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卖炭翁原文

卖炭翁原文

卖炭翁原文范文第1篇

“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一般如下: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的部分文字: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在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这样拼命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挣些钱勉强度日。“可怜身上衣正单”,却又“夜来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对照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心忧炭贱愿天寒”,更是深入一层。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悲惨的生活境遇。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如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鄙较禄摹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表现了田家的悲苦命运。诗人用语简练,冷静地叙述田家的生活与遭遇:父亲在原田上耕种,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尽办法扩大耕种,增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得好一些。然而,在青黄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部分文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这成为了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未用一个哀字,但是隐隐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卖炭翁原文范文第2篇

(一)反映的真实性 ———— 关注 民生 疾苦

白居易的讽喻诗所反映社会内容的真实性体现在充分反映了社会底层各类人物的悲惨命运和深重苦难。如《杜陵叟》写杜陵的一位老农种一顷多薄田,春秋连遭灾害。官吏却不报灾,而“急征暴敛求考课”,逼得这位老农只好“典桑卖地纳官租”。《观刈麦》写一个贫妇被盘剥得靠拾田里的遗穗过活:“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缭绫》写女工之劳。缭绫这种向朝廷供奉的精美丝织品,极费织工,“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无非是供给宫中制舞衣之用。《新丰折臂翁》写一位八十八岁的老翁为逃避穷兵黩武的战争,二十四岁时自用大石槌折一臂。“此臂逝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缚戎人》写西北一个边民被虏入吐蕃四十年,冒死逃归,却被腐朽边将死认作吐蕃人,发配江南,“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上阳白发人》写宫女的凄苦命运,从十六岁入宫到六十岁尚未出宫,“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她的美妙青春和一生年华都成了帝王的牺牲品。《卖炭翁》深刻地揭示了手工工人卖炭翁的艰辛困苦生活,并有力地控诉了“宫市”的罪恶。《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类诗中思想和艺术结合完美的代表作。首四句勾画老翁艰辛劳苦的形象。南山即长安南郊的终南山,老翁终年劳作在这座深山里。“伐薪烧炭”四个字包含了艰苦的劳动过程。他登山入林,一斧斧砍下薪材,再把它拖到窑地,一窑窑烧制成炭。长年累月,烟熏火燎,所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那烟尘的脸色,那斑斑的鬓发,那黑乌乌的十指,那是艰辛劳动的印迹。这个形象已足够引起人们的怜惜与同情了。“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浅淡的词语,包含沉重的感情,说明卖炭换钱是老人惟一的生活来源,不由人不珍视他那炭的价值了。接下去六句写老人为穷困所逼的复杂心理和载炭赴市的艰辛。“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下两句知道这正是一个严寒季节,身上还穿着单衣,说明全部辛劳所得还不足以维持正常生活。虽然身上衣单,为了卖个好价钱,还祈望着天再冷一些。老人炭价的重要,渲染得更加突出了。一个薄衣单衫在寒风中瑟缩的老人,盼望天气更冷,可见他被贫困摧残到何等境地了。他这个凄苦的愿望实现了,“夜来城外一尺雪”,一尺深的雪,天自然增寒,炭价不会降了,说不定还上涨些许,不免在凄苦的心境里涌起一股兴致,一大早便赶车载炭上市了,“晓驾炭车辗冰辙”。山路遥遥,赶着装载千余斤炭的牛车,在一尺深的雪路上行走,到了长安市场的南门外,已经太阳老 高了,“牛因人饥日已高”,牛也困乏不堪,人也饿得不得了。早上出来还是大雪遍地,经过日晒,雪已融化,歇脚在泥水中,“市南门外泥中歇”。老翁这时满心的希望,是遇上一个好买主,将炭变卖成钱,吃上一顿饱饭,再置办点生活必需的东西。但是正当他眼巴巴盼着的时候,迎来的却是一场噩运。“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皇宫中的采办来了。他们有特殊的服色,黄衣白衫;也有特别的权力,只要他们看上的,便分说不得,因为他们是给皇家买货的。“翩翩两骑”,言语不多,已经透露出那骄矜自得的神气。果然厉害异常,“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这时牛困也顾不得,人饥也管不得了,“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结果如何呢?忍着牛困人饥将炭送到宫里,却是“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千余斤炭,只换得半匹纱一丈绫。“系向牛头”,极传神,不管你肯与不肯,要与不要,摔在牛角上,就是它了,那一种蛮横无理、盛气凌人的神气,都在四个字后面隐现出来。这就是当时病民的恶政之一“宫市”。韩愈《顺宗实录》载,过去宫中需买外物,令官吏负责采办,按市购置。后来不再通过官吏,宦官“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长安东西两市),并要闹坊,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还记载一个农民卖柴的事:“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勒索农民供奉门户钱),仍缴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翁,不过其中的一事。

(二)讽喻的深刻性————直斥统治阶级及其弊政

白居易深刻的认识到底层人民的苦难,来自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掠夺以及种种病民的弊政,作为封建 社会的一员,诗人能够冲破自身局限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实是难能可贵的。从上面所举的一些篇章里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白居易的有些讽喻诗更侧重于直接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及罪恶。白居易在《策林》中曾指出“官吏之纵欲”,“君上之不能节俭”是人民穷困的重要原因。他的讽喻诗不少是指斥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生活的。在《歌舞》中,诗人写那些公侯贵官“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买花》写富贵人家以重价购置和莳养牡丹的习俗,“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诗人通过田舍翁的口批评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李肇《唐国史补》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一本有值数万者”。可见其奢靡耗费。《轻肥》专写宦官。中唐以来,宦官专权,他们由皇帝的家奴一变而为势要人物,控制着军政大权,骄奢豪横,不可一世。诗截取他们去赴“军中宴”这一片断来写,所说的“军”是指天子的禁军神策军,由宦官统领。诗没有先交代赴宴,那样就平铺直叙没有神气了。而是先摄取一个路上的镜头,一开篇便风神饱满。“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一句把盛气骄横的味儿写得十足,后一句从鞍马上写其富贵豪奢。鞍马的光华可以照尘,自可想见鞍上华丽的金银珠翠装饰和马身毛色的光泽。那么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人物呢?诗人用一设问句,醒目地点出,此即“内臣”,也就是宦官。宦官不过是宫中的奴仆,怎么如此豪横骄奢起来了呢?原来今非昔比,他们都已成为高官贵人,“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了。到了这里诗人才交代出他们是去赴宴:“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一个“夸”字,显出其自得炫耀之态,一个“云”字,写出其成帮结伙之多。以上八句诗,经过诗人这样的匠心结构,波澜起伏,振荡有势。接下去六句写“宴”,以四句铺排其饮食的精美,九酿之酒,海陆之珍,洞庭之橘,天池之鳞;以两句状其兴高采烈之态,“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珍味饱食,志满意得,酒酣兴浓,盛气高扬。接着诗人的笔锋陡然一转:“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一方面是山珍海味,一方面是人食人。诗人把二者鲜明地摆在那里,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其中的意义。在文章的脉理上,这末二句又形成一个突起的浪峰,不仅结得有力,也增加了全篇的波澜。

统治阶级为维持其奢华的生活,必然加重对人民的掠夺,而生出种种病民的弊政。白居易的讽喻诗广泛接触了这一主题。《文献通考》载,“德宗既平朱泚之后,属意聚敛,藩镇常赋之外,进奉不已。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有‘日进’,江西观察李兼有‘月进’,他如杜亚、刘赞、王纬、李錡,皆徼射恩泽,以常赋入贡,名为‘羡余’。”“日进”也好,“月进”也好,“羡余”也好,都要从百姓的头上搜括来,在税外加码。白居易的《重赋》就是反映这一问题的。诗中作农民的口气控诉说:“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缲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宿紫阁山北村》写神策军“暴卒”横暴地闯入民宅,不由分说地将庭中生长三十年的“奇树”砍去,主人只能任其所为。《红线毯》揭露宣州太守进贡开样加丝毯,对这种用心不在民事而在进奉的行径,诗人怒喝道:“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三)讽喻对象的广泛性————多角度出击

白居易诗歌创作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他的讽谕诗,这些诗篇广泛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如《观刈麦》、《采地黄者》、《重赋》、《杜陵叟》等写农夫的辛苦和赋税剥削的沉重;《宿紫阁山北村》、《卖炭翁》等写宦官的飞扬跋扈和宫市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轻肥》、《歌舞》、《红线毯》、《两朱阁》等揭露豪门贵族的穷奢极侈;《新丰折臂翁》、《缚戎人》、《城盐州》等反映边防问题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西凉伎》指责边将忘仇:“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其中表现了爱国思想。;《涧底松》、《赢骏》、《悲哉行》、《谕友》等为门第限制下人才受压制而抱不平;《井底引银瓶》、《议婚》、《母别子》、《上阳白发人》等为礼教束缚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发出控诉;《伤友》、《和雉媒》、《天可度》等抨击世风衰败和人情浇薄;《海漫漫》、《梦仙》等讽刺迷信神仙的虚妄愚昧。此外,《两朱阁》刺佛寺之有增无已,《草茫茫》惩厚葬,《天可度》恶诈人:官牛》讽刺执政宰相,所讥刺批评的都是诗人视为不好的风气。这些作品都称得上心苦力勤,直气凛然。在广泛反映现实的基础上,诗人对不合理的现象痛下针砭,如“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重赋》);“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红线毯》);“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杜陵叟》),措辞激切,毫无顾忌,突破了儒家“温柔敦厚”诗教的框框。这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是十分突出的。

卖炭翁原文范文第3篇

一、播放故事短片,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影视中的片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感觉器官来接受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木兰诗》时,播放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片段,再现花木兰这个女中豪杰的风采,借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了解花木兰的兴趣;也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再通过导言引入,比如播放《杨门女将》片断,认识了巾帼英雄穆桂英后,教师提问:民间传说中有一位替父从军的女英雄,大家知道吗?这样巧妙自然地引入《木兰诗》,学生兴趣十足。

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也难进入诗歌的意境。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凝神听一段有古筝伴奏的课文朗读,接着放上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电视录像片:春游西湖,青山翠绿,绿草如茵,碧波荡漾,春花烂熳,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短笛悠扬……学生仿佛身处早春美景中,学生说话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盎然。

二、选择恰当乐曲,创设教学情境

精心选择音乐烘托气氛,显现诗词情境,有助于学生融入诗词意境之中,感受音乐之美,培养审美情趣。用音乐诠释古诗词,学生对作品会有新的认识,驰骋想象的翅膀,拓宽思维空间,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感受到诗词音乐美,意境美。

教学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元二使安西》时,可播放乐曲《阳关三叠》或《梦驼铃》,那反复咏叹的歌词,优美苍凉的旋律,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意,感染了学生的心灵,深切体会出作者对朋友远去的惆怅之情。

在教学《游子吟》时,特意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曲子,结合诗境,创设情境:昏暗的油灯下,鬓染白霜的老母正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衫,一针一线都浸透了母亲的拳拳爱心。浓浓的母爱感染了每一个学生,课堂上许多孩子泪流满面。

在学习北朝民歌《敕勒歌》时,为了使学生领略大草原的美好风光,播放由《草原牧歌》改编的轻音乐配乐朗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音乐与诗词结合,音乐的魔力,使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

三、链接背景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古诗词源远流长,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学生充分了解诗人创作时的历史背景,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学习《石壕吏》,有必要链接“安史之乱”的相关信息。让学生感知唐玄宗骄奢淫逸,安禄山起兵反唐,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四处强行抓丁。这时,杜甫正好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结合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蛮横暴虐,反映人民的苦难辛酸。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时空距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古诗词的背后大都有一个故事或奇闻轶事。把某些有趣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或插播电视片让学生看,会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学白的诗之前,讲述“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教学苏轼的诗词时,讲述“苏轼三难苏小妹”的趣闻,读《观沧海》时插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短片,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时,可先讲述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学生一定兴趣盎然,积极踊跃。

四、制作动画,激发教学情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将古诗词内容做成动画,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前,可以用PowerPoint的动画功能或Flash制作有声有色的动画片,上课时让学生观看片中四幅图景:①秋风卷屋;②群童抱茅;③夜雨湿屋;④忧国忧民。教师概括介绍:前三幅图描写三幅画面,生动再现了杜甫一家痛苦经历和不幸遭遇;第四幅是诗人推己及人,想到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境的“寒士”,表现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洞悉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

卖炭翁原文范文第4篇

一、抓住课文略写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想像

对课文略写内容,让学生在深入揣摩文句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想像补充,作横向的扩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卖炭翁》一诗中,写卖炭翁运炭上市的两个句子:“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教师可引导学生想像扩展:衣衫单薄的卖炭翁是如何辛苦地驾车赶路的,想像描绘出卖炭翁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有学生这样想像:“在凛冽的寒风中,卖炭翁被冻得筛糠似的蜷缩着身子,一只手抓住单薄的衣衫裹紧身体,另一只手拿起鞭子颤抖着无力地向瘦牛身上抽去,双眼呆滞地望着遥远的路途……”

二、抓住课文的“空白”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

所谓课文的“空白”,就是课文省略和跳跃的内容。课文中,往往会对有关内容进行选择或剪接,因而对某些情节会有省略和跳跃,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省略和跳跃的情节展开合理的丰富的想像。

如上册《散步》一课,可以设计这样训练:文中并未写到妻子、儿子的反应,请想像二人的反应并写下来。又如《最后一课》可根据句子“我的朋友,我―我―”要求学生发挥想像,补充韩麦尔先生未说出的话。

三、抓住课文某个情节进行改写

通过对课文某些情节的改写,可以使学生在对课文原有情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像,揣摩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的一系列活动情况,从而达到激发和培养想像力的目的。如《伤仲永》一文,设计这样的训练:将叙事部分改编成故事,题目为《仲永才尽》,通过联想和想像,大胆地进行创作,内容生动有趣,并表现鲜明的主题。这样学生的想像力就被激发出来,方仲永“指物作诗立就”时的神态、动作,乡邻的称赞,其父的得意忘形,直至最后的“泯然众人”,无一不想像得惟妙惟肖。

四、抓住课文结尾,启发学生“狗尾续貂”

有些课文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可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像。如《丑小鸭》一文可设计这样的续写训练。(1)已经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又会有怎样的生活呢?(2)丑小鸭变成美天鹅后鸭群里有怎样的反应呢?对于第一道题目,很多学生都会写丑小鸭没有满足于现状,不贪图享乐,继续到大自然中去磨炼自己,从而更坚强、更美丽。第二道题,有个学生这样写道:“母鸭呱呱地叫起来:一是完全由于农夫的有眼无珠,加上火鸡的嫉贤妒能,使我们贫困潦倒,而且被称为鸭子。鸭子是什么意思呢?中国人认为笨是鸭子的特征,难道这是我们的过错吗?有谁培养过我们呢?有谁送我们上过大学吗?”又一个学生写道:“一只秃毛小鸭总以为自己变成天鹅了,走到湖边照了照,硬是看不到天鹅的影子,它苦恼了一会儿,大叫着告诉别人说:‘这个湖水不公平,这个湖水开了后门,这个湖水接受了天鹅的蛤蟆肉,所以把它们照得那样光彩照人。’”

五、抓住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古诗,设计相应的激发培养想像力的训练

古诗词中,往往高度凝练,浓缩了景物,学生可根据诗句所写景物充分发挥想像,描绘出一幅完整的画面情景。如马致远所写的《天净沙・秋思》可设计这样的训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个句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要有想像的内容)。课堂上有学生这样写道: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旁边的稀疏村落里,人们正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游子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

六、运用想像品味写作特色

有些文章在写作上很有特色,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想象来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如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很值得品味,课文《桃花源记》可以设计以下探究性的问题来培养想像力。(1)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2)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据此,学生就充分发挥想像。有学生如是说:桃源人为“避秦时乱”而来此,至晋太元中已将600年。文中没有提到渔人所说的具体内容,但从村人“皆叹惋”的反应中,可以推知他说的是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遭受的灾难。品味方法之二就是运用想像来探究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八年级上册《蜡烛》这一课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据此,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精读文章倒数第4、5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并随即出以下思考题: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老妇人为什么对前苏联红军十分庄重地深深一鞠躬?这样学生的想像思维就被激活了。

七、指导学生运用猜读的方法进行阅读,激发培养想像力

猜读,指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知未知的内容。比如,看到标题,可以猜测正文的内容,然后把正文与推测的内容比较;读了开头,猜测文章将有什么样的结尾;读了上段,猜测下段,或是读了上句,猜测下句,这样就能使阅读插上想像的翅膀,从而达到培养想像力、创造力的目的。

八、抓住课后有关想像力训练的作业,激发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卖炭翁原文范文第5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欲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近些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做了一些尝试。现就自己的一些心得请教于大家。

一、以情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的情味,怎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教师应培养善于调动学生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在分析《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时,我便启发学生思考: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可又有谁知正是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炭才能卖上好价钱!这样一启发,学生就真正理解了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背后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当然,这也就激发起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二、以疑激趣

善问者,必善教也。所以说课堂提问也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有高质量的、富于技巧性的问题,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记忆、理解和运用等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我在上《变色龙》一课前,就设计几个问题要学生预习、思考:1.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2.他“善变”的明显特点是什么?3.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一变再变?4.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呢?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和教师的点拨,便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原来死水一样的课堂也就变活了,从而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悬念激趣

在我国独有的古典章回体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作者猛不丁在某处来一个“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此一悬念,便是让它把故事或人物暂且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迫切想知道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境。即用此来吸引读者急于往下看的心理。其实我们把它“拿来主义”运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之中,何尝不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呢?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接着问:在你读过的一般作品中,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哪里?于是,学生们针对上述提问便开始思考、讨论。当最后大多数学生的观点都集中在了人物的面部神情和音容笑貌时,我紧接着问:既然如此,那《背影》这篇课文,为何抛开这些却抓住人物的“背影”而不惜浓墨重彩的作那么具体细致的刻画呢?于是,学生的讨论在教师引导下逐步领悟到这里描写的“背影”正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正是它它深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这震撼儿子的“背影”不仅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更表现出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刻骨铭心的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

四、活动激趣

语文教学的形式是可谓多种多样――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讲故事、课本剧等等多种形式的运用,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研究表明,竞赛能刺激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好胜心强,不甘落后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我感到在语文教学中对此的恰当运用,势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相关期刊更多

湖南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