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与母校共成长

我与母校共成长

我与母校共成长

我与母校共成长范文第1篇

母校真新小学于1999年创建,是一所由区教育局直属的中型科技现代化小学。坐落于嘉定区东南首,与市区的长宁区普陀区两区接壤,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一九九九年学校独立建制,现有建筑面积6861平方米, 20个教学班,600多名学生。教职工52人,平均年龄35岁。在专职教师46人中,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24人,专科学历17人。

学校确定了求真、求新、求实的校风,严谨、刻实、创新的教风和好学、勤思、主动的学风。真新小学的园丁们以新字当头,在新上做出教育的新篇章,培养新世纪的新一代人才。

回想起五年前的2001年,我才刚刚入学,只是一名懵懂的新生。当爸爸妈妈牵着我那稚嫩的小手,把我带进校园时,我便被母校里所有的一草一木吸引住了。在母校,一位又一位可敬的老师,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欢畅的遨游……从拼音到英文、从日记到作文、从加减乘除到几何知识,还学到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是您,亲爱的母校,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使我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我与母校共成长范文第2篇

人才辈出的母校培育出了大量的天之骄子,而曾经的学子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建功立业时,仍以赤子之心守望和关心着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关心着母校学弟学妹们的成长。

希望母校以校友会的成立为契机,继续发扬重视校友工作的优良传统,为校友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条件,营造更好的环境,促进校友会更上一个新台阶。其次,广泛宣传优秀校友的事迹,激励全校师生,为母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切实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校友的联系,使校友会成为校友间传递信息、交流经验、相互帮助、加强协作、创造成果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资源。

“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九州。” 校友是学校最靓丽的名片,广大校友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施展才华,取得了无数骄人的业绩,为母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声誉。校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广大校友时刻心系母校,关注母校的发展,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参与母校的建设,为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为有你们,我们更加坚信湖南女子学院的明天会更好!亲爱的校友,无论你们身在何处,从事着怎样的事业,或百味尝遍、或欣悦尽览,你们都是湖南女院人,母校永远都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和坚强后盾。希望我们的校友会成为学校与校友之间联络感情、分享喜悦、分担风雨、共创未来的坚强纽带。希望广大校友能够加强与母校的联系,常回母校看看,为母校发展献言献策,向母校倾诉心声和愿望。

感谢各位校友的信任,让我担任会长这个重要的职位。但我深知,会长虽然是一种荣誉,但更是一份责任和一份义务。我将持续和努力的做好牵头人,做好联络员、宣传员和服务员的工作,积极壮大校友会的规模,为健全校友网络,为多层次的交流互动做更多的工作。也希望每位校友能够多多支持校友会的工作,加强彼此的联系,积极参加校友会的活动,为校友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加大对母校的关心和宣传,让我们全体湖南女院人携起手来,同心同德,全力以赴,共同续写湖南女子学院新的百年华章。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校友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和谐共进。祝湖南女子学院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我与母校共成长范文第3篇

写给校友的公开信范文一亲爱的校友:

您好!

桃李芬芳,物华天宝;岁月轮回,往事回味。201X年5月18日,我们的母校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将迎来她的20周年华诞,这是母校办学的一个里程碑,更是莘莘学子期盼已久的喜事盛事。二十载文脉相传,二十载硕果累累。学校将举行一系列隆重的庆典活动,届时,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校友重返母校,相约东海之滨、黄浦江畔,同贺20xx年辉煌历程,向母校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母校自1993年创建以来,虽屡迁校址,历经沧桑,但仍树桃植李,常新常青。历经20xx年的不懈奋斗,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亲切关怀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母校抓住机遇,锐意改革创新,始终秉承自尊自强、认真求真的校训,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时至今日,已从一个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成为市级特色高职院校和市级示范性民办高职院校。

学校推崇品质+能力的办学理念,全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经济、管理、机械、电气、信息、护理、航空运输、商贸、艺术等领域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推行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的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目前,校内建有东海银行、东海海关、东海医院等12个实训中心72个实训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习实践能力。近年来,母校获得各种奖项不胜枚举。如今,东海人正以昂扬的斗志,稳步向前。

也许,您现在仕途通达,如沐春风,公务在身难得清闲;也许,您现在掌舵商海,飞舟勇进,鏖战群雄逐鹿峥嵘;也许,您现在身居学府,传道授业,成就辉煌四面八方;也许,您现在平静如水,知足常乐,幸福生活似糖如蜜。回首往昔青春岁月,您是否想和师友同窗聚首,重温那些温情时光!追忆一段似水年华,您是否愿意再回菁菁校园,共忆当年青春思绪!亲爱的校友,走过的路,曾留下太多太多,这一切,唯有同学,唯有母校才能与您一起慢慢回味,细细品尝。

母校的教育事业,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及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更需要凝聚起国内外校友的力量。广大师生对于学校建设、发展的关心和努力,必将成为学校不断前进的永恒动力;全体师生员工爱校如家,团结协作,勤奋求实,积极进取的精神,必将成为学校再创辉煌的重要基石。在母校20周年校庆筹备期间,我们诚邀曾在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过的校友们,热心建言献策,捐赠校史文物,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让我们齐聚东海,共叙情谊,共谋发展,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校友会

201X年10月26日

写给校友的公开信范文二亲爱的校友:

你好!

五十载的辛勤耕耘,五十载的栉风沐雨。

五十载的沧桑砥砺,五十载的春华秋实。

20XX年,一个中华儿女共同期盼、齐声欢呼的奥运年;20XX年,一个尽显盛世繁华、民族骄傲的好日子;20XX年,也是母校走过她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迎来她五十华诞的大喜日子。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1958年9月,在那样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母校以她的坚定豪迈,乘着理想的翅膀,诞生在千年古城、邵水河旁。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五十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母校以她博大的胸怀,迎来了三湘四水、五湖四海的数万热血青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英才,为国家尤其是为湖南的教育事业、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20xx年,母校抓住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和高校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在省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原邵阳师专和邵阳高专合并升为本科院校。五年来,母校坚持走体制创新和教育创新之路,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发扬明德求真、共生超越的校训精神,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文理工综合、多学科并举的综合性大学,并于今年荣幸跻身普通高校二百强。学院现有12个系,57个本专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15000多人,专任教师8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52人、副高职称298人,学校现占地面积1600多亩,有省社科研究基地2个,各类研究所7个,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实验室20个,承担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160余项。如今学校的办学条件已大为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那一座座宏伟、崭新的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彰显时代的气息;那设计典雅、新颖别致的图书信息大楼在山水相映下,更显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那宽广的绿草地、开阔的运动场、青春激扬的身影,更令人激情澎湃、青春焕发。

是的,正是一代代学院人、莘莘学子的努力拼搏、奋勇争先,为母校注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才有了母校今天的荣光与发展。今天,我们的校友遍布海内外,在祖国的各行各业成就斐然。他们有的为官从政功勋卓著、彪炳显赫;有的投身教育,成为博导、教授;有的经商办厂,成为大名鼎鼎的企业家、社会名流。但他们更多的是几十年如一日操守着青年时代的理想,牢记着母校的教诲,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奋斗,为国为民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才华!无论他们是在天南海北,都总会惦记母校。他们对母校地深情,正如古印度诗人所描述的你无论走得多么远也不会走出我的心,黄昏时候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同样母校也以母亲的情怀,时刻注视着你们的成长、你们的发展。无论岁月流转、时光飞逝,都不会冲淡母校对你们的殷殷牵挂、浓浓深情。

五十年,与个人人生而言已是知天命之年,但对于大学仍是学步之年。母校不会停止发展的步伐,母校仍须努力向前,母校更需你的关爱与支持。那么,在20xx年,在金秋十月,在母校五十华诞的庆典的日子,我们期待你的归来。让我们一起重温校园的宁静美丽,重温同学捶胸搂腰的开怀,重温师长的谆谆教诲,享受久别重逢的喜悦,感受同学间历久弥深的情谊,回想那那一段艰苦而充实的青春岁月。回来吧,无论你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你是平凡还是显赫,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失意,母校都张开热情的双手欢迎你的归来。我们期待你能再次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

为方便广大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学院已在邵阳学院网站开设了校庆专栏,欢迎原在邵阳师专、高专、湖大分校、湖南农学院邵阳分院、邵阳工专、邵阳基础大学学习、工作过的校友上网查阅信息,希望各位校友能尽快与母校取得联系,并接受母校诚挚的问候和热情的邀请。

各位校友,让我们再一次代表母校全体师生员工向你发出热情的邀请,期盼在20XX年10月与你相约。并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腾达,万事顺意!

XXX

XXXX年XX月XX日

写给校友的公开信范文三亲爱的校友:

正当故乡的花亭湖晋升为部级风景名胜区的喜庆之际,母校也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巍巍大别山,鸣涛作贺;滔滔长河水,一路欢歌。此时此刻,母校倍加思念和热切呼唤她的万千校友!不论您身在何方,也不论您所事何业,母校都深情期盼您于金秋十月回归故里,共襄母校百年盛典。

放飞的雄鹰,鹏程万里;东迁的校园,日新月异。亲爱的校友,您可曾到过新建的校园?繁华市区,辟出一方净土;亮丽楼群,书写大块文章。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区设置,间而不隔,错落有致。亭、台、廊、阁适得其所,桃、李、樟、桂恰逢其地。自东门出入,四楼护坪,坪中央拜石碑刻,彰显状元故里的文化底蕴;从南门往返,一道中分,操场上运动健儿,绽放省级示范的青春活力。亲爱的校友,您可还记得老城校园里那几棵蓊蓊郁郁的千年香樟?如师如友,夏送凉阴冬添翠,喃喃细语伴书声,分享过您多少成功的喜悦,化解过您多少青春的烦忧?如今逸夫楼西边也有几棵樟树与之相仿佛。风翻绿叶,韵吐衷情,盼您归来忆当年。

亲爱的校友,您可曾知道,为了让您归来的感觉更好,使母校的百年庆典以隆重、热烈、喜庆的内涵长留在您美好的记忆里,母校重建了东大门楼,艺术化地整修了楼前广场,校园内全面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还快速装修了报告厅、多功能厅,供您归来议倾坛席、座约春风。就连门前的街道,南起外环,北到游园,也重新进行了扩改,变成了园林一条街、文化一条街、校庆一条街。亲爱的校友,当您置身其间,怎能不为母校的温馨情怀和殷殷期盼而感动!

百年历程,百年沧桑;百年校庆,百年辉煌。母校一路风雨,从姜家岭走来,从岔路口走来,从长河之滨的老城走来;走过摇摇欲坠的满清,走过兵连祸接的民国,走过浩劫空前的文革,走进与时俱进的盛世。百年薪火传承春风化雨,百年灵珠共索桃李芬芳。三万弟子,数千学人。行业精英,数不胜数;社会名流,层出不穷。母亲的文化传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东迁以来,教绩更是骄人。升学人数骤然增长,北大清华录取近百。北大宣传部长曾感叹说:一个山区中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在全国也属罕见。穷县办大教育,穷县变成教育强县,已被媒体称为太湖现象。如今的母校,坚持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朝着环境优美,质量优异,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目标,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跨越!亲爱的校友,母校的今天因您的拼搏已声名远播,母校的明天必将因您的支持和帮助而更加辉煌!

归来吧,情是师友重,月是故乡明。亲爱的校友,当您在外改天换地时,家乡也发生了巨变。禅宗母土,名添双佛;状元故里,文蜚新声。花亭湖跻身名区,万千波光开生面;工业园落户新城,不尽财源利将来。乡镇有誉深山明珠,道路皆成致富金网。千村沼气,成就千山秀色;万民共创,争立万里潮头。敬请稍减万机,暂拨冗繁,如期归来,以承众望!家山翘首,母校舒怀。盼您归来故地重游,拜师会友,叙旧话新,欢聚一堂,共为母校的百年庆典增光添彩、为家乡的改革发展献出您的智慧和力量!

此致

敬礼!

我与母校共成长范文第4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的母校已在共和国的历史中走过了三十二个风雨春秋,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这里曾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是培育我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我们书写了崭新的人生篇章,打下了事业的基础,结成了真挚的同窗情谊,留下了难忘的青春回忆。

在葡萄回廊欣荣枯息之隙,法国梧桐茁壮参天;当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之时,礼堂舞台青春激扬。从这里,走出了3万多名建院学子。他们遍及祖国各地,用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奋斗在各条路线上,以自己的知识来报答祖国对他们的栽培,用自己的行动来回馈母校对他们的培养。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拼搏下,在校友们的热情支持中,今天的母校已是根深叶茂、桃李芬芳,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2011年1月3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5月8日,学校将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届时,母校热情欢迎您的参与!

为永久纪念学校更名重大事件,学校将在第一教学楼北侧设计安装一尊融徐州地域文化和学校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标志“鼎”,与现有孔子塑像形成风格一致的第二处校园文化景点,并借机进一步优化周边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层次。

我与母校共成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德育;交流;关爱

我任教整整9年,从事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也整整5年,现在许多学生的家长都外出务工、经商,将子女留在家里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朋友生活。这些留守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平时由爷爷奶奶或监护人照顾,他们或放任,或溺爱,或严厉,却不知怎么管教,或只知道关心孩子生活,不关心学习、心理的需求,总是用传统的目光看待现在的孩子,让他们得到太多的自由,与普通孩子相比,这些孩子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缺乏良好的家教氛围。因此,他们在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容易产生不良的个性,而且他们大多数表现为任性、冷漠或者孤僻的性格。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作为老师和从事德育工作的我们,有责任关注“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为这些特殊孩子的心灵点燃一盏明灯,让他们同样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

一、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关爱活动

第一,作为学校,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工作机制,负责对留守孩子学习、生活、心理上的指导。要将他们的教育纳入考核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的日常思想交流、学习和在校安全情况的监管,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沟通。

第二,着重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教职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做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校、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心。

二、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和谈心活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发愤图强。

三、开展“留守儿童”给父母打电话、写信活动,加强儿童与家长的亲情交流

青少年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关爱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基础,缺失父母爱会使孩子心理缺乏稳定感,将产生情绪和人格上的偏异或障碍,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我校有个三年级的学生梁谷钰,父母远在海南打工,她寄养在亲戚家里,由于长期缺少亲情关爱,当她踏入这所陌生的学校时,她是多么的不安与恐惧!整天想妈妈,在学校里烦躁不安,一点不适应学校新的环境和生活,不想在学校读书。见此情景,班主任拿起手机给她远在的广东的妈妈通个话,让她妈妈给这小同学交谈,慢慢地,她的心情才平静下来。后来她的妈妈每周给她通个电话,给她谈心,渐渐地,她在学校里慢慢适应了,也能安下心来学习了。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加强学生与家长的亲情交流,以利于学生安心住校学习和生活,父母能安心在外工作。

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