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文赏析

美文赏析

美文赏析

美文赏析范文第1篇

英美文学是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是英语语言的精粹和重要载体,是英美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英美国家文化的知识瑰宝,诸如莎士比亚、歌德、狄更斯、培根、哈代、爱默生、海明威、马克?吐温等文学大家的作品,它的语言光辉、文学魅力、哲学思想、思想教育性是全人类不可多得的财富。在认识到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的基础上,外事工作人员有必要主动加强对这些作品的阅读与赏析,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了解英美文化的知识背景、民族特点、精神思潮、科技发展等;与此同时,利用这些作品装备自己的头脑,扩大知识范围,接受情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熏陶。从而体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提高外事人员在工作中利用英语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教育功能。

二、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一)针对不同的文学形式,用不同的欣赏方法和角度全面把握作品的意义以小说为例,《牛虻》是一部经典的革命作品。作者通过主人公牛虻、神父蒙泰尼里与教会三者之间复杂的“三角”关系,成功地塑造了人性“两难”的艺术张力。塑造了主人公牛虻在面对革命理想与骨肉人伦之间相冲突时的思想挣扎与斗争;蒙泰尼里———作为神父也作为父亲的他,在面临信仰与亲情之间难以选择的痛苦,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小说中强烈的情感冲突和震撼力,揭露基督教会对人们思想戕害罪行。又如在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塑造的简爱的形象是多面性的,简爱的形象有助于我们解读作家本人的生活,这部自传体小说并非完全虚构,它凝聚着作者本人丰富的人生体验。此外,作品可以帮助了解作家所处时代的社会面貌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矛盾主题。充分反应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的等级森严、势利傲慢的贵族和鄙陋习气。通过对她们作品中女主人简爱的分析,透视了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女性地位的低下以及受男性社会压迫和歧视的状况,作为一名觉醒了的简爱,简爱向往自由、追求平等和独立的成为其性格中的特质,对现实和命运作出勇敢的斗争,这些宝贵的品质对读者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当代女性寻求自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细读完整的文学作品,从整体上去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义所有真正的文学欣赏活动都从文本的精读开始。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精读,在精读过程中对作品进行认真思考,或者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再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反思,从整体上去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义,认识到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透彻地理解问题。作品选读虽说是经典作品精华章节部分,例如如果只是读了莎翁的《哈姆雷特》中的一些片段,是无法对哈姆雷特本人和莎士比亚做出全面的评价和判断的,如同西方格言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梳理英美文学作品之中的脉络,加深理解作品的意义英美文学作品之中的脉络,是对作品体现的民族思想及其演变的系统梳理和归类,它成为打破文学史限制和年代界限,灌注整个文学作品之中的动脉。阅读之前最好能够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和安排,主动搜集与作品相关的诸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宗教的背景知识,这样有助于将文学作品放在特定的思想范畴和格局中进行,才能开放地、辩证地、批判地理解其内容,在充分了解民族思想的演变的基础上,又对文学作品有完整的解读和欣赏。具体地说,辩证地了解某种在英美文化中至关重要的思想理念在不同时代文学作品中的展现、认识不同时期作家对某种思想的不同解读和反应、探索该民族思想对现今英美人文化、思想观念。经验证明,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可以很好的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审美阅读能力和了解英美国家文化及思想,便于读者形成一套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对重要的作家作品和重要的文学思潮的掌握。

美文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美文赏析;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260-02

新课标高中英语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英语美文p析教学不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情怀,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逐步建立跨文化交流理念。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但在于学生能理解文章内容,更在于学生思想思维的形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重视并积极开展好英语美文赏析活动。

一、高中英语美文赏析教学必要性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内容题材较为广泛,话题也丰富多样,但单元阅读文章仍不具经典性,且趣味性不足[1]。英语美文题材丰富,内容范围广泛,涵盖诸多原汁原味、纯正地道的语料。在教学中,教师依照高中学生英语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美文赏析教学,在较大程度上能拓展教材主题范围,补充缺失话题。一方面,英语美文在语言上更为地道,修辞更为多样,文章结构更为合理,通过赏析教学能让学生在更为优美语境中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提升英语文本赏析能力。另一方面,英语美文中通常涵盖着丰富思想、哲理,有利于学生强化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机,更好的陶冶情操品德。此外,英语美文的文章主题鲜活,故事真实,情感表达准确到位,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学习态度,更好的解决日常学习中造句、用词、修辞应用等问题,使学生能透过文本读懂文章内在思想和主题精神,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中英语美文赏析教学策略

1、选择好文本材料

美文赏析教学是高中英语必修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要想开展好英语美文赏析教学,实现语言知识学习和人文思想教育的双重目标,关键在于选择好文本材料。所选用的文章,必须符合高中阶段的英语水平和认知能力,通常应选用难度适中,语言优美,语法得当、结构明晰的美文[1]。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喜好,如此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热情。此外,选用的美文必须有一定的人文教育意义,可启迪学生,陶冶情操,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理想,且能让学生切身感受美、体验美。英语美文和普通文本相比,其不仅有语言之美,同时还蕴含着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人文之美。简言之,英语美文材料选用,必须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陶冶其审美情操,培养和提升其审美和文学鉴赏能力。

2、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科教学根本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是学科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所需达到的学成果或者行为的具体阐述。而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开展。美文赏析教学和一般的文章阅读课教学有一定差异,因英语美文的特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不但要注重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英语基本知识及语言技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思维情感,同时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及交际沟通能力。如此,才能通过英语美文赏析教学实现英语知识学习和人文情怀教育的双重目标。

3、设计合适教学活动

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循序渐进,自浅入深。具体而言,应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拓展,锻炼学生的英语文章鉴赏力,设计问题引导学习,灵活应用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3]。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是为文章阅读之后的活动开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和获取语言知识搭起平台,真正实现知识输入、输出的结合,提升学生英语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

三、高中英语美文赏析教学实践

本文以《The Roeblings’Determination》这篇美文为例,对其赏析教学进行分析。该文主要讲的是美国桥梁设计师John.Augustus Roebling说服儿子排除异议修建如今被称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布鲁克林大桥的故事。该美文赏析教学的目标包括:(1)指导学生理解并应用convince、in spite of、obstacle等描述意志力的单词及词组,进一步了解with介词短语的结构,以丰富学生英语基本知识。(2)学生在阅读该文后能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并了解西方价值理念和人文情怀,逐步建立坚强品德,丰富学生思想情感。(3)学会从语义、语句结构、修辞、题材等角度进行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首先,对文本简要分析,拓展英语基础知识。英语教师通过PPT展示“愚公移山”有关图片,然后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What’s Yu Gong’s dream;(2)Do you think it was a possible feat for YuGong to remove the mountain;(3)How did Yu Gong overcome obstacles。然后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将关键语句列出:(1)Yu Gong was inspired to remove the mountain;(2)It seemed that it was an impossible feat with so many obstacles;(3)Negative attitudes from others。

该教学环节开展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学习中。师生再进行问答对话,将本节课的重点单词、词组引出,比如:it seems that,negative,feat等。此外,第3个问题能导出文章主题。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该文本进行快速阅读,找到文章主公并明确其梦想,然后引导学生应用be inspired to来回答设计的问题。如此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语境中回顾并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快速、准确的把握文章主旨,更好的进行后续阅读学习。

其次,对文本深入分析,丰富思想内涵。在学生完成快速阅读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这几个问题:(1)How did Washington make the best use of his finger;(2)What was the result;(3)What made his dream come true。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做任何事只有有决心,有方法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最终胜利。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更深刻的理解故事主题和内涵,进而发作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思维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教师的归纳和总结则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意志力的重要性。

最后,对优美片段进行鉴赏,培养学生赏析能力。通过PPT将优美段落标出来,让学生细读,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让学生基于语义、句子结构等角度去赏析文本,并从修辞视角去赏析美言佳句,品读美文,探究文章主题内涵。

参考文献:

[1] 刘月婷.有效教学之赏析英语美文[J].新课程(中),2015,01:113.

美文赏析范文第3篇

一、运用审美赏析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语文极富情意性、审美性。正如我们常说的“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感情意向,包含着爱国情、友谊情、骨肉情,或乐、或惧、或喜、或愁,正因如此,语文才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是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有效素材。同时,语文具有艺术美,兼具内质美与外形美,比如思想道德方面的哲理美、崇高美;人物的智慧美、灵魂美、心灵美;语言文字的画面美、音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层次篇章的结构美、对称美等。可见,语文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绚丽多彩、富有美感的知识世界。因而,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审美赏析的过程。如阅读与理解文章,实则上是对文章的审美与赏析;而写作与说话,则是对美的另一番创造与表现。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活用审美赏析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美,熏陶心灵,启发思维,使其积淀文学涵养、提高人文素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例如《甜甜的泥土》一文,作者运用精炼质朴、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生动感人的一个个生活片段,富含人性之美,情感之美、生命之美。通过欣赏如此朴实而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可感染学生,给学生以情感熏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赏析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使其感受人性之美。如结合“送奶糖”情节,分析“她”。如①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宛如一座雪雕。……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②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还带着体温的糖。透过这些朴实简练的语言,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一位思念孩子的慈母形象。另外,虽然文中传达室的老大爷、小亮的老师不是主要人物,但若细细品读,也能从中发掘人性的真诚与善良。如从传达室老大爷对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大爷的通情达理、善良、富有爱心。虽然作者对他着墨不多,却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再如文中有一个关于老师的细节描写――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只有老师悄悄地背过了身。若细细品味,则能够发掘寻常细节中蕴含着无限真情――体现出老师对王小亮同学处境的不忍和同情,彰显了人性的美好。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要实现生本对话、师生对话,教师可引导学生由文本的语言入手,赏析思考,感悟体会,发现美,感受爱。另外,本文尽管篇幅短小,但构思巧妙,富有美感,也是审美赏析的切入点,是学生写作的很好借鉴。

二、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往往充当“看客”,被动学习,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从新课程标准看,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学习机会,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把握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形成合作意识。而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法,尤其是分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给每位同学创造了思考讨论、展示才能的平台,学生可以自由表述个人观点,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火花,开阔视野,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当然,在合作探究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学生实际,运用多样化手段,精心设计探究内容,诱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学会沟通技巧,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美文赏析范文第4篇

如今,我国高职大专生的心理问题异常突出,关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针对此种现象,以及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探讨,我认为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文学审美赏析模型是切实可行的。本文在借鉴相关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文学作品赏析为基础,尊重个体差异的文学审美活动规律,构建了一个基于学习者心理治疗的文学审美活动模型。该模型以文学审美赏析为主要活动,旨在提高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建构文学审美赏析模型要达到与语文教学、文学审美赏析、学科渗透三者之间在教学目标、方法、过程中的契合点,就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高职语文课选用了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就可以满足以上三者的需要。从语文教学上来讲,这些文学作品的选用,都符合语文课堂要求,通过学习,可以丰富视野、完善人格。从文学审美赏析角度来讲,这些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要求与审美素养。从学科渗透角度来讲,这些优秀作品中都集中反映了艺术形象的人格魅力与精神魅力,通过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方面,语文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关联着学生的心理活动,这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活的有意义的构成”。[1]学生可以通

过借助教材的感召力,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引导她们感知课文内容,挖掘作品中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精英文化的熏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塑造健全人格。

再次,通过活动课、专题讲座、答疑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受挫教育和意志力教育。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固有的审美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靠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他的意志品质,人格魅力。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和人生价值。

最后,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也能促进文学审美赏析课的教学实施。教学心理环境既包括人际环境又包括课堂教学气氛。合作、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友爱、互助的同伴关系;活泼、开放的课堂气氛都有利于师生交流信息,沟通情感,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兴趣,减轻学习负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 文学审美赏析模型构建

(一)文学审美赏析活动模型的构成成分

在分析文献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文学审美赏析活动模型,其各维度成分划分如下:

1、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巩固扩展

2、审美过程:呈现“美”、交流“美”、评价“美”

3、审美体验:直觉阶段、构成阶段、超越阶段

(二)文学审美赏析活动模型的分析

文学审美模型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审美过程和审美体验这三个环节,具体阐述如下:

1、教学模式是该模型的宏观思路。语文教学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便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课堂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唤起高昂、饱满的热情,点燃受教育者的思想火花;其次,教师利用创设的氛围,向学生提出问题,把握时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最后,巩固扩展第二阶段的任务,教师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

2、审美过程是对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创设情境对应的过程是呈现“美”的作

品。在高职语文课本中,编者选取了大量优秀体裁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都可以称得上是“美文”,但是对于不同的体裁,呈现“美”的方式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教授不同的课文。比如诗歌的审美赏析,首先要求学生大声、数遍的朗诵,才能领悟其中的韵味。接下来就是交流“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分享。最后,师生一起对作品的“美”进行评价,进而升华主题意义,把审美过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

3、审美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审美活动,有的学者把审美体验过程分为感官观照、心意领悟和神志彻悟三个阶段。[2]大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直觉阶段、构成阶段和超越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同时包含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体验。在直觉阶段,我们认为美是直接的,可以直接呈现“美”,它是知觉的客体,主体通过感知直观对审美客体进行把握;在构成阶段,主要通过联想、想象,以此进行交流“美”;在超越阶段,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处于相互交融的状态,审美体验达到体验高峰,对“美”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从而进行评价“美”。

(三)不同文学体裁作品审美特征的分析

文学审美活动都是围绕不同文学体裁的审美特征展开的,它是构建文学审美赏析模型的基础,在本研究中,根据文艺理论界常用的“四分法”将文学作品分类,按照文学作品的题材选择、形象塑造、结构方法、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把文学作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文学四大类。[3]虽然体裁不同,但却有很多共同的审美特征,当然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分别将其特征列举如下:

诗歌的审美特征:抒情美、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绘画美、建筑美。

散文的审美特征:形式美、语言美、题材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说的审美特征:形象美、环境美、情节美、叙述美。

戏剧的审美特征:剧场美、综合美、扮演美、集中美、冲突美、个性美、多样美。

比如诗歌的审美特征中抒情美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形象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音乐美是诗歌的先天素质、语言美是诗歌跳动的音符、朦胧美是诗歌的艺术外衣、意境美是诗歌艺术的境界。

对此,本研究重点选取了武威职业学院文学社的文学爱好者50名大专生进行了调查,根据这四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请同学们选出这些文学作品中认为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将结果?M行统计后,列表如下:

其中,诗歌的四个审美特征最具有代表性,分别是:抒情美、音乐美、朦胧美和意境美;散文则是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而对于小说而言,它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具体的环境描写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审美对象;戏剧则比较集中的体现了剧情的矛盾冲突和人物语言以及环境都可以成为审美活动的典型特点。

2 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文学审美赏析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高职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暂时的心理困扰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一旦严重就会形成心理疾病,不但损伤身体健康,甚至危害社会,形成社会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在心理性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课也被越来越重视,但由于课时安排时间的有限性,心理教师师资力量的缺乏,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探索别的教育途径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尤为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则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可行的。语文教学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同时应该使学生发展能力,形成高尚品质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与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动机、兴趣、情感、心态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语文学科的性质、内容也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素材支持和理论依据。所以,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也能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本研究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建构了在语文教学中文学审美赏析模式,该模式由教学模式、审美过程、审美体验三个系统组成。教学模式包括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巩固扩展三个阶段;审美过程由呈现“美”、交流“美”、评价“美”三个过程构成;而审美体验则包括直觉阶段、构成阶段、超越阶段。其中,教学模式是该模型的宏观思路,而审美过程是对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在此过程中,每一种审美活动对应着一种审美体验。这三个系统相互衔接,最终既能提高语文知识掌握,又能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建构这样的模型为实际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目前,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竞争日趋严重以及高职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年龄特征,会给他们造成种种不良的身心反应,负面的心理影响对他们的成长更为不利。加之如今心理治疗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多视角的方式。现代医学心理学就认为,人的不良身心只有在心理学、艺术和医学相融会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最佳的治疗效应,因此艺术的心理治疗功能正在被人们所认识。本研究的最大特色即是引进文学艺术审美心理理论,试图通过这种审美活动来达到提升心理健康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实施的文学审美赏析不是单纯的作品分析和知识讲解,而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采取文学审美这样一种设定的艺术手段,通过操作文学审美赏析模式,促成个体形成文学审美的心理体验,从而促进个体身心的舒适与和谐,逐步改善心理问题。

注释

美文赏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赏析 大学英语 教学

英美文学是大学英语专业中一门必修的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大学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也包括对语言所蕴含的文化的学习,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因为要应对各种考试,例如英语四级,六级;雅思,托福等,专注于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将重点放在英语单词和语法知识方面,忽略了文化的学习。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饱含着大量的语言资源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英美文学赏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

一.英美文学赏析对于学生语言学习的作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和人物形象甚至是文学作品的作者都会出现在英语课文中,如果不了解这些典故,人物内涵那么对于课文的学习就会产生影响。例如在第四册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中《卓别林》这一课,有一段关于乌娜・奥尼尔的描写,“他找到了乌娜・奥尼尔…由于乌娜本人出生在一个被各种麻烦困扰的大家庭…”,对于乌娜是谁以及吴娜的家庭有什么麻烦,学生会产生疑问,但是课文中并有给出解答,而如果对英美文学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乌娜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因为属于移民家庭所以有许多困扰。进行英美文学赏析,会对作家的背景以及作品中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英语阅读,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文学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传达思想反映现实的艺术,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语言资料。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人物情感以及环境等的描写都需要大量的词汇,在进行文学赏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语言资料,拓展自己的词汇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虽然是来自生活,但是经过作者的加工会变得优美凝练,生动形象,英美文学是英语艺术的结晶,各种作品中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例如诗歌,小说,散文等,还有多样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排比,拟人等,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和模仿掌握更多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学习英语,如果只是将精力放在单词和语法上,每天死记硬背,即使通过英语级别的考试,也不能说是真正掌握了英语。阅读赏析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语料,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和灵活的生活语言,学习语言不同场合,不同方式的使用,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

英美文学赏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无论在是学习什么,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可以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自发学习和探索。在英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学科本身的限制,加上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到了大学已经是十多年了,学生有了一定的厌烦情绪,学习效果也已经大打折扣,所以还是一味的进行机械式英语教学,使用定制的教材只会加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反感。文学作品中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进行英美文学赏析可以丰富英语教学的内容,利用故事性和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英美文学赏析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理智成长,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综合培养。在大学教育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十分关键,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文学教育是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文学作品可以讲述历史故事,可以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传达思想情感,也可以影响读者的思维品质,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会影响读者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升读者的人文素养。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丰富的主题,进行英美文学赏析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进行加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感受到作品中积极向上的一面,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赫尔巴特说:“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道德”,道德同时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因为许多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的包含道德教化的内容,伟大的作品中蕴藏着责任感,道德甄别力和人性的判断力,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这一内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直接的道德劝诱,例如英国女作家夏洛蒂的《简爱》,直接以女主人公简爱积极向上,坚持自我,追求自由和尊严的生活态度对人们进行鼓励;二是惩善扬恶,例如19世纪英国文学批判现实主义的产生,马克・吐温,哈代等通过对丑陋现实的无情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讽刺来呼唤道德体系的重新建立,呼吁人性的觉醒。在进行英美文学赏析过程中,充分利用作品,将作者在作品中倾注的责任感以及人性的价值判断力传递给学生,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感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对于他的学习不仅仅是呈现在表面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一种语言代表着一种民族文化,语言的发展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历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所以学习语言也是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文学作品作为语言应用的高级形式,本身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并且也被看成是一般的文化形态,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掌握一个民族的习惯风俗,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等。进行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关于文化的内容,例如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经过20多年的创作才完成的作品,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过程,作品凝聚了幽深神秘的拉美文化与精神意识,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不仅会了解拉美文化,感受其厚重的历史内涵,并且会学习他们的自省意识,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刻的反省。文学作品中简练生动语言可以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性格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三.英美文学赏析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作用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际使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越来越明显,各国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的发展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英语教育要重视学生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学生使用英语时,由于受本民族语言的文化习惯,思维定式的影响,在交际情境中常常将母语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特征套用到英语中,这种不自觉的行为成为学生的交际障碍。进行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生活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中蕴藏的思维定势,而且在逐渐的接触中会对英美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学生会慢慢地培养出英语的文化习惯,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例如英国人见面打招呼通常是谈论天气,交际时特别忌讳询问女士的年龄,而我国的打招呼大多是问“吃了吗?”“要去哪啊?”这在西方文化中时隐私问题,不是可以随意提问的,了解文化后可以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

英美文学赏析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至关重要,不仅会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将语言,文化,知识交汇融合,通过赏析文学作品体会语言的丰富多样,文化的多姿多彩,人性的至真至善,因此要重视英美文学赏析,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马真虎.解析英美文学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2):202-203.

相关期刊更多

欧美文学论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美术文献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