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楹联大全

楹联大全

楹联大全范文第1篇

一:南阳楹联文化产业的现状:1、楹联文化现状。楹联作为中华民族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历史上有许多名联佳对出自南阳。2000年10月,南阳被命名为“河南楹联第一市”。去年10月,又被中国楹联协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桂冠,为南阳“文化名市”增添了一个新的文化品牌。2、春联市场情况。目前,南阳的春联主要靠外地输入,主要靠个体商贩从外地进货,这种经营方式占南阳春联消费市场80%的份额,而新华书店的正规经营仅占不到5%的市场份额,剩余15%的空间属于书写品。另外,我市春联市场上还存在着大量非法印制的盗版产品,许多春联没有标明出版社和印制厂家。

二:发展我市楹联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1、发展楹联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市人口众多,楹联市场很大,但没有一家上规模的春联印制厂家,与我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称号不相符。但反过来说,目前这种状况,说明了我们发展楹联文化产业的空间很大。2、发展楹联文化产业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我市有着悠久的楹联文化传统,从府衙到县衙,从武侯祠到医圣祠,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城市社区、广大农村、楹联随处可见。庆贺新春、婚丧嫁娶、起房造屋都需要它的点缀,人们喜爱楹联,使用楹联,消费、欣赏、品位楹联,可以说楹联文化已经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金字招牌和在历史文化、现代科技文化熏陶下越来越壮大的楹联创业队伍,又有数以万计的楹联作品积累,都为我们发展楹联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3、发展楹联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机遇。弘扬楹联文化,大力发展楹联文化产业,正是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提高文化品位、增添文化内涵的良好途径,也是市委、市政府近两年将在文化事业发展上要认真做好的10件实事之一。“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创建,领导的重视,社会的关注,为楹联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1.“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是发展我市楹联产业的必由之路。市委、市政府提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楹联文化产业发展思路,这是对我市楹联文化充分调研、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科学决策,也是我市楹联文化形成产业的必由之路。要形成产业,就要有市场,有市场就要有竞争,有竞争就要按市场规律来办事。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多一些行政推动,多一些扶持是必要的。但要做大做强产业,使之走出南阳,辐射周边,叫响全国就要靠市场运作。楹联产业的发展可以按三步来设想:第一步,用三年的时间,依靠地方行政推动的力量,挖掘好本市的市场潜力,培育好我市的楹联市场主体,健全楹联营销网络。第二步,鼓励我市有规模的楹联经营企业在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市场拓展上下功夫,使南阳楹联真正成为远近闻名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形成辐射周边省市的格局。第三步,通过五至七年的努力,形成在全国范围内能叫得响的品牌,实现“让全国各地都来南阳买楹联”的设想。

2.建设楹联一条街和楹联长廊是发展我市楹联产业的标志性工程。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别在白河公园和卧龙路建设“楹联长廊”和“楹联一条街”,作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标志性工程。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也是我市楹联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工程,建好这个标志性工程,对推动楹联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透过这项工程,体现了我市楹联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楹联大全范文第2篇

楹联界定

什么是楹联?按粱章钜在《楹联丛话》中所言:“楹联。也称楹贴。后世题联于楹柱,故名”。梁章钜关于楹联的界定十分明确,楹柱是唯一条件,但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之所以说梁章钜关于楹联的界定并不完备,在于它缺少了“匾额”这一界定的重要条件。不把与匾额相呼应作为条件的楹联则成为无头联。没有主题,联为谁而作?

匾额以巨大的榜书。彰显着建筑的等级身份。起到标识主旨大义的核心作用,而楹联则以符合联律的文字阐释和解说着匾额的深刻而又博雅的内涵。从建筑美学看,过去巨匾孤陈其下空白。是一种美中不足,及至置楹联于匾额之下,填补了这一段空白。从建筑文化看。匾额与楹联都是以文字和书法为手段构成了一道彰显建筑主题思想的文化景观。成熟的对联艺术移置于楹柱之上是匾额文化发展的结果。

楹联烘托了匾额,使匾额更引人注目,楹联又使匾额传扬得更久远。楹联自己也因立身于匾额之侧凸显了高贵地位,同匾额一样名声远扬垂名青史。

所以两相比较,在楹联与匾额组合之中。匾额无论位置和作用都处于主导地位,如果说匾额是红花。楹联则是绿叶,两相辉映共同辉煌。

依笔者之见,楹联当如此定义:凡文字与匾额相呼应,型制与匾额相匹配,书写粘贴或悬挂于楹柱之联语,均属楹联。或者:凡置于匾额之下悬挂于楹柱之上的联语都属于楹联。

“论联不言匾”的研究倾向是偏颇的。匾额与楹联的组合具有千年的传统,是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横匾高高在上如君,直联垂立两侧,有如君臣父子,是一种珠联璧合的匹配,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匾联以相同或相近的艺术形式,用语言艺术、造形艺术造就建筑物的空间艺术,标识着建筑的生命与灵魂。构成了建筑物最直接的文化景观。孤立的研究楹联,割裂匾额与楹联的关系,在理论研究上也难以畅通。

古人与当代一些有识学者。深悟这一道理,所以著学论说多是继承传统,匾联通论或匾联共赏不乏佳作。如苏州大学中文系曹林娣教授所著《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一书,二十余年多次再版就是典型。再有杨新先生的《故宫匾联导读》,李文君先生的《紫禁城八百楹联匾额通解》也都成为研究楹联匾额必读之作。

对联体系划分

从古至今,面对名目繁杂,浩如烟海的对联,有无数人企望能删繁就简。合目显纲。楹联巨匠梁章钜是最早提出对联分类之人。他曾把楹联归结为十类,后世人们也曾尝试各种方式进行体系划分,但未见成果。之所以未见成果,原因在于楹联学界形成了一种固有的观念,即:楹联在整个文学形式中就是一个大体系,其下已无体系可分,只有品类之别。这种观念钳制了人的思维,不愿作“不可为而为之”这样徒劳无功之事。但忽略了体系划分就是一种深层次的研究,是建立科学研究理论框架,同时也是形成学术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楹联学的研究理论严重滞后于实际发展根源也在这里。

体系划分是以固态的艺术形式为表现手段,联为基础,并以依托建筑物为载体,以昭示社会的遗存为主。

实际上在古代凡称之联语的作品,无一不经以各种形式的展示得以传扬,之所以形成模式和习俗,正是受这种良好展示效果的影响。在古代传媒不发达的条件下,建筑物几乎是唯一的展示之地,而这种展示不是为展示而展示,而是以这种展示表达建筑物主人的思想情怀。表达主人的道德观,是非观和价值观,以文字和书法造就了建筑文化景观。据此提出对联体系划分的设想。

既然是依托建筑物来划分体系,那么就以依托建筑物的部位来命名,并依此分为以下三大体系。

楹联体系

楹联:凡属匾额之下题刻悬挂于楹柱之上的联语,均属楹联。

楹联的出现时间,有人说始唐,兴于宋,盛极于明清。从文化角度而言,楹书、楹贴的发展,联语的成熟,建筑文化的需求,礼仪制度精细化都是催生楹联诞生的重要因素。楹联,在应用上具有长久性或永久性的特征。

楹联的应用,也是匾额文化发展的结果。匾额的特征是简约千言于数字,或标识名称、或宣扬教化,状景写物或抒情言志,二字三字四字精炼之极,并非观者都能尽解其意。楹联的出现。用简洁文字语言,对匾额所蕴含的主旨大义进行全面又精辟的阐释与解说,弘扬匾额的主题大义。门联体系

所谓门联,是指楹柱以里凡属门的范围内,铭刻、粘贴。悬挂于门扇、门框、门墙上的联语皆属门联。这其中也涵盖春联及其它节庆喜联,这其中除铭刻于门上类似“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样的楹联,临时性居多。

墙联体系(堂联体系)

墙联,指一切粘贴或悬于壁的联语。范围相对宽泛。若指堂联,如所谓中堂类等有面窄小之嫌,对联应用于宫庭、官署,府第及民间。壁联几乎涵盖一切依墙之联语。

这三大体系的划分,涵盖了从古至今的一切联语。历史上也曾有人试图分官方对联和民间对联两大体系,但不易理清。还有一种尝试是从建筑物类别分,但宫联、殿联、楼联、、亭联、阁联、过于琐碎。除此之外,也有从用途分为寿联、婚联、生子联、升官、挽联,同样琐碎。至于以数字分类、以手法分类同样都有不完备之处。这些都是在体系之下。从不同角度的分类。因此不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关于匾额

“论楹联而不说匾额”是当前楹联学界研究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无论是无意的疏漏,还是刻意的回避,亦或是为造成楹联独尊的地位,都是不可取的。这种倾向影响了楹联的研究。这种看来有点“重楹联而轻匾额“的倾向出现,关键在于不解楹联与匾额的关系。不知匾额在建筑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匾额作为一种标识名称的形式,在春秋战国时已有雏型。宋人洪迈在其所著《容斋随笔》中已有《列国城门名》的文章,文章中抄录了数十个城门名。而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在统一文字的同时规范了这种标示的名称的形式,并定名日:署书。

匾额,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物,是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文字书法相结合,并融人多种技艺而形成的实用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的经典标志。

秦始皇统一中国创建了诸多制度,匾额当是其中之一,只是未被关注。秦始皇崇尚黄老之学,对法家名学更是封为经典。他认为五帝三王之所以事业不成功,在于五帝三王法度不明,实不称名,故不长久。秦始皇深知,名正则治,名丧则乱的道理。深知名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他大胆地尝试礼法兼用,并抓住了以礼治国的要害在于以名治国。他为了让名凸显,做到“贵贱并通、尚否陈前、靡有隐情”,建立了“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的制度。把礼法制度中的名分,用技术手段。使之物质化、艺术化,这就是匾额。

秦始皇用匾额彰显礼法制度,并成为礼法制度的标志,用以治国安邦,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匾额的形制及功用,被历代王朝所承袭,即使是辽、金、元、清入主中原,依然沿用,未曾易其形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官方和民间两大匾额体系,共同实施标识和宣扬教化的功用。匾额的应用遍及九州,广泛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以致千行百业,出现了“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文化景象,为中国赢来“礼仪之邦”的赞誉。匾额,用艺术形式承载了中国国学的全部经典,承载了优秀道德的精华。

匾联的完美组合

关于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中的匾联,也有说不完的故事。

该馆展陈尽量用集藏的匾联,当藏品不适用的时候,由于博物馆布置的需要自己也尝试楹联对联的写作,以补馆藏楹联之缺,运用楹联这一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凸显其文化内涵。而中心则独出新裁地悬挂了一面直径1,2米木质仿古铜镜,文字“状元及第”作为让人猜想的横批。穿过明代石牌楼大门就会看到一个影壁,这座影壁粘一副笔者写的对联:“苦、太苦、苦在执著;难、太难、难在境界。”现在这座影壁已成为一处景观。有人理解为一家私立博物馆创办者在倾诉艰辛,更多的人认为此联写出了有追求人的共同心态,也有人称赞此联好在“难在境界”四个字。

绕过影壁是博物馆第一进院。五楹的仿古建筑一字横列。在中间的额枋上悬挂一面大匾,匾文为“励志堂”,门两侧楹柱上悬挂一幅自拟的长联:“古匾横陈端庄厚重榜书势如虹写尽千秋科举中华文脉;残额高悬典雅肃穆擘窠形胜斗彰显百代贤良民族精神。”

励志堂匾文及楹联均为北京著名书法家张济生先生题写。楹联文字则由笔者所拟。且不论这幅楹联水平高低,但遍查诗词没有找到为匾额所作诗句。这幅楹联表述了笔者对中国匾额及匾额文化的认识,也在告诉参观者: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就是因匾额的式微开始。

博物馆后院水榭最显眼处,悬挂了乾隆五十九年由两位江西大主考题写的匾额。匾文为“登科”两个端庄道劲的大字,在匾下两侧楹柱上悬挂了一幅原配楹联:“文章真宰科名爵位赖陶甄;笔花永灿列宿光联拥壁辉。”而题写人则是乡试大主考,一位是乾隆三十一年探花刘跃云,官至礼部侍郎,另一位署名者是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至陕西道监察御史的钱拭。

与这幅匾联相对的序厅后门也是同样的陈列。大门之上高悬一面“鹏翮高举”黑地金字匾,两侧楹柱配置了一幅楹联,“堂构衍先型提椠怀铅泮水芹摘千古藻;箕裘传后裔分经守艺燕山桂植五枝荣。”

这是主人朋友为主人侄子考中举人题写的匾。“鹏翮高举”,四字既有对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的赞赏,也是对中举者的激励。这幅匾联也是原配楹联长近3米。

楹联大全范文第3篇

文 潘启雯张艳霞(山西)

1.对联 如常江《中国对联谭概》:“对联是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是普遍的称谓。

2.对对联的简称。如《俗语集对》、《巧对录》、《四书对》等书中的“对”,即指对联。

3.对语 取上下语句相对之意。如缪艮、吴梅村都有《四书对语》。

4.联对联的简称。如《集宋四家词联》、《绝妙好联》等书中的“联”,均指对联。

5.联句 这与古人作诗方法的“联句”名同实异,是对联别称。如清林纾有《春觉斋联句》,俞樾有《曲园联句》,近人萨嘉榘有《林则徐联句类集》,而明林兆恩、清杨梦鲤等人的联书都只称《联句》。

6.联对 对联的倒语。如王文儒的《联对大全》。

7.联偶 联语上下骈偶,故称。如近人曾国才有联书名《桔园联偶》。

8.联语 对联别称。如王壬秋《湘绮楼联语》。

9.连语 当为联语的别写。近人章太炎有联书名《■汉大师连语》。

10.楹联 这是雅称,本指楹柱联,后泛指对联。楹,即房柱或门柱。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

11.楹语 为楹联的变称。如清杨浚有《冠悔堂楹语》,江峰青有《里居楹语录》。

12.楹句 犹楹句、联句。如清赵藩有《介庵楹句辑抄》,近人有《睫巢楹句》、《楹句杂录》等。

13.楹帖 如梁章钜《楹联丛话》:“楹帖始于桃符。”

14.帖子 如曲滢生《宋代楹联辑要》:“楹联一名帖子。”

15.俪语 取语句成双配对之意。如清费师洪有《延旭轩俪语》。

16.俪言 犹俪语。如清徐世昌有《藤墅俪言》。

17.偶句 如梁恭辰《楹联四话》:“偶句有多用虚字者,亦自生动可喜。”

18.应对 对联的口头形式,一人出上句,另一人对下句。禹门三击红先胜

幽默与笑话

爷爷年满花甲要做60大寿,孙子好奇地问:“为什么把60岁叫做花甲呢?”

爷爷说:“这样叫吉利。”

过了两天,孙子数学考试,爷爷问他考了多少分,孙子回答:“大吉大利,考了一个花甲!”

地理课,老师讲道:“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这时看见小明正在瞌睡,粉笔一丢:“小明,老师刚才讲了些什么?”

小明随口答道:“你家那块破布是世界上最大的破布!”

这里是灯塔

时间:1996年10月。

地点:加拿大海域内。

事件:美国海军与加拿大人对话。

美国人:请改变你的航向,向北偏15度,以免相撞。

加拿大人(语气温和):建议你向南改变航向15度,以免相撞。

美国人(语气强硬):这是美国军舰的舰长在说话,我再说一遍,改变你的航向。

加拿大人:我再说一遍,改变你的航向。

美国人(怒):这里是美国海军火力强大的航空母舰编队,命令你马上改变航道!

楹联大全范文第4篇

楹联也称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具有对仗美、格律美、语言美等特点,欣赏楹联不但可以从中感受楹联的韵律美,更能有效地促进语感的形成与提高。

一、吟诵楹联,初步培养语感

楹联承载着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人民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继承和弘扬楹联文化,是每位教育者责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于是,我注意在课堂内外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楹联文化的启蒙教育,也从中得到了不少乐趣。

如,在教学《静夜思》一诗中,我提出朗读要求:你懂得《静夜思》这首诗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吗?找出相关诗句,反复朗读体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自主熟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领会感悟:李白这首诗没有什么绮丽的词句,也没有奇特的构思,其动人之处在于平淡自然,意象真切,含蕴绵绵,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铿锵。如:“举头”对“低头”;“望”对“思”;“明月”对“故乡”。其次,在教学中,抓住韵脚“ang”来指导学生感受诗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让他们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诗句的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韵律美,真正领悟大诗人李白是如何倾吐自己的思乡之情。这种诵读于口,领悟于心,有助于学生体会诗句的声律气韵。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就会找到朗读的感觉,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朗读水平,为促进语感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学生对楹联的认识只是一个朦胧的阶段,让小学生对楹联产生兴趣不能急于求成。这不是一朝一夕、一挥而就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此,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 立足“晨读对韵”,激发朗读兴趣。如,在班级开展“晨读对韵”,利用好早晨的黄金时间,让学生放声朗读。

如,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对鸡冠花,白鹭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晨读对韵”,能让学生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楹联的语言美、对仗美、韵律美等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不断要求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成长。

2. 抓实校本课程,感受楹联魅力。楹联课程已经纳为我校的计划课程中,每周一节。在教学中,我注重抓住学生对楹联的初步感知,感受楹联的内在美,让楹联熏陶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不必去字字理解、句句释义。这样,不但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楹联学习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3. 开展竞赛,营造氛围。竞赛可以促进发展,竞赛可以促进提高。因此我通过开展朗读比赛,由一方出句,另一方攻擂(可用成句,亦可试对)。开展“学古诗,诵格言”活动,“赛诗会”等等,还让学生搜集一些趣味性浓的楹联故事,开小型的故事会,培养学生们的楹联意识。

一副联,可让一节课活起来;一副联,可渲染一种气氛;一副联,也可增进师生的情感……传播楹联,其乐无穷。

二、感知楹联,促进语感形成

楹联作为一种兼容民俗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独特文学艺术,在它萌芽、孕育和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了民间养料和其他文学与艺术精华,在充实壮大自己的过程中,又把它所吸收消化的精神与物质转化出来回报社会,对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深远影响。感知楹联,不但可以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楹联的内在美来感知中华语言的魅力。

对于对楹联有了一定了解基础的学生,不应仅仅还停留在欣赏的角度,而应更大范围、更大限度地发展、提高学生的对楹联的感知,在朗读中去体会、感悟楹联的内在含义,形成自己独特的语感。指导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即激发学生的语感。我们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激活学生的语感,进行语感训练,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让学生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千古名句中来感受作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却抒写出壮阔的胸襟。短短数字,却抒发出作者对友情的肯定。在教学是运用了多媒体的优势,不但从画面上让学生体会,又用声效来渲染氛围,让学生不断地朗读,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自己对诗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从多感官、多角度更全面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搜集楹联,强化语感培养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不断地搜集、整理、认知、巩固、提高。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我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搜集、整理在自己身边的一些楹联和有关的楹联知识。这不但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楹联学习的兴趣,还养成了学生爱学习、勤动手的好习惯。陈国治、钱茂竹曾这样说过:“乡土教育是一种最务实的教育,因为一切从乡土出发,以乡土为教材,人人看得见,触得着,所以感染力特别强。而且对每一个人来说,从他的启蒙开始,就随时随地接受乡土教育,可以使人们从孩提时代就铭记在心,终生不忘。”[1]

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教学中充分发挥楹联独特的优势,如语言美、格律美等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其次,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在生活的周围去搜集、整理有关的楹联,在读中去感悟楹联的内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

显而易见,要贴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要把学生的社会语言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贴近生活,运用于实践,才能达到训练学生语感的目标。

总之,语感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能见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楹联为抓手,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语感,并且恰当运用身边现有的、广泛的语言资源,使语感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程。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厚积”而“薄发”,学生良好的语感才能逐步形成。

楹联大全范文第5篇

九老聚首话“得失”

日前,内乡县衙三省堂前,64岁的老馆长王家恒分外忙碌。

当天上午,他一遍又一遍地向游客讲述着堂前对联的前世今生。

自11月26日对山东菏泽市及各县区负责人念了此联后,远在河南的内乡县衙,瞬时出现了一股观瞻楹联热潮。

从1987年起,至2002年王家恒一直担任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当时正值内乡县衙保护、抢修期,关于“得失”之联的重现经过,老人记忆犹新。

王家恒说,他任馆长不久,曾就县衙建筑规制、布局、各主要建筑的功能及室内陈展原貌,在全县范围内广泛走访。

早在1984年10月18日,掌握县衙情况的周照西、王有才等九位耄耋老人也曾被请到了县衙,在那次座谈会上,周照西的一段话,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周照西当时说,他家离县衙很近,小时候自己经常混入县衙玩耍,依稀记得县衙三省堂前挂有一副对联。因为联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幼年时他就能背诵如流。

那副对联就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与会的王有才老人也证实了对联的存在,但又称民国初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见到。

名联“复原”

当时,内乡县衙把那次座谈会称为“九老会”,并把复原三省堂楹联,列为县衙整体复原陈展方案之一。

然而,“九老会”之后近7年时间,“得失”之联并未能出现。

1991年4月,内乡县衙召开学术研讨会,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朱家溍,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等一批专家到场。

王家恒抓住机会,就三省堂楹联的有关事项向专家请教,专家们听后称赞有加,皆叹此联为难得的衙署佳联。

朱家溍叮嘱王家恒:此联定是一位有抱负、有作为的为政者之作,一定要依照此联原状制作,若挂于三省堂,定有大获。

可惜的是,当时三省堂已成险房,亟待修葺,朱老的嘱托未能及时落实。直到1992年5月,内乡县衙才根据老人们所描述情形,原状制作了这副楹联,并悬挂于三省堂前抱柱上。

果如朱老所料,此联挂起后,短时间内受到了广大游客交口赞誉。

1993年12月17日,中国古建筑三泰斗——单士元、罗哲文、郑孝燮考察内乡县衙,对此联也是赞不绝口,单老甚至称之为他所见的“国内唯一名联”。

此后,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考察内乡县衙,均给予此联高度评价并多次传说。

撰联人之谜

该对联挂出后,尽管获誉无数,但作者是谁却一直是个谜。

1999年5月25日晚,王家恒接到时任南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菊梅的电话,王菊梅要求内乡县衙尽快查清三省堂楹联出处。

当天晚上,王家恒立即组织会议讨论,决定再次邀请了解县衙情况的老人座谈请教。

第二天上午,当年座谈会九老除周照西等三老已作古,其余六老按时到会。座谈时,其中的马锡瑞老人讲,幼年时,他听在县衙吏房作书吏的爷爷曾多次说过,三省堂那副脍炙人口的楹联,是当时的高知县所撰。而时已87岁高龄的王永昌老人也回忆,印象中三省堂楹联上,刻有“会魁高以永”五个字。

再结合清代《内乡县志》上“高以永,字子修,浙江嘉兴人,康熙十二年(1673)会魁(礼部会试中单科夺元者)。康熙十九年(1680)知内乡县事”等信息,经过反复推敲、核查,王家恒他们最终确认:内乡三省堂楹联为康熙十二年夺得会魁、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

事后王家恒才知道,当时市领导之所以要求尽快查清楹联的来源,是因为不久后党和国家一位主要领导人考察路过南阳。

200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志和先生受邀书写此联时,特加上了“康熙十九年知县高以永撰”的注解。

为官楹联 自勉警世

其实,在内乡县衙内的“为官楹联”,远不止这一副。在内乡县衙内,各种各样的对联随处可见,共35副。

内乡县衙博物馆馆长王晓杰介绍,楹联文化、官署文化是内乡县衙的两大特色,官署文化突出体现在衙内的楹联上,主要建筑物的门前都有一副楹联。这些楹联对仗工整,笔法遒劲。诸如“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等,大多数是为官从政、为人处世的自勉警世之言。

王晓杰说,即便在今天,人们仍能从这些楹联中辩证地领悟出如何做一个好官。

楹联文化、官署文化是内乡县衙的两大特色,官署文化突出体现在衙内的楹联上,主要建筑物的门前都有一副楹联。

内乡县衙对联

链接

东襟白水西带丹江商圣故里,北接嵩邙南通襄楚郦邑菊源。(仪门)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大堂的楹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二堂的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三堂的楹联)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刑钱夫子院楹联)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县丞衙大门对联)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主簿衙大门对联)

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大门对联)

相关期刊更多

供应链管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物流与供应链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物流协会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