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辛亥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精神范文第1篇

一、辛亥革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二十世纪初,中国进一步半殖民地化。许多帝国主义国家武装侵入中国,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中华民族处于存亡绝续的危急关头。正如孙中山所说:“知清廷窳败,难期振作,非专制,澈底改革,无以拯救祖国于危亡”。许多志士仁人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殚心竭虑,在黑暗中探索,终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孙中山在1894年秋,在檀香山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 要“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于将倾”的口号。他们创办报刊,翻译书籍,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大造革命舆论,推动革命潮流急速向前发展。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宣布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为“中国革命开了一个新纪元”(3)。在革命的关键时刻,爱国主义召唤了亿万群众,使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深入人心,为人民所理解,所接受,所拥护,并奔向战场,投入斗争,英勇献身。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真切愿望。

辛亥革命的爱国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之所在。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力量。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顽强奋斗,奋力推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奉献精神,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强音,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崭新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整体形象。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辛亥革命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全体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爱国之情和报国之行的统一,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辛亥革命敢为人先、改天换地的创新精神,是我们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实现新世纪新任务应有的精神品质。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党人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武昌起义不仅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而且在起义爆发后的第三天便成立了第一个新式政府——军政府,并体现了量才录用的现代政府组织原则,为此后其他起义地区创立了一个样板。新政府成立之后,又立即对传统的经济体制、教育制度、社会习俗等开始进行改革。“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这就是敢为人先、改天换地的创新精神。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更应该高度弘扬敢为人先、改天换地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同志指出 :“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 ,就是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进步,就没有人类的今天,也就没有崭新的未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勇敢地站立于潮头,争做创新的开拓者和生力军,以超前的眼光审视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世纪历史使命,真正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弘扬创新精神,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新台阶。

三、辛亥革命勇抓机遇、顽强拼搏的果敢精神,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辛亥革命爆发及其胜利不是偶然的,它是革命形势发展的结果,是革命党人敢于抓住机遇,果断发动起义的产物。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是在国际上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突出,它们正忙于准备打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激烈。这就迫使它们对于中国的革命暂时难于插手,更不可能联合起来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干涉。二是清政权内部危机重重。社会矛盾更为尖锐,统治危机更加恶化。三是全国革命形势大发展。广大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此伏彼起,弥漫全国,“其倾向革命之热情,如雨后春笋,暴发于满山之间”(4)。各方面的形势,充分说明波澜壮阔的革命高潮已经形成,亡清的历史契机已经到来,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时乎不再,盍兴乎来”(5),湖北的革命党人毫不犹豫地果断地抓住起义机遇。所以武昌起义的胜利,可以说是湖北革命党人敢于抓机遇的果断精神的胜利。

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表现在: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后立即着手发动广州起义,至同盟会时更是充满着革命党人反清武装起义的壮烈事迹,屡挫屡奋。武昌首义前夕,反动派屠杀多名革命党人,英雄们临刑时“神色益壮”,当众演说,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以求“专制永不见于中国”,并号召大家“起来革命”。10月下旬开始,武汉保卫战苦战经月,殉难2600多人, 为全国各省响应赢得了时间,体现了革命军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当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二五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五年,对我国来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腾飞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冷战结束以后,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形势总体稳定。从国内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实践探索中逐步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关系我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重要战略机遇期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因此,我们要增强机遇期意识,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果断果敢,抢得先机。必须勇往直前,顽强拼搏,在克服困难中有所作为,在迎接挑战中大有作为。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继续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

四、辛亥革命前仆后继、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巨大精神动力。

孙中山曾经回忆说:“我们从前去革命,不但是自己的性命难保,并且还有抄家灭族的危险。我们从前有那样的大危险,还能够去革命,那是什么缘故呢?就是由于我们富于牺牲的精神。”(6)孙中山本人就是一个蔑视一切困难和危险,把自己的全部心力都奉献给了革命的伟大人物。他穷毕生之力,“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7)当时有许多革命者,宁肯放弃舒适的生活,离开温暖的家庭,抛却个人的幸福,而乐于选择一条困苦艰险荆棘丛生的革命之路。“为求富国强兵策,强忍抛妻别子情。”(8)林觉民、方声洞在黄花岗起义前,给父母妻子的绝笔书中,豪迈而深情地告诉亲人,他们之乐于舍生赴义,是因为“祖国存亡在此一举”,是“为天下人谋永福”。李德山,临刑前曾厉声指斥政府的监斩官说:“大丈夫为国捐躯,分内事也。”(9)徐锡麟就义前,他神态自若,对人说:“功名富贵,非所乐意,今日得此,死亦无憾。”(10)女革命家秋瑾,生前曾写信给友人,说:“成败虽未可知,然苟留此未死之余生,则吾志不敢一日息也。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 他们都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辛亥革命的胜利是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流血牺牲换来的。

辛亥革命精神范文第2篇

天气阴沉沉的,乌云低低地压着,太阳被严严实实地遮住了。似乎随时都能倾盆泼下。看着眼前庄严地辛亥革命纪念馆,似乎枪声还在耳边呼啸,似乎烈士们坚毅的神情还浮现在眼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外塘角的辎重营和城内工程第八营几乎同时发动,各标营继起,经一夜苦战,11日晨革命军占领总督署,全城光复,首义成功。但是在前一天,因为共进社负责人孙武在汉口装配炸弹时不慎爆炸,湖广总督下令闭关搜查,在汉口和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遭到破坏,一些起义领导人被捕、被杀或避匿。因为消息的暴露,多少革命志士被杀被捕,但是这些都不能打跨他们坚定革命的信念。人生就像一艘船,理想是帆,信念是浆,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理想和信念,人生才不会失去方向与动力。这些革命志士们真是向我们诉说着这个道理。

中学时期我们大都读过林觉民的《与妻书》,这篇文章实际上再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给妻子陈意映的,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回来的参加起义的同志们,在夜阑人静的时候,他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的斗争,想到家乡年迈的父亲和家中贤惠的妻子,思绪翻涌,满心不舍。于是提笔在纸上把满腔的担忧、不舍、眷恋都抒发出来。就感情上而言,林觉民觉得对于老父亲,妻儿是愧疚的,他不能进到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但是在民族大义,国家兴衰的取舍面前,他是坚定地,并且坚信自己的亲人们会理解自己,相信自己。在提笔写信的时候,林觉民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在书信的第一行就写到:“吾今以此书与如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这样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革命党人来说是如此地寻常,却是如此的崇高。他在信中对妻子说道:“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福祉”的愿望。死对于人来来说是痛苦的,特别是面对选择的时候,但是当心中梦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时候,死也变成是无所畏惧的了。

辛亥革命精神范文第3篇

【摘 要】1911年10月10日,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实现了国家政治制度由封建专制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变。然而弹指一挥间,历史的车轮已碾过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前,革命党人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革命事业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等都被后人铭记并继承。本文从辛亥革命的背景出发,揭示了辛亥革命精神的本质及其对现代人的积极教育意义,旨在进一步弘扬伟大的辛亥精神,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辛亥革命;辛亥精神;现实意义;弘扬与继承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及意义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无疑让本来就矛盾重重的旧中国更加混乱不堪。之后,帝国主义相继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逼迫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风雨如晦、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也随之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强烈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人民纷纷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也相继登上历史舞台。为了进一步保卫中国领土,反击外来侵略,以孙中山为领袖的中国资产阶级成立了同盟会,这使得中国的革命有了统一的指挥中心和领导者。他们于1911年农历辛亥年发动了武昌起义,这次起义也成为中国历史的里程碑。时光荏苒,沧桑巨变。武昌城的枪声早已渐渐远去,起义门前的硝烟也渐渐散去。历史的车轮虽然已走了100年。但当年无数革命先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孜孜不倦、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却流传了下来并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着,这笔精神财富永远不会随时间和历史的逝去而被人们遗忘。

二、辛亥革命的精神实质

辛亥革命的先烈们强烈的爱国热情,为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勇敢的斗争和牺牲精神等都被海内外的中华儿女铭记并继承着。

(一)强烈的爱国热情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赤诚热血,保家卫国,维护国家的利益不受侵害也是辛亥革命的先烈们投身革命的强大的精神动力。面对当时旧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这样一个烂摊子,以孙中山为领袖的革命党人没有选择逃避和退缩,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身到打倒帝国主义,清政府,建立新中国的革命事业中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艰辛,誓死保卫国家和人民,这份胸怀天下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和借鉴。

陈天华在《警世钟》和《猛回头》中,宣传“改条约,复关税,完全独立;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等革命思想。因为爱国,蔡锷决定讨伐窃国贼袁世凯。起义时,他向将士们泣血致辞:“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而在此之前,他也早已与梁启超约定:事若败,一死而已,决不亡命;若成,则引退,决不在朝!①烈士秋瑾不顾家人的百般阻挠远赴日本学习革命知识,回国后加入革命组织光复会。1907年,她与徐锡麟成立了“光复军”决定起义,但因计划泄露,徐锡麟壮烈牺牲,秋瑾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秋瑾仍旧高昂着头,正气凛然地说:“革命党人不怕死,要杀便杀!”她也成为中国第一个为清政府而流血牺牲的女英雄。至于国父孙中山的一生更是屡遭挫折,备受险阻,但他却愈挫愈勇,百折不挠,倾尽毕生心血和精力为改造中国、振兴中华而奋斗。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二)为理想信念坚持不懈

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犹如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如果没有理想和目标,那生活将会茫然而漫无目的。抵御外来侵略,腐败的清政府,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伟大振兴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理想和信念。正是这样的奋斗目标指引着他们不断前进,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100年前的旧中国内忧外患,清政府腐败无能,贪污成风,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着中国人民。自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侵略中国的大门后,他们变本加厉,相继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要求清政府一再割地赔款并且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以孙中山为领袖的革命党人并没有放弃,反而激发了他们的革命斗志,奔赴救国救民的最前线。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而不懈奋斗,即使前方困难重重,布满荆棘。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的奋斗历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不断遭到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打击和压迫,国内保皇派的坚决反对和内部意见的分歧等。但是这些挫折都没有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为了实现心中的信念孜孜不倦,历尽毕生的心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尤其是孙中山先生,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旧不忘告诫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当代青年要时刻铭记先烈们为理想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这场浴血奋战的革命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情怀。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心为公的精神更是让人佩服。

黄兴是辛亥革命中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但他从来不慕名利,不贪图荣华富贵,一直是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民主人士章太炎的一副挽联,高度评价了黄兴的一生。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在和孙中山的意见有分歧时,也从来是维护孙中山的领袖地位的。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提倡官员为民众公仆的观念,而且自己带头身体力行,生活俭朴,不建总统府,不谋私利,不循私情。有人举荐他哥哥孙眉当广东都督,他坚决不同意。

这样一心为公的公仆精神和意识也值得当今的干部和官员学习。他们应强化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利的意识,学习范仲淹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四)勇敢的斗争和牺牲精神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他们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 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纵使各方势力一再压迫, 也绝不屈服, 誓死反抗。徐锡麟烈士就义前曾慷慨陈辞:“功名富贵,非所乐意,今日得此,死而无憾。黄花岗起义烈士方声洞在给父亲的绝笔书中说:“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而林觉民的《与妻书》则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给妻子陈意映的。在民族大义,国家兴衰的取舍面前,他是果断而坚定地做出了选择。在提笔写信的时候,林觉民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在书信的第一行就写到:“吾今以此书与如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②这样的心理准备对于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革命党人来说是如此的寻常,却是如此的崇高。他在信中也表达了自己“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福祉”的愿望。

而如今这样的精神也在新时期的人民警察身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畏艰辛,不怕危险,誓死保卫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正如汶川地震中,他们为抢救人民而奔赴前线,舍己为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三、辛亥精神的当代意义

辛亥革命研究专家章开沅说“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就是挖掘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因为辛亥革命最宝贵的就是辛亥革命精神。辛亥革命给我们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带来的是一笔很宝贵的遗产。”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先烈,但更重要地是要纪念宝贵的辛亥精神留给现代人的启示。它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于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勇敢担当历史责任、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辛亥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

章开沅曾教导大学生们不要梦想自己一夜暴富,因为真正的财富是靠自己慢慢积累的,靠自己的勤劳、坚忍不拔、几十年如一日苦干而来的。辛亥革命就是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这才是辛亥精神。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依靠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努力就能成就的。它需要甚至几十代的人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奋斗。因此,辛亥精神所赋予我们的百折不挠,前赴后继,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等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去建立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

(二)辛亥精神是统一海峡两岸的重要纽带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在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和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使命感驱使下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辛亥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辛亥革命时期,许多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冲破阻力,奔赴祖国,投身于这场革命斗争。辛亥革命已成为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在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上,国共两党的认识基本是趋于一致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辛亥革命,搭建两地交流平台,开展各种经贸、文化活动,做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工作。

结 语

在过去的100年里,无数仁人志士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百折不挠;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四分五裂到强大统一,从战乱频繁到国泰民安,从积贫积弱繁荣富强,从受人到扬眉吐气。然而吃水不忘挖井人,抚今思昔,我们更加深切怀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更加怀念无数为了国家解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英勇牺牲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他们的革命遗志和崇高精神将永放光芒。

注释:

①李业谱:《 论辛亥革命百年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三峡大学学报,2011,(6).

②李耕:《“辛亥精神”浅析》.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参考文献】

[1]朱 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燕华.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及其意义[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2(4).

[3]李耕.“辛亥精神”浅析[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22.

[4]李业谱. 论辛亥革命百年精神及其现实意义[J]. 三峡大学学报,2011(6).

辛亥革命精神范文第4篇

一个世纪过去了,革命先贤们的业绩熔铸成了不朽的史诗,他们的抱负在后人的手中已经变成了现实。先贤们曾经生活和战斗的这块土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首义功绩彪炳千秋。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还因为辛亥革命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辛亥武昌首义精神。

“能争汉上为先著,此复神州第一功。”伟大的辛亥革命发端于武昌首义,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武昌首义居功至伟。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留给荆楚儿女无上的光荣与骄傲,更馈赠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辛亥武昌首义精神。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一呼百应、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民族观为指导,以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进步、共存共荣为奋斗目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历程中,由于党的民族理论的科学性和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各民族在共创中华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提炼,给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内容,诸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时代、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新体现、新亮点,并成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祖国的凝聚力量。

岁月更迭,沧桑巨变。昔日破败落后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是新中国的建设者和继承人。应该始终牢记先贤的教诲:“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辛亥革命精神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辛亥革命》;意识形态;国家认同;国家神话;国家气质

由张黎导演的《辛亥革命》围绕着“君主,建立民主”这一核心主题和意义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再现。但我们所要勘察的一方面是《辛亥革命》所再现的辛亥革命历史事实和历史史诗,另一方面是《辛亥革命》是如何来“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也就是说,在《辛亥革命》的具体叙述中隐藏了怎样的国家意识形态对革命的表述机制,对革命英雄的想象图式以及表达了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何种政治诉求和意愿,“如果说电影是由一系列镜头组成的,它们是按一定的方式被制作、选择和组接的,那么这些操作将为设计和实现某种意识形态的立场服务。”①

一、革命表述与国家认同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媒体文化中的图像、音响和宏大的场面通过主宰休闲时间、塑造政治观念和社会行为,同时提供人们用以铸造自我身份的材料等,促进了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人们使自己嵌入到文化当中。”②换而言之,电影在为观众提供视听元素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认知国家、民族、社会和自我的诸多材料,并通过这些视听材料在个体精神中的渗透和灌输来塑造个体的思维观念和社会行为,使其在个体的认同体系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按照道格拉斯•凯尔纳的这种逻辑进行推演,《辛亥革命》同样为个体提供了认知材料和认同联系方式,并构建了关涉某一对象的态度和观念。具体而言,《辛亥革命》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现代革命的革命群体、革命理念、革命机制和革命实践等一系列元素和材料,并对其进行意识形态化的意义生产,进而使我们对辛亥革命形成高度认同,使个体的国家皈依、社群归属、历史认知和社会实践具有同构性和同一性,“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历史,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关系到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对国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③而《辛亥革命》的这种革命表述和国家认同意愿在影片开端秋瑾就义中关于革命的阐释场景中表现得十分显著,整部影片也是围绕着革命这一核心主题展开,并主要将其投身到孙中山这一人物身上。孙中山的革命理想主要集中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现代民主共和体制和解除个体的精神奴役,实现民众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上。再现了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民族危亡时机,经过反复的考量,艰辛的探索和无畏的牺牲,最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主共和制政体,展现了孙中山崇高的革命形象和无私的革命思想和精神。

正是由于以孙中山为表征的这种革命行为、革命思想和革命精神的正当性、合法性和崇高性使其超越了地域、种群、宗教和文化之间的隔阂,使人们认识到现代国家和国体的建立是个体发展、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民族的现代化构建,个体公民身份的获取和民主社会的建立都是与现代国家认同有着内在的关联。这就要求,每个个体都要具有对现代民族国家高度认同的诉求,并主动将自己投放到创建现代国家的进程之中,从而使其由以封建传统政治文化为根基的旧式国家认同向以现代政治文化为内质的现代国家认同转变,并从封建国家专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辛亥革命及其革命精神被提纯转化为一种不可辩驳的政治思想资源,一种国家社会实践的合法性形象,一种国家历史的精神图腾,一种符合民主、正义和自由的标志符号,另一方面,在对民众参与革命认同的过程中,民众由传统的政治附属体上升为政治主体,即国家的主人,革命成为民众自己的事情。而国家也恰恰是在民众的认同过程中而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合法性,“至少在当时一般民众心目中,‘革命’已深具政治正义性与合道性。”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革命话语成为《辛亥革命》的惟一话语和思潮,改良主义、民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话语和思潮依旧在其中闪现,只是得到的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否定而非认同。

二、革命英雄与国家神话

雷蒙•威廉斯在《关键词》一书中指出:“在历史上由武装起义或暴力冲突所引起的政治争议中,‘革命’专指暴力颠覆。”⑤在某种意义上,《辛亥革命》就是中国现代革命暴力的展示,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场景和细节,“革命本身就是最残酷的冲突,各种人物都被卷入革命大潮之中。”⑥影片中大量残酷的战争场面不断地冲击和考验着观众的精神承受力,导演企图用这种真实的暴力场景来还原辛亥革命的历史本相。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否定革命的暴力和牺牲的意义,但我们需要考量的是电影描述了革命暴力的哪些内容,革命暴力与革命英雄之间有何种内在关联,对革命英雄的暴力行为如何阐释和解读,革命英雄的暴力行为与现代国家神话建构之间存在怎样的指涉和关联。

《辛亥革命》对革命英雄的塑造在某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英雄革命暴力的展示来完成,并集中在黄兴这一人物身上。在影片中黄兴最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不是它的革命思想和军事才能,而是在战场上舍我其谁的革命气概和革命人格。在一定程度上,黄兴的革命英雄气质和革命暴力行为成为确定其历史意义的一个标识和原点。尤其是在当黄兴俯览长江江面上14省宣布独立的木牌的场景,更是将黄兴的革命英雄形象和革命家的壮志情怀展示得淋漓尽致。虽然黄兴这一革命英雄形象在线性时间链条上已经处于“前现代”阶段,但革命英雄所进行的革命实践、革命思想及其所涵纳的价值体系却没有线性时间性,“它以同样的方式解释现在、过去和将来。”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中关于以黄兴为代表的革命英雄叙事阐释为一个关于现代国家的神话叙事,黄兴等革命英雄虽然是一个历史事件,但他们却为我们解释现代国家的起源和意义提供了一个没有时间限制的开放性场域和原始模型。从辛亥革命帝制创建民主共和政体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延伸到当下社会所进行的民族复兴运动,我们都可以在革命英雄身上寻找到线索,革命英雄及其暴力行为与现代国家建构发生了不可分割的关联,从而被提升为一种政治话语和国家神话。或者说,《辛亥革命》对革命英雄的塑造已经成为一种政治仪式和重塑现代国家神话的手段,通过对革命英雄的认同和宣扬使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震颤,进而对人们的情感进行唤询,最终完成人们对革命英雄的无限崇拜和敬仰。至此革命英雄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此同时,与革命英雄紧密相连的建构现代国家事业也获得了神话的地位,“爱国的咏叹”和“强国的梦想”在英雄身上实现对接。

这种关于革命英雄与国家神话的叙事不免让我们产生一种警惕和怀疑,在辛亥革命历史进程中国青年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复杂情感,普通民众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肤浅理解,革命中心城市与边远农村对革命辐射效应的截然不同的反应,晚清的民主共和政体与西方现代国家政体之间的分歧与背离等问题,并不能因为革命英雄和现代国家政治正当性的建立而被遮蔽起来,至少应该在影片中留下一个思考的裂隙。

三、革命女性与国家气质

导演张黎曾经表达过对《辛亥革命》的期望:“希望能把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拍摄成为一部感人的、有震撼力的、有生命质感与人格气息的好作品。”⑧张黎所期望的“感人”“震撼力”“生命质感”和“人格气息”在某种程度上被投射到影片中的女性形象身上。无论是秋瑾对革命的无限忠贞,还是徐宗汉的刚强坚毅,林觉民妻子的无畏顽强……这些女性形象都对我们的灵魂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和捶打。但影片中的这些女性形象除了具有母亲、妻子、女儿等这些女性自然身份属性认同之外,还具有革命者的社会属性身份认同。也就是说,影片中这些革命化的女性更加能够引起我们的关注,她们穿军装、留短发,充当战地医生、护士,为了唤醒民众的革命意识她们组织宣传队,与国民革命军一同为了革命而奋斗。

但是在这些革命女性身份认同的表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意识形态话语谱系和成规。因为,身份认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是由族群、地域、阶层、性别、价值观等多种相互排斥、对峙的因素形成的复杂的文化体系,将其放置在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之中,身份认同往往转化为现实的阶级属性的确认。因此,身份认同的产生通常都包含了繁复的政治运行机制和国家意识形态因素,“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需要通过认同一定的身份来确定自己的位置。社会为不同的身份建构了不同的本质和价值,身份体系的重组即意味着权力机制对身份的本质和价值做出重新规定。”⑨[HJ1.65mm]所以,对影片中女性所具有的革命身份的探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对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的探寻。在影片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她们都为了革命而献身,共同支撑起革命的天空,他们的性别身份已经失去了界限,却共同拥有革命身份。这种身份属性和身份认同的选择与辛亥革命的革命思想高度契合。她们完全展示出男性革命英雄所具有的特质美,成为男性革命英雄气质的一种重要的表征和隐喻。一般意义上而言,一个国家所推崇和建构的是具有英雄气质的社会群体,一个国家的政治运动、社会实践和文化发展与身份结构的再生产密切相关,而身份认同又是在实践中被组织起来的,或者说,国家实践中的身份结构再生产直接关联到国家男性英雄气质的建构。所以,《辛亥革命》中的革命女性身份认同就与国家气质的建构产生了内在的关联,并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表征,与此相对,影片中女性的女儿、妻子、母亲身份得到弱化。即使是黄兴与徐宗汉的爱情也是建立在建构国家气质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典型的“革命+恋爱”模式,他们之间的三次别离和三次相聚都是为了强调“关于理想的情怀”,而这个理想不外乎是建立一种现代民族国家的英雄气质,把对异性的爱提升为对英雄所具有的牺牲奉献精神的爱,扩大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爱。

注释:

① 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②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导言》,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③ 王兴东:《剧本,一剧之本――电影文学剧本〈辛亥革命〉创作谈》,《文艺争鸣》,2011年第4期。

④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⑤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页。

⑥ 王兴东:《塑造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电影剧本〈辛亥革命〉创作谈》,《中国艺术报》,2011年1月28日。

⑦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导言》,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⑧ 杜思梦:《〈辛亥革命〉献礼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电影报》,2010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