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erp系统

erp系统

erp系统

erp系统范文第1篇

关键词:ERP系统;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01

一、ERP管理信息系统及其技术特点

ERP是企业资源规划的简称,其实质是对企业的资源进行计划、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手段。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的技术特点如下:

⑴支持大中型企业跨地区的体系式管理模式,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

⑵借助网络通信、Internet及分布数据库技术,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形式,实现管理经营信息的动态共享。

⑶应用最新Web 数据库技术,浏览器/服务器技术与客户机/服务器相结合,支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并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

⑷有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二、ERP系统的风险识别

结合ERP系统实践开发和应用经验,可将系统风险评估分成四类,即商业风险、控制风险、系统风险和安全风险。

1.商业风险

商业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业务本质有关系的、可能会阻碍企业达到目标的风险。商业风险表现在三方面:

⑴项目开发和实施。对项目定义不充分是ERP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一个集成的ERP系统中, 对项目的定义不充分是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很多企业没有考虑商业目标、实施战略等因素就盲目采纳技术,注定只会失败。

⑵企业文化和再造。许多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前没能认识到培植企业文化的重要性。ERP软件包括预制的商业流程,一定程度的业务流程再造是建立有效系统的前提,高级管理层的支持是企业流程再造的关键。

⑶人的因素。员工培训和使用者参与被认为是ERP系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用户参与不足、培训不充分是ERP系统的重要风险之一。而另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是员工承受巨大压力而导致的风险。

2.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是指ERP系统不能执行所设计的功能的风险。控制风险包括以下两方面:

⑴职责分离不足。职责分离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职责的正确分离可能会非常困难,但缺乏正确的职责分离会导致潜在的错误或欺诈,从而产生不可预计的后果。

⑵经营无效。内控系统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很多用户不熟悉任务分配的职责,把时间浪费在无价值的作业中而影响运营效率,并最终导致结果无效。

3.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已实施的系统并没有按设计发挥功能。企业依赖于ERP顾问选择了错误的ERP系统,从而导致系统失败。

⑴ERP系统的错误选择。ERP供应商为市场的特定群体开发了具有特性的产品。因此计划购置ERP系统的企业需要明确特定的系统是否适合其本身的商业文化和业务流程。

⑵咨询服务。由于缺乏行内经验,大部分ERP实施都要聘用咨询公司。咨询公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选择一个具备专业技能的咨询公司对企业至关重要。

4.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是指未经授权进入设备、软件或者数据库的风险。安全控制分为两大类:物理控制和逻辑控制。大多数企业的物理控制措施较为成熟,因此,我们集中讨论逻辑控制风险。

用户界面也会影响安全风险。不同的ERP系统有不同的界面设计和不同的安全控制。企业业务往往需要和与系统过程和控制相关的第三方伙伴相结合,这就对企业的安全控制产生了潜在威胁。

三、ERP系统的风险防范

1.商业风险防范

ERP软件的技术设计和配置应当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管理层应当明确ERP系统对企业目标的贡献和经营业绩的影响。同时也不能忽视人的因素,所有员工都应当理解新业务流程模式、必需的作业、控制机制和业绩评价。管理层也应当考虑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尤其对那些压力大的功能性领域。另外以前的监控系统应当得以贯彻执行, 这样任何早期预警信号都可能迅速且有效地被处理。

2.控制风险防范

为了弥补ERP环境下特有的职责分离不足,在项目实施前,内部审计部门和依靠数据才能运营的部门应当设置合理的授权作业。对那些被授权的用户,经理应当进行持续的监管以确保达到内控的目标。内部审计人员为了获得对功能的理解和保证数据的机密性, 应当确定潜在的控制风险和开展减轻风险的有效性测试。任何风险和错误都应当报告给高级管理层和系统管理员。为了降低或者消除损失,高级管理层和系统管理员应当采取必要的改正措施。

3.系统风险防范

ERP系统均有各自的特性,期望一套系统解决所有问题不太现实。当选择ERP系统时,管理层应从最宽泛的角度来进行评估,然后集中关注满足业务流程的特定应用。选择咨询公司时, 高级管理层和IT人员应主动去会见咨询师,以确定他们的技术资格。同时为了防止成本超标,管理层应当明确定义项目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商谈服务内容。为了减少或者消除在实施阶段对咨询公司的依赖,企业应当对IT人员进行广泛的培训。

4.安全风险防范

为了提高运营效率, 管理层经常会以牺牲安全控制为代价。安全控制不足不仅对运营效率,还会对运营成本产生负面影响,企业应当在系统想要达到的效率水平和必要的安全控制方面加以权衡。另外,在将ERP系统与其他的外部实体的系统整合之前,管理层应当评估与其业务相关的交易方的安全系统, 以确保未经授权的进入或交易输入企业系统。

四、总结

ERP 系统是企业的神经网络,对内部控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企业负责人应该整合企业资源,加大投入,制定科学规划,使信息系统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优化业务流程,降低企业风险,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此外,高层管理者应认识到潜在的风险和相关的防范措施,并最终确保ERP系统的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erp系统范文第2篇

关键词:ERP系统;企业管理;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8-0066-02

信息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有效信息的快速流通并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处理应用是达到以上目的的关键环节。企业运营的原始动机是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式能够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提升其运转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ERP系统被证实为一种先进有效的信息管理模式,在发达国家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因此亟需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

1 ERP系统概述

1.1 ERP系统的含义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这一概念的提出建立在信息系统化的基础之上,其理论基础是供应链管理,而实施途径则是整合后的软件系统,通过软件的应用可以将企业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在生产领域,ERP系统运行的流程是对企业产品库存进行清点,根据库存信息安排产品的生产或者调配。具体而言,如果检测到库存产品不足,系统会对生产部门发出指令,要求其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如果企业库存比较充足,则会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发货。完整的ERP系统参与要素包括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库存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基本涉及了企业运营的全部重点要素。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失真现象,特别是在部门之间,由于没有及时有效的沟通极易造成同一调度失衡,进而产生资源浪费现象。ERP系统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并通过分析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关联,做出合理的调配决定。

1.2 ERP系统在我国的发展

由于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功能和资源调配优势,ERP系统经过短时间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从德国引入了一套MRP-Ⅱ系统,正式开启ERP在我国的发展之路,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数千家大中型企业引入了ERP系统,并且在软件支持方面也取得了技术突破。但是必须看到的是,总体来讲在我国运用ERP系统的企业比例还较小,并且成功率很低。据数据统计,引进ERP系统的企业中完成系统集成的占到20%,没有实现或者小部分实现的占30%,而失败的比例达到了50%。因此加快我国ERP体系构建,完成其在我国企业中的适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ERP系统的优点

2.1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在企业运行中,组织结构是对生产管理以及运营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合理有效的结构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开展业务的效率和质量,并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品牌力量和社会认可度。ERP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对多部门进行统一的信息管理,从而使原本松散不具有合理构架的机构之间形成紧密的网络,大大提升了组织结构的集成度和关联性。

2.2 改良企业运行模式

ERP系统能够影响到企业运行方式和运行效率,进而起到改良运行模式的作用,这一目标的实现决定于ERP系统的固有属性,ERP系统能够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业各模块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并依托其强大的信息分散能力使信息在有效的局域内实现共享。信息处理能够对海量信息进行快速及时的分析,从而对构成企业要素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财力资源等进行结构优化,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改良企业的运行模式。

2.3 增强财务预算控制能力

财务预算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能够影响企业运行过程中各项业务的开支和控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ERP最直接的作用即是降低企业用于购置生产资料和设备成本、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等,从而实现了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具体情况为,运用ERP的企业能够节省40%左右的人力成本和产品库存,而在生产、加工、采购环节,则可以缩短将近一半的时间。财务预算的目的不仅仅是缩减各项成本开支,而是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取做大的利益,ERP对资源整合力度非常有效地达到了这一目的。

2.4 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

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实施效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并且以强有力的管理制度作为后盾,ERP系统的引入既能够增强规范化操作,同时对管理制度的更新也产生了重要影响。ERP系统的突出表现是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而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尽量简化生产过程,避免重复劳动现象的发生,这些是进行规范化操作的基本前提。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对象说到底是企业员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了追求运行的规范性实施较为硬性的管理方式,从而对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相比传统管理方式而言,ERP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管理理念,它以技术为支撑,对生产流程、生产方式、运营环节等进行了优化,从而使运行效率和弹性化管理协调发展,并行发力。

3 加强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实现途径

3.1 完善ERP系统应用制度

制度是保证一切活动进行的指导性因素,因此加强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必须从改进企业制度制定程序,推动制度内容更新入手。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从两方面抓起,一是宏观方面要建立起运用ERP系统的战略决策,第二就是要认真辨证,仔细检查ERP系统在实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适用性问题。基于以上考虑,行业和单个企业都要进行合理的自身定位,优化ERP系统的运行环境,建立起适合企业长效发展的运行机制。

3.2 积极推进ERP项目

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各种类型企业拓宽业务渠道,寻找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时代潮流的作用下,应把握ERP与电子商务的有机联系,全力推进ERP项目的发展。从对企业的影响来看,互联网交易能够在长远期对营销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而ERP能够为这种模式提供实施规则以及细节方面的支持。因此两者存在必然的关联性,企业推行ERP项目过程中,必须把握这种关系,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

3.3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虽然ERP系统能够为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供基本动力,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比较复杂,甚至于在很大程度上,组织结构能够对ERP系统的应用产生反作用,而现实中造成ERP成功率不高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层的构架合理性方面。因此要将ERP系统合理运用到企业的运行中必须将其与其他因素进行有效的集成,进而影响到企业组织结构产生连带效应,促进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

3.4 发展高性能ERP供应链

ERP系统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经济效益,主要在于其能够对供应链进行科学的管理,促成一条高效、稳定、积极、科学的企业发展链条。因此为了更进一步拓宽ERP系统的发展空间,就需要将其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并移植到相关领域,真正实现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

4 结 语

ERP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结合的产物,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ERP系统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运行模式、财务预算控制能力的优化,并积极引导企业走向规范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思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ERP系统在我国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应对ERP系统的实施环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应用软件和应用制度,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翔宇,陆建飞,徐新锋.基于ERP系统的施工企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J].施工技术,2012,(16).

[2] 邵真,葛虹,冯玉强,等.组织文化对ERP系统消化吸收阶段知识共享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13,(2).

[3] 朱传华.应用ERP系统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财务与管理水平[J].生产力研究,2009,(4).

[4] 谢富平.基于软件构件的ERP系统形式化的需求分析方法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1).

[5] 曾建光,王立彦,徐海乐.ERP系统的实施与成本――基于中国ERP导入期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2,(3).

erp系统范文第3篇

从本质上来讲,不同行业的ERP选型遵循着一些相同的原则,在步骤上也相差无几。但印刷行业的一些独特业务模式,使得选购印刷ERP软件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事项,以更好地适应该行业的运营需求。

我们通过剖析ERP软件选型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层面,同时结合印刷行业的一些特点,为印刷行业用户选择ERP产品提供有益的指导。

确定选型的构架

只有深刻地分析和总结自己的需求,才能为ERP选型奠定坚实的基础。事实上选型是由很多因素共同组成的,包括ERP系统选购的核心目标、收益期的长短、与已有信息系统的关系、可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等。明确这些因素非常重要,因为这些问题制约着所有后续的选型决策。

从实际的工作过程来说,企业应该组织各个部门及领域的负责人员对引入ERP系统的各种目标进行讨论,从而获得一个基准来作为整个选型过程的指导。例如,ERP的选型是以规避实施风险为主还是以满足企业特殊的经营模式为主?这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企业对ERP引入所持的态度。一个以降低风险为主的选型过程往往更注重近期利益,也往往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回收ERP投资。而对一个稳健的、可长期发展并带来收益的ERP系统来说,往往更加注重与企业管理机制的融合,而将收益目标制订得相对保守,同时把回收ERP投资的时间设定为两年或者更长。

组建选型团队

在确定了ERP选型的基础之后,就需要选择实际完成选型工作的人员,这也是ERP立项过程中的重点。除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之外,有两方面的人员是需要重点考虑的,一方面是企业的决策层成员,另一方面是第三方的ERP专家。需要说明的是,决策者的支持确实对ERP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从系统选型就开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真正的ERP渴求往往来自于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所以决策层的参与对于其他工作人员把握选型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引入第三方的ERP咨询专家可以带来很多可以预期的回报。经验证明,在具有一定规模的ERP项目当中,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周全地完成各种评估工作的,即使企业具有足够的IT技术力量也是如此。ERP专家的经验是企业短时间资源投入所无法替代的,对于未曾涉足ERP工作的人员来说,即便是对产品信息和行业信息的收集工作,也可能成为其极大的负担。

建立评估标准

就像库管在盘点之前都要制作盘点表一样,选择ERP软件也需要事先建立一个可行的评估标准。基于事先指定的目标,我们建议企业先对市场上的ERP产品进行一次初选,并结合入围厂商提供的资料指定评估标准。这样做有利于将企业对ERP系统的需求映射到真实的产品功能,可以减少实际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规避选型风险。一般的ERP评估标准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所有调查的问题都根据选型目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以确定每种产品最终的分值。

软件系统选型

产品是ERP选型真正的核心,一切选型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最终的软件系统评估,而一切其他的选型因素也皆与产品的选择有关。

对于准备使用ERP的企业来说,通常都有一定的IT积累,也有一些技术力量可供使用,所以应该首先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内部评估。而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就一些关注的问题让入围的厂商进行集中的演示和讲解。例如,一些包装物生产比重较大的印刷企业,可能会重点与厂商探讨印刷开版方面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除考察软件系统的基础特性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之外,考察软件系统的功能深度通常更加重要。从MRP发展到MRPⅡ再到ERP,一个典型的ERP系统所包含的基础功能都是非常类似和相对稳定的,主要的差异在于功能所达到的层次,特别是那些本行业用户所重点关注的功能。对于印刷行业来说,生产效能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之一,这意味着印刷企业所使用的ERP软件应该包含强大的生产计划功能,同时能够自动地进行排产,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器和人员的生产力。显然,一个在生产管理方面比较粗糙,只能管理信息而不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并完成智能决策的ERP系统在印刷行业是不合格的。另外,不同行业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关注点,其采用的ERP系统也应该以不同的功能作为核心。

事实上,即使是在相同的行业里,不同的企业在经营上也多多少少存在着差别。对于一个业务繁忙的印刷企业来说,如何降低印刷机的停机时间,同时保证每台印刷机尽量少地堆积任务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一个活源没有达到饱和的印刷企业来说,更合理地进行报价以提高利润率,更好地管理原材料的价格和周转以节省成本,如何提高质量以促进用户加大订货量等问题在当下会更加受到重视。

利用定制服务

对于ERP选型来说,现有的特性只是产品的一个层面,可定制能力以及可扩展能力在软件实施过程乃至后续的运行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大型的印刷企业来说,仅就铜版纸一项可能就有很多种规格,达到上百个品种,各种原材料的分类和品种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印刷ERP软件首先必须具有非常灵活的基础数据编码机制。

同时,一些针对产品BOM的定制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面向订单进行印刷生产的企业来说,维护一个健壮的模板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在此基础上,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流程是否能够灵活变更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问题。由于在系统使用过程中企业可能会不断地改变经营重心和经营模式,能否快速地调整软件功能以适应最新的需要就成为一个关系到企业后续成本的重要问题。事实上,从全球的企业管理系统发展趋势来看,平台化已经成为其中的主流,全面地对ERP系统进行定制已经成为用户的新兴诉求。

软件之外的考虑

很多企业在选型过程中,细致地评估了产品的各种特性,但是却在其他领域做了错误的决策。选择ERP产品一定要兼顾全面和细节,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的可能。

从软件系统的角度来说,性能和稳定性等因素也相当重要,因为ERP系统往往要承载企业的核心运营任务。而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在于系统的成熟性,一个没有经过足够考验的ERP软件产品,可能会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甚至造成ERP实施的夭折。价格因素也是选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相对来说,正确的态度是要追求价格的合理性,而不要一味关心价格的高低。

很多用户在采购时选择不购买后续的服务支持以降低价位,但是事实证明很多ERP产品的服务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而在后期单独购买这些服务用户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单纯考虑价格很容易令企业忽视了产品的价值,所以将价格作为首要因素进行选型会对企业贻害无穷。

盛华印刷ERP系统

方案介绍:

沈阳盛华科技是一家新兴的印刷行业软件供应商,其研发的盛华印刷ERP是一套具有广泛适应力的软件系统,整个产品包含营销、生产、库存、财务等4大子系统,下设近20个功能模块。此外,盛华系统还集成了很多周边功能,例如电子白板、网络监控、客户端防火墙等工具,同时还可以在ERP内部集成CAD等针对印刷行业用户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高的附加价值。盛华科技可以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咨询、实施、培训等服务。

方案亮点:

盛华印刷ERP提供了很多先进的技术特性,相对开放的构架使得盛华很容易加入新的功能,对已有系统的定制和修改也相当方便。

用户在实施时可以基于自己的实际运营模式,使用不同的子系统作为整个ERP体系的核心。对于以市场发展及竞争为经营主导的企业,适合将以报价为中心的营销子系统作为核心。而注重内部优化的企业可以考虑将生产或财务系统作为重心。

在默认的情况下,盛华系统可以使用微软的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系统,这为ERP系统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完善的数据发掘机制。如果需要的话,盛华印刷ERP系统也可以移植到其他的数据库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盛华印刷ERP系统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关联相当灵活,用户既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流程固化到系统当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实施个别的功能模块。在数据维护方面,盛华非常细致,不但拥有高度灵活的数据编码器,而且能够高度精确地还原印刷产品构成。

同样,在报价机制方面,盛华也相对比较细致,包括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很多附加费用都可以进行管理,例如排版所剩的废料。除了标准的ERP报价模块之外,盛华还能够集成针对前台客户报价人员的快速报价模块。对于简单的单张印刷品,该模块可以通过几条简单的信息,在极短的时间里生成报价。

在生产管理模块中,盛华提供了自动化生产排程工具,基于系统中已经维护的工作中心和人员,盛华能够自动生成生产班次,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随时检查生产进度。

在财务管理方面,盛华提供了足够多的功能,除了核心的总账管理之外,应收款、应付款、成本等功能模块可以提供全面的财务管理支持。财务科目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维护,而各种凭证的生成也相当容易,用户还可以针对所需要的财务区间生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常用的财务报表。

由于很多印务公司的办公地点和生产厂位于异地,盛华系统支持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系统协同,而且专门为管理人员提供综合性的统计分析客户端,让决策者可以在任何地点掌握公司的动向。

用户反馈:

由于使用了Vista风格外观,盛华的用户界面显得非常优美,而且很容易上手。它各种功能和设置一目了然,对键盘操作的支持可以提高用户的操作速度,而快捷键的支持也相当丰富。功能上的丰富、系统模块的灵活性、平实的定价等诸多要素相结合,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小型印刷企业,盛华提供了一套ERP等级的软件系统。而且,以接单生产为主的印务公司也可以从盛华印刷ERP系统提供的丰富报价功能当中获益,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

科印ERP信息管理系统

方案介绍:

深圳科网联开发的科印ERP在国内拥有相当数量的用户群体。在软件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科印融合了JIT、零库存、ISO9000、成本中心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囊括了很多印刷行业企业的管理经验。该系统是一套C/S架构的软件产品,基于Delphi开发环境开发而成。科印ERP共包含业务信息管理、报价管理、订单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应收应付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等十余个功能模块。

方案亮点:

由于实施的客户较多,科印ERP信息管理系统的成熟度也比较高,这意味着科印有着很强的客户适应能力。对于不同规模、不同接单模式、不同生产模式的客户,科印系统都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从系统设置上来说,科印提供的选项非常丰富。以印刷行业特有的加放量设置为例,用户可以在科印提供的多种模式中进行选择,从而让系统更加贴近自己的经营习惯。这些选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科网联对印刷行业的了解,利用这些选项用户能够快速地搭建起适合自己的ERP体系。

在系统的各种功能当中,科印还设置了超过1000个开关,实现了不同功能之间按需挂接,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系统的流程进行自定义调整。另外,这些内置开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设定应用功能和面貌,可谓整个ERP系统的控制阀。

报价是印刷企业经营的起始点,也是印刷ERP系统的核心。科印的报价功能颇具特色,特别是针对包装物的开版和设计功能,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在录入了基本信息之后,科印能够自动地计算出报价,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印量生成多组价格供客户参考。而针对特定的印刷部件,科印的报价模块还能对其生成不同的开版方案,令操作者直观地了解到如何开版能够更加节省纸张,从而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科印ERP具有强大的设备管理功能,除了能够将印刷设备作为资产进行管理之外,对于维修和保养方面的管理也相当细致。另外,科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也相当全面,从面试到考核、从试用到合同,科印能够管理员工的整个职业周期。由于培训印刷企业员工需要相当的时间和投入,科印系统能够帮助印刷企业留住印刷人才,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除了能根据原材料、成品以及生产工序进行质检,科印的品质管理模块还集成了一组专门针对印刷行业定制的ISO管理文件,可以用于指导企业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系统的质量管理效能。

用户反馈:

科印ERP系统所使用的各种术语符合印刷企业的习惯,很多设定也都体现了对印刷企业的了解。系统总是提供很多的选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能够找到自己适合的功能和选项。而各种参照性的信息也相当丰富,这为习惯依赖经验进行判断的印刷企业员工提供了很好的决策素材。而对于新进的员工来说,经过一定的培训也能够很容易地利用科印ERP完成工作,因为一般情况下科印所推荐的操作或数据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选型点评

印刷企业具有很强的行业性,从工作流程和业务构成来看,都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这意味着通用性的ERP产品往往无法适应印刷企业的需要,专门面向印刷行业的ERP软件系统是更加适宜的选择。本次我们选择了两个印刷ERP解决方案推荐给广大印刷企业,这两种软件系统都颇具典型性,同时又各自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色。

科印ERP各个模块的计划机制都相当完备,用户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生成统计报表。总体来说这套系统比较成熟,能够给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带来帮助。在标准的产品版本中,科印ERP已经固化了大量的业务流程,可以适用于一般的印刷企业。而对于那些有特殊业务的用户,科印ERP系统也能够进行很多功能和流程的定制,并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一定规模的定制开发。

erp系统范文第4篇

【关键词】ERP 会计信息系统

一、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ise Resource Planning,缩写ERP)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e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提高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它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经过发展和完善,ERP系统发展到现在,它已经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将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如采购管理、销售和代销、库存管理、财务系统、生产管理、品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利用信息的整合技术,连在一起,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在ERP系统中,企业的所有信息都显示在本企业的局域网中,分布在各地区的企业管理人员都可以在预设的权限范围内,通过自己专门账号和密码,从互联网中依靠与自身管理职责相关的数据信息,解决了信息在公司内部的交流和有效传递问题。

二、ERP系统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的影响

1.会计工作在ERP系统下真正实现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全面转化

ERP系统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它体现了系统清晰的管理与控制思想。例如,在销售与应收账款子系统,用户可以给各客户设定赊销限额、赊销期,可享受的销售折扣与现金折扣等(一般由权限较高的主管设定)。输入客户订单后,系统将自动检查该客户的欠款有无超过赊销期,原有欠款加上本次订货金额有无超过其赊销限额,超过限额的订单将被ERP系统自动特别标记,直到客户归还欠款或经过有特别授权的人员批准才能发货。客户的订单通过审核后,系统才允许开出销售单通知仓库发货,仓库发货必须以销售单为依据。发货数据资料从存货管理子系统输入,一经确认,系统自支按标准成本和减存货(企业实行标准成本核算),并自动编制转账凭证:借——主管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同时,由销售与应收账款子系统根据经确认发货的销售单和已定义的各产品销售价格自动开出销售发票,并由系统根据预设的增值税率编制自动转账凭证:借——应收账款;贷——主管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售——销项税额。

又如,在生产与成本管理子系统,ERP系统可提供了大批多步骤生产管理功能。用户可以按产品构成和费用预算定义各步骤半成品和产成品的成本结构,输入经批准的生产定单后,系统自动按已定义的产品计算并回仓库发出领料通知,非经有权限的主管批准,实际领料数量不得超过标准用量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可预先设置)。原材料或半成品出库时,系统自动按标准成本和减存货开计入该生产单的生产成本。半成品或者成品完工入库,系统自动按标准成本扣减生产成本,增加相应存货,并计算出产品成本差异,以便管理人员进行分析与控制。可见,ERP系统不仅有完善的财务核算与业务处理功能,而且很注重业务处理中的管理与控制。

2.REP系统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具有充分的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的功能

在ERP系统中,初始录入凭证时会留下一条记录,在改动、删除时并不是在原记录上变动,而是另有记录反映。这样,在查询同一笔业务有哪些改动、在什么时间改动的,谁操作的,均可查出。每一笔处理都留有痕迹,这就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线索和方便。如果未考虑审计要求,基础数据变化也无任何痕迹,这就使得审计工作难以进行。

3.ERP系统对成本管理有新的发展

典型的ERP系统成本管理涉及产品成本核算、成本中心会计、订单和项目会计、获利能力分析、利润中心会计以及辅助管理决策的执行信息系统。它将整个系统整合为统一的整体,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高度集成,实时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运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该系统不仅反映财务信息,而且反映非财务信息;不仅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而且重视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4.ERP系统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ERP系统体现了先进的管理会计思想,反映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把业务管理与财务核算延伸到供、产、销各个运营环节,财务数据随经营活动实时进入系统,动态地反映了企业的运营情况,可全方位地反映、控制和优化企业的资源,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这些计划、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一方面可保证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的状况,有利于企业实行事中控制并适时做出决策;另一方面,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了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等功能。另外,传统整体预算根据销售预测来拟订生产计划,而ERP系统遵循整体预算架构,更多地采用客户订单来启动生产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存货在企业中的积压、滞留,减少了存货上占用的资金。

5.ERP系统使会计报告模式发生了变化,具有较大弹性

ERP系统中储存了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具有获取远程信息的能力,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报告模式。一方面使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发生了改变。在ERP系统中,反映经济活动的数据是以规则的结构和方式存放在数据库中,使用者只要确定好报表格式、取数方法、计算公式,ERP系统便能自动从库中采集报告所需数据。同时,REP系统的网络功能使其数据的采集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准确、高效地编制出各种外部会计报表和内部管理报表。另一方面是会计报告披露的时间、内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根据需要实时产生各种会计报告,披露的内容可以是使用者所关心的任何内容,不再受传统财务报告固定格式和所披露信息有限性的约束。

erp系统范文第5篇

关键词:ERP;管理会计;关系

一、引言

根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IFAC)的定义,管理会计是为管理者保证适当使用各项资源及承担经营责任,进行的确认、计量、累积、分析、解释和传递财务信息等,并用于企业的计划、评价和控制的过程。财政部胡静林(2014)指出,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建设滞后,且与实践相脱节;企事业单位的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不足等原因导致了管理会计在我国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2014年,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从管理会计理论、人才、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对管理会计的任务和措施提出了全局性的意见,希望改变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较为滞后的局面。近些年,随着国内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业务的多元化,经营风险加大,管理决策效率低下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由此应运而生。ERP由美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高特纳(Gartner)提出,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世界范围内企业的认可。软件公司也根据ERP理念开发了相应的系统程序,其中国内应用较广泛的主要有思爱普(SAP)、用友、金蝶等。当今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系列迅猛发展,但ERP系统和管理会计的结合却不理想。本文将从讨论ERP和管理会计的关系作为切入点,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二、研究现状

孟焰等(2014)曾对2006年-2013年在国内发表的327篇管理会计文章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除了肖泽忠等(2009)探讨了管理会计控制和信息技术之间的互补关系外,鲜有文献研究讨论管理会计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本人通过CNKI检索关键词“ERP管理会计关系”后未发现完全一致的文献,而相关度较高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一是ERP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如陈凌云(2009)总结了国外学者对ERP影响的调查结果,Robert,Mostafa[12](2003)研究SAP在欧洲的应用及ERP系统给管理会计带来的变化;二是结合实际案例阐述ERP和管理会计的应用,如刘爱东等(2015),程南(2012)在具体公司的基础上分析ERP的管理会计平台建设;三是在管理会计的专题研究中提到了ERP或其相关概念(如财务共享、信息系统等),如冯巧根(2016)在研究供给侧改革引发的管理会计创新中提到了ERP系统。综上,国内外多位理论学者对ERP与管理会计间的关系及近似主题进行了研究,但整体上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支撑不足,国内管理会计理论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更多的是国外研究的零散借鉴和特定实务案例的经验总结,很难在大范围内应用;二是该问题比较抽象,难以通过实证等研究方法验证,对学者的吸引力不大。但笔者仍认为本研究有较大的价值,从理论上来看,研究两者的关系是研究两者内涵的进一步延伸,在理论上填补了管理会计体系的一个短板;从实务上看,明确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实务操作,架构起理论和实务的桥梁。

三、讨论ERP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一)从两者的基本特征考虑

1、通用性与特殊性

ERP系统一般是在共性基础上适当地进行个性开发。管理会计也是在公认的理论基础上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调整,以便于本单位的决策。但两者的共性和个性的覆盖点未必相同,由于ERP的个性开发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部分单位可能没有根据管理会计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开发。

2、集中和分散

这里的集中更多地针对ERP系统及相应的管理会计信息,具体的管理会计工作仍需要留给各个分支机构少量的自,比如预算的调整申请、成本的系数调整等。管理会计工作既是自上而下的,又是自下而上的,如果仅凭集团统一通过查询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忽视分支机构的申请,则不能及时反映真实的情况。

(二)从两者的具体内容考虑

根据孟焰等(2014)对管理会计研究方向的分类,管理会计主要包括管理控制系统(含标准成本法、经营预算、绩效评价等)、成本会计与管理(含作业成本法、环境成本会计)、决策方法(含资本预算、本量利分析)、管理会计的一般问题、外部导向性管理会计(含价值链、供应链、战略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其他等。ERP主要属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这个方向。同时,ERP系统里又有专门的管理会计模块,包括全面预算、绩效评价、本量利分析、战略管理等。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从组织行为角度考虑

ERP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能否成功,关键都在于管理层的态度,两者都属于“一把手”工程。管理层须正确认识两者的内涵、作用及关系。有的管理层只管系统上线,不管后续管理和作用能否发挥,而有的管理层则认为,ERP和管理会计很“虚”,对企业管理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这两种管理者不能与时俱进,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长远发展。ERP系统和管理会计都会改变企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在管理会计实施后,会计人员不仅完成基本的账务处理、税务申报、报表填制等,更应参与到预算管理、战略分析等工作中,这无疑会加大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在ERP上线后,会计人员减少了数据整理等程序性的工作,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决策建议等部分。另外,原本企业财务有关的工作全是由财务部完成的,ERP(如SAP)实行后,业务部门的人员也有财务相关的操作步骤,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这两项变化可能导致企业原有人员在心理上和工作上的不适应,可能导致人员变动和企业组织架构调整。

(四)从技术层面考虑

ERP技术操作应具有较高的安全级别。在技术衔接上应做到无缝对接。虽然现有的ERP管理会计主流供应商有SAP、金蝶、用友等,但市场上也有在某些模块具有一定特色的系统,如富基融通等,企业在决定上线ERP时可能只是看中其中的管理会计模块或其他模块,而在另外一些模块选择了更便宜或用了更久的其他系统软件,但若两个系统不能准确对接,中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可能对决策产生错误的导向。因此,企业在ERP上线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调研,或是两个系统无缝对接,或是整体更换新的ERP系统,且在决定使用某一个系统后要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不要频繁更换。技术后期跟进必须保障。再好的ERP系统,上线后也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是基层员工操作不熟练,或是服务器出错导致数据不能及时上传,这些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解决,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基层新员工刚开始使用新系统时录入错误,这时若不及时解决,管理会计模块的后台系统已经根据这个错误的数据产生了管理分析表,若管理层不能及时识别,可能导致公司的某个决策出现方向性的错误。这就要求软件供应商和企业自身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实时做好技术维护。由此,ERP系统和管理会计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两者在特征上有相似有不同;在内容上互相包含,共同为股东等利益相关者服务;都对企业的组织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的结合应用需要技术的保障。

四、小结

本文总结了ERP系统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意在填补这块研究的空缺,但并未进行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上市公司执行数据等实证研究,以后笔者争取在实证方面对其进行验证,为该专题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笔者对ERP管理会计系统的实务工作者提几点简单的期望:期望各企事业单位管理者能正确认识两者间的关系;系统上线前需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需要广泛征求中层管理的意见,确保企业确实需要ERP管理会计模块,确保选定的ERP系统最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一旦选定系统就要做好下属员工的宣传教育和人员调整工作;系统上线后需要不断地跟进,确保系统在执行过程中在技术、人员、设备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系统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作者:滕明明 单位: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

参考文献:

[1]孟焰,孙健,卢创,刘俊勇.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4(9):3-12

[2]肖泽忠,杜荣瑞,周齐武.试探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和控制的互补性及其业绩影响[J].管理世界,2009(4):143-167

[3]陈凌云.ERP系统对管理会计变革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9(4):13-14

[4]刘爱东,潘霞.基于XG公司反倾销案启示的ERP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建设[J].财会研究,2015(5):33-39

相关期刊更多

中医儿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教育厅

少儿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临床儿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