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石潭记通假字

小石潭记通假字

小石潭记通假字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秋霞圃;空间布局与道具;美学;场景与线索

秋霞圃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虽然不像苏州园林那样名誉天下,但也有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秋霞圃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314号,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由龚氏、金氏、沈氏三姓的私家园林和邑庙(城隍庙)合并而成的。园内建筑大多始建于明代,部分可以上溯到宋代。全园共有4个景区。分别是位于园林西南的桃花潭景区、位于桃花潭景区东边的凝霞阁景区、位于园区北部的清镜塘景区以及位于园区东南的邑庙景区。

秋霞圃面积约3hm2,但是这芝麻大小的空间并没有束缚住造园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充满诗意的园林题材的选择,独具诗意的空间道具的应用,遍布园林的诗意场的布局,暗藏诗意的空间线索的穿插,使得整个园林步步有景,景景有诗,诗中有画,美不胜收。

1 充满诗意的园林题材

园林题材指的是园林主对自己所建园林的主题定位,也是园林的造园理念,是对理想与生活的表达。江南园林都有自己的题材与主题,或追求自然,享受人生,或寄情山水,感叹命运。

秋霞圃的造园者主要是龚氏园的龚弘。龚弘仕途平坦,一路平步青云,但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多次拒绝官禄,要求归乡,最终如愿,得以在家乡嘉定修建私园,过着他所追求的饮酒作诗、隐居山林的生活。因此,秋霞圃与那些象征隐居标榜自励的苏州园林相比,少了份沉重,多了份轻巧;少了份做作,多了份清新;少了份世故,多了份自然。比起那些用来抒发愤懑情感的园林景致,秋霞圃整个园林的设计充满山林野趣的欢快与淳朴。

秋霞圃园林题材的诗意可以从园林的名字说起。秋霞圃的园林主借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用“落霞”、“秋水”来为自己的园林命名,希望在自己建造的园林空间中,也能描绘出王勃笔下所描绘的“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自然山水与人工建筑融为一体的画卷,这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诗意的追求。

2 独具诗意的空间道具

园林中的道具是用来使主题情节具体化的工具,如水体、山石、建筑、植物、土壤等。秋霞圃中的空间道具因为千百年来山水文化的沉淀而散发着诗与画的情怀。这其中有直接的表达也有间接的表达。

直接表达如文字的诗意。秋霞圃园中建筑的匾额、楹联、门楣以及刻石都展示了园林主深厚的文学素养。

园中的“枕流漱石轩”,轩名出自三国时期隐士秦宓的典故,他被人们称赞为“枕石漱流,偃息于任意之途,恬然于浩然之域”。用这短短几个字的匾额,园林主追求心性高远的文人雅士隐逸的意愿表现得淋漓尽致。“碧梧轩”取自杜甫《秋兴》诗中“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丛桂轩”取自《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桃花潭”、“南山”分别取自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看着这些匾额,想着古人千古流传的名句,一种忘情山水,唯与耕钓为伴的意境油然而生。

又如楹联。“鱼乐榭”两侧亭柱上原悬有一联“鱼乐人亦乐,水清心也清”,借助楹联的文字,更好的烘托了逍遥自在的氛围。山光潭影厅内挂有清人周承忠所撰对联“绿杨春蔼,白菡夏香,丹桂秋芳,青松冬秀,年年月月,暮暮朝朝,五古无今,好景随时惬幽赏;霞阁东崇,山亭西峙,华池南绕,精塘北环,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可望可即,清光满座绝尘怀”。池上草堂堂南有一楹联“池上春光早,丽日迟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草堂霜气晴,轻风飒飒,水流花放,疏雨相过”,通过对秋霞圃春秋二季秀丽精致的描绘,直接表现了园林主人亲近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怀。

秋霞圃中空间道具诗意的间接表达则借助各种造园手法含蓄的烘托。置身园林之中,其中细细感受、慢慢品味就会发现,那些空间道具,例如水、山石、花木、建筑,虽然简单朴素,却描绘了无限繁华美妙之境。

2.1 水的诗意

秋霞圃中的水体主要位于桃花潭景区和凝霞阁景区,又以桃花潭景区的桃花潭水景最为优美。潭岸用石矶随意堆叠,其中又掺杂着土石和植物,使水与岸的界限模糊而自然,潭与周围茂密的植物、杂乱山石融为一体,再加上岸边的树木枝叶垂向水面,天空云朵映入水中,满池倒影,景与影、动与静同时闪现在同一场景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而到了傍晚,在晚霞的映照下,水光山色,映入眼帘,好一幅“薄暮空潭曲,日色冷青松”的美景,此时此刻,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园名的真谛,真正去体会园林主通过美景的营造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的诠释。

2.2 山石的诗意

山石在秋霞圃中无处不在,有造型自然的假山、随意堆砌的山石小品,还有蜿蜒盘曲的石阶。山石为园林营造了一个可以以假乱真的自然环境,置身于山石构建的庭院中,仿佛置身于深山老林之中,可以感受到隐士在山林中饮酒作诗,感慨人生,抒怀的氛围,一首首田园诗歌呼之欲出。园中有山石堆砌的仙人洞,从洞口望进去,里面别有洞天,给人以无尽遐想。在桃花潭景区的假山上修有即山亭,经过拾阶而上的“长途跋涉”来到山顶的即山亭,居高临下,登高远眺,全园景色顿收眼底,一种宇宙在心中,“一览众山小”的心情油然而生。

桃花潭西北的归云洞,用太湖石堆砌假山洞穴,洞口镌刻“归云”、“洞天”的题额,讲述道教“别有洞天”的神话故事,描绘一幅充满空灵仙境的场景。在丛桂轩的南侧,墙角一小片草地的空间中,园林主三块造型酷似老态龙钟老人的太湖石,讲述了福、禄、寿三神祝寿祈福的故事。

小石潭记通假字范文第2篇

一、从文章的题目选“文眼”

题目一般是文章的“窗口”,它与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要内容是休戚相关的。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读题时,不但要求学生明白其意思,而且,要依题目的初步感知,设想一下作者可能写哪些相关的人或事。笔者认为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去探求。

(1)辨别其属性。看题目是以物为题,或是以时间地点的名称为题,还是以文章最突出的地方等为题。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看题目很显然是以地点为题的,学习这篇课文,我引导学生围绕着:长沙里著名的景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描写的、作者立足点是什么等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学生竞相作答,气氛十分热烈。然后,我指派小组代表发言,很多代表发言都能切中要害,如有的同学说,长沙景点有湘江、橘子洲等。有的说,作者以“看”和“忆”统领全文,看“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由山上写到江中、写到天空、再写到水底,由眼前山、树、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忆”概括了战斗生活的经历,由实到虚,表现了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感受等。有的更是有独到见解,把作者思路概括为四幅图: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2)对题目进行假想。看到题目,可以对题目设想一下,文章可能会写哪些内容?会怎样去写?如《小石潭记》,学习这篇文章时,我指导学生进行如下的假想:①《小石潭记》到底记了些什么?②小石潭的景物为什么值得作者去写作?③看题目“小石潭”三字后设想一下石头有多少种?什么样子?那潭水清不清?深度怎样?④“石潭”前面又加一个“小”字,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心境?文章是按一般游记体裁的格式去写的吗?⑤设想你就是和柳宗元同游的一员,游览中你和柳宗元说了些什么?等等。为下一步学习小石潭中的石头、潭水、游鱼、树木、藤蔓等,作了一个全面的推理,为学生快速理清文章的思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3)抓住题目中的重点字词进行判断。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七课《范进中举》最为典型,对于范进来说,中举前,生活贫困,无人怜惜;中举后,喜极而疯。对胡屠户而言,中举前可以任意辱骂范进,骂他是“现世宝”;中举后,称范进是“天上的星宿”。而众乡邻呢?中举前,家里断粮无人过问;中举后,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斗米来的。可见,全文紧紧围绕“中举”二字进行对比描述,刻画了范进热衷科举的形象,鞭挞了胡屠户、众乡邻那种趋炎附势、欺贫爱富、庸俗自私的丑恶嘴脸。

二、从文中的重点语句中寻找“文眼”

文章的中心句有时在段首,有时在段的中间或文章的中间,有时在段后或篇末卒章显志。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八课《口技》,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先是指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默读都可以,在熟悉课文后,让学生去找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学生很快就举手抢答了:“京中有善口技者。”继而我乘势启发学生:中心句既然已经找出,那么到底哪一个字又是中心句的重中之重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善”字。接下去,我启发学生:课文如何去写“善”呢?并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大讨论。经过小组代表发言,畅谈他们选择“善”的种种理由。最后明确:全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篇就写了道具、场景以及布置的简单,还有观众的极大热情,从侧面烘托了“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一家四口人由睡到醒,又由醒到睡和那失火救火的过程,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绘了表演过程中的如何“善”。第三部分再次写了道具的简单,来印证表演口技技艺的“善”,结尾呼应“善”。本文以“善”字而起,中间着力渲染刻画如何的“善”,结尾呼应“善”,结构十分严谨和完整。“善”字一线贯之,不愧为文中的“眼睛”。

三、从文章的线索中寻找“文眼”

有的文章行文时有一条线索贯通而下,文章靠线索发展而展开,从而构建文章的骨架。线索有时又分感情线索、叙事线索等。茅盾的作品《白杨礼赞》,它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咏物抒怀”的第二篇散文,作者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组织文章。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漫游西北高原,去尽情地领略白杨树的风姿。然后,提问学生:文章中哪些语句直接点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找出了相关的语句,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那就是白杨树,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这些语句都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本文是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来组织文章的。又如,《背影》是朱自清的作品,“背影”就是文章的线索,全篇都是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背影”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开篇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一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穿一气,浑然一体。

四、从时间的推移来取“文眼”

有些文章如游览性、记叙性或自传式的文章大多以时间的推移来写作。有的隐含在课文的内容里,有的明显体现在时间性的词语上,有的题目就暗示了整个时间段。例如,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都德的《最后一课》,就分为:“课前—上课——下课”三个时间,课前写了小弗郎士幼稚、贪玩、不爱学习,上课时写了小弗郎士的难过和懊悔,下课时写了小弗郎士及众人的悲愤。《最后一课》既是题目,也可以说是时间性的“文眼”。再如,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故事的发展就体现在时间性的词语上,文章虽然以《父母的心》为题目,突出的是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抒发了人类共有的感情——亲子之爱。但是作者却以时间顺序,通过一艘轮船上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任何一个孩子送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因为课文有明显的时间性词语,我就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时间性词语及这一时间发生的相关事情。同学们踊跃发言,完成得较好。

五、从空间转换来探求“文眼”

这方面在游记性的作品或记叙性作品中较为常见,空间变换有时在题目上就已经明确点出,有时在写作时分别注明空间转换的地点。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很好的体现,在指导学生学习本文时,我启发学生分析“从……到……”的关系,很多学生都说是空间转换的词语,接着,我进一步启发学生:“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个地方有何异同?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就像是文中的两个眼睛,因为课文不惜笔墨抒写了百草园充满了儿童的乐趣,在百草园里无论是春、夏、秋、冬都是那么迷人,不但可以看到美丽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黄蜂,还可以听长妈妈讲故事。到了冬天,还可以捕鸟、堆雪人、打雪仗……而另一个地方呢?却有天壤之别,那卧着梅花鹿画幅下的三味书屋里,教学内容陈腐单调,而从教的老先生呢?又老是叫人背书,教学方法陈旧呆板得要命。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对比,嘲讽了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制度,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天性。还有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短文两篇之一的《于园》,可谓是按地点转换的文言文经典,因为教学的是文言文,又针对七年级的学生基础和心理特征,我先是让学生自由读,后集体读,感知文言文的节奏,然后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不能译的,我予以指正,在此基础上,我适时指导:本文行文特点是怎样的?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的说按地点转换来写,先写了前堂石坡,石坡上的果子松、牡丹、芍药;接着写后厅的池塘,池塘中假山的奇峰绝壑;接下去写了卧房槛外盘旋而下的沟壑;最后写了园后水阁的小河、灌木和禽鸟,层次井然,条理清楚。有的说:按地点或者空间转换,主要顺序是:前堂石坡——后厅大池——卧房槛外——园后水阁。看来同学们对这种行文思路较为容易理解和掌握。

六、以事件内部的逻辑关系推断“文眼”

小石潭记通假字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导语 朗读 翻译 背诵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地处瑶族地区。文化基础薄弱,学生陋见寡闻。如何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教好文言文?

一、巧设导语

文言文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学习起来,学生感到有些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学生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乐此不疲。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告诉我们要想点击学生心灵,必须要巧设导语。

例如,讲《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设计了两种导语:

古有一人,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你能根据以上的提示猜出他是谁吗?

在宋代,有这么一个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酸,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他很疲倦,很无辜,出汴梁、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势利的官员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可是人生的坎坷不但没有压垮他,却使他写出了千古美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记承天寺夜游》。

巧设的导语,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既对坡产生敬佩之情,又有急于了解课文的期待,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自然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所以有人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语要言简意赅、涵义隽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指导朗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教学经验,是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孩子的普a通话水平都比较低,所以,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在朗读中帮助学生纠正文言,如斜(xié)在恭城话里读(xiá)等。同时,还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重视翻译

初中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一般都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显然,这个句子意思不明确,像是缺少什么一样,因此不通顺,读着也拗口。所以我就把它所缺少的东西补好、补齐。使句子说成:“(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

四、 合作探究

(一)准确理解文章主旨

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会翻译,更重要的是了解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文体(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这时,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我引导学生认真看看注释,学生一目了然:“本文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作者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像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作者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二)既整体把握,又局部细研

如《小石潭记》:第一段中“隔”“伐”“取”等词语,若独立地进行词语教学,恐怕就会一带而过,但若从事理、文理的角度去深入理解,则学生会有更大的收获。首先,从“隔”“伐”“取”等动作看,小石潭是不为世人所知,再者,作者何以面对这美好小石潭而产生不可“久居”的感受?这正是因为美好而不为人所知的小石潭与自己的政治遭遇非常相似所致,是实实在在的“触景生情”之言 。

(三)学习文言文的精巧构思

如《小石潭记》: 从构思看,它条理分明,脉络清楚。作者先从来路写起,先听到水声,后看到潭水,再看到潭的全貌和周围的景色,接着写潭中的鱼,再把视线荡开,写溪流。作者因景触情,情景交融,始终抓住一个“清”字。刚听到如佩环鸣的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因“其景过清”,加上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长期被贬,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寞感伤之情跃然纸上。这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佳境。

五、背诵积累

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靠平时的积累。积累要有目的、有重点:即对实词、虚词、句式等的积累。

学生学习文言文一般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而我却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对字词,一定要弄懂词的四个方面: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告诉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方面,才能为学好文言文打下基础。

积累离不开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有明确规定。老师在教学中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由于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认真做好如上几点,所以,尽管所任教的学校地处瑶族地区,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却十分浓厚,教学质量也有蒸蒸日上的势头。

【参考文献】

[1]教师. 海南出版社,2011(6).

小石潭记通假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湘潭老城;顺应自然;空间形态

Abstract:It is studied on the topographic terrain of hilly area . The relationships are analyzed between the nature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treets of the c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space markers. Complying with nature is the hidden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Xiangtan city in the Ming-Qing dynasty. The case positivist is use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traditional city created.

Key words:traditional city of Xiangtan;comply with nature;spatial pattern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2-54(5)

据文献记载[1],湘潭自唐设县伊始,宋时已确立县治在今日老城区之位置。明清两代是湘潭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首次超过长沙,成为湖南经济中心,有“小南京”、“金湘潭”之美誉。现存湘江边的古城区建筑、道路、街巷、码头及景观,大量保存着明清时期城市空间形态和布局的痕迹。本文着重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存在的关系,透视盛期湘潭县城空间形态的生成逻辑。

1 背山面水的城“总”结构形态及沿革

公元479年(天宝八年),唐朝廷从隋代的湘南和衡山两县北部调整出新的湘潭县,县治洛口(今易俗河),始现今日湘潭县之规模。宋代,湘潭属荆湖南路的潭州,县城从洛口迁至今日湘潭市城正街。明末,湘潭县城街市,沿江从宋家桥至唐兴桥,有码头10余处,房舍鳞次栉比,江中帆樯林立。清代依袭明制。湘潭县域地势西高东低,但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反差强度不大,近80%的面积在海拔150米以下。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俱备。县治总市依附西部较高山形地势,沿湘江水路线性发展(图1)。

尽管从行政建治而言,今湘潭老县城在宋代就已存在,但是关于湘潭筑城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清代吕肃高对湘潭县城池有如下描述:

旧无城,明嘉隆间,广盗剽,湘江荆湖亡命乘风窥公帑,掠市廛。万历间建城,周围一千三百三十二丈,高一丈八尺,为门五①,覆以楼。南曰观湘、通津,东曰文星、枕湖,东北曰熙春,北曰拱极,西曰瞻岳,又水门曰通济。[2]

由上述记载可知,城墙并不宏伟,相对小巧宜人②。湘潭县城池在历史上存在三百余年,今只留下几段墙基遗址及“城里头”的地名。城墙存在期间,损毁修补从未停止过,其存毁大多与湘水密切相关(表1)。

湘潭地当要冲,长宝汽车路横贯县境;湘江一水,远接长江,轮船络绎;邮政电报,四通八达,水陆交通,无不便利。传统商路和传统运载方式造就了“木帆船时代”湘潭的辉煌。与之相对应,湘潭“总”的划分构成其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清代史志记载:

上民崇尚怀德易俗河,移风光泽厢,旧编户二十里。万历十年,编十八里,城内编八铺,城外十一铺,今仍旧。[3]

从上述记载来看,起始应有十九总(铺),此推断可由清嘉庆刊《湘潭县志》得以印证:

明时自县东宋家桥起,直抵小东门为二、二总,入城历宣化街、大街、攀龙街、新街为四、五、六、七总,出生湘门为八总。国初闭生湘门,诸总遂废。

八总正街:通济门外起,至平政桥止……九总以上至十八总迄今如旧……其十八总又分上下,上十八总即旧志所称十九总也。

不过,一至八总已消失。在上述嘉庆县志中有记载,清乾隆间湘潭县吕志录一首竹枝词也对此有描述:

生湘园里摘黄柑,八总街衢树底探。

莫辨城中分总处,小东门外栅栏三。[4]

有了城墙与外界的隔离,城内各总逐渐消失。在光绪刊的城总图中,通往西面街市的瞻岳门附近有“总铺”④以防卫。(图2)城外各总时消时长。光绪刊《湘潭县志・县地总图》计有十三总(图3)。“湖南地理志”记城外十二总,如下所述:

县城踞湘江之左岸……市分城内城外两部分……城外商务甚盛,街道沿延江岸,绵长可十五六里,略作半月形,计分十二总。东连城堞,西抵窑湾,北负丘陵,南瞰湘水,入夜潭影灯光,辉煌上下,有秦淮河风趣。繁盛市街,在总之中段,(十三、十四、十五……十八诸总)通商码头,亦在于此。[5]

“五口通商”后商路北移沪、汉,随着铁路和近代航运业的兴起,“木帆船时代”遂告终结,湘潭之繁荣日见陵替。城内八总早已消逝,城外最繁盛之时共计十三总,其末梢――今窑湾一带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隐时现,“总”之名也不知何时中断。不过,中段各“总”之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2 山水私园浑然天成

湘潭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貌类型多样,山水交错。根据光绪刊《湘潭县志・疆域图》的统计,在东西最大横距不足70KM,南北最大纵距不足80KM的范围内,较大的山岭有31座。湘江、涟水与涓水贯穿境内,流经各大小山丘、岗地。湘潭县城经明代的发展,到清中后期,城市人口已达10万,县城建设空前繁荣,私家宅园顺势而兴(表2),融入境内山水,受到文人骚客的极大关注。

雨湖是湘潭城中之湖,在县西瞻岳门外,与湘江相通;七星桥和八仙桥联结南北两岸,分雨湖为三大部分水域。关于雨湖的形成,光绪刊《湘潭县志》有记:

湘浦通沟,辟为后湖,亦谓之雨湖。雨湖积水,则南出唐兴,北通大埠,以泄于湘水。

湖之南岸市廛鳞次,北岸为烟柳堤,堤上夹岸垂柳,绿烟如幕。堤中段之凤竹阉最为有名,吸引着大量的文人骚客。乾隆以来,吟社尤甚。张仲雅有云:“凤竹阉前晓雾生,闲吟无限古今情。湖堤处处皆非旧,新种芭蕉雪打声”。[6]-[7]

堤西之舟园曾名噪一时,名流齐聚,热闹非凡。园址近山,亭馆楼榭,种花植果。王运撰《舟园记》:

雨湖堤西,有平冈小山,传云陶桓公故府所居。其东有周氏园,花佣守之,亦或垦艺为菜圃。廿年前,欧阳介人君得之,始建亭馆,益树花果,为别墅,题曰“舟园” ⑤。

燮园源自元人燮理溥化之燮元圃,在县城外西北约二里处,云塘附近,依山顺水而建。光绪刊《湘潭县志・山水篇》记载:

自(云塘,笔者补充)陂陀微起,为湖头三岭,昔燮元圃园林技乐,自拟东山,广辟陂地,通波湘涨。岭地在湖头,才同一篑,盖当时假山,后存基址。故明时王霖罢长沙县丞亦居于此,即王岱之始迁祖也。今霖墓即在燮园矣。又东南二里届于县城。

记载较多的城内私家宅园主要有三姓名园及陶园。

三姓名园即李腾芳“乃园”、周之屏“帆园”及谭景行家宅园,三园皆在城内相距不远。明代湘潭名宦李腾芳所建之“乃园”在县署附近,位于城之中部。周之屏之“帆园”则在城东南部,观湘门内。谭景行宅园林则在县城西学宫旁,此处水旷空幽,池中建亭,植有荷花,又称“藕花居”。嘉庆刊《湘潭县志》对该园记载如下:

宛在亭:在县城学宫旁,地幽旷,水云合碧。明谭景行字翼之,少年高第。返籍归里,归构园池,建亭池中,故有“宛在亭”;植荷万本,临流觞咏,又曰“藕花居”。

陶园乃张九钺故宅,位于城东偏中,园因诗而名显。光绪刊《湘潭县志》有云:

东为陶园,张九钺故宅也。九钺宦游,其妻梁氏,购熙春门内桃园,奉姑马氏居之。后易桃为陶。

在一城一市的县城格局中,雨湖的开辟与湘江夹街呼应,湖东偏北是城,湖南偏西是市。私家宅园、山水街市浑然一体,特别注重与自然地形地貌相协调(图4)。

3 应水而生的城市空间标志

3.1 均衡山石的万楼名胜

湘潭古城布局充分融合当地自然地理和环境条件,并使之成为城市空间和景观组织的特征。壶山即陶公山,位于湘潭城区西头,红砂岩质,形似壶而得名。马蹄石系壶山伸入湘江的突出部分,因其色赤,又名“锦石”,亦曰“陶公钓鱼台”(图5)。光绪刊《湘潭县志》:

县城三方隔水,壶山自湖头分支,迄于湘岸,纯为石体,谓之石嘴头,亦曰马蹄石,与壶皆状石形也,《荆州记》:山有巨石状如壶。《一统志》云:在县东三十里,取旧说据洛口故城言之耳。下有石头寺,褚登善题曰唐兴,云昔士行驻兵,曾作二亭,一以望衡,一以渔钓,因谓之陶公山。

万楼是湘潭重要的名胜古迹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位于市郊宋家桥东侧,濒临湘江。依据沿江堤岸形式,万楼选址于城之下游,与壶山马蹄石对称于县城中心。延伸到江面的四分之一,既拉近与对面的金霞山的距离,融于山水之中,又使湍流改向,以缓近城池之水,防患江涨。李腾芳《万楼记》有关于选址的详述:

邑之形如展幅绡,上下两出如左右手。上出者,巨石百余尺,江波间,若踏若轧,邑人所谓马蹄石也;下出者,颓然而已。颓然者,正水之所去也……告于令包侯,谋筑石为台,堑沙截波,覆之以楼,极其壮,为捍。相其址,既树之表矣。一日,予过其处,循表而下,数十百步,得断岸焉,隆起有脊,高逾于前,伏沙隐于岸下,歃尾于江中,下有沙为之翼。前山接迎,江流抱转,群形之情毕聚,私谓莫宜于此……明日,包侯一览而定,正其处也。则以属其事于太学谢选、贾人熊廷祥。谢生则私以丝度江,得狭四之一;又以丝度至马蹄石,折而于邑之中,适中其中。又以盛夏江涨,縻舟上下,水之所及,高寻有几,可谓勤且精矣。

又记有建成后观之似天作之妙处:

台高三十尺,楼高四十尺,抵波之面已七十尺矣。

予与侯登台而周观之:地之隆者益出,沙之伏者益偃,山之迎者益近,江之转者益洄。少焉,蹑级而上,身纵于楼之端,千里之风拂槛而来,万之烟缕波而起,林瞑江动,水叫石激,山川之精,呈巧献工,气象变怪,宜其如此。视之既久,城邑渐明,原隰地带,铺青萦白,贾帆渔网,同在镜中,而水之欲往者有以为之留,山之来宾者有以为之主。于是,侯作而叹曰:“兹真邑之捍乎?造物者之设是久矣,吾与子不谋而得之,岂人力也!”

可见,万楼之建成于城之意义绝非仅限建筑之工,乃此时此地不可或缺。选址时以丝丈量,以确信精准;建成后登楼观之,确壮观。王运《湘潭县志》之记载也证实万楼乃县城形势之必须:

湘水带郭东流,经万楼乃屈北流。万楼,李湘洲所名,包仪甫所建,以配壶山,为县形势……楼下断崖隆起有脊,仪甫始筑石台,匾曰“杰灵”,上复起楼。

3.2 高峰塔的意义

高峰塔位于湘江之东,始建意为护城及作登高游赏之处。李腾芳撰《高峰塔记》有阐明其原委:

湘潭于湖南最有名……生于斯者,问学文秀之民多。然竞介距以斗科名则士犹欠然自少之也。商于乡先生克扬张公辈,告于邑令仪甫包公,为石浮屠尖于邑治之南山,占巽之隅,崇为高……士既登而乐之,乃为书抵予,求为之记。

清人张垣《湘潭古塔》诗提及“双塔”,即指夹江相对的高峰塔与唐兴寺石塔:

双塔浮今古,峰攒碧玉簪。

自来罗带水,千里护湘潭。

然而,高峰塔这一湘潭古代城市建设的不朽杰作对于城市空间的标志定点意义非比寻常,或者说其城市设计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其设计构思从客观上定位了湘潭古城街市与湘江的特定空间关系。双塔处于湘江水流进出县城的节点上,成为水路商船交通的空间对景标志,也是各路乡民辨识县城空间方位与结构的焦点。高峰塔与万楼同步峻工,与县城衙署隔江遥望,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城市空间景观与与城市空间制高点不对称均衡的设计意匠,定格县城形势。(图6)这一空间结构关系使湘潭县城的山、水、人之关系更加稳固,改善了城市原有的山水形体格局。

4 结语

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秩序展现的是一种文化图式[8]。封建时代实行郡、县两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在世袭的官僚体制下,县城空间形态生成以“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为主,受等级制度的约束较少,更多关注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因此,湘潭县城之建设过程及城市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较多地受到地理环境及地域文化等综合因子的影响。县治总市背山面水,以便捷的水陆交通为契机发展。随着人工环境的不断拓展,山水私园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成为人们联系自然的纽带。现存的万楼遗址、壶山胜迹及重建的高峰塔,人们总会以历史古迹来看待,但是其本质远非于此。它们的空间相对关系是湘潭城市结构的基础,并突出了其“均衡性”特征。这种“一”字形的城市形态特点与顺应自然、不对称均衡的城市结构布局在古代城市建设历史上实属难得。这一研究丰富了对古代城市结构、形态及其成因的探索研究,给当今的城市规划和城镇化建设实践以启示。

注释:

① 此处应为笔误,根据后面所述内容及其他史载,“为门五”应“为门六”,如(清)王运所修撰的光绪《湘潭县志》城墙规制“启六门”。

② 按清代计量单位一尺合今32厘米计算,清代城墙周长4 262米,高5.76米。

③ “总”的设置非地方行政机构,而是若干商住户形成的一地段的名称,各总之间设一牌楼式栅门以示区域分界,也作为“总”的标志,有时也叫“铺”;各总商住户推出“值年”或“首司”以管理公共事务。

④ “总铺”即军巡铺,防盗防火的哨所,解释见 龙潜阉.宋元语言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⑤ 王运.光绪戊辰夏五月乙酉朔作,何维朴宣统己酉秋勒之于石。

参考文献:

[1] (清)陈嘉榆,王运,等.湘潭县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8.

[2] (清)吕肃高 修;张雄图,王文清 纂.长沙府志・城池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8.

[3] (清)吕肃高 修;张雄图,王文清 纂.长沙府志・疆域志[M].长沙:岳麓书社,2008.

[4] 何歌劲.湘潭风物揽胜[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5] 傅角今.湖南地理志[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原稿1933年).

[6] 嘉庆刊《湘潭县志》[M].

[7] 《湘绮楼说诗》卷一[M].

[8] Hull.R.W. African Cities and Town Before the European Conquest [M].New York: W.W.Norton.1976: 22.

作者简介

胡冬香,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

小石潭记通假字范文第5篇

陈三立搬到庐山居住时已是77岁高龄,但一点都不显得老态龙钟、神志迟缓,仍然精神矍铄、兴致勃勃地游山玩水,神思敏捷地吟诗作赋。在他的眼里,写着“虎守松门”的这块巨石,就像是卧在他的居所“松门别墅”那里日夜与他相伴的壮虎。

陈三立1853年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是晚清赫赫有名的“封疆吏”之一的湖南巡抚陈宝箴。陈三立自小天资过人,受过极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但他偏偏生就一副桀骜不驯的脾性,参加科举考试总是不守规则,率性而为,屡屡落第。1882年再次参加乡试时,他拒绝用他深恶的“八股文”作文,而胆大妄为地用古散文体作文,置个人的前途于不顾,险些又因文体不合而落第。陈三立1886年中进士,官授吏部主事。可他不久就弃官离京,跑到长沙去协助父亲陈宝箴推行维新新政,时人誉他和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为“维新四公子”。失败后,陈宝箴和陈三立同被革职,后陈宝箴被慈禧太后赐死。陈三立发誓不再入仕为官,自谓“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

陈三立从此便潜心于诗文写作,成为清末民初诗坛泰斗。1924年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访华时,专程到杭州西湖会晤陈三立,交流诗学诗艺,两位大诗人的见面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陈三立和他的父亲陈宝箴、儿子陈衡恪(师曾)、陈寅恪都以不同凡响的作为和业绩入选《辞海》,祖孙三代四人同入《辞海》,为目前中华第一家。

1929年11月,陈三立离开居住多年的上海,前来庐山定居。庐山紧邻陈三立的家乡——九江修水(古称义宁),陈宝箴、陈三立为官时曾多次游历庐山,甚为喜爱,早有归隐庐山之意。陈寅恪于1929年夏买下庐山一栋别墅,接老父上山居住,以了老人的夙愿。

这栋别墅位于庐山松树路西端,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面积约170平方米。别墅四周怪石嶙峋,万松挺立,环境极为幽雅清静。别墅二层,有敞开式与封闭式相结合的门廊。别墅北墙还用坚石砌筑了3块撑壁柱,以加固墙体的稳定。陈三立入住时,将别墅做了一些改动,别出心裁地在院子前面的两棵古松之间装上石头门阙,并刻上“松门别墅”4个字,使周围的松树、庭院和别墅融为一体,以后人们便将这栋别墅称为“松门别墅”。陈三立还在二楼开一后门,建一小桥通达后花园。

松门别墅当时成了庐山文化活动中心,常是宾客盈门,热闹非凡。1930年,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的徐悲鸿暑假上庐山,时常来松门别墅拜访三立老人。他还邀三立老人同游庐山美景,评点山川胜迹,使陈三立很是开心。陈三立特意写了一首《徐悲鸿画师来游牯岭,相与登鹞鹰嘴,下瞰州渚作莲花形,叹为奇景,戏赠一诗》给徐悲鸿。1931年,陈三立再次邀请徐悲鸿上山。这次徐悲鸿索性住在松门别墅,一住就是1个多月,与陈三立一家相处甚欢,他为陈家老老少少10多人每人画了一张画相赠。

颇受赞誉的续修的《庐山志》也凝聚着陈三立的心血。陈三立居松门别墅时,江西实业家、方志学家吴宗慈常来拜访。吴宗慈告诉陈三立,自清道光年以后,庐山志书研修便陷于停顿,200多年来庐山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庐山牯岭如何被洋人租借、开发的详情极少为人知道,应该把《庐山志》续修下去。陈三立当即表示支持,随后马上联络在山的众学者、名流,倡议续修《庐山志》,得到热烈响应。陈三立总负责,吴宗慈负责具体撰写。陈三立还延请常居庐山的著名科学家胡先骕、李四光等撰写有关庐山植物及地质方面的篇章。1933年3月,志书告竣,陈三立亲为审阅点定,为之作序,并请章太炎为《庐山志》写跋,为庐山增添了一笔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

陈三立与忘年交李一平还闹过一次笑话。出生于1904年的李一平在1927年就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社会科科长,后因不满军阀混战、社会腐败而脱离军政界,于1930年上庐山避居,后创办平民学校,义务教学,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黄炎培、杜重远等都撰文予以褒奖。20多岁的李一平常向陈三立求教,陈三立十分赞赏这个年轻人的所作所为,将几个孙辈也送到他的学校读书。一天,李一平对陈三立的一个孙辈说:“等花开了,请你姑公来赏花、喝酒。”不料8岁的孩子没听清,放学回家就说:“姑公,花开了,李先生请我们全家去赏花、喝酒。”陈三立乐不可支,立刻带着一大帮家人直奔学堂而来,弄得毫无准备的李一平十分尴尬。三立老人朗声笑道:“花没开,酒还是要喝的。你没准备,就到我家去。”说着拽起李一平就走,一大帮人前呼后拥地回到松门别墅。

陈三立的后半生虽然以文人著称,但桀骜不驯的脾性并未改变。陈三立在庐山定居时,常来庐山避暑的几次想见见这位久闻大名的“维新公子”,但陈三立对蒋当时奉行的不积极抗日的政策极为不满,每次都断然拒见,根本不怕得罪这位灸手可热的权贵。有一次在松树路散步,随从告诉他陈三立就住在松树路附近,当即去陈宅拜访。陈三立听到家人通报后,立即从后门溜走。也只能笑着说了一句:“此乃真名士也。”

陈三立在庐山居住的近5年中,为保护、开发庐山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作出了很大贡献。庐山著名景点——花径的重建有他的功劳;庐山另一个著名景点——碧龙潭的开发,他更是居功至伟。“陈三立”这个名字也和这些景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永存于庐山的山水之间。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4月上旬的一天,被贬在江州(今九江)任司马的白居易和一群好友同游庐山大林寺。此时,山下的春花早已谢尽,而山上因气温较低,大林寺一带却是桃花吐艳,姹紫嫣红,开得正好。白居易欣喜异常,脱口而出一绝:“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此诗很快流传开来。之后,前来大林寺山谷品赏桃花、缅怀白居易的历代文人雅士络绎不绝,这里便慢慢被称为“白司马花径”。近代之后,随着大林寺的逐渐衰败,无人管理的桃花也逐渐消亡,这里便慢慢冷落下来,最后成了荒草萋萋的山谷。

1929年的一天,长住庐山的晚清学者李凤高陪友人去仙人洞游览,路过大林寺山谷时,看见路旁石工从泥土中挖出的一块大石上写有字,便停步仔细察看,见是“花径”二字。他忙嘱咐石工切勿损坏这块石头,当即转身回去,找来陈三立和吴宗慈。3人围着石头细细研究,可惜因为边款已被毁,实在无法辨认作者及年代。他们断定,此石刻一定是后人景仰白居易,为纪念他在这一带咏赞桃花而刻。

陈三立和李凤高、吴宗慈决定以此为契机,重建“花径”景点。他们向山上各界人士募捐,作为修路、筑亭、种桃及园林建设费用,响应者十分踊跃。他们在刻有“花径”两字的巨石上建起“花径亭”,对石刻加以精心保护;又在花径亭旁建一座“景白亭”,亭前立碑,陈三立亲自撰写了《花径景白亭记》碑文,详细记载了发现“花径”石刻、重建花径景区的过程。他们还在山谷中修建了石板小道,道两旁广种桃树;还修建了一座石门,李凤高题“花开山寺咏留诗人”8字刻于两边石柱,并题“花径”二字刻于门额。至此,荒废已久的“白司马花径”获得了新生,引来政界要人、文人雅士和游客的关注,影响越来越大。后来政府不断拨款对花径景区加以扩充、完善,使之成为今日游人必至的著名景区。刻有陈三立撰写的碑文的石碑至今保存完好,后人细读之,追思当年三立老人及仁人志士重建花径景区的义举,焉能不心生敬重之情!

如果说,陈三立与友人重建花径景区颇为不易,那么,他四探碧龙潭,终于将这沉睡万年的“山北第一绝胜”开发出来的故事,更充满传奇色彩。

庐山瀑布很有名,东有三叠泉瀑布,南有香炉峰瀑布,西有石门涧瀑布,惟独很长时间山北没有名瀑。1930年,陈三立偶然听人说,10年前勘探庐山地形的外国人曾在庐山山北王家坡一带发现了一个瀑布,十分壮观,但因道路太艰险,多年来一直人迹罕至,至今仍默默无闻。

陈三立当即兴致勃发,要去寻幽探险。家人劝阻说:“你已是快80的人了,山里路都没有,无法抬轿子,你如何能去得?”陈三立不服气地说:“别人能走,我也能走;别人能爬,我也能爬。”家人再三劝阻,陈三立仍是倔强地要去。家人只好多雇请些有经验的樵夫,护送陈三立往王家坡而去。

王家坡距牯岭5公里多,之间的山路越来越陡,越来越窄,很快就消失在荆棘和乱石之中。陈三立下了轿子,前有壮汉挥刀砍路,左右有人搀扶老人,艰难地向前行进。

一行人跋涉了几里山路,渐渐听到前方山谷里有水声。循着水声前行,路越来越难走,陈三立走不了几步,就要停下脚来大口喘气。但他决不退缩,非要探个究竟。

又转过两道山梁,众人猛然看见峰峦间两条瀑布飞泻而下,如同两条蛟龙在山间嬉戏,时而合拢,时而分开,最后双双跃入巨大的深潭中,溅起晶莹的水花。

众人欢呼着来到潭边,但见潭边怪石嶙峋,绿荫如盖,潭水清澈碧透,倒映着天光云影。陈三立一行都被奇景所深深吸引,流连再三,不忍离去。

20天后,陈三立再次带人前来。他和有关设计人员沿途仔细察看地形,选择最佳筑路方案。陈三立还特意带了石工来,在潭边精心选了几块山石,将写好的“憩石挹飞泉”和“洗龙碧海”等题词刻在石上。陈三立在“憩石挹飞泉”的边款中简要记述了探访瀑、潭的经过:“王家坡泉石之胜冠山北,而径路翳塞,阻绝人境。近十载前,海客始发其秘。庚午八月结侣来游,导者杨德洵、颜介甫。跌坐双瀑下,取康乐句(注)题记。散原老人陈三立,时年七十有八。”(注:东晋诗人谢灵运被封为“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憩石挹飞泉”出自谢灵运《初去郡》一诗)此后,庐山山北便有了名瀑——王家坡双瀑。人们又根据“洗龙碧海”的题意,把双瀑下的深潭叫做“碧龙潭”。

不久后,陈三立好友、佛学大师欧阳竟无上庐山,陈三立特陪他再游王家坡双瀑。欧阳竟无既为胜景所折服,又为老人寻幽探胜的壮举所感动,特提议请陈三立根据自己所号“散原”而将此潭另立别号“散潭”。三立老人笑而婉谢道:“如此天工之美,老朽安敢擅夺。”于是,欧阳竟无自书“散潭”二字,刻于潭边山石。虽然此别号未曾传开,但三立老人的功劳不会埋没。

陈三立三探瀑、潭回来后,在庐山发起募捐,用于开发山北绝胜,捐者极为踊跃。陈三立将捐款交给庐山管理局局长,请他代办此事。管理局局长极为重视,立即着手操办。不到半年,一条便于行走的小道便出现在峻岭之间。局长在潭边题刻了“碧龙潭”3个大字,并在潭边的山坡上建了一座听瀑亭。

山路建好后,陈三立四游双瀑、碧潭。他兴奋异常,回来后充满激情地写下了《王家坡听瀑亭记》,对瀑布、龙潭作了生动细致的描述。管理局局长将陈三立此文刻于碑石,立在听瀑亭旁,留存至今。

陈三立因年事太高,于1933年底恋恋不舍地离开庐山,去北平儿子陈寅恪处居住。1937年7月日军占领北平后,鉴于陈三立的名望,多次请他出任伪职,均遭到他的痛斥。为了表示不与日军合作的誓愿,陈三立有病也不服药,当年9月竟绝食5日而死,终年84岁。临终前,陈三立曾希望归葬庐山,但因战乱未能如愿,最后归葬杭州牌坊山。

陈三立在庐山居住近5年时间,时时涌动的诗兴撞击着他那颗并未衰老的心,他写了大量诗作,从中精选出103首,编成《匡庐山居诗》,其中他最为喜爱的是《中秋山居看月》:“笼湖摇海中秋月,移向匡君卧处看。洗露峰峦迎皎洁,带星楼观出高寒。一生阅世丹心破,万里传辉白骨残。犹有酒杯邀对影,石根虫语落栏干。”

相关期刊更多

潇洒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新闻出版局

消防视点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公安厅消防局;山东消防协会

小学生时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