夜雨中思念你时的情景”。诗人的心境是苦闷、孤寂的。他愁苦、他伤感,却又无可奈何。但是,诗人笔锋一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预想着将来会面时幸福的情景,相依相偎间情话更反衬出现实的不堪。这种对幸福生活超现实的写法,是虚写。巴山夜雨凄凉景,美妙的幻想南柯梦,这就更增加了人生的悲哀。“剪烛”,古人认为烛花象征吉祥或夫妻久别相会。《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与冯紫英、薛蟠在一起喝酒赋诗,期间有个唱小旦的戏子蒋玉菡也和了一首,其中有句“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灯花,就是烛花,双蕊就是两个烛花。这里“剪烛”是说蜡烛燃久,烛心结成穗形灯花,剪去才明亮,同时也暗示夫妻相逢之喜。诗中用喜景衬托哀伤,又做哀伤陪衬。这种“以乐景写哀愁”的手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文学作品中这种虚法也是常见的。如祥林嫂对地狱的设想,更衬托出她的孤苦;阿Q对“革命”“发财”的设想,更衬托出阿Q的愚昧和无知。外国文学中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对温暖世界的幻觉,更增加了现实世界的寒冷等等。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中除了衬托手法,虚实相结合手法外,还运用了重复的手法。一个“期”字两用,一为妻问,一为夫答,既写出爱人对自己的怀念,也写出自己的愁苦;一个“巴山夜雨”重复,一个现实的景物,一个是设想的未来谈话所及的景物,现实的景物给诗人带来的是愁苦,但这愁苦在未来又是夜话的谈资,为夜话增添无穷欢乐。一实一虚,一悲一喜,感情由浅入深,一气呵成,而且这首诗结构上“何当”承“未有期”而来,“却话”继“归期”而来,前后照应,合为一体。

《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语言也有特色。李商隐多数诗都是“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但这首诗我们读来并不觉得难懂,全篇朴素如话,遣词造句都很平常。这与李商隐在巴蜀期间,学习了民歌语言是分不开的。

总之,《夜雨寄北》这首诗运用重复和衬托的手法,虚实相合构建别离的意境,用质朴的语言,表现缠绵细腻的感情,在伤别离,诉离愁的古代诗作中独树一帜,对后世离愁题材诗词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慧.李商隐研究论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分离的诗句范文第5篇

宿府 杜甫阅读答案:

(1)一二两联是如何来写清秋之景的,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①视听结合,选取视觉形象寒桐、残烛、月色与听觉形象角声,组成一幅“清秋图”。②以动衬静,以彻夜回荡的角声来反衬四周的清寂。 ③拟人,将吹角当人写,角声在悲切地自言自语。

(2)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

答:①饱经战乱,与亲朋音信断绝。②飘零辗转,因关塞战争频发,萧条荒凉,归路艰难。③苦捱十年,无奈暂依幕府,也只是求得暂时安居,政治抱负仍难实现。

宿府 杜甫翻译:

深秋时节,幕府井边梧桐严寒;独宿江城,更深人静残烛暗淡。

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中天月色虽好,谁有心情仰看?

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关塞零落萧条,行路十分艰难。

忍受困苦,我颠沛流离了十年;勉强栖息一枝,暂借幕府偷安。

宿府 杜甫字词解释:

①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②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

③永夜:整夜。

④自语:自言自语。

⑤中天:半空之中。

⑥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指时间推移。

⑦伶俜(pīng):流离失所。

⑧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

⑨强移:勉强移就。

⑩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杜甫此次入幕府,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任职,虽是应严武盛情邀请,但也只是求暂时安居。

宿府 杜甫背景:

此诗作于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

宿府 杜甫中心大意:

全诗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绪。

宿府 杜甫简析:

这首诗是依人作客,抒写旅愁,有一种百无聊赖之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名抒情。首联写独宿江城,环境清寒;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颈联写战乱未息,处世艰难;末联写漂泊十年,如今暂且栖安。

宿府 杜甫赏析:

此诗作于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秋,当时作者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诗中抒发的感情还是伤时感事,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闷。正是始终压在诗人身上的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前六句具体写出了诗人对风尘荏苒、关塞萧条的动乱时代的忧伤。

最后两句虽写“栖息一枝安”,但仍然是为他辗转流离苦闷。总之,诗人当时境遇凄凉,十年飘泊辗转,诗风沉郁。

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清代方东树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而造句之新颖,也非同一般。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翻译一下,就是:“长夜的角声啊,多悲凉!但只是自言自语地倾诉乱世的悲凉,没有人听;中天的明月啊,多美好!但尽管美好,在漫漫长夜里,又有谁看呢?!”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托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

相关期刊更多

过滤与分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气体分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通用机械气体分离设备行业协会

天然产物分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