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纪实故事

纪实故事

纪实故事

纪实故事范文第1篇

一、影像故事

70多年前,中央红军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千难万险,来到陕北,来到延安。正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13年厉兵秣马,13年探索创新,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败为胜。延安改变了中国,延安走向了世界。从此,延安成为中国的红都,成为照耀中国的红星。延安,究竟有什么魔法,吸引着人们冲破重重封锁和阻挠而潮水般涌入?又是什么样的神奇故事,70年来吸引着中外八方游客络绎不绝地朝拜革命圣地,叩问往昔风雨?

2013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陕西调研时说,延安是我们党的精神殿堂,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我们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长刘奇葆在陕西调研时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延安精神和群众路线对当今中国依然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并希望陕西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

红色信号一经发出,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紧急部署,陕西省委宣传部和陕西广播电视台会同中央电视台将此作为重大理论文献题材重点立项,该项目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高度重视,曾成功执导《邓小平》《杨尚昆》《大鲁艺》等文献纪录片的央视老牌资深导演闫东亲自挂帅,迅速调集精兵强将,率两台主创团队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摄制组三个小分队,分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榆林、延安、华池等地高密度、高节奏海量采访,行程上万公里,136位讲述人、150万字采访素材、200小时影像资料、86条动画创作……经过100个昼夜奋战,奇迹般地完成了从策划、拍摄、采访到样片制作,创造了中央电视台拍摄重大题材纪录片用时最短的纪录。《延安延安》由此诞生。该片以“口述体”故事叙述历史的纪实手法,以史代论,生动再现了1935年至1948年间,从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到和中央机关离开延安的13年中,中国共产党人与当地群众紧密联系、水融的历史。《延安延安》分上下两集,上集重点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始终秉承一贯倡导的以民为本的政策方针,不仅得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还为延安带来了一片生机和繁荣;下集着重表现中国共产党通过廉政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等一系列制度为保障,为最终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广泛而良好的群众基础。

《延安延安》播出后好评如潮,专家盛赞,观众热评,网友称道。“该片是群众路线教育的好教材,其中有很多发人深省的东西”,“该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对当代共产党人是一部生动教材”,“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和感染力的作品,采访规模宏大,体现了当下文献纪录片的高水平”……《延安延安》被专家评价为“丰富和完善了国家的影像典藏”,认为“该片是群众路线教育的好教材”,“对当代共产党人是一部生动教材”。

《延安延安》以其独有的影像故事不朽神话,征服了亿万观众,撬动了人们心底那颗永葆青春的延水情和家国梦,更是被年轻观众热评为一部生动的党史电视教科书,它让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在青年一代心中扎了根。红色经典文献纪录片的独有魅力就在于此。

二、主题出版

就在电视人昼夜兼程呕心制作电视片的时日,由电视人精心编撰、由出版人精心制作的影视同名图书同步诞生。

众所周知,文献纪录片承载着再现历史沧桑、传承民族精神、表达国家话语、传递中国声音的使命与责任,其成功的魂魄,就在于成功构建并通过电视传媒强化国家意识形态主流话语体系,实现政治智慧与影像技艺的高度融合。这也正是《延安延安》艺术创作的闪光点。如何延展和深化纪录片本身的主题,巧妙地将影像创作与编辑技巧原生态揉合,使电视衍生产品在内容上更加丰厚,在叙事上更加鲜活,进而寻根追源,激励斗志,得到鼓舞与启迪,激励人们不懈奋斗与追寻,这对编辑出版《延安延安》同名书籍颇具挑战意义。

作为央视国家影像典藏图书品牌同名纪实文学作品,其突出特点,紧扣时代,视角独特,立意高远,主题鲜明。

一是永恒主题。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者就永恒。”延安这一特定历史题材,属于今天和未来的,就是延安精神。它以延安命名,但不局限于延安,它是以延安为中心,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各解放区军民所创造的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聚集。延安精神如同黄土高原上的那座灯塔,汇聚着全国四面八方的革命力量,形成势不可挡的滚滚洪流,推动着中华民族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奔向独立、解放、民主、幸福的彼岸。

这部历史底蕴深厚、史料弥足珍贵的影像图书,正是围绕延安精神这一永恒主题,透过延安是天堂、彗星划过中国、民心所向、霖雨苍生、润物无声、天道酬勤、万山红遍等篇章,以浓烈而温馨的细腻笔触,真实描绘了陕甘宁边区政治民主、政府廉洁、经济发展,既描述当年在军事、经济双重围剿封锁下边区人民物质生活极度贫困匮乏,又体现党中央领导边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正所谓,巍巍宝塔山,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光辉业绩;滚滚黄河水,传承着伟大而不朽的延安精神。

二是口述史实。136位耄耋老人亲历亲述,感人至深,文献史料价值弥足珍贵。这里,有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有七大代表,有的警卫员和速记员,有大生产中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有抗大学员和鲁艺学员,有当年延安电影团成员,还有当年延安保育院和保小的孩子们,有中央医院的医生护士,有边区政府的工作人员,有边区普通的工人和职员,还有60多位地地道道的陕北农民。其中有一些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比如,97岁的黄静波是当年高干会表彰的22个劳动英雄之一;85岁的李林森是当年为佳县题词时的买布人;90岁的封芝琴是“刘巧儿”的原型,还有乌兰夫之子81岁的乌可力,刘志丹之女84岁的刘力贞;民主人士黄炎培的儿子黄方毅,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的外孙女86岁的马婉英,唱出“东方红”一歌的李有源的侄子87岁的李增成。被采访者中年纪最大的是100岁的张子芳(女)老人,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妇女联合会干事……有的老人是在病榻中接受采访的,老人坦言,《延安延安》,是这个片名让他感慨万千。就在电视片播映后,有三位老人在看完《延安延安》后,满意地走了。延安精神是传世之宝、民族之魂,具有同天地共存、日月同辉的生命力。他们走了,但我们深信,被记录的历史是有生命力的。

三是理性回望。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方圆百里。1941年春,由于当时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八路军359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短短3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359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传唱至今,就是因为它无意中记录下了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美好意境。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用什么来承担未来?历史不会等待。延安时期,民族危亡,战火连绵,人们生活困苦,但思想达观。正是延安生活,造就了人们坚韧的毅力和不屈的品格,奠定了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只有人民的事业,才是终生追求无怨无悔的事业。这就是延安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凝炼与升华,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精神支柱。用历史感悟红色故事,用影像记录延安精神。延安,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纪实故事范文第2篇

在2000年的“3.15”晚会上,歌手韩红演唱的一首人间真爱歌曲——《天亮了》,唱得回肠荡气,催人泪下,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的心灵,那是因为歌曲中的真实人物潘子灏的遭遇深深震撼了韩红的心灵。5年了,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围绕潘子灏的监护权纠纷问题却一直在纷纷扰扰,潘子灏也在承受着生命所不能承受的纠纷。

突如其来的灾难——引发五年纷争

1999年10月3日上午,潘天麒、贺艳文带着活泼可爱的儿子潘子灏,兴致勃勃地来到贵州省兴义市有着“天沟地缝”之称的马岭河风景区旅游。中午11时30分左右,他们乘坐风景区的缆车准备上山,当时一次只能乘坐10人的缆车,在大家争抢中挤进了35人。当缆车上到100多米高的顶点时,没等他们开门下车,缆车突然下滑,并以极快的速度坠下山底,重重摔到了山下平台上,一场悲剧就发生在这样一个美丽的风景点。这场事故死亡14人,伤22人,受伤的22名游客中,当时只有两岁半的潘子灏因为父母潘天琪、贺艳文在缆车坠地的一瞬间,把他高高举起,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而年轻的父母却带着遗憾双双离开了人世间。料理完潘子灏父母的后事之后,他的外祖父母贺俊民、贾琳和祖父母潘朝琚、赖月明均要求担当潘子灏的监护人。从那时起,这两对亲家就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监护权诉讼和调解之争:

1999年12月28日,潘子灏父母生前所在单位书面指定双方为潘子灏的共同监护人,轮流行使监护权。双方对此指定不服,分别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00年2月2日,城北区法院审理认为,轮流监护容易造成潘子灏在生活与学习上的不稳定,使其对环境及教育方式难以适应,影响其身心健康,而外祖父贺俊民身体有病未痊愈,由祖父母潘朝琚、赖月明这方承担监护责任较为适当,遂于2000年2月2日判决指定潘朝琚、赖月明为潘子灏的监护人。

2001年3月,外祖父母贺俊民、贾琳向南宁市永新区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祖父母潘朝琚、赖月明的监护人资格,要求指定自己为潘子灏的监护人。该院经审理认为,外祖父母贺俊民、贾琳没有充分证据证实祖父母潘朝琚、赖月明侵害潘子灏合法权益或不履行监护职责,于2001年4月4日驳回外祖父母贺俊民、贾琳的诉讼请求。

此后几年,潘子灏的外祖父母与祖父母为争得潘子灏的监护权不停地打官司或进行调解协商。

2003年6月6日,永新区法院正式受理后支持了潘子灏外公外婆的诉讼请求,判决撤销爷爷奶奶对潘子灏的监护人资格,指定外公外婆为潘子灏的监护人。对这一判决,潘子灏的爷爷奶奶当庭表示服从,并在法院的主持下,顺利地完成了财产和孩子的移交。

原以为两家老人关于潘子灏监护权的讼争就此画上句号,潘子灏将开始新的生活。殊不料才过了没几个月,爷爷奶奶忽然变卦,向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再审申请。中院指令永新区法院再审。2004年2月13日,永新区法院再审裁定撤销原判决后,将案件移送城北区法院审理。

2004年2月27日,外祖父母贺俊民、贾琳向城北区法院提交起诉状,要求撤销祖父母潘朝琚、赖月明为潘子灏的监护人,指定自己为潘子灏的监护人。在双方提供充足的证据面前,法院审理认为:

祖父母潘朝琚、赖月明在法院指定其担任被监护人潘子灏的监护人期间,侵害了潘子灏的合法权益,具体表现在:1.将潘子灏的存款长期以自己的名义存入银行,直到外祖父母贺俊民、贾琳向永新区法院起诉后才于2003年5月3日把这一做法纠正完毕。2.向法庭提交的潘子灏的财产开支账目前后不一。3.潘朝琚的个人存款与潘子灏的存款混存。4.以潘朝琚的女儿潘文洪名义为潘子灏投保,对保费来源未明确,对潘文洪享有的撤保及分红权未作约束。5.以潘子灏名义起诉,因败诉导致从潘子灏的财产中支出诉讼费5810元。6.限制外祖父母贺俊民、贾琳对潘子灏行使探视权,人为地隔断潘子灏与外祖父母之间的亲情联系,不利于潘子灏的身心健康成长。

2004年5月25日,城北区法院对这起长达五年之久的纠纷作出判决:撤销被起诉人潘朝琚、赖月明对潘子灏的监护人资格;指定起诉人贺俊民、贾琳为潘子灏的监护人;起诉人贺俊民、贾琳对潘子灏监护期间,被起诉人潘朝琚、赖月明有探视潘子灏的权利,逢双休日可带潘子灏回家居住1天,逢节假日及寒、暑假可带潘子灏回家居住假期一半的时间;起诉人贺俊民、贾琳对潘子灏监护期间,潘子灏的财产由贺俊民、贾琳负责管理。

在法院的宣判笔录上,祖父潘朝琚签下的还是他那执著的字:“判决与事实不服,要求上诉。”其实,这次判决,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上诉的机会了,留给他的仅仅只是申诉或申请再审的权利而已。

五年纷争的根源——谁是监护人

这两对亲家的纠纷和不悦,在于这两对亲家在怎样对待潘子灏的父母亲离开人世后留给潘子灏的遗产金额和保险等方面的事宜。记者发现,2004年2月25日,外祖父母贺俊民、贾琳向城北区法院提交的起诉书和他们2001年2月16日向永新区法院提交的起诉书一模一样,一字未差,竟然连时间都没有改动,可见这种打官司的毅力和决心是一般人所未能做得到的。而每次提到最多的还是潘子灏所获得的社会捐款、保险金、赔偿金等共30万多元还有相关的保险款项4万多元,这两个敏感的问题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毋庸置疑,也无法回避的。从2004年4月28日永新区法院在审理此案时的审判笔录就可见一斑。

审判员:为何潘子灏的款项以你的名字存入银行,而不以潘子灏自己的名字存入银行?

潘朝琚:因为潘子灏没有身份证,无法以实名存入银行。2003年3月时,潘子灏的户口本还没有办得(好)。

审判员:潘子灏的户口本办理以后,你为何不用潘子灏的名字存款?

潘朝琚:因为银行实名存款是要身份证,没有说用户口本也得(行)。

审判员:你有无考虑过,一旦有意外情况,如何保证潘子灏存在你名下的财产不会被当做你的财产被分割?

潘朝琚:我没有考虑过。如果有这方面的顾虑,那我马上用户口本改成潘子灏的名字,如果银行允许的话。

据(2003)永民特字第3号判决书所称,潘朝琚在开庭前的证据交换期间,即4月23日,向法院提交的潘子灏财产收支明细平衡表上,列明2000年1月至2003年4月期间,潘子灏的收入为386629.28元。同月28日,也就是开庭当日,他又以计算有误为由将收入金额变更为387782.39元。他还把潘子灏的现款余额以本人名义存入4个定期存单共计231030元、3个活期存折。其中,建行存折上于2003年2月12日代工1元,2003年3月1日通存652.78元;工行存折上,于2002年12月23日开户499.33元、续存3069元,2003年4月24日支取3069元;农行存折上,最后一笔是2003年4月16日现存714.8元,余额74061.72元。潘朝琚称,其存入农行的714.8元是以前支付潘子灏开支所余,而工行存折上支取的3069元是自己的钱,发现混存后取出。

也许是双方对这件事争吵太多的缘故,加上旁人的劝说与开导,就案件当中的一些敏感问题,这两对亲家在永新区法院审理期间,曾还就此事达成协议。潘朝琚、赖月明表示,他们负责将潘子灏的存款转入潘子灏的账户;涉及潘子灏必要的生活费、教育费及医药费等开支,须经双方签字同意才可动用潘子灏的存款。不久,潘朝琚、赖月明分别于2003年4月30日和5月3日以潘子灏的名义办理了30万元的5年定期存单和9669.19元的活期存折。可是在5月8日,潘朝琚、赖月明却不知出于何种缘故,开始对原协议中有关探视、财产开支方面的条款反悔。他们认为,只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支潘子灏的费用,没有必要征求贺俊民、贾琳夫妇的同意。显然,这样的态度无法征得亲家贺俊民、贾琳夫妇的首肯,当然官司就不可避免的还得继续打下去。

对于潘子灏的保险费方面的问题,双方也进行过调解协商,虽然达成过协议,最后也因为单方面的原因,这纸协议也形同虚设。开始大家达成共识认为:由双方与潘文洪(潘朝琚之女)订立一份协议,约定在协议中明确投保的保费系从潘子灏的财产中开支,保险中有关被保险人及投保人(潘文洪)的财产权益、分红均归潘子灏所有,潘文洪只有投保的义务,无分红及撤保的权利。可是在2003年5月12日,潘朝琚、赖月明向永新区法院提交其与潘文洪签订的协议书却这样表明:潘朝琚、赖月明将自己所得的潘天麒保险赔款50000元为潘子灏投保,并将保险受益赠与潘子灏,三次投保共付保费40606.41元(余下9393.59元一并赠与潘子灏);并委托潘文洪(其女)为潘子灏投保,保费系潘朝琚、赖月明给付并一次性交清,潘文洪保证在保险期间不擅自撤保或变更受益人,保险受益人为潘子灏;潘朝琚、赖月明作为潘子灏的法定监护人,有权代潘子灏行使保险合同的受益权,但是该协议书上仍然没有贺俊民、贾琳的签名。他们认为,贺俊民、贾琳与这纸协议书无关,没有必要让贺俊民、贾琳在协议书上签名。

因此,在永新区法院作出的(2003)永民特字第3号判决书上,认为监护人即潘朝琚、赖月明在监护期间,对潘子灏的财产监管不力,损害了潘子灏的合法权益。法院列举的5点判决理由中,就有3点提到这方面问题:1.将被监护人潘子灏的存款长期以自己名义存入银行;2.向法院提交的财产开支账目前后不一;3.潘朝琚的个人存款与潘子灏的存款混存。

法官的独白——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场官司在南宁市的两家法院审理长达5年时间,亲自审过此案的法官为数不少,在亲历这些案件所有法官当中,记者找到了其中两位比较关键的主审法官。一位是永新区法院的法官——庞丽,她主审了(2003)永民特字第3号案件;一位是城北区法院的主审法官——潘玉勤,她主审了(2004)城民特字第3号案件。这两个启动特别程序的案件,判决结果几乎一样。她们对这两个案件的审理,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我们接手这个案件后,感到压力特别大,花了很多心血,他这个案件时间只有一个月,是特别程序的,后来我们申请延期一个月,院里的领导对这个案件也很重视,要求一定要把这个案件处理好,因为影响很大,分管的副院长还亲自去做双方的调解工作。”生性有点腼腆的庞丽这样告诉记者。

2001年4月4日,永新区法院在依法驳回外祖父母贺俊民、贾琳要求指定自己为潘子灏的监护人之后,2003年4月10日,外祖父母贺俊民、贾琳再次向永新区法院申请,要求法院撤销祖父母潘朝琚、赖月明的监护人资格,指定自己为潘子灏的监护人。

“我们在审理过程中对证据的审查方面做了仔细的调查,特别是关于潘子灏的银行存款问题,我们对每一笔财物的支出与收入进行对照,做到准确无误,这个工作很辛苦。”“另外,我们为彻底解决双方因监护权纠纷而形成的矛盾,在判决监护权的主文中,将爷爷、奶奶探视孩子的权利做了突破,‘即逢双休日可带潘子灏回家居住一天,节假日以及寒、暑假可带潘子灏回家居住假期一半的时间’。”庞丽这样说。

在案件审理期间,法官们还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在2003年4月30日的一次调解中,双方就潘子灏的存款方式和保险投保人都做了协商,并且大家都同意了。可是在2003年5月8日的调解中,又推翻了原来达成的协议。

“调解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相关人配合,做好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效果也许会更好。不至于到最后,案件以判决结案。”庞丽对调解无果也感到有些遗憾。

“其实,大家都为对方体谅一点就会好很多,如果大家都往后退一步的话,那就海阔天空,他们可能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吧!”庞丽这样说。

在城北区法院,主审法官潘玉勤正忙得不亦乐乎。“其实,我认为判这个案件本身并不是很难,关键就是爷爷奶奶在心理上怎么接受这个判决的问题。”潘玉勤单刀直入,就这个案件向记者侃侃而谈。

在城北区法院的庭审过程中,潘子灏的爷爷奶奶主要陈述自己没有侵犯潘子灏的权利,都是出于对他的保护,已经履行了监护职责;而潘子灏的外公外婆则认为爷爷奶奶没有尽到监护责任,其中把财产保管作为对方不履行职责的一个主要问题。

我们认为,“如果混存的话,以后出现什么麻烦,你存到我的名下,我可以主张权利,作为爷爷奶奶来说,他可以说是自己的。”“另外,以潘子灏姑姑的名义来帮他买保险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她哪天‘撤保’的话,那么,潘子灏的权益就得不到保障。”“他们之间有关保险方面的协议,没有上诉人贺俊民夫妇的签名,这样的协议是难以实施的。”说到这些案件判决的关键证据,潘玉勤语气很坚定。

“我们判这个案件是综合多方面的情况来考虑的。”潘玉勤说。“我认为,大家没有必要让这个小孩在这中间感觉这么难受,孩子的父母亲已经出现这个问题,就怕没有亲人对他关心,现在大家为了这个监护权吵得不可开交的话,对孩子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我觉得,爷爷奶奶最起码对孩子都是很关心、很爱护的,他们争这个孩子的监护权,不排除他们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但是没有想到通过这种多次的诉讼,给双方的关系留下了很多阴影。”潘玉勤的语气中透露出些许法理外的真情。

亲家的倾诉——诉讼造成难以愈合的痛

沸沸扬扬的官司似乎因一纸判决而尘埃落定,但是判决书之外的事情远远没有了结,在判决书下来后,潘子灏的爷爷潘朝琚又写好了诉状,准备申诉,在申诉书上,他表明,法院判决的事实有出入,在适用法律的程序上也有问题。在这永无休止的诉讼纠纷中,潘朝琚外表看来还十分精神,70多岁的老人面对这样的官司也没有感觉到疲惫,只是耳朵听起话来有点困难。

“永新区和城北区这两个法院判得都很准确,实事求是的。”一开始,潘子灏的外公贺俊民就这样直截了当地打开了话匣子。在贺俊民的家,记者感受到了一个中医学院的教授给人带来的稳重和内涵,也许是经历这件事情的曲折太多,说到潘子灏的事情时,略带白发的老人脸上很难看出开心的笑容。像这种关系到小孩的前途命运的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对小孩有影响,这是一辈子的事情,贺俊民说。

“我没有侵犯他(潘子灏)的权益,我这个人对钱看得很开的,不是为了这点东西才打官司的。提交给法院的钱,数目前后不一致,是因为银行没有把利息划过来;没有以潘子灏的名字存款,是因为那时潘子灏没有户口本。”潘朝琚告诉记者。

“就是为了这个钱的事情,我们希望交给公证处这样的部门来保管这笔钱,到时两家共同签字才能用这个钱,但是他们不同意,我们从来不用他的钱。这些钱是潘子灏父母用生命换来的,用他一分钱都是犯罪。”贺俊民这样说。

在怎样保管和使用潘子灏这笔钱的问题上,始终成为他们两亲家之间争论的焦点,没完没了的官司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这件事。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潘子灏父母留给他的这些钱已经有了30多万,双方打官司到底为了什么,采访过程中,他们双方都有自己的想法,至于谁是谁非,只有他们心中才明白。

在谈到亲家潘朝琚还在申诉时,贺俊民说,他再怎么告,这个事实在这里,他肯定是输的。可以这么讲,人家很多人讲,这个事实你怎么颠倒过来,是颠倒不过来的,他再告也是徒劳。

判决以后,贺俊民夫妇还在说起一件伤心的事情。马岭河事件发生后,潘子灏父母亲现在的骨灰还没有合葬在一起,潘朝琚要把自己儿子的骨灰安放在农村,贺俊民则要把自己女儿的骨灰安放在南宁,最后,两亲家终因分歧过大,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生的时候是夫妻,死了把他们两个分开,为什么要把他们两个分开,这有点残酷,太不通情理了。”说起这些事,贺俊民夫妇只是摇头叹息。“潘子灏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你把他爸爸的骨灰拿到农村去,等到小孩长大后,他去哪里找他父亲的墓地,他会埋怨我们的。”贺俊民夫妇这样认为。

潘朝琚描述当时的情景说,“没有火化之前,我去找他谈,我说‘想要把骨灰拿回老家去一起合葬’,他说‘不行,你要拿走,你拿走一半’,我说‘这样太残忍了吧’”。后来潘朝琚就把潘子灏父亲的骨灰单独拿到农村下葬了,但是墓碑上却写着“潘天麒、贺艳文”之墓。

在贺俊民夫妇家,他们把亲家潘朝琚带潘子灏到农村给父亲上香和在南宁给母亲上香的照片复印件给记者看,发现情况确实是这样。我们都给他爸爸妈妈在南宁买了墓地,为什么要把他们分开,连一点亲情都没有,贺俊民夫妇说。

为了自己的这个外孙,贺俊民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官司的事情自然不必说,和亲家潘朝琚一家的关系“用一句话说,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了,我们也想搞好关系,希望坐下来好好谈谈,有些误会是可以消除的,但是没有办法,他不合作”。

“他们看不起我们……他们一次都没有到我们家去过,我去过他们家一次,当时为了儿子结婚办酒席的数量问题。”潘朝琚反复在说这件事情。“我想过平静的生活,我是不想出名的,孙子是我的,按照中国的习惯来讲,应该是爷爷带他。”

贺俊民说,“我们两家应该拧成一股绳,共同把这个小孩护理好,让他健康成长,应该是这样的。”

“我每天都陪他在这里学习,有些作业我要他自己先做,然后我再教他,现在晚上外婆陪他,每天都有学校的班车接送他上学,他在这里生活很好。现在他除了体育是B级以外,每科的成绩都是A级。每个星期五的下午,他们接潘子灏回家,我们星期天又接回来。”贺俊民补充说。

纪实故事范文第3篇

于是,以“讲故事”为主体的电视纪录片渐渐占主导地位。从《望长城》到《生活空间》,再到《纪事》和《探索发现》,无一不是在满腔热血地讲故事。用故事化表述生活的纪录片俨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显现出故事化叙述在纪录片传播竞争中的力量。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也连续创作了几部纪录片,继而,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本文分别从人物、事件和背景三个方面来阐释保持电视纪录片永恒魅力的故事性。

一、人物和故事

电视纪录片要以表现和反映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行为、动作来推动事件的发展,反映人的生活、人的命运的变化。这其中“行动元”和“角色”是人物表现的两个方面。“行动元”只是使纪录片忠实地还原一个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变化,“角色”则通过真实记录传达出来自人本身、来自生活和生命本身复杂而又温暖的情愫,让人有所震动或者感动,而这显然是纪录片更高层次的追求,也是纪录片的伟大使命。角色不但要有个性还要有共性,承载着共性的人物才是纪录片中思考的终点。以《李氏一家人》为例,主人公李老汉是四个大学生的父亲,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迷恋传统的生活方式,四个儿子辞职回乡办企业让他无法接受,而理智却告诉他在国家大力扶植民营企业的今天,儿子们的选择也不无道理。在这里,李老汉不仅是一个充满个性的个体,更是创作者反映“中国农民传统生活向文明生活转换过程中的心理世界”这个主题的载体。

纵观优秀的电视纪录片,无一不是围绕人的“行动元”和“角色”来塑造人物,讲述故事,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思考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价值,透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

应该说,纪录片的表现主体是人,是人的命运变化,是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价值。纪录片千奇百怪的事件,各式各样的故事,都是因人而产生的,人物的魅力决定了电视纪录片的魅力。

二、事件和故事

事件是电视纪录片故事化不可或缺的又一构件。纪录片的纪实本性要求事件必须是客观真实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对人物所进行的各种事件和情况编排的结果,是处于时间顺序的各种事件。如何运用创意将事件编排的更加合理,实现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的有效传播呢?

1.分清事件在故事中的主次

故事层面里的事件都是客观存在,但是作为事件流变的过程,有着轻重缓急之分,事件与事件之间有横向水平的联系,也有纵向垂直的关系。故事可以由一个事件构成,也可以由一系列的事件组成。电视纪录片总是以核心事件为核心,以附属事件为依附展开叙事的。比如,电视纪录片《我的大学》,讲述的是大连女孩李小林求学的故事。李小林的求学故事由一个核心事件和若干附属事件构成,展现了她与奶奶、爸爸各自不同的经历,真实地记录了生活的艰辛与奋斗。纪录片中感人肺腑的事件构成了作品的灵魂,它将观众带进了大自然,带进了现实生活,使人看过一遍后久久难以忘怀,并从中受到启迪。

2.运用悬念

纪录片的悬念与影视故事片不完全一样,悬念具有模糊性与流动性的特点。创作者和受众对拍摄对象的认识过程是逐步深入的,其中的好奇与悬念更让人激动和着迷。辽宁电视台拍摄的《寻根》等,创作者以现在进行时态记录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处于未知的状态,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因此,不明确的、随时可能出现的一切形成一个悬念流,并伴随着过程的推进以链状的形态即时性出现。

3.利用冲突

纪录片的冲突与故事片中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事件冲突不一样,纪录片更关注的是人与自我、人与自然或人与社会等深层次的观念冲突、价值冲突。纪录片的冲突是隐在的,在表层的事件冲突上一般进行自然化处理,以冷静客观的方式引导观众去体悟深层冲突,而忌讳刻意地强调表层矛盾的激烈性。

4.使用细节

电视纪实作品《请投我一票》,在揭示小学生天真的课余生活时,捕捉到了成成与同学窃窃私语授意同学在对手竞选演讲时使其难堪的镜头。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使对手难堪的恶作剧,果然让对方丧失了竞选的勇气,成成也因为事先没能预料而后悔不已的痛哭流涕。这一生动的生活细节,既增强了对观众的吸引力,又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富有典型意味的、具有独特形象和情绪的真实细节传达出不可抵抗的审美魅力,让整部纪录片添上了几分生气。

三、背景和故事

电视纪录片的人物、事件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换句话说,纪录片故事性的存在离不开背景。

背景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的意义以及主题表达的重要元素,任何一位高明的编导都不会放弃环境或者背景的表意作用。比如,辽宁广播电视台拍摄的《云上人家》中新疆雄伟壮丽的雪山、湖泊以及四季更迭等镜头的描写,不仅仅交代了自然环境,起到抒情、间隔、变换节奏之美的作用外,还表现出作者对塔吉克人面对艰苦生活乐观精神的理解,使节目具有了顽强生命意志的内涵。

背景是电视纪录片故事性的又一构件。电视纪录片讲述“故事”的时候,应该让观众知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氛围等背景。如果对背景产生疑惑,就不会相信故事是真实的,而这显然违背了纪录片真实的本质。

纪实故事范文第4篇

选材上:好人好事不等于故事

纪录片要讲故事,这句话已经说了多年了。可是什么是纪录片中的故事,还是有些创作人员不甚了解。比如近期看到的《生命因爱而美丽》、《好大一个家》、《生命的印记》等节目,叙述的是社会上的一些爱心人,收养残疾儿童或关爱老人的故事。这些片子主题的选择和立意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片中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只是普通的好人好事:献爱心的人如何发现了一个残疾孩子,如何领回家,如何喂饭,又如何在缺衣少米的情况下,救助了这个孩子,并使他上了学校……。严格地讲,这种纪录还只是叙述了这件好人好事的来龙去脉,而观众想看的,则是来龙去脉中的更俱情节的故事。

那么什么是故事呢?以笔者拍摄过的一个好人好事为例:售货员李丽平刚生孩子不久,有一天早上出门,在楼道里检到了一个用布包裹的男婴,和一个写有“大好人,请代为收养,事后一定重谢!”的字条。李丽平将孩子抱回家收养。可是夫妻俩的工资养不起两个孩子,于是夫妻二人决定,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婆婆家代养。婆婆不理解,总认为儿媳检到的孩子是“野种”,为此婆媳间经常为此事发生矛盾和口角。两年后,一个自称是孩子爸爸的人来到李丽平家,要求抱回自己的孩子,于是双方上诉到法院,又一场风波出现了……笔者认为,如果纪录片纪录的是上面的情节,那无疑是一个具有戏剧化冲突的故事,可是如果只是纪录了检孩子、养孩子这样的没有任何矛盾冲突的好人好事,那就不足以称为故事(但可以作一部非常好的新闻性专题节目)。现在的纪录片已经由平叙化发展到故事化,再到“戏剧化”了,如果我们在把日常经常可以见到的好人好事作为故事纪录,恐怕收视点和可视性都会大大降低。

象这次由多名法国专家评出的中国纪录片大奖,《房东薛先生》、《俺爹俺娘》等,都极具戏剧性。不仅有好看的故事,而且矛盾冲突尖锐。特别是《阮奶奶征婚》,当82岁的阮奶奶征婚遭到儿女们的极力反对、又没有人给她介绍对象的情况下,阮奶奶大胆地来到报社,花钱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最后,阮奶奶左挑右选,在全国各地应征的老人中,选定了一位75岁的“英俊”老伴。

拍摄上:纪录了过程不等于拍到了故事

有人认为,纪录片就是原生态的纪录。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有事必录,结果剪辑出来的片子,如同一本豆腐账。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理论上有一个误区没有解决:那就是“原生态的纪录过程”和“原生态的纪录故事”不是一回事。所以中国和法国的评委们在观看评选节目的时候,一致感到,大凡作者只纪录事件的过程或流程的片子,不但没有可视性,而且反映问题也往往浅显。反之,注意纪录故事情节的节目,不但剪辑起来省事,而且明显“打眼儿”。因为观众的最大需要:就是节目要好看。

人文类长纪录片《伴》,纪录的是湖南某山区,一位76岁的刘老太太,饲养了世界第一大猪(2600斤)的故事。湖北台的创作人员,不仅是把镜头对准刘老太太一天2次为大猪检食的过程,更关注饲养大猪中的一些波澜起伏的故事。特别是该片围绕这头7年的大猪卖还是不卖的焦点,反反复复展现矛盾,直至刘老太太突然病倒,大猪的生死也随之陷入困境……。这部52分钟的纪录片,故事一环扣一环,矛盾一个接一个,节目看完了,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可是有些没能入围的节目,也确实在这方面犯了大忌。这些纪录片往往是从早上起床干什么,上午遇到了什么,中午下午干了什么,一直忙到晚上才休息。《袁奶奶学车》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内容是65岁的袁奶奶准备买一辆小汽车,于是她到驾校报了名,开始了漫漫的学车路……可是编摄人员在拍摄和制作这个节目的时候,摄像机主要纪录的是开车的原理和开车的方法,而且细到怎么握方向盘,怎么挂档。片子看到第六分钟了,还是这方面的内容。尽管这个节目也被冠以纪录片,但看后给人的感觉是教学片。象《韦伯一家的春节》、《新藏线上》、《老朋友》等,都因为这样的问题而落选。

纪录片要用画面语言讲故事,但摄像机纪录的过程并不等于都是故事,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些纪录的过程编成纪录片,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节目的节奏,观众是不会为看一件事情的过程,而不换频道的。在这里尤其要提醒一些涉足纪录片时间较短的编导:不要以为用摄像机纪录了人物或事件的过程,在把这些过程稍加选择,编在一起就是纪录片了。纪录片要看到故事,看到故事首先要拍到故事,所以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在纪录人或事件过程的时候,注意纪录他们中间发生的矛盾和故事,千万不要把过程和流程当作故事。

创作上:话筒采访的故事不等于画面语言的故事

一段时间以来,电视界曾对解说词重要还是同期采访重要,产生过一些争议。几年后,人们发现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现在进行时”的拍摄方法,决定了同期采访更重要。于是乎,同期采访开始大量地走进纪录片,并一发而不可收拾,好像没有很多人出画面讲一讲就不叫纪录片了。于是纪录片成了真正的“讲”故事。

在这次评选的节目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节目都注重了用画面语言叙述故事。可是仍有一些“人头接人头”的片子。有的甚至20分钟的片子,出现了26个人在讲故事,结果电视纪录片成了真正的广播纪录片了。有一个表现去年战胜非典的纪录片,整个片子几乎是解说词加同期采访,而且“头接头”(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讲),所有采访人说出来的故事,又都没有相应的画面,更不要说用画面语言去表达了情感,表现故事了。这样的纪录片如果用“话筒采访出来的故事”定位,一点都不为过。这样的节目不要说让高级专家评委去评,就连老百姓看了也会厌烦的(这样的选题更适合作新闻专题)。

在这次评选中,有一个叫《幼儿园》的纪录片,可以说通篇没有解说词,采访也极少,观众通过细腻的画面语言,看懂了发生在幼儿园的故事。还有一部北京广播学院学生的作品《纸殇》,纪录的是福建大山里的一个造纸作坊的兴衰过程。由于作者是一些学生,所以他们从入学一直拍到毕业(4年),每年都用摄像机去纪录发生在那里的故事。这个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用画面语言叙述故事。我们曾试着把这部纪录片不加翻译的送给外国人看,结果他们完全看懂了这个故事。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我们强调画面语言的作用,并不是不要当事人出来讲话。当事人出来讲话,有时会在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决不能所有的故事都由人去讲,把纪录片编成各种人头的集粹和展示。我个人认为,凡是能用画面说明的,尽量用画面语言去表现。而一部纪录片,如果没有画面故事和画面细节,即使说的故事再精彩,细节描绘的再细腻,观众也没有看到。而出现在画面中的哪怕是一个很微小的细节,也会给人以震撼的力量,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

在纪录片革命的今天,我们已经从“以词为主、音乐打底”的那种制片方式中前进了一大步,进入到用同期声来表现现实了。但我们决不能停留在这个中间地段,更不能认为使用了同期声(讲话),就是纪实了,就是纪录片了。实际上,纪录片是以视觉艺术为本体的一种电视节目样式。既然叫“电视片”,那么就必须认清“画面语言”是纪录片的灵魂,它的故事,它的情节,都应该尽量用画面语言去表现。那种大量使用话筒采访故事的创作方法,有违于纪录片创作的根。

手法上:画面晃动不等于纪实

在这次报送的评选节目中,与三年前相比,最大的进步就是镜头比以前更稳了,“用架子拍,”可以说被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制作者所认同。《小小读书郎》、《空山》、《潮汕民居》、《狮子山、玉门关》、《荣氏兄弟》等都是画面工整的极品。

尤其需要提级的是《井底村三姐妹》,山西电视台的编导胡志远,连续4年抗着三角架,来到大山深处的井底村。可以这样说,这部纪录片几乎所有的画面都是用架子拍的,而且在用光上也十分讲究。还有《龙船日记》,尽管这部纪录片表现的是龙舟赛这样动感很强的内容,但创作者仍把工整的画面和流畅的蒙太奇剪辑,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反也有一些作品,选材好,故事也好,但就是镜头不稳。这里有个操机水平问题,也有对什么叫纪实的理解问题。笔者曾问过一个参评的编导,好端端的一个保护侯鸟的节目,为什么镜头老是晃呢?回答说,“为了增强节目追踪拍摄的纪实性。”

可以说,这是一个创作手法上的误区。我们都知道,电视节目是拍给观众看的,观众在看这个节目的时候,要是觉得画面总是在来回抖动,看着不舒服,是肯定要换台的。做电视节目有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就是让观众看清楚、看明白、看下去……,可是如果为了纪实而晃动镜头,只能影响节目自身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收视效果。

镜头晃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摄制人员“懒”。该用架子的时候不用架子,使该稳的镜头不稳。这次四川阿坝州电视台送的一个纪录片《桃坪古堡》,选材是上好的,内容也新鲜,可就是拍摄时很少使用架子。本来这种人文类介绍古堡的节目,应该是很好看的:大山、古堡、民俗……,很有发挥画面语言的余地,可是由于摄制者很少使用架子,使节目的工整性受得了极大的影响,尽管这部纪录片入了围,但评委们都为该片没有进入大奖而觉得惋惜。象《咱当兵的人》、《一个都不能少》、《山头秀才》等节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纪实故事范文第5篇

在近十年中,纪录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华氏9・11》(2004),《企鹅进行曲》(2005),《难以忽视的真相》(2006),《地球》(2007)等等,这些作品把我们集体带入了纪录片创作的狂热气氛中。

第一次拍摄纪录片的导演比一个不知名的电影导演更有机会得到观众的关注。芭芭拉・索恩本在拍摄《越南未亡人》时一定没有想到她会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提名;罗科・贝利克拍摄的《成吉思汗蓝调》获得了1999年圣丹斯最受观众喜爱纪录片奖,美国电影学院奖提名。但是拍摄一部出色的纪录片也并非易事,在准备获奖感言前,让我们认真的迈出第一步吧。

想法的构建

所有和拍摄有关的,包括电影,都要从想法开始。但是,纪录片和电影不同的是这个想法在现实中是可以实现的。如果詹姆

斯・卡梅隆还要以“潘多拉星球”为背景拍摄电影,仍然要使用大批的特效制作来营造“潘多拉星球”的场景。纪录片则不可以使用虚拟的场景,它必须以真实生活为素材。如果你想要以核潜艇为背景拍摄纪录片,但在军方没有合适的联系人,并且没有资金去结识这样的人,那你就要重新考虑这个想法了。

有一样东西也是纪录片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它买不到也借不来,那就是激情。制作一部纪录片花费三到十年的时间是很常见的,时间之久令人难以想象。你需要真正的激情来支撑自己度过漫长的日复一日,面对别人的质疑,拍摄中的辛苦,以及资金困难和设备问题。

故事的构建

上面介绍的还没有动摇你吗?如果没有,你可以进入下一步。关于纪录片。你有想法、有激情,现在我想让你问问自己:除了你还有其他人关心这部纪录片吗?这是个吸引人的故事吗?它有没有这样一种魔力,让观众随着情节欢笑或落泪?观众会不会因为经历过纪录片中的相似隋景而深有感触?

具体来说,构建故事的第一步是要确定故事情节。你如果以为故事情节只存在于电影中,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需要看到人物在面临阻碍时的成长和改变。一般来说,确定故事情节需要三步,开头、中间和结尾。有时也被称做戏剧性结构。故事开头要介绍人物和确立他们的目标。中间部分则是人物为实现目标所作的努力和争取,展现他们所遇到的种种阻碍。最后在高潮中结尾,为观众展现他们是否实现了目标。

《轮椅上的竞技》在2005年圣丹斯电影节上被观众票选为最喜爱纪录片。故事的开端,我们认识了一群坐在轮椅上打橄榄球的残疾运动员,了解到他们由于肢体缺陷所带来的困难和在运动中享受的快乐。在中间部分,影片向我们介绍了这支球队要在2004年的国际残疾人运动会上和加拿大队对决。加拿大队的教练正是他们以前的队友,紧张气氛逐渐升级。他们能赢得这场比赛吗?影片的结尾给了我们答案:经历过这场比赛后他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和改变反而是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在故事的构建中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部分是情感,所有优秀的纪录片都包含充沛的情感。你要让观众关心故事里的某个人物,使观众的心情随着他的遭遇而起伏。如果你要拍摄一部关于银行不人道行为的纪录片,揭露它从每日辛苦工作却只能赚取微薄薪水的家庭里榨取钱财,不要仅仅描绘银行家的罪恶,而要展示打三份工的单亲妈妈因为银行不人道的做法而被赶出窄小的房间。一定记住,让观众随着人物的遭遇欢笑或者哭泣。

人物的构建

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构建是平行的通过下面五个步骤,确保你能构建出丰满的人物形象。要记住你不是在虚构人物,相反,你是在故事中寻找、发现他们,然后展示给观众。

介绍 观众怎样才能对主要人物产生认同?这就需要在观众和人物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的联系,有了它观众才会关心纪录片中的主要人物的遭遇。那又如何展现基本的人物性格特征呢?在镜头中突出该人物,观众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他身上:或者准备一些采访问题让观众设身处地的感受他的心情。

目的 故事中的人物在追求什么?如果没有达到目标他们会得到或失去什么?那些目标现实吗?人物在尽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是如何自我改变的?他们所处的环境又是怎样改变的?

阻碍 纪录片中的主要人物所面临的阻碍可以增加必要的紧张气氛和故事的冲突。实际上,这些才是故事本身,面临的阻碍实际上塑造了我们的人物。

行动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人物,知道他们为之努力的方向,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应付挑战吧。如果行动还未展开,那就先准备采访一些问题,作为主要拍摄的补充。随着捕捉影片中人物、面临的阻碍和行动之间的关系,我们甚至能看出导演的视角,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选择引导观众体验这个故事。记得三样东西:展示、展示还是展示。另外,如果影片的开头拍摄了90分钟的谈话,那你只是在做广播节目。

结局 故事的终点出现在什么时候?转折点在哪里?在准备阶段时你可能不能预料这些,但是应该提前思考,留心等待它们的出现并捕捉到。故事的主人公最终有没有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他们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们又是如何改变的?

风格的构建

绝大部分优秀的纪录片都要经历以上三步,

但是这些通常都不是以时间顺序来叙述的。你要怎样叙述这个故事,是按时间顺序吗?你会使用画外音吗?开头是用独白、演员、静止的画面还是动画?你的选择有很多,但讲故事的方式很可能源自故事的主题,关于重金属音乐的纪录片不可能是舒缓、柔美的风格。如果你不确定使用何种视觉风格或者主题,故事本身也没有决定你必须使用什么风格,那就想想你想模仿的电影或者纪录片吧。再一次提醒你,要保持人物和场景的真实。如果你的故事是阴暗、抑郁、神秘莫测的。就把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银翼杀手》当作灵感。如果故事本身有同性恋倾向、具有讽刺意味,那就学习一下艾廉伯林纳导演的《玫瑰少年梦》。仔细揣摩电影,然后模仿它。

现在就开始

现在你有了想法、激情、吸引人的故事、充沛的人物情感、丰满的人物形象和鲜明统一的风格。这听起来像是一项复杂

相关期刊更多

纪实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

计算机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科技厅

粮食科技与经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