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文网文学

美文网文学

美文网文学

美文网文学范文第1篇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互联网的受众分布面十分广泛,而互联网的受众也成为网络文学的审美主体。1995年橄榄绿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当时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成为网络文学的主要平台。时至今日,天涯、腾讯、网易、新浪、搜狐等各大主要网站均有文学发表版块。2014年6月的文学网站行业排名调查显示,文学网站日均覆盖人数1336.2万人,排名第一的网络文学平台起点中文网日均覆盖人数达184万人,网民到达率达0.7%。可见网络文学审美主体分布之广泛,大众的阅读审美倾向是网络文学的审美主流,大众成为审美的主体。审美主体的大众化趋势。网络的便利性、快捷性、开放性使大众网络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方式。比起纸质书需要的金钱、时间、精力投入,网络文学阅读具有相对容易的获得渠道———在网站搜索即可,并且可以用随身电子工具来阅读,不需要随身携带过多书籍。这些都在无形中降低了网络文学的阅读门槛,为网络文学提供了远超过传统文学读者规模的欣赏群体。网络文学审美主体的大众化趋势还体现在网络文学的商业价值挖掘。拥有高点击量、高下载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动漫作品,并被制作成游戏等,这都是大众阅读审美的导向结果。南派三叔的网络小说《盗墓笔记》在2005年开始连载至今,除了出版的八本纸质书销量稳居高位之外,2011年被制作成《盗墓笔记》同名网页游戏,2014年《盗墓笔记》同名手机游戏,2015年改编同名电视剧《盗墓笔记》季播剧即将上映。之所以网络文学能带动影视娱乐等各方面的商业契机,这些衍生品得以盛行,网络审美的大众基础是主要原因。随着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文学审美主体的大众化趋势必将愈演愈烈。网络审美主体的年轻化趋势。网络文学的载体是各种电子设备。随着各种电子设备如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子书阅读器之类的普及化,网络文学通过这些载体的传播也更加广泛化。中青年是电子产品消费的主体,同时这类人群对于网络上各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明显超过老年人,这是网络阅读受众群体年轻化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过早接触网络的00后一代的加入,更是拉低了网络审美主体的平均年龄,低龄化、年轻化的审美受众影响了网络文学的构成。起点中文小说网的小说年度欢迎度排名中,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玄幻小说、都市小说、历史小说;而女性受众较多的红袖添香小说网,排名则以都市言情小说、穿越小说、校园小说等居榜端。这些更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络小说的风靡,正是网络审美主体年轻化趋势的体现,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网络审美主体的年龄结构会有更大的改变。

二、审美对象的多样化

由于文本载体的不同,网络文学的作品结构与传统文学的作品结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一切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与传统文学相比变得多样化、差异化。首先,网络文学的作品形式由传统文学的单一文字形式发展成为多元的形式。尤其是博客、空间等发表平台的多媒体化,使得部分网络文学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文学,音频、视频、漫画的介入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成为众多感官参与的综合审美体。如作家韩寒就会在自己的博客设置音乐播放,阅读他的博客就变成了阅读和音乐共同欣赏的状态。其次,网络文学成为一种浅阅读,这种浅阅读导致网络文学的深度和思考性远远比不上传统阅读的深刻。浅阅读导致了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更倾向于幽默、零散、短篇以及情节的最大起伏化,平实的文字在网络文学中的受众远不如其他具备第一眼吸引力的文字。2014年卓越亚马逊书籍销售量第一的是网络作家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由张嘉佳发表在自己微博的十几篇长微博故事构成。他的短篇小说采用轻松幽默的叙述方式,多掺杂网络语言,讲述身边青年人的故事,情节和叙述都很吸引人,但整本书的思想深度远不如经典作品。这种短篇集合体的畅销,正是网络阅读模式倾向浅阅读的一个最好的示例。最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不同是出版不再是唯一的传播渠道,发表过程中省去了编辑审阅检查的过程,网络作者发表自由化。网络在降低阅读门槛的时候也降低了写作门槛,各种门户网站为大家提供了便利的发表平台,也带来了广大的受众群体。这种发表难度的降低一方面的确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百花齐放,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垃圾文学。国家网络管理局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网络文学中的色情、暴力、违法文学的清理,净网活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是网络文学的过于自由化的弊端体现。

三、审美方式的互动性和即时性

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传播呈现出速度快、范围广、影响不可控性等特点。这种传播方式对网络文学的审美方式有直接的形象,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方式互动性增强。一旦网络文学出现在网络平台,立即就被审美主体所关注,网络文学的生成和审美显示出较小的时间差,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特别是作为网络文学主要构成部分的网络小说,大多采取连载的模式,读者在每一章节后面可以进行评论,这种大众审美评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会影响小说的情节走向及人物命运。可以说,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性之频繁和及时超越了传统文学作品,读者对于作品完成的参与度十分高。互联网时代的文学被称作快餐式文学,文学作品从创作到审美整个过程都显现出快餐文化的特点。读者对于作品的阅读时间是零散的,对作品的审美也是在快速的阅读中完成的,并且这种审美会受到大众化审美的影响,在审美的独立性方面远不及传统文学。网络的高速传播使得网络文学失去了时间沉淀的机会,作者急于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创作过程中迎合观众心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审美主体失去独立性的同时,网络文学创作的独立性也在逐步被削弱。天涯社区的“莲蓬鬼话”专栏是许多悬疑文学作品的摇篮,风靡一时的《诛仙》《鬼吹灯》《谋杀官员》等作品都是最初在“莲蓬鬼话”进行发表和连载的。在网络论坛这种作者读者高度交流的地方,许多作者为了迎合读者审美或者刻意避开读者猜出的情节,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随时改变作品发展方向。连载式网络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的全部结束再呈现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些都是网络文学审美方式的互动性和即时性造成的。

四、审美思维的网络化

美文网文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文学 文学性 超文本 交互式写作

1997年12月25日,互联网在中国开放的第5个年头,“榕树下”原创人文网站开通,它为喜欢在网络上写点什么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一试身手的平台。十多个年头过去后,在它的四周已经生长出了一片茂密的森林。

2008年10月,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中文在线联合主办了“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如今,已经有3部作品从入围的20部网络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本文将从网络文学的定义入手,进而探讨网络文学的审美观。首先从书写权利的回归和狂欢化中的角色僭越来分析审美的第一个角度;其次将从超文本、交互式写作和文学性三个方面来分析审美的第二个角度: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一、网络文学定义

吴炫说,并非所有出现在网络上的文字都可以成为文学,网络确有文学和非文学之分1。马季通过网络文学的形态间接为其下了定义,他认为符合以下三种形态的文字内容都可以算作网络文学――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方式将已经存在的纸质文学作品放入互联网;直接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字;由特殊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2。有学者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阐述网络文学的概念。广义上,网络文学可以理解为“运用网络这个新的媒介和载体,来创作、传播、存储和阅读,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新文学形式。”3狭义上,则应该指超文本文学,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平面感,赋予文学立体化,可以称为后现代文学4。

网络文学的发展目前还处在婴儿时期5,所以现在为网络文学所下的定义还不完整。笔者认为,马季先生的定义很值得参考,与其绞尽脑汁从不同维度来分析,倒不如寻求实际中存在的形态,从具体的网络文学形态来把握其特点。

二、网络文学的审美取向

网络文学的审美取向如同网络文学本身一般,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研究者们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分别是:书写权利的回归和狂欢化中的角色僭越;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体现。

1、书写权利回归大众,狂欢中的角色僭越

网络中,书写权利回归大众,是因为网络传播的特点有传受身份的双重性、对象的小众化与个人化、传播的去中心化等7。在这样的平台上,作者和读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者和受者。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是网络打破了文学精英对话语权的垄断8。

获得了书写权利的人们会怎样使用他们刚刚到手的权利呢?有研究者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解读。巴赫金认为,在一个狂欢广场上,人们摆脱了平日里各种身份带来的束缚,宗教、政治、道德全都被抛在了脑后,人们可以尽情地僭越自己的身份,敞开自己,卷入狂欢的海洋9。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身性使来到这里的网民无拘无束,尽情狂欢。人们将利用网络叙写行为进行人格重塑和人际吸引,获得现实的补偿感10。

这样的补偿感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其一,网络文学作家以自己的作品为依托,抒发对生活的感悟,他们可以在故事里写自己和自己的朋友,也可以将主人公打造成心目中的英雄,寻求读者的共鸣。其二,网络的隐身性和宽容性使读者和评论家们畅所欲言,他们可以围绕某一作品大胆地批评。王琰在论文中指出,这类狂欢可以分为两种形式11,一种是“笑文学”,即那些无关痛痒,可以一笑了之的评论,比如讽刺。另一种是语言的“下身化”,即那些言语粗俗卑鄙的评论。

2、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

现实的社会环境,在语境上已经离不开后现代主义――它带有游戏性质,化解了高雅和通俗文化的界限,或者说,是消解了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后现代社会中,“宏大叙事”已经显得荒谬和不可能。网络文学的个性表征正体现着后现代主义的种种特性,笔者分别从超文本、交互式写作和文学性三个方面来探讨。

(1)动感的超文本

德特・纳尔逊于1965年创造的术语“超文本”是指“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12。

超文本和传统文本的区别在于,由现行结构向链接结构转化,定向结构向弹性结构转化,以及由封闭结构变为开放结构13。链接结构、弹性结构和开放结构使超文本小说变成一个迷宫,其中有多条路径和多个出口,要选择怎样的情节和结局全凭读者个人喜好。这种超文本文学作品俨然成为了后现代文学的代表,它体现的是后现代话语的边缘思维、不确定性和非中心化14。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超文本小说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吸引了读者。因为读者在阅读超文本小说时,可以选择一些边缘主题,而不是被传统意义上的宏大叙事所羁绊。不确定性给了读者更大的挑战性,阅读变得比过去更有趣,就像在做一个游戏。

(2)交互式写作:挑战传统文学

目前对于交互式写作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块:一类是集体创作,或者称为接龙小说,另一类是作者采纳读者通过跟贴等方式表述的意见,实时对自己小说的内容进行修改。

关于集体创作,马季认为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5:一种情况是由一个人牵头,决定创作主题和形式等,再由多人参与,每个人负责创作一部分,合起来变成一部整体作品;另一种情况是大家共同拟定一个主题,经过商议确定题材、人物和情节等,由一个人执笔创作,完成后再听取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最后一种情况是已经发表的网络文学作品在被读者阅读过程中不断得到读者的加工和修改,最终成为许多人集体创作的成果。集体创作在网络文学BBS上已经渐成气候。

第二类交互式写作主要通过跟贴的方式来实现。传统文学中,作品一旦印刷成纸质书本,便难以改变其中的内容,尽管不乏评论界的声音。网络文学则不然,许多会在文学网站上及时贴出自己的最新作品。而读者则会在迅速读完每一章节后,在BBS上发帖,如果是“当红”的网络文学,帖子的数目会越来越多,跟帖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虽然执笔写作是由作者一人完成,但其中的内容却是综合了众多网友的意见后拼贴而成,实现了交互。

有研究者表示,网络文学不会诞生伟大的单一作者,但是会诞生伟大的作者群16。在交互式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无法简单地区分读者和作者的身份,传统文学中二者对立的二元结构在这里被解构了,看来文学重又回到了自由的游戏时代。

(3)宽容的文学性

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还纠结于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上。什么是文学而什么又是非文学呢?他们的区别在于,“篇章结构的独特表现,对语言媒介的艺术处理,不求实用目的,以及突出的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等”17。无法提供终极意义,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在学者眼中成为了网络文学的致命弱点18。

在这样的语境中,一些学者提出,审美标准的变化,不能简单地说网络文学没有“文学性”19。后现代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形成了新的感知生活的方式。休闲娱乐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网络文学正好应景。人们需要的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轻松、解嘲的气氛。网络文学不是不美,而是美得不一样了,它是对“现实世界中无法存在或难以存在的世界的描述、期待和幻想”,它是轻灵的,解构的20。网络文学的美存在于传统意义上的非美领域。

有学者表示,当下我们急需一种“大文化文学观”21,这是一种宽容的“文学性”。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这样的研究者面前似乎显得有些狭隘,的确,也许给予网络文学更宽容的态度,将更有利于其发展,毕竟网络文学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研究者们在这里提出的“大文化文学观”非常值得关注和肯定,它将使人们的视野扩大,心胸开阔,它鼓励一种宽容的审美态度。但是,所谓的大文化文学观究竟要“大”到何种程度呢?笔者认为再大的审美观也应该有其底线,否则网络文学的审美观将变得毫无原则,走入相对主义诡辩论的怪圈。

三、结语

面对网络和文学的新生儿――网络文学,人们需要一种新的审美观。书写权利重新回归大众,网民疯狂地进行角色的僭越;超文本小说、交互式写作和传统文学性的失效,体现的是网络文学作品中后现代主义的特征――高雅和通俗二元对立、宏大叙事的消失、边缘思维、不确定性和非中心化……在网络文学审美观的问题上,研究者们虽然为人们打开了新的思路,但却给了这种审美观无限的发展空间,定语的缺失是这种新的审美观的美中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9、14、16、18、19、20、21、中南大学文学院,《人文前沿――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

2、8、13、15、马季,《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

3、4、5、12、17、金振邦,《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6、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

7、杜骏飞,《网络传播学概论》

10、王琰,“解读网络文学的狂欢化”

11、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156868.htm

美文网文学范文第3篇

摘要:网络小白文是指文采简单、缺乏美感、情节单调却又非常受欢迎的网络小说。以《星辰变》为代表的网络小白文,已经完全抛弃了传统文学所追求的练字练句,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而呈现出文本语言浅白通俗、人物形象塑造简洁明朗、情节安排单一重复的特征。网络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文学网络化和大众化的进程,催生了以读者为中心的“读屏时代”全面到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网络小白文的萌芽和兴起有着特定的文化和时代背景。然而,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抛弃了传统文学追求的行文模式,小白文在修辞手法使用上的单调单薄、语义表达上的单层次性、情感抒发上的直白浅显却又成为其致命缺陷。

关键词:网络小白文;文学性;缺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文学与网络的媒合,似乎给大众文学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但在另一方面,网络重新解构了文学里应有的文学审美特性,过度的商业化使得网络“注水”文学作品大肆盛行。网络“小白文”的应时而生,是文学过度商业化的产物,作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文学审美特质也逐渐被消磨殆尽。

一、修辞手法的缺失

文学作品,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乃至长篇小说,最重要的就是修辞手法的使用。对于传统文学而言,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仅是作者文学素养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在本质上提升作品的水平。比如:

这道菜没有放盐,真是清淡。

这道菜没有放盐,真是像水一样清淡。

对比分析这两句话,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这道菜没有放盐,很清淡。但是对比发现,第一句话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法,只是很平白的叙述了没有放盐这个事实,不带任何情感色彩。而第二句话多了四个字“像水一样”,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这道没有放盐的菜比作像水一样的清淡。水本来是无色无味的,而这道没有放盐的菜就像是水一样,很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这道菜到底是有多么清淡了。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感受到了修辞手法的使用在语言表达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增强语言的美感,同时也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增加语言冲击力。因而在传统文学那里,修辞手法的使用在作品中随处可见。例如:

《诗经・王风・采葛》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恋人间强烈的思念之情写了出来。

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及《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也都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增添了表达的深度。

传统文学对于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深入到文章表达的各个方面,而且修辞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双关、叠词、互文等等。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增添了作品的文学氛围,更是增强了作品的情感表达。

与传统文学大量使用各种修辞手法相比,网络小白文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可谓是单调又单薄。

以《星辰变》为例,小说中基本很少使用修辞手法,更复杂的混合修辞手法使用的就是凤毛麟角了。如第五集 《赤血洞府》第三章《死亡危机》中:

秦羽和小黑脸色变得很难看。

再例如第四集第七章《归途》中:

在星云中央,则是一团火焰,淡青色的火焰。

很通俗的语言表达,直白而浅显。在整部作品中,作者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很少使用修辞手法来增添文章的色彩,而以一种近乎平淡如水的风格在叙述整个故事。这样的叙事方式,不仅使得作品没有任何美感可言,而且使作品缺乏应有的灵动。

《红楼梦》中,贾宝玉形容年轻的女子是水做的骨肉,形容年迈的老妈子是死鱼眼睛,追究到底,是因为年轻的女子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以及芳华少女特有的豆蔻气息,因而她们是灵动的。而这些老妇人年纪大了,死气沉沉,风烛残年,已经没有年轻时候的那种朝气,就如死鱼眼睛一样,缺乏应有的灵动之气。如果说传统文学就是宝玉眼中的水做的骨肉,那么网络小白文则是真正的“死鱼眼睛”。

传统文学极力推崇修辞手法的使用,在作品中,修辞手法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修辞手法往往在整个作品中起到粘合剂的作用,它将各种零散的材料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粘合在一起,使得文章看起来浑然天成,作品就有了应有的灵动。而网络小白文很少使用修辞手法,整个文章的材料各自为政,不能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常常出现故事情节脱节的情况,故事情节被作者生硬的拼凑在一起,这就是作品的硬伤,让读者读起来总觉得如鲠在喉,不舒服。缺乏灵动气息的网络小白就如死鱼眼睛一样,让人读起来肃然无味。

二、语义表达的单层次性

汉语言是世界上语义表达最丰富的语言之一。相同的语句,加上不同的语调,甚至是不同的手势、表情,都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人们也正是利用汉字的这一特征,在语言表达的时候常常用相同的语句来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即所谓的言外之意。传统文学在这一方面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使得简单的语句不再仅仅是传达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效果,这是语言上的多层次表达。但是,与传统文学相反的是,网络小白文在语义的表达上往往追求精简的方式,语言的表达缺乏多层次性。

网络小白文在语义表达上的单层次性,是由于网络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网络上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商业化的网络文学创作,主要是以赢得网络点击量为首要目标。网络文学很大一部分属于快餐文学,读者阅读这些网络文学的目的也多是以放松为主。为了迎合广大受众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这些网络文学作品的作者也会有意无意的降低网络文学作品的文学水准,使得它们更加通俗化和大众化。这是一种以牺牲文学作品价值来换取点击量的不等价做法,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很多商业文学网站上的文学作品在语义表达上都是直白的,很少会出现简单的句子同时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即使有这样的必要,作者也会用更多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而不会采用这种复义的表达方式,其实这也就是小白文能够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不同于传统文学。传统的纸质文学都是作者先将一部作品完成以后,然后通过出版社出版后与读者见面。但是网络文学的创作,它是一种实时的,能与读者互动的创作方式。大多数的网络文学创作都是采用章节式的创作方式,网络每天固定写一定字数(如两到三个章节,每个章节五千到六千字),然后把这些章节放到专门的网站上供读者阅读,读者会提出修改意见,甚至会对下一个章节的故事发展给出自己的意见。可以说,这种互动式的文学创作从很大程度上限定了网络文学作品的语义表达不可能太过于复杂。并且商业化运作的网站,那些签约的为了完成每天的任务,即完成每天规定的更新字数,都尽量用最多的语言来表达最简单的意思。当这种方式发展到一个极端:即所有的语言都是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深度可言的时候,小白文就产生了。

网络小白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单层次性是有很多原因的,但其中最重的原因还是商业化的运作。多层次性表达的缺失,使得网络小白文缺乏应有的文学美感。

三 情感抒发的直白浅显

追求言外之意和含蓄委婉的情感表达是传统文学所要力争达到的目标,因而在传统文学那里,想要准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具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小白文的情感表达比较容易把握,但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建立在直白浅显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情感的表达是直白而不是含蓄委婉的,是浅显的而不是深层次性的。

在传统文学那里,作者情感的表达是深层次的,相对含蓄的。如《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全诗三章,前两章以恋人的服饰代替恋人,表现出她对恋人的念念不忘和思念之情,第三章对于她的动作的描写,更是点明了她对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巧妙的使用回环和倒叙的手法,更能突出她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例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此一句就含蓄委婉的表达了作者在困苦中意志不消沉,以豁达的心态来泰然处之的乐观精神。

这种情感上的深层次性表达,是传统文学情感表达上的精华所在。但对于网络小白文而言,这种情感上的深层次表达已经严重缺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直白浅显的表达,因而它也失去了情感表达上的深度。

例如《星辰变》第四集第二十六章《末路》里:

秦德在大殿之下,项广在大殿之上。秦德虽然略微仰头看着项广,眼中却有着睥睨的意味。

“你来了……”项广嘴角有了一丝笑容。

秦德冷漠道:“对,我来了,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装作一副不畏惧生死的模样。项广。我知道你不走是想要保护那些精英的项家子弟。你说我讲的对吗?”

这是楚王项广与秦德的正面交锋,传统的武侠小说在描写这一类对峙场景的时候,往往会注意现场环境和人物表情的描写,以此来烘托紧张的气氛。但是在这里,作者没有现场环境的描写,仅有的表情描写仅限于“眼中睥睨的意味”和“嘴角的一丝笑容”。缺乏相应的细节描写和气氛烘托,秦德对项广的恨意,在表达效果上就大打折扣,显得比较浅显直白了。

正如在前面第二点提到的,由于网络小白文在语言表达上缺乏多层次性,因而就直接导致了在情感表达上是缺乏深度的。作者往往会用很浅白直露的方式来表达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这种浅显直白的表达方式,可以使人们能够快速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故事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在传统文学那里,读者还必须要深入的思考,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对人物的喜怒哀乐做一个判断。这种方式固然符合快餐文学的特点,让读者不需要任何理解都能够看懂作品,但这种方式却是以牺牲文学作品应有的美感换来的,它足以令文章显得空洞无物,没有“嚼头”,当然这也正是网络小白文“白” 的重要原因之一。

网络小白文作为一个新兴名词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文学价值观和审美观。它彻底地抛弃了传统文学对于审美观和价值观的认同,反而坚持走文本语言浅白通俗、人物塑造简洁明朗、故事情节单一重复的创作路线,这是一条低姿态,亲民化的道路,以牺牲作品的文学审美特性来满足大众的阅读快感。网络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只有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保持网络文学作品应有的审美特性,才能真正促使网络文学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苏晓芳.试论三种网络小说新类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民间话语权的回归[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美文网文学范文第4篇

>>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英语教学 浅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英语教学 浅谈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思品课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 优化语文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网络与英美文学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信息服务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班级管理 利用原版电影辅助英美文学教学 网络时代的英美文学教学 英美文学教学设计 利用网络资源发展体育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 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网络资源促进生物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吉林师范大学:http:///jpkpx/ygwx/kcms-1.htm

南京大学英国文学:http:///jingpin/ygwx/jxdw.htm

山西师范大学:http://202.207.160.42/jpkc/new081115/ymwx/kcsm.htm

湖州师范学院:http:///wlkc/mg/index.asp

2.图书馆网络资源。

图书馆除了有丰富的藏书之外,还有大量的电子资源。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主要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电子期刊、数据库、多媒体资源等。对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经常用到的数据库有Gale、Jstor、EBSCO、Proquest、PQDD等。对于在本校图书馆无法找到的资料,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电子文献传递或馆际互借服务等找到。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国内外的数字图书馆或网上虚拟图书馆里找到一些可以共享的资源。

3.英美文学的学习网站和论坛。

国内外很多网站和论坛有专门的英美文学资料可供阅读和下载,为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此列出几个与英美文学学习相关的网站:

http://

http://.cn

http://.cn

http://

http://

4.搜索引擎的使用。

通过利用搜索引擎,如Yahoo、Google、Baidu等,可以找到大量与英美文学相关的资料,它们对英美文学的教学和学习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传统的单凭教师讲授的授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网络查找一些跟上课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或动画等资料,然后用PowerPoint或Authorware等软件将这些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出图文并茂、音色俱全的课件,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肯定会提高,求知欲自然也会增强。比如说,在讲授美国诗人Robert Frost的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时,教师可以播放这首诗的音频,并辅之以乡村雪景的动画,在这样的情境下,诗歌的格律、意境等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

2.能丰富教学内容。

大部分英美文学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但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下载、整理一些满足学生需要的资源,有选择性地将英美文学的最新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融入到讲义中。比如,教师可以把当年获得大的文学奖项(如诺贝尔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英国布克奖等)的作家和作品适时地介绍给学生,这远比讲授那些他们不再感兴趣的作家和作品有效得多;在讲授一些生态意识较强的作品时,教师可以补充跟生态批评相关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批评能力,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因此,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使英美文学的教学突破一本书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

3.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仅靠语言的解释很难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东西。而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以前在讲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时,不管怎么解释,学生都是一头雾水,但如果教师在网上下载一些反映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色的绘画作品和建筑图片,制作出PPT展示给学生看,总结出它们的不同,然后阐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就相对容易很多。

4.可以培养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国英美文学课多年来一直习惯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主宰,过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而网络资源的利用能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建构者。网络的便利使学生在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上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构建自己的英美文学知识体系。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大胆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分成几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分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然后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共同完成任务,下次上课的时候各组在短时间内作出汇报。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利用网络资源应注意的要点

由以上可以看出,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美文学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我们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应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水平。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如果不懂得找资料的方法,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因此,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能力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学会相关资料的检索技巧,从而能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资源。

2.应用网络资源应合理选择。

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各类信息鱼龙混杂,教师在资料的查询过程中应提高信息的鉴别力,注意筛选,不能不分情况地拿别人的东西直接使用,而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最合适的和最好的资源。

3.应用网络资源应重点突出。

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目标。有的教师确实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找了大量的资料,但他们制作出来的课件片面追求花哨,看似资料很丰富,刺激性很强,一堂课下来,学生说不清楚到底学到了什么东西。再者,太多的图片和影像资料,长时间的刺激会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反而不利于学习。因此,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使用不能过度,什么内容应该在上课的时间作详细的讲解,什么内容应该让学生在课后学习,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把握好度,将网络资源的优势最大化发挥。

4.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学生的网络学习意识还不是很强,大部分学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因此,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演示具体的资料检索、筛选、整理和应用过程,等熟悉之后,再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题材,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资源很容易获得,相应地也催生了一批懒惰者,有些学生不是很认真地对待老师交给的任务,而是直接在网上找答案,然后交差了事。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以免他们养成不良习惯。

五、结语

网络资源的利用是全球信息化进程在教育领域的必然结果。把网络资源运用于英美文学教学是每个英美文学教师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在英美文学课上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克服教材、信息资源不足的困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也会因此得到显著的提高。不过,要恰当地将网络资源运用到英美文学的教学中也并非易事,因此,如何把网络资源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从而使英美文学教学效果达到最优,仍然是广大英美文学教师需要长期摸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

3.htm.

[2]李公昭.现状与忧思.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3]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外语研究,2002,(1).

美文网文学范文第5篇

一、建立教学资料库,以便资源共享

利用蓝鸽语言学习平台,根据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对相关课程进行设置。目前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信息接受和传播的渠道,但是与教材配套的各种声像资料却仍然十分匮乏。教师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作家生平、作品的历史背景、作品分析的文本资料,根据小说或戏剧改编成的影视资料,小说或戏剧的经典对白或独白的录音资料,建立英美文学经典作品阅读文库或影视数据库。以文本、图片、音像资料相结合的多模态呈现方式, 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任课教师可以输入课前思考题及学生在理解《哈姆雷特》时可能需要的相应资料和知识,比如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生平、创作风格等。这类背景相关知识量大,并且涉及面广,课堂教学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面面俱到。但校园网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课后,教师仍然可以把课堂上讲述过的内容输入校园网内, 供学生查阅之用,并附加参考书目,以便课后扩展性阅读。同时,师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内便捷的电子邮箱进行沟通交流。“校园网辅助英美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的弊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必能大大丰富和发展文学教学模式,是文学教学更趋成熟与完善。”(张法科,2004:58)

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上传讲义,提供知识点下载和名著在线阅读等服务,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原创英语文学板块、QQ 空间、邮箱、微博等均可以成为英美文学教学的辅助手段。考核方法的变革能够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磨砺完美性格,增加生活热情。

二、课件开发

英美文学课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大,包含作家作品,背景知识,文学理论知识。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板书都要占据大量的教学时间, 如果利用网络资源预先制作教学课件,即节省了板书的时间,也使整堂课井然有序地进行下去。做课件前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步骤,考虑实现每个目标的方法,然后再行编写、安排具体的教学活动。

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互联网上获取。丰富的网络资源具备了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素材。如文本资料、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只要点击相应网站,输入关键词,瞬间就有来自不同网站的信息置于眼前,然后根据需要加以取舍即可。英语方面的相关网站常见的有:中国英语教育教学网、英语素材网,还有能够提供图片,动画和声音的oh100 网站中素材库也可以收集到所需要的素材。其二是自制素材。比如用录音机处理声音,摄相机、视频捕捉卡等设备来处理图像; 用PHOTOSHOP 软件处理平面图像,用软件处理立体图像。

以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教学为例,教师课前准确把握和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用powerpoint软件把文字、图片、音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做成电子课件。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反应,给他们留下思索空间。在介绍作者的生平和文学生涯时可以将作者的照片或肖像以及代表作品的版画封面结合在一起,做成动态的画面,老师做适当的解释后再分析和介绍作品多媒体资源为学习者创设的语言输出环境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可让学生模仿电影对白,表演,小组讨论,作口头或书面报告等。

课件制作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因素。内容丰富、有创新性,,简易操作、错误检验以及不断的鼓励是友好界面的本质。但是,要注意有的老师为了使得自己课件好看,以此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不顾与教学内容是否协调,盲目在课件的页面上插入一些花哨的图片或动画,这样做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其实是适得其反的,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多被那些花哨的东西吸引走了,至于真正的教学内容倒无暇顾及了。还有些教师在选择课件页面背景时,为了打破单调,采取一些自定义的方法,把界面制成色彩对比太过强烈的那种,其实这也会干扰正常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时空的束缚。学生可借助电脑、光盘课件和网络,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时间、地点及学习内容进行学习。例如,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运行的CAI 教学软件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便利工具。CAI 软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其中有电影,原版小说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这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网络环境给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机会和范围。这种交流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是和世界上任何一个联网的人之间的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学生们可以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四、注意事项

多媒体教学应用还应兼顾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引导,而此种主动性引导又离不开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进行的文本分析、文化引入等有形介入,而且还体现在课堂外以现代多媒体网络辅助进行的沟通互动、指导阅读等无形介入,更体现在对于纷繁复杂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选择及对此产生的效果预测、评估、反馈、改进等方面。同时,网络文化良莠不齐,面对开放的网络环境,大学生们在不具备较高文化鉴赏力的情况下,容易误入歧途,迷失自我。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引发的心理危机,需要高校及时干预。英美文学多由久经历史沉淀的名篇佳作构成,其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或许能在无形中如春风化雨化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有了身后的文化底蕴、社会责任感、人生哲理的支撑,大学生们方能有效地抵制网络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嘉娜.英美文学教学观念必须与时俱进[J].山东外语教学,2008(1).

2. 杨玉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心应用效果[J].中国电化教育,2003,(6).

3. 史惠风. 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3(91).

相关期刊更多

欧美文学论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美术文献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